巧儿心中感激,暗地里对卢明清道:‘这位韩姑娘真真仁厚!行事大方,心地又好,对我们萍水相逢的也这般照顾。’卢明清点头笑道:‘实在是百年老店,名不虚传。’
正说着,却听有人叩门,开门一看,原是韩薇来了。她一来便笑道:‘倒是巧了,今日有家商队住店,也是熟客了,每年都往京城去的,我和领队的说了这事,他答应明日启程时捎带你们一程。’
巧儿惊喜非常,对韩薇谢了又谢,卢明清也表了谢意,韩薇表面不显,内心实在喜悦,第二天一早,事事都打点得妥当,不仅不用交银子,连点心、路菜也装了满满一盒子。
卢明清主仆二人又在车队里颠簸两天,终于到了京师,也不知韩薇怎么说的,商队直接将她们送到忠勇侯府的边上,二人只消走过一条街,便到了侯府的大门外了。
两人行到侧门,叫了门房表明来意,那门房头发已是花白,眼光倒是锐利,一听便了然,又是一家来打秋风的穷亲戚,看两人手上头上都空荡荡的,实在是榨不出什么油水了,便教两人等着,懒洋洋的缩了回去。
两人呆呆的站在门边,又来了几起人,有求见的,有办事的,也有往里递话送东西的,来来往往都会往这边看上几眼,眼光各异,巧儿抵受不住,又没处去,只好将头垂得低低的,卢明清在香港上学时也经常站在校门外,对着人来人往倒不尴尬,只是干站着的确无聊,便在心中暗暗将知道的有关忠勇侯府的听闻琢磨回忆起来。
忠勇侯府□□有五子,也算是子孙繁茂,嫡长子已然袭爵,便是如今的忠勇侯了,据说娶的是皇家的郡主娘娘。次子不幸因病过世,尚没有留下子嗣;第三子也是嫡出,就是卢明清姑母所嫁之人,第四子携妻子宦游在外,不在府中;第五子是庶子,据说娶得是一个商户之女,嫁妆倒是丰厚。
过了小半天,那门房见两人还站在那,便叫个小厮回内院报一声信。消息先报到当家理事的侯夫人那里,侯夫人又吩咐个丫鬟到慈溪堂禀一声。
慈溪堂住的是侯府老夫人冯老太君。侯府里家大业大,旁支亲戚也多,时常有亲朋好友的姑娘前来拜见,老太君也喜欢年轻姑娘们,常叫进来说说话,喜欢的就赏些东西,留下住几天。
这时天色已晚,慈溪堂正准备摆饭,冯老太君听了道:“老三媳妇的侄女儿来了?罢了,我这不得空,跟老三媳妇说一声,领她去见她姑母罢。”
小丫鬟应了声,正准备去,一旁坐着的少女笑止道:“祖母且慢,三叔母的侄女,不就是乐嘉先生之女么?孙女久闻其文名,却无缘一见,现其女远来拜访,不若叫她来一道用饭,也好见见人。”
冯老太君笑嗔道:“知道你爱这些诗啊画的,也忒心急了,连饭也不好好吃。”少女一手牵着冯老太君的衣角,娇声笑道:“老太太,你就依了我罢。”她仰首一笑,直如昙花初放,耀目生辉,冯老太君心中爱不过来,搂着少女笑道:‘好好好,叫她进来,叫她进来。’
卢明清主仆换了两拨人,过了三重门,方才走到慈溪堂门前。丫鬟们打起帘子,引着卢明清二人到了堂前,铺上锦垫,卢明清行礼道:‘见过老太君。’
冯老太君忙叫起来,又握着卢明清的手,问了问名字、年纪。便笑道:‘难为你这么个娇娇嫩嫩的小孩子,一路奔波也着实辛苦,来,快坐下吃点热腾腾的。’
冯老太君一发话,屋里的人忙动起来,卢明清见左手设着两张檀木椅子,便往下首坐了,上首一张坐着位双鬟少女,纤姿昳貌,气宇高华,鬓旁斜插一支累丝金钗,红宝在烛光下熠熠生辉。
冯老太君笑指道:‘这是我们府里的大姑娘,平日里也爱个吟诗作对,你们一起倒也有伴。’两人互行了礼,通了姓名,卢明清方知这是忠勇侯的嫡长女,名唤顾冷蕙,卢明清见她不仅美貌灵秀,而且知书达礼,言谈文雅,心中不禁暗暗赞叹。
这时丫鬟们将碗碟流水般的摆上来,席间山珍海味,应有尽有。一个丫鬟挽起衣袖,在一旁为卢明清布菜,巧儿自有人引到一旁偏房去吃饭。
顾冷蕙喝了口大雁汤,望向一旁的卢明清,见她的衣裙都已洗得发白,身上也无半点闲饰,分明是一副落魄的模样,连丫鬟见了也在偷笑,对着满桌的珍馐佳肴,却无半点馋相,动作不急不缓,悠然自得。
顾冷蕙看着看着,心中浮起了另一个身影,身着袆衣,头带金冠,腰佩璎珞,饰十二树华钗,高高在上的看着自己,一字一句皆酷厉逼人:‘·····性本好妒,有才无德,着向南流配九千里,无赦不得回!’
一边的丫鬟香巧见顾冷蕙突然望空出神,忙夹了块胭脂鹅脯,笑道:‘今儿这鹅脯倒是做得不错,红艳艳的,看了就惹人爱,姑娘尝尝罢。’
顾冷蕙吃了一块,食不甘味,略动了几筷便说饱了,她这般情形,不说丫鬟,连冯老太君都惊动了,招手叫她过去,问长问短的,又叫人端来熬好的山楂开胃汤,捧着好克化的蘑菇鸡丝粥,劝她吃上两口,一时间整个屋子里的人都围着顾冷蕙转,直如众星捧月一般。
顾冷蕙勉强笑道:‘不过积了食,一时不想吃罢了,倒闹得老太太都不安生,却是孙女的不是了,我且回屋歇一歇,老太太要好生吃饭才是。’
冯老太君叹道:‘我的儿,你思虑得也太细了!你身子不舒服,只管回屋躺着便是,何必强忍,自家人有什么顾忌的?我虽老了,身子骨倒还硬朗,也吃得睡得,不消挂心,快回去,快回去!’
顾冷蕙告了罪,扶着香巧走了。没一会慈溪堂饭罢,冯老太君还不忘吩咐叫厨上备上几色汤粥,晚些送去大姑娘的抱香斋。忙乱了好一会,方指了个三等丫鬟叫百灵的领卢明清去见三夫人。
百灵领着卢明清两人走了约一炷香的时间,来到一座大院子前,上面的匾写着‘红荔园’,百灵跟守门的婆子说了,一会便有个红袄白裙的丫鬟迎出来笑道:‘竟是表姑娘来了,这千里迢迢的,三夫人实在是惊喜,表姑娘快随我来罢。’
卢明清笑道:‘多谢姊姊。’红袄丫鬟笑道:‘这可当不得,姑娘唤我一声海棠便是了。’
卢明清随着海棠进了正房,终于见到了自己的姑母,忠勇侯府的卢夫人,卢明清行了礼,卢夫人忙扶起来,两人叙了温寒,追忆起往事,卢夫人忍不住泣道:‘我离家远嫁已有十五年了!这十五年,父母兄弟皆不得见,念起家中一草一木,一茶一饭,实在是魂牵梦绕,念念在兹。’
闲话几句,卢夫人忍不住问道:‘清娘,你一个闺中少女,怎么跑了这几千里路,来京师见我?你母亲还好么?’
这一问,卢明清忍不住流下泪来,便将母亲过世,伯父伯母不容之事尽诉。
卢夫人听了好生为难,顾三老爷素爱读书,与卢父交情甚厚,她是倚借卢父之力嫁入侯府的,但如今父弟皆亡,娘家男丁唯有卢大伯一人,一个是既往有恩,一个是如今有靠,她左右为难,不能决断,只能好言安慰道:‘清娘莫急,既如此,你便好生在我这住下,别的事,我自会替你做主的。’
卢明清心中了然,也不多说,拭泪道谢。卢夫人忙吩咐海棠道:‘去洁涟院里收拾间上好的房间出来,带清娘去好生安置。’海棠领命不提。
洁涟院是府西的偏院,虽暂没人住,倒也房舍宽敞,卢明清带着巧儿住了进去。
正说着,却听有人叩门,开门一看,原是韩薇来了。她一来便笑道:‘倒是巧了,今日有家商队住店,也是熟客了,每年都往京城去的,我和领队的说了这事,他答应明日启程时捎带你们一程。’
巧儿惊喜非常,对韩薇谢了又谢,卢明清也表了谢意,韩薇表面不显,内心实在喜悦,第二天一早,事事都打点得妥当,不仅不用交银子,连点心、路菜也装了满满一盒子。
卢明清主仆二人又在车队里颠簸两天,终于到了京师,也不知韩薇怎么说的,商队直接将她们送到忠勇侯府的边上,二人只消走过一条街,便到了侯府的大门外了。
两人行到侧门,叫了门房表明来意,那门房头发已是花白,眼光倒是锐利,一听便了然,又是一家来打秋风的穷亲戚,看两人手上头上都空荡荡的,实在是榨不出什么油水了,便教两人等着,懒洋洋的缩了回去。
两人呆呆的站在门边,又来了几起人,有求见的,有办事的,也有往里递话送东西的,来来往往都会往这边看上几眼,眼光各异,巧儿抵受不住,又没处去,只好将头垂得低低的,卢明清在香港上学时也经常站在校门外,对着人来人往倒不尴尬,只是干站着的确无聊,便在心中暗暗将知道的有关忠勇侯府的听闻琢磨回忆起来。
忠勇侯府□□有五子,也算是子孙繁茂,嫡长子已然袭爵,便是如今的忠勇侯了,据说娶的是皇家的郡主娘娘。次子不幸因病过世,尚没有留下子嗣;第三子也是嫡出,就是卢明清姑母所嫁之人,第四子携妻子宦游在外,不在府中;第五子是庶子,据说娶得是一个商户之女,嫁妆倒是丰厚。
过了小半天,那门房见两人还站在那,便叫个小厮回内院报一声信。消息先报到当家理事的侯夫人那里,侯夫人又吩咐个丫鬟到慈溪堂禀一声。
慈溪堂住的是侯府老夫人冯老太君。侯府里家大业大,旁支亲戚也多,时常有亲朋好友的姑娘前来拜见,老太君也喜欢年轻姑娘们,常叫进来说说话,喜欢的就赏些东西,留下住几天。
这时天色已晚,慈溪堂正准备摆饭,冯老太君听了道:“老三媳妇的侄女儿来了?罢了,我这不得空,跟老三媳妇说一声,领她去见她姑母罢。”
小丫鬟应了声,正准备去,一旁坐着的少女笑止道:“祖母且慢,三叔母的侄女,不就是乐嘉先生之女么?孙女久闻其文名,却无缘一见,现其女远来拜访,不若叫她来一道用饭,也好见见人。”
冯老太君笑嗔道:“知道你爱这些诗啊画的,也忒心急了,连饭也不好好吃。”少女一手牵着冯老太君的衣角,娇声笑道:“老太太,你就依了我罢。”她仰首一笑,直如昙花初放,耀目生辉,冯老太君心中爱不过来,搂着少女笑道:‘好好好,叫她进来,叫她进来。’
卢明清主仆换了两拨人,过了三重门,方才走到慈溪堂门前。丫鬟们打起帘子,引着卢明清二人到了堂前,铺上锦垫,卢明清行礼道:‘见过老太君。’
冯老太君忙叫起来,又握着卢明清的手,问了问名字、年纪。便笑道:‘难为你这么个娇娇嫩嫩的小孩子,一路奔波也着实辛苦,来,快坐下吃点热腾腾的。’
冯老太君一发话,屋里的人忙动起来,卢明清见左手设着两张檀木椅子,便往下首坐了,上首一张坐着位双鬟少女,纤姿昳貌,气宇高华,鬓旁斜插一支累丝金钗,红宝在烛光下熠熠生辉。
冯老太君笑指道:‘这是我们府里的大姑娘,平日里也爱个吟诗作对,你们一起倒也有伴。’两人互行了礼,通了姓名,卢明清方知这是忠勇侯的嫡长女,名唤顾冷蕙,卢明清见她不仅美貌灵秀,而且知书达礼,言谈文雅,心中不禁暗暗赞叹。
这时丫鬟们将碗碟流水般的摆上来,席间山珍海味,应有尽有。一个丫鬟挽起衣袖,在一旁为卢明清布菜,巧儿自有人引到一旁偏房去吃饭。
顾冷蕙喝了口大雁汤,望向一旁的卢明清,见她的衣裙都已洗得发白,身上也无半点闲饰,分明是一副落魄的模样,连丫鬟见了也在偷笑,对着满桌的珍馐佳肴,却无半点馋相,动作不急不缓,悠然自得。
顾冷蕙看着看着,心中浮起了另一个身影,身着袆衣,头带金冠,腰佩璎珞,饰十二树华钗,高高在上的看着自己,一字一句皆酷厉逼人:‘·····性本好妒,有才无德,着向南流配九千里,无赦不得回!’
一边的丫鬟香巧见顾冷蕙突然望空出神,忙夹了块胭脂鹅脯,笑道:‘今儿这鹅脯倒是做得不错,红艳艳的,看了就惹人爱,姑娘尝尝罢。’
顾冷蕙吃了一块,食不甘味,略动了几筷便说饱了,她这般情形,不说丫鬟,连冯老太君都惊动了,招手叫她过去,问长问短的,又叫人端来熬好的山楂开胃汤,捧着好克化的蘑菇鸡丝粥,劝她吃上两口,一时间整个屋子里的人都围着顾冷蕙转,直如众星捧月一般。
顾冷蕙勉强笑道:‘不过积了食,一时不想吃罢了,倒闹得老太太都不安生,却是孙女的不是了,我且回屋歇一歇,老太太要好生吃饭才是。’
冯老太君叹道:‘我的儿,你思虑得也太细了!你身子不舒服,只管回屋躺着便是,何必强忍,自家人有什么顾忌的?我虽老了,身子骨倒还硬朗,也吃得睡得,不消挂心,快回去,快回去!’
顾冷蕙告了罪,扶着香巧走了。没一会慈溪堂饭罢,冯老太君还不忘吩咐叫厨上备上几色汤粥,晚些送去大姑娘的抱香斋。忙乱了好一会,方指了个三等丫鬟叫百灵的领卢明清去见三夫人。
百灵领着卢明清两人走了约一炷香的时间,来到一座大院子前,上面的匾写着‘红荔园’,百灵跟守门的婆子说了,一会便有个红袄白裙的丫鬟迎出来笑道:‘竟是表姑娘来了,这千里迢迢的,三夫人实在是惊喜,表姑娘快随我来罢。’
卢明清笑道:‘多谢姊姊。’红袄丫鬟笑道:‘这可当不得,姑娘唤我一声海棠便是了。’
卢明清随着海棠进了正房,终于见到了自己的姑母,忠勇侯府的卢夫人,卢明清行了礼,卢夫人忙扶起来,两人叙了温寒,追忆起往事,卢夫人忍不住泣道:‘我离家远嫁已有十五年了!这十五年,父母兄弟皆不得见,念起家中一草一木,一茶一饭,实在是魂牵梦绕,念念在兹。’
闲话几句,卢夫人忍不住问道:‘清娘,你一个闺中少女,怎么跑了这几千里路,来京师见我?你母亲还好么?’
这一问,卢明清忍不住流下泪来,便将母亲过世,伯父伯母不容之事尽诉。
卢夫人听了好生为难,顾三老爷素爱读书,与卢父交情甚厚,她是倚借卢父之力嫁入侯府的,但如今父弟皆亡,娘家男丁唯有卢大伯一人,一个是既往有恩,一个是如今有靠,她左右为难,不能决断,只能好言安慰道:‘清娘莫急,既如此,你便好生在我这住下,别的事,我自会替你做主的。’
卢明清心中了然,也不多说,拭泪道谢。卢夫人忙吩咐海棠道:‘去洁涟院里收拾间上好的房间出来,带清娘去好生安置。’海棠领命不提。
洁涟院是府西的偏院,虽暂没人住,倒也房舍宽敞,卢明清带着巧儿住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