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没......没什么......”江玉滢赶紧擦去面颊滴落的眼泪,挤出一个还算明媚的笑容,轻声摇摇头说:“就是被一些不打紧的小事坏了心情,让小师父见笑了。”
偏偏这般狼狈不堪的时候遇上小师父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只得打几个马虎眼给搪塞过去了。
向来笑着的人忽然这般样子怎么可能是没事?
之前受伤疼痛难忍的时候都是忍着没怎么出声,这会儿都哭红了眼想必不是小事。
迫不及待想知道发生了什么的崇明又关切问了声:“江施主,发生什么事了吗?有什么小僧可以帮忙的地方吗?”
“没有没有小师父不必在意,小事而已。就是待会儿我突然有了些急事不能随大家一同前去了。我让下人去拿些银钱,劳烦小师父带着他们几个去转转,若是碰上了什么喜欢的物件尽管买下来就行,不必客气。”
江大善人下了禁足令就算是江玉滢也不敢随意违抗,还怕连累到小师父和几个孩子,只得先顺从听话避避风头,待她爹气消些了再想办法。
至于她爹说明日要把小师父他们请走一事可没得让步,人是她请来的,哪有半路送回去的道理。
她不肯说作为外人的崇明也没有立场再追问,但看眼前的姑娘眼眶红得厉害,纤长的睫尖还挂着泪珠,说话声里也带着呜呜咽咽,心底跟着酸涩不已。
斟酌了半晌还是又再次开了口:“江施主,有什么事小僧或许帮不上忙,但说出来小僧或许能帮江施主解忧一二。”
“既然小师父如此说了,那我还真有几个问题想问问小师父。”江玉滢轻笑一声开了口。
“江施主请讲。”
“小师父,这自古女子上到皇亲国戚,下到平民百姓终身大事都由不得自己,不是父母之命便是媒妁之言,没得半分选择可言。所以在佛祖眼里嫁于那心意不通之人便是缘吗?”
崇明不知她为何突然问了这般的问题,唇边挂着的笑也不同于往常的明媚带着几分无可奈何。
说来按着她的年纪也确实到了婚嫁的时候难不成是......
思及此,崇明只觉心头收紧向四周扩散起了密而麻的恐慌与战栗,随即候间一股莫名的酸涩涌起蔓延开来。
生在这般殷实的大户人家,江大善人定会给江施主寻个仪表不凡,才华横溢的乘龙快婿。
江施主生得明眸皓齿,顾盼生辉又聪明伶俐,乐善好施,懂诗词,通音律,连寺里几个孩子都能收得服服帖帖,在哪处招人喜爱。
自己为大逆不道身在佛门有了僭越之心而困扰未免也太自以为是了些。
就算不是出家之人,不受佛法所困,这般的出身又哪里能攀得上。
一无功名伴身,二无万贯家财,三无官宦之位,不过身无所长的一介草民怎敢有了非分之想。
先前的那些纠结,迷惘,心乱是何等可笑,他自始至终连资格都没有。
崇明沉默不语,任凭忽然间通透了的思绪在泥沼里挣扎着下沉。
直到快要沉至湖底时被一声揪住了衣领:“可小师父,向来如此我就要如此吗?我偏不要如此,”
江玉滢可不是她爹三两句话就能撂倒的性子,委屈也委屈了,哭也哭了,接下来就是斗争反抗的时候了。
被从思绪里拉回现实的崇明怔怔听她说着。
世间女子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乃是约定俗成的规矩,就同那百丈怀海大师留下的丛林法则般,无需去问缘由。
因为本就该是如此。
但就像她觉得百丈怀海大师定下的规矩太死板又太无趣了般,她同样觉得女子被禁锢在了所谓命运里。
她说不该如此。
“什么轮回转世,下辈子的事情谁知道?可不得在今生活得潇洒肆意些?谁要听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自己的事情当由自己决断。”
“口口声声说什么只想让我平安喜乐,结果却硬要我嫁于无意之人我怎么平安喜乐?”
“一口一个荒唐,也不知荒唐在哪里。把祖宗的规矩都搬出来了,祖宗们都和那百丈怀海大师一样驾鹤西去不知道多少年了,入了轮回转世谁还在乎你规矩不规矩的。难不成阎王爷还得问问?那了得了,一家一户都有规矩,问得过来吗?”
待她愤愤然不顾及大家闺秀的体面,仰天长啸,咬牙切齿抒发了一阵胸口的苦闷后,总算是通顺了些了,就又变回了往日那昭昭的样子,唇角勾起道了句:“小师父,滢儿现在有话与你讲。”
崇明察觉到了这句里与往日的不同寻常之处,她用了“滢儿”而不是“我”。
滢儿,滢儿。
崇明在心中轻唤了两声,激起涟漪道道。
还不知其中真意的崇明点头应声:“江施主请讲。”
“小师父,虽我觉得自我上山起到今日的种种已将我的心思都说了出来,但话只要不说出口便成不真......”
“江......江施主......且慢。”
似是预感到她要说什么的崇明忽然在手足无措里出声打断了她的话,脑海里被搅得天翻地覆根本没了思考的空闲。
“小师父知道我要说什么?”
小师父慌乱的样子她见得多了,但像此时此刻般躲闪的眼神找不到东南西北,一双本该合十的手无处安放,头偏得像是看她一眼佛祖就会降罪似的还是第一次见,实在太有趣了些。
“不......不是......是......”
这会儿的崇明是连一句完整的句子都挤不出来了。
回答是也好,回答不是也好似已没了差别。
就算到这般时候,江玉滢倒也没忘了撩拨两句:“所以到底是是还是不是呢?小师父若是知道便点头,若是不知道便摇头。”
本来江玉滢是打算待仲秋灯会那日两人赏灯时把几个孩子找理由支开,有那花灯,有那明月,还有她,天时地利人和都齐全时再表明心意的。
不过她本就是随心所欲的性子,想什么时候说哪里需要还周密计划定个日子。
“江......江施主......”
崇明不知道该点头还是摇头,眼睛别说直视她了,甚至觉得此时连睁开都是不能被允许的。
“小师父这么慌定是知道我要说什么了。”
兴致上来了江玉滢反倒又不着急了,把下人都只开后看着脸都快红成熟透柿子的崇明用袖子掩住放不下的嘴角侧身“咯咯”笑了起来。
话都还没说呢,十成功力最多用了三成,等下真发功了还不得成了那顽石给碎了去叫都叫不醒了。
银铃般好听的笑声入了耳又激得崇明脸上的红深了些,如此反反复复竟是没了个终结。
任凭性子闹了会儿后江玉滢这才轻咳了两声,正了正心绪,再次发问:“小师父,你莫要慌,不是什么难事。滢儿问你一个问题,你只需回答便好。”
崇明磕磕绊绊应声,一共就五个字说得却是又顿又迟:“江......江......江......江施主请讲。”
“小师父这是给我取了新名字?我是江施主呢?还是江江江江施主呢?”
又没忍住打趣了一句后江玉滢没再拐外抹角绕到那十万八千里外了,而是开门见山轻盈着尾调提了问题:
“小师父对滢儿是何种感觉呢?”
尽管问题的答案早就写在他脸上了。
偏偏这般狼狈不堪的时候遇上小师父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只得打几个马虎眼给搪塞过去了。
向来笑着的人忽然这般样子怎么可能是没事?
之前受伤疼痛难忍的时候都是忍着没怎么出声,这会儿都哭红了眼想必不是小事。
迫不及待想知道发生了什么的崇明又关切问了声:“江施主,发生什么事了吗?有什么小僧可以帮忙的地方吗?”
“没有没有小师父不必在意,小事而已。就是待会儿我突然有了些急事不能随大家一同前去了。我让下人去拿些银钱,劳烦小师父带着他们几个去转转,若是碰上了什么喜欢的物件尽管买下来就行,不必客气。”
江大善人下了禁足令就算是江玉滢也不敢随意违抗,还怕连累到小师父和几个孩子,只得先顺从听话避避风头,待她爹气消些了再想办法。
至于她爹说明日要把小师父他们请走一事可没得让步,人是她请来的,哪有半路送回去的道理。
她不肯说作为外人的崇明也没有立场再追问,但看眼前的姑娘眼眶红得厉害,纤长的睫尖还挂着泪珠,说话声里也带着呜呜咽咽,心底跟着酸涩不已。
斟酌了半晌还是又再次开了口:“江施主,有什么事小僧或许帮不上忙,但说出来小僧或许能帮江施主解忧一二。”
“既然小师父如此说了,那我还真有几个问题想问问小师父。”江玉滢轻笑一声开了口。
“江施主请讲。”
“小师父,这自古女子上到皇亲国戚,下到平民百姓终身大事都由不得自己,不是父母之命便是媒妁之言,没得半分选择可言。所以在佛祖眼里嫁于那心意不通之人便是缘吗?”
崇明不知她为何突然问了这般的问题,唇边挂着的笑也不同于往常的明媚带着几分无可奈何。
说来按着她的年纪也确实到了婚嫁的时候难不成是......
思及此,崇明只觉心头收紧向四周扩散起了密而麻的恐慌与战栗,随即候间一股莫名的酸涩涌起蔓延开来。
生在这般殷实的大户人家,江大善人定会给江施主寻个仪表不凡,才华横溢的乘龙快婿。
江施主生得明眸皓齿,顾盼生辉又聪明伶俐,乐善好施,懂诗词,通音律,连寺里几个孩子都能收得服服帖帖,在哪处招人喜爱。
自己为大逆不道身在佛门有了僭越之心而困扰未免也太自以为是了些。
就算不是出家之人,不受佛法所困,这般的出身又哪里能攀得上。
一无功名伴身,二无万贯家财,三无官宦之位,不过身无所长的一介草民怎敢有了非分之想。
先前的那些纠结,迷惘,心乱是何等可笑,他自始至终连资格都没有。
崇明沉默不语,任凭忽然间通透了的思绪在泥沼里挣扎着下沉。
直到快要沉至湖底时被一声揪住了衣领:“可小师父,向来如此我就要如此吗?我偏不要如此,”
江玉滢可不是她爹三两句话就能撂倒的性子,委屈也委屈了,哭也哭了,接下来就是斗争反抗的时候了。
被从思绪里拉回现实的崇明怔怔听她说着。
世间女子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乃是约定俗成的规矩,就同那百丈怀海大师留下的丛林法则般,无需去问缘由。
因为本就该是如此。
但就像她觉得百丈怀海大师定下的规矩太死板又太无趣了般,她同样觉得女子被禁锢在了所谓命运里。
她说不该如此。
“什么轮回转世,下辈子的事情谁知道?可不得在今生活得潇洒肆意些?谁要听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自己的事情当由自己决断。”
“口口声声说什么只想让我平安喜乐,结果却硬要我嫁于无意之人我怎么平安喜乐?”
“一口一个荒唐,也不知荒唐在哪里。把祖宗的规矩都搬出来了,祖宗们都和那百丈怀海大师一样驾鹤西去不知道多少年了,入了轮回转世谁还在乎你规矩不规矩的。难不成阎王爷还得问问?那了得了,一家一户都有规矩,问得过来吗?”
待她愤愤然不顾及大家闺秀的体面,仰天长啸,咬牙切齿抒发了一阵胸口的苦闷后,总算是通顺了些了,就又变回了往日那昭昭的样子,唇角勾起道了句:“小师父,滢儿现在有话与你讲。”
崇明察觉到了这句里与往日的不同寻常之处,她用了“滢儿”而不是“我”。
滢儿,滢儿。
崇明在心中轻唤了两声,激起涟漪道道。
还不知其中真意的崇明点头应声:“江施主请讲。”
“小师父,虽我觉得自我上山起到今日的种种已将我的心思都说了出来,但话只要不说出口便成不真......”
“江......江施主......且慢。”
似是预感到她要说什么的崇明忽然在手足无措里出声打断了她的话,脑海里被搅得天翻地覆根本没了思考的空闲。
“小师父知道我要说什么?”
小师父慌乱的样子她见得多了,但像此时此刻般躲闪的眼神找不到东南西北,一双本该合十的手无处安放,头偏得像是看她一眼佛祖就会降罪似的还是第一次见,实在太有趣了些。
“不......不是......是......”
这会儿的崇明是连一句完整的句子都挤不出来了。
回答是也好,回答不是也好似已没了差别。
就算到这般时候,江玉滢倒也没忘了撩拨两句:“所以到底是是还是不是呢?小师父若是知道便点头,若是不知道便摇头。”
本来江玉滢是打算待仲秋灯会那日两人赏灯时把几个孩子找理由支开,有那花灯,有那明月,还有她,天时地利人和都齐全时再表明心意的。
不过她本就是随心所欲的性子,想什么时候说哪里需要还周密计划定个日子。
“江......江施主......”
崇明不知道该点头还是摇头,眼睛别说直视她了,甚至觉得此时连睁开都是不能被允许的。
“小师父这么慌定是知道我要说什么了。”
兴致上来了江玉滢反倒又不着急了,把下人都只开后看着脸都快红成熟透柿子的崇明用袖子掩住放不下的嘴角侧身“咯咯”笑了起来。
话都还没说呢,十成功力最多用了三成,等下真发功了还不得成了那顽石给碎了去叫都叫不醒了。
银铃般好听的笑声入了耳又激得崇明脸上的红深了些,如此反反复复竟是没了个终结。
任凭性子闹了会儿后江玉滢这才轻咳了两声,正了正心绪,再次发问:“小师父,你莫要慌,不是什么难事。滢儿问你一个问题,你只需回答便好。”
崇明磕磕绊绊应声,一共就五个字说得却是又顿又迟:“江......江......江......江施主请讲。”
“小师父这是给我取了新名字?我是江施主呢?还是江江江江施主呢?”
又没忍住打趣了一句后江玉滢没再拐外抹角绕到那十万八千里外了,而是开门见山轻盈着尾调提了问题:
“小师父对滢儿是何种感觉呢?”
尽管问题的答案早就写在他脸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