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中女官早早地设皇后娘娘的御座于坤宁宫中,并陈香案、仪仗、女乐等于丹陛及丹墀东西。
吉时已到,班首拜于中道之东西,众命妇拜于东西丹墀内北向。
朝贺仪后,众命妇同皇后娘娘话别,长孙星宁逗留了一盏茶的时间,后跟随宫中妃嫔一同前往慈宁宫给太后娘娘请安。
太后信佛,慈宁宫专门辟出了个院子供奉神佛。
佛香弥漫,袅袅升起,越过红墙青瓦,与落雪相逢缠绕,长孙星宁顿足,仰头遥看天际,见冷与暖交锋。
“臣妾参见太后娘娘。”
长孙星宁掩在各宫娘娘身后,亦步亦趋恭敬的行礼。
“都起吧!难为你们孝顺了,下雪的天儿也赶来请安。”太后娘娘说话不急不慢,听起来平易近人,实则疏离冷淡。
皇后道谢,站起身来,坐在了太后的左手边,自饮自酌了起来;贺贵妃端着笑脸,立在太后的右手边,给太后斟了一杯茶。
于是乎,后宫的女人们以太后宫里的茶为点,八方发散,闲谈了起来。
长孙星宁落座后,借着饮茶的空隙,一双杏眼四处扫射,悄摸摸的观察了起来。
没办法,嫁给姜祈安,这样的会面,日后定不会少,不如早些知彼,百战不殆。
贺贵妃仿若对太后娘娘的口味一清二楚,所递的饮食颇得太后娘娘的喜爱,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样的场景不只发生一次了。
期间,太后娘娘还抬起脸来,用眼神赞扬了贺贵妃一番;贺贵妃欣喜地笑了起来,脸上的皱纹更明显了。
长孙星宁在心里暗叹:这位贺贵妃果然不简单。
相比之下,身为正经儿媳妇的皇后娘娘就显得散漫了许多——她饮着茶水,同左右的妃嫔谈笑,说到起兴之处,她还趴到案上乐得起不来身。
这样率真自在的后宫之主倒是少见。
.
有子无子、位高位低,太后娘娘皆一视同仁。
直到请安结束,她也没表现出对谁的优待,就连长孙星宁这个亲亲的外孙媳妇,也只得了几记笑眼。
真真是位端水大师,谁也不偏谁也不倚。
长孙星宁神游在在之际,太后出言留人,“崇宁郡王妃可有事在身?”
长孙星宁顿住脚步,摇了摇头,“并无。”
“那便留下陪哀家多说几句吧。”各宫娘娘已然退下,殿内只有她们两个主子,太后娘娘的神情变得更加自然柔和了,像是个寻常人家的老妇人。
“唉。”长孙星宁乖巧应下,在原来的座椅上落了下来。
“坐到哀家跟前来,”太后娘娘招手,“让哀家好好看看你。”
长孙星宁轻挪脚步,坐至太后娘娘的身边。
“真是个标致的小娘子,”太后娘娘褪下手上的翡翠玉镯戴到长孙星宁的腕上,“哀家见了就心生欢喜。”
这块翡翠玉镯通体碧绿,晶莹剔透,犹如滴滴凝结的露珠。只一眼,长孙星宁就知,这绝非凡品。
长者赐,不可辞。
长孙星宁起身鞠礼,以行动言谢,“谢太后娘娘赏赐,星宁铭感于心。”
“自家祖孙,何须言谢。”太后拉住她的双手,笑道,“自你与祈安大婚第一日,哀家就盼着见你了。那日,薛嬷嬷回宫后,将你夸得如同九天上的仙子一般人间难见的,哀家更迫不及待了。”
“如今见着了,才知道薛嬷嬷所言非虚呀!”太后的眼底全是笑意,与方才同各宫娘娘交谈时全然不同。
看来,她是真的爱屋及乌,连带她这个初次见面的外孙媳妇也得了她的欢心。
薛嬷嬷过来凑趣,道一声自然,“奴婢何时骗过太后娘娘?如不是真见了仙子,奴婢也不敢夸词啊!”
言毕,长孙星宁立即红着脸低下了头,引得太后娘娘哈哈大笑。
.
日头高升,雪还在下。
太后对长孙星宁关怀备至,问及她爱吃什么食、爱读什么书,还问她是否有乳名。
长孙星宁摇头,“父母亲人皆以‘星宁’称呼,并未有乳名。”
太后颔首,半玩笑半认真道,“那哀家给你起个小字如何?”
长孙星宁绽出笑颜,“得太后娘娘赐字,星宁荣幸之至。”
“方才问你爱读什么书,你答及诗词歌赋中独爱赋。汉晋赋文盛行,其中作赋调高语炼、规模宏大、辞汇丰富者当属司马相如。”太后问道,“你读过他《封禅文》吗?”
长孙星宁拜读过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封禅文》并未读过,她实事求是,答无。
“这里面有几句,哀家钟爱之,”说到这里,太后吟唱了起来,“万物熙熙,怀而慕思。名山显位,望君之来。君乎君乎,侯不迈哉。般般之兽,乐我君囿。”
“所谓般般之兽,即指麒麟。”
太后的话音刚落,长孙星宁的心里就“咯噔”了一声。
不会这么巧吧?
长孙星宁垂眸苦笑,好在太后回忆起往昔,并未注意到她的异常,“祈安自出生时便体弱,南康为他起名‘祈安’,不求他功名富贵,但求他平安顺遂。她听说,寻常百姓人家会给多病多灾的小孩儿起贱名,意在贱名好养活,便也想着给祈安起个贱名。事传到哀家这里,哀家自然不愿意。哀家的乖孙儿怎么能起个贱名呢?”
“贱名好养活,不过是迷信。”太后浅笑,“与其迷信民间习俗,不如迷信漫天神佛的庇佑。于是,哀家给祈安取了个极尊极贵的小名,唤作‘麒麟子’,又在慈宁宫辟出了个院子专门供奉神佛,日日茹素,只求神佛庇佑哀家的麒麟子。”
入宫前,只听闻太后信佛,却不知太后信佛的背后还有这么一段缘由。
太后娘娘当真是爱孙至极!
“‘般般’二字,极佳极贵,合该配你。日后,哀家便唤你‘般般’,可好?”
太后言语慈善,但长孙星宁却难为了起来。
“怎么了?不喜欢这个小字吗?”太后关切道,“这‘般般’与‘麒麟子’甚是相配,是顶顶好的!”
正是因为太相配了,才不顶顶好,才不能欣然应下呀。长孙星宁有些苦闷,这个“般般”还未现身,已经给她带来了诸多不便。
“你可是觉得有何不妥?”太后问道,“无妨,你若觉得有什么不妥,大可说出来。”
长孙星宁调节情绪,微笑以答,“并无不妥,只是‘般般’二字太贵重了,星宁人微位低,怕受不起。”
“你是圣上亲封的崇宁郡王妃,如何受不起?谁敢说你说受不起?受得起!哀家说你受得起,你就受得起!”太后威严重重,一锤定音。
太后娘娘是好心好意,长孙星宁完全明白。她也不愿拂了她的面子,惹她老人家不开怀。于是,她点了点头,这事就算是应下了。
至于般般,她不打算再拖了。
也许娘说得对,不管般般是否存在,或是他们曾有怎样的往事,该问清的自当问清。
人活世间,可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但不可自欺欺人蒙己于鼓。
有时,骄傲过甚,也不见得是件好事。
今夜回府,她定要同姜祈安问个明明白白。
.
姜祈安的腿伤已然将养了近两个月。
天材地宝的供给,杏林良医的诊治,加之自身体魄的健硕,在外人看来,他能在年三十这日推开轮椅站起来,实属情理之中。
不知是姜祈安的腿伤渐已康复,还是王婕妤被诊出怀有龙嗣,又或是两者兼有,年三十这日,皇上龙心大悦,在宫宴上多饮了几杯酒。
皇后依旧潇洒自在;贺贵妃也依旧体贴温柔。
若不是窥见二皇子脸上的阴霾,长孙星宁还误以为年少时读的宫廷话本子是胡诌乱编的呢。
王婕妤这一胎,或可能打破宫中只有二皇子这一位皇子的局面。风已经起了,水面怎么可能平静?
这场储君的争夺赛或在往后的年岁里拉开序幕。
银白色的弯月悬挂在天际,光辉和着白雪飘洒人间,无声地印记着文贞二十六年的尾声。
宫宴直至子时才歇,热闹持续到了来年的伊始,这是长孙星宁自出生以来过得最奢靡的一场年宴。
马车在官道上慢慢行驶,耳边时不时传来北风的呼呼声。
风吹着雪,打着马车的窗扉,长孙星宁内心一片宁静。
也许这片宁静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回光返照。
因为“般般”噎住她的喉咙太久了,久到她以为自己已经习惯了,麻木了,不在意了。
可当太后在宫宴上兀自唤她“般般”时,她看到了,看到了他的眼底闪过一丝似痛似怀念的情绪,随即又飞速掩去,之后便装作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也是在这一刻,她的心口顿疼,好似有人往她的胸腔里塞了一坨一坨的棉花,平时无事时,轻飘飘的,无甚份量;可当心底在流泪时,水便会浸染棉花,重重地压在胸口,完全喘不过气来。
也是在这一刻,她深刻地感受到热闹都是他们的,而她,只是个旁外人,无论如何也融不进去他们的世界。
她,不过是另一个人的影子罢了……
吉时已到,班首拜于中道之东西,众命妇拜于东西丹墀内北向。
朝贺仪后,众命妇同皇后娘娘话别,长孙星宁逗留了一盏茶的时间,后跟随宫中妃嫔一同前往慈宁宫给太后娘娘请安。
太后信佛,慈宁宫专门辟出了个院子供奉神佛。
佛香弥漫,袅袅升起,越过红墙青瓦,与落雪相逢缠绕,长孙星宁顿足,仰头遥看天际,见冷与暖交锋。
“臣妾参见太后娘娘。”
长孙星宁掩在各宫娘娘身后,亦步亦趋恭敬的行礼。
“都起吧!难为你们孝顺了,下雪的天儿也赶来请安。”太后娘娘说话不急不慢,听起来平易近人,实则疏离冷淡。
皇后道谢,站起身来,坐在了太后的左手边,自饮自酌了起来;贺贵妃端着笑脸,立在太后的右手边,给太后斟了一杯茶。
于是乎,后宫的女人们以太后宫里的茶为点,八方发散,闲谈了起来。
长孙星宁落座后,借着饮茶的空隙,一双杏眼四处扫射,悄摸摸的观察了起来。
没办法,嫁给姜祈安,这样的会面,日后定不会少,不如早些知彼,百战不殆。
贺贵妃仿若对太后娘娘的口味一清二楚,所递的饮食颇得太后娘娘的喜爱,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样的场景不只发生一次了。
期间,太后娘娘还抬起脸来,用眼神赞扬了贺贵妃一番;贺贵妃欣喜地笑了起来,脸上的皱纹更明显了。
长孙星宁在心里暗叹:这位贺贵妃果然不简单。
相比之下,身为正经儿媳妇的皇后娘娘就显得散漫了许多——她饮着茶水,同左右的妃嫔谈笑,说到起兴之处,她还趴到案上乐得起不来身。
这样率真自在的后宫之主倒是少见。
.
有子无子、位高位低,太后娘娘皆一视同仁。
直到请安结束,她也没表现出对谁的优待,就连长孙星宁这个亲亲的外孙媳妇,也只得了几记笑眼。
真真是位端水大师,谁也不偏谁也不倚。
长孙星宁神游在在之际,太后出言留人,“崇宁郡王妃可有事在身?”
长孙星宁顿住脚步,摇了摇头,“并无。”
“那便留下陪哀家多说几句吧。”各宫娘娘已然退下,殿内只有她们两个主子,太后娘娘的神情变得更加自然柔和了,像是个寻常人家的老妇人。
“唉。”长孙星宁乖巧应下,在原来的座椅上落了下来。
“坐到哀家跟前来,”太后娘娘招手,“让哀家好好看看你。”
长孙星宁轻挪脚步,坐至太后娘娘的身边。
“真是个标致的小娘子,”太后娘娘褪下手上的翡翠玉镯戴到长孙星宁的腕上,“哀家见了就心生欢喜。”
这块翡翠玉镯通体碧绿,晶莹剔透,犹如滴滴凝结的露珠。只一眼,长孙星宁就知,这绝非凡品。
长者赐,不可辞。
长孙星宁起身鞠礼,以行动言谢,“谢太后娘娘赏赐,星宁铭感于心。”
“自家祖孙,何须言谢。”太后拉住她的双手,笑道,“自你与祈安大婚第一日,哀家就盼着见你了。那日,薛嬷嬷回宫后,将你夸得如同九天上的仙子一般人间难见的,哀家更迫不及待了。”
“如今见着了,才知道薛嬷嬷所言非虚呀!”太后的眼底全是笑意,与方才同各宫娘娘交谈时全然不同。
看来,她是真的爱屋及乌,连带她这个初次见面的外孙媳妇也得了她的欢心。
薛嬷嬷过来凑趣,道一声自然,“奴婢何时骗过太后娘娘?如不是真见了仙子,奴婢也不敢夸词啊!”
言毕,长孙星宁立即红着脸低下了头,引得太后娘娘哈哈大笑。
.
日头高升,雪还在下。
太后对长孙星宁关怀备至,问及她爱吃什么食、爱读什么书,还问她是否有乳名。
长孙星宁摇头,“父母亲人皆以‘星宁’称呼,并未有乳名。”
太后颔首,半玩笑半认真道,“那哀家给你起个小字如何?”
长孙星宁绽出笑颜,“得太后娘娘赐字,星宁荣幸之至。”
“方才问你爱读什么书,你答及诗词歌赋中独爱赋。汉晋赋文盛行,其中作赋调高语炼、规模宏大、辞汇丰富者当属司马相如。”太后问道,“你读过他《封禅文》吗?”
长孙星宁拜读过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封禅文》并未读过,她实事求是,答无。
“这里面有几句,哀家钟爱之,”说到这里,太后吟唱了起来,“万物熙熙,怀而慕思。名山显位,望君之来。君乎君乎,侯不迈哉。般般之兽,乐我君囿。”
“所谓般般之兽,即指麒麟。”
太后的话音刚落,长孙星宁的心里就“咯噔”了一声。
不会这么巧吧?
长孙星宁垂眸苦笑,好在太后回忆起往昔,并未注意到她的异常,“祈安自出生时便体弱,南康为他起名‘祈安’,不求他功名富贵,但求他平安顺遂。她听说,寻常百姓人家会给多病多灾的小孩儿起贱名,意在贱名好养活,便也想着给祈安起个贱名。事传到哀家这里,哀家自然不愿意。哀家的乖孙儿怎么能起个贱名呢?”
“贱名好养活,不过是迷信。”太后浅笑,“与其迷信民间习俗,不如迷信漫天神佛的庇佑。于是,哀家给祈安取了个极尊极贵的小名,唤作‘麒麟子’,又在慈宁宫辟出了个院子专门供奉神佛,日日茹素,只求神佛庇佑哀家的麒麟子。”
入宫前,只听闻太后信佛,却不知太后信佛的背后还有这么一段缘由。
太后娘娘当真是爱孙至极!
“‘般般’二字,极佳极贵,合该配你。日后,哀家便唤你‘般般’,可好?”
太后言语慈善,但长孙星宁却难为了起来。
“怎么了?不喜欢这个小字吗?”太后关切道,“这‘般般’与‘麒麟子’甚是相配,是顶顶好的!”
正是因为太相配了,才不顶顶好,才不能欣然应下呀。长孙星宁有些苦闷,这个“般般”还未现身,已经给她带来了诸多不便。
“你可是觉得有何不妥?”太后问道,“无妨,你若觉得有什么不妥,大可说出来。”
长孙星宁调节情绪,微笑以答,“并无不妥,只是‘般般’二字太贵重了,星宁人微位低,怕受不起。”
“你是圣上亲封的崇宁郡王妃,如何受不起?谁敢说你说受不起?受得起!哀家说你受得起,你就受得起!”太后威严重重,一锤定音。
太后娘娘是好心好意,长孙星宁完全明白。她也不愿拂了她的面子,惹她老人家不开怀。于是,她点了点头,这事就算是应下了。
至于般般,她不打算再拖了。
也许娘说得对,不管般般是否存在,或是他们曾有怎样的往事,该问清的自当问清。
人活世间,可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但不可自欺欺人蒙己于鼓。
有时,骄傲过甚,也不见得是件好事。
今夜回府,她定要同姜祈安问个明明白白。
.
姜祈安的腿伤已然将养了近两个月。
天材地宝的供给,杏林良医的诊治,加之自身体魄的健硕,在外人看来,他能在年三十这日推开轮椅站起来,实属情理之中。
不知是姜祈安的腿伤渐已康复,还是王婕妤被诊出怀有龙嗣,又或是两者兼有,年三十这日,皇上龙心大悦,在宫宴上多饮了几杯酒。
皇后依旧潇洒自在;贺贵妃也依旧体贴温柔。
若不是窥见二皇子脸上的阴霾,长孙星宁还误以为年少时读的宫廷话本子是胡诌乱编的呢。
王婕妤这一胎,或可能打破宫中只有二皇子这一位皇子的局面。风已经起了,水面怎么可能平静?
这场储君的争夺赛或在往后的年岁里拉开序幕。
银白色的弯月悬挂在天际,光辉和着白雪飘洒人间,无声地印记着文贞二十六年的尾声。
宫宴直至子时才歇,热闹持续到了来年的伊始,这是长孙星宁自出生以来过得最奢靡的一场年宴。
马车在官道上慢慢行驶,耳边时不时传来北风的呼呼声。
风吹着雪,打着马车的窗扉,长孙星宁内心一片宁静。
也许这片宁静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回光返照。
因为“般般”噎住她的喉咙太久了,久到她以为自己已经习惯了,麻木了,不在意了。
可当太后在宫宴上兀自唤她“般般”时,她看到了,看到了他的眼底闪过一丝似痛似怀念的情绪,随即又飞速掩去,之后便装作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也是在这一刻,她的心口顿疼,好似有人往她的胸腔里塞了一坨一坨的棉花,平时无事时,轻飘飘的,无甚份量;可当心底在流泪时,水便会浸染棉花,重重地压在胸口,完全喘不过气来。
也是在这一刻,她深刻地感受到热闹都是他们的,而她,只是个旁外人,无论如何也融不进去他们的世界。
她,不过是另一个人的影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