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卓从得到消息时已经是午后了。他挥了挥手,松江欲言又止,最终还是退下了。
“母子平安!”陈卓从背身,露出温雅的笑容,“实乃万幸!”他对不起星宁妹妹良多,只愿她美满,旁的再也不敢多求了。
松江手刚碰到门框,又听到主子的声音,“你心中还有银珠吗?”
右手成拳,死死地抵在门框上,他没有转身,只留了句:“大丈夫何患无妻。”拉开房门便走了出去。
可那脚步声急乱,已然失了分寸。陈卓从闭上眼,掩住眼底的情绪,“是我误了你……”
.
夜里,还是那家城南小酒馆,姜祈年喝得烂醉,被人拍了肩膀也不回头,他早已麻木了。
“崇宁郡王妃平安诞下麟子,可是姜府天大的喜事,就连吏部尚书府也遣了人去贺喜,”吴不奇笑嘻嘻道,“怎么大公子反倒喝起了愁酒?”
“你不必在这里阴阳怪气,”姜祈年甩开吴不奇搭在他肩膀上的手,眼底全是不屑,“你说会助我扳倒姜祈安。呵,如今一两年过去了,他不仅没有失势,反而更得圣宠了。”
“你和你干爹,也不过如此。”说完,又仰头喝了一杯。
“你……”吴不奇抬起手准备落下,临了又轻轻放下。他咬了咬牙,忍下了这轻蔑的眼神,慢悠悠道,“大公子,你要明白,抢你妻子之人不是什么阿猫阿狗的无名之辈。他叫姜祈安!”
“他之父是你之父,他之母高贵于你之母数以万倍。你们二人自生下来,便注定了他远远高于你。如今他受封崇宁郡王,执掌锦衣卫,更是权势滔天,你如何与他为敌。”
姜祈年不理他,自顾喝酒。这般将他与姜祈安对比的话,自他五年前入京便不知听了多少遍,若是到如今入了官场一听到这话还耳红面赤与人理论,那他这五年算是白活了。
这般激他,他都不语。吴不奇换了思路,软了姿态,“大公子,当今世上,权势地位高于姜祈安的能有几人?就连你们的父亲吏部尚书姜大人也对他数般忍耐,更何况我们这等残缺人。”
“若不是命运所迫,有谁愿意净身入宫,从此无儿无女无所依呢。”说到动情处,吴不奇滴了几点鳄鱼的眼泪,“外人敬着我们,不过是看在圣上的面上,我等的生死从来不由自己做主。你的敌人贵为皇亲国戚,又哪里是我等被赏饭吃的奴才能够轻易扳倒的。”
姜祈年微微动容,盖因他也是从困顿的日子里过来的。若是有的选,谁也不愿为奴为婢,“既然你们都知道姜祈安位高权重,不易推倒,为何还要寻上我,与我说这些呢?”
“事在人为。”见他上钩,吴不奇伏在他耳边轻声道,“我等是左右不了他的生死,可有人可以。”他手指向上指了指。
.
一晃儿一个月过去了,长孙星宁恢复得不错,在太后的殷殷期盼下抱着孩子入宫了。太后看到重孙,乐得眼泪花花,“哀家等这一日等了好久。”
长孙星宁安慰太后,日后常常带着孩子入宫看望她老人家,这才劝住了老人家的眼泪。
“这孩子生得真像祈安。”皇后握着小灵均的手,也是欢喜得很,“日后长大了定然是个俊俏的公子哥。”
小灵均不知是听懂了没有,咧开嘴巴对着皇后笑。
“是呢,”长孙星宁也笑,“我娘也是这么说,这个孩子随了他爹,半点不像我。”
太后擦了擦眼泪,收起了伤心的情绪,跟着媳妇们看孩子的长相,“这眉眼间还有几分像皇帝呢。”
长孙星宁听了心头微跳,不知小灵均有几分像圣上是好是坏,打着哈哈说,“常言道:外甥像舅。”
“郡王爷有几分似圣上,这孩子更是和他爹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可不就是跟着似了圣上几分。可见他是个有福气的,刚出生还得了圣上的赐名呢。”
“说得不错。”太后搂着小灵均,脸上全是喜气。
皇后听了有些飘忽,再看眼这个孩子觉得十分亲切,总想亲近。见太后和星宁围着孩子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她忍不住也加了进去,一时之间便忘了脑海里突然冒出又没抓住的想法。
下了早朝后,姜祈安陪着皇上到慈宁宫请安。还没进屋,便听见里面你一句我一句的欢声笑语。
“发生了什么,母后这般开心?”话是这般问的,其实太后为了什么开心,他心里明了。
“这孩子,一直抓住皇后的手不放,可见是喜欢皇后呢。我便对般般玩笑,让她把孩子留在宫中一些日子。”太后一边逗着小灵均一边说道。
“哦?”皇上揶揄,“不知祈安可舍得?”
“只要舅舅舅母不嫌弃这个小调皮,祈安没什么不舍得。这孩子见天的哭,吵的她娘脑袋疼。我和她娘早就想把他送到外头养去了。”姜祈安也跟着玩笑。
长孙星宁闻言垂下了脑袋,装作羞惭的样子,实则心里将姜祈安骂了个遍。她是嫌弃孩子哭不假,但她可从没有想过把孩子给别人养。再吵,那也是她十月怀胎生下的孩子,她半点也舍不得。
不知姜祈安葫芦里买的什么药。他疼儿子可比她多多了,她可不相信他会把孩子送到吃人的宫里养着。还是暂且不说话,做个安静的美人,看看孩子爹怎么表演吧。
“瞧这两个做爹娘的,真是半点责任也不负,还指望我们这些老的给他养孩子呢。”皇上此时不像个九五之尊,反倒似个寻常人家的长辈,“把孩子抱过来,我也看看。”
太后见小灵均还抓着皇后的手不放,便把孩子给了皇后抱。皇后抱着孩子走到皇上身边,皇上一阵恍惚。若当年那个孩子还在,皇后会不会像此时此刻这般模样,抱着孩子,一脸的幸福,他们就像寻常人家的父母,看着新降生的孩子。
直到手上传来暖暖的触感,才发觉这孩子又抓住了他的手不放。
“这个小机灵鬼,”皇后点了点小灵均的鼻子,好笑道,“见了圣上便松了本宫的手,好似听懂了我们说话,知道圣上给他起了名字,在跟圣上亲近呢。”
“是嘛?”皇上时隔十几二十年又见了新生命的诞生,开怀地放下了天子的架子,朝皇后摊开手,“来,给朕也抱抱。”
皇上看着怀里的小生命,心头又是欣慰又是微涩。他总觉得若是大皇子还活着,当年也该是这个模样,“这不哭也不闹呀,哪有你说的那般不听话了。”皇上瞪了眼姜祈安,“可见你这个做父亲的一点耐心也没有。”
自己生的孩子还嫌弃这嫌弃那的,他连二皇子那样品行的孩子也是容忍非常,若不是二皇子实在不堪,他也不会挑选嗣子……
姜祈安摸摸鼻子。这孩子在府里确实见天的哭,撒尿要哭、拉屎要哭、要吃奶了哭,反正不如他意,他就要哭。他还不肯吃奶娘的奶,盯准了她娘,经常半夜哭着要吃奶,她娘给他闹的没睡过几晚安稳的觉。
长孙星宁也觉得神了,自进了太后宫里一直没哭过,真是破天荒了。
“看来我们小灵均呀,很喜欢舅公呢。”皇后握着小灵均的手轻轻地摇,“是不是呀,小灵均?”
小灵均应景地呀呀了几声,好似在说是呀是呀。
“哎呦,我们方才还在说这孩子眉眼间有几分像皇帝你呢。”太后乐不可支,“怪不得亲近皇帝呢。”
皇上听见仔细地观察了下小灵均的眉眼,是有几分相似,“这孩子确实与朕投缘。”
“还抓着朕的手不放,别是看中了朕的玉扳指。”说着摘下来常年佩戴的玉扳指塞到小灵均的手里,太后和皇后见了也小小地吃惊了。“日后常抱着孩子来宫里。”后面的话显然是对长孙星宁说的。
“是,圣上。”长孙星宁依旧低着头。
.
回到府里,长孙星宁斜了姜祈安几眼,“你什么意思呀,做什么要说把孩子送到宫里头去养。”那宫里是个什么地方,大人都保不住,更别说刚出生的婴儿了。
“顺着圣上的话往下接罢了。”姜祈安轻轻捏小灵均的脸,“你倒是会看脸色,在府里见天的哭,去了宫里反乖觉了。”他疼儿子呀,觉得怎么爱都不够,捏着儿子的脸松不开手。
这不,才捏没一会儿,小灵均张开嘴就要哭,吓得姜祈安立马缩回来手,“这孩子……可不得了。”
“怕是要吃奶了。”长孙星宁抱起孩子去了内室,还不忘丢下一句,“你最好是说笑的。”他若是敢把孩子送到宫里,她就敢跟他拼命。
姜祈安心中自然是有算计的。他是朝中唯一的异性王,崇宁郡王这个头衔是他出生入死扳倒汉王换来的。
府里府外称儿子世子,可圣意是否如此呢。他也忧心呀,忧心圣上是否允许姜姓异性王的存在,他不希望崇宁郡王的封号一世而绝,到了儿子那里什么也没有了。
做父亲的,自然要为儿子打算。他的封号是圣上赐的,是否能几世而传,也得看圣上的意思。他做的一切,便是为了儿子能顺当地承袭爵位。
“母子平安!”陈卓从背身,露出温雅的笑容,“实乃万幸!”他对不起星宁妹妹良多,只愿她美满,旁的再也不敢多求了。
松江手刚碰到门框,又听到主子的声音,“你心中还有银珠吗?”
右手成拳,死死地抵在门框上,他没有转身,只留了句:“大丈夫何患无妻。”拉开房门便走了出去。
可那脚步声急乱,已然失了分寸。陈卓从闭上眼,掩住眼底的情绪,“是我误了你……”
.
夜里,还是那家城南小酒馆,姜祈年喝得烂醉,被人拍了肩膀也不回头,他早已麻木了。
“崇宁郡王妃平安诞下麟子,可是姜府天大的喜事,就连吏部尚书府也遣了人去贺喜,”吴不奇笑嘻嘻道,“怎么大公子反倒喝起了愁酒?”
“你不必在这里阴阳怪气,”姜祈年甩开吴不奇搭在他肩膀上的手,眼底全是不屑,“你说会助我扳倒姜祈安。呵,如今一两年过去了,他不仅没有失势,反而更得圣宠了。”
“你和你干爹,也不过如此。”说完,又仰头喝了一杯。
“你……”吴不奇抬起手准备落下,临了又轻轻放下。他咬了咬牙,忍下了这轻蔑的眼神,慢悠悠道,“大公子,你要明白,抢你妻子之人不是什么阿猫阿狗的无名之辈。他叫姜祈安!”
“他之父是你之父,他之母高贵于你之母数以万倍。你们二人自生下来,便注定了他远远高于你。如今他受封崇宁郡王,执掌锦衣卫,更是权势滔天,你如何与他为敌。”
姜祈年不理他,自顾喝酒。这般将他与姜祈安对比的话,自他五年前入京便不知听了多少遍,若是到如今入了官场一听到这话还耳红面赤与人理论,那他这五年算是白活了。
这般激他,他都不语。吴不奇换了思路,软了姿态,“大公子,当今世上,权势地位高于姜祈安的能有几人?就连你们的父亲吏部尚书姜大人也对他数般忍耐,更何况我们这等残缺人。”
“若不是命运所迫,有谁愿意净身入宫,从此无儿无女无所依呢。”说到动情处,吴不奇滴了几点鳄鱼的眼泪,“外人敬着我们,不过是看在圣上的面上,我等的生死从来不由自己做主。你的敌人贵为皇亲国戚,又哪里是我等被赏饭吃的奴才能够轻易扳倒的。”
姜祈年微微动容,盖因他也是从困顿的日子里过来的。若是有的选,谁也不愿为奴为婢,“既然你们都知道姜祈安位高权重,不易推倒,为何还要寻上我,与我说这些呢?”
“事在人为。”见他上钩,吴不奇伏在他耳边轻声道,“我等是左右不了他的生死,可有人可以。”他手指向上指了指。
.
一晃儿一个月过去了,长孙星宁恢复得不错,在太后的殷殷期盼下抱着孩子入宫了。太后看到重孙,乐得眼泪花花,“哀家等这一日等了好久。”
长孙星宁安慰太后,日后常常带着孩子入宫看望她老人家,这才劝住了老人家的眼泪。
“这孩子生得真像祈安。”皇后握着小灵均的手,也是欢喜得很,“日后长大了定然是个俊俏的公子哥。”
小灵均不知是听懂了没有,咧开嘴巴对着皇后笑。
“是呢,”长孙星宁也笑,“我娘也是这么说,这个孩子随了他爹,半点不像我。”
太后擦了擦眼泪,收起了伤心的情绪,跟着媳妇们看孩子的长相,“这眉眼间还有几分像皇帝呢。”
长孙星宁听了心头微跳,不知小灵均有几分像圣上是好是坏,打着哈哈说,“常言道:外甥像舅。”
“郡王爷有几分似圣上,这孩子更是和他爹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可不就是跟着似了圣上几分。可见他是个有福气的,刚出生还得了圣上的赐名呢。”
“说得不错。”太后搂着小灵均,脸上全是喜气。
皇后听了有些飘忽,再看眼这个孩子觉得十分亲切,总想亲近。见太后和星宁围着孩子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她忍不住也加了进去,一时之间便忘了脑海里突然冒出又没抓住的想法。
下了早朝后,姜祈安陪着皇上到慈宁宫请安。还没进屋,便听见里面你一句我一句的欢声笑语。
“发生了什么,母后这般开心?”话是这般问的,其实太后为了什么开心,他心里明了。
“这孩子,一直抓住皇后的手不放,可见是喜欢皇后呢。我便对般般玩笑,让她把孩子留在宫中一些日子。”太后一边逗着小灵均一边说道。
“哦?”皇上揶揄,“不知祈安可舍得?”
“只要舅舅舅母不嫌弃这个小调皮,祈安没什么不舍得。这孩子见天的哭,吵的她娘脑袋疼。我和她娘早就想把他送到外头养去了。”姜祈安也跟着玩笑。
长孙星宁闻言垂下了脑袋,装作羞惭的样子,实则心里将姜祈安骂了个遍。她是嫌弃孩子哭不假,但她可从没有想过把孩子给别人养。再吵,那也是她十月怀胎生下的孩子,她半点也舍不得。
不知姜祈安葫芦里买的什么药。他疼儿子可比她多多了,她可不相信他会把孩子送到吃人的宫里养着。还是暂且不说话,做个安静的美人,看看孩子爹怎么表演吧。
“瞧这两个做爹娘的,真是半点责任也不负,还指望我们这些老的给他养孩子呢。”皇上此时不像个九五之尊,反倒似个寻常人家的长辈,“把孩子抱过来,我也看看。”
太后见小灵均还抓着皇后的手不放,便把孩子给了皇后抱。皇后抱着孩子走到皇上身边,皇上一阵恍惚。若当年那个孩子还在,皇后会不会像此时此刻这般模样,抱着孩子,一脸的幸福,他们就像寻常人家的父母,看着新降生的孩子。
直到手上传来暖暖的触感,才发觉这孩子又抓住了他的手不放。
“这个小机灵鬼,”皇后点了点小灵均的鼻子,好笑道,“见了圣上便松了本宫的手,好似听懂了我们说话,知道圣上给他起了名字,在跟圣上亲近呢。”
“是嘛?”皇上时隔十几二十年又见了新生命的诞生,开怀地放下了天子的架子,朝皇后摊开手,“来,给朕也抱抱。”
皇上看着怀里的小生命,心头又是欣慰又是微涩。他总觉得若是大皇子还活着,当年也该是这个模样,“这不哭也不闹呀,哪有你说的那般不听话了。”皇上瞪了眼姜祈安,“可见你这个做父亲的一点耐心也没有。”
自己生的孩子还嫌弃这嫌弃那的,他连二皇子那样品行的孩子也是容忍非常,若不是二皇子实在不堪,他也不会挑选嗣子……
姜祈安摸摸鼻子。这孩子在府里确实见天的哭,撒尿要哭、拉屎要哭、要吃奶了哭,反正不如他意,他就要哭。他还不肯吃奶娘的奶,盯准了她娘,经常半夜哭着要吃奶,她娘给他闹的没睡过几晚安稳的觉。
长孙星宁也觉得神了,自进了太后宫里一直没哭过,真是破天荒了。
“看来我们小灵均呀,很喜欢舅公呢。”皇后握着小灵均的手轻轻地摇,“是不是呀,小灵均?”
小灵均应景地呀呀了几声,好似在说是呀是呀。
“哎呦,我们方才还在说这孩子眉眼间有几分像皇帝你呢。”太后乐不可支,“怪不得亲近皇帝呢。”
皇上听见仔细地观察了下小灵均的眉眼,是有几分相似,“这孩子确实与朕投缘。”
“还抓着朕的手不放,别是看中了朕的玉扳指。”说着摘下来常年佩戴的玉扳指塞到小灵均的手里,太后和皇后见了也小小地吃惊了。“日后常抱着孩子来宫里。”后面的话显然是对长孙星宁说的。
“是,圣上。”长孙星宁依旧低着头。
.
回到府里,长孙星宁斜了姜祈安几眼,“你什么意思呀,做什么要说把孩子送到宫里头去养。”那宫里是个什么地方,大人都保不住,更别说刚出生的婴儿了。
“顺着圣上的话往下接罢了。”姜祈安轻轻捏小灵均的脸,“你倒是会看脸色,在府里见天的哭,去了宫里反乖觉了。”他疼儿子呀,觉得怎么爱都不够,捏着儿子的脸松不开手。
这不,才捏没一会儿,小灵均张开嘴就要哭,吓得姜祈安立马缩回来手,“这孩子……可不得了。”
“怕是要吃奶了。”长孙星宁抱起孩子去了内室,还不忘丢下一句,“你最好是说笑的。”他若是敢把孩子送到宫里,她就敢跟他拼命。
姜祈安心中自然是有算计的。他是朝中唯一的异性王,崇宁郡王这个头衔是他出生入死扳倒汉王换来的。
府里府外称儿子世子,可圣意是否如此呢。他也忧心呀,忧心圣上是否允许姜姓异性王的存在,他不希望崇宁郡王的封号一世而绝,到了儿子那里什么也没有了。
做父亲的,自然要为儿子打算。他的封号是圣上赐的,是否能几世而传,也得看圣上的意思。他做的一切,便是为了儿子能顺当地承袭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