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湛幼年时在族学启蒙,对先生们谈及英宗北狩不住扼腕叹气的模样很是好奇,回家问了父亲才知英宗皇帝听信太监的谗言,在土木堡跟瓦剌打仗,输得很是惨烈,死了十多万明军,还被蒙古人虏了去。
他听了很是气愤,小小的拳头攥起,仰头看高远的天空燕雀群飞。他在心里暗暗发誓,燕雀自在绝非他所愿,鸿鹄之志才是他所求,他长大以后定要做个大英雄,抵抗北侵的蒙古铁骑,保卫家国故土,就像周将军那样一生戎马,驰骋沙场。
在其他世家子弟修满腹锦绣文章时,他努力习武术读兵书,终日与刀枪为伍,走了与他们截然不同的道路,再大些后他去了金吾卫当差,日子过得不好不坏,只沙场点兵的梦越来越远了。
到了二十几岁,身边也没个人,他对此并不热衷,最想要的得不到,其它的也变得无所谓了。可母亲万分着急,甚至以为他有疾,为了安母亲的心,他去见了江南来的长孙小姐。
说实话,活了这么多年,真没见过这样玉质瑰容的女子,只穿着一身青罗裙,却似一缕春舒吹入人心。母亲说她是仙子下凡,专为解救他的,他听了,黑脸一红,不好意思地笑了。
两家人来往越来越密切,说定了时间正式提亲,却在前一夜出了事,他救了落水的宝如公主,圣上要他对此负责,可他并不愿意。他以守边境为由推了婚事,和长孙小姐的,和宝如公主的,孑然一身北上。
文贞二十七年冬,他生擒鞑靼王孙,成了和周将军一样的英雄,踌躇满志回京,却害得宝如公主赔去婚姻。
他这一辈子对两个女子有过心动,一个是一眼惊艳,一个是满心钦歉。
年纪再大些,母亲实在看不下去了,为他选了门亲事。妻子出身并不高,但好在是个温柔性子,两人过了几年好日子,可惜好景不长,妻子死于难产,只留下了一个儿子。他将儿子托付给母亲,背乡赴疆场,一生与沙土为伍。
曾有个高僧说他是个孤星,注定了无人相伴到老。那时候他不以为然,老了以后回望故土的方向,只余释然一笑。
——原湛 孤星降世,戎马一生
宝如自生下来便享尽了万千荣华,她是帝后的独女,唯一的嫡出子嗣。凡是她出现的地方,总有数不尽的人涌过来,以她为中心。
从小到大,她最讨厌的人便是贺贵妃,整日素着一张脸,皮下却藏了一副恶毒心肠,偏偏父皇还喜欢往她宫里去。当然,父皇来得最多的地方是母后的坤宁宫,每当宫人们退下时,父皇看母后的眼神就会变得不一样,很专注、很热烈,那里面藏了太多太多的东西,她看不太明白……但她猜父皇定是很爱很爱母后,即使别人都说贺贵妃才是父皇心中最在意的人。
她这一生没做过多大的坏事,若说有,一定是十四岁那年,她在表哥的请求下设计了昌陵候世子原湛。
这个人一看就是个一根筋,不知道他是怎么能在金吾卫当差的。她本也没想嫁他,落水不过是一场局,目的在于让他悔婚。谁知这一根筋为了不娶她竟当着父皇的面说要从军,她很是吃惊,赶过来为他救场,事后告知他是她设计了他,他还对她说谢谢。
看吧,这人就是个一根筋的傻子。
也不算傻,没个一两年的时间,竟生擒了鞑靼王孙,可助长了国威。她有一点点骄傲,闷在心里不同人说。
后来的事情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鞑靼王孙当众求娶,他为了解围说出了婚约。她那时候很是开心,果然是本公主看上的人,真的很给力了。可群臣心里有一杆秤,景王兄也站在了她的对立面,父皇很为难,但却动摇了,于是她站了出来。
既然是更改不了的局面,不如化被动为主动。
嫁给哈达的日子并不如想象中那般难受。哈达虽生在蛮荒之地,却说得一口流利的汉话,偶尔考校诗经楚辞,他也能答出七七八八,很聪明很聪明的一个人,她开始对他改观。
他为人并不粗慢,对待府里小官小吏也不高傲,凡是能授他以学的人,他总会待人很有礼,抛去他的五官不论,谦谦君子,已然汉化。
关起门来同他讲古时事,正史野史不计,他还玩笑以老师来称呼她。她很欣然地受了,夫妻之间的情趣嘛。亲密时他还会贴在她的耳边喊萨日图雅,一颗颗豆大的汗珠落在她的胸口,只穿她的心脏。
萨日图雅在蒙古语中指月光,她没去过草原,可在他心里却是草原上最为皎洁的月色。她开始对他倾心,欢喜上这样一个人太容易了……
可慢慢的,她发现了他的异常,经常半夜睡醒不见他人,他与旧部秘密联系上了,他的心不在公主府,甚至不在草原,他的野心太大太大了,他要他们的孩子统一草原和中原,成为真正的王。
他骗了她,利用了她……
闭眼忍下心底的泪,强制收回对他的感情,可他说的话却在她的心头震荡——
她是父皇母后嫡出的子嗣,为何她不能继承皇位,只因她是女子吗?何其不公,既然她做不成女皇,便让她的孩子实现大一统。
哈达的愿望最终没有实现,因为表哥登基了,原来表哥是她的亲哥哥,前路的荆棘被扫除,她不用走那条粉身碎骨的路,儿子的未来也有了着落。
哈达一直被圈禁在公主府,直到皇兄登基的第四年,鞑靼王去世了,继承人远在京城,各部落野心勃勃,兵戈又起,草原乱成了一锅粥,北疆时不时受到侵扰。
为两地和平,皇兄决心放哈达离开,与他签订了条约,他在位一日,鞑靼向大明俸贡一日。放这样一头会伪装的狼回草原,谁也不知道结果会如何,她和儿子留在了京城。
她看着他远走的背影,心中无限酸涩。皇嫂问:“是否是担心哈达反目对大明开战?”她点点头又摇摇头,这样一个野心勃勃、卧薪尝胆、志在天下的人,她却觉得他不会。
“为什么?”皇嫂好奇。
“大概是因为他是真心喜欢汉学。”君子一诺,他不会毁约。
临走时,他给儿子取了小名叫阿满。阿满,是团圆的意思,他说即使他骗了她,对她的心意却是真的,如若有朝一日,他统一草原,定会接他们母子团聚。
她是信的,一个人的眼睛是骗不了人的,就像小时候别人说父皇最宠贺贵妃,但她就是坚持父皇最爱母后,他看向她的眼神,她不会认错,碧蓝碧蓝的眼睛里,是她能读得懂的情愫。
他也做到了,只用了两年的时间,他天生是草原的王。不能南下,便再东侵,短短几年的时间,鞑靼的领土已经翻了好几倍,势力范围远达多瑙河流域。
武昭十年,他再次请婚,又割三城为聘礼。
她应下了。当年许诺的圆满,今朝该实现了。
长公主的车舆出了居庸关,与前来迎接的蒙古骑兵相遇。马背上青年面容已改,肤色不如往昔白皙,可她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阿满,快出来,看谁来了。”
——宝如 和亲公主,功在千秋
神姱很羡慕很羡慕阿满表哥,因为他可以有两个家,在大明有一个,在草原有一个,她也想这样。
武昭十六年,祖母六十大寿时,姑姑带着阿满表哥回故土。阿满表哥长得很是高大英俊,嗯,比哥哥和弟弟还要高,交起手来,也要略胜一筹。
太子皇兄输得很坦然,因为他马上就在骑术上赢了回来,只有晋王皇弟没有胜计,绷着脸一副不开心的样子,可逗人了。
她看他们神采飞扬的样子,别提有多羡慕了,她也想在天地间自由自由。阿满表哥没事时还跟她讲了很多很多草原上的事情,让她好生向往,于是她给父皇母后留了信,偷偷藏在阿满表哥的车舆里跟他回了草原,她也想出去,看看外面的天地。
——神姱 天地很大,我想出去看看
他听了很是气愤,小小的拳头攥起,仰头看高远的天空燕雀群飞。他在心里暗暗发誓,燕雀自在绝非他所愿,鸿鹄之志才是他所求,他长大以后定要做个大英雄,抵抗北侵的蒙古铁骑,保卫家国故土,就像周将军那样一生戎马,驰骋沙场。
在其他世家子弟修满腹锦绣文章时,他努力习武术读兵书,终日与刀枪为伍,走了与他们截然不同的道路,再大些后他去了金吾卫当差,日子过得不好不坏,只沙场点兵的梦越来越远了。
到了二十几岁,身边也没个人,他对此并不热衷,最想要的得不到,其它的也变得无所谓了。可母亲万分着急,甚至以为他有疾,为了安母亲的心,他去见了江南来的长孙小姐。
说实话,活了这么多年,真没见过这样玉质瑰容的女子,只穿着一身青罗裙,却似一缕春舒吹入人心。母亲说她是仙子下凡,专为解救他的,他听了,黑脸一红,不好意思地笑了。
两家人来往越来越密切,说定了时间正式提亲,却在前一夜出了事,他救了落水的宝如公主,圣上要他对此负责,可他并不愿意。他以守边境为由推了婚事,和长孙小姐的,和宝如公主的,孑然一身北上。
文贞二十七年冬,他生擒鞑靼王孙,成了和周将军一样的英雄,踌躇满志回京,却害得宝如公主赔去婚姻。
他这一辈子对两个女子有过心动,一个是一眼惊艳,一个是满心钦歉。
年纪再大些,母亲实在看不下去了,为他选了门亲事。妻子出身并不高,但好在是个温柔性子,两人过了几年好日子,可惜好景不长,妻子死于难产,只留下了一个儿子。他将儿子托付给母亲,背乡赴疆场,一生与沙土为伍。
曾有个高僧说他是个孤星,注定了无人相伴到老。那时候他不以为然,老了以后回望故土的方向,只余释然一笑。
——原湛 孤星降世,戎马一生
宝如自生下来便享尽了万千荣华,她是帝后的独女,唯一的嫡出子嗣。凡是她出现的地方,总有数不尽的人涌过来,以她为中心。
从小到大,她最讨厌的人便是贺贵妃,整日素着一张脸,皮下却藏了一副恶毒心肠,偏偏父皇还喜欢往她宫里去。当然,父皇来得最多的地方是母后的坤宁宫,每当宫人们退下时,父皇看母后的眼神就会变得不一样,很专注、很热烈,那里面藏了太多太多的东西,她看不太明白……但她猜父皇定是很爱很爱母后,即使别人都说贺贵妃才是父皇心中最在意的人。
她这一生没做过多大的坏事,若说有,一定是十四岁那年,她在表哥的请求下设计了昌陵候世子原湛。
这个人一看就是个一根筋,不知道他是怎么能在金吾卫当差的。她本也没想嫁他,落水不过是一场局,目的在于让他悔婚。谁知这一根筋为了不娶她竟当着父皇的面说要从军,她很是吃惊,赶过来为他救场,事后告知他是她设计了他,他还对她说谢谢。
看吧,这人就是个一根筋的傻子。
也不算傻,没个一两年的时间,竟生擒了鞑靼王孙,可助长了国威。她有一点点骄傲,闷在心里不同人说。
后来的事情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鞑靼王孙当众求娶,他为了解围说出了婚约。她那时候很是开心,果然是本公主看上的人,真的很给力了。可群臣心里有一杆秤,景王兄也站在了她的对立面,父皇很为难,但却动摇了,于是她站了出来。
既然是更改不了的局面,不如化被动为主动。
嫁给哈达的日子并不如想象中那般难受。哈达虽生在蛮荒之地,却说得一口流利的汉话,偶尔考校诗经楚辞,他也能答出七七八八,很聪明很聪明的一个人,她开始对他改观。
他为人并不粗慢,对待府里小官小吏也不高傲,凡是能授他以学的人,他总会待人很有礼,抛去他的五官不论,谦谦君子,已然汉化。
关起门来同他讲古时事,正史野史不计,他还玩笑以老师来称呼她。她很欣然地受了,夫妻之间的情趣嘛。亲密时他还会贴在她的耳边喊萨日图雅,一颗颗豆大的汗珠落在她的胸口,只穿她的心脏。
萨日图雅在蒙古语中指月光,她没去过草原,可在他心里却是草原上最为皎洁的月色。她开始对他倾心,欢喜上这样一个人太容易了……
可慢慢的,她发现了他的异常,经常半夜睡醒不见他人,他与旧部秘密联系上了,他的心不在公主府,甚至不在草原,他的野心太大太大了,他要他们的孩子统一草原和中原,成为真正的王。
他骗了她,利用了她……
闭眼忍下心底的泪,强制收回对他的感情,可他说的话却在她的心头震荡——
她是父皇母后嫡出的子嗣,为何她不能继承皇位,只因她是女子吗?何其不公,既然她做不成女皇,便让她的孩子实现大一统。
哈达的愿望最终没有实现,因为表哥登基了,原来表哥是她的亲哥哥,前路的荆棘被扫除,她不用走那条粉身碎骨的路,儿子的未来也有了着落。
哈达一直被圈禁在公主府,直到皇兄登基的第四年,鞑靼王去世了,继承人远在京城,各部落野心勃勃,兵戈又起,草原乱成了一锅粥,北疆时不时受到侵扰。
为两地和平,皇兄决心放哈达离开,与他签订了条约,他在位一日,鞑靼向大明俸贡一日。放这样一头会伪装的狼回草原,谁也不知道结果会如何,她和儿子留在了京城。
她看着他远走的背影,心中无限酸涩。皇嫂问:“是否是担心哈达反目对大明开战?”她点点头又摇摇头,这样一个野心勃勃、卧薪尝胆、志在天下的人,她却觉得他不会。
“为什么?”皇嫂好奇。
“大概是因为他是真心喜欢汉学。”君子一诺,他不会毁约。
临走时,他给儿子取了小名叫阿满。阿满,是团圆的意思,他说即使他骗了她,对她的心意却是真的,如若有朝一日,他统一草原,定会接他们母子团聚。
她是信的,一个人的眼睛是骗不了人的,就像小时候别人说父皇最宠贺贵妃,但她就是坚持父皇最爱母后,他看向她的眼神,她不会认错,碧蓝碧蓝的眼睛里,是她能读得懂的情愫。
他也做到了,只用了两年的时间,他天生是草原的王。不能南下,便再东侵,短短几年的时间,鞑靼的领土已经翻了好几倍,势力范围远达多瑙河流域。
武昭十年,他再次请婚,又割三城为聘礼。
她应下了。当年许诺的圆满,今朝该实现了。
长公主的车舆出了居庸关,与前来迎接的蒙古骑兵相遇。马背上青年面容已改,肤色不如往昔白皙,可她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阿满,快出来,看谁来了。”
——宝如 和亲公主,功在千秋
神姱很羡慕很羡慕阿满表哥,因为他可以有两个家,在大明有一个,在草原有一个,她也想这样。
武昭十六年,祖母六十大寿时,姑姑带着阿满表哥回故土。阿满表哥长得很是高大英俊,嗯,比哥哥和弟弟还要高,交起手来,也要略胜一筹。
太子皇兄输得很坦然,因为他马上就在骑术上赢了回来,只有晋王皇弟没有胜计,绷着脸一副不开心的样子,可逗人了。
她看他们神采飞扬的样子,别提有多羡慕了,她也想在天地间自由自由。阿满表哥没事时还跟她讲了很多很多草原上的事情,让她好生向往,于是她给父皇母后留了信,偷偷藏在阿满表哥的车舆里跟他回了草原,她也想出去,看看外面的天地。
——神姱 天地很大,我想出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