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早在昨日,钟妈妈派去寻找盛二公子的人就传话回来了。
说盛二公子果然没回京,还要过些时日才能回来。
但是之前的管家已经先被打发回来了。问他之前交给他的女孩呢?
管家说,他救了那女孩之后本想带她回府,谁知道那女孩哭着闹着要去寻她的姐姐,管家实在拗不过,便给了银两让她走了。
听到这些话的陈夫人却并不信这个管家的话。
郑茉儿才九岁,她就算再有能耐,也不能独自一人去找郑敏儿。
这郑茉儿八成凶多吉少了。
钟妈妈担忧说:“那这可怎么办?”
陈夫人略一思索,说:“你先别告诉郑姑娘。”
“若是她问起来呢?”
陈夫人说:“若是她问起来,你就说,郑茉儿感念盛二公子的救命之恩,特意留在他身边伺候,盛二公子神龙见首不见尾,郑敏儿就是想去找他确认也很难,她只有通过我才能见一见她的妹妹。”
钟妈妈说:“夫人您是想通过这个拿捏郑姑娘?”
陈夫人点了点头。
“可是,”钟妈妈说:“万一事情败露了怎么办?”
陈夫人哼了一声说:“败露?败露什么?一切的源头都在那个管家身上。我们只不过是帮他传个话而已。”
陈夫人就是笃定郑敏儿为了她的妹妹会听她的话,才跟赵老夫人提这个建议。
赵老夫人沉默了好半晌,才点头说:“就依你所言。只是,郑敏儿的身份确实敏感,过段时间你得了空,带她去祠堂记个名,随意安一个身份,万不可让季家的人查出来。”
“母亲放心,儿媳这就去办。”
陈夫人喜上眉梢,没想到她在半路上捡回来的郑敏儿竟然能给她这么大的助力。
离开赵老夫人的住处,钟妈妈担忧问:“夫人,若是那个郑姑娘不愿可怎么办?”
“她不愿?”陈夫人说:“季珅一表人才,又是圣上的红人,这么好的婚事她有何不愿?”
“况且,”陈夫人抬起头,望着寂静幽深的庭院,说:“她这条命是我捡回来的,如今外面越来越乱,她一个姑娘家,只靠自己的双脚怎么可能走得到京城,若没有我的庇护,只怕她现在不知道在哪个土匪窝里。”
钟妈妈说:“夫人您说的是,希望郑姑娘能明白。”
“她是个聪明人,她会明白的。”
第二日一早,陈夫人就派钟妈妈去采买了几匹上好的绸缎,再定做了几副头面,还有胭脂水粉,准备妥当后,陈夫人便领着钟妈妈去找郑敏儿。
郑敏儿一看到放在桌上的绸缎便明白了陈夫人的来意。
云三姑娘昨日才跳了水池,她还以为陈夫人要过些时日才来找她。
没想到竟会这么快。
陈夫人笑眯眯地握着她的手,说:“敏儿昨日歇息得可好,没被吓到吧?”
郑敏儿摇摇头,说:“三姑娘的身体可好些了?”
“她呀,好多了。”陈夫人拉着她坐了下来,说:“昨夜老夫人发了话,她既然不愿意嫁那就不让她嫁了。”
“她一听说不让她嫁立马从床上爬起来吃了两碗饭,现在已经生龙活虎了。”
郑敏儿笑道:“三姑娘没事就好。”
话音刚落,忽然看见陈夫人站了起来,直挺挺地向着郑敏儿跪了下去。
郑敏儿吓了一跳,赶紧站起来扶住她,到底没让她真的跪下来。
“夫人您这是做什么?”
郑敏儿语气担忧,但眼中却没有多大惊讶。
陈夫人顺势坐了下来,说:“敏儿,我们家的情况我之前就跟你说了,昨天你也看到了,芷儿死活都不愿意嫁过去,可是除了她,我们府中再没有合适的姑娘可以嫁过去了。”
说着,陈夫人看向郑敏儿。
郑敏儿说:“母亲,您的意思是想让我嫁过去吗?”
陈夫人一愣,她原本想迂回着说出来,没想到郑敏儿竟然直接点了出来。
陈夫人一时有点尴尬,说:“敏儿,你不要多想,我是真心把你当女儿的,只是我实在没想到竟会有这种事。”
陈夫人叹了一口气。
郑敏儿却笑了,握着陈夫人的手,说:“能为母亲分忧,是我的福气。若母亲您不嫌弃,我愿意代三姑娘嫁过去。”
“真的?”陈夫人站了起来,紧紧捏着郑敏儿的手。
郑敏儿点点头,说:“若没有母亲收留,我只怕早已不知死了多少回,这些日子承蒙母亲照顾,我无以为报,一直惶惶不安,如今终于能有报答母亲的机会,我怎敢推辞。”
“好孩子,委屈你了!”陈夫人抱着郑敏儿掉了几滴眼泪。
两人各自演了场母女情深的戏码后才坐下来重新说回正事。
陈夫人说:“你的身份有些尴尬,明日我带你去祠堂记个名,就记到我名下,从今往后,你就是我们云家正儿八经的女儿。”
郑敏儿点头答应。
陈夫人又拿起桌上的绸缎,说:“你这几日穿的都是婵儿的衣裳,她的衣服对你来说有些宽松了,你把这几匹绸缎收下,明日叫个裁缝来给你做几件新衣服,还有胭脂水粉,头面首饰……”
郑敏儿点头说:“母亲,我都听您的。”
陈夫人说:“你放心,母亲一定把你的婚事办得风风光光的。”
交待完明日要做的事情后,陈夫人才说要离开。
郑敏儿却忽然开口,说:“母亲,我妹妹……”
陈夫人似是才想起来一样,笑着说:“你瞧瞧我这记性,又把这事忘了。”
“我叫人打听过了,你妹妹现在跟着盛二公子侍奉左右,有盛二公子的照拂,你妹妹定不会出什么事,只是盛二公子如今还未回来,所以你暂时还不能和你妹妹相见。”
郑敏儿问:“母亲,我妹妹确实跟着盛二公子吗?”
“是啊,”陈夫人不假思索,说:“我听国公府的管家说的。”
陈夫人又宽慰她说:“敏儿你不用担心,国公府素来善待府中下人,你妹妹跟着盛二公子定不会吃亏。”
郑敏儿点了点头,却恨不得将指尖掐进掌心里。
送陈夫人离开院子后,郑敏儿转身望着窄窄的天空。
艰难地吐了一口气,从前在家时,母亲不管她,父亲常年在外,姐妹俩自小便过得无拘无束。
如今她自己困在这小小的院子里,出去一趟都十分困难。
京城的日子并不没有那么好过。
可是,为了父亲,为了妹妹,她必须要一直在京城待下去。
第二日,陈夫人早早起来,叫钟妈妈给她梳妆,梳好妆后,陈夫人先去给赵老夫人请安,请了安又回房去吃点早点。
可是还没吃上几口,云维便气急败坏地走了过来,质问她说:“你竟然让一个来路不明的丫头嫁过去!”
陈夫人丝毫不惧,说:“二弟你糊涂,不把郑敏儿嫁过去,难道让你的女儿吊死在季府中吗?”
云维说:“她就是闹几天脾气!”
陈夫人却说:“二弟你不用再说了,这事母亲已经允了。”
云维冷哼一声说:“好啊,好的很!从今往后,你们大房是大房,我们二房是二房,总有一天会有你们大房求着我们二房的时候。”
云维扔下这句话后便离开了。
陈夫人的心情并未受影响,吃完了早点就去叫郑敏儿。
郑敏儿今日也特地打扮了一番,看着郑敏儿,陈夫人眼前一亮。
她竟没发现,郑敏儿竟然长得如此国色天香。
陈夫人暗暗感叹自己果然没挑错。
他季珅就是再铁石心肠也不能不为这副容貌动容。
陈夫人夸赞了郑敏儿几句,问她是否吃完了饭,然后才带着她离开云府去祠堂。
时隔多日,郑敏儿再次见到云府之外的天空,心中一时感慨万千。
然而她心中的思绪很快被接下来的繁忙驱散。
这一天过得实在太赶,先去祠堂祭了祖,上了香,让郑敏儿过了明路,对外称郑敏儿是陈夫人跟随云老爷外放时生下的,一直在外面养到十岁,可惜即将回京之际,陈夫人的母亲不幸去世,陈夫人的外祖母因为女儿的离世一直郁郁寡欢,陈夫人孝顺,便将自己的女儿交给外祖母抚养。
外祖母十分疼爱这个曾孙女,一直养在身边,直到孙女到了婚嫁的年龄才让她回来。
这几年来,云家在京城中颇为低调,若不是故交,旁人并不能清楚他家到底有几个女儿。
因此郑敏儿这个新身份倒说得过去。
记完名后,陈夫人带着郑敏儿离开,去了卖布的铺子,又挑了几匹上好的绸缎,再挑了几套首饰……全都购买完后,太阳已经下山了。
陈夫人询问郑敏儿累不累,郑敏儿摇头说不。
陈夫人说:“今日还算好的,往后还有的累,不过等你的婚事办妥当了就又好了。”
陈夫人在郑敏儿的屋里坐了会儿,忽然有人来报说,赵老夫人去参加老国公夫人的寿宴回来了。
陈夫人拉着郑敏儿的手说:“你随我一起去看看。”
拜见过赵老夫人后,陈夫人本想开口询问上次国公府为何拒了她的拜帖。
赵老夫人却主动开口说:“老国公夫人并未与我说这事。”
“怎么会这样?”陈夫人很惊讶,但赵老夫人却点头说:“老国公夫人毕竟年迈,许多事她早已不管了。”
陈夫人说:“那该怎么办?”
自从她上次去送拜帖被拒了后,从前与她往来的贵妇们不再上门,连她亲自去找她们也被婉拒,她一夜之间变成了一个扫把星,人人唯恐避之不及。
赵老夫人说:“如今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记住以后千万不可轻举妄动,最好装作无事发生。”
“母亲,我记下了。”
陈夫人嘴上虽然这样说,实际上心里很不服气。
回去后愣是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到半夜才勉强睡下。
往后几天,陈夫人一直在为郑敏儿筹备婚事。忙忙碌碌了一个月后,季珅派人送来了聘礼。
再过上五天就是婚期。
看着这些聘礼,陈夫人目露精光,他季珅倒是阔绰,出手还挺大方。
但对方却同时给了她一个下马威。
对方说:“季将军昨日应了急召赶赴军营,这几天都不能得空回来,若是他能在婚期之日回来,婚事照常举办,若赶不回来,便请令爱委屈一下,仍旧拜堂过门。”
陈夫人一听便坐不住了,这季珅未免欺人太甚。
可是郑敏儿毕竟不是她自己的亲女儿,陈夫人这会儿还坐的住,看在那些聘礼的份上,陈夫人勉强咽下这口气。
房间里,郑敏儿抚摸着红色的嫁衣。
不嫁只能一辈子被困在这小小的院子里,每日看着仇人在跟前晃荡却无可奈何。
若是嫁了……
她虽然不是陈夫人真正的女儿,但对于季家的人来说,她就是从云家里走出来的女儿。
不知他们是否会恨她入骨。
无论是否恨她入骨,郑敏儿只有出嫁这条路可走。
嫁出去是否有一线生机她不敢保证,但若是一直被困在这里,那么她无论如何也报不了仇。
又过了五日,终于到了婚期这一天。
陈夫人好像真的把她当亲女儿,在她跟前哭得凄惨。
郑敏儿只好安慰她。
待陈夫人不哭了她才盖上红盖头由陈夫人给她挑选的周妈妈搀扶着走了出去。
从院子走到大门口,一路俱是欢声笑语,喜气洋洋。
郑敏儿低着头,只看到满地的红色鞭炮纸。
她看见周妈妈搀扶着自己离开院子,再跨过大门口,下台阶,最后来到喜轿跟前站定。
很快有两个丫鬟掀开轿帘,请郑敏儿坐进去。
郑敏儿低下头,慢慢地往前挪,不慎踩了裙摆一脚,她一时没站稳,向轿子跌去,若是她这样直接撞过去,她势必砸破相,可忽然,她的手臂被一只孔武有力的手捏住。
紧接着,那只手便把她了起来。
看她站定后才松开手。
郑敏儿本能地想去看看是谁救了她。但是她的眼睛只看得见一只宽大的靴子。
沿着靴子往上看,可以看见他和自己一样穿着红色的衣服。
那他便是自己的夫君季珅了。
季珅竟然亲自来了,不是说他赶不回来吗?
郑敏儿低下头,弯腰坐进了轿子内。
看见郑敏儿坐进去后,季珅才转过脑袋,他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刚才看见郑敏儿差点跌倒,他下意识地伸手去扶,扶都扶了,他不好中途将人松开。
只是,这云氏未免太过瘦弱了些。
季珅低头看了看掌心,再用手指比划,比划了一会儿,他皱了皱眉,随即放下手,握紧缰绳,吩咐起轿。
迎亲队伍一路敲敲打打,十分高调。
看热闹的无不在说季珅心胸宽阔,能放下过往恩怨。
大皇子坐在一间上好的雅座内,看见季珅的迎亲队伍从自己面前经过,他砰的一声将茶杯重重地砸到桌上。
身旁跟着的太监赶紧劝道:“殿下息怒,季将军这么做一定有他的思量。”
“有个屁的思量。”大皇子说:“原以为是个可用的人才,没想到他竟然也是个贪生怕死之辈,不感念我的提拔之恩,多次请他上门,他俱不肯应允。”
太监说:“殿下您仔细想想,您的一举一动都被圣上盯着呢,季将军不见您才是好的,不然您又要被圣上叫去敲打了。”
大皇子哼了一声,不再言语。
与此同时,云维陪着二皇子同样在观看季珅的迎亲队伍。
云维说:“二皇子实话告诉您,这轿子里坐着的并不是我大嫂的亲女儿,她不过是个来路不明的野丫头。”
二皇子笑道:“这倒是有趣,派人去查查这个丫头的底细。”
郑敏儿在轿子里坐了好些时候才被抬到进了季府。
与云府的隆重相比,季府这边就显得冷清许多。
不过,该有的还是有。
郑敏儿下了轿,身旁的季珅也下了马。这一次,他没再伸手去扶她。
不过,郑敏儿早已习惯盖着盖头走路,她不紧不慢地跟在季珅的身侧,入了厅堂,与季珅拜完了堂,随后她被带去了后院。
季珅自然还要招呼在前厅的宾客。
季府的几个仆妇把郑敏儿送到新房后便砰的关上了门,守在门口,既是故意冷落她又是刻意监视她。
跟着郑敏儿一起嫁过来的两个丫鬟,一个叫白梅,一个叫红梅。
红梅为郑敏儿抱不平,说:“姑爷怎可如此过分,他怎可把夫人您一个人丢在这里。”
白梅关心地问她:“夫人您饿不饿?”
这两个丫鬟是陈夫人特地给她从外面买回来的,并不知晓云家的秘辛。
郑敏儿摘下盖头说:“我确实饿了,你们替我准备些糕点来。”
吃完了糕点,郑敏儿又说要洗澡。
看守的两个仆妇只是守着她,并没有阻挠她的要求。
洗了澡,夜已经深了。
郑敏儿叫白梅和红梅下去歇息,因为她也要歇息了。
红梅很担忧,欲言又止,最后被红梅拖了下去。
两人都离开后,郑敏儿吹灭蜡烛,爬上床躺下歇息。
说盛二公子果然没回京,还要过些时日才能回来。
但是之前的管家已经先被打发回来了。问他之前交给他的女孩呢?
管家说,他救了那女孩之后本想带她回府,谁知道那女孩哭着闹着要去寻她的姐姐,管家实在拗不过,便给了银两让她走了。
听到这些话的陈夫人却并不信这个管家的话。
郑茉儿才九岁,她就算再有能耐,也不能独自一人去找郑敏儿。
这郑茉儿八成凶多吉少了。
钟妈妈担忧说:“那这可怎么办?”
陈夫人略一思索,说:“你先别告诉郑姑娘。”
“若是她问起来呢?”
陈夫人说:“若是她问起来,你就说,郑茉儿感念盛二公子的救命之恩,特意留在他身边伺候,盛二公子神龙见首不见尾,郑敏儿就是想去找他确认也很难,她只有通过我才能见一见她的妹妹。”
钟妈妈说:“夫人您是想通过这个拿捏郑姑娘?”
陈夫人点了点头。
“可是,”钟妈妈说:“万一事情败露了怎么办?”
陈夫人哼了一声说:“败露?败露什么?一切的源头都在那个管家身上。我们只不过是帮他传个话而已。”
陈夫人就是笃定郑敏儿为了她的妹妹会听她的话,才跟赵老夫人提这个建议。
赵老夫人沉默了好半晌,才点头说:“就依你所言。只是,郑敏儿的身份确实敏感,过段时间你得了空,带她去祠堂记个名,随意安一个身份,万不可让季家的人查出来。”
“母亲放心,儿媳这就去办。”
陈夫人喜上眉梢,没想到她在半路上捡回来的郑敏儿竟然能给她这么大的助力。
离开赵老夫人的住处,钟妈妈担忧问:“夫人,若是那个郑姑娘不愿可怎么办?”
“她不愿?”陈夫人说:“季珅一表人才,又是圣上的红人,这么好的婚事她有何不愿?”
“况且,”陈夫人抬起头,望着寂静幽深的庭院,说:“她这条命是我捡回来的,如今外面越来越乱,她一个姑娘家,只靠自己的双脚怎么可能走得到京城,若没有我的庇护,只怕她现在不知道在哪个土匪窝里。”
钟妈妈说:“夫人您说的是,希望郑姑娘能明白。”
“她是个聪明人,她会明白的。”
第二日一早,陈夫人就派钟妈妈去采买了几匹上好的绸缎,再定做了几副头面,还有胭脂水粉,准备妥当后,陈夫人便领着钟妈妈去找郑敏儿。
郑敏儿一看到放在桌上的绸缎便明白了陈夫人的来意。
云三姑娘昨日才跳了水池,她还以为陈夫人要过些时日才来找她。
没想到竟会这么快。
陈夫人笑眯眯地握着她的手,说:“敏儿昨日歇息得可好,没被吓到吧?”
郑敏儿摇摇头,说:“三姑娘的身体可好些了?”
“她呀,好多了。”陈夫人拉着她坐了下来,说:“昨夜老夫人发了话,她既然不愿意嫁那就不让她嫁了。”
“她一听说不让她嫁立马从床上爬起来吃了两碗饭,现在已经生龙活虎了。”
郑敏儿笑道:“三姑娘没事就好。”
话音刚落,忽然看见陈夫人站了起来,直挺挺地向着郑敏儿跪了下去。
郑敏儿吓了一跳,赶紧站起来扶住她,到底没让她真的跪下来。
“夫人您这是做什么?”
郑敏儿语气担忧,但眼中却没有多大惊讶。
陈夫人顺势坐了下来,说:“敏儿,我们家的情况我之前就跟你说了,昨天你也看到了,芷儿死活都不愿意嫁过去,可是除了她,我们府中再没有合适的姑娘可以嫁过去了。”
说着,陈夫人看向郑敏儿。
郑敏儿说:“母亲,您的意思是想让我嫁过去吗?”
陈夫人一愣,她原本想迂回着说出来,没想到郑敏儿竟然直接点了出来。
陈夫人一时有点尴尬,说:“敏儿,你不要多想,我是真心把你当女儿的,只是我实在没想到竟会有这种事。”
陈夫人叹了一口气。
郑敏儿却笑了,握着陈夫人的手,说:“能为母亲分忧,是我的福气。若母亲您不嫌弃,我愿意代三姑娘嫁过去。”
“真的?”陈夫人站了起来,紧紧捏着郑敏儿的手。
郑敏儿点点头,说:“若没有母亲收留,我只怕早已不知死了多少回,这些日子承蒙母亲照顾,我无以为报,一直惶惶不安,如今终于能有报答母亲的机会,我怎敢推辞。”
“好孩子,委屈你了!”陈夫人抱着郑敏儿掉了几滴眼泪。
两人各自演了场母女情深的戏码后才坐下来重新说回正事。
陈夫人说:“你的身份有些尴尬,明日我带你去祠堂记个名,就记到我名下,从今往后,你就是我们云家正儿八经的女儿。”
郑敏儿点头答应。
陈夫人又拿起桌上的绸缎,说:“你这几日穿的都是婵儿的衣裳,她的衣服对你来说有些宽松了,你把这几匹绸缎收下,明日叫个裁缝来给你做几件新衣服,还有胭脂水粉,头面首饰……”
郑敏儿点头说:“母亲,我都听您的。”
陈夫人说:“你放心,母亲一定把你的婚事办得风风光光的。”
交待完明日要做的事情后,陈夫人才说要离开。
郑敏儿却忽然开口,说:“母亲,我妹妹……”
陈夫人似是才想起来一样,笑着说:“你瞧瞧我这记性,又把这事忘了。”
“我叫人打听过了,你妹妹现在跟着盛二公子侍奉左右,有盛二公子的照拂,你妹妹定不会出什么事,只是盛二公子如今还未回来,所以你暂时还不能和你妹妹相见。”
郑敏儿问:“母亲,我妹妹确实跟着盛二公子吗?”
“是啊,”陈夫人不假思索,说:“我听国公府的管家说的。”
陈夫人又宽慰她说:“敏儿你不用担心,国公府素来善待府中下人,你妹妹跟着盛二公子定不会吃亏。”
郑敏儿点了点头,却恨不得将指尖掐进掌心里。
送陈夫人离开院子后,郑敏儿转身望着窄窄的天空。
艰难地吐了一口气,从前在家时,母亲不管她,父亲常年在外,姐妹俩自小便过得无拘无束。
如今她自己困在这小小的院子里,出去一趟都十分困难。
京城的日子并不没有那么好过。
可是,为了父亲,为了妹妹,她必须要一直在京城待下去。
第二日,陈夫人早早起来,叫钟妈妈给她梳妆,梳好妆后,陈夫人先去给赵老夫人请安,请了安又回房去吃点早点。
可是还没吃上几口,云维便气急败坏地走了过来,质问她说:“你竟然让一个来路不明的丫头嫁过去!”
陈夫人丝毫不惧,说:“二弟你糊涂,不把郑敏儿嫁过去,难道让你的女儿吊死在季府中吗?”
云维说:“她就是闹几天脾气!”
陈夫人却说:“二弟你不用再说了,这事母亲已经允了。”
云维冷哼一声说:“好啊,好的很!从今往后,你们大房是大房,我们二房是二房,总有一天会有你们大房求着我们二房的时候。”
云维扔下这句话后便离开了。
陈夫人的心情并未受影响,吃完了早点就去叫郑敏儿。
郑敏儿今日也特地打扮了一番,看着郑敏儿,陈夫人眼前一亮。
她竟没发现,郑敏儿竟然长得如此国色天香。
陈夫人暗暗感叹自己果然没挑错。
他季珅就是再铁石心肠也不能不为这副容貌动容。
陈夫人夸赞了郑敏儿几句,问她是否吃完了饭,然后才带着她离开云府去祠堂。
时隔多日,郑敏儿再次见到云府之外的天空,心中一时感慨万千。
然而她心中的思绪很快被接下来的繁忙驱散。
这一天过得实在太赶,先去祠堂祭了祖,上了香,让郑敏儿过了明路,对外称郑敏儿是陈夫人跟随云老爷外放时生下的,一直在外面养到十岁,可惜即将回京之际,陈夫人的母亲不幸去世,陈夫人的外祖母因为女儿的离世一直郁郁寡欢,陈夫人孝顺,便将自己的女儿交给外祖母抚养。
外祖母十分疼爱这个曾孙女,一直养在身边,直到孙女到了婚嫁的年龄才让她回来。
这几年来,云家在京城中颇为低调,若不是故交,旁人并不能清楚他家到底有几个女儿。
因此郑敏儿这个新身份倒说得过去。
记完名后,陈夫人带着郑敏儿离开,去了卖布的铺子,又挑了几匹上好的绸缎,再挑了几套首饰……全都购买完后,太阳已经下山了。
陈夫人询问郑敏儿累不累,郑敏儿摇头说不。
陈夫人说:“今日还算好的,往后还有的累,不过等你的婚事办妥当了就又好了。”
陈夫人在郑敏儿的屋里坐了会儿,忽然有人来报说,赵老夫人去参加老国公夫人的寿宴回来了。
陈夫人拉着郑敏儿的手说:“你随我一起去看看。”
拜见过赵老夫人后,陈夫人本想开口询问上次国公府为何拒了她的拜帖。
赵老夫人却主动开口说:“老国公夫人并未与我说这事。”
“怎么会这样?”陈夫人很惊讶,但赵老夫人却点头说:“老国公夫人毕竟年迈,许多事她早已不管了。”
陈夫人说:“那该怎么办?”
自从她上次去送拜帖被拒了后,从前与她往来的贵妇们不再上门,连她亲自去找她们也被婉拒,她一夜之间变成了一个扫把星,人人唯恐避之不及。
赵老夫人说:“如今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记住以后千万不可轻举妄动,最好装作无事发生。”
“母亲,我记下了。”
陈夫人嘴上虽然这样说,实际上心里很不服气。
回去后愣是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到半夜才勉强睡下。
往后几天,陈夫人一直在为郑敏儿筹备婚事。忙忙碌碌了一个月后,季珅派人送来了聘礼。
再过上五天就是婚期。
看着这些聘礼,陈夫人目露精光,他季珅倒是阔绰,出手还挺大方。
但对方却同时给了她一个下马威。
对方说:“季将军昨日应了急召赶赴军营,这几天都不能得空回来,若是他能在婚期之日回来,婚事照常举办,若赶不回来,便请令爱委屈一下,仍旧拜堂过门。”
陈夫人一听便坐不住了,这季珅未免欺人太甚。
可是郑敏儿毕竟不是她自己的亲女儿,陈夫人这会儿还坐的住,看在那些聘礼的份上,陈夫人勉强咽下这口气。
房间里,郑敏儿抚摸着红色的嫁衣。
不嫁只能一辈子被困在这小小的院子里,每日看着仇人在跟前晃荡却无可奈何。
若是嫁了……
她虽然不是陈夫人真正的女儿,但对于季家的人来说,她就是从云家里走出来的女儿。
不知他们是否会恨她入骨。
无论是否恨她入骨,郑敏儿只有出嫁这条路可走。
嫁出去是否有一线生机她不敢保证,但若是一直被困在这里,那么她无论如何也报不了仇。
又过了五日,终于到了婚期这一天。
陈夫人好像真的把她当亲女儿,在她跟前哭得凄惨。
郑敏儿只好安慰她。
待陈夫人不哭了她才盖上红盖头由陈夫人给她挑选的周妈妈搀扶着走了出去。
从院子走到大门口,一路俱是欢声笑语,喜气洋洋。
郑敏儿低着头,只看到满地的红色鞭炮纸。
她看见周妈妈搀扶着自己离开院子,再跨过大门口,下台阶,最后来到喜轿跟前站定。
很快有两个丫鬟掀开轿帘,请郑敏儿坐进去。
郑敏儿低下头,慢慢地往前挪,不慎踩了裙摆一脚,她一时没站稳,向轿子跌去,若是她这样直接撞过去,她势必砸破相,可忽然,她的手臂被一只孔武有力的手捏住。
紧接着,那只手便把她了起来。
看她站定后才松开手。
郑敏儿本能地想去看看是谁救了她。但是她的眼睛只看得见一只宽大的靴子。
沿着靴子往上看,可以看见他和自己一样穿着红色的衣服。
那他便是自己的夫君季珅了。
季珅竟然亲自来了,不是说他赶不回来吗?
郑敏儿低下头,弯腰坐进了轿子内。
看见郑敏儿坐进去后,季珅才转过脑袋,他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刚才看见郑敏儿差点跌倒,他下意识地伸手去扶,扶都扶了,他不好中途将人松开。
只是,这云氏未免太过瘦弱了些。
季珅低头看了看掌心,再用手指比划,比划了一会儿,他皱了皱眉,随即放下手,握紧缰绳,吩咐起轿。
迎亲队伍一路敲敲打打,十分高调。
看热闹的无不在说季珅心胸宽阔,能放下过往恩怨。
大皇子坐在一间上好的雅座内,看见季珅的迎亲队伍从自己面前经过,他砰的一声将茶杯重重地砸到桌上。
身旁跟着的太监赶紧劝道:“殿下息怒,季将军这么做一定有他的思量。”
“有个屁的思量。”大皇子说:“原以为是个可用的人才,没想到他竟然也是个贪生怕死之辈,不感念我的提拔之恩,多次请他上门,他俱不肯应允。”
太监说:“殿下您仔细想想,您的一举一动都被圣上盯着呢,季将军不见您才是好的,不然您又要被圣上叫去敲打了。”
大皇子哼了一声,不再言语。
与此同时,云维陪着二皇子同样在观看季珅的迎亲队伍。
云维说:“二皇子实话告诉您,这轿子里坐着的并不是我大嫂的亲女儿,她不过是个来路不明的野丫头。”
二皇子笑道:“这倒是有趣,派人去查查这个丫头的底细。”
郑敏儿在轿子里坐了好些时候才被抬到进了季府。
与云府的隆重相比,季府这边就显得冷清许多。
不过,该有的还是有。
郑敏儿下了轿,身旁的季珅也下了马。这一次,他没再伸手去扶她。
不过,郑敏儿早已习惯盖着盖头走路,她不紧不慢地跟在季珅的身侧,入了厅堂,与季珅拜完了堂,随后她被带去了后院。
季珅自然还要招呼在前厅的宾客。
季府的几个仆妇把郑敏儿送到新房后便砰的关上了门,守在门口,既是故意冷落她又是刻意监视她。
跟着郑敏儿一起嫁过来的两个丫鬟,一个叫白梅,一个叫红梅。
红梅为郑敏儿抱不平,说:“姑爷怎可如此过分,他怎可把夫人您一个人丢在这里。”
白梅关心地问她:“夫人您饿不饿?”
这两个丫鬟是陈夫人特地给她从外面买回来的,并不知晓云家的秘辛。
郑敏儿摘下盖头说:“我确实饿了,你们替我准备些糕点来。”
吃完了糕点,郑敏儿又说要洗澡。
看守的两个仆妇只是守着她,并没有阻挠她的要求。
洗了澡,夜已经深了。
郑敏儿叫白梅和红梅下去歇息,因为她也要歇息了。
红梅很担忧,欲言又止,最后被红梅拖了下去。
两人都离开后,郑敏儿吹灭蜡烛,爬上床躺下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