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危机
破城后的场景,她设想了许多次,没想到,先遭劫难的却是王庭。
“在哪!”
“道室……”
“道室!”一句道室,让谢怀薇倒吸一口凉气。
王庭死于道室,说明,后院之外,怕是已经失守。
“刘辰、秋月,我们杀出去!”
“是!”刘辰递过来一把朴刀,眼神里满是赴死。
一如五年前,他义无反顾跳下湍急的河水,只为救失足的她。
慌乱的家丁和丫鬟们,也镇定下来,仿佛波澜大海放了一根定海神针。
纷纷举起了操练用的兵器。
“四夫人呢?”
“在老爷的道室,也……”三夫人的哭声更甚了。
“哭什么哭!”
谢怀薇忍着泪,将所有悲愤化在了这一声怒吼里:“杀!”
院门大开。
家丁、丫鬟簇拥着谢怀薇冲了出去。
院外的劫掠,显得悄无声息。
与城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到底是盗匪出身,灵秀叛军知道什么叫闷声发财。
刘辰挤在最前面,一刀砍翻了错愕中的兵勇。
空气中血腥和恶臭瞬间弥散,殷红冲入视线,胃里翻江倒海。
“杀!”
谢怀薇的声音提振着家丁和丫鬟们的勇气。
一时间,纷纷举起兵器。
“把老爷和四夫人的尸体带上!”
途径道室时,谢怀薇忍着没向里面望去。
她怕才铆足的劲头,骤然崩塌。
犹记得青庐里,她步摇霞帔、垂珠遮面,一点羞涩、半分期许,静等采撷。
新郎王庭迈着醉步,轻推木门。
按理说,该是春光乍泄、旖旎温柔。
但王庭不知从何处取来卦书,临门卜算:房事不宜。
甚至,还把青庐当成了炼丹室,连夜磨制五石散!
想来,叛军杀进太守府时,王庭还在道室里念经,与四夫人探讨鬼神。
或许,在屠刀挥下之时,他依然满腹疑惑:“灵秀同是修道之人,怎会对自己痛下杀手?”
空留二夫人、三夫人呼天抢地的喊着老爷。
悲伤和瘟疫一样,迅速弥漫,府内上下无不低头抹泪。
谢怀薇的目光,凝在了已被踩扁的道铃上:“不知你修了什么道。”
“那王庭真在道室念经?”
“回将军,下官潜入之时,确是如此。还有个妇人,被下官一并砍杀了。”
灵秀敲着脑袋,憋着笑。
实在想不透,王庭能在道室做什么,难不成真如传言所说,在请鬼将仙兵?
这种事,同为修道的他都不信。
“诶?青州城还有些血性?”
顺着灵秀的目光,一支队伍向着城门杀来。
为首的,是个妇人。
谢怀薇的已经卷刃,缺口上挂着碎肉。
身后的家丁丫鬟越来越少,城门越来越近。
自始至终,没有人退缩。
大夫人尚且如此,还有什么好怕的?
所有人,都见证了野性的大夫人。
每一次挥刀,夹杂着那肮脏不堪的问候,与平日的威严,判若两人,但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妥。
渐渐的,一条悲壮铺就的血路,延伸到了紧闭的城门。
“何等奇女子!”
灵秀被谢怀薇的魄力所震撼,这份不输于男儿的气概,让他心生敬佩。
大门紧闭。
谢怀薇站在队首,盯着团团围住的灵秀叛军,目光清冷。
二夫人和三夫人一脸悲愤,抬着王庭的尸骸,嘤嘤啜泣。
恰晨曦洒过,映着她一脸决然。
临危不惧?
视死如归?
风姿飒爽的让人心疼。
刘辰穿过队伍,挡在谢怀薇的身前:“小姐,能与你一同赴死,无憾!”
一句小姐,拉开了她内心的柔软。
点点滴滴的思绪如潮水般涌来。
如不是主仆有别,说一句青梅竹马,也属当然。
印象最深的,便是大婚当日,他守在门外,只因她怕黑。
“小……”刘辰将后面的话生生咽了下去:“大夫人,有事唤一声,刘辰随时候着。”
“知道了。”
她的声音从门缝里飘了出来,和支妙音六月飞雪一般,清冷。
“嘁!我更愿意喝茶清谈。”
谢怀薇满心悲壮,却故作云淡风轻。
在她眼里,清谈属实是个不错的活计: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还有人点头称赞,就是有点误国。
比王庭的修道,更为误国。
“将军来了!”
原本围着的叛军,窸窸窣窣的让出一条路。
灵秀抱着刀,不紧不慢的走了过来。
透过刘辰,端详着谢怀薇。
“妇道人家,不怕么?”
“我只恨,满城花红嘤嘤态,竟无一人是男儿!”
谢怀薇手里的大刀还在滴血,刀锋上的血一路向下,染红了脚上的聚云履。
“好一个满城花红嘤嘤态,竟无一人是男儿!甚得我心!”
望着疲态却不缺刚毅的眼神,感受到那视死如归的决心。
灵秀动了恻隐之心。
曾几何时,自己也同这女子一般,不肯弯下膝盖。
“你叫什么?”
“王谢氏,未亡人,谢怀薇!”
一字一顿。
“支妙音,有神韵;谢怀薇,能吟咏。你就是和妖贼一同出现在童谣里的那个谢怀薇?”
“正是!”
谢怀薇说完,举起手中的长刀,刀锋指向灵秀。
血渍顺着刀护滑入指尖。
“你可以活!”
“他们也要活!要么,我先死!”
谢怀薇的刀握的更紧,眼神更加凌厉。
“大夫人!”
“姐姐!”
家丁、丫鬟焦急的喊着。
“开城门!”
灵秀慵懒的摆了摆手。
他杀人如麻,却残存了一点江湖义气。
他不允许如谢怀薇这般的女子,死于他手。
谢怀薇不可置信的望着灵秀,直到他肯定的点了点头,才确信自己没有听错。
扔掉兵器,双手抱拳:“多谢!”
“可惜终是女儿身。”
谢怀薇踏出城门的时候,灵秀带着丝丝惋惜。
劫后余生,低声啜泣。
“不准哭!”谢怀薇没有回头,但声音却传入了每个人的耳朵:“没到时候!”
不能让人小觑了。
“秋月,还剩多少人。”
秋月向后瞟了几眼,回复道:“大夫人,还有家丁二十二,丫鬟单八人,二夫人和三夫人没有受伤,只是……”
“说!”
“只是不见了四夫人的尸骸。”秋月的声音越来越小,充满了自责。
四夫人的尸骸怎会没人照看?
三百条性命,只余三十。
能保住王庭的尸首,已属万幸。
“能活下来,就够了。”
“姐姐,老爷该如何安葬?”
二夫人问的时候,三夫人以同样的眼神看向大夫人。
谢怀薇心头一紧,指着前方的土丘,信口说道:“左有青龙、右有白虎、前有明堂,后有靠山,富贵无比,就葬在那里吧。”
“那老爷的棺椁?”
“老爷是修道之人,求的是驾鹤西去,怎会受棺椁束缚?”
此间,人人带伤,疲乏不堪,再抬着一具尸骸,怕是走不了多远。
而现在,离青州城越远越好。
王庭草草下葬,只裹了染血的大氅。
谢怀薇仅存的那点坚强,随着放声大哭荡然无存。
好在大管家之子刘行甚为机灵,不忍她抽噎。
在指挥着众人对着新起的坟包跪拜后,自加了一句“礼成”,算是劝慰了所有人。
包括谢怀薇。
“大夫人,眼下何去何从?”
秋月扶着缓过气的谢怀薇,小心的问道。
“青州距惠县不远,路途都是大道,我们加紧行程,不需半日,便可到驿站。过了惠县,稍事整顿,雇几辆马车,前往陈郡。”
谢怀薇说完,看向三夫人:“妹妹,且先随我到陈郡,以后是往周山,还是与我为伴,都任由妹妹选择。”
接着对在场的家丁和丫鬟说道:“自即日起,无论活契还是死契,均还自由身。想现在离开的,尽可离开,不离开的,到了陈郡,再论契约之事。”
“大夫人,家母在并州,而陈郡遥远,怕是……”
“大夫人,我……”
一些家丁和丫鬟,怀着愧疚,欲言又止。
“不用一一解释,我说过,你们已是自由之身。”
仅剩的队伍,更为单薄。
沿着大路,行不到半日,碰到一队人马。
为首的谢怀薇较为熟络。
阉人王睿。
不栉进士的圣旨,便是由他宣的。
“诶呦喂,真是巧了,在这遇到进士,倒省了老仆脚程。”
“王黄门有礼,是特意寻我?”谢怀薇施了福礼,疑惑的问道。
“怎弄得这般狼狈?”王睿啧啧着,没等谢怀薇回话,接着说道:“王谢氏接旨。”
谢怀薇更加疑惑了。
自嫁入王氏,极少抛头露面,更不曾招惹是非。
皇上怎么会忽然想到自己,专程下旨?
尽管心中打鼓,依旧行了嵇首礼,等着王睿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太守王庭,罔顾苍生,致青州沦丧,人神共愤,本应夷族,以谢圣恩。念上有仁心,下抚臣民,王庭已故,家眷流放南岭,白灾消弭,方可归藉。钦此。”
王睿读完圣旨,递给谢怀薇:“接旨吧。”
“谢主隆恩。”
谢怀薇嘴上谢恩,心中却把皇帝的祖坟都掘了出来。
南岭距凉都两千里,湿瘴炙热,人烟稀少,蛮荒不化。
接过圣旨,三拜九叩后,说道:“王黄门,王谢氏……”
“莫问,莫提。”王睿摆了摆手,柔声细语中尽显无奈。
谢怀薇施了福礼,不再言语。
青州被困,朝廷按兵不动,以北疆战事紧要为名,倒也说的过去。
可青州城破不过一天,纵然是八百里加急,也来不及草拟圣旨。
更甚者,王睿见到自己,直接宣旨,料定了王庭已死!
难道皇帝有了未卜先知的能力?
其中阴谋耐人寻味。
王氏?
作为王谢世家,庞然大物,王氏会任人宰割?
或者,王庭只是牺牲品?
谢怀薇猜不透,目光转望向青州的那个土包。
坟前,坐了一个女子,白羽衣、银法剑,挽着道髻。
“我听说,你喜欢修道,我便修道。那时,我才垂鬓。”
“你说,你想看六月飞雪,雪降时,你不辞而别。”
“再后来,我成了国师,权倾朝野,你却娶了谢家进士。”
“论才学,论长相,论气度,她谢怀薇拿什么和我比?就因为她是陈郡谢氏?”
“我可以做妾!我可以不要身份!你呢?”
支妙音时而哭,时而笑,时而喃喃自语。
“谁能想到,当代书豪、青州太守、左将军、濒江道首,死后,连一口薄木棺椁都没有!”
拭去眼角的泪水,支妙音面容扭曲:“以后,只有我,能陪你!”
“在哪!”
“道室……”
“道室!”一句道室,让谢怀薇倒吸一口凉气。
王庭死于道室,说明,后院之外,怕是已经失守。
“刘辰、秋月,我们杀出去!”
“是!”刘辰递过来一把朴刀,眼神里满是赴死。
一如五年前,他义无反顾跳下湍急的河水,只为救失足的她。
慌乱的家丁和丫鬟们,也镇定下来,仿佛波澜大海放了一根定海神针。
纷纷举起了操练用的兵器。
“四夫人呢?”
“在老爷的道室,也……”三夫人的哭声更甚了。
“哭什么哭!”
谢怀薇忍着泪,将所有悲愤化在了这一声怒吼里:“杀!”
院门大开。
家丁、丫鬟簇拥着谢怀薇冲了出去。
院外的劫掠,显得悄无声息。
与城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到底是盗匪出身,灵秀叛军知道什么叫闷声发财。
刘辰挤在最前面,一刀砍翻了错愕中的兵勇。
空气中血腥和恶臭瞬间弥散,殷红冲入视线,胃里翻江倒海。
“杀!”
谢怀薇的声音提振着家丁和丫鬟们的勇气。
一时间,纷纷举起兵器。
“把老爷和四夫人的尸体带上!”
途径道室时,谢怀薇忍着没向里面望去。
她怕才铆足的劲头,骤然崩塌。
犹记得青庐里,她步摇霞帔、垂珠遮面,一点羞涩、半分期许,静等采撷。
新郎王庭迈着醉步,轻推木门。
按理说,该是春光乍泄、旖旎温柔。
但王庭不知从何处取来卦书,临门卜算:房事不宜。
甚至,还把青庐当成了炼丹室,连夜磨制五石散!
想来,叛军杀进太守府时,王庭还在道室里念经,与四夫人探讨鬼神。
或许,在屠刀挥下之时,他依然满腹疑惑:“灵秀同是修道之人,怎会对自己痛下杀手?”
空留二夫人、三夫人呼天抢地的喊着老爷。
悲伤和瘟疫一样,迅速弥漫,府内上下无不低头抹泪。
谢怀薇的目光,凝在了已被踩扁的道铃上:“不知你修了什么道。”
“那王庭真在道室念经?”
“回将军,下官潜入之时,确是如此。还有个妇人,被下官一并砍杀了。”
灵秀敲着脑袋,憋着笑。
实在想不透,王庭能在道室做什么,难不成真如传言所说,在请鬼将仙兵?
这种事,同为修道的他都不信。
“诶?青州城还有些血性?”
顺着灵秀的目光,一支队伍向着城门杀来。
为首的,是个妇人。
谢怀薇的已经卷刃,缺口上挂着碎肉。
身后的家丁丫鬟越来越少,城门越来越近。
自始至终,没有人退缩。
大夫人尚且如此,还有什么好怕的?
所有人,都见证了野性的大夫人。
每一次挥刀,夹杂着那肮脏不堪的问候,与平日的威严,判若两人,但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妥。
渐渐的,一条悲壮铺就的血路,延伸到了紧闭的城门。
“何等奇女子!”
灵秀被谢怀薇的魄力所震撼,这份不输于男儿的气概,让他心生敬佩。
大门紧闭。
谢怀薇站在队首,盯着团团围住的灵秀叛军,目光清冷。
二夫人和三夫人一脸悲愤,抬着王庭的尸骸,嘤嘤啜泣。
恰晨曦洒过,映着她一脸决然。
临危不惧?
视死如归?
风姿飒爽的让人心疼。
刘辰穿过队伍,挡在谢怀薇的身前:“小姐,能与你一同赴死,无憾!”
一句小姐,拉开了她内心的柔软。
点点滴滴的思绪如潮水般涌来。
如不是主仆有别,说一句青梅竹马,也属当然。
印象最深的,便是大婚当日,他守在门外,只因她怕黑。
“小……”刘辰将后面的话生生咽了下去:“大夫人,有事唤一声,刘辰随时候着。”
“知道了。”
她的声音从门缝里飘了出来,和支妙音六月飞雪一般,清冷。
“嘁!我更愿意喝茶清谈。”
谢怀薇满心悲壮,却故作云淡风轻。
在她眼里,清谈属实是个不错的活计: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还有人点头称赞,就是有点误国。
比王庭的修道,更为误国。
“将军来了!”
原本围着的叛军,窸窸窣窣的让出一条路。
灵秀抱着刀,不紧不慢的走了过来。
透过刘辰,端详着谢怀薇。
“妇道人家,不怕么?”
“我只恨,满城花红嘤嘤态,竟无一人是男儿!”
谢怀薇手里的大刀还在滴血,刀锋上的血一路向下,染红了脚上的聚云履。
“好一个满城花红嘤嘤态,竟无一人是男儿!甚得我心!”
望着疲态却不缺刚毅的眼神,感受到那视死如归的决心。
灵秀动了恻隐之心。
曾几何时,自己也同这女子一般,不肯弯下膝盖。
“你叫什么?”
“王谢氏,未亡人,谢怀薇!”
一字一顿。
“支妙音,有神韵;谢怀薇,能吟咏。你就是和妖贼一同出现在童谣里的那个谢怀薇?”
“正是!”
谢怀薇说完,举起手中的长刀,刀锋指向灵秀。
血渍顺着刀护滑入指尖。
“你可以活!”
“他们也要活!要么,我先死!”
谢怀薇的刀握的更紧,眼神更加凌厉。
“大夫人!”
“姐姐!”
家丁、丫鬟焦急的喊着。
“开城门!”
灵秀慵懒的摆了摆手。
他杀人如麻,却残存了一点江湖义气。
他不允许如谢怀薇这般的女子,死于他手。
谢怀薇不可置信的望着灵秀,直到他肯定的点了点头,才确信自己没有听错。
扔掉兵器,双手抱拳:“多谢!”
“可惜终是女儿身。”
谢怀薇踏出城门的时候,灵秀带着丝丝惋惜。
劫后余生,低声啜泣。
“不准哭!”谢怀薇没有回头,但声音却传入了每个人的耳朵:“没到时候!”
不能让人小觑了。
“秋月,还剩多少人。”
秋月向后瞟了几眼,回复道:“大夫人,还有家丁二十二,丫鬟单八人,二夫人和三夫人没有受伤,只是……”
“说!”
“只是不见了四夫人的尸骸。”秋月的声音越来越小,充满了自责。
四夫人的尸骸怎会没人照看?
三百条性命,只余三十。
能保住王庭的尸首,已属万幸。
“能活下来,就够了。”
“姐姐,老爷该如何安葬?”
二夫人问的时候,三夫人以同样的眼神看向大夫人。
谢怀薇心头一紧,指着前方的土丘,信口说道:“左有青龙、右有白虎、前有明堂,后有靠山,富贵无比,就葬在那里吧。”
“那老爷的棺椁?”
“老爷是修道之人,求的是驾鹤西去,怎会受棺椁束缚?”
此间,人人带伤,疲乏不堪,再抬着一具尸骸,怕是走不了多远。
而现在,离青州城越远越好。
王庭草草下葬,只裹了染血的大氅。
谢怀薇仅存的那点坚强,随着放声大哭荡然无存。
好在大管家之子刘行甚为机灵,不忍她抽噎。
在指挥着众人对着新起的坟包跪拜后,自加了一句“礼成”,算是劝慰了所有人。
包括谢怀薇。
“大夫人,眼下何去何从?”
秋月扶着缓过气的谢怀薇,小心的问道。
“青州距惠县不远,路途都是大道,我们加紧行程,不需半日,便可到驿站。过了惠县,稍事整顿,雇几辆马车,前往陈郡。”
谢怀薇说完,看向三夫人:“妹妹,且先随我到陈郡,以后是往周山,还是与我为伴,都任由妹妹选择。”
接着对在场的家丁和丫鬟说道:“自即日起,无论活契还是死契,均还自由身。想现在离开的,尽可离开,不离开的,到了陈郡,再论契约之事。”
“大夫人,家母在并州,而陈郡遥远,怕是……”
“大夫人,我……”
一些家丁和丫鬟,怀着愧疚,欲言又止。
“不用一一解释,我说过,你们已是自由之身。”
仅剩的队伍,更为单薄。
沿着大路,行不到半日,碰到一队人马。
为首的谢怀薇较为熟络。
阉人王睿。
不栉进士的圣旨,便是由他宣的。
“诶呦喂,真是巧了,在这遇到进士,倒省了老仆脚程。”
“王黄门有礼,是特意寻我?”谢怀薇施了福礼,疑惑的问道。
“怎弄得这般狼狈?”王睿啧啧着,没等谢怀薇回话,接着说道:“王谢氏接旨。”
谢怀薇更加疑惑了。
自嫁入王氏,极少抛头露面,更不曾招惹是非。
皇上怎么会忽然想到自己,专程下旨?
尽管心中打鼓,依旧行了嵇首礼,等着王睿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太守王庭,罔顾苍生,致青州沦丧,人神共愤,本应夷族,以谢圣恩。念上有仁心,下抚臣民,王庭已故,家眷流放南岭,白灾消弭,方可归藉。钦此。”
王睿读完圣旨,递给谢怀薇:“接旨吧。”
“谢主隆恩。”
谢怀薇嘴上谢恩,心中却把皇帝的祖坟都掘了出来。
南岭距凉都两千里,湿瘴炙热,人烟稀少,蛮荒不化。
接过圣旨,三拜九叩后,说道:“王黄门,王谢氏……”
“莫问,莫提。”王睿摆了摆手,柔声细语中尽显无奈。
谢怀薇施了福礼,不再言语。
青州被困,朝廷按兵不动,以北疆战事紧要为名,倒也说的过去。
可青州城破不过一天,纵然是八百里加急,也来不及草拟圣旨。
更甚者,王睿见到自己,直接宣旨,料定了王庭已死!
难道皇帝有了未卜先知的能力?
其中阴谋耐人寻味。
王氏?
作为王谢世家,庞然大物,王氏会任人宰割?
或者,王庭只是牺牲品?
谢怀薇猜不透,目光转望向青州的那个土包。
坟前,坐了一个女子,白羽衣、银法剑,挽着道髻。
“我听说,你喜欢修道,我便修道。那时,我才垂鬓。”
“你说,你想看六月飞雪,雪降时,你不辞而别。”
“再后来,我成了国师,权倾朝野,你却娶了谢家进士。”
“论才学,论长相,论气度,她谢怀薇拿什么和我比?就因为她是陈郡谢氏?”
“我可以做妾!我可以不要身份!你呢?”
支妙音时而哭,时而笑,时而喃喃自语。
“谁能想到,当代书豪、青州太守、左将军、濒江道首,死后,连一口薄木棺椁都没有!”
拭去眼角的泪水,支妙音面容扭曲:“以后,只有我,能陪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