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回到国公府已经是晚饭时间,吃过晚饭,云庭晔拿来一把剑。剑鞘上镶满了各色宝石,非常华丽。抽出剑身,银光一闪寒气逼人,剑身一面素净,一面刻了花纹。很古怪的花纹,不是汉人的符咒花纹。
“此剑据说是南海古拾国一位女王的佩剑。”云庭晔解释,不光是女王的佩剑,更是王夫赠与的定情信物。两人伉俪情深,携手治理南海列岛。这把剑可以说见证了两人的感情,传说收到。
“南海古拾国?那个小国不是早就消失了吗?”姚沁钰诧异,一个消失了很久的岛屿国家。
“是啊,消失的很突然,但是有很多东西流传了出来。”那个国家盛产珍珠和红宝石。
“那这剑怎么到了你手里?”不管是不是皇室的物件,光这些宝石的镶嵌,这把剑就注定价值不菲。
“机缘巧合吧,曾经有个云游道人赠给我的。”
姚沁钰点头,她自然知道云庭晔手里好东西不少。可是……
“这个看起来更像是摆设。”因为宝石镶的太多,有点重。
“殿下要用来做什么?”云庭晔听出苗头不对,不是要个把玩装饰吗?
“练剑啊,我原本也会一点不是,你和大皇兄都指点过,我还记得。”姚沁钰上辈子后来是请过演武教习的。
“为何这般突然?”
“突然吗,我以前就想啊,只不过那个时候是想保护自己,我记得有人跟我说过,他在不会让别人欺负我,不知道这话还做不做数。”姚沁钰将剑归鞘,转而看向云庭晔,那是他们之间的诺言,只是她没有给他几乎践行而已。
云庭晔猛然抬眼看向姚沁钰,这话是他说的,到现在初心未改,只要姚沁钰需要,他搭上性命也无妨。
两相对视,仿佛有千言万语,又仿佛什么都不需要说。
微风夹杂着院中的花香,徐徐扫进屋内,窗下挂的竹丝帘子轻响起来,烛火微微摇晃。光晕晃了下眼,姚沁钰咬了下嘴唇。
“太晚了,沐浴安置吧。”她看的懂云庭晔眼中的深情,随着岁月流逝,这个男人越发沉默。有些话不用他说,她也懂。
他们天天睡在一张床上,彼此之间却无夫妻之实,云庭晔不敢越雷池半步。
“殿下。”云庭晔拉住姚沁钰的手。姚沁钰一哆嗦,云庭晔的手心有点烫。
“对殿下说的每一个字,我都记得。”云庭晔微微红了脸,“一定会做到,我会一直在殿下身边,保护殿下。”
姚沁钰内心已经被泪水淹没,这个人真是个傻子啊,怎么就这么喜欢她呢?
“嗯。”姚沁钰捉住云庭晔要收回去的手,“夫君你一定一定要遵守承诺。”
一直在我身边就好,我不用你来保护,我来保护你。
你只要好好活着就行,我不能再看见你死在我眼前了,铺天盖地的血色,让她窒息。
云庭晔头一次有了真实的感觉,他们成亲了,他得到了他最爱的女子。内心有汹涌的感情在流动,一波一波鼓动着心潮澎湃。
“哐啷”一声,有清脆的瓷器碎裂的
声音传来,惊了屋内二人一跳。
紧接着是赵嬷嬷的声音:“哎呦小心点,别扰了殿下和大将军的清静。”
然后是小丫头认错的声音,不过是意外。
赵嬷嬷在门外说道:“殿下,大将军水都备好了,可以沐浴了。”
云庭晔好像才反应过来,赶紧松了手,往后退了一步。
“好!”姚沁钰应了一句。
“殿下想何时开始练剑。”
“就这几天吧。”这种事没必要定死日子,“我倒想问问大将军有没有推荐的好教习。”
姚沁钰故意问道,眼瞅着云庭晔变了脸色,一个人在那里为难。
“或者我夫君愿意亲自教我。”姚沁钰没太逼迫,云庭晔这个性子,逗的太紧会适得其反。
“我愿意。”这一次云庭晔没有犹豫。
“那就这么定了。”姚沁钰欢快的说道。
“这把剑还是挂起来的好,我再找一把轻一些的。”这把剑姚沁钰挥不起来。
“我不要木剑。”这人上次就送了她一把木剑让她练,她知道那是云庭晔的亲手刻制,所以一直当宝贝收起来,“不是不好,只是太轻了些,你送我的东西,我都收的好好的。”
“好,这次不用木剑。”
姚沁钰很高兴的去妆台匣子里拿了个小盒子,递给云庭晔。
“这是给教习的束修。”
云庭晔接过打开盒子一看,里面是一对血玉的扳指,一大一小。
姚沁钰拿过那个小的戴上,她当年送过云庭晔一个碧玉的,她最后看到那枚扳
指却是在云庭晔的断手之上,现在她对碧玉有很不好的感念。
“戴上试试。”
云庭晔从善如流戴上了那枚血玉扳指。
“挺好。收了我的束修,云教习要用心教我呀。”姚沁钰直接两盒子盖上,戴上了就不要轻易摘下了。这次是一对的,两人一人的一个。
“是,我定会尽心。”云庭晔对于姚沁钰任何时候用的都是全心全意,手指摩挲着手上的扳指,心情甚是愉悦,这是他夫人送他的。
姚沁钰粲然一笑,心情畅快的去沐浴。
之后不过两三日都城里渐渐有传闻,太祖开国之时曾经水淹敌军,造成很大伤亡,如今正好过去一甲子。今年春天南方突然连降数天大雨,导致汛期早至,大部
地区受水患侵袭。
春种几乎已无可能,即使朝廷大力赈灾,目前依旧造成了大量百姓流离失所。
传闻要皇室血脉礼佛念经千遍,一并抄写《地藏经》百遍,以度亡魂,三年之内不可离开佛寺半步,要一直为国为民祈福,才能保国运不衰。
原本只是市井传闻,不知为何会愈演愈烈,很快便传进了皇宫,传到了帝后的耳朵里。
这种舆论,不管是真是假,黎民百姓更多的是看重皇家的态度,天灾无情,洪水泛滥,到底是什么原因已经不重要了。
朝堂之上对这件事也是争论不休,有人说是无稽之谈,也有人认为大可信其有。
毕竟南方汛期是实打实的比往年来的早很多,也猛烈很多,让很多地方连基本防御准备都没有。
皇上要求彻查传言源头,但是短时间内也无法给出任何结果。
御书房内,皇上与皇后一直在商讨此事。
皇上拿着笔,随意描画了几笔便是一丛兰花。
“皇上,臣妾自请为国祈福。”皇后郑重其事的请命,“不管传言真实与否,如今人心惶惶,是皇家要做出表率的时候。”
三年不见,夫妻恩爱也好,后宫的权利布局也好,都会风云变幻。只是皇后端方,出身大家,一切以大局为重。
“朕明白皇后的苦心,但是你也知道传闻要求皇室血脉。”皇上也在考虑,这个时候顺民意是最为稳妥的办法。
皇后仁德又贤惠,贵为国母,只是不管如何尊贵都并非皇室血脉。
皇后叹了口气:“如今只有兴阳与瑞阳合适,庆阳已经嫁人,太子和惠王也已娶亲。”
入佛寺自然是清净之身才好,皇上只有五个孩子,两子三女。
“让兴阳去吧,她是嫡公主,大锦最为正统的血脉,为国为民,她责无旁贷。”皇后毅然决然的说道,皇家的公主本身就由不得自己。
“皇后当真舍得?”皇上放下笔问道,仿佛早已料到。
“不过是去佛寺三年,正好让她修身养性,臣妾有何不舍,能为皇上分忧是她的福气。”三年之后兴阳公主也才十九岁,正值好年华。
大锦女子十六便可嫁人,原本帝后有心为兴阳公主在今年议亲。当然女子受宠在家多留两年也是常有的,像庆阳公主,如果不是因为犬戎人惦记,恐怕皇上能留到二十岁。
同人不同命,兴阳虽然是嫡公主,到底没有庆阳受宠。
如今这个事摆在眼前,自然要以国事为重。
“皇后果然深明大义。”皇上心里安慰,娶妻娶贤,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样的皇后是大福气,“这件事你好好跟兴阳说一下,三年后朕不会亏了她,定要为她寻一门好亲事。”
“皇上不要这么说,兴阳既然是大锦的公主,就要为大锦着想。”皇后心里也高兴,得了皇上的承诺,她心里踏实。
皇后没有别的奢求,只求她的女儿能有姚沁雨那般好命,找到一个真心实意对她的良配。
“这兰花让兴阳带去佛寺吧。”皇上拿起桌子上的画。
“皇上画的真好,想必兴阳一定欣喜异常。”皇后接过去,仔细端详。皇上一向善花鸟,当初庆阳公主嫁人,皇上特意画了一幅画让她带走。
皇上御笔,寓意深远。
“皇上皇后,奴婢有事禀报。”外面是太监总管的声音,打断了帝后的谈话。
“进来。”皇后说道。
太监总管推门进来。
“什么事?”皇上问道,通常情况下如果不是大事,不会轻易来打扰帝后议事。
“淑妃娘娘派人来报,瑞阳公主病重。”
“什么时候的事?”皇上皱眉。
“刚刚瑞阳公主去拜见淑妃娘娘,就在玉宸殿犯得病,心口疼的厉害。”
“太医怎么说?”
“说是心气虚损,血不调养,需要静养月余,好好休养。”太监回道。
“朕知道了,你下去吧。”皇上吩咐道。
待太监总管退出去了,房内两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从未听说过瑞阳公主有心疾,要说这个时间太赶巧了。
“臣妾明日去看看。”皇后轻抚了一下头上的凤钗,若有所思。
“派人过去看看便是,皇后不必亲自前往,小心过了病气在身上。”皇上叮嘱。
“皇上说的是。”
皇后没有反驳,夫妻这么多年她了解皇上,为君多疑是通病,原本三个女儿皇上最疼庆阳,兴阳次之。
至于瑞阳公主,心性和处世之道皆不如两个姐姐,自然没有那么多皇恩眷顾。
如今····不好下定论,说不定是真的病了呢。
皇后起身拿起鎏金的勺子挑了一点沉香粉,打开香炉的盖子放了进去。幽幽的药香,清凉甘味,还带着点淡淡的果仁香气,厚重醒脑,是皇上最喜欢的熏香。
皇上坐回皇后身边,安静的看着自己的发妻。不管后宫佳丽如何,到底还是皇后身边待着最为宁静。
君王事多,宁静二字最为难得。
“此剑据说是南海古拾国一位女王的佩剑。”云庭晔解释,不光是女王的佩剑,更是王夫赠与的定情信物。两人伉俪情深,携手治理南海列岛。这把剑可以说见证了两人的感情,传说收到。
“南海古拾国?那个小国不是早就消失了吗?”姚沁钰诧异,一个消失了很久的岛屿国家。
“是啊,消失的很突然,但是有很多东西流传了出来。”那个国家盛产珍珠和红宝石。
“那这剑怎么到了你手里?”不管是不是皇室的物件,光这些宝石的镶嵌,这把剑就注定价值不菲。
“机缘巧合吧,曾经有个云游道人赠给我的。”
姚沁钰点头,她自然知道云庭晔手里好东西不少。可是……
“这个看起来更像是摆设。”因为宝石镶的太多,有点重。
“殿下要用来做什么?”云庭晔听出苗头不对,不是要个把玩装饰吗?
“练剑啊,我原本也会一点不是,你和大皇兄都指点过,我还记得。”姚沁钰上辈子后来是请过演武教习的。
“为何这般突然?”
“突然吗,我以前就想啊,只不过那个时候是想保护自己,我记得有人跟我说过,他在不会让别人欺负我,不知道这话还做不做数。”姚沁钰将剑归鞘,转而看向云庭晔,那是他们之间的诺言,只是她没有给他几乎践行而已。
云庭晔猛然抬眼看向姚沁钰,这话是他说的,到现在初心未改,只要姚沁钰需要,他搭上性命也无妨。
两相对视,仿佛有千言万语,又仿佛什么都不需要说。
微风夹杂着院中的花香,徐徐扫进屋内,窗下挂的竹丝帘子轻响起来,烛火微微摇晃。光晕晃了下眼,姚沁钰咬了下嘴唇。
“太晚了,沐浴安置吧。”她看的懂云庭晔眼中的深情,随着岁月流逝,这个男人越发沉默。有些话不用他说,她也懂。
他们天天睡在一张床上,彼此之间却无夫妻之实,云庭晔不敢越雷池半步。
“殿下。”云庭晔拉住姚沁钰的手。姚沁钰一哆嗦,云庭晔的手心有点烫。
“对殿下说的每一个字,我都记得。”云庭晔微微红了脸,“一定会做到,我会一直在殿下身边,保护殿下。”
姚沁钰内心已经被泪水淹没,这个人真是个傻子啊,怎么就这么喜欢她呢?
“嗯。”姚沁钰捉住云庭晔要收回去的手,“夫君你一定一定要遵守承诺。”
一直在我身边就好,我不用你来保护,我来保护你。
你只要好好活着就行,我不能再看见你死在我眼前了,铺天盖地的血色,让她窒息。
云庭晔头一次有了真实的感觉,他们成亲了,他得到了他最爱的女子。内心有汹涌的感情在流动,一波一波鼓动着心潮澎湃。
“哐啷”一声,有清脆的瓷器碎裂的
声音传来,惊了屋内二人一跳。
紧接着是赵嬷嬷的声音:“哎呦小心点,别扰了殿下和大将军的清静。”
然后是小丫头认错的声音,不过是意外。
赵嬷嬷在门外说道:“殿下,大将军水都备好了,可以沐浴了。”
云庭晔好像才反应过来,赶紧松了手,往后退了一步。
“好!”姚沁钰应了一句。
“殿下想何时开始练剑。”
“就这几天吧。”这种事没必要定死日子,“我倒想问问大将军有没有推荐的好教习。”
姚沁钰故意问道,眼瞅着云庭晔变了脸色,一个人在那里为难。
“或者我夫君愿意亲自教我。”姚沁钰没太逼迫,云庭晔这个性子,逗的太紧会适得其反。
“我愿意。”这一次云庭晔没有犹豫。
“那就这么定了。”姚沁钰欢快的说道。
“这把剑还是挂起来的好,我再找一把轻一些的。”这把剑姚沁钰挥不起来。
“我不要木剑。”这人上次就送了她一把木剑让她练,她知道那是云庭晔的亲手刻制,所以一直当宝贝收起来,“不是不好,只是太轻了些,你送我的东西,我都收的好好的。”
“好,这次不用木剑。”
姚沁钰很高兴的去妆台匣子里拿了个小盒子,递给云庭晔。
“这是给教习的束修。”
云庭晔接过打开盒子一看,里面是一对血玉的扳指,一大一小。
姚沁钰拿过那个小的戴上,她当年送过云庭晔一个碧玉的,她最后看到那枚扳
指却是在云庭晔的断手之上,现在她对碧玉有很不好的感念。
“戴上试试。”
云庭晔从善如流戴上了那枚血玉扳指。
“挺好。收了我的束修,云教习要用心教我呀。”姚沁钰直接两盒子盖上,戴上了就不要轻易摘下了。这次是一对的,两人一人的一个。
“是,我定会尽心。”云庭晔对于姚沁钰任何时候用的都是全心全意,手指摩挲着手上的扳指,心情甚是愉悦,这是他夫人送他的。
姚沁钰粲然一笑,心情畅快的去沐浴。
之后不过两三日都城里渐渐有传闻,太祖开国之时曾经水淹敌军,造成很大伤亡,如今正好过去一甲子。今年春天南方突然连降数天大雨,导致汛期早至,大部
地区受水患侵袭。
春种几乎已无可能,即使朝廷大力赈灾,目前依旧造成了大量百姓流离失所。
传闻要皇室血脉礼佛念经千遍,一并抄写《地藏经》百遍,以度亡魂,三年之内不可离开佛寺半步,要一直为国为民祈福,才能保国运不衰。
原本只是市井传闻,不知为何会愈演愈烈,很快便传进了皇宫,传到了帝后的耳朵里。
这种舆论,不管是真是假,黎民百姓更多的是看重皇家的态度,天灾无情,洪水泛滥,到底是什么原因已经不重要了。
朝堂之上对这件事也是争论不休,有人说是无稽之谈,也有人认为大可信其有。
毕竟南方汛期是实打实的比往年来的早很多,也猛烈很多,让很多地方连基本防御准备都没有。
皇上要求彻查传言源头,但是短时间内也无法给出任何结果。
御书房内,皇上与皇后一直在商讨此事。
皇上拿着笔,随意描画了几笔便是一丛兰花。
“皇上,臣妾自请为国祈福。”皇后郑重其事的请命,“不管传言真实与否,如今人心惶惶,是皇家要做出表率的时候。”
三年不见,夫妻恩爱也好,后宫的权利布局也好,都会风云变幻。只是皇后端方,出身大家,一切以大局为重。
“朕明白皇后的苦心,但是你也知道传闻要求皇室血脉。”皇上也在考虑,这个时候顺民意是最为稳妥的办法。
皇后仁德又贤惠,贵为国母,只是不管如何尊贵都并非皇室血脉。
皇后叹了口气:“如今只有兴阳与瑞阳合适,庆阳已经嫁人,太子和惠王也已娶亲。”
入佛寺自然是清净之身才好,皇上只有五个孩子,两子三女。
“让兴阳去吧,她是嫡公主,大锦最为正统的血脉,为国为民,她责无旁贷。”皇后毅然决然的说道,皇家的公主本身就由不得自己。
“皇后当真舍得?”皇上放下笔问道,仿佛早已料到。
“不过是去佛寺三年,正好让她修身养性,臣妾有何不舍,能为皇上分忧是她的福气。”三年之后兴阳公主也才十九岁,正值好年华。
大锦女子十六便可嫁人,原本帝后有心为兴阳公主在今年议亲。当然女子受宠在家多留两年也是常有的,像庆阳公主,如果不是因为犬戎人惦记,恐怕皇上能留到二十岁。
同人不同命,兴阳虽然是嫡公主,到底没有庆阳受宠。
如今这个事摆在眼前,自然要以国事为重。
“皇后果然深明大义。”皇上心里安慰,娶妻娶贤,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样的皇后是大福气,“这件事你好好跟兴阳说一下,三年后朕不会亏了她,定要为她寻一门好亲事。”
“皇上不要这么说,兴阳既然是大锦的公主,就要为大锦着想。”皇后心里也高兴,得了皇上的承诺,她心里踏实。
皇后没有别的奢求,只求她的女儿能有姚沁雨那般好命,找到一个真心实意对她的良配。
“这兰花让兴阳带去佛寺吧。”皇上拿起桌子上的画。
“皇上画的真好,想必兴阳一定欣喜异常。”皇后接过去,仔细端详。皇上一向善花鸟,当初庆阳公主嫁人,皇上特意画了一幅画让她带走。
皇上御笔,寓意深远。
“皇上皇后,奴婢有事禀报。”外面是太监总管的声音,打断了帝后的谈话。
“进来。”皇后说道。
太监总管推门进来。
“什么事?”皇上问道,通常情况下如果不是大事,不会轻易来打扰帝后议事。
“淑妃娘娘派人来报,瑞阳公主病重。”
“什么时候的事?”皇上皱眉。
“刚刚瑞阳公主去拜见淑妃娘娘,就在玉宸殿犯得病,心口疼的厉害。”
“太医怎么说?”
“说是心气虚损,血不调养,需要静养月余,好好休养。”太监回道。
“朕知道了,你下去吧。”皇上吩咐道。
待太监总管退出去了,房内两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从未听说过瑞阳公主有心疾,要说这个时间太赶巧了。
“臣妾明日去看看。”皇后轻抚了一下头上的凤钗,若有所思。
“派人过去看看便是,皇后不必亲自前往,小心过了病气在身上。”皇上叮嘱。
“皇上说的是。”
皇后没有反驳,夫妻这么多年她了解皇上,为君多疑是通病,原本三个女儿皇上最疼庆阳,兴阳次之。
至于瑞阳公主,心性和处世之道皆不如两个姐姐,自然没有那么多皇恩眷顾。
如今····不好下定论,说不定是真的病了呢。
皇后起身拿起鎏金的勺子挑了一点沉香粉,打开香炉的盖子放了进去。幽幽的药香,清凉甘味,还带着点淡淡的果仁香气,厚重醒脑,是皇上最喜欢的熏香。
皇上坐回皇后身边,安静的看着自己的发妻。不管后宫佳丽如何,到底还是皇后身边待着最为宁静。
君王事多,宁静二字最为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