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封王

    一说到流言蜚语四字,朱棣便气不打一处来。

    偏生在徐皇后的面前,朱棣极尽努力,总算是憋住了满腔的怒火。

    于是又道:“这事看来是势在必行了,名不正则言不顺。”

    徐皇后颔首道:“此事依陛下而言,如何办才好?”

    徐皇后已经明白了朱棣的意思,可她想来也明白,这事不小,问题关键之处就在于,事情要办,也要办的漂亮。

    古人是最讲名正言顺四字的,但凡有一丁点教人诟病的地方,都难免会让人生出非议。

    朱棣微微一笑道:“这个好办,只要有两个人,这件事便成了,而此二人……朕看火候也到了。”

    他智珠在握的模样。

    徐皇后听罢,便也不再追问。

    别看朱棣有时候鲁莽,可在许多地方,心却细致得很,他既觉得有稳妥的办法,那么这事准是能成。

    没一会,却见朱棣又一脸忧心的样子,幽幽地道:“朕现在担心的,反而是太平府的问题,听闻是百业萧条,哎……”

    徐皇后道:“这几年,内帑充实,与这太平府,确实也不破。”

    “不知还有什么高见。”

    “闹,闹个天翻地覆。”这怒汽冲冲的人道:“新政这么多年,闹的鸡飞狗跳,哀嚎遍野,可换来的是什么呢?现在太平府,不也怨声载道吗?依我看,那便教这太平府闹的更凶狠一些,天翻地覆了才好,正好教天下人看看,这新政是什么模样。”

    “闹,凭什么闹?凭我等吗?”

    “我等何等人,自教那军民百姓们去闹腾,那秦亡,不是有陈胜吴广这等匹夫吗?汉之亡,不也是先黄巾贼子吗?先教无知百姓大闹大通,等差不多了,也就是我等出来收拾山河的时候。”

    众人默然。

    有人道:“可陈胜吴广这样的贼何在?”

    这人道:“放心,已经在教化了。”

    此时的众人,更像一群即将溺水之人,他们深知继续这样下去,迟早要查到他们的头上,落一个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

    可现今,但凡有一个主意,他们也当这是救命稻草,死死的攥在手里。

    明知这些话……实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可有一句话说的好,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与其坐以待毙,不如索性,攻击太平府,教这太平府天翻地覆,至少也教陛下和张安世焦头烂额,顾头不顾腚,给他们争取更多的时间。

    就在此时,突然有人匆匆而来。

    “宫中有消息。”

    众人只当大难临头,又不知朱棣查到了什么,当下,一个个色变,脸色铁青。

    这人却道:“蜀王朱椿与礼部尚书刘观上奏,恳请册封张安世为王。”

    此言一出,堂中又是一阵沉默。

    蜀王乃是宗亲的代表,他乃太祖高皇帝之后,又在京城,某种程度而言,所代表的乃是宗亲们意思。

    至于礼部尚书刘观,执掌礼部,这礼部权柄虽不及吏部、户部、兵部,却最是清贵,毕竟它所执掌的乃是礼教。

    封王对于这里的人而言,可以说是极意外的事。

    可得知是此二人上奏,却又觉得合情合理。

    这天底下,非此二人上奏,还真无法做到名正言顺。

    终于,有人按耐不住地冷笑道:“倒是真舍得,只是……这难道不有违祖制吗?”

    “现在人家做了天下,当然他说什么祖制,什么便是祖制,反正这祖宗是人家的。”

    有人沉思着,口里边道:“文渊阁和各部的动向如何?”

    “能有什么动向?”有人摇头道:“此二人上奏,只要宫中顺水推舟,那么这事便算是定了,就是不知,这异姓王,又要沿用哪一朝的礼遇。”

    要知道,历朝历代,王的待遇是完全不同的,大明从未有过异姓王,天知道是不是按照宗室封藩的办法,还是沿用古典。

    众人又不禁叹息。

    这消息也很快的,便到了张安世的案头上,张安世将锦衣卫的奏报看了两遍,而后露出了奇怪的表情。

    他神色间显得有些古怪,却谁也不知道,他此时心里在忍不住地嘀咕道:“阿姐神了。”

    ………………

    新年到,给大家拜年,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月票拿来!

章节目录

我的姐夫是太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上山打老虎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上山打老虎额并收藏我的姐夫是太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