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第五章:
正值太平盛世,正月十五,洛阳城更是热闹非凡。
因今岁四邻无战事,皇帝特意将今日的宵禁往后推延了两个时辰。
辉德坊到北宫前的一段宽阔街道骤然亮起了五颜六色的彩灯,流光熠熠,美不胜收。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夜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程嫣透过车窗看着热闹非凡的街道,不知不觉就想到这儿了,也不知道在这一方世界在千年后是否也会出个豪放派词人辛弃疾。
程家今天也拖家带口地出门,只除了娓娓因为年纪过小而被留在家中,但她却拜托了程嫣回来后一定要给她讲讲灯会上的见闻。
年轻人们都兴奋得不行,盖因这大多是他们第一次得以窥见京城上元灯会的繁华景象。
程颂和程少宫下车后跑得倒快,一时间也找不见人影。至于程姎、程嫣和程少商三姐妹便是和三叔母和萧元漪站在一处。
程姎穿的是萧元漪早就准备好的绀碧色二绕曲裾陪雪白色百褶内裙;程少商是一身朱红色蜀锦做成的曲裾深衣,照映得她面若桃李;至于程嫣,是一袭秋半色三绕的曲裾和月白色的内裙,外边再套了一件山矾色的毛绒夹袄。
几人站在一起便是一道风景。
程始左看看右看看,都是自家孩子,就越发地开怀。
萧元漪虽然是对程少商和程嫣没有和程姎一道穿她所准备的裙子有所不悦。
但在三叔母细细说了女儿这样做的对堂姊的体贴之处后,她也止住了脾气。而后,再想起前不久程嫣的劝谏之语,她难得在上车前干巴巴夸了程少商一句:“衣服很好看。”
这下,可把程少商吓得目瞪口呆,觉得是不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萧元漪随后也不理她,上了车,只留下程少商一时还愣在原地,不可置信地念念有词:“我的天爷啊,阿母竟然会夸我?”
众人四下张望,只见到两旁五十步一盏树立着一人高的灯炬,以尺余铜盘盛满火油高高架起,其中点起熊熊烈火,把这冬日寒夜照的犹如喧闹如白昼。
这次可算是真的下了本钱。
“这是在耍流星嘞!”程大母很快就被街上表演杂耍的吸引了心神。
“阿母,走,咱们去逛逛。”程始拉着程大母的手,往人群里走去。
“堂姊,阿姊,我们也去。”程少商牵起程姎和程嫣的手也紧接着跟了上去,走到一处卖各种珠串的铺子,瞧着各色的商品。
萧元漪和三叔母远远地瞧着,说了几句话后也走到了三个女娘身后。
程嫣转头发现了萧元漪,连忙给自己阿母使眼色。
“都是第一次来都城的上元节灯会吧。”萧元漪对三个女娘说,牵起程姎,对程嫣说:“牵好你妹妹,“继续道:”我带你们去前面逛逛吧。”
这下所有人都觉得和见了鬼一般,除了程始和程大母还是笑得那般的开怀。
“快走!”程嫣紧紧地拉着程少商的手,“我们跟上去。”
虽然萧元漪的态度还是僵硬的,但程嫣知道阿母有了这个意识,至少便是一个好的开端。
“阿姊,我可真不习惯。”程少商轻声在程嫣的耳边说,语气里透露出她的别扭。
“这样不好吗?”
“还算好吧。”
程颂和程少宫也挤在她们的身后,一边叫她们去看左边的灯,一边和她们说那家的对联写得有趣。
越走就越热闹,街上杂耍的绝活就越来越多——有喷火的、变脸的、顶坛子的、胸口碎大石的.......简直就是因有尽有。
程少商看得越来越兴奋,挣脱了程嫣牵着她的手,拍着手在前面蹦蹦跳跳,时不时就叫人也跟着她看那些她觉得有趣的东西。
其他人也乐得捧场。
“快看!”
是满天的孔明灯忽然升起,程嫣抬头仰望,千百盏天灯同时随着风愈升愈高,飞向漆黑的夜空,融入了夜空之中成为了天上的星星,伴着那一轮远远的月亮。
等到程嫣回过神来,却发现自己和家人早已被人群冲散。
一时之间,程嫣的心里慌乱不已,疾步朝前走去,踮起脚四处找寻着他们的身影。
程嫣走得极快,仿佛周遭的人群都化作了虚影,而她只奔向自己的目的地。
她在满城的灯火里前行。
忽然——
程嫣的腰间一紧,走路踉跄了一下,还好半蹲着稳住了身体。
她低头一看,是腰间的玉佩和另一个人的玉珏的系带纠缠在了一起,发出叮当的脆响。
程嫣再侧头回望,玉珏的主人醉玉颓山,可就是身上欻欻地往外冒冷气。
程嫣只瞟了一眼,就埋下头,用手解开了缠结。
“抱歉。”程嫣轻声道歉。
“还请这位娘子走路小心些。”程嫣只听到极有磁性的男声。
程嫣点点头,站起身来,快步地就往前走。
她只听见娇娇的女声说:“表哥,听说田家酒楼在猜灯谜,你陪我去看好吗?”
而给出的回答只有:“无趣,你自去吧。”
语罢,无论女娘如何哭闹,男子都没有半分的搭理。
往前大约三十多步,便是一处灯笼店。与别的店家不同的是此处还备齐了笔墨,买灯笼的人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在上面写上诗句画上图案。
程嫣忽然就起了兴致。
“店家,要一个。”
“那娘子是要画画还是写字呀?”
“写字。”她回答。
程嫣取了笔墨,便想起那首词的下半阙来,便信手写下:“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过后,程嫣提着灯朝沿着河畔行走。
水道里是起起伏伏的花状灯盏,在夜色的遮掩下随水漂流,灯火摇曳,浮光掠影。
这便是盛世里的靡靡之景。
在河畔的一处青石暂且坐下歇脚后,程嫣便眺望着这些盏盏灯火奔向远方,流淌着往苍穹上去。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好句!”
程嫣一晃神,而后就见到一位年轻的公子在端详着她灯上的字句。
“这位娘子抱歉了。”公子也觉得自己似乎是行为冒犯,故而道歉得很是诚恳。
“这不是我写的,”程嫣可不敢冒他人的词句,即使这人还要一千多年才出生,“只不过偶得前人字句。”
“那娘子可否告诉某是那位前人、那卷书册?”
“啊!”
一声尖叫从上游桥的位置传过来。
程家不乏有喜欢看热闹的人,程嫣心想:或许在那里可以找到人。
“请公子见谅。”
不待人反应,程嫣就拎着灯,一溜烟地跑掉了。
到了桥边,没有看见程家人,倒是见到了浑身湿漉漉的裕昌郡主。
“田家酒楼着火了!”
程嫣忽然想起不久前那个年轻姑娘提到过的猜灯谜的田家酒楼,也不知是否是同一个。
她急忙赶过去,只远远目击到程少商在火海周围被一个年轻的黑衣男子抱起。
不过是一瞬间,程少商便被放在了地上,男子也消失不见。
程嫣赶忙冲过去抱住程少商的胳膊,“嫋嫋,你可有事?”
“燕燕!嫋嫋!”
是程始,他把两个女儿都揽进怀里,上上下下地打量了一番,确认没事后才松了一口气。
程大母听说起火后也没有了兴致,一行人便都回家去。
路上,程嫣看着手里的灯笼,想了很多事。
正值太平盛世,正月十五,洛阳城更是热闹非凡。
因今岁四邻无战事,皇帝特意将今日的宵禁往后推延了两个时辰。
辉德坊到北宫前的一段宽阔街道骤然亮起了五颜六色的彩灯,流光熠熠,美不胜收。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夜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程嫣透过车窗看着热闹非凡的街道,不知不觉就想到这儿了,也不知道在这一方世界在千年后是否也会出个豪放派词人辛弃疾。
程家今天也拖家带口地出门,只除了娓娓因为年纪过小而被留在家中,但她却拜托了程嫣回来后一定要给她讲讲灯会上的见闻。
年轻人们都兴奋得不行,盖因这大多是他们第一次得以窥见京城上元灯会的繁华景象。
程颂和程少宫下车后跑得倒快,一时间也找不见人影。至于程姎、程嫣和程少商三姐妹便是和三叔母和萧元漪站在一处。
程姎穿的是萧元漪早就准备好的绀碧色二绕曲裾陪雪白色百褶内裙;程少商是一身朱红色蜀锦做成的曲裾深衣,照映得她面若桃李;至于程嫣,是一袭秋半色三绕的曲裾和月白色的内裙,外边再套了一件山矾色的毛绒夹袄。
几人站在一起便是一道风景。
程始左看看右看看,都是自家孩子,就越发地开怀。
萧元漪虽然是对程少商和程嫣没有和程姎一道穿她所准备的裙子有所不悦。
但在三叔母细细说了女儿这样做的对堂姊的体贴之处后,她也止住了脾气。而后,再想起前不久程嫣的劝谏之语,她难得在上车前干巴巴夸了程少商一句:“衣服很好看。”
这下,可把程少商吓得目瞪口呆,觉得是不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萧元漪随后也不理她,上了车,只留下程少商一时还愣在原地,不可置信地念念有词:“我的天爷啊,阿母竟然会夸我?”
众人四下张望,只见到两旁五十步一盏树立着一人高的灯炬,以尺余铜盘盛满火油高高架起,其中点起熊熊烈火,把这冬日寒夜照的犹如喧闹如白昼。
这次可算是真的下了本钱。
“这是在耍流星嘞!”程大母很快就被街上表演杂耍的吸引了心神。
“阿母,走,咱们去逛逛。”程始拉着程大母的手,往人群里走去。
“堂姊,阿姊,我们也去。”程少商牵起程姎和程嫣的手也紧接着跟了上去,走到一处卖各种珠串的铺子,瞧着各色的商品。
萧元漪和三叔母远远地瞧着,说了几句话后也走到了三个女娘身后。
程嫣转头发现了萧元漪,连忙给自己阿母使眼色。
“都是第一次来都城的上元节灯会吧。”萧元漪对三个女娘说,牵起程姎,对程嫣说:“牵好你妹妹,“继续道:”我带你们去前面逛逛吧。”
这下所有人都觉得和见了鬼一般,除了程始和程大母还是笑得那般的开怀。
“快走!”程嫣紧紧地拉着程少商的手,“我们跟上去。”
虽然萧元漪的态度还是僵硬的,但程嫣知道阿母有了这个意识,至少便是一个好的开端。
“阿姊,我可真不习惯。”程少商轻声在程嫣的耳边说,语气里透露出她的别扭。
“这样不好吗?”
“还算好吧。”
程颂和程少宫也挤在她们的身后,一边叫她们去看左边的灯,一边和她们说那家的对联写得有趣。
越走就越热闹,街上杂耍的绝活就越来越多——有喷火的、变脸的、顶坛子的、胸口碎大石的.......简直就是因有尽有。
程少商看得越来越兴奋,挣脱了程嫣牵着她的手,拍着手在前面蹦蹦跳跳,时不时就叫人也跟着她看那些她觉得有趣的东西。
其他人也乐得捧场。
“快看!”
是满天的孔明灯忽然升起,程嫣抬头仰望,千百盏天灯同时随着风愈升愈高,飞向漆黑的夜空,融入了夜空之中成为了天上的星星,伴着那一轮远远的月亮。
等到程嫣回过神来,却发现自己和家人早已被人群冲散。
一时之间,程嫣的心里慌乱不已,疾步朝前走去,踮起脚四处找寻着他们的身影。
程嫣走得极快,仿佛周遭的人群都化作了虚影,而她只奔向自己的目的地。
她在满城的灯火里前行。
忽然——
程嫣的腰间一紧,走路踉跄了一下,还好半蹲着稳住了身体。
她低头一看,是腰间的玉佩和另一个人的玉珏的系带纠缠在了一起,发出叮当的脆响。
程嫣再侧头回望,玉珏的主人醉玉颓山,可就是身上欻欻地往外冒冷气。
程嫣只瞟了一眼,就埋下头,用手解开了缠结。
“抱歉。”程嫣轻声道歉。
“还请这位娘子走路小心些。”程嫣只听到极有磁性的男声。
程嫣点点头,站起身来,快步地就往前走。
她只听见娇娇的女声说:“表哥,听说田家酒楼在猜灯谜,你陪我去看好吗?”
而给出的回答只有:“无趣,你自去吧。”
语罢,无论女娘如何哭闹,男子都没有半分的搭理。
往前大约三十多步,便是一处灯笼店。与别的店家不同的是此处还备齐了笔墨,买灯笼的人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在上面写上诗句画上图案。
程嫣忽然就起了兴致。
“店家,要一个。”
“那娘子是要画画还是写字呀?”
“写字。”她回答。
程嫣取了笔墨,便想起那首词的下半阙来,便信手写下:“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过后,程嫣提着灯朝沿着河畔行走。
水道里是起起伏伏的花状灯盏,在夜色的遮掩下随水漂流,灯火摇曳,浮光掠影。
这便是盛世里的靡靡之景。
在河畔的一处青石暂且坐下歇脚后,程嫣便眺望着这些盏盏灯火奔向远方,流淌着往苍穹上去。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好句!”
程嫣一晃神,而后就见到一位年轻的公子在端详着她灯上的字句。
“这位娘子抱歉了。”公子也觉得自己似乎是行为冒犯,故而道歉得很是诚恳。
“这不是我写的,”程嫣可不敢冒他人的词句,即使这人还要一千多年才出生,“只不过偶得前人字句。”
“那娘子可否告诉某是那位前人、那卷书册?”
“啊!”
一声尖叫从上游桥的位置传过来。
程家不乏有喜欢看热闹的人,程嫣心想:或许在那里可以找到人。
“请公子见谅。”
不待人反应,程嫣就拎着灯,一溜烟地跑掉了。
到了桥边,没有看见程家人,倒是见到了浑身湿漉漉的裕昌郡主。
“田家酒楼着火了!”
程嫣忽然想起不久前那个年轻姑娘提到过的猜灯谜的田家酒楼,也不知是否是同一个。
她急忙赶过去,只远远目击到程少商在火海周围被一个年轻的黑衣男子抱起。
不过是一瞬间,程少商便被放在了地上,男子也消失不见。
程嫣赶忙冲过去抱住程少商的胳膊,“嫋嫋,你可有事?”
“燕燕!嫋嫋!”
是程始,他把两个女儿都揽进怀里,上上下下地打量了一番,确认没事后才松了一口气。
程大母听说起火后也没有了兴致,一行人便都回家去。
路上,程嫣看着手里的灯笼,想了很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