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将至,清风吹拂。
李青宛侧坐在押运粮草的流马之上,嘴里叼了根狗尾巴草,半支起身子,一条腿垂下去,在空中晃啊晃。
斑驳的阳关透过夹道两旁高耸的树木,在李青宛过分宽大的墨青色绸缎圆领袍上投下斑斑点点,似是幽静湖泊波光粼粼。
将出密林,阳光刺眼,李青宛拿起一旁的草帽盖在脸上,半躺下去。找到一个舒适的姿势,正欲会会周公,草帽被人拿走。
刺目的阳光直直照射下来,鼻翼间被丰沛又热烈的青草香气萦绕,李青宛抬手挡在眼前,透过指缝看向一旁骑马的将军。
宋鹤长剑挑起草帽,笑道:“送完同州的粮草可就要回北都府了,女郎可就没法再逃了哦。”
李青宛皱眉不喜,伸手欲夺回草帽,不料宋鹤牵扯马头,拉开了。李青宛当即扭身,向流马上的另一妇人撒娇道:“三娘,你看他~”
秦三娘哑然失笑,她与宋鹤并无一儿半女,看着李青宛长大早把李青宛当作是半个女儿,最受不住这小祖宗撒娇了。抬头嗔怪自家夫君一声:“你就别逗她了。”
一物降一物,宋鹤只得挨近二人,任由李青宛抢走草帽。嘴上却不放过,压低了声音:“小……小郎君躲了几个月,送完这趟粮草可就没法再躲了,还是乖乖回北都府成亲吧。”
李青宛此时作男装打扮,宋鹤把到嘴边的“小姐”换成了“小郎君”。
刚刚抢回草帽,李青宛喜悦不过一瞬,闻言面上的笑容立刻僵住,嘴角向下撇了撇,颇为不悦。
偏宋鹤恍若不察,补充道:“谢小将军人中龙凤,虽不如阿满那般功绩显赫,但温润谦和、为人忠厚老实,谢家又是钟鸣鼎盛之家,小郎君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李青宛年逾十八,在女子十五六岁就成婚的邺朝,实属“大龄”。
这两年愁坏了她的阿娘,四处为李青宛物色合适的郎君。
听宋鹤说得愈发来劲,李青宛捂住耳朵翻过身去,窝在秦三娘怀中,背对着阳光也背对着宋鹤。
有什么不满意的?
她可有太多不满意的了!
小时候阿娘常对她说,郎君家世德行都可以将就,偏偏长相不能讲究,可为何等她长大了,要给她寻那样一门亲事?
大人都是这样,说一套做一套的吗?
谢家是钟鸣鼎盛之家,她的阿耶还是邺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都督呢。
她这样的家世,就是效仿东都的公主们养一院子面首都可以,为何要吊死在谢白榆这棵树上?
尤其,这还是棵歪脖子树!
谢白榆确实性子谦和、立有战功,但,他那张脸和俊俏二字实在是没有一点儿关系。
回北都府成亲?
她才不要。
再说了,谁说女郎一定要嫁人的,她为何不能像阿耶那样做一个霸据一方的都督呢?
瞧着李青宛逃避的模样,宋鹤笑出了声。
此番离开北都府外出调配粮仓,一直都是在赶路,幸亏李青宛跟着一块儿,三不五时逗李青宛一下、吵个几句,否则这一路上一定闷得要死。
想到当初离开北都府时都督郑重地托付,宋鹤望向李青宛的眸色深了深。
小姐天真年幼,只怕要辜负都督期望……
嬉闹间,一行人已到同州大营。
甫一进营盘辕门,吵嚷的喧闹声传入几人耳中。
接应的副将解释道:“前几日来了个叫阵的郎君,营帐中有几位将军正在陪那郎君过招呢。”
“叫阵?”
李青宛疑惑。
同州地处北都府最南,是北都府所辖十四上州中离东都最近的城。三个月前,与同州一河之隔的蒲州王冯凌不满削藩政策,揭竿而起。
此时正是两军交战之际,怎么会有人来叫阵?莫非是冯凌的人?
副将赵宣似是看出李青宛二人的疑惑,解释一番,“大将军已探查过那郎君底细,与蒲州并无干系。只是来同州营寻人,他半分不说要找的人是何姓名、是何长相,大将军当他挑事的,本想将人打出去,可那郎君放出话,若是能在五日内连胜我同州营百人,就要大将军帮他找人。”
“算算人数,已有九十多人输给那郎君了。”
“九十多人,都输给那位郎君了?”李青宛眸子一亮。
宋鹤却是沉了脸,“两军交战之际,石将军怎可如此胡闹!”
副将低下了头,任由宋鹤教训。
李青宛丝毫不在意,瞧着宋鹤滔滔不绝从治军规矩讲到邺朝律法,眨巴眨巴眼,趁着无人注意,悄悄脱离运送粮草的队伍,拐了个身,往中军大营中心地带走去。
一人单挑百人,此等壮士叫李青宛如何不好奇。
同州兵力虽比不上北都府的精锐,但常与蒲州交战,将士们也都是真刀真枪上战场拼杀过的,断不会一连九十余人都是酒囊饭袋。
而且,还是在五日之中接连迎战,谢白榆都做不到呢!
思及此,李青宛步伐加快,没一会儿,便瞧见一群将士。
围观的将士们自动在中间留出一圈空地,李青宛找了个无人的位置,角度不好,只能瞧见比斗场中那“主角”的后背。
那男子背对她站立,身上的灰色圆领长袍随风摆动,他一脚踢起前裾,利落地挽起别在黑色的蹀躞带上,一脚蹬出,十分干脆地将他面前早已脱力的将士踢出场外,而后朗声道:“下一个!”
声音散漫,听着不太正经,但其中却蕴含着一股磁性而威严的震慑力。
李青宛眸子亮了几分。听声音,这背对着她的灰袍郎君,似乎年岁并不大。
话音落下,围观的众位将士默了一瞬,方才被他踢下场的可是九品仁勇校尉,曾在战场上连续杀敌十余人。仁勇校尉都不是灰袍郎君的对手,更遑论是他们。
一时间,并没有人站出来。
灰袍郎君站直身子,抬手挠了挠耳朵,举止轻佻而嘲讽,“若是没有人站出来,那等明日石将军回来,我便……”
“我来!”
似是被灰袍郎君的举止刺激到,一声暴喝自外圈传出。围观的将士纷纷退避,李青宛正巧能瞧见,一个身形似有小山般高大的士兵,从纳凉营帐底下的座椅上起身。
能端坐在营帐底下看比斗,想必在同州营中身份不一般吧。
围观士兵们的称呼,很快印证了李青宛的猜测。
“钱将军,这小子太欺负人了!”
“钱将军,一定要教训他!”
“钱将军,给这小子一点儿苦头吃吃!”
姓钱?
李青宛遍寻脑海中的名字,想起阿耶在与她讲起北都府各个军营的将领时,曾提过同州营有一个使百斤铁锤的将军,名唤钱明。
钱明一个跃身,进入场中,大地都颤了颤。
“好!”
钱明还未出手,就将灰袍郎君震得身形不稳、脚步踉跄,场下顿时爆发出阵阵叫好声。
李青宛瞧着钱明如小山般的身形投下一片阴影,将对面的灰袍郎君遮蔽其中,不禁为他捏了一把汗。
如此悬殊的体形差距,灰袍郎君能胜吗?
钱明手中那两把百斤重的铁锤,都能将灰袍郎君砸死吧。
“钱将军若是要用武器,容……”
“小子,受死吧!”
灰袍郎君才开口,钱明就大喝一声,向他奔去,哐哐两锤砸在地上,直接砸出两个深坑。尘土飞扬,场中局势迷离起来,叫人看不分明。
李青宛向后退了两步,生怕被拳风扫到,但凡有一锤落在了她的身上,只怕当场就要归西。
站得远了,反倒是更能清晰瞧见场中情形。
钱明果真不一般,哐哐几锤砸得灰袍郎君只能躲避,毫无招架之力,扬起的尘土砸在他的衣袍之上,很是狼狈。
瞧着瞧着,李青宛察觉不对。
怎么钱明有趁手的武器,灰袍郎君却没有呢?
这岂不是,欺负人!
李青宛看不下去,抬眼环视四周,发现了不远处的兵器架子,上头刀枪剑戟一应俱全,当即过去。
拿起一把剑在手中掂量几下后,李青宛放下剑转而拿起兵器架最上头的长枪。
“这位郎君,接着!”
李青宛高喊一声,见灰袍郎君分神看她,她当即双手用力将长枪抛向灰袍郎君。
抛出长枪,李青宛怔在原地。
这灰袍郎君,怎么如此眼熟?
好像…
与她两年前捡到的小瞎子,一模一样!
两年多前,李青宛及笄,都督夫人开始为她物色北都府年龄相近的郎君做夫君。
李青宛的阿耶是北都府都督,统管十万大军,在邺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李青宛的阿娘曾经是东都第一才女,又是北都府致民书院的山长,如此显赫的身份背景,求娶李青宛的郎君可以从北都府一路排队到东都,竞争别提有多激烈。
李青宛看着经过阿耶阿娘筛选过的郎君画像,有武功高强的、有学识渊博的、有家世显赫的,偏偏,没一个长得帅的。
也真是奇了怪了,偌大的北都府,偌大的北方十四州,竟然找不出一个模样俊俏的郎君。
李青宛不耐烦配合,躲懒跑去了山上,美其名曰帮秦三娘看药田。
天公作美,她刚住进药庐没多久,就在药田中捡到一个小瞎子。
小瞎子虽然瞎了,但是真好看呀。
十五岁的李青宛见到那小瞎子的第一眼,突然就学会了“我见犹怜”这个词。
上赶着将人捡回家,担心打扰阿娘为她择婿的兴致,暂时将人养在秦三娘的药庐,只等帮小瞎子的眼睛治好以后,再引荐小瞎子与阿耶阿娘认识。
不然,身有残疾、一个瞎子郎君,再好看,阿耶和阿娘都不能答应李青宛嫁给他。
可没想到小瞎子的眼睛还没治好,他就不见了。
留下字条一张玉牌一枚,说是当作对她的报答。
李青宛怒极!
她要的是什么长生玉牌吗?
她要的是俊俏郎君!
为此,心情低落难过了好几日,阿耶还嘲笑她,说根本没有小瞎子,根本没有什么俊俏郎君,故事都是她编的。
断没想到,小瞎子不瞎了,还出现在了同州营,还身手了得?
这…
当初她就是相中那小瞎子孤苦可怜、弱不禁风的模样,怕的就是有朝一日,自己犯浑的时候打不过郎君。那说出去,多没面子呀。
可眼前这灰袍郎君,哪有半点柔弱的样子?
回想了一下,小瞎子留给她的长生玉牌上写了一个人的八字和名字,叫什么来着?
啊对,萧绪!
李青宛侧坐在押运粮草的流马之上,嘴里叼了根狗尾巴草,半支起身子,一条腿垂下去,在空中晃啊晃。
斑驳的阳关透过夹道两旁高耸的树木,在李青宛过分宽大的墨青色绸缎圆领袍上投下斑斑点点,似是幽静湖泊波光粼粼。
将出密林,阳光刺眼,李青宛拿起一旁的草帽盖在脸上,半躺下去。找到一个舒适的姿势,正欲会会周公,草帽被人拿走。
刺目的阳光直直照射下来,鼻翼间被丰沛又热烈的青草香气萦绕,李青宛抬手挡在眼前,透过指缝看向一旁骑马的将军。
宋鹤长剑挑起草帽,笑道:“送完同州的粮草可就要回北都府了,女郎可就没法再逃了哦。”
李青宛皱眉不喜,伸手欲夺回草帽,不料宋鹤牵扯马头,拉开了。李青宛当即扭身,向流马上的另一妇人撒娇道:“三娘,你看他~”
秦三娘哑然失笑,她与宋鹤并无一儿半女,看着李青宛长大早把李青宛当作是半个女儿,最受不住这小祖宗撒娇了。抬头嗔怪自家夫君一声:“你就别逗她了。”
一物降一物,宋鹤只得挨近二人,任由李青宛抢走草帽。嘴上却不放过,压低了声音:“小……小郎君躲了几个月,送完这趟粮草可就没法再躲了,还是乖乖回北都府成亲吧。”
李青宛此时作男装打扮,宋鹤把到嘴边的“小姐”换成了“小郎君”。
刚刚抢回草帽,李青宛喜悦不过一瞬,闻言面上的笑容立刻僵住,嘴角向下撇了撇,颇为不悦。
偏宋鹤恍若不察,补充道:“谢小将军人中龙凤,虽不如阿满那般功绩显赫,但温润谦和、为人忠厚老实,谢家又是钟鸣鼎盛之家,小郎君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李青宛年逾十八,在女子十五六岁就成婚的邺朝,实属“大龄”。
这两年愁坏了她的阿娘,四处为李青宛物色合适的郎君。
听宋鹤说得愈发来劲,李青宛捂住耳朵翻过身去,窝在秦三娘怀中,背对着阳光也背对着宋鹤。
有什么不满意的?
她可有太多不满意的了!
小时候阿娘常对她说,郎君家世德行都可以将就,偏偏长相不能讲究,可为何等她长大了,要给她寻那样一门亲事?
大人都是这样,说一套做一套的吗?
谢家是钟鸣鼎盛之家,她的阿耶还是邺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都督呢。
她这样的家世,就是效仿东都的公主们养一院子面首都可以,为何要吊死在谢白榆这棵树上?
尤其,这还是棵歪脖子树!
谢白榆确实性子谦和、立有战功,但,他那张脸和俊俏二字实在是没有一点儿关系。
回北都府成亲?
她才不要。
再说了,谁说女郎一定要嫁人的,她为何不能像阿耶那样做一个霸据一方的都督呢?
瞧着李青宛逃避的模样,宋鹤笑出了声。
此番离开北都府外出调配粮仓,一直都是在赶路,幸亏李青宛跟着一块儿,三不五时逗李青宛一下、吵个几句,否则这一路上一定闷得要死。
想到当初离开北都府时都督郑重地托付,宋鹤望向李青宛的眸色深了深。
小姐天真年幼,只怕要辜负都督期望……
嬉闹间,一行人已到同州大营。
甫一进营盘辕门,吵嚷的喧闹声传入几人耳中。
接应的副将解释道:“前几日来了个叫阵的郎君,营帐中有几位将军正在陪那郎君过招呢。”
“叫阵?”
李青宛疑惑。
同州地处北都府最南,是北都府所辖十四上州中离东都最近的城。三个月前,与同州一河之隔的蒲州王冯凌不满削藩政策,揭竿而起。
此时正是两军交战之际,怎么会有人来叫阵?莫非是冯凌的人?
副将赵宣似是看出李青宛二人的疑惑,解释一番,“大将军已探查过那郎君底细,与蒲州并无干系。只是来同州营寻人,他半分不说要找的人是何姓名、是何长相,大将军当他挑事的,本想将人打出去,可那郎君放出话,若是能在五日内连胜我同州营百人,就要大将军帮他找人。”
“算算人数,已有九十多人输给那郎君了。”
“九十多人,都输给那位郎君了?”李青宛眸子一亮。
宋鹤却是沉了脸,“两军交战之际,石将军怎可如此胡闹!”
副将低下了头,任由宋鹤教训。
李青宛丝毫不在意,瞧着宋鹤滔滔不绝从治军规矩讲到邺朝律法,眨巴眨巴眼,趁着无人注意,悄悄脱离运送粮草的队伍,拐了个身,往中军大营中心地带走去。
一人单挑百人,此等壮士叫李青宛如何不好奇。
同州兵力虽比不上北都府的精锐,但常与蒲州交战,将士们也都是真刀真枪上战场拼杀过的,断不会一连九十余人都是酒囊饭袋。
而且,还是在五日之中接连迎战,谢白榆都做不到呢!
思及此,李青宛步伐加快,没一会儿,便瞧见一群将士。
围观的将士们自动在中间留出一圈空地,李青宛找了个无人的位置,角度不好,只能瞧见比斗场中那“主角”的后背。
那男子背对她站立,身上的灰色圆领长袍随风摆动,他一脚踢起前裾,利落地挽起别在黑色的蹀躞带上,一脚蹬出,十分干脆地将他面前早已脱力的将士踢出场外,而后朗声道:“下一个!”
声音散漫,听着不太正经,但其中却蕴含着一股磁性而威严的震慑力。
李青宛眸子亮了几分。听声音,这背对着她的灰袍郎君,似乎年岁并不大。
话音落下,围观的众位将士默了一瞬,方才被他踢下场的可是九品仁勇校尉,曾在战场上连续杀敌十余人。仁勇校尉都不是灰袍郎君的对手,更遑论是他们。
一时间,并没有人站出来。
灰袍郎君站直身子,抬手挠了挠耳朵,举止轻佻而嘲讽,“若是没有人站出来,那等明日石将军回来,我便……”
“我来!”
似是被灰袍郎君的举止刺激到,一声暴喝自外圈传出。围观的将士纷纷退避,李青宛正巧能瞧见,一个身形似有小山般高大的士兵,从纳凉营帐底下的座椅上起身。
能端坐在营帐底下看比斗,想必在同州营中身份不一般吧。
围观士兵们的称呼,很快印证了李青宛的猜测。
“钱将军,这小子太欺负人了!”
“钱将军,一定要教训他!”
“钱将军,给这小子一点儿苦头吃吃!”
姓钱?
李青宛遍寻脑海中的名字,想起阿耶在与她讲起北都府各个军营的将领时,曾提过同州营有一个使百斤铁锤的将军,名唤钱明。
钱明一个跃身,进入场中,大地都颤了颤。
“好!”
钱明还未出手,就将灰袍郎君震得身形不稳、脚步踉跄,场下顿时爆发出阵阵叫好声。
李青宛瞧着钱明如小山般的身形投下一片阴影,将对面的灰袍郎君遮蔽其中,不禁为他捏了一把汗。
如此悬殊的体形差距,灰袍郎君能胜吗?
钱明手中那两把百斤重的铁锤,都能将灰袍郎君砸死吧。
“钱将军若是要用武器,容……”
“小子,受死吧!”
灰袍郎君才开口,钱明就大喝一声,向他奔去,哐哐两锤砸在地上,直接砸出两个深坑。尘土飞扬,场中局势迷离起来,叫人看不分明。
李青宛向后退了两步,生怕被拳风扫到,但凡有一锤落在了她的身上,只怕当场就要归西。
站得远了,反倒是更能清晰瞧见场中情形。
钱明果真不一般,哐哐几锤砸得灰袍郎君只能躲避,毫无招架之力,扬起的尘土砸在他的衣袍之上,很是狼狈。
瞧着瞧着,李青宛察觉不对。
怎么钱明有趁手的武器,灰袍郎君却没有呢?
这岂不是,欺负人!
李青宛看不下去,抬眼环视四周,发现了不远处的兵器架子,上头刀枪剑戟一应俱全,当即过去。
拿起一把剑在手中掂量几下后,李青宛放下剑转而拿起兵器架最上头的长枪。
“这位郎君,接着!”
李青宛高喊一声,见灰袍郎君分神看她,她当即双手用力将长枪抛向灰袍郎君。
抛出长枪,李青宛怔在原地。
这灰袍郎君,怎么如此眼熟?
好像…
与她两年前捡到的小瞎子,一模一样!
两年多前,李青宛及笄,都督夫人开始为她物色北都府年龄相近的郎君做夫君。
李青宛的阿耶是北都府都督,统管十万大军,在邺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李青宛的阿娘曾经是东都第一才女,又是北都府致民书院的山长,如此显赫的身份背景,求娶李青宛的郎君可以从北都府一路排队到东都,竞争别提有多激烈。
李青宛看着经过阿耶阿娘筛选过的郎君画像,有武功高强的、有学识渊博的、有家世显赫的,偏偏,没一个长得帅的。
也真是奇了怪了,偌大的北都府,偌大的北方十四州,竟然找不出一个模样俊俏的郎君。
李青宛不耐烦配合,躲懒跑去了山上,美其名曰帮秦三娘看药田。
天公作美,她刚住进药庐没多久,就在药田中捡到一个小瞎子。
小瞎子虽然瞎了,但是真好看呀。
十五岁的李青宛见到那小瞎子的第一眼,突然就学会了“我见犹怜”这个词。
上赶着将人捡回家,担心打扰阿娘为她择婿的兴致,暂时将人养在秦三娘的药庐,只等帮小瞎子的眼睛治好以后,再引荐小瞎子与阿耶阿娘认识。
不然,身有残疾、一个瞎子郎君,再好看,阿耶和阿娘都不能答应李青宛嫁给他。
可没想到小瞎子的眼睛还没治好,他就不见了。
留下字条一张玉牌一枚,说是当作对她的报答。
李青宛怒极!
她要的是什么长生玉牌吗?
她要的是俊俏郎君!
为此,心情低落难过了好几日,阿耶还嘲笑她,说根本没有小瞎子,根本没有什么俊俏郎君,故事都是她编的。
断没想到,小瞎子不瞎了,还出现在了同州营,还身手了得?
这…
当初她就是相中那小瞎子孤苦可怜、弱不禁风的模样,怕的就是有朝一日,自己犯浑的时候打不过郎君。那说出去,多没面子呀。
可眼前这灰袍郎君,哪有半点柔弱的样子?
回想了一下,小瞎子留给她的长生玉牌上写了一个人的八字和名字,叫什么来着?
啊对,萧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