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笔直地坐在供坛外,嘴里不停地念着经文,嘴唇干涸得如同久旱后的斑驳河岸,纹理内透着血迹。

    士兵见文执卿已到,才想上前逼迦蓝停止见礼,却见文执卿在目睹这一情景后,忽然收起了浑身的戾气。

    他对左右道:“你们先下去吧。”

    士兵面面相觑,却无人敢问,只得老实领命。

    文执卿在迦蓝身侧缓缓坐了下来,将他瞧得更仔细了些。

    他常年盘念珠的手本就有了层厚厚的茧子,可到底这茧子也没禁住他这几日的消磨,手指红肿着,带着笨拙的粗钝,却仍旧不肯停下。他身上带着层清晨微露,又叠着几层往日霜尘,若不是他嘴上和手上的动作,远远望去,还真像是成了佛的苦僧尸身。

    文执卿在旁轻声道:“别念了。”

    迦蓝并没有停下。

    文执卿看了看眼前的供坛,似是明了了一切,道:“这供坛的金塔里,放的是佛祖的舍利子,对吧?”

    迦蓝嘴唇不停地念着经文,丝毫不受打扰。

    “梵音总说,你最通佛性,因为你心里装的,是对天下人的怜悯。如今你这样不吃不喝地跑到离佛祖最近的地方,念的,可是梵音?”文执卿轻声问。

    迦蓝如同听不见一般。

    “没用的,”文执卿无奈苦笑,“已经来不及了。”

    迦蓝念经的声音似是盖过了一切一般,其余任何都入不得他耳。

    文执卿声音带着癫意:“你以为我没求过你的佛祖吗?我求了世间一切的神明,我用尽了世间一切的办法,可都没有用,她要死了。我救不回来,你救不回来,你的佛祖也救不回来!”

    “你听到了吗!”他使劲吼道:“我说她快要死了!”

    文执卿满腔愤恨无处发泄,挥拳欲捶向这死脑筋的臭和尚,却发现他的眼角处,静然滑落过一滴泪。

    文执卿的拳头凝在半空中没有落下,却突然让他想通了一切。

    “襄王府的那场法事,究竟是住持应下的?还是你应下的?”

    迦蓝手上的动作些微迟疑。

    “迦蓝,每年五月十三的祈福典礼,是你不得不去,还是你甘心要去?”他继续问道。

    迦蓝身体微微一颤。

    五月十三日清晨,住持周到地替他开解:“圣僧若是不便,今日这祈福典礼……”

    “无妨。”他急忙打断,小心翼翼地装出平静淡然,嘴上这样讲着,心里却生怕住持再多说两句,断了他参加的可能。

    文执卿又问道:“那魍魉镇的道场,你是为了施助百姓而建,还是为了见她而建?”

    迦蓝喉头上下滑动。

    “施主。”他这样叫她。

    “梵音。”她撅着嘴巴纠正他,气呼呼地在一旁忙碌,全然看不到圣僧那追在后面的眼神,藏在嘴角的笑意。

    “施主。”他故意这样叫她,像是调皮的孩子。

    而那两个字,成为了圣僧午夜梦回呢喃在唇齿间的禁忌,他念着“梵音”,如此充满佛性的两个字,却生出了离佛最远的欲念。

    文执卿搜罗着脑海中每一丝被忽略的痕迹,再次问道:“还有北洲府永安寺的文碟,你那日是为了云济法师而送,还是为了救她亲重之人而送?”

    那日清晨,少女在佛祖前虔诚祈祷:求佛祖保佑时年哥和如意平安无事,求佛祖务必帮他们平安归来。

    她的眼角的含着泪,真切得令人心中不由发酸。

    住持惊诧道:“圣僧此时前往北洲府,怕是会惹事上身。”

    这时间点巧合得让人不由生疑。

    迦蓝回道:“本来无一物,何惧惹尘埃?”

    他心虚地咽着口水,用佛祖的话来堵住众人悠悠之口,抬头时却见佛祖的铜像正低垂双目看着自己。他慌乱地将眼神躲开,头一回不敢再继续直视佛祖。

    “迦蓝,你喜欢她?”

    声声入耳,句句入心。

    文执卿问完这句,迦蓝终于停下了嘴中的经文。

    “你喜欢她。”文执卿肯定道。

    迦蓝睁开双眼,满是血红。

    文执卿良久不知如何开口,只道:“去看看她吧,别让她孤零零地走。”

    一个时辰后,脱下袈裟的迦蓝站在迦蓝寺门口,头也不回地准备迈步而出。

    忽听身后住持道:“回头是岸!”

    迦蓝看着寺外的桃红柳绿,道:“我回不了头了。”

    住持满是失望无奈:“我早就说过,魍魉镇是你的劫,你终究还是渡不过。迦蓝,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半年前,他曾经这样告诉她:“生本是历炼,死亦是常事,世人终会去往极乐,早晚而已。”

    那时,她问:“你当真这样想?”

    当日的迦蓝给不了她答案。时至今日,他方才顿悟:“既然佛不肯渡她,那我便同她共沉苦海又如何?”

    迦蓝身体虚弱,脚步却坚定异常。

    等我,一定要再等等我。

    ——————————————————————

    迦蓝入魍魉镇时,左右没有一人阻拦。负责暗哨的裴晟郑重其事地宣告道:“圣僧若执意入镇,我必不阻拦,只是这一入,怕是未必能出来了,圣僧可思虑周详?”

    迦蓝表情平静:“有劳。”

    裴晟挥了挥手,岗哨的木桩被抬起,他脚步坚定只身入内。

    左右私语道:“这和尚今日怎么穿了身普通的衣服?看起来怪别扭的。”

    “人家是圣僧,岂是你我能揣度的?”

    “爱是什么是什么吧,反正都是有命进没命出的主。”

    迦蓝在众人的惊诧下入了镇,熟门熟路地来到文梵音的房间之外。白莲看着眼前人,一时间失了神,僵定在原地。

    倒是许阿婆先回过了神,道:“是圣僧!是圣僧来了!”

    白莲轻轻行了礼,只道:“圣僧来晚了。”

    “她情况如何?”迦蓝站在门边,却迈不开最后这几步。

    屋内再次传来剧烈的咳嗽声,白莲熟练地拿过水盆布巾,急步入内。

    半晌,咳嗽声停止,那盆清水那条白巾也混成了血污,红得发紫。

    “之前的大夫说过,等人的血咳尽了,人也就该走了。”白莲道,“只是郡主不该走得这般痛苦。”

    迦蓝双手紧攥,颤抖着推开了那道门。

    许阿婆还想进去收拾帮衬,却被白莲拦下。“阿婆,让他二人单独待一会儿吧,郡主她若是醒着,定然会这样想的。”

    许阿婆点点头,才想再继续刚才的活计,那边汝统已经熬好了药,递来道:“阿婆,喝些避避疫气。”

    他顺手也拿过一碗递给白莲,二人轻车熟路地将药喝下。

    村里只剩几人还健康着,因而平时便更加小心谨慎些。

    整整半日,文梵音屋内没有任何动静,许阿婆几次想去探看,都被白莲拦住。直到旁晚,日头渐渐落下,二人思索再三,敲门几次都无人回应,终是擅自做主打开了那间房门。

    屋内,文梵音仍旧紧闭着双眼,躺在床上。在她的嘴唇之上,是迦蓝划开的手腕,那手腕丝丝缕缕地流着血,汇入文梵音口中。

    迦蓝坐定一般在侧,同样的双眼紧闭,同样的面无血色,若不是手臂僵直地垂在那里,说他如同死人也不为过。

    二人都被这景象吓傻了眼,急忙喊来汝统将人抬到一旁。许阿婆喃喃道:“作孽啊,作孽!”

    白莲仔细检查着文梵音,却意外发现,与汤药不同,这血竟真的都全数被她咽了进去。

    许阿婆仍在念叨:“这是做什么……这是要做什么啊……”

    却看迦蓝缓缓睁开眼,道:“我无妨,将我扶过去。”

    白莲:“圣僧这是打算一命换一命?”

    迦蓝的声音带着喜出望外,又像是祈求般道:“真能换回来吗?”

    白莲冷声答:“自然不能。”

    迦蓝不愿相信,只看着文梵音的方向呢喃:“你不会死的,你流出来的血我再喂回给你,你不会死的。”

    就在这屋内乱成一团时,黑衣人再次披长袍带夜寒而来。这次他并不是一个人。同他一起的,是个年纪颇长的男人,这人道士打扮,带着一兜子快溢出来的乱七八糟。

    “你去看看。”文执卿将衣袍摘下,拉住那道人上前至文梵音身侧。

    道人神神鬼鬼地折腾一番,回道:“或许有解。”

    屋子顿时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凝在了道人身上。

    “这病虽不难治,也不好治。”道人还在吊着话,文执卿那边早就没了耐心,他上前厉声道:“治得好你要什么我赏你什么,治不好你就给她陪葬。”

    道人悻悻地收回了刚才的故作高深,回道:“药不难配,可药引难得。”

    文执卿:“这世上还没有我得不到的东西,你说便是。”

    “心头肉。”

    “什么?”

    “需要割下心头的一块肉做引。”道人老实回答。

    文执卿想都没想,果断抽出短刃欲划开衣袍,那道士急忙道:“小王爷的不行,亲人的心头肉无法做引。”

    还没待众人反应,只听一旁迦蓝虚弱地说道:“用我的。”

    文执卿这才发现屋内多了一个人,他之前瘫坐在角落木椅之上,像是死物一般,全然没有入文执卿的眼。

    他看了看迦蓝,心中犹豫。

    眼前男人的神态,应是数日数夜未吃未喝,他面无血色,这一刀下去,不知他是否扛得住。

    “圣僧不可,”白莲制止道,她转头看向文执卿:“圣僧方才已经将自己的血喂给郡主,若是再剜肉救人,怕真是一命抵一命了。”

    道人意外道:“不是说郡主现在药石不进吗?”

    “可血确实被郡主喝进去了。”白莲解释道,怕道人当她扯谎。

    道人思索回道:“这么看来,还非得圣僧的肉不可了。”

    “这是什么道理!”白莲反驳,“你若是缺药引,用我的便是!”

    “姑娘,这药最怕的就是药性和病人相冲,今日他的血能让药石不进的郡主喝下去,那便说明他二人互不相冲,自然是最佳之选。”道人回答。

    “有了这心头肉,就一定能救她吗?”文执卿问道。

    “这也不敢保准,只是古方上有这么一解,今日只能硬着头皮试一试。不过若是连这个方子都解不了,那就算是神医徵邈之亲临,也绝无解法。”道人说得信誓旦旦。

    还未等文执卿再问,迦蓝的刀已经插入了心间。

    “圣僧!”白莲失声呼叫。

    血顺着他的衣衫汩汩流下,却仍未停下他剜肉的手。

    许阿婆别过头去不敢看,白莲也不由紧皱起眉头,一旁的汝统见状,上前将二人护在了身后。

    文执卿将随身带的金创药敷在迦蓝伤口之上,郑重道:“今日之恩,来日我必全力相报。”

    迦蓝死死地攥住了他的胳膊,只道:“救她。”

    次日清晨,文梵音睁开了眼睛。

    同时,郁城战报传入若水城。

    战争二字,多是写在历史里的。最后的描述永远是胜利者的荣耀,失败者的屈辱,连带着那些不值一提的伤亡人数,合成一个或响亮或平庸的名字。

    而战争的亲历者往往无法用三言两语将那段过去概括。毕竟那是千百个真实而鲜活的生命瞬间堙灭的过程,是利刃穿过胸膛,砍掉四肢,五脏六腑破膛而出,鲜血泥浆混杂四溅的具体景象。

    往往世间太过惨烈之事,却与太过渺小之事殊途同归,都会被忽略,被概括,被一带而过。

    世事一向如此,极而过,过则缺。

    于是世人只道:七月廿三,南疆与天祈战于郁城城郊,天祈苦战而胜,南疆将士全数战死,天祈军卒三千,伤九百。

    平西将军李时年通敌叛国,押送内狱等候发落。

章节目录

事事如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任北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任北方并收藏事事如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