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蛮人真是......残暴不仁。”谢明珠握紧了手,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她。
“不。”女孩摇摇头,“是裴家。”
“裴家?”谢明珠失态地喊出了声音,“是被谢鸳灭了满门的裴家?”
女孩道:“是。”
谢明珠面色顿时惨白,望着女孩黑白分明的眼睛,不禁想起谢鸳曾说过的话,你可知天下多少无辜百姓的性命葬送在林家手中?
那时她怎么答的?
她说命贱,死有殊荣。
可如今为了苟全性命,像丧家之犬一般狼狈逃窜的她又与当初她说命贱的百姓何异。
只有站在死神刀下才知生命平等。
所以现在要杀她的,是曾经的自己。
谢鸳说对了,被人当做草芥杀害,哪会感到荣幸,只有万般恐惧和冰冷。
一种晦涩难言的痛楚在心头蔓延,谢明珠的心情说不出的复杂。
没有亲眼所见,就不该说苦难是轻飘飘的。
她张了张嘴,涩声道:“你知不知道我是......谢明珠,林家和我,有千丝万缕的血缘关系......”
女孩答:“知道。”
谢明珠舔了舔干裂的唇,“知道你还......”
女孩年纪小,却活得通透,知道谢明珠想说什么,截断道:“你是你,林家是林家,坏人有坏人的伏法,不能累及无辜,哥哥从小就告诉我,不能以偏见待人。”
谢明珠掐着手心,再也说不出话来。
女孩对她展颜一笑,“我能从姐姐的眼睛里看见,你正在愧疚,但其实今日见到姐姐,我觉得你会是一个很好的人。”
她拉住谢明珠的手,掰开她紧绷的手指,说道:“姐姐,不要害怕,我会带着你逃出去。”
谢明珠问:“你叫什么名字?”
女孩仰脸道:“宋花。”
此后两人结伴而行,有了宋花掩护,谢明珠轻而易举在蛮人眼皮子下逃出了永安城。
一路北去,走了约莫两天,终于到了苑城附近。
深夜的天空上流过几缕残云,月色明朗,风声轻轻荡漾。
苍凉林间,一座残破小庙立在荒芜的山丘上,庙中隐约可见火光,两人坐在火前,身后的影子在斑驳墙壁上摇摆不定。
谢明珠垂眼,深深凝视着往火里丢树枝的宋花,忽然出声问道:“到苑城之后你有什么打算?要不要......和我去京城?你救过我,我能许你任何想要的东西。”
泼天富贵摆在眼前,宋花却平静推拒,“我还要回去。”
谢明珠一愣,“回哪里去?你不是来苑城投奔舅母的吗?”
宋花摇头道:“我只是怕姐姐迷路,所以才撒了个谎,我早就没有亲人了。”
谢明珠抿紧了唇,转头看她,知道宋花此行是为了保护她,可她们两人之间,在这乱世之秋,分明是羸弱瘦小的宋花更需要保护才对。
让一个半大的孩子挡在危险前面,她还没有这么恬不知耻。
谢明珠张口想说什么,但对上宋花清澈的眼睛,她咽了回去,只问:“为什么要回去?”
“曾经是鸳姐姐替我撑起了破碎的天,”火苗映着宋花的脸,那双漆黑眼眸,亮的发光,“我想要和她一样,成为一颗可以为别人遮风挡雨的树,要变成哥哥想成为的人,去帮助所有还身陷泥沼的灵魂。”
谢明珠定定地看着宋花,指尖有些颤抖,她眨了眨眼,努力将涌上来的怪异情绪压下去。
饶是如此,心底仍有一个念头在叫嚣。
从前日复一日的十几年,不觉得太无趣了吗。
当真还要继续重复这味同嚼蜡的日子吗?
谢明珠的心绪纷乱复杂,她觉得自己可能是逃命逃疯了,才会生出这般离经叛道的想法。
破庙外的风声呼啸,好似要掀开屋顶,谢明珠隐约从疾风中听到了一阵低微的脚步声。
她以为是错觉,宋花却忽然站了起来,走到窗边,偷偷看去,才发现这条平日里荒无人烟的小路,有一群人无端向庙里走来。
宋花眯了眯眼,看到为首举着火把的人身上佩戴,骤然变了脸色,失声道:“不好!蛮人追上来了。”
她转身欲跑,却发觉谢明珠坐在火前岿然不动,不由得伸手去拉她,“姐姐,快走。”
谢明珠故作镇定,笑了一笑,“宋花,你走吧,蛮人要找的人是我。”
宋花不由分说,用尽力气将她拉到了庙外,指着一处道:“姐姐,那边是苑城,你往那里跑。”
谢明珠蹙眉,“你呢?”
宋花道:“我熟悉这里,我去引开那些追兵。”
谢明珠紧张地咬紧牙,“不行,我不能让你为我——”
“姐姐,你说要还我救命之恩,那就好好活下去吧。”宋花用力握了一下她的手,然后放开,转身要离去。
谢明珠眼眶忽地有些酸涩,“为什么?”
这一声呢喃混淆在风里被吹散,可宋花听见了,她站在灌木丛中,转头向谢明珠眨了眨眼睛,脸上露出孩童该有的俏皮可爱,笑道:
“姐姐,你这样好看,世间可不能缺了你这样的美人。”
语罢,她瘦小的身体迅速钻进灌木丛中消失不见。
谢明珠唇角微勾,莫名笑了一声,随后转身,同宋花背对背地奔跑起来。
只是这一次,即便累到眼前模糊也不曾停过脚步,就一直跑,直至精疲力竭,晕死过去。
.
谢明珠再醒来时,嘈杂声音从四面八方涌进耳内,她蹙了眉,倏的睁开眼,这才发现自己正躺在一间旧宅的角落,周围都是与她一样奔波逃难的流民。
她愣了一愣,有些不敢相信地看向身旁靠着墙壁,闭眼小憩的谢鸳。
所以是谢鸳救了她?
就在谢明珠愣神时,谢鸳倏的睁开了眼。
两人视线相对,都是第一次如此平静地打量对方。
片刻之后,谢明珠坐了起来,浑身都疼,嗓子像被砂砾磨过,干哑地问:“宋花呢?”
“倒是有点良心了。”谢鸳嘟囔了句,“小花没事,已经回永安了,不过你运气好,晕倒在路边,幸好是我和沈浮捡到了你。”
听到宋花走了,谢明珠心中闷涩,不知该难过还是释然。
本就萍水相逢,缘聚又散很正常,可她不知道为什么,眼泪簌簌不断地往下掉。
谢鸳第一次见到谢明珠哭,轻轻撇开目光,丢给她一个馒头。
谢明珠很久没吃东西了,一边擦着泪,一边拿着又冷又硬的馒头,狼吞虎咽地啃了一口。
就在这时,她察觉到不远处有人在看她,抬头看去,就见五六个骨瘦嶙峋的小孩正对着她手中的馒头咽口水,可谢明珠的目光扫过去,他们又瑟缩地避开眼神,唯独一个黑黢黢的小女孩还直勾勾盯着她。
谢鸳看到谢明珠掰开馒头,张口想说什么,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
每个人有每个人要走的路,或许这就是贵妃让谢明珠来此的目的。
谢明珠再不舍得口粮,却还是招手让小女孩过来,分一半馒头给她,瞪眼道:“拿走,再多就没有了。”
她语气很凶,小女孩却郑重对她鞠了一个躬,“谢谢姐姐。”
小女孩接过馒头并没有立刻吃下,而是飞快跑了回去,将小手大的馒头分给同伴,五六个小孩得到的馒头不过手指头大,却都满足地笑了起来。
谢明珠看着这幕,眼眶又开始发热,她低下头,轻轻地说:“谢鸳,你会看不起我吗?”
谢鸳说:“不会。”
没有人能鄙夷为世间苦难而颤动的心,
也没有人能瞧不起一个迷途知返的灵魂。
沉默良久,谢明珠发泄般狠狠咬了一口馒头,慢慢道:“你知道我有多恨你吗,父皇母妃,你一出生便将所有人的目光都抢了过去,我嫉妒羡慕你,像疯子一样与你针锋相对,可现在才知道这有多可笑,为了恩宠,为了虚荣,我任由莫须有的链子将自己锁住,还以为这就是我身体的一部分,但其实没有这些我也能活,还能活得更畅快。”
泪水在眼眶中汹涌,谢明珠哭声道:“现在我才明白,母妃让我来这里,是怕我活在京城,永远成为别人掌心下的一只鸟,喜怒哀乐都被人握在手中,当真可悲,更可悲的是,世界之大,我却只看得到方寸之地......”
等她哭个痛快,谢鸳才平静地问道:“所以呢谢明珠,你是不想再当鸟了,还是不想继续活在京城了?”
这有何差别?
谢明珠愣了一下,眼底浮现出几丝无措。
谢鸳叹了口气,正要开口,沈浮白却从外边回来了,看到他,谢明珠才想起什么,抹掉眼泪,问:“发生什么事了?你们怎么在这儿,蛮夷又为何会突然起兵?”
谢鸳和沈浮白对视一眼,将猜测的前因后都告诉了她。
“这场瘟疫恐怕从金侪进京朝贡便开始策划了,借谢明景的手扰乱朝廷是阳谋,利用瘟疫制造恐慌是阴谋,至于他们为何突然起兵,恐怕是没想到沈浮白能迅速控制疫情,外加之金侪那颗想杀我的心。”
谢明珠道:“原来如此......”
练兵、造反、宫变、瘟疫,环环相扣,但棋差一着,输在谢鸳和沈浮白这个变数。
沈浮白看着两人,压低了声音说:“前面的路我探查过,没有多少蛮人,想必是顾忌周围的顾家军,我们现在出发,天黑前就能赶到苑城。”
事不宜迟,谢鸳和谢明珠立刻站起来。
三人离开的时候,谢明珠看见刚才要馒头的小女孩坐到了窗下看书,她情不自禁地走过去,问道:“你逃难还带书?”
小女孩羞赧地垂下头,“姐姐,书是路上捡的,我想看看能不能从上面学几个字。”
谢明珠惊讶,“你不识字?”
小女孩苦笑道:“姐姐穿着应该是大户人家的小姐,您不知道,书这种金贵之物,往往只有家中男丁能学。”
谢明珠问:“为什么?”
小女孩见怪不怪,“娘亲说弟弟要继承家业,传宗接代,我以后嫁出去就是别人家的人了。”
这一刻,谢明珠很想问:凭什么?
但张开口,说的却是:“你......父亲母亲呢?”
“和弟弟走了,”小女孩眼中闪过泪光,“父亲说现在世道太乱,家里庄稼又被蛮人毁了,养不起我和弟弟两个人,本来打算要把我卖到富人家做奴婢给家里换点肉吃,可惜我太黑了,没人瞧得上,所以他们半路把我扔下了。”
谢明珠难以置信地盯着她看了半晌,骤然转头看向其余几个孩子,这才发现这些干巴巴的孩子竟都是女孩。
小女孩又说:“姐姐,她们和我一样都是被爹娘丢下的,你说我们真的除了生孩子就没别的用了吗?”
“当然不是。”谢明珠矢口否认,但嘴唇颤抖,说不出更多的话。
大晋为官者,掌权者,凡大权在握,哪一个不是男子?
从来没有哪一刻,谢明珠像现在这般意识到女子的生命有多么贫瘠。
心底被烫了一样破开一颗洞,有什么东西在呼之欲出。
不对,还有一个例外,谢鸳!
谢明珠像是找到了救赎,近乎求生般抬头四看,就见谢鸳站在门口的夕阳下,双手抱胸,朝她挑眉,“这点路也能走丢?快过来。”
“不。”女孩摇摇头,“是裴家。”
“裴家?”谢明珠失态地喊出了声音,“是被谢鸳灭了满门的裴家?”
女孩道:“是。”
谢明珠面色顿时惨白,望着女孩黑白分明的眼睛,不禁想起谢鸳曾说过的话,你可知天下多少无辜百姓的性命葬送在林家手中?
那时她怎么答的?
她说命贱,死有殊荣。
可如今为了苟全性命,像丧家之犬一般狼狈逃窜的她又与当初她说命贱的百姓何异。
只有站在死神刀下才知生命平等。
所以现在要杀她的,是曾经的自己。
谢鸳说对了,被人当做草芥杀害,哪会感到荣幸,只有万般恐惧和冰冷。
一种晦涩难言的痛楚在心头蔓延,谢明珠的心情说不出的复杂。
没有亲眼所见,就不该说苦难是轻飘飘的。
她张了张嘴,涩声道:“你知不知道我是......谢明珠,林家和我,有千丝万缕的血缘关系......”
女孩答:“知道。”
谢明珠舔了舔干裂的唇,“知道你还......”
女孩年纪小,却活得通透,知道谢明珠想说什么,截断道:“你是你,林家是林家,坏人有坏人的伏法,不能累及无辜,哥哥从小就告诉我,不能以偏见待人。”
谢明珠掐着手心,再也说不出话来。
女孩对她展颜一笑,“我能从姐姐的眼睛里看见,你正在愧疚,但其实今日见到姐姐,我觉得你会是一个很好的人。”
她拉住谢明珠的手,掰开她紧绷的手指,说道:“姐姐,不要害怕,我会带着你逃出去。”
谢明珠问:“你叫什么名字?”
女孩仰脸道:“宋花。”
此后两人结伴而行,有了宋花掩护,谢明珠轻而易举在蛮人眼皮子下逃出了永安城。
一路北去,走了约莫两天,终于到了苑城附近。
深夜的天空上流过几缕残云,月色明朗,风声轻轻荡漾。
苍凉林间,一座残破小庙立在荒芜的山丘上,庙中隐约可见火光,两人坐在火前,身后的影子在斑驳墙壁上摇摆不定。
谢明珠垂眼,深深凝视着往火里丢树枝的宋花,忽然出声问道:“到苑城之后你有什么打算?要不要......和我去京城?你救过我,我能许你任何想要的东西。”
泼天富贵摆在眼前,宋花却平静推拒,“我还要回去。”
谢明珠一愣,“回哪里去?你不是来苑城投奔舅母的吗?”
宋花摇头道:“我只是怕姐姐迷路,所以才撒了个谎,我早就没有亲人了。”
谢明珠抿紧了唇,转头看她,知道宋花此行是为了保护她,可她们两人之间,在这乱世之秋,分明是羸弱瘦小的宋花更需要保护才对。
让一个半大的孩子挡在危险前面,她还没有这么恬不知耻。
谢明珠张口想说什么,但对上宋花清澈的眼睛,她咽了回去,只问:“为什么要回去?”
“曾经是鸳姐姐替我撑起了破碎的天,”火苗映着宋花的脸,那双漆黑眼眸,亮的发光,“我想要和她一样,成为一颗可以为别人遮风挡雨的树,要变成哥哥想成为的人,去帮助所有还身陷泥沼的灵魂。”
谢明珠定定地看着宋花,指尖有些颤抖,她眨了眨眼,努力将涌上来的怪异情绪压下去。
饶是如此,心底仍有一个念头在叫嚣。
从前日复一日的十几年,不觉得太无趣了吗。
当真还要继续重复这味同嚼蜡的日子吗?
谢明珠的心绪纷乱复杂,她觉得自己可能是逃命逃疯了,才会生出这般离经叛道的想法。
破庙外的风声呼啸,好似要掀开屋顶,谢明珠隐约从疾风中听到了一阵低微的脚步声。
她以为是错觉,宋花却忽然站了起来,走到窗边,偷偷看去,才发现这条平日里荒无人烟的小路,有一群人无端向庙里走来。
宋花眯了眯眼,看到为首举着火把的人身上佩戴,骤然变了脸色,失声道:“不好!蛮人追上来了。”
她转身欲跑,却发觉谢明珠坐在火前岿然不动,不由得伸手去拉她,“姐姐,快走。”
谢明珠故作镇定,笑了一笑,“宋花,你走吧,蛮人要找的人是我。”
宋花不由分说,用尽力气将她拉到了庙外,指着一处道:“姐姐,那边是苑城,你往那里跑。”
谢明珠蹙眉,“你呢?”
宋花道:“我熟悉这里,我去引开那些追兵。”
谢明珠紧张地咬紧牙,“不行,我不能让你为我——”
“姐姐,你说要还我救命之恩,那就好好活下去吧。”宋花用力握了一下她的手,然后放开,转身要离去。
谢明珠眼眶忽地有些酸涩,“为什么?”
这一声呢喃混淆在风里被吹散,可宋花听见了,她站在灌木丛中,转头向谢明珠眨了眨眼睛,脸上露出孩童该有的俏皮可爱,笑道:
“姐姐,你这样好看,世间可不能缺了你这样的美人。”
语罢,她瘦小的身体迅速钻进灌木丛中消失不见。
谢明珠唇角微勾,莫名笑了一声,随后转身,同宋花背对背地奔跑起来。
只是这一次,即便累到眼前模糊也不曾停过脚步,就一直跑,直至精疲力竭,晕死过去。
.
谢明珠再醒来时,嘈杂声音从四面八方涌进耳内,她蹙了眉,倏的睁开眼,这才发现自己正躺在一间旧宅的角落,周围都是与她一样奔波逃难的流民。
她愣了一愣,有些不敢相信地看向身旁靠着墙壁,闭眼小憩的谢鸳。
所以是谢鸳救了她?
就在谢明珠愣神时,谢鸳倏的睁开了眼。
两人视线相对,都是第一次如此平静地打量对方。
片刻之后,谢明珠坐了起来,浑身都疼,嗓子像被砂砾磨过,干哑地问:“宋花呢?”
“倒是有点良心了。”谢鸳嘟囔了句,“小花没事,已经回永安了,不过你运气好,晕倒在路边,幸好是我和沈浮捡到了你。”
听到宋花走了,谢明珠心中闷涩,不知该难过还是释然。
本就萍水相逢,缘聚又散很正常,可她不知道为什么,眼泪簌簌不断地往下掉。
谢鸳第一次见到谢明珠哭,轻轻撇开目光,丢给她一个馒头。
谢明珠很久没吃东西了,一边擦着泪,一边拿着又冷又硬的馒头,狼吞虎咽地啃了一口。
就在这时,她察觉到不远处有人在看她,抬头看去,就见五六个骨瘦嶙峋的小孩正对着她手中的馒头咽口水,可谢明珠的目光扫过去,他们又瑟缩地避开眼神,唯独一个黑黢黢的小女孩还直勾勾盯着她。
谢鸳看到谢明珠掰开馒头,张口想说什么,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
每个人有每个人要走的路,或许这就是贵妃让谢明珠来此的目的。
谢明珠再不舍得口粮,却还是招手让小女孩过来,分一半馒头给她,瞪眼道:“拿走,再多就没有了。”
她语气很凶,小女孩却郑重对她鞠了一个躬,“谢谢姐姐。”
小女孩接过馒头并没有立刻吃下,而是飞快跑了回去,将小手大的馒头分给同伴,五六个小孩得到的馒头不过手指头大,却都满足地笑了起来。
谢明珠看着这幕,眼眶又开始发热,她低下头,轻轻地说:“谢鸳,你会看不起我吗?”
谢鸳说:“不会。”
没有人能鄙夷为世间苦难而颤动的心,
也没有人能瞧不起一个迷途知返的灵魂。
沉默良久,谢明珠发泄般狠狠咬了一口馒头,慢慢道:“你知道我有多恨你吗,父皇母妃,你一出生便将所有人的目光都抢了过去,我嫉妒羡慕你,像疯子一样与你针锋相对,可现在才知道这有多可笑,为了恩宠,为了虚荣,我任由莫须有的链子将自己锁住,还以为这就是我身体的一部分,但其实没有这些我也能活,还能活得更畅快。”
泪水在眼眶中汹涌,谢明珠哭声道:“现在我才明白,母妃让我来这里,是怕我活在京城,永远成为别人掌心下的一只鸟,喜怒哀乐都被人握在手中,当真可悲,更可悲的是,世界之大,我却只看得到方寸之地......”
等她哭个痛快,谢鸳才平静地问道:“所以呢谢明珠,你是不想再当鸟了,还是不想继续活在京城了?”
这有何差别?
谢明珠愣了一下,眼底浮现出几丝无措。
谢鸳叹了口气,正要开口,沈浮白却从外边回来了,看到他,谢明珠才想起什么,抹掉眼泪,问:“发生什么事了?你们怎么在这儿,蛮夷又为何会突然起兵?”
谢鸳和沈浮白对视一眼,将猜测的前因后都告诉了她。
“这场瘟疫恐怕从金侪进京朝贡便开始策划了,借谢明景的手扰乱朝廷是阳谋,利用瘟疫制造恐慌是阴谋,至于他们为何突然起兵,恐怕是没想到沈浮白能迅速控制疫情,外加之金侪那颗想杀我的心。”
谢明珠道:“原来如此......”
练兵、造反、宫变、瘟疫,环环相扣,但棋差一着,输在谢鸳和沈浮白这个变数。
沈浮白看着两人,压低了声音说:“前面的路我探查过,没有多少蛮人,想必是顾忌周围的顾家军,我们现在出发,天黑前就能赶到苑城。”
事不宜迟,谢鸳和谢明珠立刻站起来。
三人离开的时候,谢明珠看见刚才要馒头的小女孩坐到了窗下看书,她情不自禁地走过去,问道:“你逃难还带书?”
小女孩羞赧地垂下头,“姐姐,书是路上捡的,我想看看能不能从上面学几个字。”
谢明珠惊讶,“你不识字?”
小女孩苦笑道:“姐姐穿着应该是大户人家的小姐,您不知道,书这种金贵之物,往往只有家中男丁能学。”
谢明珠问:“为什么?”
小女孩见怪不怪,“娘亲说弟弟要继承家业,传宗接代,我以后嫁出去就是别人家的人了。”
这一刻,谢明珠很想问:凭什么?
但张开口,说的却是:“你......父亲母亲呢?”
“和弟弟走了,”小女孩眼中闪过泪光,“父亲说现在世道太乱,家里庄稼又被蛮人毁了,养不起我和弟弟两个人,本来打算要把我卖到富人家做奴婢给家里换点肉吃,可惜我太黑了,没人瞧得上,所以他们半路把我扔下了。”
谢明珠难以置信地盯着她看了半晌,骤然转头看向其余几个孩子,这才发现这些干巴巴的孩子竟都是女孩。
小女孩又说:“姐姐,她们和我一样都是被爹娘丢下的,你说我们真的除了生孩子就没别的用了吗?”
“当然不是。”谢明珠矢口否认,但嘴唇颤抖,说不出更多的话。
大晋为官者,掌权者,凡大权在握,哪一个不是男子?
从来没有哪一刻,谢明珠像现在这般意识到女子的生命有多么贫瘠。
心底被烫了一样破开一颗洞,有什么东西在呼之欲出。
不对,还有一个例外,谢鸳!
谢明珠像是找到了救赎,近乎求生般抬头四看,就见谢鸳站在门口的夕阳下,双手抱胸,朝她挑眉,“这点路也能走丢?快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