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的永晋元年,朝堂易主,由于新帝并非先帝之亲子,而是因宗亲之血脉才被选为即位新帝。
于是与先帝有着同样皇亲关系的家族便成了新帝忌惮的对象。
毕竟能从宗亲中选永晋帝,便也能选中其他人。
其中的赵州李氏,因着成国公于前朝是重臣,而成国公夫人还是与先帝有着血亲关系的郡主。
不管帝位如何更替,这样的家族只要不出谋逆之罪,单靠着祖祖辈辈垒下的功勋与出身,便可保其百世荣华。
因此在李君牧与其长子李炀被永晋帝召出云安,驻守西北之时,永晋帝也继而把目光投向了次子李煦,将其留在了定州。
一个孕育出百年士族,书香文流之古城,却也是同样偏离云安,远离朝堂。
谁都知道,李迎秋只身一人守着赵州成国公府并不能整出花样。
但若还有一个次子养在身边,等日渐长大,有了训兵领兵之能,难免不会养出对抗朝堂的野狼。
李煦七岁那年便是这样被送往了定州,永晋帝特赐其府邸,美名曰代其父兄养育幼子,实则却是令其与成国公府分离异地。
若是赵州李氏父子有兵变之嫌,幼子在定州则可直接被拿下。
定州的世家士族何其之多,又何其精明。
一个被遣留下来的皇亲世子,哪怕住着富丽堂皇的宅院,也不过是座牢笼。
这些大人间的事是如何盘算的,对于六七岁的孩童来说,始终是懵然难懂的。
若非崔疏禾,大概李煦也会在他七岁那年,高烧昏厥时,就已病逝在无人照料的高门深院中。
六岁的崔疏禾在定州老宅时有着自个的院子,伺候她的寻云寻风是崔府的家生子,此外还有一位教养嬷嬷。
初冬的一个夜晚,她撅着腚往院子墙角的狗洞上钻,圆滚滚的身体被窄小的坑洞卡住,一张小脸都憋红了。
“寻云,你快些。”
小疏禾带着稚气软糯的语气,不敢喊大声,嘴里嘟嘟囔囔地念着晚间就不该多喝一碗糯米粥。
这不,卡住了嘛。
幼时的崔疏禾在吃方面没有节制,崔家人又不敢克扣这位全家上下娇宠着的小小娘子。
于是六岁时她便是浑身肉乎乎的,幸而脸颊下巴还是细细尖尖的,能看出小美人胚子的模样。
这狗洞本就是寻风从前给她的小黄狗挖的,后来成了她出门的捷径。
这下她长胖了,愣是没挤进去。
“娘子,要不咱回去吧。黄嬷嬷等下该醒了。”
寻云蹲在狗洞旁,同崔疏禾岁数相同,但身形比崔疏禾要高大一圈。
她正四处巡视着院子四角,就怕黄嬷嬷又发现她家娘子在爬狗洞。
“李哥哥好像生病了,我得去看看。”
崔疏禾的头已经伸到隔壁院了,剩腰腚还卡着,连忙伸出手朝后方晃,“寻风,推我一把,赶紧的。”
寻风向来唯崔疏禾是也,听完赶紧从廊檐探风的角落中回到狗洞边,半跪着作揖,“娘子得罪了。”
随后一脚给踹了过去。
力度都不带减的,崔疏禾直接被踹飞到对面院子吃草了。
连带着踹过去的,还有一个鼓鼓囊囊的小包袱。
崔疏禾丝毫不矫气,从那园子中的草丛中拍拍膝盖后起身,拎起了那个小包袱。
这几日崔少尤特地叮嘱着黄嬷嬷千万要看住崔疏禾,别往隔壁院去。
那里住了一位皇亲世子。
皇命在那,他们崔家虽然就相隔两道墙,但也想避着点风头,别掺和他们皇室中的事。
孩童便是不让她做啥,她偏要做啥。
崔疏禾只是奇怪,大人们都说得神神秘秘的,可这隔壁大宅子,明明就只有一个哥哥住着。
宅子比整个崔府所有院子加起来还要大,里头光园子就有两个。
可是家仆也没有,亲族也没有。
那位哥哥,还病着。
崔疏禾觉得大伯父说得不对,她才不是只会捣乱呢。
瞧,她把她生病时嬷嬷会用的药瓶、干净的巾子,还有可生火的干草根,都装起来了。
崔疏禾刚在寝间装作睡着,骗过了黄嬷嬷的法眼。
当下正值初冬,她里衣外只披着一件外衫,没有盘发,站在这空荡荡的院子中被晚风吹得发丝四散,冻得跺脚。
她猫着身,穿过抄手游廊,迈过园子里蜿蜒的石子路。
这明明不是她的宅子,在她几次偷偷溜过来找李哥哥后,居然已经熟门熟路了。
崔疏禾走得腿酸,终于在一处幽林之下的楼阁停住,她扶正沉甸甸的包袱,轻轻推开雕花红木门。
“李哥哥?”
“……”
咦,没有回应。
李哥哥平时虽然话不多,但待她温和极了。
第一次见到他时,她正爬墙爬一半,半挂在隔壁院子墙头。
李煦便是那样清粼粼地立在皎洁月光下的桂花树旁,眸子平和又落寞,丝毫不像是个七岁小郎君。
“李哥哥,我进来咯?”崔疏禾觉得这屋子一点动静都没,不太对劲。
她便直奔向内室,刚踏足就看见李煦已倒在床前。
他的脸上有着不寻常的红色,唇瓣干涸得像久未受雨霖的枯田。
呀,这是发烧烧到昏厥了过去吗?
崔疏禾大惊失色,迈着小短腿急匆匆地赶来李煦身边,碰碰他的手,再摸摸他的脸颊。
怎么办怎么办,噢对,她的小包袱。
她又返回到门槛边,打开被她装得满满当当的小包,一瓶瓶药罐接连滚落了下来。
“李哥哥,快快吃药!吃完就好了!”
崔疏禾将整瓶药丸倒出来,两只小手捧得满满的,随着她每走近一步就洒出了几颗。
可是,崔疏禾尝试掰开他的嘴,李煦始终都没有醒来的痕迹。
难道,李哥哥,死了?……
崔疏禾越想越慌,空出一只手试图晃醒李煦。
六岁才多大,满脑子都想着醒不来便是死了。
她当即被吓得大哭,连忙照原路跑回墙壁的角落,喊来寻风。
“寻风!出事了!哥哥死了!快来人啊!”
这一下不止喊来寻风,还让整个崔府灯火通明。
崔少尤甚至没有空去问崔疏禾半夜爬狗洞的事,赶紧喊来家仆,撞开隔壁宅子的大门,又唤来了医士。
李煦被抱进了崔府客房,连夜救治,崔疏禾在房门外的廊中等着等着等到睡着了,才被黄嬷嬷抱回院子睡。
李煦与崔家的渊源也许便是从撞开这道门开始的。
崔家大伯父大伯母为人爽快,不拘小节,二伯父二伯母又斯文温柔,堂兄堂妹们开朗活泼。
崔疏禾在这群小女娘小郎君中虽然不是最大的,但却是最闹腾的。
她时常领着李煦爬上爬下,偶尔害他摔伤跌伤,便两眼汪汪地扯着李煦的衣袖,一副乖巧得不行的样子,“拜托!熙敬哥哥!别跟大伯父说是我弄伤你的!”
李煦总是轻轻地用袖子掩盖住这些伤,替她擦擦眼角的湿润,摸摸她的头说,“你看,我没事。岁岁别难过。”
对于顽劣的崔疏禾来说,难过这个词尚且未上心头,她只不过是惧怕大伯的责问。
可李煦好似总是如一缕清风那样,风过无痕,只留皎皎温谦。
既像崔皓、崔恒那样宠着她顺着她,又多了些言听计从。
仿佛她的心情,才是第一最要紧之事。
连崔家人都说,崔疏禾到底给李煦吃了什么迷魂药,居然使唤来使唤去,都不带犹豫的。
人家毕竟是世子,他们家是真得罪不起。
从永晋元年到永晋六年,少年少女渐渐蜕变成清秀儒雅之态,李煦越发的沉敛,只有崔疏禾仍旧风风火火,明媚似朝阳。
两人依旧上哪都互相掩护着偷偷外出,甚至因着李煦身份在那,崔家人对于崔疏禾的管教则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士族间默许的关系,很大程度上是存着联姻的想法。
可令他们都想不到的是,崔疏禾和李煦会在平平无奇的一次踏青中被欲袭击成国公府的刺客追杀到断崖,以致于双双坠落,身受重伤。
而崔疏禾,磕到了后脑勺,倒在山下,被路过的沈家马车所救。
至此,一切都朝着错轨的途中越走越远。
年少护着她陪着她的小郎君,被救回了赵州。
而她进了太学院,错认了沈霂,定了亲,被窃去了崔府秘信,满族受罪。
过往十几年历历在目的记忆碎片,或喜或泣,从四处飘落,一点点将那人、那事重新在心中汇聚……
十一岁那年,她与李煦从断崖摔下;十六岁崔家获罪之时,她在逃亡路上同样摔崖而下。
而今,她仅存了一缕魂魄,幻成人形,与被她忘却的、全然陌生的李煦再次摔下山。
崔疏禾这辈子大概与深谷山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命在不停地坠落中失去与得到。
爱与恨不断被识清之时,她的生命也进入了倒计时。
天边的光亮逐渐消散,那似梦似忆的画面将她推回了原地。
崔疏禾记不得自己在四处坍塌的山间颓坐了多久,幽深的暗夜似无底洞。
原本是她紧紧地箍着李煦的手,现当下,手腕上细绳的小铃铛乖巧地窝在两人相握的掌心中。
崔疏禾缓缓将低垂的眸子落在李煦昏迷的脸庞上,轻颤着伸出手却又在半空顿住。
他的眉间哪怕是昏着,也微微紧蹙着,似有化不开的惆思。
崔疏禾根本不敢想,一个从前被遣来遣去,当成棋子的李氏世子,究竟是如何一步一步地走向了朝堂,走到圣人身边得到一语之权?
“对不住。当真是对不住。熙敬哥哥,但愿我还来得及同你再说一遍……疏是洞庭无过雁,书疏莫相忘的疏,禾是琼山之禾的禾。禾即穗,穗即岁。所以你也可以唤我岁岁……”
我是岁岁……
但愿不会太迟……
于是与先帝有着同样皇亲关系的家族便成了新帝忌惮的对象。
毕竟能从宗亲中选永晋帝,便也能选中其他人。
其中的赵州李氏,因着成国公于前朝是重臣,而成国公夫人还是与先帝有着血亲关系的郡主。
不管帝位如何更替,这样的家族只要不出谋逆之罪,单靠着祖祖辈辈垒下的功勋与出身,便可保其百世荣华。
因此在李君牧与其长子李炀被永晋帝召出云安,驻守西北之时,永晋帝也继而把目光投向了次子李煦,将其留在了定州。
一个孕育出百年士族,书香文流之古城,却也是同样偏离云安,远离朝堂。
谁都知道,李迎秋只身一人守着赵州成国公府并不能整出花样。
但若还有一个次子养在身边,等日渐长大,有了训兵领兵之能,难免不会养出对抗朝堂的野狼。
李煦七岁那年便是这样被送往了定州,永晋帝特赐其府邸,美名曰代其父兄养育幼子,实则却是令其与成国公府分离异地。
若是赵州李氏父子有兵变之嫌,幼子在定州则可直接被拿下。
定州的世家士族何其之多,又何其精明。
一个被遣留下来的皇亲世子,哪怕住着富丽堂皇的宅院,也不过是座牢笼。
这些大人间的事是如何盘算的,对于六七岁的孩童来说,始终是懵然难懂的。
若非崔疏禾,大概李煦也会在他七岁那年,高烧昏厥时,就已病逝在无人照料的高门深院中。
六岁的崔疏禾在定州老宅时有着自个的院子,伺候她的寻云寻风是崔府的家生子,此外还有一位教养嬷嬷。
初冬的一个夜晚,她撅着腚往院子墙角的狗洞上钻,圆滚滚的身体被窄小的坑洞卡住,一张小脸都憋红了。
“寻云,你快些。”
小疏禾带着稚气软糯的语气,不敢喊大声,嘴里嘟嘟囔囔地念着晚间就不该多喝一碗糯米粥。
这不,卡住了嘛。
幼时的崔疏禾在吃方面没有节制,崔家人又不敢克扣这位全家上下娇宠着的小小娘子。
于是六岁时她便是浑身肉乎乎的,幸而脸颊下巴还是细细尖尖的,能看出小美人胚子的模样。
这狗洞本就是寻风从前给她的小黄狗挖的,后来成了她出门的捷径。
这下她长胖了,愣是没挤进去。
“娘子,要不咱回去吧。黄嬷嬷等下该醒了。”
寻云蹲在狗洞旁,同崔疏禾岁数相同,但身形比崔疏禾要高大一圈。
她正四处巡视着院子四角,就怕黄嬷嬷又发现她家娘子在爬狗洞。
“李哥哥好像生病了,我得去看看。”
崔疏禾的头已经伸到隔壁院了,剩腰腚还卡着,连忙伸出手朝后方晃,“寻风,推我一把,赶紧的。”
寻风向来唯崔疏禾是也,听完赶紧从廊檐探风的角落中回到狗洞边,半跪着作揖,“娘子得罪了。”
随后一脚给踹了过去。
力度都不带减的,崔疏禾直接被踹飞到对面院子吃草了。
连带着踹过去的,还有一个鼓鼓囊囊的小包袱。
崔疏禾丝毫不矫气,从那园子中的草丛中拍拍膝盖后起身,拎起了那个小包袱。
这几日崔少尤特地叮嘱着黄嬷嬷千万要看住崔疏禾,别往隔壁院去。
那里住了一位皇亲世子。
皇命在那,他们崔家虽然就相隔两道墙,但也想避着点风头,别掺和他们皇室中的事。
孩童便是不让她做啥,她偏要做啥。
崔疏禾只是奇怪,大人们都说得神神秘秘的,可这隔壁大宅子,明明就只有一个哥哥住着。
宅子比整个崔府所有院子加起来还要大,里头光园子就有两个。
可是家仆也没有,亲族也没有。
那位哥哥,还病着。
崔疏禾觉得大伯父说得不对,她才不是只会捣乱呢。
瞧,她把她生病时嬷嬷会用的药瓶、干净的巾子,还有可生火的干草根,都装起来了。
崔疏禾刚在寝间装作睡着,骗过了黄嬷嬷的法眼。
当下正值初冬,她里衣外只披着一件外衫,没有盘发,站在这空荡荡的院子中被晚风吹得发丝四散,冻得跺脚。
她猫着身,穿过抄手游廊,迈过园子里蜿蜒的石子路。
这明明不是她的宅子,在她几次偷偷溜过来找李哥哥后,居然已经熟门熟路了。
崔疏禾走得腿酸,终于在一处幽林之下的楼阁停住,她扶正沉甸甸的包袱,轻轻推开雕花红木门。
“李哥哥?”
“……”
咦,没有回应。
李哥哥平时虽然话不多,但待她温和极了。
第一次见到他时,她正爬墙爬一半,半挂在隔壁院子墙头。
李煦便是那样清粼粼地立在皎洁月光下的桂花树旁,眸子平和又落寞,丝毫不像是个七岁小郎君。
“李哥哥,我进来咯?”崔疏禾觉得这屋子一点动静都没,不太对劲。
她便直奔向内室,刚踏足就看见李煦已倒在床前。
他的脸上有着不寻常的红色,唇瓣干涸得像久未受雨霖的枯田。
呀,这是发烧烧到昏厥了过去吗?
崔疏禾大惊失色,迈着小短腿急匆匆地赶来李煦身边,碰碰他的手,再摸摸他的脸颊。
怎么办怎么办,噢对,她的小包袱。
她又返回到门槛边,打开被她装得满满当当的小包,一瓶瓶药罐接连滚落了下来。
“李哥哥,快快吃药!吃完就好了!”
崔疏禾将整瓶药丸倒出来,两只小手捧得满满的,随着她每走近一步就洒出了几颗。
可是,崔疏禾尝试掰开他的嘴,李煦始终都没有醒来的痕迹。
难道,李哥哥,死了?……
崔疏禾越想越慌,空出一只手试图晃醒李煦。
六岁才多大,满脑子都想着醒不来便是死了。
她当即被吓得大哭,连忙照原路跑回墙壁的角落,喊来寻风。
“寻风!出事了!哥哥死了!快来人啊!”
这一下不止喊来寻风,还让整个崔府灯火通明。
崔少尤甚至没有空去问崔疏禾半夜爬狗洞的事,赶紧喊来家仆,撞开隔壁宅子的大门,又唤来了医士。
李煦被抱进了崔府客房,连夜救治,崔疏禾在房门外的廊中等着等着等到睡着了,才被黄嬷嬷抱回院子睡。
李煦与崔家的渊源也许便是从撞开这道门开始的。
崔家大伯父大伯母为人爽快,不拘小节,二伯父二伯母又斯文温柔,堂兄堂妹们开朗活泼。
崔疏禾在这群小女娘小郎君中虽然不是最大的,但却是最闹腾的。
她时常领着李煦爬上爬下,偶尔害他摔伤跌伤,便两眼汪汪地扯着李煦的衣袖,一副乖巧得不行的样子,“拜托!熙敬哥哥!别跟大伯父说是我弄伤你的!”
李煦总是轻轻地用袖子掩盖住这些伤,替她擦擦眼角的湿润,摸摸她的头说,“你看,我没事。岁岁别难过。”
对于顽劣的崔疏禾来说,难过这个词尚且未上心头,她只不过是惧怕大伯的责问。
可李煦好似总是如一缕清风那样,风过无痕,只留皎皎温谦。
既像崔皓、崔恒那样宠着她顺着她,又多了些言听计从。
仿佛她的心情,才是第一最要紧之事。
连崔家人都说,崔疏禾到底给李煦吃了什么迷魂药,居然使唤来使唤去,都不带犹豫的。
人家毕竟是世子,他们家是真得罪不起。
从永晋元年到永晋六年,少年少女渐渐蜕变成清秀儒雅之态,李煦越发的沉敛,只有崔疏禾仍旧风风火火,明媚似朝阳。
两人依旧上哪都互相掩护着偷偷外出,甚至因着李煦身份在那,崔家人对于崔疏禾的管教则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士族间默许的关系,很大程度上是存着联姻的想法。
可令他们都想不到的是,崔疏禾和李煦会在平平无奇的一次踏青中被欲袭击成国公府的刺客追杀到断崖,以致于双双坠落,身受重伤。
而崔疏禾,磕到了后脑勺,倒在山下,被路过的沈家马车所救。
至此,一切都朝着错轨的途中越走越远。
年少护着她陪着她的小郎君,被救回了赵州。
而她进了太学院,错认了沈霂,定了亲,被窃去了崔府秘信,满族受罪。
过往十几年历历在目的记忆碎片,或喜或泣,从四处飘落,一点点将那人、那事重新在心中汇聚……
十一岁那年,她与李煦从断崖摔下;十六岁崔家获罪之时,她在逃亡路上同样摔崖而下。
而今,她仅存了一缕魂魄,幻成人形,与被她忘却的、全然陌生的李煦再次摔下山。
崔疏禾这辈子大概与深谷山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命在不停地坠落中失去与得到。
爱与恨不断被识清之时,她的生命也进入了倒计时。
天边的光亮逐渐消散,那似梦似忆的画面将她推回了原地。
崔疏禾记不得自己在四处坍塌的山间颓坐了多久,幽深的暗夜似无底洞。
原本是她紧紧地箍着李煦的手,现当下,手腕上细绳的小铃铛乖巧地窝在两人相握的掌心中。
崔疏禾缓缓将低垂的眸子落在李煦昏迷的脸庞上,轻颤着伸出手却又在半空顿住。
他的眉间哪怕是昏着,也微微紧蹙着,似有化不开的惆思。
崔疏禾根本不敢想,一个从前被遣来遣去,当成棋子的李氏世子,究竟是如何一步一步地走向了朝堂,走到圣人身边得到一语之权?
“对不住。当真是对不住。熙敬哥哥,但愿我还来得及同你再说一遍……疏是洞庭无过雁,书疏莫相忘的疏,禾是琼山之禾的禾。禾即穗,穗即岁。所以你也可以唤我岁岁……”
我是岁岁……
但愿不会太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