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恩宁自信地说:“对我们来说确实没用,但对那个姓黄的经理,说不定是个好东西!”

    “你还记得刚才他跟工人说的话吗?”林恩宁笃定道:“他们在赶工期。你猜,韩国人都跑了,他又不是老板,为什么还要赶工期呢?”

    李立冬摇头,他是真的猜不出来。

    “我猜,他很有可能接手这个工厂,或者打算趁这个机会拉人出来单干。”

    李立冬惊讶地看着她,“你怎么看出来的?你认识他?”

    “我哪里认识他啊~但刚才那种情形,仔细想想就能瞧出端倪。第一,他管那些工人叫兄弟们,说明他在这个五星电子厂还算有点威望,现在韩国人跑了,厂子没人管,工人又在闹事,他能在这种时候站出来,绝对不是一般人。”

    “第二,他刚才一直盯着流水线的屏幕看,还被人喊经理,那么大概率他是生产经理。我妈以前常说,中国有个特色,就是外行人指导内行人。许多企业搞生产的通常不在核心领导层,但他们却掌握核心技术。所以许多创业老板都不受重视的技术骨干,受了气背了锅凉了心,就另立山头了。”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厂子都倒了,他还坚持做完手中这单生意,你觉得是为了什么?”

    李立冬想了想,“我听他说,什么下个月工资有着落了,是为了钱?”

    “是,也不是。他当然需要这笔钱给工人结工资,但他也是为了日后创业打基础。你想啊,他要是换个地方打工,大可不必管这里的生意,反正赔钱的又不是他。他现在却非要收拾这个烂摊子,说明他还想在这个行业做下去,而且是自己当老板。”

    李立冬听完惊地说不出话来,他比林恩宁年纪还要大一些,在她面前却跟傻子一样。

    林恩宁总结道:“做生意,口碑很重要。一个企业倒闭了还能让客户给他结尾款,说明姓黄的要么跟客户关系很铁,要么就是客户绝对信任他。总之能在这种时候站出来搏一搏的,是个人物。”

    李立冬默默低下头,“你好厉害。”

    “这有什么厉害的?你家里要是做生意,看得比我清楚。”林恩宁见他目露颓色,抱着他的胳膊,把头靠在他的肩膀上,语气柔和起来,“不过搞技术的,不一定有销路。他手里的客户资源肯定不多,不然他早就单干了,不会熬到现在这个局面,给韩国人收拾烂摊子。”

    “所以呢,这个通讯录对他来说一定很值钱,我觉得,你明天至少可以跟他有要2000块!”

    李立冬却说:“我只想要回我的两百。”

    看着眼前冒着些傻气的男友,林恩宁莞尔一笑,“行,不贪也是一种美德。”

    每到这种时候,她都会觉得李立冬是她世界里最特别的人。

    不同于那些人谈及利益只恨占的少的生意人,李立冬总是善良淳朴的。

    此刻她靠在李立冬身上,有一种踏实的幸福。

    林恩宁把手中三本日历分成两份。

    汉字的给李立冬,韩国字多的林恩宁带了回去。

    林振昌的公司有韩语翻译,她马上跟父亲要了联系方式,加了翻译的微信,把那些名字和地址拍照发过去,当天晚上就翻译好了。

    李立冬回到家就开始做表格,只是他EXCEL用的不熟练,完全整理好已经到了凌晨。

    林恩宁一直陪着他把两份表格汇总到一起,除去重复和实在看不懂的,算了算共有188个联系人。

    她本来打算把这份通讯录打印出来,和李立冬再去一趟五星电子厂,结果陈雅惠一大早来了电话,说有急事要跟她立刻见一面。

    “陈雅惠找我有急事,不能陪你去了。”林恩宁在电话里说道:“你自己去能行吗?”

    “你放心,我能行。”

    “记住,说话一定不能让那个黄经理牵着鼻子走,你又不欠他的,不要怕他。”

    “嗯。”

    李立冬其实是有点紧张,但他心底总有一团火焰,随着跟林恩宁的相处不断壮大。

    他不能事事都靠林恩宁,总有一天,他想要成为她的依靠。

    李立冬揣着打印好的通讯录,站在五星电子厂的门口,几个深呼吸之后,再次跨了进去。

    黄明海比昨天看起来要憔悴,看样子应该是一宿没睡。

    再次看见李立冬,黄明海的表情比昨日要烦躁的多,“你怎么又来了?”

    在两人悬殊的气势之下,李立冬挺直脖子,努力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拉胯。

    他掏出通讯录递了过去,“不知道这个值不值200块钱。”

    “你还挺执着啊~”黄明海有点无语,草草接过这薄薄的几张纸,一分钟之后,脸上表情大变。

    “这东西你哪儿弄的?!”

    李立冬拿出其中一本日历,“昨天我在销售部屋里捡的,我觉得这些联系方式可能对你有些用处,就整理了一下。你昨天耍了我,销售部没有值钱的东西,所以我什么都没带走,只带走了几本日历。你要是还我钱,我就把电子版也给你。”

    他掏出U盘在黄明海面前晃了晃,然后又装回兜里。

    这一次,黄明海认真打量起这个不起眼的年轻人。

    他身上稚气未消,还有几分不谙世事的懵懂和一股子轴劲儿。但那份异于常人的细腻心思,另人侧目。

    黄明海翻着手里这本2011年的日历,虽然里面记录的大部分客户他都不认识,但有不少货品的数量规格跟公司的出货相似,收货地也都能对的上,确实是真实存在的客户。

    这些五星电子曾经的意向客户,对此刻的黄明海来说,是珍贵的资源。

    “你怎么知道我需要这个?”

    李立冬又昂了昂头,“你不是要单干吗?你这么熟悉这个行业,单干肯定也是做同样的生意,我觉得...多掌握点客户消息总不是坏事。”

    黄明海笑笑,“你又怎么知道我要单干?”

    李立冬反问道:“韩国人都跑了,你在这里加班,是给谁干的?”

    黄明海一愣,随后大笑起来,“哈哈哈!问得好!”

    他仰头看着中控屏,微微眯起眼,“给韩国人打了10几年工,我确实干够了。”

    黄明海忽然把脸转过来,直直地盯着李立冬,“你不是想来打工吗?”

    李立冬一怔,“可你们厂子已经倒了,我只想拿回我的押金。”

    黄明海当场掏出200块钱给了李立冬,“我的意思是,你愿不愿意跟我干。”

    “啊....?”

    这个问题不再李立冬的思考范围,他有点懵,“我....那个,就行打个暑期工,我还要上学。”

    “不急,你可以先回去想想。对了,你电话多少?”黄明海掏出手机,李立冬报了串数字,他拨了过去。

    “这是我的手机。我知道,我的厂子还没开起来,暂时没有说服力。不过我黄明海在这个行业也算是有名有姓,你可以打听打听。”黄明海把通讯录折好,装进内兜,“等你寒假回来,想打短工,随时找我。”

    李立冬攥着手里的钱,愣了几秒才意识到这件事他办成了,可以走了。

    “那我先走了。”

    他扭头就走,跑出几步之后又折了回来。

    他把U盘塞到黄明海手里,说了句“这是电子版”,便头也不回地跑了。

    望着着那个紧张逃开的背影,黄明海掂了掂手中的U盘,无声一笑。

    -

    “是有那个韩国人的消息了吗?”林恩宁一进咖啡店,还未坐稳就问陈雅惠。

    “我是神仙啊,还能跨国摇人?”

    陈雅惠白眼一翻,又严肃起来,“不过我昨天查到点儿魏文华的事,挺奇怪的,我想了一晚上也想不明白,所以一定要找你说说。”

    林恩宁顿时睁大眼,“什么事?”

    她打开手机给林恩宁发了几张照片,“这个人你认识吧?”

    照片上的女人四十多岁,瘦弱白皙,看起来有些病态,眉眼间有股说不出来的熟悉。

    “这人好眼熟,”林恩宁皱起眉来,“我好像哪里见过。”

    陈雅惠说:“她叫石静。”

    “石静?”林恩宁猛地想起来,“啊我知道了,她是我妈的堂姐!你怎么有她的照片?”

    “你认识她吗?知道她现在什么情况吗?”

    林恩宁摇头,“我不怎么认识她,就小的时候过年在姥姥家见过几面。”

    上一辈的亲戚连石澜都很少走动,到林恩宁这里可以说完全是个陌生人。

    “她跟魏文华有什么关系?”

    “这我就不知道了。”陈雅惠也有些想不通,“她得了肺癌,魏文华在照顾她。”

    “你说什么?”林恩宁惊呆了,“魏文华在照顾她?魏文华为什么要照顾她?她俩...她们两个怎么可能有交集呢?”

    “很奇怪吧?”陈雅惠摊手,“我爸有个得肺癌的大爷跟石静住一个病房,承叔昨天去省立医院看病号的时候碰上了。你不是之前给过我魏文华和那个韩国人的照片吗?承叔觉得眼熟,就拍了张照片问我。我一看,床上躺着的人跟石澜阿姨长得有点像,床边站着的人又是魏文华!直接给我整懵了。”

    “后来,我让承叔帮我问问躺着的女人是谁,他就跟她搭话,一问才知道,老家也是石坪镇的,我就想会不会跟石澜阿姨是亲戚。”

    陈雅惠支起下巴,手指轻轻拍着脸,“你妈不是不喜欢魏文华吗?她对你妈的亲戚献殷勤又是为了什么?”

章节目录

偏偏他却都记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萧白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萧白雨并收藏偏偏他却都记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