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恩宁同情地看了眼男人,上了车跟陈雅惠挥手道别。

    大巴很快开走,陈雅惠收回摇着的手臂,转头瞥见石墩上坐着的男人。

    他的行李箱裂了个口子,已经合不上,但他似乎没有心情关注行李,只是低头发呆。

    陈雅惠想起那箱子是被自己踢碎的,犹豫半天走了过去。

    “喂,我弄坏了你的行李箱,多少钱,赔你。”

    “不用了。”

    陈雅惠悄悄上前一步,“真不用?”

    “真不用,你走吧。”

    男人始终没有抬头,也没有再说话。

    陈雅惠瘪着嘴离开,走出一段距离后,忍不住又回头看,他还是那么坐着,一动不动。

    “呵~”陈雅惠双手抄兜,朝停车场快步走去。

    电话忽然响了,她掏出手机一看是李立冬打过来的。

    “她,回台城了?”

    陈雅惠冷哼一声,“你不得先问句我平安落地了没、路上顺不顺利什么的吗?跟人打听事连个基本礼貌都没有!”

    李立冬道:“我不认为你喜欢听这种废话。”

    “呵~”陈雅惠翻了个白眼,“她回滨北了,坐的机场大巴,刚走。”

    李立冬说:“谢谢。”

    “真想谢我就帮我个忙。”陈雅惠想起一件事。

    “你说。”

    “听说你们要去墨西哥建厂?”

    “消息挺灵通。”

    “那必须。”陈雅惠笑笑,“你什么时候回滨北,我想过去找你聊聊关于企业出海的事。”

    李立冬声音一顿,“你们也有这个打算?”

    “你想多了,”陈雅惠叹了口气,“我想说服我爸,打消这个念头。”

    “好。”这个话题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的,李立冬应下来,思索片刻,“我下周六回国,周日你来吧。”

    “谢了。”

    挂了电话,陈雅惠仰头望着已是墨蓝色的天空,夕阳已经完全落入地平线,她双手揣兜,拐上斑马线,眼角余光瞥见刚才那个男人,他从石墩上站起来,拉动行李箱走了没两步,衣物再次散落一地。

    男人呆呆地看着一地狼藉却没有任何动作。

    陈雅惠扯了下嘴角,昂头穿过斑马线。

    -

    机场大巴停在滨北动车站,林恩宁打了个滴滴回到小区。

    十几天的越南经历就像一场梦,只有躺回自己的沙发,林恩宁才感觉生活回到正常轨道。

    她烧了壶热水,等水开的间隙,推开阳台的窗透了会儿气。

    对面楼下的7-11还亮着灯,隔壁水果店的老板正在收摊打烊,另一侧的鸭脖店也在准备关门。

    这就是北方三线城市的冬夜,晚上8点半,街上行人寥寥,商铺大半结束营业。

    屋子里还有些许装修的味道,但窗外实在太冷,林恩宁关了阳台的窗,又重新拉开一条缝。

    去年年底她终于存够了首付,买了这个老小区的临街二楼,上个月刚装修完。

    这套65平方米的二手老破小,因临街嘈杂且是二楼采光不算太好,被老刘一口价砍到50万拿下。

    在老刘心目中这个破房子连五万都不值,楼下店多人杂,冬天有味夏天吵。房子太老外墙皮都掉了好几层层,除了户口位置还过得去,周围有个小学和医院,其他方面一无是处。

    但林恩宁喜欢这里,这个小区是完全陌生的,又离人群很近,父亲住进来不会被人指指点点,也不会觉得无聊。

    她们可以在喧嚣和热闹中,重新开始生活。

    回到沙发,林恩宁打开微信。

    自从离开会安,李立冬便再没跟她联系。

    工作交接都是找得公司副总,林恩宁提什么,对方都说好。

    是那两张越南盾伤了李立冬,还是她的多番拒绝终起来作用?

    林恩宁也猜不透,不过管他的呢。

    林恩宁泡了一杯茶,打开电脑梳理着手上还未画完的几个项目,未来一个月的工作已经有了个大概。

    日历跳进三月,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虽然年复一年日子都这么过着,但春天始终是某种意义上的新开始。环视着这个亲手装修起来的家,处处都花了心思,都是她期望的岁月安宁的模样。

    可不知怎么地,她躺在床上,闭上眼睛就回想起李立冬。

    明明自己的未来,没有把他规划进来。

    第二天一早,林恩宁去了工作室,老刘没想到她这么快就回来上班,一见人就迎了上来,“没事了?都好了?”

    林恩宁笑笑,“好了,可以回来拉磨了。”

    “哈哈别怪我没给你机会,是你自己不休的!”老刘对下属的体贴向来不超过三句话,扭头便问:“你手上几个活?”

    “四个。”林恩宁想了想,“除了去年那个大平层,剩下都是小活。”

    “那个大平层不着急,客户明年都住不进去,剩下的抓点紧。”老刘扫了眼公司剩下的两个主力,赵岩下周要去省里学消防新规,丁明蕾负责越南后续的项目,过几天就走了。

    其他的都是雏儿,暂时挑不起大梁。

    “有个新活,你接着吧。”老刘拿了张纸递过去,“超市,面积不大也不算小,要动线图。你这两天抽空去一趟,报价9万。”

    林恩宁挑眉,“9万?只画动线图?”

    “昂。”老刘懒懒一笑,“这年头人傻钱多的有的是,遇上一两个不算事。”

    “不是骗子吧?”林恩宁接过纸一看,“别回头订金一万,尾款八万遥遥无期,约等于白嫖。”

    “所以让你去嘛!”老刘手机响了,摆摆手去里屋接电话去了。

    林恩宁把纸上写的联系人存到手机里,电话打过去是个女人。

    超市的地址在台城滨海新城,林恩宁知道那个位置,离康养中心很近。

    客户的需求是将原有一层超市扩至两层,楼龄30多年,水电需要全部重做,基本跟重装没区别。

    因为是台城的超市,又在开发区,客户要用本地的装修公司,但新城说白了就是乡镇,没几个装修公司明白动线图怎么画,所以托人找到了老刘。

    老刘一口应下了,毕竟这个活林恩宁做过。

    她想了想,“我得去现场看一下,再结合客流量和具体情况,才能出图。”

    对方答应的爽快,说随时来就行。

    林恩宁隔一天下午才有空过去,早春沿海正是冷的时候,她下了公交车裹紧羽绒服,站在超市门口才发现这里离十三中不远,就在镇中心的主干道上。

    店名叫迎春超市,林恩宁推门走进去,迎面撞过来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她仰头冲林恩宁一笑,飞快跑了回去,然后躲进一个女人怀里,捂着脸从手指缝继续看她。

    “您好,我是无否设计的林恩宁。”

    女人微胖且高大,一脸爽朗,“哎啊来了~,我就是跟你打电话的那个,我姓李。”

    “李老板,您好。”

    林恩宁上前一步伸出手,对面的女人立刻握过来,只是她手上的力气有点大,且握了半天明显没有松手的意思。

    林恩宁在她探寻和打量的目光中强行收回了手。

    女人咧开嘴笑着,“你真好看。”

    “谢谢。”林恩宁侧过脸有点不好意思,“那...我先量个数?”

    “你随便!量就行!”女人把孩子扔进柜台里,引着林恩宁上了二楼。

    “我家算是这镇上最大的超市了,前几年孩子小没心思管这些,明年孩子就上学了,我寻思正经搞一搞。门口一楼的北面那块租给一个奶茶店了,然后一楼再加个熟食区,准备点卤货炸鸡什么的。”

    “哦对了,一楼还要弄一块专门发快递的,现在乱糟糟的,没眼看。”

    林恩宁一一记下来,但整栋楼就她和女儿两个人,一个员工都没有,忍不住问:“就你一个人看店?未来加了熟食区还要扩到两层,人手至少要4-5个才能维持运营。”

    女人笑笑,“放心,我家四口人看店呢,这会儿是因为要重装,没怎么正经埋。”

    “哦。”

    女人悄悄探着头,继续看她的脸,“人手不够就顾,这个我有数,你只管帮我好好规划规划,弄的洋气一点。”

    林恩宁点头微笑。

    “姑娘你哪里人啊?有对象了吗?”

    林恩宁对这位自来熟的大姐有点怵,“我是外地人。”

    “哦。”她跟着林恩宁下了楼,抱起孩子又问,“结婚了没?”

    “没。”林恩宁尴尬笑笑,走到门口去继续测量数据。

    玻璃门打开,冷风嗖嗖往里灌,林恩宁进门十几分钟一点儿没觉得暖和,于是问了一句,“您这儿打算通暖气吗?”

    女人马上凑过来,“通!”

    “那是挂暖气片还是铺地暖?”

    “听你的,你说哪样好?”

    林恩宁一愣,“这个要看您的预算了。”

    “不用考虑钱的事儿,你就看这个怎么弄最好,咱就怎么弄,我这后半辈子就指着这个吃饭了,还打算做大做强呢!”

    “那我得回去综合考虑一下,等我拿一个初步的方案给您,咱们再沟通吧。”林恩宁拿出手机打开微信,“您有什么需求就发给我。”

    女人笑眯眯地扫了微信,送林恩宁出来的时候,还塞了一包茶叶蛋和果子,说是自己做的让她拿去吃。

    林恩宁对这份莫名其妙的热情有点懵,上了公交车后,打开微信,才发现她的微信名叫:李春。

    这个名字....

    回想刚才那女人的身形,眉眼,神态,都跟李立冬有几分相似。

    年龄和地址似乎也都对得上。

    他的姐姐?

    林恩宁烦躁地合上手机,转头望向窗外。

章节目录

偏偏他却都记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萧白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萧白雨并收藏偏偏他却都记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