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马车进了田庄的地界,容薏拍了拍容菱把人叫醒。
一路上睡的迷迷糊糊,忽然被叫醒,容菱有些懵懵懂懂,因着从前流离失所的阴影,稍稍清醒整个人惊慌失措。
直到彻底清醒过来,才逐渐恢复了正常,“你们不用担心我,有时候睡醒就是会这样。”
“没事就好,快要到庄子上了,让叠雪给你整理一下头发,我们就该下马车了。”
“不过,”容菱忽然想起来食盒里的玉米,“原来你说的故事是真的!那些吃食里有迷药!”
容薏用帕子微微遮唇笑起来,叠雪向容菱解释道:“姑娘,那吃食是没什么问题的,是你昨日休息的太晚,今日才睡的沉些。”
“原来如此,姐姐,那外祖父的故事是真的吗?”
“这个呀,等你什么时候见到外祖父,你可以自己问一问他。”
马车渐渐停了下来,容薏想着有了今日的体验,恐怕容菱以后对官道边上的吃食心存戒备很久了。
来庄子上为的就是查账,所以容薏在下马车的时候,换了一副生人勿近的表情。
管事的庄头带着庄子里此时无事的人,恭恭敬敬的把容薏迎了进去。
庄头颇为殷勤的为容薏介绍宅子,“这里是专为府上主子过来小住建的,每日都安排了人洒扫。厨房已经在安排了,姑娘一会就能用饭了。”
环视一周之后,容薏将布置尽收眼底,面上看起来确实是时常打扫的样子。查账也不能急于一时,起码要给庄头一个展示的机会。
“确实不错,庄头费心了。”
得了这句话,庄头的心里也轻松不少,之前来人只说府里两位姑娘要来小住。虽然不知道冰天雪地的田庄有什么消遣的,但是能得句嘉奖,回府说一声满意,也是好的。
“这是贱内,以前也在府中伺候,若是姑娘不嫌弃,就让她伺候姑娘,熟悉熟悉庄子。”
“也好,你先去做事吧。”
等庄头走了,容薏仔细端详了留下来的许妈妈问道:“你从前在哪个院子里做事?”
“回姑娘的话,我来庄子上之前先是在大厨房做事,后来嫁了人,看顾过二少爷一段时间,再后来就到了庄子上。”
“原来照顾过二哥哥。”这意思应是做过容检一段时间的乳母,容薏态度稍稍温和了些。
许妈妈面上露出一丝忧心,“不知二少爷如今可还好?”
“许妈妈与庄头送东西回府的时候,应该已经问过其他人了吧?”容薏这句话问的一点都不客气,若是真的关心容检,去府里的时候就应该打听过了才是。
许妈妈攥了攥衣袖,露出为难的表情,“姑娘有所不知,送田产回府里,连带清点只有一天的功夫,没来得及问一问府里的人。”
看来是真的关心容检,容薏回答了她,“二哥哥现在很好,书也读的不错,若是有机会上场,大概可以考个好的名次。”
“那就好,哥儿是有福报的人。”
见两人话说的差不多,容菱顺口问了一句,“刚刚下马车的时候,远远看着隔壁的庄子也挺热闹,是哪户人家的庄子?”
“旁边的庄子是裴将军府的产业,裴老夫人每年都会到庄子上来一趟,年年都来风雨无阻。”
“这倒是挺新鲜的。”
容薏是来查账的,但是容菱不是,安顿下来没多久,就立刻翻出昨天晚上找出来钓鱼的鱼杆,和庄子上的人要了一身蓑衣,就直奔养鱼的池塘。
等容薏上了池塘的小船,天空中渐渐飘起了雪花,倒是有些孤舟蓑笠翁的意境了。
青叶撑起了竹伞替姑娘遮住雪花,有些替五姑娘担心,“这,若是一直钓不上来鱼,五姑娘不会要坐到天黑吧?”
“无事,过一段时间就给她换一个汤婆子,这么久没出过门了,她只是想钓鱼,没想着下池塘里捞鱼,已经谢天谢地了。”
青叶心中感叹,自家姑娘平日里嘴上不说,但是实际上特别的宠五姑娘,有时候简直就是溺爱了。回想起来,两人刚见面的的时候还剑拔弩张,现在已经完全不能想象了。
容薏没有想这么多,容菱这么一钓鱼,更倾向于晚膳的桌上能有一条鱼了。
乡下没有宅子里那么讲究,能走的路只是把下的雪清扫出来的路径,容薏默默的往回走,眼前突然出现了一双晃眼的靴子。想也不用想,眼前这双靴子的主人定然是隔壁庄子的裴诉。
遇上了也不能不打招呼,青叶有颜色的往后退了一段距离,幸好雪暂时停了,不打伞也不打紧。这二位有话要说,她还是先站远些的好。
避也避不开,容薏淡淡的问好,“裴将军,似乎是走错庄子了,一会让护院赶你出去恐怕不是太好看。”
“无事,京郊时不时有狼出没,裴某愿意护送一段。”
容薏听着裴诉睁着眼睛说瞎话,抱紧了自己斗篷下的暖炉,“我听闻,裴老夫人也到庄子上来了,我和菱儿是小辈,不知适不适合去拜见老夫人。”
裴诉闻言笑起来,惹得容薏有些莫名其妙,田庄紧邻在一起,按着礼数,她和容菱是晚辈,去拜见一下也是礼数。
“若是不方便的话,就当我没有同你提起过。”
“方便,当然方便,”裴诉没说的是,祖母一直都很想见一见容薏,“明日一早我过来接你。”
“裴诉,有句话我可得说一说,”容薏已经忍了很久,就等着告诉裴诉,“你的祖上与我祖上认过干亲,按照辈分,你得叫我一声表姑姑才是。”
“回府里翻了很久的族谱?”
“我说的是正经事,你能不能正经一点?”
裴诉轻咳了两声,点了点头,“好,认真一点,我祖母最喜欢的就是红柿糕饼。”
还算他有点良心,把裴老夫人的喜好说出来,也好让容薏有些准备。
两人说着话往前,青叶远远的跟在后面,眼前一黑一蓝两抹身影格外的登对,像是古画里的人物一般。
裴诉送了容薏一段路,再往前就有容家庄子里的人在忙碌,裴诉便停下了脚步。从怀中摸出一个细长的小匣子给容薏。
“这是什么?田产?还是地契?”
自从知晓裴诉压根没他自己说的那么穷困潦倒,容薏很好意思愉揶他。
“等你回来打开看看就知晓了。”
“无功不受禄,平白的收下你的东西,可不太好。”
裴诉把匣子往回收了收又停住,“我听闻,你在收云洺大师的遗作,这个花丝簪子的细微程度,堪比发丝。当做交易如何?实在过意不去,付我银子也可。”
认识容薏这么长时间了,裴诉也逐渐摸索出了与她的相处之道,只要她现在收下了,日后想法子把银子还给她便是。
“既然如此,谢谢裴将军了,之后便让人把银票送上。”
目送着容薏开心的回去,裴诉扬起的嘴角渐渐收了回去,唤出了自己的高头大马,疾驰着往山上去。
池塘那边,容菱辛辛苦苦钓了许久的鱼,只拎回来了小半桶小鱼,立刻让庄子的厨房裹上面糊下锅炸的酥脆。
等鱼出锅的间隙,容菱皱着脸喝了满满两碗的姜汤,整个人都要被姜汤的味道淹没,再喝茶水都冲不掉那直冲脑门的姜味。
看着她把姜汤喝光,容薏也放心了些,若是出来这一趟染了风寒,回家娘亲恐怕饶不了她们两个。
庄子上的厨房手艺比不上府里,但是食材都是新鲜的,炖汤用的萝卜甚至是直接从园子里刚刚带回来的。
许妈妈将酥炸小鱼端上来,“五姑娘尝一尝,不过这小鱼刺多一些,大部分都已经炸的酥脆了,但是吃着还是要小心些。”
容菱尝了一块,酥脆的鱼块出锅后就浸泡在了料汁中,酸甜的味道直接浸入一丝一丝的鱼肉中。是爹爹在南边任职时,当地的做法。
“许妈妈是南边人?”
“是呢,家里人最早是在南边,后来投亲到了京城,长辈在酒楼做厨子,再后来落败了,就在容府厨房讨了差事。”
“早先给我们带路的丫头,是你的女儿?”容薏有些好奇,那孩子也机灵,只是和许妈妈不太相像。
“算是我的女儿,”庄子上除了种田就是种果子,许妈妈也想为孩子谋个前程,女孩子家若是能被带回府里当差,比在庄子上有前途的多。“我亲生的没福气,林儿这孩子是妾室生的,后来又生了儿子,就不疼林儿了,我就把她一直带在身边教导。大大小小的活计都能做,针线活也做的仔细。”
容菱听的奇怪,这好像是知晓四姐姐现在掌家,向四姐姐自荐孩子一样,“这么说,还真是不错?”
“让姑娘见笑了,”许妈妈殷切的看向容薏,“若是四姑娘不嫌弃,能否将林儿带回府中,哪怕是在厨房里做点杂事也是好的。”
容薏想知道到底是为何,“许妈妈,你如宝似珠的养大了她,当真舍得她回府里吃苦受累?”
一路上睡的迷迷糊糊,忽然被叫醒,容菱有些懵懵懂懂,因着从前流离失所的阴影,稍稍清醒整个人惊慌失措。
直到彻底清醒过来,才逐渐恢复了正常,“你们不用担心我,有时候睡醒就是会这样。”
“没事就好,快要到庄子上了,让叠雪给你整理一下头发,我们就该下马车了。”
“不过,”容菱忽然想起来食盒里的玉米,“原来你说的故事是真的!那些吃食里有迷药!”
容薏用帕子微微遮唇笑起来,叠雪向容菱解释道:“姑娘,那吃食是没什么问题的,是你昨日休息的太晚,今日才睡的沉些。”
“原来如此,姐姐,那外祖父的故事是真的吗?”
“这个呀,等你什么时候见到外祖父,你可以自己问一问他。”
马车渐渐停了下来,容薏想着有了今日的体验,恐怕容菱以后对官道边上的吃食心存戒备很久了。
来庄子上为的就是查账,所以容薏在下马车的时候,换了一副生人勿近的表情。
管事的庄头带着庄子里此时无事的人,恭恭敬敬的把容薏迎了进去。
庄头颇为殷勤的为容薏介绍宅子,“这里是专为府上主子过来小住建的,每日都安排了人洒扫。厨房已经在安排了,姑娘一会就能用饭了。”
环视一周之后,容薏将布置尽收眼底,面上看起来确实是时常打扫的样子。查账也不能急于一时,起码要给庄头一个展示的机会。
“确实不错,庄头费心了。”
得了这句话,庄头的心里也轻松不少,之前来人只说府里两位姑娘要来小住。虽然不知道冰天雪地的田庄有什么消遣的,但是能得句嘉奖,回府说一声满意,也是好的。
“这是贱内,以前也在府中伺候,若是姑娘不嫌弃,就让她伺候姑娘,熟悉熟悉庄子。”
“也好,你先去做事吧。”
等庄头走了,容薏仔细端详了留下来的许妈妈问道:“你从前在哪个院子里做事?”
“回姑娘的话,我来庄子上之前先是在大厨房做事,后来嫁了人,看顾过二少爷一段时间,再后来就到了庄子上。”
“原来照顾过二哥哥。”这意思应是做过容检一段时间的乳母,容薏态度稍稍温和了些。
许妈妈面上露出一丝忧心,“不知二少爷如今可还好?”
“许妈妈与庄头送东西回府的时候,应该已经问过其他人了吧?”容薏这句话问的一点都不客气,若是真的关心容检,去府里的时候就应该打听过了才是。
许妈妈攥了攥衣袖,露出为难的表情,“姑娘有所不知,送田产回府里,连带清点只有一天的功夫,没来得及问一问府里的人。”
看来是真的关心容检,容薏回答了她,“二哥哥现在很好,书也读的不错,若是有机会上场,大概可以考个好的名次。”
“那就好,哥儿是有福报的人。”
见两人话说的差不多,容菱顺口问了一句,“刚刚下马车的时候,远远看着隔壁的庄子也挺热闹,是哪户人家的庄子?”
“旁边的庄子是裴将军府的产业,裴老夫人每年都会到庄子上来一趟,年年都来风雨无阻。”
“这倒是挺新鲜的。”
容薏是来查账的,但是容菱不是,安顿下来没多久,就立刻翻出昨天晚上找出来钓鱼的鱼杆,和庄子上的人要了一身蓑衣,就直奔养鱼的池塘。
等容薏上了池塘的小船,天空中渐渐飘起了雪花,倒是有些孤舟蓑笠翁的意境了。
青叶撑起了竹伞替姑娘遮住雪花,有些替五姑娘担心,“这,若是一直钓不上来鱼,五姑娘不会要坐到天黑吧?”
“无事,过一段时间就给她换一个汤婆子,这么久没出过门了,她只是想钓鱼,没想着下池塘里捞鱼,已经谢天谢地了。”
青叶心中感叹,自家姑娘平日里嘴上不说,但是实际上特别的宠五姑娘,有时候简直就是溺爱了。回想起来,两人刚见面的的时候还剑拔弩张,现在已经完全不能想象了。
容薏没有想这么多,容菱这么一钓鱼,更倾向于晚膳的桌上能有一条鱼了。
乡下没有宅子里那么讲究,能走的路只是把下的雪清扫出来的路径,容薏默默的往回走,眼前突然出现了一双晃眼的靴子。想也不用想,眼前这双靴子的主人定然是隔壁庄子的裴诉。
遇上了也不能不打招呼,青叶有颜色的往后退了一段距离,幸好雪暂时停了,不打伞也不打紧。这二位有话要说,她还是先站远些的好。
避也避不开,容薏淡淡的问好,“裴将军,似乎是走错庄子了,一会让护院赶你出去恐怕不是太好看。”
“无事,京郊时不时有狼出没,裴某愿意护送一段。”
容薏听着裴诉睁着眼睛说瞎话,抱紧了自己斗篷下的暖炉,“我听闻,裴老夫人也到庄子上来了,我和菱儿是小辈,不知适不适合去拜见老夫人。”
裴诉闻言笑起来,惹得容薏有些莫名其妙,田庄紧邻在一起,按着礼数,她和容菱是晚辈,去拜见一下也是礼数。
“若是不方便的话,就当我没有同你提起过。”
“方便,当然方便,”裴诉没说的是,祖母一直都很想见一见容薏,“明日一早我过来接你。”
“裴诉,有句话我可得说一说,”容薏已经忍了很久,就等着告诉裴诉,“你的祖上与我祖上认过干亲,按照辈分,你得叫我一声表姑姑才是。”
“回府里翻了很久的族谱?”
“我说的是正经事,你能不能正经一点?”
裴诉轻咳了两声,点了点头,“好,认真一点,我祖母最喜欢的就是红柿糕饼。”
还算他有点良心,把裴老夫人的喜好说出来,也好让容薏有些准备。
两人说着话往前,青叶远远的跟在后面,眼前一黑一蓝两抹身影格外的登对,像是古画里的人物一般。
裴诉送了容薏一段路,再往前就有容家庄子里的人在忙碌,裴诉便停下了脚步。从怀中摸出一个细长的小匣子给容薏。
“这是什么?田产?还是地契?”
自从知晓裴诉压根没他自己说的那么穷困潦倒,容薏很好意思愉揶他。
“等你回来打开看看就知晓了。”
“无功不受禄,平白的收下你的东西,可不太好。”
裴诉把匣子往回收了收又停住,“我听闻,你在收云洺大师的遗作,这个花丝簪子的细微程度,堪比发丝。当做交易如何?实在过意不去,付我银子也可。”
认识容薏这么长时间了,裴诉也逐渐摸索出了与她的相处之道,只要她现在收下了,日后想法子把银子还给她便是。
“既然如此,谢谢裴将军了,之后便让人把银票送上。”
目送着容薏开心的回去,裴诉扬起的嘴角渐渐收了回去,唤出了自己的高头大马,疾驰着往山上去。
池塘那边,容菱辛辛苦苦钓了许久的鱼,只拎回来了小半桶小鱼,立刻让庄子的厨房裹上面糊下锅炸的酥脆。
等鱼出锅的间隙,容菱皱着脸喝了满满两碗的姜汤,整个人都要被姜汤的味道淹没,再喝茶水都冲不掉那直冲脑门的姜味。
看着她把姜汤喝光,容薏也放心了些,若是出来这一趟染了风寒,回家娘亲恐怕饶不了她们两个。
庄子上的厨房手艺比不上府里,但是食材都是新鲜的,炖汤用的萝卜甚至是直接从园子里刚刚带回来的。
许妈妈将酥炸小鱼端上来,“五姑娘尝一尝,不过这小鱼刺多一些,大部分都已经炸的酥脆了,但是吃着还是要小心些。”
容菱尝了一块,酥脆的鱼块出锅后就浸泡在了料汁中,酸甜的味道直接浸入一丝一丝的鱼肉中。是爹爹在南边任职时,当地的做法。
“许妈妈是南边人?”
“是呢,家里人最早是在南边,后来投亲到了京城,长辈在酒楼做厨子,再后来落败了,就在容府厨房讨了差事。”
“早先给我们带路的丫头,是你的女儿?”容薏有些好奇,那孩子也机灵,只是和许妈妈不太相像。
“算是我的女儿,”庄子上除了种田就是种果子,许妈妈也想为孩子谋个前程,女孩子家若是能被带回府里当差,比在庄子上有前途的多。“我亲生的没福气,林儿这孩子是妾室生的,后来又生了儿子,就不疼林儿了,我就把她一直带在身边教导。大大小小的活计都能做,针线活也做的仔细。”
容菱听的奇怪,这好像是知晓四姐姐现在掌家,向四姐姐自荐孩子一样,“这么说,还真是不错?”
“让姑娘见笑了,”许妈妈殷切的看向容薏,“若是四姑娘不嫌弃,能否将林儿带回府中,哪怕是在厨房里做点杂事也是好的。”
容薏想知道到底是为何,“许妈妈,你如宝似珠的养大了她,当真舍得她回府里吃苦受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