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午府的后院,几乎每月都会有一个婴儿出生,刚一出生就会被人抱走,因此时常也能听到女子的哭泣声。可是用不了多久,哭泣的人也会被悄悄送走,至于生死与否,并没有人知晓,也没有人会关心。
经过许久的观察,庄岁晴从午云渡的态度中揣摩了一二,那些他的亲生孩子,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是被宫中的人带走的。
这也让庄岁晴想起一桩久远的传闻,早在前朝,就常有婴孩失踪,久而久之就有传闻说,失踪的孩子都是被丢进了丹炉,只为了能够验证长生之法。
午云渡此人常年都是青年人模样,皇上看中的既不是他的容貌也不是他的才华,自然是他能够如常青树一般的存在,才让他得了青眼。
曾有一次,庄岁晴提着食盒去见午云渡,醉酒后的午云渡睁着猩红的双眼在纸上洋洋洒洒的倾诉悲伤。别的文字庄岁晴没有看清楚,但是对“痛失所爱四十又三”印象十分深刻。
那一瞬间,恶人有恶报这句话充斥在庄岁晴的脑海之中,永远年轻又如何,他永远都不能拥有自己的子嗣。纵使冷脸看着孩子被抱走,心中的痛是永远无法消融的。
……
皇城之中,女医们再次被传唤在一起,照顾即将临盆的容才人。
屋子里人来人往,这样的阵仗,让容荇不由得愈发紧张,阵痛来袭的时候,整个人都恨不得蜷缩在一起,但是被医女盯着,并不能随自己的心意。
上一次苧才人生产出了意外,当时负责的医女们都被罚了,所以到容才人这里,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生怕一不留神又出什么事情。
皇上事务繁忙,此时还在与大臣议事,只有贤妃在殿外坐立不安,若是容才人能够诞下一个皇子,那贤妃手上就会多一张底牌。甚至,能够与已经失了嫡子的皇后一较高下。
折腾了五六个时辰,热水换了一盆又一盆,容荇终于诞下了孩子,在孩子明亮的哭声中,容荇也力竭晕了过去。
屋外的贤妃原本听到是个公主,心底笼罩着一层阴沉,但是真正将孩子抱在怀中时,心却被肉嘟嘟的公主笼笼过去,一瞬间便换了想法。公主又如何,从今往后,她的膝下也有了能够承欢的孩子,是她看着长大出生的孩子。
得知容荇生了个公主,芸妃心中没有太多的波澜,这下贤妃有了孩子,后宫的戏会越来越好看。
皇上得了一个公主,圣心大悦,亲自给孩子起了“徽沅”二字,连带着去贤妃宫中的时候也多了。
照着这样的情形,宫中的妃嫔逐渐分成了三派,皇后、贤妃与芸妃,明面上看起来,贤妃的势头最强,芸妃则稍弱些。
芸妃对此不甚在意,她更关心的是另外一件事情。
从前皇上只是隔三差五的吃丹药,甚至极少在见妃嫔时服药。近来,却是越来越不遮掩,几乎是日日都在服用丹药,也开始不避讳这嫔妃。当然,明目并不是丹药,只说是太医院所制的滋补药丸。
在幼年之时,芸妃曾读过一本偏门的书,是仆从在市井书铺买的,叫做《丹炉传》,书中曾写了许多道士在炼丹时的奇闻逸事。寥寥几语说了长生之法,或许是过于瘆人,没多久这本书便被禁了。
皇上吃的丹药,自然也让芸妃联想到了书中之言,若是果真如此,那么她的计划也就可以顺利的进行了。
按照以往的惯例,皇子皇女出生,妃嫔家中的女眷都可以进宫照料一段时间。
容荇的生母是妾室,三房的丁氏虽然也向往荣华富贵,但是联想到从前对容荇母女多有苛责,并不十分愿意在容荇得意之时入宫去照料她。
最终入宫照料的人选落在了大房少奶奶温憬云的头上,容府的人心里都有一杆秤,这恐怕也是大少爷容检想了法子的缘故。
未出嫁之前的游园、雅集,温憬云常常都是与自己的手帕交一同玩乐,甚少关注过庶女们的圈子,所以对毫无存在感的容荇没有什么印象。
进宫陪伴容荇,一开始温憬云有些担心难以相处。过了几日发现,徽沅公主一直在贤妃身边,容荇只在自己的宫中修养,并不会去见公主,暂时也无需晨昏定省,日子过的还算清闲。
容荇在医女的照顾下,一日比一日好些,与温憬云也会说上几句话。
御膳房送来了一些药膳,女医看过之后,温憬云便用小碗盛了端给容荇。
“这些说是药膳,但是做的精细,没有多少药材的味道,娘娘用一些吧。”
“多谢大嫂嫂。”其实容荇不必这么客气,但是她姨娘和弟弟还生活在容府,日后掌家的人便是温憬云,自然是互相都客气些的好。
有些话温憬云酝酿了许久,眼看没几日就要出宫去了,趁着说话的机会便提出来,“娘娘,有一事想与您商议,实在是我眼见浅薄,拿不定主意。”
容荇用勺子盛粥的动作顿了顿,点了点头,示意温憬云继续说。
”夫君他,唉,中了进士之后,一直在翰林院做些杂事,祖父祖母年事已高,也不适合出京。“温憬云看着容荇脸上淡淡的,一口气说完,“不知娘娘是否方便,替夫君他美言几句。”
容荇思忖着应该怎么说,直白的说她也不怎么能见皇上,恐怕温憬云即可就会换个神色,若是就这么应下来,办不到温憬云依然会变脸。“这样的事情,并不是不能,可是,若是芸妃娘娘开口,会顺遂的多。”
“芸妃娘娘久居宫中,怕是与家人的联系少些。”温憬云言下之意,芸妃为人冷漠。
这话容荇倒是认同的,芸妃怎么看都不是一个温和良善之人,应付温憬云道:“大哥哥是有才学的,若是日后有机会,我定会想想办法。”
得了承诺,温憬云的满意溢于言表,进宫这一趟,总算是没有白来。
经过许久的观察,庄岁晴从午云渡的态度中揣摩了一二,那些他的亲生孩子,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是被宫中的人带走的。
这也让庄岁晴想起一桩久远的传闻,早在前朝,就常有婴孩失踪,久而久之就有传闻说,失踪的孩子都是被丢进了丹炉,只为了能够验证长生之法。
午云渡此人常年都是青年人模样,皇上看中的既不是他的容貌也不是他的才华,自然是他能够如常青树一般的存在,才让他得了青眼。
曾有一次,庄岁晴提着食盒去见午云渡,醉酒后的午云渡睁着猩红的双眼在纸上洋洋洒洒的倾诉悲伤。别的文字庄岁晴没有看清楚,但是对“痛失所爱四十又三”印象十分深刻。
那一瞬间,恶人有恶报这句话充斥在庄岁晴的脑海之中,永远年轻又如何,他永远都不能拥有自己的子嗣。纵使冷脸看着孩子被抱走,心中的痛是永远无法消融的。
……
皇城之中,女医们再次被传唤在一起,照顾即将临盆的容才人。
屋子里人来人往,这样的阵仗,让容荇不由得愈发紧张,阵痛来袭的时候,整个人都恨不得蜷缩在一起,但是被医女盯着,并不能随自己的心意。
上一次苧才人生产出了意外,当时负责的医女们都被罚了,所以到容才人这里,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生怕一不留神又出什么事情。
皇上事务繁忙,此时还在与大臣议事,只有贤妃在殿外坐立不安,若是容才人能够诞下一个皇子,那贤妃手上就会多一张底牌。甚至,能够与已经失了嫡子的皇后一较高下。
折腾了五六个时辰,热水换了一盆又一盆,容荇终于诞下了孩子,在孩子明亮的哭声中,容荇也力竭晕了过去。
屋外的贤妃原本听到是个公主,心底笼罩着一层阴沉,但是真正将孩子抱在怀中时,心却被肉嘟嘟的公主笼笼过去,一瞬间便换了想法。公主又如何,从今往后,她的膝下也有了能够承欢的孩子,是她看着长大出生的孩子。
得知容荇生了个公主,芸妃心中没有太多的波澜,这下贤妃有了孩子,后宫的戏会越来越好看。
皇上得了一个公主,圣心大悦,亲自给孩子起了“徽沅”二字,连带着去贤妃宫中的时候也多了。
照着这样的情形,宫中的妃嫔逐渐分成了三派,皇后、贤妃与芸妃,明面上看起来,贤妃的势头最强,芸妃则稍弱些。
芸妃对此不甚在意,她更关心的是另外一件事情。
从前皇上只是隔三差五的吃丹药,甚至极少在见妃嫔时服药。近来,却是越来越不遮掩,几乎是日日都在服用丹药,也开始不避讳这嫔妃。当然,明目并不是丹药,只说是太医院所制的滋补药丸。
在幼年之时,芸妃曾读过一本偏门的书,是仆从在市井书铺买的,叫做《丹炉传》,书中曾写了许多道士在炼丹时的奇闻逸事。寥寥几语说了长生之法,或许是过于瘆人,没多久这本书便被禁了。
皇上吃的丹药,自然也让芸妃联想到了书中之言,若是果真如此,那么她的计划也就可以顺利的进行了。
按照以往的惯例,皇子皇女出生,妃嫔家中的女眷都可以进宫照料一段时间。
容荇的生母是妾室,三房的丁氏虽然也向往荣华富贵,但是联想到从前对容荇母女多有苛责,并不十分愿意在容荇得意之时入宫去照料她。
最终入宫照料的人选落在了大房少奶奶温憬云的头上,容府的人心里都有一杆秤,这恐怕也是大少爷容检想了法子的缘故。
未出嫁之前的游园、雅集,温憬云常常都是与自己的手帕交一同玩乐,甚少关注过庶女们的圈子,所以对毫无存在感的容荇没有什么印象。
进宫陪伴容荇,一开始温憬云有些担心难以相处。过了几日发现,徽沅公主一直在贤妃身边,容荇只在自己的宫中修养,并不会去见公主,暂时也无需晨昏定省,日子过的还算清闲。
容荇在医女的照顾下,一日比一日好些,与温憬云也会说上几句话。
御膳房送来了一些药膳,女医看过之后,温憬云便用小碗盛了端给容荇。
“这些说是药膳,但是做的精细,没有多少药材的味道,娘娘用一些吧。”
“多谢大嫂嫂。”其实容荇不必这么客气,但是她姨娘和弟弟还生活在容府,日后掌家的人便是温憬云,自然是互相都客气些的好。
有些话温憬云酝酿了许久,眼看没几日就要出宫去了,趁着说话的机会便提出来,“娘娘,有一事想与您商议,实在是我眼见浅薄,拿不定主意。”
容荇用勺子盛粥的动作顿了顿,点了点头,示意温憬云继续说。
”夫君他,唉,中了进士之后,一直在翰林院做些杂事,祖父祖母年事已高,也不适合出京。“温憬云看着容荇脸上淡淡的,一口气说完,“不知娘娘是否方便,替夫君他美言几句。”
容荇思忖着应该怎么说,直白的说她也不怎么能见皇上,恐怕温憬云即可就会换个神色,若是就这么应下来,办不到温憬云依然会变脸。“这样的事情,并不是不能,可是,若是芸妃娘娘开口,会顺遂的多。”
“芸妃娘娘久居宫中,怕是与家人的联系少些。”温憬云言下之意,芸妃为人冷漠。
这话容荇倒是认同的,芸妃怎么看都不是一个温和良善之人,应付温憬云道:“大哥哥是有才学的,若是日后有机会,我定会想想办法。”
得了承诺,温憬云的满意溢于言表,进宫这一趟,总算是没有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