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自那次大战之后,上天庭不复存在,应龙也不知所踪。天道震怒,遂收回世间灵力,从此下界再无人妖鬼怪能有封神的机缘了,实在是可悲可叹呐。”
“快别吹牛了,如今我朝虽修士众多,但不过是为着延年益寿、强生健体的缘故,能力强者也不过是炼出些丹药罢了。从未听过谁真的能羽化登仙去,修仙一事实在是愚不可及,反倒误了人报效圣上的心。”
一间小茶馆里,说书先生被好事看官气得胡子乱颤,猛然咳嗽两声才愤愤开口道:
“无知小儿,那几百年前的事你如何能知晓,你只道如今不曾见过,便以为从前都没有么。”说罢像是也明白多说也无益,便摇着头慢慢走出了茶馆,颤颤巍巍地消失在了人群之中。
茶馆内,众看客哄堂大笑,这说书人总爱神神叨叨讲些神鬼之事,倒不失为酒足饭饱后的茶余乐子。
闲谈仍在继续。
“欸,听闻西北边关大捷,咱们百战百胜的战神——季大将军,不日就要班师回朝,进京复命了。”
“可当真?”
“那是自然,坊间都快传遍了。此次归京,大将军必定要继承爵位才是。”
“何止呀,听闻圣上还要命他尚公主呢!”
此人约莫宫中有些亲戚,竟然对宫闱之事了解的如此清楚,众人纷纷要逮住他问个痛快。谁不知道当朝唯一适龄的乃是如今圣上最疼爱的静和公主。
说到那静和公主,谁不知道她那容冠京城的美貌,以及无人可及的盛宠。而她之所以如此得圣上喜爱,除了其蕙心兰质、聪慧异常,更因其生母是皇上最宠爱的异族皇贵妃。皇贵妃虽已然故去,却是让皇上相思更甚,看着公主那肖似母妃的模样有了弥补公主的心思。
不过,那公主的母家正是那西北十部。
然而这些都不是老百姓操心的事了。
谁不知道静和公主和季大将军自小就有婚约,情深意重。美人配英雄,不可不谓是一桩美谈呐。
没人注意到有个蒙面人悄无声息的走出了茶馆,直奔宫门而去。
辉煌雅致的公主宫内,一妙龄女子长身玉立于九曲回廊之上。虽不事雕琢,一头绸缎般的黑发上仅着一水色玉步摇,腰间也之佩戴着一块成色极佳的玉佩,但通体贵气难掩,面容姣好明艳,眼尾一颗小痣,带着股异域摄人心魄的神秘感。
此乃当朝静和公主。
在其身侧还站着一个七八岁的幼童,正弯着腰开心地拿手中的饵料喂着回廊下五颜六色的观赏鲤鱼。
那蒙面之人便是在此时来访。
“公主。”
“如何。”静和转过头来,头顶的步摇随之轻微晃动。那蒙面人像是被晃到了眼一般,迅速把头低了下去。
“如公主所愿,这下百姓皆知,您的婚事自是万众瞩目。”
“他何时回朝?”静和漫不经心地摸了摸那幼童毛茸茸的小脑袋,后者随即不再看鱼转而牵住了公主的裙摆,眉心中间赫然是块不大不小伤疤。
“明日便归。”
五年不见,不知边关的漫天黄沙有没有善待她心上的人。
永元十八年,大将军季铭平定西北十部,从此西北大片疆土向中原俯首称臣。
龙颜大悦,称季铭为国立下不世之功,又念及季家满门忠烈,唯剩季铭一人尚存,当继承季家祖传爵位,封侯定西,不日迎娶静和公主,以示嘉奖鼓励之意。
接风宴上,觥筹交错,群臣恭贺,百官同喜。
坐在最上手的皇帝,今日看起来也是高兴非常。他眯起眼看了眼侧旁的静和,后者端的是一贯的温婉尊贵,只是眼波流转,藏不住的往季铭那处看去,而季铭也察觉到回以温润一笑。
皇帝看了会儿,突然道:“季铭呐,你如今尚及弱冠便能为朕镇守一方,如此年少有为,想必老侯爷泉下有知必定是万分欣慰的。”
季铭抱拳谢道:“臣叩谢皇上信任体恤,肯将千金之躯的公主殿下下嫁于臣,臣不胜受恩感激,惟愿能为皇上开疆拓土,护一方安定。”
“好!不愧是我朝战无不胜的定西侯!有季卿你实乃我大周之幸呐,诸位爱卿说是不是啊,啊?”
“吾皇英明——”
季铭借着群臣跪拜,皇帝不注意之际忍不住露出讥讽的神色,随后又低头快速隐忍了下去,再抬眸眼底早已清明一片。
静和隔着觥筹交错,杯盘狼藉细细盯着他看。
几年不见,历经边关险恶、沙场血海,当年那个满眼暴虐仇恨的少年已经消失不见,剩下的只有一个沉稳可靠、杀伐果断的三军主帅。
可他伪装得再好,也瞒不过她,仇恨从未褪去,反而无孔不入,在心底潜滋暗长。
无论如何,她都下定决心要陪着他完成一切,只是——
倘若他还是那个原本的他,看到自己如今的模样,真的会开心吗。
静和心里微微抽痛,黛眉微蹙。
她抬起手用力按了按不适的心口。
一月后,定西侯季铭遵皇命迎娶静和公主入主侯府。
大婚当日,皇帝下诏大赦天下,举国同庆。
上至群臣百官,下至贩夫走卒,无人不谈论这国婚。明眼人感叹圣上此举一箭双雕,既满足了公主的夙愿,又借公主牵制这位手掌虎符的侯爷,将来生下的孩子也是带着皇家血脉,总算可以名正言顺辖制军权。好事者也要叹一句金玉良缘,那牢狱里的死囚自是感激涕零。
然而这些,都暂时与静和无关。
婚姻嫁娶一事,对任何一名女子而言都是顶顶重要的大事,纵使她贵为公主,纵使夫君娶她动机不纯。
虽有皇家选派的最顶尖的绣娘为她缝制嫁衣,有技艺最精湛的工匠为她制造凤冠,但她还是自己在嫁衣上绣了些小图样。
看着端庄尊贵的嫁衣上出现的一只俏皮红色小鲤鱼,静和忍不住毫无形象地笑出了声。他一定想不到自已有一天真能嫁给他,甚至还学会了女红呢。
“公主殿下,侯爷来了。”
静和连忙坐正了身子,稳了稳盖头,才沉着地开口道:“知道了。”
来人彷佛已然酩酊大醉,三步并作两步,身体歪歪斜斜地快步走了进来。
下人都退了出去,屋外的达官显贵和皇上皇后也早已离席,没有人有胆子闹这两位的婚房。
于是,四下寂静一片,静和甚至能清晰地听见自己的心跳和季铭的刻意加重的呼吸声。
季铭走至床前,深邃的眸子明明是清明一片,哪里有半分醉意。
静和微微抬首,隔着大红盖头,看着他的声影借着烛光透进她的双眸。
那身影逐渐更加模糊,一滴泪悄然滑落。
“夫君。”
静和开口唤道,声音有些忍不住的颤抖。
“怕么。”季铭有些粗糙的指尖隔着盖头轻轻触摸着静和的鬓角。
“数年筹谋,至今日终于得以徐徐收网,本宫求之不得又何来惧怕一说。”
季铭笑了起来,是静和太久太久没听见过的真心实意开怀的笑声,久到像是好几辈子前的事情了。
她听见他说“既如此,纵使是黄泉地狱,你都只能和我绑在一起了。”
......
傻子,早就和你绑在一起了,无可更改的那种。
永元二十一年,趁着定西侯远征京城兵力空虚,二皇子意图谋反,伙同世家豪族围困京城,囚禁皇上及其亲眷。
不料定西侯天降奇兵,返京打了叛党个措手不及,一举拿下贼首。
京郊公主别院,静和看着季铭的亲笔密信,面上是难掩的忧色。
一切都按着他们的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二皇子及其背后的世家被逼谋反,季铭和她借着“清君侧”的旗号软禁皇室,对外宣称二皇子及其党羽已然将皇上和诸位皇子斩杀,他们便能借机扶植最后能继承大统的皇室血脉——定安侯和静和公主的幼子上位称帝。
可是,他如今居然打算把永元帝及其血脉悉数灭个干净。
阿铭,你就当真恨到如此地步吗。
静和难掩眼中痛色,却仍旧果决地对亲卫下了命令:“看好世子,如若有一点差池,你们拿命来请罪!”
旋即摸了摸小世子的脑袋,年仅五岁的幼童只是好奇地盯着娘亲眨眨眼。
“是时候了......小五,一切都交给你了。”静和公主将自小便从不离身的玉佩交给眉间带疤的少女,朝她温和的笑笑,然后便纵马朝宫城奔去。
“愿你此去得偿所愿,姐姐。”那少女目送那抹倩影逐渐消失,紧紧地握住了手心里的玉佩。
大殿之下设有重兵把守,唯有还未清理干净的尸体昭示着一场宫变的结束。
静和一步步踏上殿前石阶,短短百步,她却走的艰难。依稀好像曾经她也曾这样一个人默默拾级而上,是在什么时候呢?
静和有些想笑,从前嘲笑他记性不好,如今记性不好的反倒换成她了,真是风水轮流转呐。他倒好,什么也不记得,就再也不必有什么负担了。
不过,她乐得记得每一次轮回,即便大部分事情都因为神魂损耗而模糊异常,可他每一次的模样她都记得清清楚楚。
可惜,她没什么能耐,也只能陪他到这里了,总也不算食言吧。静和心里抱怨,当时也不知道会拿她这条小命来履约啊,这就是他说的什么来着,叫“舍命陪君子”。
静和扑哧笑出声来,都什么时候了,她还能想起这些莫名其妙的东西。不过这一世当这个苦命公主陪他玩儿谋略也太伤脑子,还成日要维持端庄的样子,他还总是猜忌她,可把她累坏了,如今还不许她不着调一下了么。
最后一步落定,静和来到殿前。
大殿内只剩季铭一人一剑端坐在龙椅之上。剑身锋利锃亮,上面还遗留着未擦拭干净的血迹。
静和即便妖力衰减至此也可以看见上面残留不去的杀气与污浊之气。
“夫君,你这是杀了多少人啊,不怕头疼了么。”静和忍不住的心痛,捂了捂胸口,蹙起眉头。
季铭自她踏进殿中后便一直紧紧地盯着她看,闻言挑眉,随后没什么表情的开口:“没多少,也就是皇帝老儿和他的儿子们罢了。
“夫君实在不必如此吓我,你知道我虽然恨父皇,却也并不希望我无辜的幼弟因此没命,所以断不会杀了所有皇室亲眷,不是么。”
”可是不杀完皇子,便会是日后渊儿即位的隐患,我自然不会手下留情。”季铭很是危险地擦着剑刃。
静和叹一口气,心想这人贯会蹬鼻子上脸,才道:“好了,我不怪你,再气我就和离”
此话一出,那端坐着的身影陡然一僵,随即才闷声说道:“人关着呢。”
静和缓步走上前,整个人环抱住季铭。
“小鱼,别怕我。”闻言静和只是把他抱的更紧,她怎么会怕,他是那么温柔悲悯的人,是她的、她的神明呐。
“好了,好了,没事了,一切都过去了。”静和安抚地轻轻揉着季铭的太阳穴,周身逐渐泛起金光,一点点没入季铭体内,那伴他左右的剑器上的污浊之气也渐渐淡了。
季铭只觉通体的暖意烤得他几乎欲睡去,心里是前所未有的宁静平和,却没发觉怀里的人一点点没了声息。
许久过后,季铭在昏睡过去的最后一点时间里听见那个熟悉的声音微弱地喃喃:“阿铭,往后就再也不用这么累了,害你的都死了,你欠的我替你还了,答应我,还做你那偷懒仙君,可好?”
太和元年,新帝季渊即位,年方八岁,其父镇国公季铭临朝摄政,独揽大权。
又十年,新朝政通人和,皇权稳固,国泰民安。
太和十年春,一辆马车秘密从皇宫驶出。
京郊数百里外的上方山上,野径无人,却有一小屋立于其间。
季铭推门而入,只见屋内桌上有一信件。
上面只有寥寥数字---
“事已成,不必挂怀,勿忘她愿。”
季铭长抒一口气,还未勾起嘴角两行泪先滑落下来。
“也罢,你既如此狠心,就别怪我下次逮到你算账。”
至此,戎马一生又镇压叛贼的战神将军季铭卸甲归田,丢开前朝事务留给亲儿子料理,自己守着几亩良田将偷懒进行到底。
后人评述纷纭,唯有两个字却是公认不错的---传奇
“快别吹牛了,如今我朝虽修士众多,但不过是为着延年益寿、强生健体的缘故,能力强者也不过是炼出些丹药罢了。从未听过谁真的能羽化登仙去,修仙一事实在是愚不可及,反倒误了人报效圣上的心。”
一间小茶馆里,说书先生被好事看官气得胡子乱颤,猛然咳嗽两声才愤愤开口道:
“无知小儿,那几百年前的事你如何能知晓,你只道如今不曾见过,便以为从前都没有么。”说罢像是也明白多说也无益,便摇着头慢慢走出了茶馆,颤颤巍巍地消失在了人群之中。
茶馆内,众看客哄堂大笑,这说书人总爱神神叨叨讲些神鬼之事,倒不失为酒足饭饱后的茶余乐子。
闲谈仍在继续。
“欸,听闻西北边关大捷,咱们百战百胜的战神——季大将军,不日就要班师回朝,进京复命了。”
“可当真?”
“那是自然,坊间都快传遍了。此次归京,大将军必定要继承爵位才是。”
“何止呀,听闻圣上还要命他尚公主呢!”
此人约莫宫中有些亲戚,竟然对宫闱之事了解的如此清楚,众人纷纷要逮住他问个痛快。谁不知道当朝唯一适龄的乃是如今圣上最疼爱的静和公主。
说到那静和公主,谁不知道她那容冠京城的美貌,以及无人可及的盛宠。而她之所以如此得圣上喜爱,除了其蕙心兰质、聪慧异常,更因其生母是皇上最宠爱的异族皇贵妃。皇贵妃虽已然故去,却是让皇上相思更甚,看着公主那肖似母妃的模样有了弥补公主的心思。
不过,那公主的母家正是那西北十部。
然而这些都不是老百姓操心的事了。
谁不知道静和公主和季大将军自小就有婚约,情深意重。美人配英雄,不可不谓是一桩美谈呐。
没人注意到有个蒙面人悄无声息的走出了茶馆,直奔宫门而去。
辉煌雅致的公主宫内,一妙龄女子长身玉立于九曲回廊之上。虽不事雕琢,一头绸缎般的黑发上仅着一水色玉步摇,腰间也之佩戴着一块成色极佳的玉佩,但通体贵气难掩,面容姣好明艳,眼尾一颗小痣,带着股异域摄人心魄的神秘感。
此乃当朝静和公主。
在其身侧还站着一个七八岁的幼童,正弯着腰开心地拿手中的饵料喂着回廊下五颜六色的观赏鲤鱼。
那蒙面之人便是在此时来访。
“公主。”
“如何。”静和转过头来,头顶的步摇随之轻微晃动。那蒙面人像是被晃到了眼一般,迅速把头低了下去。
“如公主所愿,这下百姓皆知,您的婚事自是万众瞩目。”
“他何时回朝?”静和漫不经心地摸了摸那幼童毛茸茸的小脑袋,后者随即不再看鱼转而牵住了公主的裙摆,眉心中间赫然是块不大不小伤疤。
“明日便归。”
五年不见,不知边关的漫天黄沙有没有善待她心上的人。
永元十八年,大将军季铭平定西北十部,从此西北大片疆土向中原俯首称臣。
龙颜大悦,称季铭为国立下不世之功,又念及季家满门忠烈,唯剩季铭一人尚存,当继承季家祖传爵位,封侯定西,不日迎娶静和公主,以示嘉奖鼓励之意。
接风宴上,觥筹交错,群臣恭贺,百官同喜。
坐在最上手的皇帝,今日看起来也是高兴非常。他眯起眼看了眼侧旁的静和,后者端的是一贯的温婉尊贵,只是眼波流转,藏不住的往季铭那处看去,而季铭也察觉到回以温润一笑。
皇帝看了会儿,突然道:“季铭呐,你如今尚及弱冠便能为朕镇守一方,如此年少有为,想必老侯爷泉下有知必定是万分欣慰的。”
季铭抱拳谢道:“臣叩谢皇上信任体恤,肯将千金之躯的公主殿下下嫁于臣,臣不胜受恩感激,惟愿能为皇上开疆拓土,护一方安定。”
“好!不愧是我朝战无不胜的定西侯!有季卿你实乃我大周之幸呐,诸位爱卿说是不是啊,啊?”
“吾皇英明——”
季铭借着群臣跪拜,皇帝不注意之际忍不住露出讥讽的神色,随后又低头快速隐忍了下去,再抬眸眼底早已清明一片。
静和隔着觥筹交错,杯盘狼藉细细盯着他看。
几年不见,历经边关险恶、沙场血海,当年那个满眼暴虐仇恨的少年已经消失不见,剩下的只有一个沉稳可靠、杀伐果断的三军主帅。
可他伪装得再好,也瞒不过她,仇恨从未褪去,反而无孔不入,在心底潜滋暗长。
无论如何,她都下定决心要陪着他完成一切,只是——
倘若他还是那个原本的他,看到自己如今的模样,真的会开心吗。
静和心里微微抽痛,黛眉微蹙。
她抬起手用力按了按不适的心口。
一月后,定西侯季铭遵皇命迎娶静和公主入主侯府。
大婚当日,皇帝下诏大赦天下,举国同庆。
上至群臣百官,下至贩夫走卒,无人不谈论这国婚。明眼人感叹圣上此举一箭双雕,既满足了公主的夙愿,又借公主牵制这位手掌虎符的侯爷,将来生下的孩子也是带着皇家血脉,总算可以名正言顺辖制军权。好事者也要叹一句金玉良缘,那牢狱里的死囚自是感激涕零。
然而这些,都暂时与静和无关。
婚姻嫁娶一事,对任何一名女子而言都是顶顶重要的大事,纵使她贵为公主,纵使夫君娶她动机不纯。
虽有皇家选派的最顶尖的绣娘为她缝制嫁衣,有技艺最精湛的工匠为她制造凤冠,但她还是自己在嫁衣上绣了些小图样。
看着端庄尊贵的嫁衣上出现的一只俏皮红色小鲤鱼,静和忍不住毫无形象地笑出了声。他一定想不到自已有一天真能嫁给他,甚至还学会了女红呢。
“公主殿下,侯爷来了。”
静和连忙坐正了身子,稳了稳盖头,才沉着地开口道:“知道了。”
来人彷佛已然酩酊大醉,三步并作两步,身体歪歪斜斜地快步走了进来。
下人都退了出去,屋外的达官显贵和皇上皇后也早已离席,没有人有胆子闹这两位的婚房。
于是,四下寂静一片,静和甚至能清晰地听见自己的心跳和季铭的刻意加重的呼吸声。
季铭走至床前,深邃的眸子明明是清明一片,哪里有半分醉意。
静和微微抬首,隔着大红盖头,看着他的声影借着烛光透进她的双眸。
那身影逐渐更加模糊,一滴泪悄然滑落。
“夫君。”
静和开口唤道,声音有些忍不住的颤抖。
“怕么。”季铭有些粗糙的指尖隔着盖头轻轻触摸着静和的鬓角。
“数年筹谋,至今日终于得以徐徐收网,本宫求之不得又何来惧怕一说。”
季铭笑了起来,是静和太久太久没听见过的真心实意开怀的笑声,久到像是好几辈子前的事情了。
她听见他说“既如此,纵使是黄泉地狱,你都只能和我绑在一起了。”
......
傻子,早就和你绑在一起了,无可更改的那种。
永元二十一年,趁着定西侯远征京城兵力空虚,二皇子意图谋反,伙同世家豪族围困京城,囚禁皇上及其亲眷。
不料定西侯天降奇兵,返京打了叛党个措手不及,一举拿下贼首。
京郊公主别院,静和看着季铭的亲笔密信,面上是难掩的忧色。
一切都按着他们的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二皇子及其背后的世家被逼谋反,季铭和她借着“清君侧”的旗号软禁皇室,对外宣称二皇子及其党羽已然将皇上和诸位皇子斩杀,他们便能借机扶植最后能继承大统的皇室血脉——定安侯和静和公主的幼子上位称帝。
可是,他如今居然打算把永元帝及其血脉悉数灭个干净。
阿铭,你就当真恨到如此地步吗。
静和难掩眼中痛色,却仍旧果决地对亲卫下了命令:“看好世子,如若有一点差池,你们拿命来请罪!”
旋即摸了摸小世子的脑袋,年仅五岁的幼童只是好奇地盯着娘亲眨眨眼。
“是时候了......小五,一切都交给你了。”静和公主将自小便从不离身的玉佩交给眉间带疤的少女,朝她温和的笑笑,然后便纵马朝宫城奔去。
“愿你此去得偿所愿,姐姐。”那少女目送那抹倩影逐渐消失,紧紧地握住了手心里的玉佩。
大殿之下设有重兵把守,唯有还未清理干净的尸体昭示着一场宫变的结束。
静和一步步踏上殿前石阶,短短百步,她却走的艰难。依稀好像曾经她也曾这样一个人默默拾级而上,是在什么时候呢?
静和有些想笑,从前嘲笑他记性不好,如今记性不好的反倒换成她了,真是风水轮流转呐。他倒好,什么也不记得,就再也不必有什么负担了。
不过,她乐得记得每一次轮回,即便大部分事情都因为神魂损耗而模糊异常,可他每一次的模样她都记得清清楚楚。
可惜,她没什么能耐,也只能陪他到这里了,总也不算食言吧。静和心里抱怨,当时也不知道会拿她这条小命来履约啊,这就是他说的什么来着,叫“舍命陪君子”。
静和扑哧笑出声来,都什么时候了,她还能想起这些莫名其妙的东西。不过这一世当这个苦命公主陪他玩儿谋略也太伤脑子,还成日要维持端庄的样子,他还总是猜忌她,可把她累坏了,如今还不许她不着调一下了么。
最后一步落定,静和来到殿前。
大殿内只剩季铭一人一剑端坐在龙椅之上。剑身锋利锃亮,上面还遗留着未擦拭干净的血迹。
静和即便妖力衰减至此也可以看见上面残留不去的杀气与污浊之气。
“夫君,你这是杀了多少人啊,不怕头疼了么。”静和忍不住的心痛,捂了捂胸口,蹙起眉头。
季铭自她踏进殿中后便一直紧紧地盯着她看,闻言挑眉,随后没什么表情的开口:“没多少,也就是皇帝老儿和他的儿子们罢了。
“夫君实在不必如此吓我,你知道我虽然恨父皇,却也并不希望我无辜的幼弟因此没命,所以断不会杀了所有皇室亲眷,不是么。”
”可是不杀完皇子,便会是日后渊儿即位的隐患,我自然不会手下留情。”季铭很是危险地擦着剑刃。
静和叹一口气,心想这人贯会蹬鼻子上脸,才道:“好了,我不怪你,再气我就和离”
此话一出,那端坐着的身影陡然一僵,随即才闷声说道:“人关着呢。”
静和缓步走上前,整个人环抱住季铭。
“小鱼,别怕我。”闻言静和只是把他抱的更紧,她怎么会怕,他是那么温柔悲悯的人,是她的、她的神明呐。
“好了,好了,没事了,一切都过去了。”静和安抚地轻轻揉着季铭的太阳穴,周身逐渐泛起金光,一点点没入季铭体内,那伴他左右的剑器上的污浊之气也渐渐淡了。
季铭只觉通体的暖意烤得他几乎欲睡去,心里是前所未有的宁静平和,却没发觉怀里的人一点点没了声息。
许久过后,季铭在昏睡过去的最后一点时间里听见那个熟悉的声音微弱地喃喃:“阿铭,往后就再也不用这么累了,害你的都死了,你欠的我替你还了,答应我,还做你那偷懒仙君,可好?”
太和元年,新帝季渊即位,年方八岁,其父镇国公季铭临朝摄政,独揽大权。
又十年,新朝政通人和,皇权稳固,国泰民安。
太和十年春,一辆马车秘密从皇宫驶出。
京郊数百里外的上方山上,野径无人,却有一小屋立于其间。
季铭推门而入,只见屋内桌上有一信件。
上面只有寥寥数字---
“事已成,不必挂怀,勿忘她愿。”
季铭长抒一口气,还未勾起嘴角两行泪先滑落下来。
“也罢,你既如此狠心,就别怪我下次逮到你算账。”
至此,戎马一生又镇压叛贼的战神将军季铭卸甲归田,丢开前朝事务留给亲儿子料理,自己守着几亩良田将偷懒进行到底。
后人评述纷纭,唯有两个字却是公认不错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