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决定亲自去看一看。
平烟酒楼的宣老板,向来是说干就干的爽利性子。
有人不愿她进陆宅,她就偏要进去瞧一瞧。
马车回了兰花坊,她连饭都没吃,便早早换了夜行衣等天黑。
莫娘有一点倒是说对了,这路但凡走过了,那就是一回生二回熟。
白日里陆宅的方位她记得很清,这会子远远看见大门紧闭,她轻车熟路顺着院墙拐进巷子里,轻松越过墙头,猫进了陆仕谦的宅子里。
数数,这牛高马大的护院可还真不少。
陆仕谦这五日有三日要宿在公署的人,平白无故养这么多张嘴在家里,钱多烧的?
他那三瓜两枣的俸禄,经得起几天折腾?
宣幼青决计不相信这些护院是在陆宅常驻的。
既不是常驻,那便是事出反常——必有妖。
她甚至都不用费心去辨,只一眼就能瞧见这院中最妖异的地方。
三五个腰粗膀圆的壮汉守着一处屋子打转,要说里头没有什么要紧她都不信。
宣幼青素来胆大,今日既翻了陆仕谦的院墙,看见这样一副严阵以待的架势,她倒也不是怀疑陆仕谦金屋藏什么娇,只仗着自己逃命的功夫好,心中又揣着来都来了四个大字,偏要一探究竟。
她倒也耐得住性子,直直等到月上中天,到了下半夜,看守的人难免懈怠,这才绕到了围屋的后窗处,伸手一推窗户。
嚯,还从外头闩上了,摸着那刺手的茬口,多半都是这两日才钉上的。
小臂粗的木棍拦着,里头人撞不开,对她来说是轻而易举。
她索性将闩门的棍子拿了当防身用,轻轻掀起窗户,仗着身板轻灵,翻进屋内的时候,几乎不曾发出什么声响。
屋内不曾点灯,宣幼青一手提棍,仗着模模糊糊一点要命的薄光,摸索着往里进,瞧出来这间是书房的样式。
她心下隐隐已经有了猜测,在脚下踩到的物件发出晁年般耳熟的惊呼时,她的猜测落到了实处。
“别出声!是我!”
宣幼青生怕他将外头看门的大汉招来,胳膊一绕揍住了晁年的嘴,又下意识勒紧了他的脖子。
饶是晁年有心再喊,也几乎快被她勒断气了。
旁边塌上传来窸窸窣窣一阵响动,宣幼青松开手的同时,回头看见了一个模糊的、端正的人影。
陆仕谦这家伙,还真被关起来了。
可偌大的淮州城谁人不知他理刑司主事的威名,能这般拿捏他的,可没有几个。
不等她开口,耳边就传来了晁年又惊又喜又怕的声音。
他有些不敢相信,夹着嗓子尽量放低了嗓音,仍盖不住言语中的激越:“宣姐姐,你怎么来了?”
他心虚地瞥了一眼陆仕谦的方向,是来问他们大人罪的么?
自家大人和总督家三小姐议亲的事情在淮州城传的沸沸扬扬,他实在想不到还有什么事,值得宣幼青夜半三更翻墙入户都要走这一遭。
可他心中又庆幸,宣姐姐既然肯来,总归念着和大人间的一点情分的。
那么事情应当还有些转圜。
晁年想到此处,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也顾不上自己方才胡乱睡在地下是个什么姿容了,索性屋里没灯瞧不见,自觉抱着枕头守到外间,替二人看门去了。
方才迈出半步,就听到背后人问道:“不是去红章山了么,这是个什么光景?”
晁年脚步一顿,心下暗叫不好。
怎的宣姐姐听着半点不知大人在议亲的事?
却听他们大人坦然道:“忤逆尊长,被罚了禁足。”
宣幼青觉得稀奇,陆仕谦这样的后辈,按理说放在哪个高门大户里头都是排得上号的,也不知是忤逆长辈到何种境地了,这般年岁了还能被罚禁足。
她语气轻快,即便有意压低了声量也能听出里头的揶揄和打趣:“说说吧,犯了什么事,可要求姐姐带你出去?”
屋内没点灯,陆仕谦瞧不起清的面容,能感到人就在咫尺的地方。
她还不知道,也好,由旁人说给她听不如由自己说来。
陆仕谦稳了稳心神,轻声道:“家中长辈想与林家议亲,我不愿,便被关起来了。”
宣幼青脑中轰的一声,从回淮州城起那些若有若无的别扭和异样,在这一刻全都回过味来。
既然平烟酒楼的人都得知了风声,那和满城皆知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全城的人都以为他要娶林总督家的三小姐,偏旧她不知道,想来还真是有点不是滋味呢。
宣幼青脑门上邪风一刮,手中的闩门棍掂了两掂,到底是把这股子邪火按下来了。
冲他发什么脾气呢,他若是肯,现下也不会被关在此处了。
房中有片刻的寂静。
晁年在外间支着耳朵,一颗心高高悬起。
宣幼青终是开口了,有些尖酸有些刻薄,但是听起来,好歹还是愿意理人的。
“那你便任人这么关着了?被逼待嫁的小姐尚且还会绝一绝食以明心志,你陆大人还真是稳坐钓鱼台,不怕总督大人当真瞧中了你这个乘龙快婿,八抬大轿来请你?”
黑暗中的晁年没能咬住嘴唇子,漏了一声憋闷的笑意。
宣幼青这还真说到点子上了,他们大人头几日一个人被关住的时候,还真是正儿八经绝了几天水粮,等后来暗中与周越搭上了线,整个人才松泛一点。
晁年连忙封住嘴,只当没觉察到自家“被逼待嫁”的大人,隔着黑漆漆的夜甩过来的眼刀。
陆仕谦言语里带着些顺毛的意味,柔声道:“我已托周越求助于三殿下,总督大人那处他会出面。”
至于伯父那处……
陆仕谦心下一沉。
他还未做好向她坦白的准备。
隔着朦胧夜色,宣幼青也敏锐地察觉到陆仕谦情绪有些不对,正欲开口问询,外间扣住大门的锁链却忽而响动起来。
人入了夜是容易懈怠,可一旦起了疑心,就没有那么多空可以钻了。
外头的人忽然发难,想必是已经听了有一会儿墙角。
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电光火石之间,宣幼青来不及与陆仕谦告别,一个闪身挪到窗后,趁着锁链碰撞的声音间隙,原路从窗户翻了出去。
她贴着后墙,听着里间门吱呀一声的空档,将手中的闩门棍稳稳当当放回了原处。
屋内的晁年顺势也往地上一趟,等护院提着灯笼进来的时候,只瞧见一个裹着铺盖睡得乱七八糟的晁年,迷迷瞪瞪撑起身子来问怎么了。
那护院提着灯,浅浅环视过一圈,见陆仕谦也被他吵起来端坐在床头,暂且没瞧见什么异样。
他双手一拱:“惊扰大人了。”
晁年正好寻到口子,将这几日的不满倾倒而出:“白天黑夜拘着我们大人就算了,如今入了夜也不让人安稳!到底看看清楚,这还是我们大人的宅子!”
那守门的护院讨了阴阳怪气一顿骂,也不吭声,默默然退了出去。
宣幼青早已趁着他入内查看的时机,离开了陆宅。
这一趟翻墙入户,走得她心情还有些复杂。
若是从前碰上这样的事,她怕是连解释的机会都不肯给的。
如今机缘巧合给了他开口的机会,他一说,她便也信了。
好在她也不是受什么礼教约束的世家小姐,倒因为不会因为一些莫须有的传言左右的自己的情意。
若是情意真有断的那一天,也必然是因为那个人做了什么事,而不是听外人怎么说。
他陆仕谦堂堂漕运理刑司的一把手,若是连这点私事都处理不好,往后也别进她平烟酒楼的门了。
宣幼青归拢归拢心绪,摸到怀里揣着的那张纸,既然最近陆仕谦暂且无暇顾及案子的事,她便自己去查。
论起来衙门里头她也不是没有熟人,打听一个人名也不至于嫌弃什么不必要的风浪。
*
董元伟今日休沐结束,晨起去衙门点卯,才在官署里头坐下,就听到外头门房通传,说是平烟酒楼的老板娘拜访。
他有些摸不着头脑,但心下也有隐隐的猜测。
上回在江州城府衙,他就瞧出来理刑司的陆大人与老板娘的关系不一般,如今陆仕谦与林家三小姐议亲的事在衙门里头传得人尽皆知,老板娘这等英雄豪杰,怕不是找上门来打听虚实了。
老板娘的手腕,他可是知道的,若是他一句不当指错了方向,光是想一想,都替陆大人捏一把汗。
宣幼青由门房接引,跨进董元伟值房待客小厅的时候,面上是笑盈盈的。
先是递了一个沉甸甸的箱子上来,“上回董大人江州解围,还未曾得空亲自上门致谢,这是北方寒地里上好的干参,还望董大人收下。”
董元伟有个快八十的老娘养在家中,身子骨倒是没什么毛病,就是体虚,需长时间用药温补,这寒地老参可是一等一的好物,宣幼青送礼可谓是送到了他心上。
老话说得好,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老板娘的参虽说是打着谢礼的名号来的,可他瞧着事情还没完。
董元伟在心头咂摸了几转,终于还是拿定了主意——老参诱惑在前,编排几句同僚又如何!
他扬手一招人来:“给老板娘看座,上茶!”
宣幼青施施然坐下,慢悠悠喝了几句茶,这才开口道:“今日来找董大人,其实还有一事劳烦。”
董元伟道:“老板娘只说便是!”
“不知董大人在工部有没有相熟的好友?”
董元伟先是一愣,旋即明白过来,原来老板娘上门并不是为着陆仕谦一事。既是说到了工部,那便是要找官员了,他自打入仕做官起就一直在江南一片,若是漕运一线的人,兴许还能帮着辨一辩。
可他转念一想,工部,那不是陆大人比他更熟悉么,可如今这个境况……
宣幼青瞧出他的欲言又止,问道:“董大人可有什么顾忌?”
董元伟想了想,人既是为了正事上的门,他便只管指正事的路子,什么议亲不议亲的,他权当不知晓!
他便道:“要问工部的人,我董某帮不上什么忙。但陆大人的伯父,早些年在都水司任职,如今已官至侍郎,老板娘若想打听,不如去理刑司问问。”
工部都水司么?
这么巧?
宣幼青被脑中一闪而过的念头吓到,她鬼使神差问了一句:“敢问陆大人伯父名讳。”
伯父伯父,同宗为伯,陆仕谦的伯父,也该是陆姓的啊。
可董元伟的回答,偏偏踩在了所有本该和理应的预设之外。
“蔺侍郎不与陆大人这支同姓,其名均洪。”
平烟酒楼的宣老板,向来是说干就干的爽利性子。
有人不愿她进陆宅,她就偏要进去瞧一瞧。
马车回了兰花坊,她连饭都没吃,便早早换了夜行衣等天黑。
莫娘有一点倒是说对了,这路但凡走过了,那就是一回生二回熟。
白日里陆宅的方位她记得很清,这会子远远看见大门紧闭,她轻车熟路顺着院墙拐进巷子里,轻松越过墙头,猫进了陆仕谦的宅子里。
数数,这牛高马大的护院可还真不少。
陆仕谦这五日有三日要宿在公署的人,平白无故养这么多张嘴在家里,钱多烧的?
他那三瓜两枣的俸禄,经得起几天折腾?
宣幼青决计不相信这些护院是在陆宅常驻的。
既不是常驻,那便是事出反常——必有妖。
她甚至都不用费心去辨,只一眼就能瞧见这院中最妖异的地方。
三五个腰粗膀圆的壮汉守着一处屋子打转,要说里头没有什么要紧她都不信。
宣幼青素来胆大,今日既翻了陆仕谦的院墙,看见这样一副严阵以待的架势,她倒也不是怀疑陆仕谦金屋藏什么娇,只仗着自己逃命的功夫好,心中又揣着来都来了四个大字,偏要一探究竟。
她倒也耐得住性子,直直等到月上中天,到了下半夜,看守的人难免懈怠,这才绕到了围屋的后窗处,伸手一推窗户。
嚯,还从外头闩上了,摸着那刺手的茬口,多半都是这两日才钉上的。
小臂粗的木棍拦着,里头人撞不开,对她来说是轻而易举。
她索性将闩门的棍子拿了当防身用,轻轻掀起窗户,仗着身板轻灵,翻进屋内的时候,几乎不曾发出什么声响。
屋内不曾点灯,宣幼青一手提棍,仗着模模糊糊一点要命的薄光,摸索着往里进,瞧出来这间是书房的样式。
她心下隐隐已经有了猜测,在脚下踩到的物件发出晁年般耳熟的惊呼时,她的猜测落到了实处。
“别出声!是我!”
宣幼青生怕他将外头看门的大汉招来,胳膊一绕揍住了晁年的嘴,又下意识勒紧了他的脖子。
饶是晁年有心再喊,也几乎快被她勒断气了。
旁边塌上传来窸窸窣窣一阵响动,宣幼青松开手的同时,回头看见了一个模糊的、端正的人影。
陆仕谦这家伙,还真被关起来了。
可偌大的淮州城谁人不知他理刑司主事的威名,能这般拿捏他的,可没有几个。
不等她开口,耳边就传来了晁年又惊又喜又怕的声音。
他有些不敢相信,夹着嗓子尽量放低了嗓音,仍盖不住言语中的激越:“宣姐姐,你怎么来了?”
他心虚地瞥了一眼陆仕谦的方向,是来问他们大人罪的么?
自家大人和总督家三小姐议亲的事情在淮州城传的沸沸扬扬,他实在想不到还有什么事,值得宣幼青夜半三更翻墙入户都要走这一遭。
可他心中又庆幸,宣姐姐既然肯来,总归念着和大人间的一点情分的。
那么事情应当还有些转圜。
晁年想到此处,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也顾不上自己方才胡乱睡在地下是个什么姿容了,索性屋里没灯瞧不见,自觉抱着枕头守到外间,替二人看门去了。
方才迈出半步,就听到背后人问道:“不是去红章山了么,这是个什么光景?”
晁年脚步一顿,心下暗叫不好。
怎的宣姐姐听着半点不知大人在议亲的事?
却听他们大人坦然道:“忤逆尊长,被罚了禁足。”
宣幼青觉得稀奇,陆仕谦这样的后辈,按理说放在哪个高门大户里头都是排得上号的,也不知是忤逆长辈到何种境地了,这般年岁了还能被罚禁足。
她语气轻快,即便有意压低了声量也能听出里头的揶揄和打趣:“说说吧,犯了什么事,可要求姐姐带你出去?”
屋内没点灯,陆仕谦瞧不起清的面容,能感到人就在咫尺的地方。
她还不知道,也好,由旁人说给她听不如由自己说来。
陆仕谦稳了稳心神,轻声道:“家中长辈想与林家议亲,我不愿,便被关起来了。”
宣幼青脑中轰的一声,从回淮州城起那些若有若无的别扭和异样,在这一刻全都回过味来。
既然平烟酒楼的人都得知了风声,那和满城皆知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全城的人都以为他要娶林总督家的三小姐,偏旧她不知道,想来还真是有点不是滋味呢。
宣幼青脑门上邪风一刮,手中的闩门棍掂了两掂,到底是把这股子邪火按下来了。
冲他发什么脾气呢,他若是肯,现下也不会被关在此处了。
房中有片刻的寂静。
晁年在外间支着耳朵,一颗心高高悬起。
宣幼青终是开口了,有些尖酸有些刻薄,但是听起来,好歹还是愿意理人的。
“那你便任人这么关着了?被逼待嫁的小姐尚且还会绝一绝食以明心志,你陆大人还真是稳坐钓鱼台,不怕总督大人当真瞧中了你这个乘龙快婿,八抬大轿来请你?”
黑暗中的晁年没能咬住嘴唇子,漏了一声憋闷的笑意。
宣幼青这还真说到点子上了,他们大人头几日一个人被关住的时候,还真是正儿八经绝了几天水粮,等后来暗中与周越搭上了线,整个人才松泛一点。
晁年连忙封住嘴,只当没觉察到自家“被逼待嫁”的大人,隔着黑漆漆的夜甩过来的眼刀。
陆仕谦言语里带着些顺毛的意味,柔声道:“我已托周越求助于三殿下,总督大人那处他会出面。”
至于伯父那处……
陆仕谦心下一沉。
他还未做好向她坦白的准备。
隔着朦胧夜色,宣幼青也敏锐地察觉到陆仕谦情绪有些不对,正欲开口问询,外间扣住大门的锁链却忽而响动起来。
人入了夜是容易懈怠,可一旦起了疑心,就没有那么多空可以钻了。
外头的人忽然发难,想必是已经听了有一会儿墙角。
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电光火石之间,宣幼青来不及与陆仕谦告别,一个闪身挪到窗后,趁着锁链碰撞的声音间隙,原路从窗户翻了出去。
她贴着后墙,听着里间门吱呀一声的空档,将手中的闩门棍稳稳当当放回了原处。
屋内的晁年顺势也往地上一趟,等护院提着灯笼进来的时候,只瞧见一个裹着铺盖睡得乱七八糟的晁年,迷迷瞪瞪撑起身子来问怎么了。
那护院提着灯,浅浅环视过一圈,见陆仕谦也被他吵起来端坐在床头,暂且没瞧见什么异样。
他双手一拱:“惊扰大人了。”
晁年正好寻到口子,将这几日的不满倾倒而出:“白天黑夜拘着我们大人就算了,如今入了夜也不让人安稳!到底看看清楚,这还是我们大人的宅子!”
那守门的护院讨了阴阳怪气一顿骂,也不吭声,默默然退了出去。
宣幼青早已趁着他入内查看的时机,离开了陆宅。
这一趟翻墙入户,走得她心情还有些复杂。
若是从前碰上这样的事,她怕是连解释的机会都不肯给的。
如今机缘巧合给了他开口的机会,他一说,她便也信了。
好在她也不是受什么礼教约束的世家小姐,倒因为不会因为一些莫须有的传言左右的自己的情意。
若是情意真有断的那一天,也必然是因为那个人做了什么事,而不是听外人怎么说。
他陆仕谦堂堂漕运理刑司的一把手,若是连这点私事都处理不好,往后也别进她平烟酒楼的门了。
宣幼青归拢归拢心绪,摸到怀里揣着的那张纸,既然最近陆仕谦暂且无暇顾及案子的事,她便自己去查。
论起来衙门里头她也不是没有熟人,打听一个人名也不至于嫌弃什么不必要的风浪。
*
董元伟今日休沐结束,晨起去衙门点卯,才在官署里头坐下,就听到外头门房通传,说是平烟酒楼的老板娘拜访。
他有些摸不着头脑,但心下也有隐隐的猜测。
上回在江州城府衙,他就瞧出来理刑司的陆大人与老板娘的关系不一般,如今陆仕谦与林家三小姐议亲的事在衙门里头传得人尽皆知,老板娘这等英雄豪杰,怕不是找上门来打听虚实了。
老板娘的手腕,他可是知道的,若是他一句不当指错了方向,光是想一想,都替陆大人捏一把汗。
宣幼青由门房接引,跨进董元伟值房待客小厅的时候,面上是笑盈盈的。
先是递了一个沉甸甸的箱子上来,“上回董大人江州解围,还未曾得空亲自上门致谢,这是北方寒地里上好的干参,还望董大人收下。”
董元伟有个快八十的老娘养在家中,身子骨倒是没什么毛病,就是体虚,需长时间用药温补,这寒地老参可是一等一的好物,宣幼青送礼可谓是送到了他心上。
老话说得好,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老板娘的参虽说是打着谢礼的名号来的,可他瞧着事情还没完。
董元伟在心头咂摸了几转,终于还是拿定了主意——老参诱惑在前,编排几句同僚又如何!
他扬手一招人来:“给老板娘看座,上茶!”
宣幼青施施然坐下,慢悠悠喝了几句茶,这才开口道:“今日来找董大人,其实还有一事劳烦。”
董元伟道:“老板娘只说便是!”
“不知董大人在工部有没有相熟的好友?”
董元伟先是一愣,旋即明白过来,原来老板娘上门并不是为着陆仕谦一事。既是说到了工部,那便是要找官员了,他自打入仕做官起就一直在江南一片,若是漕运一线的人,兴许还能帮着辨一辩。
可他转念一想,工部,那不是陆大人比他更熟悉么,可如今这个境况……
宣幼青瞧出他的欲言又止,问道:“董大人可有什么顾忌?”
董元伟想了想,人既是为了正事上的门,他便只管指正事的路子,什么议亲不议亲的,他权当不知晓!
他便道:“要问工部的人,我董某帮不上什么忙。但陆大人的伯父,早些年在都水司任职,如今已官至侍郎,老板娘若想打听,不如去理刑司问问。”
工部都水司么?
这么巧?
宣幼青被脑中一闪而过的念头吓到,她鬼使神差问了一句:“敢问陆大人伯父名讳。”
伯父伯父,同宗为伯,陆仕谦的伯父,也该是陆姓的啊。
可董元伟的回答,偏偏踩在了所有本该和理应的预设之外。
“蔺侍郎不与陆大人这支同姓,其名均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