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和罗科索夫斯基的通话后,朱可夫立即给克里姆林宫的总机打电话。
当听筒里有声音传出时,朱可夫直截了当地说:“接线员,我是西方面军司令员朱可夫大将,请给我接史达林同志的办公室,我有重要的事情要汇报。”
女接线员那甜甜的声音传来:“大将同志,请您稍等片刻,我立即帮您接通史达林同志的办公室。”
过了片刻,女接线员的声音再次传来,不过却充满了歉意:“对不起,大将同志,史达林办公室的电话无人接听。请问您还要转其它的号码吗?”
朱可夫想了想,随即说道:“那给我转总参谋部,找沙波什尼科夫元帅!”
然而接线员却吞吞吐吐地说:“大将同志,总参谋部已经离开了莫斯科,如今只剩下一个参谋小组,需要我帮您接通吗?”
接线员的话让朱可夫大吃一惊,他做梦都没想到,昨天白天还联系过的总参谋部,居然在不声不响中撤出了莫斯科,不过他并没有向接线员询问具体的情况,因为像她这样级别的通讯人员,很多事情是没有了解的权限,便随口说:“那就给我接联络小组。”
这次电话没有出现无法接通的情况,听筒里很快就传来了一个陌生的男人声音:“这里是总参谋部留守小组,您是哪位?”
“我是朱可夫。”朱可夫语气严厉地问:“你们的负责人是谁?”
接电话的人有些口吃地回答说:“是,是华西列夫斯基少将!”
“让他接电话!”
“您好,大将同志,我是华西列夫斯基少将!”
“你好,华西列夫斯基同志。”朱可夫好奇地问:“听说总参谋部已经离开莫斯科了?”
“是的,大将同志。”华西列夫斯基小心翼翼地解释说:“鉴于如今的形势,莫斯科已经处于危险之中,因此最高统帅部发出了疏散命令,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带着总参谋部离开了莫斯科,前往古比雪夫。”
朱可夫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他没想到想到,自己仅仅十来个小时没有与莫斯科方面进行联系,城市里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故。他沉默了片刻后,小心翼翼地问:“那史达林同志呢?他也转移到了古比雪夫吗?”
“没有。”华西列夫斯基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史达林同志留下了!”
一句“史达林同志留下了”,让朱可夫悬在嗓子眼的心,又重新放回了肚子里。虽说敌人一步步地逼近莫斯科,让整座城市受到了威胁,但只要史达林还留在莫斯科,就能起到稳定军心和鼓舞士气的作用。
就在朱可夫暗自感慨不已时,便听到华西列夫斯基问:“大将同志,您此刻打电话过来,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吗?”此刻正是凌晨三点,如果没有重要的事情,谁也不会贸然打电话。
“华西列夫斯基,我想问你一件事。”朱可夫开门见山地问道:“是谁越过方面军司令部,给罗科索夫斯基的第1集团军下达了向德军实施反击的命令?”
这次轮到华西列夫斯基发呆了,他愣了片刻,随后说道:“大将同志,这件事我不太清楚。不过您别着急,我了解清楚情况之后,给您打电话过去。”
朱可夫放下电话,眼睛盯着面前桌上的地图,心里暗自琢磨,假如在一周前,不,五天前也行,如果有一个满编的集团军在预定的区域发起反击,没准能突破德军在维亚济马地区的包围圈,将被围的几十万大军中的大多数解救出来。但如今一切都晚了,包围圈里的部队面临弹尽粮绝的境地,别说是一个集团军,就算是两个集团军在这一地区发起反击,恐怕也无法把他们解救出来了。而让兵力严重匮乏的第16集团军,在此时发起反击,无疑是将他们置于危险之中。
很快,摆在桌上的电话铃声响起,朱可夫随手了话筒,贴在耳边,用他那低沉的嗓音说道:“我是朱可夫!”
“大将同志,我是华西列夫斯基!”听筒里传出了华西列夫斯基的声音:“我已经了解过了,让第1集团军对正面之敌实施反击的命令,是沙波什尼科夫元帅亲自下达的。”可能是担心朱可夫说什么,他还特意强调说,“您应该很了解元帅同志的性格,既然他下达了这样的命令,肯定是得到了最高统帅本人的授意。也就是说,不管在任何情况下,这道命令都是无法取消的。”
虽说朱可夫心里早就明白,这道错误的作战命令是必须执行的,但此刻听到华西列夫斯基亲口确认了自己的猜测,他的心里还是感到了失落。他淡淡地说了一句:“知道了,反击将在规定的时间展开。”
放下电话,他再次盯着面前的地图,心里盘算以罗科索夫斯基现有的实力,执行了这次错误的反击命令之后,会蒙受如何惨重的损失。而损失了大量有生力量的第16集团军,是否还有能力守住现有的防线?
看了不知多久,他拿起桌上的电话,直接打到了第16集团军司令部。
听到罗科索夫斯基的声音之后,他表情凝重地问:“罗科索夫斯基同志,你如实地告诉我,你们是否有信心完成好上级部署给你们的反击任务?”
“大将同志!”听到朱可夫没有喊自己的昵称,而是称呼自己的姓氏,罗科索夫斯基便明白对方要和自己进行一场严肃的谈话,便正色说道:“我们集团军的实力如何,你是知道的。如果非要执行这样的任务,恐怕会将我们手里的有生力量消耗殆尽。一旦集团军的部队损失严重,那么在接下来的作战中,我们将会处于不利的局面。”
“罗科索夫斯基同志,我明白你们如今的处境。”朱可夫猜到罗科索夫斯基接下来会说点什么,便抢在他的前面说道:“我已经了解过了,这道命令是由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元帅亲自签发的,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明白吗?”
罗科索夫斯基和朱可夫一样,对沙波什尼科夫都非常了解,知道这位老元帅为人谨慎,在下达一些重要的作战命令之前,都会向史达林进行请示,获得同意后再正式向部队下达命令。既然朱可夫说这道命令是沙波什尼科夫亲自下达的,等于是变相告诉罗科索夫斯基,这次的反击作战是史达林亲自安排的,没有任何变更的可能。
明白了这个道理的罗科索夫斯基,试探地问朱可夫:“大将同志!你也知道,要对敌人实施反击,没有足够的物资储备、没有空中掩护和一定数量的技术装备,是无法达成这一目的的。”
朱可夫在心里默默地计算了一下能提供的支援后,缓缓说道:“我可以给你们提供两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和一个坦克旅,至于空中掩护,暂时无法提供。”
罗科索夫斯基没想到朱可夫居然无法提供空中支援,不免迟疑地说道:“大将同志,假如没有空中支援的话,我们的反击部队会被德军的狂轰滥炸打垮的。”
卫国战争已经进行了差不多四个月时间,作为方面军司令员的朱可夫,自然懂得制空权在战争中的重要性,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手里根本没有可以使用的空军部队,怎么为罗科索夫斯基的部队提供空中支援?
“罗科索夫斯基同志,”朱可夫颇为无奈地说:“我再次重申一次,我无法为你提供空中掩护。如何对付反击过程中的德军轰炸,你自己想办法解决。”
罗科索夫斯基打完电话之后,苦着脸对围在旁边的几名副手说道:“指挥员同志们,朱可夫刚刚在电话里说,反击的命令是沙波什尼科夫元帅所下达的,根本无法撤销。而且在进攻时,也无法为我们提供空中掩护……”
马利宁听到这里,忍不住惊呼道:“司令员同志,如果我们在实施反击时,没有空中掩护的话,我们的进攻部队会在敌人飞机的狂轰滥炸下崩溃了。”
“我知道,朱可夫也知道。”罗科索夫斯基的嘴角抽了抽,无奈地说:“可是朱可夫手里没有可动用的空军,无法为我们提供必要的支援,因此我们只能想办法,来对付敌人的空军。”
听罗科索夫斯基这么说,众人开始皱着眉头思索起来,考虑该采用什么措施,来对付德国人的空中力量。
过了不知多久,罗科索夫斯基开口问道:“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众人闻言,都面无表情地摇摇头,示意自己没有办法对付德军的空中力量。
“既然想不出办法,那我们的这次反击根本没有胜算。”罗科索夫斯基叹了口气,不甘心地说:“可惜了,我们手里仅有的一点有生力量,就这样被白白消耗掉了。”
“司令员同志,我觉得您是否可以问问索科夫少校。”马利宁提醒罗科索夫斯基:“没准他有办法也说不定。”
罗科索夫斯基听到马利宁居然把索科夫推出来,先是满脸的不悦,但转念一想,从索科夫的种种表现来看,他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问问他的意见,没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想到这里,罗科索夫斯基连忙对马利宁说:“参谋长,我同意你的提议。你现在就让报务员给步兵旅发一份电报,问问索科夫的意见,看他有没有什么办法,来对付德军的空中力量。”
电报发到了步兵旅,接收完电报的报务员莫罗佐娃,把睡眠中的索科夫摇醒,着急地说道:“旅长同志,旅长同志,快点醒醒!”
索科夫睁开眼睛,一脸茫然地望着面前的女兵,一时间还没有回过神,不知道自己是在梦中,还是在现实中。
见到索科夫盯着自己发呆,莫罗佐娃有些急了,她又用力地摇晃了两下之后,急吼吼地说道:“电报,旅长同志,您的电报,是从集团军司令部发过来的。”
听说是来自集团军司令部的电报,索科夫打了一个哆嗦,随即整个人就清醒了过来。他猛地从地铺上坐起身,一把抢过了莫罗佐娃手里的电报,借助帐篷里的烛光,快速地浏览起来。
睡在旁边的副旅长别尔金,也被莫罗佐娃的声音吵醒了,揉着眼睛坐起身,睡意朦胧地问:“旅长同志,谁发来的电报?”
“是马利宁参谋长发来的电报。”看完电报的索科夫,将手里的电报递给了别尔金,郑重其事地说道:“说集团军将在20几个小时后,向德军发起全面的反击。但由于没有空中支援,担心反击部队会在进攻时遭到德军飞机的狂轰滥炸,所以特意发电报过来问我,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降低部队在进攻时的伤亡。”
别尔金有些奇怪地问索科夫:“旅长同志,他们为什么会问你呢?”
“鬼知道。”索科夫挠着后脑勺说,“没有空中掩护,就要向敌人发起反击,这不是自己去送死么。说实话,我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来对付德国人空中力量。”
“旅长同志,既然是集团军参谋长亲自给你发电报,说明这是司令员的意思。”别尔金作为一名资深的指挥员,自然能看明白很多事情的本质,他小心地提醒索科夫:“如果你不能提供好的办法,我担心会给司令员留下不好的印象。”
索科夫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但他是人不是神。在没有飞机和足够数量的高射炮、高射机枪的情况下,要想对付掌握了战场制空权的德国空军,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但正如别尔金所说的,既然罗科索夫斯基都让马利宁出面,向自己问计策,如果自己的回答不能令对方满意,恐怕就会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
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索科夫开始努力地思索起来,想能采用什么办法,来对付德国人的空中力量。
以前他曾经看过一部穿越小说,里面提到对付敌人空军的办法,就是地面燃烧火堆,形成烟雾,来干扰敌军飞行员的视线;或者是放飞捕捉的小鸟或者氢气球,使敌人的飞机不敢降低高地。
这些办法看起来还不错,但仔细一琢磨,就是瞎扯淡。战斗进行时,战场上所产生的硝烟,难道比不上几个火堆产生的烟雾?硝烟都无法干扰到飞行员的视野,更何况几个火堆产生的小小烟雾。至于放飞小鸟和氢气球,那更是不可能了,真的以为这些东西到处都是,要用的时候,随手拿来就用?
当听筒里有声音传出时,朱可夫直截了当地说:“接线员,我是西方面军司令员朱可夫大将,请给我接史达林同志的办公室,我有重要的事情要汇报。”
女接线员那甜甜的声音传来:“大将同志,请您稍等片刻,我立即帮您接通史达林同志的办公室。”
过了片刻,女接线员的声音再次传来,不过却充满了歉意:“对不起,大将同志,史达林办公室的电话无人接听。请问您还要转其它的号码吗?”
朱可夫想了想,随即说道:“那给我转总参谋部,找沙波什尼科夫元帅!”
然而接线员却吞吞吐吐地说:“大将同志,总参谋部已经离开了莫斯科,如今只剩下一个参谋小组,需要我帮您接通吗?”
接线员的话让朱可夫大吃一惊,他做梦都没想到,昨天白天还联系过的总参谋部,居然在不声不响中撤出了莫斯科,不过他并没有向接线员询问具体的情况,因为像她这样级别的通讯人员,很多事情是没有了解的权限,便随口说:“那就给我接联络小组。”
这次电话没有出现无法接通的情况,听筒里很快就传来了一个陌生的男人声音:“这里是总参谋部留守小组,您是哪位?”
“我是朱可夫。”朱可夫语气严厉地问:“你们的负责人是谁?”
接电话的人有些口吃地回答说:“是,是华西列夫斯基少将!”
“让他接电话!”
“您好,大将同志,我是华西列夫斯基少将!”
“你好,华西列夫斯基同志。”朱可夫好奇地问:“听说总参谋部已经离开莫斯科了?”
“是的,大将同志。”华西列夫斯基小心翼翼地解释说:“鉴于如今的形势,莫斯科已经处于危险之中,因此最高统帅部发出了疏散命令,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带着总参谋部离开了莫斯科,前往古比雪夫。”
朱可夫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他没想到想到,自己仅仅十来个小时没有与莫斯科方面进行联系,城市里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故。他沉默了片刻后,小心翼翼地问:“那史达林同志呢?他也转移到了古比雪夫吗?”
“没有。”华西列夫斯基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史达林同志留下了!”
一句“史达林同志留下了”,让朱可夫悬在嗓子眼的心,又重新放回了肚子里。虽说敌人一步步地逼近莫斯科,让整座城市受到了威胁,但只要史达林还留在莫斯科,就能起到稳定军心和鼓舞士气的作用。
就在朱可夫暗自感慨不已时,便听到华西列夫斯基问:“大将同志,您此刻打电话过来,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吗?”此刻正是凌晨三点,如果没有重要的事情,谁也不会贸然打电话。
“华西列夫斯基,我想问你一件事。”朱可夫开门见山地问道:“是谁越过方面军司令部,给罗科索夫斯基的第1集团军下达了向德军实施反击的命令?”
这次轮到华西列夫斯基发呆了,他愣了片刻,随后说道:“大将同志,这件事我不太清楚。不过您别着急,我了解清楚情况之后,给您打电话过去。”
朱可夫放下电话,眼睛盯着面前桌上的地图,心里暗自琢磨,假如在一周前,不,五天前也行,如果有一个满编的集团军在预定的区域发起反击,没准能突破德军在维亚济马地区的包围圈,将被围的几十万大军中的大多数解救出来。但如今一切都晚了,包围圈里的部队面临弹尽粮绝的境地,别说是一个集团军,就算是两个集团军在这一地区发起反击,恐怕也无法把他们解救出来了。而让兵力严重匮乏的第16集团军,在此时发起反击,无疑是将他们置于危险之中。
很快,摆在桌上的电话铃声响起,朱可夫随手了话筒,贴在耳边,用他那低沉的嗓音说道:“我是朱可夫!”
“大将同志,我是华西列夫斯基!”听筒里传出了华西列夫斯基的声音:“我已经了解过了,让第1集团军对正面之敌实施反击的命令,是沙波什尼科夫元帅亲自下达的。”可能是担心朱可夫说什么,他还特意强调说,“您应该很了解元帅同志的性格,既然他下达了这样的命令,肯定是得到了最高统帅本人的授意。也就是说,不管在任何情况下,这道命令都是无法取消的。”
虽说朱可夫心里早就明白,这道错误的作战命令是必须执行的,但此刻听到华西列夫斯基亲口确认了自己的猜测,他的心里还是感到了失落。他淡淡地说了一句:“知道了,反击将在规定的时间展开。”
放下电话,他再次盯着面前的地图,心里盘算以罗科索夫斯基现有的实力,执行了这次错误的反击命令之后,会蒙受如何惨重的损失。而损失了大量有生力量的第16集团军,是否还有能力守住现有的防线?
看了不知多久,他拿起桌上的电话,直接打到了第16集团军司令部。
听到罗科索夫斯基的声音之后,他表情凝重地问:“罗科索夫斯基同志,你如实地告诉我,你们是否有信心完成好上级部署给你们的反击任务?”
“大将同志!”听到朱可夫没有喊自己的昵称,而是称呼自己的姓氏,罗科索夫斯基便明白对方要和自己进行一场严肃的谈话,便正色说道:“我们集团军的实力如何,你是知道的。如果非要执行这样的任务,恐怕会将我们手里的有生力量消耗殆尽。一旦集团军的部队损失严重,那么在接下来的作战中,我们将会处于不利的局面。”
“罗科索夫斯基同志,我明白你们如今的处境。”朱可夫猜到罗科索夫斯基接下来会说点什么,便抢在他的前面说道:“我已经了解过了,这道命令是由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元帅亲自签发的,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明白吗?”
罗科索夫斯基和朱可夫一样,对沙波什尼科夫都非常了解,知道这位老元帅为人谨慎,在下达一些重要的作战命令之前,都会向史达林进行请示,获得同意后再正式向部队下达命令。既然朱可夫说这道命令是沙波什尼科夫亲自下达的,等于是变相告诉罗科索夫斯基,这次的反击作战是史达林亲自安排的,没有任何变更的可能。
明白了这个道理的罗科索夫斯基,试探地问朱可夫:“大将同志!你也知道,要对敌人实施反击,没有足够的物资储备、没有空中掩护和一定数量的技术装备,是无法达成这一目的的。”
朱可夫在心里默默地计算了一下能提供的支援后,缓缓说道:“我可以给你们提供两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和一个坦克旅,至于空中掩护,暂时无法提供。”
罗科索夫斯基没想到朱可夫居然无法提供空中支援,不免迟疑地说道:“大将同志,假如没有空中支援的话,我们的反击部队会被德军的狂轰滥炸打垮的。”
卫国战争已经进行了差不多四个月时间,作为方面军司令员的朱可夫,自然懂得制空权在战争中的重要性,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手里根本没有可以使用的空军部队,怎么为罗科索夫斯基的部队提供空中支援?
“罗科索夫斯基同志,”朱可夫颇为无奈地说:“我再次重申一次,我无法为你提供空中掩护。如何对付反击过程中的德军轰炸,你自己想办法解决。”
罗科索夫斯基打完电话之后,苦着脸对围在旁边的几名副手说道:“指挥员同志们,朱可夫刚刚在电话里说,反击的命令是沙波什尼科夫元帅所下达的,根本无法撤销。而且在进攻时,也无法为我们提供空中掩护……”
马利宁听到这里,忍不住惊呼道:“司令员同志,如果我们在实施反击时,没有空中掩护的话,我们的进攻部队会在敌人飞机的狂轰滥炸下崩溃了。”
“我知道,朱可夫也知道。”罗科索夫斯基的嘴角抽了抽,无奈地说:“可是朱可夫手里没有可动用的空军,无法为我们提供必要的支援,因此我们只能想办法,来对付敌人的空军。”
听罗科索夫斯基这么说,众人开始皱着眉头思索起来,考虑该采用什么措施,来对付德国人的空中力量。
过了不知多久,罗科索夫斯基开口问道:“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众人闻言,都面无表情地摇摇头,示意自己没有办法对付德军的空中力量。
“既然想不出办法,那我们的这次反击根本没有胜算。”罗科索夫斯基叹了口气,不甘心地说:“可惜了,我们手里仅有的一点有生力量,就这样被白白消耗掉了。”
“司令员同志,我觉得您是否可以问问索科夫少校。”马利宁提醒罗科索夫斯基:“没准他有办法也说不定。”
罗科索夫斯基听到马利宁居然把索科夫推出来,先是满脸的不悦,但转念一想,从索科夫的种种表现来看,他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问问他的意见,没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想到这里,罗科索夫斯基连忙对马利宁说:“参谋长,我同意你的提议。你现在就让报务员给步兵旅发一份电报,问问索科夫的意见,看他有没有什么办法,来对付德军的空中力量。”
电报发到了步兵旅,接收完电报的报务员莫罗佐娃,把睡眠中的索科夫摇醒,着急地说道:“旅长同志,旅长同志,快点醒醒!”
索科夫睁开眼睛,一脸茫然地望着面前的女兵,一时间还没有回过神,不知道自己是在梦中,还是在现实中。
见到索科夫盯着自己发呆,莫罗佐娃有些急了,她又用力地摇晃了两下之后,急吼吼地说道:“电报,旅长同志,您的电报,是从集团军司令部发过来的。”
听说是来自集团军司令部的电报,索科夫打了一个哆嗦,随即整个人就清醒了过来。他猛地从地铺上坐起身,一把抢过了莫罗佐娃手里的电报,借助帐篷里的烛光,快速地浏览起来。
睡在旁边的副旅长别尔金,也被莫罗佐娃的声音吵醒了,揉着眼睛坐起身,睡意朦胧地问:“旅长同志,谁发来的电报?”
“是马利宁参谋长发来的电报。”看完电报的索科夫,将手里的电报递给了别尔金,郑重其事地说道:“说集团军将在20几个小时后,向德军发起全面的反击。但由于没有空中支援,担心反击部队会在进攻时遭到德军飞机的狂轰滥炸,所以特意发电报过来问我,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降低部队在进攻时的伤亡。”
别尔金有些奇怪地问索科夫:“旅长同志,他们为什么会问你呢?”
“鬼知道。”索科夫挠着后脑勺说,“没有空中掩护,就要向敌人发起反击,这不是自己去送死么。说实话,我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来对付德国人空中力量。”
“旅长同志,既然是集团军参谋长亲自给你发电报,说明这是司令员的意思。”别尔金作为一名资深的指挥员,自然能看明白很多事情的本质,他小心地提醒索科夫:“如果你不能提供好的办法,我担心会给司令员留下不好的印象。”
索科夫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但他是人不是神。在没有飞机和足够数量的高射炮、高射机枪的情况下,要想对付掌握了战场制空权的德国空军,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但正如别尔金所说的,既然罗科索夫斯基都让马利宁出面,向自己问计策,如果自己的回答不能令对方满意,恐怕就会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
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索科夫开始努力地思索起来,想能采用什么办法,来对付德国人的空中力量。
以前他曾经看过一部穿越小说,里面提到对付敌人空军的办法,就是地面燃烧火堆,形成烟雾,来干扰敌军飞行员的视线;或者是放飞捕捉的小鸟或者氢气球,使敌人的飞机不敢降低高地。
这些办法看起来还不错,但仔细一琢磨,就是瞎扯淡。战斗进行时,战场上所产生的硝烟,难道比不上几个火堆产生的烟雾?硝烟都无法干扰到飞行员的视野,更何况几个火堆产生的小小烟雾。至于放飞小鸟和氢气球,那更是不可能了,真的以为这些东西到处都是,要用的时候,随手拿来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