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温知道苏知筠一定还在计较这件事情,要是不说出来。她或许就不会借自己钱,她思来想去还是铤而走险把事情说了出来。
不过,这个故事被她稍微改了一点,她把全部的责任都推到了王小柔身上。反正苏知筠也不知道,到时候要真的和王小柔当场对质,她就说不知道就行,就一口咬死就是王小柔做的。
她为自己这个想法感到绝妙,就说自己是无辜的那个。
苏知筠冷笑一声:“那分到的钱呢?”
“三弟妹,要是宗宗没生病,我肯定就还给你了。这不是孩子生病,全都用来看大夫了吗。”
陈小温哪里会真的把钱还给她,好不容易拿到手的钱哪有还会去的道理。虽然那块碎银子她还没有花掉,这年头挣钱多难啊,不留一点家底,后面的日子还怎么过。
苏知筠每天摆摊挣那么多钱,问她借一点怎么了。
看着陈小温满脸泪痕的脸,以及怀里生病可怜的孩子,苏知筠最终还是决定把钱借给她。
“你要多少?”
江淮亭站在一边听着她们的对话,一声不吭。
陈小温等的就是这句话,她心里高兴极了。抬手擦了擦眼角的泪痕,笑着说:“四百个铜子。”
站在一边的江淮亭忍不住吐槽:“这么贵?这是什么大夫,我看就是抢钱的吧。”
听到这句话,陈小温立马收起刚才的笑脸,换成了愁容的苦相:“他三弟,我也不想啊。你说谁的钱不是血汗钱,一点一点挣来的呀。可是只有镇上的大夫可以治宗宗的病,再拖下去就会越来越严重,我也是没有办法才来找你们的。”
陈小温知道,现在只有把自己说的很可怜很惨,苏知筠才有可能借自己钱。
苏知筠觉得这个价格高的有些离谱,现在这个时代看病就这么贵吗?
她在犹豫,江淮亭继续说:“寻常看个病抓个药也才二十铜子,我听人家说镇上的大夫也只是比村子里的高出几十个铜子。是镇上哪家的大夫,怎么会高出这么多?”
听江淮亭这么一说,苏知筠知道看病也不是很贵,正常家庭也能看的起病。
陈小温之前还摆摊卖过一段时间炸薯条,她之前生意那么好,按理来说看病的钱是有的。而且四百也确实太离谱了。
苏知筠提出建议:“是哪家的大夫,我们陪你一起去看看?”
陈小温一听开始婉拒:“这大半夜的哪里好意思麻烦你们,你们能借我钱让我救救急,我就万分感激了。”
自己提出陪她一起去,陈小温却拒绝了。这其中绝对有鬼,但是怀里的孩子看着是生病了,这确实不假。
苏知筠不想和她继续折腾了,她大晚上来到这里,又是哭又是扯一堆话,听的她头大。
就是一个要求,无非就是问他们借钱。
那就借给她好了。
但是陈小温这个人她不能忽视,苏知筠来到这里才知道,亲戚之间也需要靠智商斗智斗勇。
她可以借给她钱,但是不能她要多少,自己给多少。
“江淮亭,帮我把柜子里的罐子拿来。”
江淮亭走到衣柜前,拿出一个黑色陶罐,递给苏知筠。
陈小温坐在板凳上,两只眼睛死死盯着苏知筠数钱的动作。原本坐的笔直的背,也逐渐向前倾斜,向钱罐子靠近。
苏知筠从陶罐里面掏出一个铜板,她就在心里默念一个数。
最后心中默念的数字,停在了一百。
苏知筠用几根绳子把一百个铜钱串了起来,递给陈小温:“大嫂,快拿去给孩子看病吧。不要耽误了。”
陈小温心中原本很欣喜,以为苏知筠真的会借给她四百,没想到最后只有一百。心中难免有些落差,即使脸色没有表现出来,心中可是使劲吐槽的。
有总比没有好。
最后陈小温还是要了那些钱,她抱起孩子说了声谢谢就匆匆忙忙的走了。
等人走后,江淮亭把院子外面的门锁了。
苏知筠躺在床上也没了困意,她还在想刚才的事情。
四百过铜钱看病是很贵,远远超出正常看病的价格了。
陈小温之前就看自己不爽很久了,搬家结了梁子,上次吃饭又结了一次。她每次看见自己摆摊卖炸薯条的样子,明显带着恨意和不甘心。
这次有一个很好的理由,找到她来借钱。她难免不会狮子大开口,谎报价格多要一些钱。
要她真的借了那么多,肯定是要不回来的,陈小温指定找各种理由说没钱。欠钱的都是大爷,到时候她也那她没办法。
她借的这一百个铜板,还的几率很低。
看到小孩生病可怜,她就当免费送给她了。
江淮亭走进屋子里转身关上门,上床躺在苏知筠身边。黑暗寂静的房间,没有一丝声响,只能听见彼此淡淡呼吸。
这一夜也是寻常平淡的一晚。
天灰蒙蒙亮,苏知筠就起了一个大早,她早起就是为了做些番茄酱存货,要真的等到掌柜派人来拿那可能就晚了。
毕竟特好吃餐馆生意很好,说不定哪天又忽然搞个突袭,跑来说酱不够用了,问她拿十斤。
要说她说没有岂不是很尴尬,好歹也是长期合作的生意伙伴,她还要靠着特好吃帮她卖番茄酱呢。
江淮亭也是一个睡不着的,也起床去帮苏知筠。
清新安静,农作物都挂着露水的清晨,忽然被一阵哭嚎声吵醒。
苏知筠听见那些哭声从不远处的地方传来,哭声十分凄惨,听着无不好奇。
“江淮亭,你听到了吗?”
苏知筠问在厨房里准备番茄的江淮亭,他点点头:“听到了,肯定又是谁的家中有人去世了。”
“你怎么这么确定。”
“每当村子里去有人去世,都会有这样的哭声,我早就习惯了。“
“这样啊。”
一上午苏知筠都在和江淮亭一起熬番茄酱,好不容易把十斤酱熬好了。早晨的薄雾早就散去,太阳已经挂在了天空最高处,秋日里的阳光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
不远的地方时不时传来阵阵乐器声,苏知筠能听出来这是人吹奏出来的哀乐。
村子里看来是真的有人去世了。
苏知筠随便弄了两个菜当作午饭吃,还和江淮亭说一会吃完饭,去村子里看看是什么情况。
饭吃到一半,江淮亭老远看见一路小跑来的王小柔。他还记得之前江氏说的话:“二嫂,你有什么事慢慢来就行,小心摔倒了。”
现在情况紧急,哪里能慢慢走,她是恨不得长个翅膀飞过去。
“三弟,快……快去看看大嫂和大哥。”
王小柔一路小跑过来,累的上气不接下气,话都说不清楚。
“怎么了?”苏知筠也看着干着急,但也只能等着王小柔缓过气继续说。
深呼吸了好几次后,王小柔可算是缓过来了。
她一口气把想说的说了出来:“宗宗死了,大嫂哭晕过去了,你们快回去看看。”
短短几句,信息量极大。苏知筠和江淮亭瞬间就懵了。
死了?他们听了一早上的哀乐原来是从陈小温家里传来的。清晨让人感到凄惨的哭声是来自陈小温的。
两人都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放下手中还没吃完的饭,撒腿就往外跑。
王小柔转身跟在身后,慢腾腾的走。
三间合并在一起的茅草屋门口,坐着几位正在吹奏哀乐的。院子里站着几个闲聊的妇人,她们看见江淮亭和苏知筠后,目光紧紧盯着,直到他们走进去,再也看不见。
一位手上戴了银镯子的妇人开口:“他们家老三,怎么现在才来啊?”
另一位腰间裹着围裙的妇人说:“你还不知道吗?听人家说,这个老三之前要和他们都断了联系。要不然好端端的为什么要分家搬出哩。”
站在一边一直不说话的妇人开口,她手里还抱着几个月大的孩子,那是她的孙子:“真的假的,还有这种事?”
围裙妇人继续说:“谁说不是呢,我们这里有几个是分家的。分出去可就人单势薄了,到时候被人欺负连个帮忙的都没有。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真是糊涂啊。”
另外两个妇人听的津津有味。
围裙妇人又继续说,她这次刻意压地了声音,说之前还小心翼翼的左右看了看,似乎担心附近有人听到一样。
“听说江老头在年轻的时候,好像打死了一只张大仙哩。大家都说他那个三媳妇是大仙转世投胎的,说是来报仇。要把江家搞得家破人亡才算结束,他三儿子分家还是最轻的呢,现在孙子也出事了。”
抱着小孩的妇人,让小孩一只耳朵贴着自己胸口,一只手去捂住另一只耳朵。
她对这个事情感到很好奇,但是不能让小孩子听到:“真的假的,这么邪乎。”
“就是,听着真吓人。”戴镯子的妇人也说。
“那我哪里知道,大家都这么说,我也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你看看现在什么情况不就知道了。”
另外两位妇人若有所思。
苏知筠走进上次吃饭的大厅里,江宗躺在用两条长板凳和几块板支起来的简易床上,身上盖着白布。
江大壮无声坐在一边,江二毛坐在一边安慰。
江老头和江氏坐在另一边,大家都默不作声。
苏知筠感觉到此刻沉默的声音震耳欲聋。
她找了一圈没发现陈小温,想起刚才王小柔说她哭晕了。
苏知筠也不知道说什么好,昨天陈小温说江宗生病了,可她明明借了钱,为什么还会发生这样的事。
江淮亭走到江大壮身边,想要安慰他:“大哥,人死不能复生,你要节哀。”
“早知道会这样,我昨天无论如何都会带着宗宗去看病的。”
这句话听进苏知筠耳朵里,她大为震惊。走到江大壮面前问:“嫂子昨天没带江宗去看大夫吗?”
江大壮摇摇头:“宗宗一开始是一直吐,我们以为是吃坏了东西。没想到到了晚上就开始吐血了,我觉得有些严重,想带宗宗去看大夫,抓点药的。”
“那为什么又没有去呢?是钱不够吗?”苏知筠追问,她觉得自己好像能猜出一个大概了。
“你大嫂说没钱看大夫,说什么就是吃坏了点东西,喝点温水,睡一觉就好了。”
江淮亭不敢置信:“宗宗都吐血了,怎么可能睡一觉就好了。大嫂究竟是怎么想的,那她昨天晚上还带着宗宗跑来问我们借钱。”
江大壮似乎听到奇怪的事情,他猛地抬起头:“她昨天晚上抱着宗宗去找你们借钱?可她说炸地蛋亏了钱,没钱看病。”
苏知筠淡淡的说:“借了她一百铜子,我以为她会带宗宗去看病的。”
听着江淮亭和苏知筠的话,江大壮好像发现了什么东西。
“有钱为什么不带孩子去看病?”
“大哥,这个我和知知也想知道。”
江大壮起身走进里屋,他想知道事情的真相,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他的儿子为什么就这么死了。
陈小温刚刚醒来,醒来的那一刻她以为这一切都是噩梦。可外面吹奏的哀乐是那么的真实,这一切就是真的,她的儿子真的死了。
她躺在床上不想起来不想动,不想面对这个事实。
不过,这个故事被她稍微改了一点,她把全部的责任都推到了王小柔身上。反正苏知筠也不知道,到时候要真的和王小柔当场对质,她就说不知道就行,就一口咬死就是王小柔做的。
她为自己这个想法感到绝妙,就说自己是无辜的那个。
苏知筠冷笑一声:“那分到的钱呢?”
“三弟妹,要是宗宗没生病,我肯定就还给你了。这不是孩子生病,全都用来看大夫了吗。”
陈小温哪里会真的把钱还给她,好不容易拿到手的钱哪有还会去的道理。虽然那块碎银子她还没有花掉,这年头挣钱多难啊,不留一点家底,后面的日子还怎么过。
苏知筠每天摆摊挣那么多钱,问她借一点怎么了。
看着陈小温满脸泪痕的脸,以及怀里生病可怜的孩子,苏知筠最终还是决定把钱借给她。
“你要多少?”
江淮亭站在一边听着她们的对话,一声不吭。
陈小温等的就是这句话,她心里高兴极了。抬手擦了擦眼角的泪痕,笑着说:“四百个铜子。”
站在一边的江淮亭忍不住吐槽:“这么贵?这是什么大夫,我看就是抢钱的吧。”
听到这句话,陈小温立马收起刚才的笑脸,换成了愁容的苦相:“他三弟,我也不想啊。你说谁的钱不是血汗钱,一点一点挣来的呀。可是只有镇上的大夫可以治宗宗的病,再拖下去就会越来越严重,我也是没有办法才来找你们的。”
陈小温知道,现在只有把自己说的很可怜很惨,苏知筠才有可能借自己钱。
苏知筠觉得这个价格高的有些离谱,现在这个时代看病就这么贵吗?
她在犹豫,江淮亭继续说:“寻常看个病抓个药也才二十铜子,我听人家说镇上的大夫也只是比村子里的高出几十个铜子。是镇上哪家的大夫,怎么会高出这么多?”
听江淮亭这么一说,苏知筠知道看病也不是很贵,正常家庭也能看的起病。
陈小温之前还摆摊卖过一段时间炸薯条,她之前生意那么好,按理来说看病的钱是有的。而且四百也确实太离谱了。
苏知筠提出建议:“是哪家的大夫,我们陪你一起去看看?”
陈小温一听开始婉拒:“这大半夜的哪里好意思麻烦你们,你们能借我钱让我救救急,我就万分感激了。”
自己提出陪她一起去,陈小温却拒绝了。这其中绝对有鬼,但是怀里的孩子看着是生病了,这确实不假。
苏知筠不想和她继续折腾了,她大晚上来到这里,又是哭又是扯一堆话,听的她头大。
就是一个要求,无非就是问他们借钱。
那就借给她好了。
但是陈小温这个人她不能忽视,苏知筠来到这里才知道,亲戚之间也需要靠智商斗智斗勇。
她可以借给她钱,但是不能她要多少,自己给多少。
“江淮亭,帮我把柜子里的罐子拿来。”
江淮亭走到衣柜前,拿出一个黑色陶罐,递给苏知筠。
陈小温坐在板凳上,两只眼睛死死盯着苏知筠数钱的动作。原本坐的笔直的背,也逐渐向前倾斜,向钱罐子靠近。
苏知筠从陶罐里面掏出一个铜板,她就在心里默念一个数。
最后心中默念的数字,停在了一百。
苏知筠用几根绳子把一百个铜钱串了起来,递给陈小温:“大嫂,快拿去给孩子看病吧。不要耽误了。”
陈小温心中原本很欣喜,以为苏知筠真的会借给她四百,没想到最后只有一百。心中难免有些落差,即使脸色没有表现出来,心中可是使劲吐槽的。
有总比没有好。
最后陈小温还是要了那些钱,她抱起孩子说了声谢谢就匆匆忙忙的走了。
等人走后,江淮亭把院子外面的门锁了。
苏知筠躺在床上也没了困意,她还在想刚才的事情。
四百过铜钱看病是很贵,远远超出正常看病的价格了。
陈小温之前就看自己不爽很久了,搬家结了梁子,上次吃饭又结了一次。她每次看见自己摆摊卖炸薯条的样子,明显带着恨意和不甘心。
这次有一个很好的理由,找到她来借钱。她难免不会狮子大开口,谎报价格多要一些钱。
要她真的借了那么多,肯定是要不回来的,陈小温指定找各种理由说没钱。欠钱的都是大爷,到时候她也那她没办法。
她借的这一百个铜板,还的几率很低。
看到小孩生病可怜,她就当免费送给她了。
江淮亭走进屋子里转身关上门,上床躺在苏知筠身边。黑暗寂静的房间,没有一丝声响,只能听见彼此淡淡呼吸。
这一夜也是寻常平淡的一晚。
天灰蒙蒙亮,苏知筠就起了一个大早,她早起就是为了做些番茄酱存货,要真的等到掌柜派人来拿那可能就晚了。
毕竟特好吃餐馆生意很好,说不定哪天又忽然搞个突袭,跑来说酱不够用了,问她拿十斤。
要说她说没有岂不是很尴尬,好歹也是长期合作的生意伙伴,她还要靠着特好吃帮她卖番茄酱呢。
江淮亭也是一个睡不着的,也起床去帮苏知筠。
清新安静,农作物都挂着露水的清晨,忽然被一阵哭嚎声吵醒。
苏知筠听见那些哭声从不远处的地方传来,哭声十分凄惨,听着无不好奇。
“江淮亭,你听到了吗?”
苏知筠问在厨房里准备番茄的江淮亭,他点点头:“听到了,肯定又是谁的家中有人去世了。”
“你怎么这么确定。”
“每当村子里去有人去世,都会有这样的哭声,我早就习惯了。“
“这样啊。”
一上午苏知筠都在和江淮亭一起熬番茄酱,好不容易把十斤酱熬好了。早晨的薄雾早就散去,太阳已经挂在了天空最高处,秋日里的阳光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
不远的地方时不时传来阵阵乐器声,苏知筠能听出来这是人吹奏出来的哀乐。
村子里看来是真的有人去世了。
苏知筠随便弄了两个菜当作午饭吃,还和江淮亭说一会吃完饭,去村子里看看是什么情况。
饭吃到一半,江淮亭老远看见一路小跑来的王小柔。他还记得之前江氏说的话:“二嫂,你有什么事慢慢来就行,小心摔倒了。”
现在情况紧急,哪里能慢慢走,她是恨不得长个翅膀飞过去。
“三弟,快……快去看看大嫂和大哥。”
王小柔一路小跑过来,累的上气不接下气,话都说不清楚。
“怎么了?”苏知筠也看着干着急,但也只能等着王小柔缓过气继续说。
深呼吸了好几次后,王小柔可算是缓过来了。
她一口气把想说的说了出来:“宗宗死了,大嫂哭晕过去了,你们快回去看看。”
短短几句,信息量极大。苏知筠和江淮亭瞬间就懵了。
死了?他们听了一早上的哀乐原来是从陈小温家里传来的。清晨让人感到凄惨的哭声是来自陈小温的。
两人都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放下手中还没吃完的饭,撒腿就往外跑。
王小柔转身跟在身后,慢腾腾的走。
三间合并在一起的茅草屋门口,坐着几位正在吹奏哀乐的。院子里站着几个闲聊的妇人,她们看见江淮亭和苏知筠后,目光紧紧盯着,直到他们走进去,再也看不见。
一位手上戴了银镯子的妇人开口:“他们家老三,怎么现在才来啊?”
另一位腰间裹着围裙的妇人说:“你还不知道吗?听人家说,这个老三之前要和他们都断了联系。要不然好端端的为什么要分家搬出哩。”
站在一边一直不说话的妇人开口,她手里还抱着几个月大的孩子,那是她的孙子:“真的假的,还有这种事?”
围裙妇人继续说:“谁说不是呢,我们这里有几个是分家的。分出去可就人单势薄了,到时候被人欺负连个帮忙的都没有。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真是糊涂啊。”
另外两个妇人听的津津有味。
围裙妇人又继续说,她这次刻意压地了声音,说之前还小心翼翼的左右看了看,似乎担心附近有人听到一样。
“听说江老头在年轻的时候,好像打死了一只张大仙哩。大家都说他那个三媳妇是大仙转世投胎的,说是来报仇。要把江家搞得家破人亡才算结束,他三儿子分家还是最轻的呢,现在孙子也出事了。”
抱着小孩的妇人,让小孩一只耳朵贴着自己胸口,一只手去捂住另一只耳朵。
她对这个事情感到很好奇,但是不能让小孩子听到:“真的假的,这么邪乎。”
“就是,听着真吓人。”戴镯子的妇人也说。
“那我哪里知道,大家都这么说,我也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你看看现在什么情况不就知道了。”
另外两位妇人若有所思。
苏知筠走进上次吃饭的大厅里,江宗躺在用两条长板凳和几块板支起来的简易床上,身上盖着白布。
江大壮无声坐在一边,江二毛坐在一边安慰。
江老头和江氏坐在另一边,大家都默不作声。
苏知筠感觉到此刻沉默的声音震耳欲聋。
她找了一圈没发现陈小温,想起刚才王小柔说她哭晕了。
苏知筠也不知道说什么好,昨天陈小温说江宗生病了,可她明明借了钱,为什么还会发生这样的事。
江淮亭走到江大壮身边,想要安慰他:“大哥,人死不能复生,你要节哀。”
“早知道会这样,我昨天无论如何都会带着宗宗去看病的。”
这句话听进苏知筠耳朵里,她大为震惊。走到江大壮面前问:“嫂子昨天没带江宗去看大夫吗?”
江大壮摇摇头:“宗宗一开始是一直吐,我们以为是吃坏了东西。没想到到了晚上就开始吐血了,我觉得有些严重,想带宗宗去看大夫,抓点药的。”
“那为什么又没有去呢?是钱不够吗?”苏知筠追问,她觉得自己好像能猜出一个大概了。
“你大嫂说没钱看大夫,说什么就是吃坏了点东西,喝点温水,睡一觉就好了。”
江淮亭不敢置信:“宗宗都吐血了,怎么可能睡一觉就好了。大嫂究竟是怎么想的,那她昨天晚上还带着宗宗跑来问我们借钱。”
江大壮似乎听到奇怪的事情,他猛地抬起头:“她昨天晚上抱着宗宗去找你们借钱?可她说炸地蛋亏了钱,没钱看病。”
苏知筠淡淡的说:“借了她一百铜子,我以为她会带宗宗去看病的。”
听着江淮亭和苏知筠的话,江大壮好像发现了什么东西。
“有钱为什么不带孩子去看病?”
“大哥,这个我和知知也想知道。”
江大壮起身走进里屋,他想知道事情的真相,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他的儿子为什么就这么死了。
陈小温刚刚醒来,醒来的那一刻她以为这一切都是噩梦。可外面吹奏的哀乐是那么的真实,这一切就是真的,她的儿子真的死了。
她躺在床上不想起来不想动,不想面对这个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