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清坐在书房里,看着手中的书信,半晌才把它重新叠好。
下方的男子摇着扇子,二十三四的年纪,一身红衣,活像个开屏的孔雀是的,整个人显示出一股放荡不羁的感觉。
“小阿清,看来老皇帝也不是那么相信你啊。”
男子眼中还有着看笑话的意思。
宇文清听到这话忽然直视着他,眼神中透露出的气势把男子吓了一跳,直呼真是白瞎了这阵英俊的脸,每天都是面无表情,仿佛雪山万年不化的寒冰是的。
“那又如何,我需要他相信吗?”
宇文清漫不经心的说着,语气中有着不可睥睨的气势,眼神漫不经心,右手将折叠好的书信放在油灯上,很快那封信就染成了灰烬,火光一寸寸的染上书信,直到将最后一丝烧尽,而宇文清则在火焰即将碰到她手指时迅速撤离。
男子看着这一幕好笑了一下,自己刚刚竟然还在为她的动作担心。
“夏侯霖,你还有什么事吗?”
“哎,小阿清,可不带你这样的啊,我千里迢迢来到这里给你送了这么一封重要的信,你现在可是过河拆桥了,这可不是三军将领该做的事啊。”
夏侯霖委屈的说道,当然如果他手上摇着扇子的动作不那么招摇可能更有信服度。
宇文清没有说话,站了起来。
夏侯霖感觉没有意思,便收起了原先的玩世不恭,收起扇子,轻拍在左手上。
“阿清,说回正题,现在老皇帝明显在防备我们,他将你调回京城,就是为了断掉你与赤水军的关联,看来他是急了,亏得之前还说希望你能尽快接手赤水军呢,结果你才刚收服,就开始急了。”
夏侯霖语气中尽是嘲讽。
“当初他是真心的。”
宇文清看着窗外忽然说了这么一句,只是话说完,她忍不住垂下了眼眸,不过转瞬她又恢复了原样,宇文清径自转身看着夏侯霖说道。
“如今大夏目前并无任何动静,但是万不可轻心,此次他们来京城恐怕和亲是假,探查是真,你直接传信给夏叔,告诉他一切静安其变,新来的监军想做什么就陪着他,只要无伤大雅,主要关注下大夏的动静。”
夏侯霖瞬间领会。
“放心,我马上就告诉那个老头子,不过他做的挺好的,最近听说啊,还经常陪着他喝酒呢。不过老皇帝也太小看我们赤水军了,以为换个人就能收复我们吗?”
宇文清没有在说话,三年前,她十七岁便直接去了边关,用了三年的时间一点一点将赤水军重新收回手中,这三年她吃过无数苦,但是这并不是因为赤水军的老人有什么其他的想法,而是因为只有她真正实力达到了才能真正统领赤水军这只队伍,夏侯叔他们不是不心疼她,只是不能心疼。
想到夏叔他们,宇文清的眉眼柔和了下来。
“夏侯霖,你也别总是和夏候叔做对了,他是为你好的。”
听到这,夏侯霖不自然了一瞬。
“我也没怎么样啊,你说他,现在边关也没什么战事,还总是说什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让我为夏侯家留个后之类的,我这大好年华怎么能被家庭所困住呢,再说了,阿清你不是应该比我更急吗,你都不急我急什么。”
宇文清听到这眼神复杂。
她大概这辈子都不会有成亲的那一天了,宇文清背着手,看着夏侯霖。
她知道他们父子的心结,这里面涉及了夏侯霖母亲的一条命和他未出生的弟弟,可是这一切却又和宇文家息息相关。
宇文清看着夏侯霖嬉皮笑脸的样子。
“怎么了,阿清,是不是觉得我特帅,然后被我迷住了,哎呀不过阿清,你每天照镜子应该也习惯了啊,虽然我自认我的英俊相貌只输给你......”
“无聊。”
宇文清说完这句话后直接推开书房离开,不想再与这个傻缺纠缠。
“哎,阿清,等等我啊,我对这京城也不了解啊,你总得尽尽地主之仪,再不济给我配个人吧。”
巍峨大殿上。
皇帝端坐在上,下方站着文武百官。
“如今大夏即将派人前来大宴共商建立两邦之交事宜,众位爱卿,你们有什么看法。”
王尚书恭敬上前说道。
“陛下,此乃喜事啊,这说明我大宴国力雄厚,就连大夏也要臣服了啊。”
“是啊。”
“大夏一直是我大宴之心患,若能建立邦交,免于战争也是国之利事啊。”
太子听着下方一边倒的恭贺声连忙上前说道。
“父皇,儿臣以为大夏此行恐怕并非善茬,大夏崇尚武,马上功夫更是了得,十八年前大宴与大夏一战还历历在目,而这些年大夏也一直在修养生息,此次贸然前来恐怕另有目的。”
“是啊。”
太子党也纷纷上前说道。
二皇子则是邪魅一笑说道。
“太子哥哥就是太小心了,父皇,听说此次还将来一位公主,听说是大夏最为美丽的公主呢 ,目的在显然不过了,而且这些年我大宴不也是国力强盛吗,比起二十年前更是更上一等,大夏应该也知道若是与我大宴再次发生战争,对他们也是不利,倒不如建立邦交。”
“父皇,若是大夏真心如此那是最好,只是如此突然,我们这边还得小心为上。”
文须帝听着下方的争辩。
“好了,国书中说此次是要为他最小的沉安公主择婿,从而献上诚信,但是太子说的也有道理。”
皇上鹰眼一扫,最后看着太子说道。
“国书上说大夏此次来除了要为公主择婿,其中还有切磋一事,也想看看我大宴儿郎的风采。”
“太子,此事交给你,此时关系我国荣威,不可大意,一定要展现我大宴儿郎的风采。
“儿臣领命。”
“退朝。”
皇上转身离开。
二皇子听着这话,眼含嫉妒的看着太子。
“真是恭喜太子哥哥了,能代表大宴来接待外使呢。”
听着这阴阳怪气的语气,太子宴朗仍是挂着挂着如沐春风的笑容。
“二弟如有什么不满可以直接找父皇说去,孤也只是领命而已。”
哼。
二皇子甩袖而去。四皇子紧随着二皇子而去。
“太子,二皇子这。”
太子制住了身边人的话。
“孤有数。”
太子的品行、学问、为人处世皆让文武百官信服,至少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认为有哪个皇子可以与他抗衡的。
但是太子心中却有隐隐的不安。
下了朝后,脚步已转便往皇后宫中走去。
任皇后带着凤钗,穿着皇后朝服,多年来的上位气势让她不怒自威,即使只是在那里坐着,手中稔着桂花糕的动作,就已经让旁边站着的宫婢们不敢掉以轻心。
太子到。”
听到这声,皇后脸上立马柔和了下来,也只有在他的孩子面前她才是一个普通的女人,一个母亲。
“儿臣参见母后。”
“郎儿今日怎么有空来了?”
皇后立马上前扶起他,拉着他做下。
看着母后脸上的笑意,太子也露出了笑容。
“没什么事情,儿臣只是自感有段日子没来看望母后了,深觉不孝。”
“胡说,只要你们兄弟都好好的,就是给母后最大的安慰了。”
看着太子,皇后眼神对着旁边的人扫了下,马上宫人便翼翼退出,殿门依然打开,只是有高嬷嬷轻自守在外面。
高嬷嬷是皇后的奶嬷嬷,当年陪着她一起入宫,是她在宫内最相信的人,也是最不可能背叛她的人。
“母后,儿臣总觉得心里不踏实,马上大夏要来人说是要与我大宴结成友好之交,还将沉安公主松了过来联姻,但是儿臣总觉得没有那么简单。”
皇后拿着桂花糕的手顿了下,马上又开始自然起来。
“太子,这些事你父皇自有主张,你只要听他吩咐做就可以了。”
皇后看着太子一字一句说道。
“可是父皇他......”
“太子,你记住他先是皇,才是父,这个顺序一定不能颠倒,在其位谋其事,不要逾越了。郎儿,你和殊儿都是我的命。”
皇后像小时候一样轻轻摸着宴朗的头。
太子也顺从着,他知道母亲心里的痛苦。
“阿殊我不担心,他虽然看似纨绔,但是心里就如明镜似的,可是你,你被你外祖父教的太好了。”
“母后,这样不好吗?”
皇后看着他笑了下,说道。
“好,怎么不好。”
然后站起来,眼神犀利。
“太子,你只要做好你的事情,记住自身立住了什么都不用怕,其他的事情有母后。”
太子愣愣的看着皇后,此刻皇后如同一个强大的女战士一样,让太子觉得无比心安。
等太子离去后,皇后坐在桌边,陷入了沉思。
“娘娘,你不用担心,太子殿下心中自有沟壑。”
高嬷嬷轻轻的为皇后揉着额头,脸上疼惜的看着她。
皇后将她的手轻轻的拉下。
“我知道,他就是太好了,爹将他教成了一个合格的太子,甚至是一个合格的君王,却忘记了那个君王还在呢。好在还有我在,怎么我也能护住他的。”
皇后笑了下。
天家没有感情,她不会将一切寄托在天子那可怜的舔犊之情上,况且那到底有几分谁又可知呢。
“阿清,既然出来了那就开开心心的,干嘛还总是冷着一张脸呢。”
“你这次考试能过吗。”
“啊,哎呀,阿清说这个干嘛呢。”
宇文清看着晏殊,眼眸中清澈的倒出晏殊的影子,这让晏殊有点不自在。
“你能过得,不是吗?”
晏殊给二人各倒了一杯茶,才将茶壶放下。
“阿清,既然你知道又何必问呢,如今我这样不好吗,既可以逍遥自在,又可以让父皇安心,我若是再上进,恐怕就不能这么安宁了。”
下方的男子摇着扇子,二十三四的年纪,一身红衣,活像个开屏的孔雀是的,整个人显示出一股放荡不羁的感觉。
“小阿清,看来老皇帝也不是那么相信你啊。”
男子眼中还有着看笑话的意思。
宇文清听到这话忽然直视着他,眼神中透露出的气势把男子吓了一跳,直呼真是白瞎了这阵英俊的脸,每天都是面无表情,仿佛雪山万年不化的寒冰是的。
“那又如何,我需要他相信吗?”
宇文清漫不经心的说着,语气中有着不可睥睨的气势,眼神漫不经心,右手将折叠好的书信放在油灯上,很快那封信就染成了灰烬,火光一寸寸的染上书信,直到将最后一丝烧尽,而宇文清则在火焰即将碰到她手指时迅速撤离。
男子看着这一幕好笑了一下,自己刚刚竟然还在为她的动作担心。
“夏侯霖,你还有什么事吗?”
“哎,小阿清,可不带你这样的啊,我千里迢迢来到这里给你送了这么一封重要的信,你现在可是过河拆桥了,这可不是三军将领该做的事啊。”
夏侯霖委屈的说道,当然如果他手上摇着扇子的动作不那么招摇可能更有信服度。
宇文清没有说话,站了起来。
夏侯霖感觉没有意思,便收起了原先的玩世不恭,收起扇子,轻拍在左手上。
“阿清,说回正题,现在老皇帝明显在防备我们,他将你调回京城,就是为了断掉你与赤水军的关联,看来他是急了,亏得之前还说希望你能尽快接手赤水军呢,结果你才刚收服,就开始急了。”
夏侯霖语气中尽是嘲讽。
“当初他是真心的。”
宇文清看着窗外忽然说了这么一句,只是话说完,她忍不住垂下了眼眸,不过转瞬她又恢复了原样,宇文清径自转身看着夏侯霖说道。
“如今大夏目前并无任何动静,但是万不可轻心,此次他们来京城恐怕和亲是假,探查是真,你直接传信给夏叔,告诉他一切静安其变,新来的监军想做什么就陪着他,只要无伤大雅,主要关注下大夏的动静。”
夏侯霖瞬间领会。
“放心,我马上就告诉那个老头子,不过他做的挺好的,最近听说啊,还经常陪着他喝酒呢。不过老皇帝也太小看我们赤水军了,以为换个人就能收复我们吗?”
宇文清没有在说话,三年前,她十七岁便直接去了边关,用了三年的时间一点一点将赤水军重新收回手中,这三年她吃过无数苦,但是这并不是因为赤水军的老人有什么其他的想法,而是因为只有她真正实力达到了才能真正统领赤水军这只队伍,夏侯叔他们不是不心疼她,只是不能心疼。
想到夏叔他们,宇文清的眉眼柔和了下来。
“夏侯霖,你也别总是和夏候叔做对了,他是为你好的。”
听到这,夏侯霖不自然了一瞬。
“我也没怎么样啊,你说他,现在边关也没什么战事,还总是说什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让我为夏侯家留个后之类的,我这大好年华怎么能被家庭所困住呢,再说了,阿清你不是应该比我更急吗,你都不急我急什么。”
宇文清听到这眼神复杂。
她大概这辈子都不会有成亲的那一天了,宇文清背着手,看着夏侯霖。
她知道他们父子的心结,这里面涉及了夏侯霖母亲的一条命和他未出生的弟弟,可是这一切却又和宇文家息息相关。
宇文清看着夏侯霖嬉皮笑脸的样子。
“怎么了,阿清,是不是觉得我特帅,然后被我迷住了,哎呀不过阿清,你每天照镜子应该也习惯了啊,虽然我自认我的英俊相貌只输给你......”
“无聊。”
宇文清说完这句话后直接推开书房离开,不想再与这个傻缺纠缠。
“哎,阿清,等等我啊,我对这京城也不了解啊,你总得尽尽地主之仪,再不济给我配个人吧。”
巍峨大殿上。
皇帝端坐在上,下方站着文武百官。
“如今大夏即将派人前来大宴共商建立两邦之交事宜,众位爱卿,你们有什么看法。”
王尚书恭敬上前说道。
“陛下,此乃喜事啊,这说明我大宴国力雄厚,就连大夏也要臣服了啊。”
“是啊。”
“大夏一直是我大宴之心患,若能建立邦交,免于战争也是国之利事啊。”
太子听着下方一边倒的恭贺声连忙上前说道。
“父皇,儿臣以为大夏此行恐怕并非善茬,大夏崇尚武,马上功夫更是了得,十八年前大宴与大夏一战还历历在目,而这些年大夏也一直在修养生息,此次贸然前来恐怕另有目的。”
“是啊。”
太子党也纷纷上前说道。
二皇子则是邪魅一笑说道。
“太子哥哥就是太小心了,父皇,听说此次还将来一位公主,听说是大夏最为美丽的公主呢 ,目的在显然不过了,而且这些年我大宴不也是国力强盛吗,比起二十年前更是更上一等,大夏应该也知道若是与我大宴再次发生战争,对他们也是不利,倒不如建立邦交。”
“父皇,若是大夏真心如此那是最好,只是如此突然,我们这边还得小心为上。”
文须帝听着下方的争辩。
“好了,国书中说此次是要为他最小的沉安公主择婿,从而献上诚信,但是太子说的也有道理。”
皇上鹰眼一扫,最后看着太子说道。
“国书上说大夏此次来除了要为公主择婿,其中还有切磋一事,也想看看我大宴儿郎的风采。”
“太子,此事交给你,此时关系我国荣威,不可大意,一定要展现我大宴儿郎的风采。
“儿臣领命。”
“退朝。”
皇上转身离开。
二皇子听着这话,眼含嫉妒的看着太子。
“真是恭喜太子哥哥了,能代表大宴来接待外使呢。”
听着这阴阳怪气的语气,太子宴朗仍是挂着挂着如沐春风的笑容。
“二弟如有什么不满可以直接找父皇说去,孤也只是领命而已。”
哼。
二皇子甩袖而去。四皇子紧随着二皇子而去。
“太子,二皇子这。”
太子制住了身边人的话。
“孤有数。”
太子的品行、学问、为人处世皆让文武百官信服,至少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认为有哪个皇子可以与他抗衡的。
但是太子心中却有隐隐的不安。
下了朝后,脚步已转便往皇后宫中走去。
任皇后带着凤钗,穿着皇后朝服,多年来的上位气势让她不怒自威,即使只是在那里坐着,手中稔着桂花糕的动作,就已经让旁边站着的宫婢们不敢掉以轻心。
太子到。”
听到这声,皇后脸上立马柔和了下来,也只有在他的孩子面前她才是一个普通的女人,一个母亲。
“儿臣参见母后。”
“郎儿今日怎么有空来了?”
皇后立马上前扶起他,拉着他做下。
看着母后脸上的笑意,太子也露出了笑容。
“没什么事情,儿臣只是自感有段日子没来看望母后了,深觉不孝。”
“胡说,只要你们兄弟都好好的,就是给母后最大的安慰了。”
看着太子,皇后眼神对着旁边的人扫了下,马上宫人便翼翼退出,殿门依然打开,只是有高嬷嬷轻自守在外面。
高嬷嬷是皇后的奶嬷嬷,当年陪着她一起入宫,是她在宫内最相信的人,也是最不可能背叛她的人。
“母后,儿臣总觉得心里不踏实,马上大夏要来人说是要与我大宴结成友好之交,还将沉安公主松了过来联姻,但是儿臣总觉得没有那么简单。”
皇后拿着桂花糕的手顿了下,马上又开始自然起来。
“太子,这些事你父皇自有主张,你只要听他吩咐做就可以了。”
皇后看着太子一字一句说道。
“可是父皇他......”
“太子,你记住他先是皇,才是父,这个顺序一定不能颠倒,在其位谋其事,不要逾越了。郎儿,你和殊儿都是我的命。”
皇后像小时候一样轻轻摸着宴朗的头。
太子也顺从着,他知道母亲心里的痛苦。
“阿殊我不担心,他虽然看似纨绔,但是心里就如明镜似的,可是你,你被你外祖父教的太好了。”
“母后,这样不好吗?”
皇后看着他笑了下,说道。
“好,怎么不好。”
然后站起来,眼神犀利。
“太子,你只要做好你的事情,记住自身立住了什么都不用怕,其他的事情有母后。”
太子愣愣的看着皇后,此刻皇后如同一个强大的女战士一样,让太子觉得无比心安。
等太子离去后,皇后坐在桌边,陷入了沉思。
“娘娘,你不用担心,太子殿下心中自有沟壑。”
高嬷嬷轻轻的为皇后揉着额头,脸上疼惜的看着她。
皇后将她的手轻轻的拉下。
“我知道,他就是太好了,爹将他教成了一个合格的太子,甚至是一个合格的君王,却忘记了那个君王还在呢。好在还有我在,怎么我也能护住他的。”
皇后笑了下。
天家没有感情,她不会将一切寄托在天子那可怜的舔犊之情上,况且那到底有几分谁又可知呢。
“阿清,既然出来了那就开开心心的,干嘛还总是冷着一张脸呢。”
“你这次考试能过吗。”
“啊,哎呀,阿清说这个干嘛呢。”
宇文清看着晏殊,眼眸中清澈的倒出晏殊的影子,这让晏殊有点不自在。
“你能过得,不是吗?”
晏殊给二人各倒了一杯茶,才将茶壶放下。
“阿清,既然你知道又何必问呢,如今我这样不好吗,既可以逍遥自在,又可以让父皇安心,我若是再上进,恐怕就不能这么安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