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差又去了秦府一趟,很快又很顺利的从秦远望书房里搜出一条不像是他的亵裤。
陶秉文又继续嫌弃的提起那条亵裤,继续目光比对着秦海和秦远望二人:“瞧这尺寸,你秦远望也穿不得啊,还有这绸缎,你秦远望也不会用,倒是秦海……真是你秦海呐。”
他这快半百之人,也不由得好奇:“你俩这,啥关系啊。不会是你俩有一腿,怕关系暴露,拉着秦念慈垫背吧。”
秦远望阴沉着一张脸,这陶秉文铁定是故意的。
秦海怎么也没想到,自家老爷让他污蔑和大小姐有一腿,结果事情到最后,有一腿的竟变成了他们二人。
他惶恐得要死:“大人,这是有人诬陷,我和我家老爷绝对清清白白啊。是你,是你,苏姑娘是你做的对不对,你和他们解释,我和我家老爷真没什么,我不是断袖啊。”
“自作孽不可活,污蔑人之前,也得想好事情被拆穿后需承担的后果。”
苏荷立于大堂,一字一句,字字诛心:“堂下对秦家姐姐口诛笔伐的各位,是否也觉得欠她一个道歉呢。”
“与人为善三冬暖,言语伤人六月寒。在事情真相未出来之前,任何伤人的言论都可能是刺向他人的利剑。”
“诸位可曾还记得丁庖一案吗,可曾还记得那无辜被骗最后却被反咬一口的开国侯二公子霍昀,可曾记得有哪些人不明真相,对他咒天骂地,哪怕最后水落石出,却仍固执己见,对他口诛笔伐的?”
“那些帮丁庖声讨的人中,有人去了解过他的所作所为吗?那些人可知这丁庖行骗过许多无辜之人。”
“他们可曾了解丁庖曾行骗过一位大娘,那位大娘有一个逝世的女儿,那位姑娘因何而死,也是如今日这般的秦家姐姐被人造谣清白,如今日的诸位对她口诛笔伐,所以她受不了自尽了。尽管后来知她是清白的又怎样,人死如灯灭,活着才是最重要的。诸位只以为自己只是一时气愤,可不知,言语也是能杀人的。今日的秦家姐姐境地同那位姑娘有何不同,大抵就是秦家姐姐已死,听不到诸位这般不堪入目的话语,我想问一下诸位,这是幸还是不幸呢?”
堂下已经有人因愧疚低下头,反思自己下次谨言慎行。可还是有人,轻视一笑,只觉得自己不过是随口说几句,死与不死的和他们何干,若真因为他们的三言两语去死,那只是那人自己的承受能力不行,怎么也怪不上他们。
苏荷知道,有的人,即便你同他讲上千遍万遍,那也无济于事。
所以她并不打算将精力一直放在说服这群人身上。
她如傲然凌立的雪梅,任外界如何,都影响不到她的风骨。
“大人,秦远望逼死亲女却反污蔑秦家姐姐一案已定,对于姜浩虐打妻子,有秦家姐姐的日志和身上的伤为证,而对于姜浩草菅人命,不仅有秦家姐姐日志佐证,更是有人证。”
“那受害者为谁,人证何在,证人又为谁?”
苏荷应道:“受害者唤汤含香,上堂作证之人正是她母亲唐萍,现下正在堂下候着,大人随时可传她上堂。”
苏荷心中思绪万千,犹豫片刻,终是道:“大人,受害者极可能远不止汤含香一人,据秦念慈日志所写,她见姜浩派人将汤含香偷摸丢到了后院的枯井中,民女猜测,那枯井中或许还有其他无辜受害的女子。真相如何,还请大人多派些人手去姜府探明究竟。”
她觉得如姜浩这般禽兽,或许已经造过太多杀孽。
姜浩腥红着一双眼眸,恨不得立马上前将面前这女子撕个粉碎。
果然那死人发现了他的秘密,还竟然一路尾随,将他抛尸的地点都写进了日志中。
他很后悔没有早点弄死她。
后悔已然没用,现在最重要的是补救的办法:“大人,我家后院的枯井不能进啊,那里闹鬼,每逢半夜就会有鬼的哭声,就是我家仆人都不敢靠近的。大人,你若不信可以去我府上随意找个丫鬟小厮打听一番,看我说的是否属实。那里闹鬼啊,若大人执意派人进去会发生横祸的。”
吴楚翊吧唧嘴吐槽:“霍同窗,这人真蠢,他还以为这话能吓死谁呢,在现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说出这种话来,这不明摆着他心里有鬼吗。”
霍昀表示不能在赞同。
“那我倒要看看这鬼是个什么鬼,是男鬼女鬼,还是你心里有鬼,赵四,你带几个且去瞧瞧。”
这边交代好去枯井挖尸骨,陶秉文又继续吩咐:“传证人唐萍上堂。”
不多时,一位两鬓飞霜,面色蜡黄的妇人走上前。
她的身影单薄瘦削,眼神很疲惫,一双眼还未说话就已泛起泪花。
她郑重的深深扣头:“大人,民妇唐萍,乃是汤含香的母亲,我要指证这个畜牲,姜浩,她强抢民女,害死民妇的女儿后又派人来杀我灭口,没成想我没死透活了下来。”
往日这个女人弱小、无助,如今得以上公堂,她要将她心中的委屈和悲痛全都完整掏出来,希望能换来一份公正。
姜浩何等心虚,但想到已经有人去他府中挖尸骨,只能干巴巴反驳一句:“简直是胡说八道!”
唐萍已经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见罪魁祸首还有脸反驳,当即就想上前动手:“你这个畜牲,你还我女儿,你还我女儿啊。”
“她做错了什么,她也才十六岁啊,她温柔良善,怎么就会落得这个下场啊,我的女儿,我的女儿啊。”
唐萍在漫长的等待中反复被这种悲伤的情绪折磨,她是个粗人,没上过学,不会认字不懂法律,她只虔诚的将头磕在地上,只希望自己如此虔诚的磕头,能求来一位青天大老爷,给她一个公正的处置。
不知过了多久,堂下有百姓大喊:“是赵四,他回来了。”
赵四在陶秉文耳边耳语一番,也不知说了些什么,就见陶秉文脸色骤变。
陶秉文又继续嫌弃的提起那条亵裤,继续目光比对着秦海和秦远望二人:“瞧这尺寸,你秦远望也穿不得啊,还有这绸缎,你秦远望也不会用,倒是秦海……真是你秦海呐。”
他这快半百之人,也不由得好奇:“你俩这,啥关系啊。不会是你俩有一腿,怕关系暴露,拉着秦念慈垫背吧。”
秦远望阴沉着一张脸,这陶秉文铁定是故意的。
秦海怎么也没想到,自家老爷让他污蔑和大小姐有一腿,结果事情到最后,有一腿的竟变成了他们二人。
他惶恐得要死:“大人,这是有人诬陷,我和我家老爷绝对清清白白啊。是你,是你,苏姑娘是你做的对不对,你和他们解释,我和我家老爷真没什么,我不是断袖啊。”
“自作孽不可活,污蔑人之前,也得想好事情被拆穿后需承担的后果。”
苏荷立于大堂,一字一句,字字诛心:“堂下对秦家姐姐口诛笔伐的各位,是否也觉得欠她一个道歉呢。”
“与人为善三冬暖,言语伤人六月寒。在事情真相未出来之前,任何伤人的言论都可能是刺向他人的利剑。”
“诸位可曾还记得丁庖一案吗,可曾还记得那无辜被骗最后却被反咬一口的开国侯二公子霍昀,可曾记得有哪些人不明真相,对他咒天骂地,哪怕最后水落石出,却仍固执己见,对他口诛笔伐的?”
“那些帮丁庖声讨的人中,有人去了解过他的所作所为吗?那些人可知这丁庖行骗过许多无辜之人。”
“他们可曾了解丁庖曾行骗过一位大娘,那位大娘有一个逝世的女儿,那位姑娘因何而死,也是如今日这般的秦家姐姐被人造谣清白,如今日的诸位对她口诛笔伐,所以她受不了自尽了。尽管后来知她是清白的又怎样,人死如灯灭,活着才是最重要的。诸位只以为自己只是一时气愤,可不知,言语也是能杀人的。今日的秦家姐姐境地同那位姑娘有何不同,大抵就是秦家姐姐已死,听不到诸位这般不堪入目的话语,我想问一下诸位,这是幸还是不幸呢?”
堂下已经有人因愧疚低下头,反思自己下次谨言慎行。可还是有人,轻视一笑,只觉得自己不过是随口说几句,死与不死的和他们何干,若真因为他们的三言两语去死,那只是那人自己的承受能力不行,怎么也怪不上他们。
苏荷知道,有的人,即便你同他讲上千遍万遍,那也无济于事。
所以她并不打算将精力一直放在说服这群人身上。
她如傲然凌立的雪梅,任外界如何,都影响不到她的风骨。
“大人,秦远望逼死亲女却反污蔑秦家姐姐一案已定,对于姜浩虐打妻子,有秦家姐姐的日志和身上的伤为证,而对于姜浩草菅人命,不仅有秦家姐姐日志佐证,更是有人证。”
“那受害者为谁,人证何在,证人又为谁?”
苏荷应道:“受害者唤汤含香,上堂作证之人正是她母亲唐萍,现下正在堂下候着,大人随时可传她上堂。”
苏荷心中思绪万千,犹豫片刻,终是道:“大人,受害者极可能远不止汤含香一人,据秦念慈日志所写,她见姜浩派人将汤含香偷摸丢到了后院的枯井中,民女猜测,那枯井中或许还有其他无辜受害的女子。真相如何,还请大人多派些人手去姜府探明究竟。”
她觉得如姜浩这般禽兽,或许已经造过太多杀孽。
姜浩腥红着一双眼眸,恨不得立马上前将面前这女子撕个粉碎。
果然那死人发现了他的秘密,还竟然一路尾随,将他抛尸的地点都写进了日志中。
他很后悔没有早点弄死她。
后悔已然没用,现在最重要的是补救的办法:“大人,我家后院的枯井不能进啊,那里闹鬼,每逢半夜就会有鬼的哭声,就是我家仆人都不敢靠近的。大人,你若不信可以去我府上随意找个丫鬟小厮打听一番,看我说的是否属实。那里闹鬼啊,若大人执意派人进去会发生横祸的。”
吴楚翊吧唧嘴吐槽:“霍同窗,这人真蠢,他还以为这话能吓死谁呢,在现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说出这种话来,这不明摆着他心里有鬼吗。”
霍昀表示不能在赞同。
“那我倒要看看这鬼是个什么鬼,是男鬼女鬼,还是你心里有鬼,赵四,你带几个且去瞧瞧。”
这边交代好去枯井挖尸骨,陶秉文又继续吩咐:“传证人唐萍上堂。”
不多时,一位两鬓飞霜,面色蜡黄的妇人走上前。
她的身影单薄瘦削,眼神很疲惫,一双眼还未说话就已泛起泪花。
她郑重的深深扣头:“大人,民妇唐萍,乃是汤含香的母亲,我要指证这个畜牲,姜浩,她强抢民女,害死民妇的女儿后又派人来杀我灭口,没成想我没死透活了下来。”
往日这个女人弱小、无助,如今得以上公堂,她要将她心中的委屈和悲痛全都完整掏出来,希望能换来一份公正。
姜浩何等心虚,但想到已经有人去他府中挖尸骨,只能干巴巴反驳一句:“简直是胡说八道!”
唐萍已经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见罪魁祸首还有脸反驳,当即就想上前动手:“你这个畜牲,你还我女儿,你还我女儿啊。”
“她做错了什么,她也才十六岁啊,她温柔良善,怎么就会落得这个下场啊,我的女儿,我的女儿啊。”
唐萍在漫长的等待中反复被这种悲伤的情绪折磨,她是个粗人,没上过学,不会认字不懂法律,她只虔诚的将头磕在地上,只希望自己如此虔诚的磕头,能求来一位青天大老爷,给她一个公正的处置。
不知过了多久,堂下有百姓大喊:“是赵四,他回来了。”
赵四在陶秉文耳边耳语一番,也不知说了些什么,就见陶秉文脸色骤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