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晚玉有些惊讶地抬头,见到了来人。
陆淮脸上的表情并不算好看,大踏步朝她走来。
在最初的压抑过后,宁晚玉迅速调整好了自己的神情,恢复了一直在陆淮面前表现出来的样子。
嘴角带着浅淡的微笑,声音也是如此:“夫君。”
“嗯。”陆淮应了声,站在了她身侧,不动声色问:“不知这位是?”
宁晚玉介绍道:“我的表哥。”
“余流川。”余流川也在审视着陆淮,点了下头算作打招呼。
“原来是表哥。”陆淮说:“之前倒是没听内人提起过。”
“我看表哥仪表堂堂,不知现在在哪高就?得空不如同去小酌两杯?”
“说来惭愧,现在还在家中,靠一些拿不出手的手艺赚钱,估计入不了陆公子的眼,便不说了。”
余流川的答话倒是落落大方:“前些年一直在遍历山川,读书人读过万卷书,也该行遍万里路。也是前些日子刚回来,这些天还没安顿好,没有前去拜访,倒是我的不是了。”
站在他身侧的宁晚玉,在余流川说到行万里路时,头止不住地点了点,似是十分认同余流川的言论。
陆淮察觉到了,想到了之前带宁晚玉出去她那副新鲜的样子,垂下了眼眸,淡淡说了声:“表哥哪里的话。”
余流川在最初的审视后,脸上的表情便没有再变过,维持着一副温和的笑。
“今日话说到这里,本该近日登门拜访,但安安最近在宁府养病,便不好再去叨扰了。春闱将至,最近我也确实缺了些时间,等安安身子好些,我再登门致歉了。”
“表哥要参加这次春闱?”
“是。”
得到了余流川肯定的答复,陆淮点了下头:“那便祝表哥高中了。”
“借您吉言。”
两个人并没有什么话好聊,在这话过后便沉默了下去,但却没一个人主动离开的。
宁晚玉有些迟钝地察觉到了氛围的凝滞。
两个不相熟的人在一起,难免会没有话说。
为了避免两人的尴尬,宁晚玉想说些什么来挽回这种气氛,但她想了想,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出来两人之间有什么可以聊的共同话题。
他们就像是生活在两个世界的人。
宁晚玉抬眼看了下陆淮,沉默下去。
在一阵长久的寂静后,最后还是宁晚玉先开了口:“不知夫君今日来所为何事?如果没记错,今日应该是试婚服的日子,明日便要举行纳妾的仪式,怎么得了空?”
“纳妾?”余流川眉梢挑了下,佯装惊讶:“之前只是听闻陆府好事将近,却不知道,原来是陆三公子公子的喜事。”
他思考了下:“本应祝福陆公子,但若我没记错,和安安的婚事,应该只有月余吧。虽然陆公子的做法合乎本朝律例,但身为安安的表哥,这声祝福我确是再怎么也说不出来了。”
他脸上温和的笑意终于褪去,连带着读书人温婉的气质。
多年来的游历和见闻终于在他身上显现了出来,他不发一言,仅是存在着,便让人有了些压力。
如河流,如山川。
陆淮的表情和身形倒是丝毫没有变:“关于这点,也是我今日来此的理由。由于小人的挑拨,内人大概是误会了什么,以为我要纳那位女子为妾。”
“但我陆淮对天地、对父母发过誓,只会有晚玉一位妻子。不会另娶,也不会纳妾。”
宁晚玉倒是有些惊讶了,这件事她是半点都不知道。
思维极速转了转,她觉得这大概是某种场面话,毕竟余流川于他而言是个外人,而且是她这边的人,总是要说得好听些的。
眼下的情况,还是需要他们两人单独讲才是。
她看了下余流川。
在陆淮话音落之后,他们两个便开始了漫无止境地对视。
一方是想看对方的话有几分真,而另一方则十分淡然,好像每句话都发自肺腑。
宁晚玉轻咳一声,将两人的目光拉到了她身上。
余流川脸上的表情有些担心:“瞧我,怎么只顾着说话了。天色也不早了,安安快些回屋子吧,小心受了风。”
他着重咬了“安安”这两个字,他听出来了,陆淮的称呼还是“晚玉”。
宁晚玉倒是足够迟钝,只是乖乖点了点头:“好的,表哥。天色不早了,你也快些回去吧。”
听出了她的话外音,余流川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笑着应了:“好,那表哥就先走了,等明天再来看你。”
眼瞧着宁晚玉要拒绝,他又接了句:“继续给你讲今天没讲完的那个故事。”
宁晚玉眼睛一亮,犹豫了下,最后调皮地眨了眨眼:“好的,那我就等着表哥了。”
余流川离开了,偌大的庭院内只剩下陆淮和宁晚玉两个人。
相较于刚刚两个人有说有笑的场面,现在的氛围多少让人有些窒息。
太阳大概也看不得这种尴尬,敛起了最后一丝余晖,天色暗了下来。
陆淮的视力相当不错,就算周围昏暗,他也能看清楚宁晚玉的每一个表情。
她还是挂着那副他熟悉的笑,眼神微弯,透露出几分情意。
若不是他见过她在余流川面前表现出的灵动,大概会认为她满心满眼都是他。
会认为她是深爱着他的。
陆淮恍惚了下,只听宁晚玉开口:“天色不早了,你也该回去了,明天还有得忙。”
“我说过了,纳妾那件事是一个误会。”陆淮低声重复了一遍:“我只会有你一个妻子,不会纳妾。”
宁晚玉抬起头,想看清陆淮脸上的神色,但很可惜,她看不清。
她垂下了头:“相公还是多考虑考虑吧,那位苏姑娘我见过,模样十分标志。出身虽然不好了些,但我也已经说服了母亲了。”
她想到了什么:“莫不是母亲那边又出了什么难?”
陆淮沉默了。
宁晚玉以为自己猜对了:“之前我和母亲说,母亲是同意了的,莫不是最近出了什么事,她又改了主意?”
她考虑了下,最后用带着遗憾的口吻说:“那我就帮不上什么忙了。”
“等到明天,没有典礼举办,你便会知晓,我所言的每一句都是真的。”陆淮开口:“你会跟我回去吗?”
明明现在的局面才是陆淮想要的。
宁晚玉在宁府住着,两人互不干扰,甚至能更加坐实他纨绔的名号。
可事实是,只要想想那副场景,他心中便涌起了巨大的恐慌。
宁晚玉没有说话,只是看着陆淮。
丫鬟们挂起了红色的灯笼,烛火在陆淮眼中跳跃。他神情淡漠,但眼神在这样的氛围下却显得有些炙热。
可说来奇怪,她不明白为什么会变成这种情况。舞动的火焰,如同那抹转身跪在她面前,而后被扬起的裙摆。
她希望家里人对她的生活放心,可这愿望已经破碎了。那其他的东西,于她而言便并不是那么重要了。
宁晚玉缓缓勾起了唇角,露出了陆淮最熟悉不过的笑容。
“夫君在说什么呢?晚玉自然是无条件相信夫君的。”
“晚玉回家的原因并不是不同意夫君纳妾,如表哥所言,只是为了清净地养病。等什么时候病好些了,自然会回陆府的。”
有风拂过,吹起了两人的衣摆,有一缕束得不怎么紧的发丝从宁晚玉的发间坠落,飘扬在她的唇角。
她笑起来的眼睛弯弯的,正如今晚的月亮。
有些凉了。
陆淮想。
明明月亮是没有变的,还是那般挂在夜空中,但大概是如今的夜真的有些凉了,他竟觉得那月亮也有些凉了。
或者说,月亮本来就是凉的,从始至终都没有变过。
陆淮的手指蜷缩了下。
他并不愿承认这点。
“陆府也可以为你提供清净的修养之地。”
“或者你喜欢之前我们去的那个宅子吗?哪里也清净,我们可以去那边静养。”
大概是觉得有夜色遮掩,宁晚玉觉得陆淮大概是看不清她的神色的,她的心态便放松了些。
她脸上露出了为难的神色,眼神转了几圈,似是在考虑怎么将拒绝的话说得好听些。
陆淮的手指攥成了拳头,移开了视线。
“既然娘子想要在宁府中静养,那便在宁府中吧,我会吩咐下人将必要的东西送过来的。”
说到这,他补充了句:“之后若是无事,我也会经常来看你的。”
“什么时候觉得身体好些了,再回陆府吧。”
宁晚玉并不知道为什么陆淮突然改口了,明明她还什么都没有说。
不过既然已经不需要她答话了,她也乐得自在。
她微微福了福身:“谢夫君体谅。”
明明他们之间的称呼这么近,距离也如此近,只要他向前一步,就可以将眼前人拥入怀中,但此刻,他们之前却好像隔着天堑,迈不开步子。
“那我便先走了。”沉默到最后,陆淮这般说了句。
“好。”宁晚玉又是行了一礼:“夜晚有些凉,身子不适便不送夫君了,愿夫君,一路顺风。”
陆淮脸上的表情并不算好看,大踏步朝她走来。
在最初的压抑过后,宁晚玉迅速调整好了自己的神情,恢复了一直在陆淮面前表现出来的样子。
嘴角带着浅淡的微笑,声音也是如此:“夫君。”
“嗯。”陆淮应了声,站在了她身侧,不动声色问:“不知这位是?”
宁晚玉介绍道:“我的表哥。”
“余流川。”余流川也在审视着陆淮,点了下头算作打招呼。
“原来是表哥。”陆淮说:“之前倒是没听内人提起过。”
“我看表哥仪表堂堂,不知现在在哪高就?得空不如同去小酌两杯?”
“说来惭愧,现在还在家中,靠一些拿不出手的手艺赚钱,估计入不了陆公子的眼,便不说了。”
余流川的答话倒是落落大方:“前些年一直在遍历山川,读书人读过万卷书,也该行遍万里路。也是前些日子刚回来,这些天还没安顿好,没有前去拜访,倒是我的不是了。”
站在他身侧的宁晚玉,在余流川说到行万里路时,头止不住地点了点,似是十分认同余流川的言论。
陆淮察觉到了,想到了之前带宁晚玉出去她那副新鲜的样子,垂下了眼眸,淡淡说了声:“表哥哪里的话。”
余流川在最初的审视后,脸上的表情便没有再变过,维持着一副温和的笑。
“今日话说到这里,本该近日登门拜访,但安安最近在宁府养病,便不好再去叨扰了。春闱将至,最近我也确实缺了些时间,等安安身子好些,我再登门致歉了。”
“表哥要参加这次春闱?”
“是。”
得到了余流川肯定的答复,陆淮点了下头:“那便祝表哥高中了。”
“借您吉言。”
两个人并没有什么话好聊,在这话过后便沉默了下去,但却没一个人主动离开的。
宁晚玉有些迟钝地察觉到了氛围的凝滞。
两个不相熟的人在一起,难免会没有话说。
为了避免两人的尴尬,宁晚玉想说些什么来挽回这种气氛,但她想了想,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出来两人之间有什么可以聊的共同话题。
他们就像是生活在两个世界的人。
宁晚玉抬眼看了下陆淮,沉默下去。
在一阵长久的寂静后,最后还是宁晚玉先开了口:“不知夫君今日来所为何事?如果没记错,今日应该是试婚服的日子,明日便要举行纳妾的仪式,怎么得了空?”
“纳妾?”余流川眉梢挑了下,佯装惊讶:“之前只是听闻陆府好事将近,却不知道,原来是陆三公子公子的喜事。”
他思考了下:“本应祝福陆公子,但若我没记错,和安安的婚事,应该只有月余吧。虽然陆公子的做法合乎本朝律例,但身为安安的表哥,这声祝福我确是再怎么也说不出来了。”
他脸上温和的笑意终于褪去,连带着读书人温婉的气质。
多年来的游历和见闻终于在他身上显现了出来,他不发一言,仅是存在着,便让人有了些压力。
如河流,如山川。
陆淮的表情和身形倒是丝毫没有变:“关于这点,也是我今日来此的理由。由于小人的挑拨,内人大概是误会了什么,以为我要纳那位女子为妾。”
“但我陆淮对天地、对父母发过誓,只会有晚玉一位妻子。不会另娶,也不会纳妾。”
宁晚玉倒是有些惊讶了,这件事她是半点都不知道。
思维极速转了转,她觉得这大概是某种场面话,毕竟余流川于他而言是个外人,而且是她这边的人,总是要说得好听些的。
眼下的情况,还是需要他们两人单独讲才是。
她看了下余流川。
在陆淮话音落之后,他们两个便开始了漫无止境地对视。
一方是想看对方的话有几分真,而另一方则十分淡然,好像每句话都发自肺腑。
宁晚玉轻咳一声,将两人的目光拉到了她身上。
余流川脸上的表情有些担心:“瞧我,怎么只顾着说话了。天色也不早了,安安快些回屋子吧,小心受了风。”
他着重咬了“安安”这两个字,他听出来了,陆淮的称呼还是“晚玉”。
宁晚玉倒是足够迟钝,只是乖乖点了点头:“好的,表哥。天色不早了,你也快些回去吧。”
听出了她的话外音,余流川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笑着应了:“好,那表哥就先走了,等明天再来看你。”
眼瞧着宁晚玉要拒绝,他又接了句:“继续给你讲今天没讲完的那个故事。”
宁晚玉眼睛一亮,犹豫了下,最后调皮地眨了眨眼:“好的,那我就等着表哥了。”
余流川离开了,偌大的庭院内只剩下陆淮和宁晚玉两个人。
相较于刚刚两个人有说有笑的场面,现在的氛围多少让人有些窒息。
太阳大概也看不得这种尴尬,敛起了最后一丝余晖,天色暗了下来。
陆淮的视力相当不错,就算周围昏暗,他也能看清楚宁晚玉的每一个表情。
她还是挂着那副他熟悉的笑,眼神微弯,透露出几分情意。
若不是他见过她在余流川面前表现出的灵动,大概会认为她满心满眼都是他。
会认为她是深爱着他的。
陆淮恍惚了下,只听宁晚玉开口:“天色不早了,你也该回去了,明天还有得忙。”
“我说过了,纳妾那件事是一个误会。”陆淮低声重复了一遍:“我只会有你一个妻子,不会纳妾。”
宁晚玉抬起头,想看清陆淮脸上的神色,但很可惜,她看不清。
她垂下了头:“相公还是多考虑考虑吧,那位苏姑娘我见过,模样十分标志。出身虽然不好了些,但我也已经说服了母亲了。”
她想到了什么:“莫不是母亲那边又出了什么难?”
陆淮沉默了。
宁晚玉以为自己猜对了:“之前我和母亲说,母亲是同意了的,莫不是最近出了什么事,她又改了主意?”
她考虑了下,最后用带着遗憾的口吻说:“那我就帮不上什么忙了。”
“等到明天,没有典礼举办,你便会知晓,我所言的每一句都是真的。”陆淮开口:“你会跟我回去吗?”
明明现在的局面才是陆淮想要的。
宁晚玉在宁府住着,两人互不干扰,甚至能更加坐实他纨绔的名号。
可事实是,只要想想那副场景,他心中便涌起了巨大的恐慌。
宁晚玉没有说话,只是看着陆淮。
丫鬟们挂起了红色的灯笼,烛火在陆淮眼中跳跃。他神情淡漠,但眼神在这样的氛围下却显得有些炙热。
可说来奇怪,她不明白为什么会变成这种情况。舞动的火焰,如同那抹转身跪在她面前,而后被扬起的裙摆。
她希望家里人对她的生活放心,可这愿望已经破碎了。那其他的东西,于她而言便并不是那么重要了。
宁晚玉缓缓勾起了唇角,露出了陆淮最熟悉不过的笑容。
“夫君在说什么呢?晚玉自然是无条件相信夫君的。”
“晚玉回家的原因并不是不同意夫君纳妾,如表哥所言,只是为了清净地养病。等什么时候病好些了,自然会回陆府的。”
有风拂过,吹起了两人的衣摆,有一缕束得不怎么紧的发丝从宁晚玉的发间坠落,飘扬在她的唇角。
她笑起来的眼睛弯弯的,正如今晚的月亮。
有些凉了。
陆淮想。
明明月亮是没有变的,还是那般挂在夜空中,但大概是如今的夜真的有些凉了,他竟觉得那月亮也有些凉了。
或者说,月亮本来就是凉的,从始至终都没有变过。
陆淮的手指蜷缩了下。
他并不愿承认这点。
“陆府也可以为你提供清净的修养之地。”
“或者你喜欢之前我们去的那个宅子吗?哪里也清净,我们可以去那边静养。”
大概是觉得有夜色遮掩,宁晚玉觉得陆淮大概是看不清她的神色的,她的心态便放松了些。
她脸上露出了为难的神色,眼神转了几圈,似是在考虑怎么将拒绝的话说得好听些。
陆淮的手指攥成了拳头,移开了视线。
“既然娘子想要在宁府中静养,那便在宁府中吧,我会吩咐下人将必要的东西送过来的。”
说到这,他补充了句:“之后若是无事,我也会经常来看你的。”
“什么时候觉得身体好些了,再回陆府吧。”
宁晚玉并不知道为什么陆淮突然改口了,明明她还什么都没有说。
不过既然已经不需要她答话了,她也乐得自在。
她微微福了福身:“谢夫君体谅。”
明明他们之间的称呼这么近,距离也如此近,只要他向前一步,就可以将眼前人拥入怀中,但此刻,他们之前却好像隔着天堑,迈不开步子。
“那我便先走了。”沉默到最后,陆淮这般说了句。
“好。”宁晚玉又是行了一礼:“夜晚有些凉,身子不适便不送夫君了,愿夫君,一路顺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