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安馨说这五盆叫番茄的小果子能挣银子,双眼一亮:“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安馨重重点头。

    想到安馨画的花样子今天已经挣了三十文,钱母决定再相信安馨一次,万一真的挣银子了呢?

    “好,咱们去问问价。”钱母说完,便抬脚往卖番茄树的小摊走去。

    安馨紧紧地跟在她的身后,到了小摊前,钱母也不用安馨出头,直接问卖番茄的外国人:“你这个番茄树怎么卖?”

    “一两银子。”外国人伸出食指,用不熟练的宋话报价。

    “一两银子一盆?”钱母皱眉问道,心道:这叫什么番茄的,一两银子一盆也太怪了。

    “全部。”外国人笑道。

    “我们身上只有六百个铜币,你卖不卖?”安馨直接压价。

    钱母没想到安馨竟然会压价,还压得这么狠。

    “不卖。”外国人摇头。

    “娘咱们走吧,一两银子五盆番茄太贵了,我看他的这五盆番茄好像快要死了,买回去说不定也养不活。”安馨拉着懵圈的钱母就要走。

    “八百个铜币,不能少了。”外国人见好不容易有人愿意买他的番茄树,咬了咬牙还了个价,虽说八百个铜币连他来的路费都不够,但也比在他手中枯死要好。

    他本以为,宋朝没有番茄树,他带番茄树来会很抢手,却没想到一路往南走来,只有在这个叫兴安镇的镇子才有人愿意买,还把价压得那么低。

    听到外国人还价八百个铜币,钱母看向安馨,安馨给了她一个安抚的眼神,大声问道:“娘,你身上可有这么多钱?我没带钱。”

    钱母鬼使神差地说道:“只带了七百个铜币。”

    “七百就七百,卖了。”外国人恨声道,没办法,亏本也比死在他手里好。

    安馨给了钱母一个得逞的笑容,却在转身时脸上的笑容就不见了,看得钱母直感叹:她这个儿媳压价是真的敢,也是真的狠。

    钱母将刚挣的六百三十文,外加她从加里带出来的三百个铜币数了七十个出来,凑够七百个铜币付给外国人。

    只是两人都没带装东西的篮子,五盆番茄树还真不好搬的,最后还是钱母搬三盆,安馨搬两盆,钱母之所以搬三盆,她是担心安馨小胳膊小腿的,一会儿把花盆给打烂了,她们就更难搬回家了。

    婆媳俩搬着五盆番茄树来到镇门口,看到钱母和安馨搬来的小果树,钱父问道:“你们买的这是什么?还买这么多?”

    “这是安馨买的番茄树,她说能挣银子,我们就花了七百个铜币全都买了。”钱母边回答钱父的疑问,边将她抱在怀中的三盆番茄树放到钱父的脚下:“我还要买些东西,你先看着。”

    “钱可还够?”钱父说着便掏出钱袋打开,直接从里边数了一串铜币递给钱母:“这里是五十个铜币,你拿着。”

    钱母没有推辞,伸手接过铜币,问道:“这次怎么这么多?”见丈夫都给了自己五十个铜币,那钱袋都还鼓鼓的,便问道。

    “我听安馨的话,做了两把小椅子和两张四方形的小凳子,那家具铺的掌柜直接给了我一百个铜币,就把小椅子和小凳子全都买了,还说让我多做一些,下次交给他,他还给我二十五个铜币一张。”钱父笑眯眯地答道。

    “真的?”钱母没想到今天赶集,她们夫妻俩都另外挣了钱,很是激动。

    “当然是真的。”钱父也很开心,所以他也相信儿媳妇买的番茄能挣到银子。

    “我用安馨画给我的花样子绣了条帕子,那绣阁掌柜直接给了我三十文的工钱,还让我再绣二十条。”钱母也跟丈夫分享着自己的喜悦。

    “那真是太好了。”他们夫妻的收入都增加了,对未来的日子更加充满期待,原本他们只是想给儿子娶个媳妇冲喜,现在不但儿子醒了,儿媳的点子和花样子都能挣钱,他们是真的越来越喜欢这个儿媳了。

    能帮到家里增加收入,安馨也很高兴的,她现在可是钱家的一份子,钱家的日子好过了,她的日子才能好过,但她一点都不敢居功,只说道:“娘,咱们快去买东西吧,一会儿太阳大了,不好赶路。”

    “对,孩子爹,你看着东西,我和安馨去买了东西,咱们就回去。”钱母说完,拉着安馨转身就又去了主街买东西,她还要赶回去绣四叶草帕子呢,六百个铜币哪,她得上心点,快些绣出来好把那六百个铜币给挣了。

    钱母先是带着安馨到粮油铺买了三十斤一般的米和三两盐巴,看到有绿豆问安馨要不要买。

    “娘,家里还有,等家里的吃完了再买。”安馨摇头说道。

    “行吧。”说着,背起三十斤米出了粮油铺。

    安馨揣着三两盐巴紧紧跟在她的身后,婆媳俩又来到菜市场,钱母一下子就买了十斤肥猪肉,东西买齐后,正打算回去,在经过布庄时,钱母看了眼安馨身上的衣裳,便背着米进去了,安馨见状只得提着十斤肥肉也跟着进去。

    钱母一进店门,就直奔放着布匹的台子而去,只看了一会儿,就让掌柜给扯了四尺桃红色的中等棉布,安馨以为钱母是给钱家姐妹做新服,所以就站在一旁默默看着。

    在钱母付钱时,安馨就已经把棉布抱在怀中,钱母已经背着三十斤米,她就拿这些不太重的东西吧,见安馨主动拿棉布,钱母也就由着她,婆媳俩出了布庄,就直奔镇门口和钱父会合。

    看到钱母买了这么多东西,钱父问道:“带来的银钱都花完了吧?”

    “没,还有六百多个铜币。”钱母笑答,她除了在钱袋里装了三百个铜币,又另外带了半两碎银,虽然安馨买番茄树花了七百个铜币,但她的绣帕也挣了六百三十个铜币。

    钱父听到钱母说还剩六百多个铜币,这才松了口气,他媳妇什么都好,有一点不好就是买起东西来没个节制。

    钱父边用扁担穿过绑米袋的绳口,边问:“可还有什么要买的?”穿好米袋,又将已经用麻绳绑好的五盆番茄树穿到扁担上,这才半蹲下来,将扁担放到肩膀上,便站了起来。

    重的东西钱们都挑了,钱母就拿了棉布,让安馨提着肥肉。

    “没了,零嘴下次来再买。”钱母摇头说道。

    安馨也不是小孩子,赶个集还要买吃的,再说了她今天已经买了五盆番茄,花了七百文,她可不敢再花钱了。

    “趁现在太阳不大,咱们回去吧。”这又是肥肉,又是棉布的,还有不少活要干的,他们可耽搁不起。

    “嗯,回家!”钱母点头应道。

    三人一个挑着担子,一个抱着四尺棉布,一个提着十斤猪肉,趁着太阳还没散发出火热的温度时,踏上了回家的路,路上偶尔遇到村里的熟人,钱氏夫妻都会笑着打招呼,也有人问起安馨,钱母都会笑着说一句:“这是我儿媳妇。”

    安馨穿过来后,一直在钱家照顾未醒的钱景浩,加上她这个人也不爱串门,所以富庶村的村民她是一个都不认识,在安馨把她介绍给村里人时,她也会问一声好,老的就叫婆婆或公公,和钱母差不多年纪的,她就喊婶子或叔,看着年纪比自己大的,就喊哥,或者嫂子,回到家里时,她也认识了不少富庶村的村民。

    现在钱景浩已经能下床活动,明天绿豆芽也可以摘来吃了,她就要做生意挣钱,肯定要跟村民们接触,最基本的礼貌肯定是要有的,前世无论是父母还是学校的老师,都教给她一个亘古不变的大道理,那就是:想要做事,就得先学做人,只有把为人处世给弄清楚了,无论是做生意,还是打工,都能顺风顺水!前世她就是这么做的,所以她在工厂打工和厂里的人相处得都挺好,虽没好到人见人爱,但也没人给她穿小鞋就是了。

    刚进院门,安馨就高声喊道:“我们回来了——”她一声喊,钱乐思姐妹倒是没出来,却把钱景浩这个病号给喊出来了,只见他扶着房门处的墙壁,笑看着她说道。

    “回来了。”

    安馨看着他一副摇摇欲坠的模样,也顾不得将手中的肥猪肉放到厨房,拔腿就跑向钱景浩。

    “你怎么出来了?”跑到钱景浩面前,安馨才发现自己还提着肥肉,只得用另一只空闲的手扶着他,关心地问道。

    “听到你说回来了,我就出来看看。”就是想看看你好不好?最后这句钱景浩没有说出口,他担心爹娘听到了,会难过。

    “现在看到了,那你快些回去坐着,千万别摔着了。”安馨扶着他的胳膊说道,他这么高大一病号,若是摔倒了,后果可是很严重的,她也承受不起那样的后果。

    见安馨是真的担心自己,钱景浩就任由她扶着往房间里走,嘴上笑着说道:“好好好,我回去坐着。”看到她手里还提着肥肉,便问道:“一会儿吃猪肉?”

章节目录

农夫宠妻考科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小连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连翘并收藏农夫宠妻考科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