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0691【朱皇帝要办神童班】
大朝会。
前几排文武官员坐着,后面的官员集体站着,认认真真听着皇帝发脾气。
朱国祥恼怒道:“去年有大臣上疏,请确立本朝德运。朕已讲得很明白了,天人感应,乃虚无缥缈之事。”
“赵佶当年享有国祚,每年都能天人感应,每月都有祥瑞降世,旧宋还不是亡于不修德政?前几日五星连珠,再正常不过之天文奇观,一百余年就能见到一次。”
“尔等皆为大明重臣,为何还是有人上表恭贺祥瑞?为何又把天人感应递到朕眼前?”
群臣低头不语,心中惴惴不安。
这次有三十多位大臣,上表恭贺天降祥瑞。其中一大半都不懂天文,根本没有亲自看到,只听旁人说有五星连珠异象。
他们的本意也非谄媚,纯粹就是习惯性唱赞歌。
万一别人都唱了赞歌,而自己却忘记了,岂不是要被皇帝给记在小本本上?
“邵博!”朱国祥喊道。
“臣在。”
一个五十多岁的大臣,捧着笏板从座位上站起。
他是大学问家邵雍的孙子,因为父亲邵伯温在四川做官,全家都一起搬到果州(南充)。
朱铭起兵造反杀向蜀中,邵伯温弃城逃往成都,一家十余口皆在成都被俘获。
邵伯温当时已经七十多岁,他见义军在成都没有大肆杀戮,反而取消了大宋朝廷的许多苛政,于是断定朱家父子极有可能会成事。
但依旧不敢胡乱抉择,直至朱铭打退朝廷几路围剿,邵伯温才让三个儿子、七个孙子全都跑去汉中求官。
至于邵伯温自己,他已经年迈不堪,又要做样子忠于大宋,于是选择在南充做村塾先生。
因此,眼前这个邵博,勉强也称得上从龙功臣。
邵博先在四川做县令,很快又升为知州、知府,继而回汉中在朱国祥身边做事。大明开国之时,邵博已是四川省左布政使,今年春天调到中央担任礼部左侍郎。
又一个资历深厚的实权派!
朱国祥问道:“安乐先生(邵雍)精通《易学》,熟知阴阳五行、图书谶纬。你既是安乐先生之孙,对天人感应、五行德运有什么看法?”
邵博回答道:“天人感应、五行德运之说,源自先秦,盛于汉代。为了诱人相信,还牵强附会汉高祖。然而,汉高祖刘邦能得天下,皆因其取之无一不义,虽上古汤武亦有愧也。史臣不知出此,但称断蛇著符、协于火德。此大谬矣!”
邵博一开口,许多朝臣都面露惊色。
没办法,邵雍对宋代儒学各派影响太深了。
这么说吧,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富弼、包拯、王安石、苏洵、苏轼、文彦博、沈括、二程、周敦颐、晏殊、狄青……他们都曾去拜访过邵雍,或者是邵雍的好朋友,有人甚至还得执弟子礼!
现在邵雍的孙子邵博,却说天人感应、五行德运是无稽之谈,基本可以给这类事件定性了。
当年宋徽宗遇到什么异象,也得派人去询问邵雍之子邵伯温。
邵伯温回答得很委婉,趁机劝宋徽宗多行善政。连续好几次,宋徽宗变得不高兴了,奸臣趁机把邵伯温弹劾贬去四川。
朱国祥赞许道:“卿乃真学者也。”
朱铭却端坐着没说话,他不喜欢这个邵博。
邵博是类似司马光的人物,私德高尚,学术精湛,缺点却是因循守旧,一直疯狂批判王安石。
父子俩到了东京开创大明,却让邵博留守大本营四川,纯粹是因为此人名望极高,而且做官治民四平八稳。只要把四川交给他,肯定不会出乱子,但各种改革别想再继续下去。
现在将其召回朝堂,则是大局已定,不怕四川再生乱。
一个礼部左侍郎,估计能干到邵博退休,今后顶多升为礼部尚书,死后再追赠其为阁臣而已。
朱国祥扫视众臣:“此次上表恭贺五星连珠的大臣,朕就不公开点名了,全部罚俸一月以为惩戒!”
“陛下圣明!”
群臣齐声大呼。
李邦彦坐在第一排,此刻也松了一口气,只要不公开点名批评就好。
他纯属习惯性拍皇帝马匹,认为皇帝就算口头不喜欢,但被称颂时心里肯定是很舒服的。
却没成想,马屁拍到马腿上。
秦桧却面露微笑,认为上表称颂者都是傻子。去年皇帝为了驳斥五行德运说,甚至把内阁成员从五人增加到七人,这已经足够表明皇帝的强烈态度了。
翟汝文此时却在犯嘀咕,他已经做了首相,总想着干点事情,慢慢确立自己的威信。
今年是大明开国以来,各省第一次举行县试,也是创立科举以来第一次举行县试。
以前没有县试的,士子直接参加州试,过关者即可进京考进士。
如今却是县试取童生、府试取秀才、乡试取举人,每一级考试取得的称号,都可以保留三届科举。
三届还没往上考中,举人降为秀才,秀才降为童生,不像以前那样没中进士就得重考——朱家父子反复商量,还是决定不让举人秀才一劳永逸,连续三届考不上就得降级。至于举人秀才的特殊优待,抱歉,跟宋朝一样啥都没有,只能进京考试时免费坐车坐船。
秋天即将举行县试,翟汝文打算趁此机会,请求大明重开童子科,也就是所谓的神童试。
但神童试的附带含义,其实跟天人感应有关,现在还能不能再提呢?
翟汝文有些拿不准,于是在散朝之后,请求私下觐见皇帝。
“童子科是什么流程?”朱国祥对此真不明白。
翟汝文详细解释道:“前宋的童子科,由地方官举荐神童,再由转运使或提学使进行考核。若是考核通过,则送入京城由中书省复考。一般而言,前宋皇帝会亲自考神童。屡次考核皆通过的神童,则立即授予寄禄官,令其继续认真读书,待年龄稍大些授予差遣。”
朱国祥点头道:“如此做法,倒是没有什么漏洞。”
神童试这种玩意儿,最早出现于汉代的举荐制,而且当时的评价标准是道德。
举个例子,俺老王家属于世家门阀。我有一个儿子,七八岁的年纪,这小子一看就孝顺啊。小孩就有如此高尚的品德,得赶紧找个朋友帮忙举荐。朋友正好在做刺史,见到我儿子立即惊叹,直呼是百年不遇的神童。
然后,我儿子就崭露头角了。等年龄稍大些,再找个名家点评一下,轻轻松松以品德名扬天下。
举荐神童发展到宋代,取消又恢复好几次,渐渐变得成熟起来。
因为,宋代皇帝也喜欢神童,经常亲自进行考核。
蒙谁也不能蒙皇帝啊,否则要吃挂落的,地方官从此不敢胡乱推荐,送到京城的基本都属于真神童。
最知名者,便是晏殊。
见自己提拔的新任首相,对恢复神童试非常积极,朱国祥决定给些面子:“可让州县官员举荐神童,由各省的提学使进行初试。通过初试的神童,送到京城由皇帝亲自复试。但是……”
翟汝文抬头看向皇帝,不晓得又要怎么改革童子科。
朱国祥说道:“皇帝亲自复试通过的神童,不能直接授予官职。可在太学开设神童班,择名师进行教导。这些神童学问精进之后,可参加太学舍试,也可参加礼部会试。如何?”
“陛下圣明。”翟汝文听明白了,就是不立即给官做。
朱国祥又说:“如果地方提学使,多次推荐神童不合格,其政绩是要大打折扣的!”
翟汝文说:“应当如此,可防止提学使为求政绩滥竽充数。敢问神童年龄定为几何?”
朱国祥问:“宋朝是多少岁?”
翟汝文道:“汉唐的神童,在十岁以下。唐中期改为十二岁以下,前宋则定为十五岁以下。”
朱国祥说道:“十三岁以下吧,都十五岁了还神童什么?让他去考科举就行。”
“是!”翟汝文拱手应诺。
朱国祥心里却在琢磨别的,今年全国估计会送来第一批神童。到时候他亲自进行复试,稍微聪明者就予以录取,然后扔到太学的神童班,重点教授他们数学和物理知识。
一大群神童,他们的儒学基础已经过硬,又全部认真学习数学物理。
嘿嘿,有点意思。
等十年、二十年之后,一批又一批的神童,经过了自然科学的洗礼,不知道会出现多少妖孽天才般的人物。
朱国祥越想越得意,跑去给儿子炫耀:“怎么样,我这想法有搞头吧?”
朱铭竖起大拇指:“陛下真牛逼!”
朱国祥听得有点不爽,数落道:“你好歹也是当世大儒,能不能用一点别的形容词来夸人?”
“别人不晓得,朱院长你还不知道?牛逼是夸人的最高评价,”朱铭也开始畅想,“只须二十年,就算每年只录十个神童,那也有两百个天才少年。他们的学习能力超强,又精通物理数学,恐怕会开启真正的科学时代!”
大朝会。
前几排文武官员坐着,后面的官员集体站着,认认真真听着皇帝发脾气。
朱国祥恼怒道:“去年有大臣上疏,请确立本朝德运。朕已讲得很明白了,天人感应,乃虚无缥缈之事。”
“赵佶当年享有国祚,每年都能天人感应,每月都有祥瑞降世,旧宋还不是亡于不修德政?前几日五星连珠,再正常不过之天文奇观,一百余年就能见到一次。”
“尔等皆为大明重臣,为何还是有人上表恭贺祥瑞?为何又把天人感应递到朕眼前?”
群臣低头不语,心中惴惴不安。
这次有三十多位大臣,上表恭贺天降祥瑞。其中一大半都不懂天文,根本没有亲自看到,只听旁人说有五星连珠异象。
他们的本意也非谄媚,纯粹就是习惯性唱赞歌。
万一别人都唱了赞歌,而自己却忘记了,岂不是要被皇帝给记在小本本上?
“邵博!”朱国祥喊道。
“臣在。”
一个五十多岁的大臣,捧着笏板从座位上站起。
他是大学问家邵雍的孙子,因为父亲邵伯温在四川做官,全家都一起搬到果州(南充)。
朱铭起兵造反杀向蜀中,邵伯温弃城逃往成都,一家十余口皆在成都被俘获。
邵伯温当时已经七十多岁,他见义军在成都没有大肆杀戮,反而取消了大宋朝廷的许多苛政,于是断定朱家父子极有可能会成事。
但依旧不敢胡乱抉择,直至朱铭打退朝廷几路围剿,邵伯温才让三个儿子、七个孙子全都跑去汉中求官。
至于邵伯温自己,他已经年迈不堪,又要做样子忠于大宋,于是选择在南充做村塾先生。
因此,眼前这个邵博,勉强也称得上从龙功臣。
邵博先在四川做县令,很快又升为知州、知府,继而回汉中在朱国祥身边做事。大明开国之时,邵博已是四川省左布政使,今年春天调到中央担任礼部左侍郎。
又一个资历深厚的实权派!
朱国祥问道:“安乐先生(邵雍)精通《易学》,熟知阴阳五行、图书谶纬。你既是安乐先生之孙,对天人感应、五行德运有什么看法?”
邵博回答道:“天人感应、五行德运之说,源自先秦,盛于汉代。为了诱人相信,还牵强附会汉高祖。然而,汉高祖刘邦能得天下,皆因其取之无一不义,虽上古汤武亦有愧也。史臣不知出此,但称断蛇著符、协于火德。此大谬矣!”
邵博一开口,许多朝臣都面露惊色。
没办法,邵雍对宋代儒学各派影响太深了。
这么说吧,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富弼、包拯、王安石、苏洵、苏轼、文彦博、沈括、二程、周敦颐、晏殊、狄青……他们都曾去拜访过邵雍,或者是邵雍的好朋友,有人甚至还得执弟子礼!
现在邵雍的孙子邵博,却说天人感应、五行德运是无稽之谈,基本可以给这类事件定性了。
当年宋徽宗遇到什么异象,也得派人去询问邵雍之子邵伯温。
邵伯温回答得很委婉,趁机劝宋徽宗多行善政。连续好几次,宋徽宗变得不高兴了,奸臣趁机把邵伯温弹劾贬去四川。
朱国祥赞许道:“卿乃真学者也。”
朱铭却端坐着没说话,他不喜欢这个邵博。
邵博是类似司马光的人物,私德高尚,学术精湛,缺点却是因循守旧,一直疯狂批判王安石。
父子俩到了东京开创大明,却让邵博留守大本营四川,纯粹是因为此人名望极高,而且做官治民四平八稳。只要把四川交给他,肯定不会出乱子,但各种改革别想再继续下去。
现在将其召回朝堂,则是大局已定,不怕四川再生乱。
一个礼部左侍郎,估计能干到邵博退休,今后顶多升为礼部尚书,死后再追赠其为阁臣而已。
朱国祥扫视众臣:“此次上表恭贺五星连珠的大臣,朕就不公开点名了,全部罚俸一月以为惩戒!”
“陛下圣明!”
群臣齐声大呼。
李邦彦坐在第一排,此刻也松了一口气,只要不公开点名批评就好。
他纯属习惯性拍皇帝马匹,认为皇帝就算口头不喜欢,但被称颂时心里肯定是很舒服的。
却没成想,马屁拍到马腿上。
秦桧却面露微笑,认为上表称颂者都是傻子。去年皇帝为了驳斥五行德运说,甚至把内阁成员从五人增加到七人,这已经足够表明皇帝的强烈态度了。
翟汝文此时却在犯嘀咕,他已经做了首相,总想着干点事情,慢慢确立自己的威信。
今年是大明开国以来,各省第一次举行县试,也是创立科举以来第一次举行县试。
以前没有县试的,士子直接参加州试,过关者即可进京考进士。
如今却是县试取童生、府试取秀才、乡试取举人,每一级考试取得的称号,都可以保留三届科举。
三届还没往上考中,举人降为秀才,秀才降为童生,不像以前那样没中进士就得重考——朱家父子反复商量,还是决定不让举人秀才一劳永逸,连续三届考不上就得降级。至于举人秀才的特殊优待,抱歉,跟宋朝一样啥都没有,只能进京考试时免费坐车坐船。
秋天即将举行县试,翟汝文打算趁此机会,请求大明重开童子科,也就是所谓的神童试。
但神童试的附带含义,其实跟天人感应有关,现在还能不能再提呢?
翟汝文有些拿不准,于是在散朝之后,请求私下觐见皇帝。
“童子科是什么流程?”朱国祥对此真不明白。
翟汝文详细解释道:“前宋的童子科,由地方官举荐神童,再由转运使或提学使进行考核。若是考核通过,则送入京城由中书省复考。一般而言,前宋皇帝会亲自考神童。屡次考核皆通过的神童,则立即授予寄禄官,令其继续认真读书,待年龄稍大些授予差遣。”
朱国祥点头道:“如此做法,倒是没有什么漏洞。”
神童试这种玩意儿,最早出现于汉代的举荐制,而且当时的评价标准是道德。
举个例子,俺老王家属于世家门阀。我有一个儿子,七八岁的年纪,这小子一看就孝顺啊。小孩就有如此高尚的品德,得赶紧找个朋友帮忙举荐。朋友正好在做刺史,见到我儿子立即惊叹,直呼是百年不遇的神童。
然后,我儿子就崭露头角了。等年龄稍大些,再找个名家点评一下,轻轻松松以品德名扬天下。
举荐神童发展到宋代,取消又恢复好几次,渐渐变得成熟起来。
因为,宋代皇帝也喜欢神童,经常亲自进行考核。
蒙谁也不能蒙皇帝啊,否则要吃挂落的,地方官从此不敢胡乱推荐,送到京城的基本都属于真神童。
最知名者,便是晏殊。
见自己提拔的新任首相,对恢复神童试非常积极,朱国祥决定给些面子:“可让州县官员举荐神童,由各省的提学使进行初试。通过初试的神童,送到京城由皇帝亲自复试。但是……”
翟汝文抬头看向皇帝,不晓得又要怎么改革童子科。
朱国祥说道:“皇帝亲自复试通过的神童,不能直接授予官职。可在太学开设神童班,择名师进行教导。这些神童学问精进之后,可参加太学舍试,也可参加礼部会试。如何?”
“陛下圣明。”翟汝文听明白了,就是不立即给官做。
朱国祥又说:“如果地方提学使,多次推荐神童不合格,其政绩是要大打折扣的!”
翟汝文说:“应当如此,可防止提学使为求政绩滥竽充数。敢问神童年龄定为几何?”
朱国祥问:“宋朝是多少岁?”
翟汝文道:“汉唐的神童,在十岁以下。唐中期改为十二岁以下,前宋则定为十五岁以下。”
朱国祥说道:“十三岁以下吧,都十五岁了还神童什么?让他去考科举就行。”
“是!”翟汝文拱手应诺。
朱国祥心里却在琢磨别的,今年全国估计会送来第一批神童。到时候他亲自进行复试,稍微聪明者就予以录取,然后扔到太学的神童班,重点教授他们数学和物理知识。
一大群神童,他们的儒学基础已经过硬,又全部认真学习数学物理。
嘿嘿,有点意思。
等十年、二十年之后,一批又一批的神童,经过了自然科学的洗礼,不知道会出现多少妖孽天才般的人物。
朱国祥越想越得意,跑去给儿子炫耀:“怎么样,我这想法有搞头吧?”
朱铭竖起大拇指:“陛下真牛逼!”
朱国祥听得有点不爽,数落道:“你好歹也是当世大儒,能不能用一点别的形容词来夸人?”
“别人不晓得,朱院长你还不知道?牛逼是夸人的最高评价,”朱铭也开始畅想,“只须二十年,就算每年只录十个神童,那也有两百个天才少年。他们的学习能力超强,又精通物理数学,恐怕会开启真正的科学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