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底下最后一节台阶,沈琅明白她与萧牧白已经走进了府中内堂,进入内堂以后便来了一个陌生的丫鬟搀她。
大概虚虚朝前十数步,沈琅低头见到地上摆着一张蒲团。
“夫人听司礼先生提醒便是。”
握着沈琅手腕给她支撑的丫鬟在她耳边小声说话,沈琅耳尖,纵使没有故意凝神细听也能察觉出这姑娘会武,凭这气息想来武功不低。
况且覆在沈琅手腕上的指节长满了老茧,再怎么善绣花缝裁的丫鬟手上也不会长如此多的茧子,更何况使兵器长出的茧与拿绣花针长出的茧无论是大小还是位置都截然不同。
这姑娘会耍刀。
沈琅心中暗暗有了分寸。
“咱家乃皇上身边的秉笔正侍,皇上今日因要事耽搁不能前来祝贺,于是便特令我等前来宣读圣旨。”
“是秉笔公公!”
“他可是皇上跟前的大红人,没想到皇上竟然派他来宣读圣旨,这可给足了萧将军面子啊。”
“你也不看看萧将军回城之日皇上又派的谁来给将军封赏,福顺,那可是福顺公公啊,试问当年能在先皇底下混得风生水起的太监能有几人?先皇驾崩后他又服侍当今皇上,虽不是秉笔掌印,可哪个太监能像他这般得到帝王如此的青睐与信任。”
“你疯了吗?敢在这里提到先皇。”
“嘘……”
周遭的议论声此起彼伏,拿着圣旨的太监不慌不忙等着声音渐渐消散,适才开口:
“都聋了么?听到皇上的圣旨还不赶紧跪下!”
此话一出沈琅便听见周围齐刷刷的跪地声,他们的膝盖扣着地面发出整齐划一的“呲咚”声。
沈琅被扶着跪在蒲团上准备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沉家有女沉琅端娴雅慧,智敏无双,此女以广善和容受赞一方,以倾城之姿荣贯大祈。萧家儿郎萧牧白英俊端方,有勇有谋,此子以能征善战保我大祈河山,以未尝一败护我定陵长安。阳春三月,九世情缘,此二人于今日结成夫妻再续佳缘,朕感天意乃大祈至幸至福之事,遂特赐二人宝宅三座,珠宝翡翠三十箱,侍从仆婢五十余人。”
“另特封沉氏女沉琅,原大祈嘉善郡主为荣安夫人,与其夫骁骑将军享同等尊号食邑。”
“钦此。”
“臣……臣女接旨。”
沈琅又被身旁的丫鬟扶起,她缓缓摊开手心,冰凉挟杂着冷意的诏书便落入了她的掌心。
“荣安夫人不必多礼,还未育有子嗣便能享有如此高封号的夫人,古往今来可只有您一位啊。”
“有劳公公替我多谢陛下。”
“陛下早知你会作此回答,陛下让我告知夫人若是想谢便多谢谢萧将军,若萧将军没能取得那些让人望尘莫及的功绩,纵使皇上与他关系再好也不敢违背老祖宗定下的规矩给您如此多封赏。”
“荣……荣安明白。”沈琅脸颊莫名有些发烫。
“好了,咱家的任务完成也该等着喝喜酒了,眼下便不再打扰这婚礼的进程,各位也请起来同咱家一起候着这对新人成礼吧。”
“……好。”
方才跪得头也不敢抬起来的司礼先生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他来之前便知道这次成婚的对象非富即贵,可他也见过不少大场面,想来这对新人再显贵也比不过皇宫亲侯。
时至方才那道圣旨才让他险些吓破了胆,听说皇上因要事耽搁才未能出席,这要真出了席,凭他一介布衣哪儿敢在陛下面前造次,若是婚词念得磕磕绊绊,出了差错岂不是杀头的大罪?
不过就算陛下并未出席,想到即将主持的是如今大祈身份地位仅次于长公主殿下的荣安夫人,与大祈百年历史里绝无仅有的一品大将军之间的婚礼。
他就忍不住浑身哆嗦。
“……吉时已到,新郎新娘一拜天地。”
一直站在旁边的丫鬟抬手给沈琅借力,沈琅便暗暗调整方位朝着萧氏祖先的牌位方向行礼磕头。
等完全站起身后,只听司礼先生又喊道:
“新郎新娘,二拜高堂。”
这次沈琅找准了方向,她跪坐在蒲团磕完头以后便听见司礼先生清晰的“奉茶”二字。
随即一盏溢出浓郁茶香的清茶被送至她的手边。
“奉茶改口。”司礼先生道。
“娘,请喝茶。”
“好,我喝我喝。”
有些哽咽却藏不住高兴的声音传到沈琅耳边,她清楚地明白坐在高首的是梅夫人。
沉琅的亲生母亲身体一向不好,近几年时常陷入短暂的昏迷,每每醒来以后也总是记不起自己身在何处,渐渐的竟有些认不得人了。
于是成婚之前父亲便同她讲了此次大婚来场的会是梅夫人。
沈琅心中虽微感遗憾却也只能淡然接受,比之她自己,令沈琅感到震惊的还是萧府前几日的传信。
信中称安国公与长公主殿下身体抱恙无法前来参加他们二人的婚礼。
身体抱恙,同时?为何没听到安国公府传出消息?
如此蹩脚且丝毫不加掩饰的理由着实让沉国声生了好几天的气,以至于此后每夜沈琅看完书练功之时,都能听见院子里传来沉国声摔杯子大骂萧牧白的声音。
不过其实也不能完全责怪萧牧白,几年前她与他尚同在一个军营中时,每逢过年过节没收到过家中书信的便独独唯他二人。
沈琅收不到家信自然是因为一场大火将她的家给烧了个干净,没有家又何谈什么家信。
可萧牧白的家事沈琅却不怎么清楚,一是谈起家事沈琅自己尚无法释怀,二是萧牧白自己也从未提起过,万一自己无意间戳中了他的伤口也实乃罪过。
只是她常听说安国公与长公主殿下婚后一直相敬如宾,安国公稳重守礼又极擅排兵布阵,长公主殿下更是沉稳清冷,年轻时拥有西子之貌的同时又极具才识。
此二人至少在外人看来乃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更何况多年来长公主教子有方的美名也时常在定陵传颂。
那个几年前一眼望去满面华贵姿态高仪,一张面容清冷不容逼视的女人,沈琅想不出为何她会与自己的长子闹到了如此的地步,如今竟连亲生儿子的大婚也不愿出席。
刚想到此处,沈琅便听见身旁一声低沉的:
“爹,请喝茶。”
茶盏悬至半空,坐在高首的人还迟迟没有接过的意思。
周围的人从最开始的屏息凝神到后来渐渐出现了倒吸气的嘶声。
“沉大人该不会不承认这个女婿吧。”
“你小点声儿,这不没看见安国公和长公主嘛,你见过谁家成婚一方父母不到场的?又不是死了。想来萧将军也没多重视这场婚礼,不然怎么会不让父母双亲前来见证。”
“就是就是,这媒人常道成亲一事乃天命,所有礼节都得按规矩办,不然便就是冲撞天命坏了运气。你看这对新人不仅亲事结得急,大婚之日男方父母又不在场,此间种种早就坏了缘分。我看啊,这婚哪怕现在成了,这以后也会迟早完蛋。”
“闭嘴!”
一声低喝清晰响在所有人的耳畔,饶是沈琅也忍不住攥紧了婚服衣襟。
“诸位若真心到场祝福我与内子的婚事,萧某自然感激不尽。可若有人怀着其他心思故意说些不知所谓的风凉话,萧某可要派人将他“请”出去了。”
一个“请”字被萧牧白咬得格外重,能有资格到场的人自然也都明白这其中的言下之意:
若还想继续留住性命就乖乖闭嘴。
待众人渐渐噤声以后,萧牧白才复又端起茶盏道:
“爹,请喝茶。”
这一次,坐在高首的沉国声才慢慢伸出手,接过那一盏冒着热气的清茶,随后一饮而尽。
这便算是认下了萧牧白这个女婿。
此时沈琅也才缓缓松开了攥着衣襟的指尖,她当然知道沉国声会给萧牧白一个下马威,从而凭此试探他的态度。
虽然她能肯定沉国声最终一定会喝下那盏茶,但她的心还是无可避免像那盏茶一般被悬至半空,直到亲耳听到沉国声口中那一声不带丝毫感情的“嗯”才缓缓回到胸腔里。
“……好。”
“新郎新娘,夫妻对拜。”
司礼先生借了一方帕子擦着额头的冷汗。
天杀的没人跟他说过这对新人成个婚麻烦这么多!
刚刚那场面,他差点以为这门亲事只差临门一脚就要告吹了,这可是连皇上都极为关注的婚事,若是就这么没了还不得闹个满城风雨。
想起上次也是他去主持王二公子的婚事,那次的下马事件虽的确闹了个笑话,不过整体流程却极为顺畅,以至于后来他便一直认为成婚大抵如此,不就念几句词说几句吉祥话而已,尤其那些贵人的婚礼更是如此。
他的作用不过只是顺着流程让婚礼尽快办完而已。
谁能想到这中间竟然还能出现这么多差错,还全都不是他这种普通人能解决的!
果然,这年头活着真不容易,他由衷地想。
大概虚虚朝前十数步,沈琅低头见到地上摆着一张蒲团。
“夫人听司礼先生提醒便是。”
握着沈琅手腕给她支撑的丫鬟在她耳边小声说话,沈琅耳尖,纵使没有故意凝神细听也能察觉出这姑娘会武,凭这气息想来武功不低。
况且覆在沈琅手腕上的指节长满了老茧,再怎么善绣花缝裁的丫鬟手上也不会长如此多的茧子,更何况使兵器长出的茧与拿绣花针长出的茧无论是大小还是位置都截然不同。
这姑娘会耍刀。
沈琅心中暗暗有了分寸。
“咱家乃皇上身边的秉笔正侍,皇上今日因要事耽搁不能前来祝贺,于是便特令我等前来宣读圣旨。”
“是秉笔公公!”
“他可是皇上跟前的大红人,没想到皇上竟然派他来宣读圣旨,这可给足了萧将军面子啊。”
“你也不看看萧将军回城之日皇上又派的谁来给将军封赏,福顺,那可是福顺公公啊,试问当年能在先皇底下混得风生水起的太监能有几人?先皇驾崩后他又服侍当今皇上,虽不是秉笔掌印,可哪个太监能像他这般得到帝王如此的青睐与信任。”
“你疯了吗?敢在这里提到先皇。”
“嘘……”
周遭的议论声此起彼伏,拿着圣旨的太监不慌不忙等着声音渐渐消散,适才开口:
“都聋了么?听到皇上的圣旨还不赶紧跪下!”
此话一出沈琅便听见周围齐刷刷的跪地声,他们的膝盖扣着地面发出整齐划一的“呲咚”声。
沈琅被扶着跪在蒲团上准备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沉家有女沉琅端娴雅慧,智敏无双,此女以广善和容受赞一方,以倾城之姿荣贯大祈。萧家儿郎萧牧白英俊端方,有勇有谋,此子以能征善战保我大祈河山,以未尝一败护我定陵长安。阳春三月,九世情缘,此二人于今日结成夫妻再续佳缘,朕感天意乃大祈至幸至福之事,遂特赐二人宝宅三座,珠宝翡翠三十箱,侍从仆婢五十余人。”
“另特封沉氏女沉琅,原大祈嘉善郡主为荣安夫人,与其夫骁骑将军享同等尊号食邑。”
“钦此。”
“臣……臣女接旨。”
沈琅又被身旁的丫鬟扶起,她缓缓摊开手心,冰凉挟杂着冷意的诏书便落入了她的掌心。
“荣安夫人不必多礼,还未育有子嗣便能享有如此高封号的夫人,古往今来可只有您一位啊。”
“有劳公公替我多谢陛下。”
“陛下早知你会作此回答,陛下让我告知夫人若是想谢便多谢谢萧将军,若萧将军没能取得那些让人望尘莫及的功绩,纵使皇上与他关系再好也不敢违背老祖宗定下的规矩给您如此多封赏。”
“荣……荣安明白。”沈琅脸颊莫名有些发烫。
“好了,咱家的任务完成也该等着喝喜酒了,眼下便不再打扰这婚礼的进程,各位也请起来同咱家一起候着这对新人成礼吧。”
“……好。”
方才跪得头也不敢抬起来的司礼先生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他来之前便知道这次成婚的对象非富即贵,可他也见过不少大场面,想来这对新人再显贵也比不过皇宫亲侯。
时至方才那道圣旨才让他险些吓破了胆,听说皇上因要事耽搁才未能出席,这要真出了席,凭他一介布衣哪儿敢在陛下面前造次,若是婚词念得磕磕绊绊,出了差错岂不是杀头的大罪?
不过就算陛下并未出席,想到即将主持的是如今大祈身份地位仅次于长公主殿下的荣安夫人,与大祈百年历史里绝无仅有的一品大将军之间的婚礼。
他就忍不住浑身哆嗦。
“……吉时已到,新郎新娘一拜天地。”
一直站在旁边的丫鬟抬手给沈琅借力,沈琅便暗暗调整方位朝着萧氏祖先的牌位方向行礼磕头。
等完全站起身后,只听司礼先生又喊道:
“新郎新娘,二拜高堂。”
这次沈琅找准了方向,她跪坐在蒲团磕完头以后便听见司礼先生清晰的“奉茶”二字。
随即一盏溢出浓郁茶香的清茶被送至她的手边。
“奉茶改口。”司礼先生道。
“娘,请喝茶。”
“好,我喝我喝。”
有些哽咽却藏不住高兴的声音传到沈琅耳边,她清楚地明白坐在高首的是梅夫人。
沉琅的亲生母亲身体一向不好,近几年时常陷入短暂的昏迷,每每醒来以后也总是记不起自己身在何处,渐渐的竟有些认不得人了。
于是成婚之前父亲便同她讲了此次大婚来场的会是梅夫人。
沈琅心中虽微感遗憾却也只能淡然接受,比之她自己,令沈琅感到震惊的还是萧府前几日的传信。
信中称安国公与长公主殿下身体抱恙无法前来参加他们二人的婚礼。
身体抱恙,同时?为何没听到安国公府传出消息?
如此蹩脚且丝毫不加掩饰的理由着实让沉国声生了好几天的气,以至于此后每夜沈琅看完书练功之时,都能听见院子里传来沉国声摔杯子大骂萧牧白的声音。
不过其实也不能完全责怪萧牧白,几年前她与他尚同在一个军营中时,每逢过年过节没收到过家中书信的便独独唯他二人。
沈琅收不到家信自然是因为一场大火将她的家给烧了个干净,没有家又何谈什么家信。
可萧牧白的家事沈琅却不怎么清楚,一是谈起家事沈琅自己尚无法释怀,二是萧牧白自己也从未提起过,万一自己无意间戳中了他的伤口也实乃罪过。
只是她常听说安国公与长公主殿下婚后一直相敬如宾,安国公稳重守礼又极擅排兵布阵,长公主殿下更是沉稳清冷,年轻时拥有西子之貌的同时又极具才识。
此二人至少在外人看来乃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更何况多年来长公主教子有方的美名也时常在定陵传颂。
那个几年前一眼望去满面华贵姿态高仪,一张面容清冷不容逼视的女人,沈琅想不出为何她会与自己的长子闹到了如此的地步,如今竟连亲生儿子的大婚也不愿出席。
刚想到此处,沈琅便听见身旁一声低沉的:
“爹,请喝茶。”
茶盏悬至半空,坐在高首的人还迟迟没有接过的意思。
周围的人从最开始的屏息凝神到后来渐渐出现了倒吸气的嘶声。
“沉大人该不会不承认这个女婿吧。”
“你小点声儿,这不没看见安国公和长公主嘛,你见过谁家成婚一方父母不到场的?又不是死了。想来萧将军也没多重视这场婚礼,不然怎么会不让父母双亲前来见证。”
“就是就是,这媒人常道成亲一事乃天命,所有礼节都得按规矩办,不然便就是冲撞天命坏了运气。你看这对新人不仅亲事结得急,大婚之日男方父母又不在场,此间种种早就坏了缘分。我看啊,这婚哪怕现在成了,这以后也会迟早完蛋。”
“闭嘴!”
一声低喝清晰响在所有人的耳畔,饶是沈琅也忍不住攥紧了婚服衣襟。
“诸位若真心到场祝福我与内子的婚事,萧某自然感激不尽。可若有人怀着其他心思故意说些不知所谓的风凉话,萧某可要派人将他“请”出去了。”
一个“请”字被萧牧白咬得格外重,能有资格到场的人自然也都明白这其中的言下之意:
若还想继续留住性命就乖乖闭嘴。
待众人渐渐噤声以后,萧牧白才复又端起茶盏道:
“爹,请喝茶。”
这一次,坐在高首的沉国声才慢慢伸出手,接过那一盏冒着热气的清茶,随后一饮而尽。
这便算是认下了萧牧白这个女婿。
此时沈琅也才缓缓松开了攥着衣襟的指尖,她当然知道沉国声会给萧牧白一个下马威,从而凭此试探他的态度。
虽然她能肯定沉国声最终一定会喝下那盏茶,但她的心还是无可避免像那盏茶一般被悬至半空,直到亲耳听到沉国声口中那一声不带丝毫感情的“嗯”才缓缓回到胸腔里。
“……好。”
“新郎新娘,夫妻对拜。”
司礼先生借了一方帕子擦着额头的冷汗。
天杀的没人跟他说过这对新人成个婚麻烦这么多!
刚刚那场面,他差点以为这门亲事只差临门一脚就要告吹了,这可是连皇上都极为关注的婚事,若是就这么没了还不得闹个满城风雨。
想起上次也是他去主持王二公子的婚事,那次的下马事件虽的确闹了个笑话,不过整体流程却极为顺畅,以至于后来他便一直认为成婚大抵如此,不就念几句词说几句吉祥话而已,尤其那些贵人的婚礼更是如此。
他的作用不过只是顺着流程让婚礼尽快办完而已。
谁能想到这中间竟然还能出现这么多差错,还全都不是他这种普通人能解决的!
果然,这年头活着真不容易,他由衷地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