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谓闻言大惊,没有看寇笠,将目光转向那几个摆在一起的铜盆。
其中一个盆中忽然窜起一簇火苗子,“腾”的一下,便将最上面的那本账册吞没了,偏偏天公不作美,一阵夜风刮过,让火势更大了一些。
油的味道就这么扑入鼻底。
赵谓来不及多做反应,直接解下自己的外衫,徒手压在铜盆上,想要将火压灭。
越来越多的骁骑卫听到动静也朝这边耳边,其中有人手中拎着水桶,但更多的人手中空无一物。
场面一度混乱。
许阆突然意识到了什么,转头对着摁着寇笠的骁骑卫厉声道:“看住他!”
但话音刚落,他便发现寇笠的唇边溢出一道暗红的血痕,在夜色和烛火的映照下显得愈发明显。
一边的骁骑卫想要扣住他的下颚阻止他时,已经晚了。
寇笠则对着许阆挤出一抹甚是嘲讽的笑来:“省省力气吧,你们,斗不过的,我也不会说的……”
孟郁用拇指蹭了一道他嘴中留下来的血,在指尖间晕开,面色一沉,朝着许阆摇了摇头:“不是咬舌,是服毒。”
“这是早有预谋。”
最开始扑火的时候,没有水,其他的骁骑卫身上带着甲,赵谓便将自己身上的外衫、中衣都褪下来都用来扑火,但寇笠往里面浇了油,一直到其他的骁骑卫将水带来,才堪堪把火扑灭,救出了那些账本。
许阆的外衫也在匆忙之际脱了下来,此时只着着一件亵衣。
四月份的关中,入了夜的风是偏冷的,赵谓此时没忍住打了个寒战。
许阆见状,想要将自己的亵衣给他披上,却被他拒绝了。
他顾不得铜盆里还有微微灼热的余温,直接把手伸到最底下,捞出损害最严重的账本,拿在手里翻了翻,又拿起上面的,重复同样的动作,才松了口气:“还好,底下的损伤不是很严重,上面的也仅仅是烧着了一些封皮。”
话音刚落,有骁骑卫前来通报:“殿下,官衙门口有位娘子,手里拿着您的玉牌,说是您府上的女眷,小人不敢相拦。”
赵谓一听,便知是谁,抬起目光向那个骁骑卫身后看去。
珠穗只穿着一身素衫,小臂上还搭着一件披风,朝着他轻轻颔首。
赵谓顾不得旁的,将怀中本来抱着的账本囫囵塞到一边的许阆怀中,也顾不得自己如今的形象,径直朝珠穗而去。
“穗娘,你还怀着身子,怎么跟来了?”
面上尽是担忧。
珠穗只是取下自己小臂上的披风,而后踮起脚为赵谓披在身上,“妾早上醒来的时候,殿下已经不在府中了,问过段芳才知晓,殿下来了鄠州,妾在长安府中实在放心不下,故私自做主,来了鄠州,请殿下问罪。”
说罢垂下眼睫,只是轻轻绞着自己的衣角。
赵谓伸出手臂,将珠穗揽入自己怀中,轻声抚慰:“没有,我怎么会朝穗娘你问罪呢,我知晓你是担心我。”
珠穗轻轻应了声,又从他怀中慢慢出来,扫了一眼周遭的景象,心下已经了然,但还是明知故问:“殿下,这些都是从鄠州府衙查出来的账册和黄册么?”
赵谓抚了抚她的背,轻轻点了点头。
珠穗稍稍敛了敛眉,仰头对上赵谓的眸光,“殿下,妾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
赵谓的脸色也倏然沉了下来,其中是掩饰不住的担忧。
珠穗抿了抿唇,道:“殿下,依照曹满的性子,恐怕是不会将所有的账册都交到寇笠手中的,而且他这样明目张胆地做出毁灭证据,恰恰是想混淆您和许左丞的目光。”
赵谓回头看了一眼摆在地上的火盆和匆忙从火堆里抢出来的一堆账册,转头看向许阆:“旷之,你如何看?”
许阆朝着两人拱了拱手,又在赵谓未曾留意到的时候和珠穗对了下眼神,而后和赵谓道:“窃以为娘子说得在理,兵贵神速。”
赵谓思索了一番,温声道:“好,我吩咐人陪你去鄠州官驿,等我去曹满家中,将此事了解了,便陪你回长安,好不好?”
珠穗弯了弯唇,“那妾等殿下。”
孟郁在旁边听着,也知晓了应该如何做,指了指离自己最近的两个骁骑卫,示意他们送珠穗去鄠州官驿。
珠穗上马车的时候一步三回头,眸光中全是对赵谓的担忧。
而在鄠州官衙查出来的那些账册,也被整理好放在了珠穗身边,由她看守。
等到了官驿,珠穗便遣退了本要来侍奉的下人,在桌案旁点了盏灯,一边翻看查出来的账本,一边想着要怎么和聿都那边说。
她知晓赵谓此次去曹满宅子里是凶多吉少,甚至这次受封秦王,来关中查案,也不过是聿都各方权势倾轧下妥协下的结果,但却从未想过,今晚在鄠州官衙中一别,是永别。
消息传到聿都的时候已经是十日后了。
李徽仪吩咐魏青山特意选了孟郁回聿都的这日,传唤范汲,为沈著翻案。
半月前沈著在狱中续写的那纸认罪书只是一部分,还要请有司有经验的工匠进行辨析,以证明郑平女儿带来的那份田契是为伪造,加上许阆从关中带回来的,建元八年郑平给沈著的那份田契,才形成较为完整的证据链。
但所有人都知道这不过是一场很明显的试探和博弈。
单凭一个小卒的指认和郑平的死,根本不能至沈著于死地,他们是在试探沈著之于李徽仪有多重要。
当时两人却在庭上心照不宣,并且唱了一出双簧,所有正在进行的事情,也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所谓的证据吗,也不过是让彼此脸上都好看一些。
堂下坐着的,王琮之、柳京、太原王神色各异,但都各怀心思。
魏青山坐在堂上,目光梭巡了一圈,最终将手里的惊堂木在桌案上轻轻一敲,清了清嗓子,道:“既如此,此案便可了结了。”
无人应声,各人仿佛都能听清自己的呼吸声。
李徽仪不紧不慢地开口,“左卫将军范汲,挟公报私,刻意诬陷,有碍郑平一案进度,即日起革去左卫将军一职,调往兵部,接任邓开济的兵部左丞一职,范汲,你可有异议?”
明着看是在问范汲,实则是在问王琮之。
左卫将军与兵部左丞,都分属四品,虽说要罚,但从明面上来看算是平调,等于是给足了王琮之颜面,但在座皆心照不宣——左卫将军执掌中军下的羽林军,手中有兵权,必要之时算是砥柱,但一旦转成文官职位成了兵部左丞,兵权便算是没了,况且如今的兵部尚书早已不是郑平,让范汲接兵部左丞,其实就是要提原左丞邓开济了。
邓开济出身寒门,一旦主理兵部,兵部便算是被李徽仪收入囊中了,即使范汲在兵部的官职是仅次于尚书的左丞,但兵部在李徽仪手中,范汲手中没有权,没有兵,自然是要被彻底弱化了。
也是在试探王琮之的底线。
堂中冷寂了片刻,王琮之却突然开口:“太后殿下,范汲自入仕以来,便一直在军中任职,而这兵部左丞一职,是执掌文书,臣恐殿下托付不效,若干年后,再出现郑平当年的事情,于社稷有危。”
这番言辞倒是字字句句都在大局上,实则是逼着李徽仪让步。
太原王在一旁瞧着,端起茶杯放在掌心,看了眼王琮之,慢悠悠开口:“那依照王令君的意思,应当如何处理此事?”
王琮之沉吟一声,看似是思考,实则是将心中备好的答案托盘而出:“依照臣看,不如将范汲送到关津四卫中,也算历练了。”
李徽仪闻言,抚掌笑道:“这个主意好,我瞧着承弼卫就不错,那便依令君所言,调到承弼卫里做中郎将,皇叔觉得如何?”
柳京坐在底下,此事本来无关于他,只是这一句便将他扯了进去。
王琮之当时说那句话,其中用意很明显便是将范汲调到他手里的凭风卫,但李徽仪偏偏不如他所愿。
“我瞧着可行。”
太原王很轻松地便应了声。
王琮之蹙了蹙眉,心中再燥郁,此时也不好当场发作,更何况太原王已经点头,李徽仪也顺着他的话做了让步,若是再纠缠下去,反倒因小失大。
只好示意范汲谢恩。
沈著自然也就毫发无损的出狱并且官复原职。
太原王在走的时候,又停下步子看了眼李徽仪,别有深意道:“承弼卫,范汲,太后还真是好算计。”
李徽仪颔首回敬:“皇叔谬赞。”
太原王笑了两声:“谬赞与否我清楚,倒是你,若是当年没有从陇西回来,如今也算是巾帼。”
他说完这句,便离开了。
沈著则跟着李徽仪一路回了宫中。
方到殿中,宋照便将许阆的劄子递了上来。
李徽仪摁了摁眉心,接过后扫了一眼,将劄子攥得很紧。
沈著看着李徽仪有些复杂的神色,不由得出言问道:“殿下,可是关中那边出了什么事?”
李徽仪深吸了口气后,将手里的劄子扣在桌面上,看着沈著:“出了什么事,见微你应当比我更早知晓吧,毕竟,许阆,是你的人。”
看沈著一副从容不迫的样子,李徽仪便知晓,在她之前,沈著已经知道了关中的事情了。
沈著欠身垂眼:“臣哪里敢越过殿下?即使是知道也是不知道,还请殿下赐教。”
李徽仪冷哼了声,道:“你别告诉我,秦王死在火海里的事情,你不知情。”
其中一个盆中忽然窜起一簇火苗子,“腾”的一下,便将最上面的那本账册吞没了,偏偏天公不作美,一阵夜风刮过,让火势更大了一些。
油的味道就这么扑入鼻底。
赵谓来不及多做反应,直接解下自己的外衫,徒手压在铜盆上,想要将火压灭。
越来越多的骁骑卫听到动静也朝这边耳边,其中有人手中拎着水桶,但更多的人手中空无一物。
场面一度混乱。
许阆突然意识到了什么,转头对着摁着寇笠的骁骑卫厉声道:“看住他!”
但话音刚落,他便发现寇笠的唇边溢出一道暗红的血痕,在夜色和烛火的映照下显得愈发明显。
一边的骁骑卫想要扣住他的下颚阻止他时,已经晚了。
寇笠则对着许阆挤出一抹甚是嘲讽的笑来:“省省力气吧,你们,斗不过的,我也不会说的……”
孟郁用拇指蹭了一道他嘴中留下来的血,在指尖间晕开,面色一沉,朝着许阆摇了摇头:“不是咬舌,是服毒。”
“这是早有预谋。”
最开始扑火的时候,没有水,其他的骁骑卫身上带着甲,赵谓便将自己身上的外衫、中衣都褪下来都用来扑火,但寇笠往里面浇了油,一直到其他的骁骑卫将水带来,才堪堪把火扑灭,救出了那些账本。
许阆的外衫也在匆忙之际脱了下来,此时只着着一件亵衣。
四月份的关中,入了夜的风是偏冷的,赵谓此时没忍住打了个寒战。
许阆见状,想要将自己的亵衣给他披上,却被他拒绝了。
他顾不得铜盆里还有微微灼热的余温,直接把手伸到最底下,捞出损害最严重的账本,拿在手里翻了翻,又拿起上面的,重复同样的动作,才松了口气:“还好,底下的损伤不是很严重,上面的也仅仅是烧着了一些封皮。”
话音刚落,有骁骑卫前来通报:“殿下,官衙门口有位娘子,手里拿着您的玉牌,说是您府上的女眷,小人不敢相拦。”
赵谓一听,便知是谁,抬起目光向那个骁骑卫身后看去。
珠穗只穿着一身素衫,小臂上还搭着一件披风,朝着他轻轻颔首。
赵谓顾不得旁的,将怀中本来抱着的账本囫囵塞到一边的许阆怀中,也顾不得自己如今的形象,径直朝珠穗而去。
“穗娘,你还怀着身子,怎么跟来了?”
面上尽是担忧。
珠穗只是取下自己小臂上的披风,而后踮起脚为赵谓披在身上,“妾早上醒来的时候,殿下已经不在府中了,问过段芳才知晓,殿下来了鄠州,妾在长安府中实在放心不下,故私自做主,来了鄠州,请殿下问罪。”
说罢垂下眼睫,只是轻轻绞着自己的衣角。
赵谓伸出手臂,将珠穗揽入自己怀中,轻声抚慰:“没有,我怎么会朝穗娘你问罪呢,我知晓你是担心我。”
珠穗轻轻应了声,又从他怀中慢慢出来,扫了一眼周遭的景象,心下已经了然,但还是明知故问:“殿下,这些都是从鄠州府衙查出来的账册和黄册么?”
赵谓抚了抚她的背,轻轻点了点头。
珠穗稍稍敛了敛眉,仰头对上赵谓的眸光,“殿下,妾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
赵谓的脸色也倏然沉了下来,其中是掩饰不住的担忧。
珠穗抿了抿唇,道:“殿下,依照曹满的性子,恐怕是不会将所有的账册都交到寇笠手中的,而且他这样明目张胆地做出毁灭证据,恰恰是想混淆您和许左丞的目光。”
赵谓回头看了一眼摆在地上的火盆和匆忙从火堆里抢出来的一堆账册,转头看向许阆:“旷之,你如何看?”
许阆朝着两人拱了拱手,又在赵谓未曾留意到的时候和珠穗对了下眼神,而后和赵谓道:“窃以为娘子说得在理,兵贵神速。”
赵谓思索了一番,温声道:“好,我吩咐人陪你去鄠州官驿,等我去曹满家中,将此事了解了,便陪你回长安,好不好?”
珠穗弯了弯唇,“那妾等殿下。”
孟郁在旁边听着,也知晓了应该如何做,指了指离自己最近的两个骁骑卫,示意他们送珠穗去鄠州官驿。
珠穗上马车的时候一步三回头,眸光中全是对赵谓的担忧。
而在鄠州官衙查出来的那些账册,也被整理好放在了珠穗身边,由她看守。
等到了官驿,珠穗便遣退了本要来侍奉的下人,在桌案旁点了盏灯,一边翻看查出来的账本,一边想着要怎么和聿都那边说。
她知晓赵谓此次去曹满宅子里是凶多吉少,甚至这次受封秦王,来关中查案,也不过是聿都各方权势倾轧下妥协下的结果,但却从未想过,今晚在鄠州官衙中一别,是永别。
消息传到聿都的时候已经是十日后了。
李徽仪吩咐魏青山特意选了孟郁回聿都的这日,传唤范汲,为沈著翻案。
半月前沈著在狱中续写的那纸认罪书只是一部分,还要请有司有经验的工匠进行辨析,以证明郑平女儿带来的那份田契是为伪造,加上许阆从关中带回来的,建元八年郑平给沈著的那份田契,才形成较为完整的证据链。
但所有人都知道这不过是一场很明显的试探和博弈。
单凭一个小卒的指认和郑平的死,根本不能至沈著于死地,他们是在试探沈著之于李徽仪有多重要。
当时两人却在庭上心照不宣,并且唱了一出双簧,所有正在进行的事情,也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所谓的证据吗,也不过是让彼此脸上都好看一些。
堂下坐着的,王琮之、柳京、太原王神色各异,但都各怀心思。
魏青山坐在堂上,目光梭巡了一圈,最终将手里的惊堂木在桌案上轻轻一敲,清了清嗓子,道:“既如此,此案便可了结了。”
无人应声,各人仿佛都能听清自己的呼吸声。
李徽仪不紧不慢地开口,“左卫将军范汲,挟公报私,刻意诬陷,有碍郑平一案进度,即日起革去左卫将军一职,调往兵部,接任邓开济的兵部左丞一职,范汲,你可有异议?”
明着看是在问范汲,实则是在问王琮之。
左卫将军与兵部左丞,都分属四品,虽说要罚,但从明面上来看算是平调,等于是给足了王琮之颜面,但在座皆心照不宣——左卫将军执掌中军下的羽林军,手中有兵权,必要之时算是砥柱,但一旦转成文官职位成了兵部左丞,兵权便算是没了,况且如今的兵部尚书早已不是郑平,让范汲接兵部左丞,其实就是要提原左丞邓开济了。
邓开济出身寒门,一旦主理兵部,兵部便算是被李徽仪收入囊中了,即使范汲在兵部的官职是仅次于尚书的左丞,但兵部在李徽仪手中,范汲手中没有权,没有兵,自然是要被彻底弱化了。
也是在试探王琮之的底线。
堂中冷寂了片刻,王琮之却突然开口:“太后殿下,范汲自入仕以来,便一直在军中任职,而这兵部左丞一职,是执掌文书,臣恐殿下托付不效,若干年后,再出现郑平当年的事情,于社稷有危。”
这番言辞倒是字字句句都在大局上,实则是逼着李徽仪让步。
太原王在一旁瞧着,端起茶杯放在掌心,看了眼王琮之,慢悠悠开口:“那依照王令君的意思,应当如何处理此事?”
王琮之沉吟一声,看似是思考,实则是将心中备好的答案托盘而出:“依照臣看,不如将范汲送到关津四卫中,也算历练了。”
李徽仪闻言,抚掌笑道:“这个主意好,我瞧着承弼卫就不错,那便依令君所言,调到承弼卫里做中郎将,皇叔觉得如何?”
柳京坐在底下,此事本来无关于他,只是这一句便将他扯了进去。
王琮之当时说那句话,其中用意很明显便是将范汲调到他手里的凭风卫,但李徽仪偏偏不如他所愿。
“我瞧着可行。”
太原王很轻松地便应了声。
王琮之蹙了蹙眉,心中再燥郁,此时也不好当场发作,更何况太原王已经点头,李徽仪也顺着他的话做了让步,若是再纠缠下去,反倒因小失大。
只好示意范汲谢恩。
沈著自然也就毫发无损的出狱并且官复原职。
太原王在走的时候,又停下步子看了眼李徽仪,别有深意道:“承弼卫,范汲,太后还真是好算计。”
李徽仪颔首回敬:“皇叔谬赞。”
太原王笑了两声:“谬赞与否我清楚,倒是你,若是当年没有从陇西回来,如今也算是巾帼。”
他说完这句,便离开了。
沈著则跟着李徽仪一路回了宫中。
方到殿中,宋照便将许阆的劄子递了上来。
李徽仪摁了摁眉心,接过后扫了一眼,将劄子攥得很紧。
沈著看着李徽仪有些复杂的神色,不由得出言问道:“殿下,可是关中那边出了什么事?”
李徽仪深吸了口气后,将手里的劄子扣在桌面上,看着沈著:“出了什么事,见微你应当比我更早知晓吧,毕竟,许阆,是你的人。”
看沈著一副从容不迫的样子,李徽仪便知晓,在她之前,沈著已经知道了关中的事情了。
沈著欠身垂眼:“臣哪里敢越过殿下?即使是知道也是不知道,还请殿下赐教。”
李徽仪冷哼了声,道:“你别告诉我,秦王死在火海里的事情,你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