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了晓得,今天应是去领月银的日子,不但要把这个月的领回来,还要把上个月的,上上个月的一并领回来,可她又犯了懒,只倚着门框向外望去,看刚刚睡醒的花仙照着露水上下观瞧,看碧蓝的天空飞过几只彩色羽毛的灵鸟……看着看着,她就走了神,灵魂儿直往南天门外奔逃。
“阿娘定是没有见过九重天上的桃花,不然为什么总守着那截枯树枝痴痴地笑呢?”
“未了,月钱、月钱!”不知何处扑棱棱一只鹦鹉飞窜出来,惊的未了回了神。
其实未了也不晓得它是不是鹦鹉,只因捡回来时极像刚破壳的雏鸟,索性连名也不起了,就这么“鹦鹉鹦鹉”的叫着,便比独自一人的三百年里多了许多生气。
可这鹦鹉当真是个不好侍候的主,想一出是一出。未了每天都有一半的时间在心里后悔——后悔她怎的捡了个大爷回来!
“这就去了,好好看家。”未了懒懒散散的应着,向外走去。
“要不是没钱吃饭了,我还能再耗上两天。”她在心里嘀嘀咕咕起来。
未了这般“天塌下来与我何干”的性子也并非天性使然,就好像用连绵不断的雨丝织成网,网在开着白花的苍苔上,明明她那么努力的绽放,却没有人在意,久而久之,连她自己都忘记了为何绽放,如何绽放。
未了好像什么都明白,又好像什么都不明白。她就这样用看似柔弱的花瓣将自己从头到脚困在花心里,既不主动向外界索求雨露阳光,也从不奢望任何陌生甚至熟悉的关怀。
就像阿娘说的那样,未了太乖了,乖的不正常,乖的叫人心疼。
未了磨磨蹭蹭,终于来到了吏部堂。想来是为了方便下界飞升的仙官神将第一时间领到仙职,上任理事,才将殿名改的这般通俗,未了倒还是认为原来的名字好听——这里先时是唤做不惑堂的。
未近殿前便已然可见挤挤挨挨的队伍。未了无声的叹了口气,认命的加入其中。
“唉,你听说没,这一季度的仙职考核快要开始了。”披着鹤羽裘的仙官如是说。
“早八百年咱就听过风声啦,但不知这雨什么时候下!”穿着紫云衣的仙官这样回。
未了听着他们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好玩的紧,一时将懒散的劲儿抛去了九霄云外,也近前去,好听个明白。
“说是要将不同品级的仙官不论亲疏,不分长幼一并送下凡间,有缘的生在一起,长在一起。无缘的相隔千里,结仇结怨。”
“真真好大的手笔,这一遭下来往生台该忙坏了吧!”
“可说的是!只怕那些管着要事的仙家得紧着时日修塑分身了。”
“如此说来,倒是我等小仙得了闲适。”
“哪里就得了什么闲适!趁着此时,不该同往生台的仙官们仔细打点打点?”
说罢,这鹤羽裘与那紫云衣哈哈大笑开来。未了只在心中一一记下,也不言语。
未了将两只耳朵竖了起来,听着天南海北的小道消息,趣闻八卦,转眼间便将队伍盼到了尽头。进了内室,有一小僮引她向前,清点了月银册子便抱怨道:“仙子缘何连领月钱都迟怠?”说着将整张脸都皱了起来。
未了心中好笑,嘴上也不忘认错:“是小仙懒怠了,下次不敢。”一边将分发的月银及其它物什一一放入锦袋,一边又摸出两粒菓子来。
“尝尝?”
那小僮接过菓子,立马松了颜色,继续打他的算盘珠子去了。
未了又笑,只道是好哄得紧,正转身要走,耳畔又传来一声“留步”。
“仙子请转,师父命银镜引你过去,仙子可方便?”
未了默了一瞬,点了点头。
“有劳仙君。”
银镜引着未了向里走去,穿过栽着红桃的小径,未了随手抚过一朵花苞,粉白的花瓣颤了颤,一片片舒展开来,吐出绛红的蕊丝,盛开在枝头,又好似盛开在了人的心上。
银镜立在了门前,朝里喊到:“师父,未了仙子来了。”
未了心下一惊,她自认不识得这仙君,又如何会被知晓了名姓?不待她仔细思索,慈祥的声音便飞至耳畔:“小丫头,你且进来。”
未了推门而入,上首坐着一位鹤发童颜的神君,穿着半旧的褂子,正瞧着她发笑,未了行了一礼,往旁站了站,尽量不去注意那道充满善意又含着打量的目光。
“未了丫头,可认得我么?”
“未了自小就记性不好。”
未过千岁尚且如此,待再长大些便怎生是好?”他打趣道,“上次见面是你初到天界任职,亦是这不惑堂,我将你派去了情冢———啊,你应是很喜欢吧,只是些琐事,没有多么繁重,又清静自在。”他端起茶盏抿了一小口,抬手示意未了坐下慢慢聊。
“方才在殿外,你应也听说了仙职考核的事儿吧。”他忽然搁下了刚出口的话题,转而又说:“丫头啊,是我看你骨骼轻奇,想将你收在座下,你愿是不愿?”
未了一怔,不是为了这突如其来的机缘,而是为了那句“骨骼轻奇”,这不正是阿娘故事的常用开端么!
那神君见她不答,也不着急,仍心平气和的品着香茗。
未了想着,如今她孤单一人,也只有那只羽毛凌乱的鹦鹉和情冢内数不清的宗卷需要她守着,何不找些事情来做,也不能总这么一人独来独往的直到老死吧!况且这位神君给了她一种熟悉感——自阿娘去后便再也没有过的熟悉感。
她转了转眼珠子,对着上首的神君甜甜一笑,“但不知师父尊姓大名?”
白尘早知她会答应,亦知她有些个古灵精怪,原想是需要给她一些时间考虑的,谁知竟比他预料的还要痛快。
“为师名唤白尘,居九幽山,轻尘宫。”
“原是白尘上神,恕未了眼拙,望师父莫恼。”
未了虽不闻世事,可这仅有的四位上神却是知晓的,在天界过活,又有谁是一点不知仙家尊卑的呢?未了便是再懒怠,亦是明悉仙官仙将,神女神君的。
白尘见她起了惧意,又是好笑,又是伤情,“重华啊,未了长大了,同你五百岁时愈加相像,只是终究少了几分天真,也不知是你的错,还是……他的错?”
“你从哪里瞧出为师恼了?”
“是未了怕您恼,”她俏皮的眨了两下眼睛,全然是副小孩模样。
“为师若恼,你待如何?为师不恼你又待如何?”
“师父若恼,未了便将师父哄的不恼,师父不恼,那未了便下次再哄师父不恼。”
“莫耍嘴皮”白尘笑吟吟道,“去寻你银镜师兄,待择好日子行拜师礼,再同你师兄师姐们熟悉熟悉,往后每日辰时来九幽山,课业么,到时再说罢。”
“师父,您方才还同未了提了仙职考核的事情。”
白尘顿了顿,开口又道:“哦,那不是什么大事,对你来说颇有许多益处,既能结交些朋友,遇上些机缘,又能增些见识,长些修为,再好不过,再好不过……”
白尘亦不知这两句“再好不过”是说给未了听的,还是说给自己听的。
只道是孽海沉浮,纵然湘水东流,亦洗不尽这注定的情债,这天定的命数,如何强求,为何强求?
只是忒不公平了些!先是应在了他的两位挚交好友身上,如今还要应在他最得意的徒儿与友人之女身上。
明知前方是火海,仍不得不立在岸边,眼睁睁看着火噬蚕吞,他能做的不过是将这情缘悔恨化为虚无的时间延长一点点,再延长一点点,至少让他们拥有过一个完整的、彼此爱过的春天,不再像彼时,桃花正艳,隆冬亦来。
“未了啊,说的是你的一生,又何尝不是她的一生?重华,这名字,只怕她背不起啊!”
“阿娘定是没有见过九重天上的桃花,不然为什么总守着那截枯树枝痴痴地笑呢?”
“未了,月钱、月钱!”不知何处扑棱棱一只鹦鹉飞窜出来,惊的未了回了神。
其实未了也不晓得它是不是鹦鹉,只因捡回来时极像刚破壳的雏鸟,索性连名也不起了,就这么“鹦鹉鹦鹉”的叫着,便比独自一人的三百年里多了许多生气。
可这鹦鹉当真是个不好侍候的主,想一出是一出。未了每天都有一半的时间在心里后悔——后悔她怎的捡了个大爷回来!
“这就去了,好好看家。”未了懒懒散散的应着,向外走去。
“要不是没钱吃饭了,我还能再耗上两天。”她在心里嘀嘀咕咕起来。
未了这般“天塌下来与我何干”的性子也并非天性使然,就好像用连绵不断的雨丝织成网,网在开着白花的苍苔上,明明她那么努力的绽放,却没有人在意,久而久之,连她自己都忘记了为何绽放,如何绽放。
未了好像什么都明白,又好像什么都不明白。她就这样用看似柔弱的花瓣将自己从头到脚困在花心里,既不主动向外界索求雨露阳光,也从不奢望任何陌生甚至熟悉的关怀。
就像阿娘说的那样,未了太乖了,乖的不正常,乖的叫人心疼。
未了磨磨蹭蹭,终于来到了吏部堂。想来是为了方便下界飞升的仙官神将第一时间领到仙职,上任理事,才将殿名改的这般通俗,未了倒还是认为原来的名字好听——这里先时是唤做不惑堂的。
未近殿前便已然可见挤挤挨挨的队伍。未了无声的叹了口气,认命的加入其中。
“唉,你听说没,这一季度的仙职考核快要开始了。”披着鹤羽裘的仙官如是说。
“早八百年咱就听过风声啦,但不知这雨什么时候下!”穿着紫云衣的仙官这样回。
未了听着他们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好玩的紧,一时将懒散的劲儿抛去了九霄云外,也近前去,好听个明白。
“说是要将不同品级的仙官不论亲疏,不分长幼一并送下凡间,有缘的生在一起,长在一起。无缘的相隔千里,结仇结怨。”
“真真好大的手笔,这一遭下来往生台该忙坏了吧!”
“可说的是!只怕那些管着要事的仙家得紧着时日修塑分身了。”
“如此说来,倒是我等小仙得了闲适。”
“哪里就得了什么闲适!趁着此时,不该同往生台的仙官们仔细打点打点?”
说罢,这鹤羽裘与那紫云衣哈哈大笑开来。未了只在心中一一记下,也不言语。
未了将两只耳朵竖了起来,听着天南海北的小道消息,趣闻八卦,转眼间便将队伍盼到了尽头。进了内室,有一小僮引她向前,清点了月银册子便抱怨道:“仙子缘何连领月钱都迟怠?”说着将整张脸都皱了起来。
未了心中好笑,嘴上也不忘认错:“是小仙懒怠了,下次不敢。”一边将分发的月银及其它物什一一放入锦袋,一边又摸出两粒菓子来。
“尝尝?”
那小僮接过菓子,立马松了颜色,继续打他的算盘珠子去了。
未了又笑,只道是好哄得紧,正转身要走,耳畔又传来一声“留步”。
“仙子请转,师父命银镜引你过去,仙子可方便?”
未了默了一瞬,点了点头。
“有劳仙君。”
银镜引着未了向里走去,穿过栽着红桃的小径,未了随手抚过一朵花苞,粉白的花瓣颤了颤,一片片舒展开来,吐出绛红的蕊丝,盛开在枝头,又好似盛开在了人的心上。
银镜立在了门前,朝里喊到:“师父,未了仙子来了。”
未了心下一惊,她自认不识得这仙君,又如何会被知晓了名姓?不待她仔细思索,慈祥的声音便飞至耳畔:“小丫头,你且进来。”
未了推门而入,上首坐着一位鹤发童颜的神君,穿着半旧的褂子,正瞧着她发笑,未了行了一礼,往旁站了站,尽量不去注意那道充满善意又含着打量的目光。
“未了丫头,可认得我么?”
“未了自小就记性不好。”
未过千岁尚且如此,待再长大些便怎生是好?”他打趣道,“上次见面是你初到天界任职,亦是这不惑堂,我将你派去了情冢———啊,你应是很喜欢吧,只是些琐事,没有多么繁重,又清静自在。”他端起茶盏抿了一小口,抬手示意未了坐下慢慢聊。
“方才在殿外,你应也听说了仙职考核的事儿吧。”他忽然搁下了刚出口的话题,转而又说:“丫头啊,是我看你骨骼轻奇,想将你收在座下,你愿是不愿?”
未了一怔,不是为了这突如其来的机缘,而是为了那句“骨骼轻奇”,这不正是阿娘故事的常用开端么!
那神君见她不答,也不着急,仍心平气和的品着香茗。
未了想着,如今她孤单一人,也只有那只羽毛凌乱的鹦鹉和情冢内数不清的宗卷需要她守着,何不找些事情来做,也不能总这么一人独来独往的直到老死吧!况且这位神君给了她一种熟悉感——自阿娘去后便再也没有过的熟悉感。
她转了转眼珠子,对着上首的神君甜甜一笑,“但不知师父尊姓大名?”
白尘早知她会答应,亦知她有些个古灵精怪,原想是需要给她一些时间考虑的,谁知竟比他预料的还要痛快。
“为师名唤白尘,居九幽山,轻尘宫。”
“原是白尘上神,恕未了眼拙,望师父莫恼。”
未了虽不闻世事,可这仅有的四位上神却是知晓的,在天界过活,又有谁是一点不知仙家尊卑的呢?未了便是再懒怠,亦是明悉仙官仙将,神女神君的。
白尘见她起了惧意,又是好笑,又是伤情,“重华啊,未了长大了,同你五百岁时愈加相像,只是终究少了几分天真,也不知是你的错,还是……他的错?”
“你从哪里瞧出为师恼了?”
“是未了怕您恼,”她俏皮的眨了两下眼睛,全然是副小孩模样。
“为师若恼,你待如何?为师不恼你又待如何?”
“师父若恼,未了便将师父哄的不恼,师父不恼,那未了便下次再哄师父不恼。”
“莫耍嘴皮”白尘笑吟吟道,“去寻你银镜师兄,待择好日子行拜师礼,再同你师兄师姐们熟悉熟悉,往后每日辰时来九幽山,课业么,到时再说罢。”
“师父,您方才还同未了提了仙职考核的事情。”
白尘顿了顿,开口又道:“哦,那不是什么大事,对你来说颇有许多益处,既能结交些朋友,遇上些机缘,又能增些见识,长些修为,再好不过,再好不过……”
白尘亦不知这两句“再好不过”是说给未了听的,还是说给自己听的。
只道是孽海沉浮,纵然湘水东流,亦洗不尽这注定的情债,这天定的命数,如何强求,为何强求?
只是忒不公平了些!先是应在了他的两位挚交好友身上,如今还要应在他最得意的徒儿与友人之女身上。
明知前方是火海,仍不得不立在岸边,眼睁睁看着火噬蚕吞,他能做的不过是将这情缘悔恨化为虚无的时间延长一点点,再延长一点点,至少让他们拥有过一个完整的、彼此爱过的春天,不再像彼时,桃花正艳,隆冬亦来。
“未了啊,说的是你的一生,又何尝不是她的一生?重华,这名字,只怕她背不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