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下了第一场雪,曹国公府西苑,薛家的几个姑娘与沈家的两个姑娘在梅园里赏梅,六姑娘薛金玉与沈家两位庶出的姑娘亲厚,围着一棵梅树折梅枝。
四姑娘薛金凤同贴身丫鬟站在西苑月洞门附近,听隔着一道花墙,花墙另一侧两个府里的妇人经过,对话传到薛金凤的耳朵里。
其中一个妇人说:“适才我看薛家的几位姑娘容貌出众,家世又好,薛家的三姑娘,四姑娘早已及笄,到了适龄婚嫁的年纪,薛家一心和皇家攀亲,太子,四皇子都娶了正妃,剩下三皇子、五皇子、六皇子尚未娶正妃。”
另一个妇人说:“听说薛家三姑娘有意与三皇子晋王正妃之位,可惜晋王被母妃和亲妹妹拖累,贵妃跟皇上提求娶薛三姑娘,皇上没答应,越发冷落晋王。”
“五皇子和六皇子也要封王,赐府邸,不知那家的姑娘能成为皇子妃。”
两个妇人说着话过去了,薛金凤听出来是国公夫人崔氏,透着花墙看见崔氏和一个陌生的贵妇。
丫鬟小声说;“咱们三姑娘一直想做晋王妃,可惜没这个造化,白白等了几年。”
丫鬟的口吻有点幸灾乐祸。
薛金凤看梅林深处的二人,心思百转,丫鬟止了话,觑着姑娘的脸,顺着姑娘视线,看见了一棵梅树下的曹国公世子沈怀玉和五姑娘薛金福。
薛金福披着大红羽缎面白狐皮里斗篷,怀里抱着几支梅,沈怀玉个子高,顺着她手指,又折了几支。随着树枝摇晃,梅树上的积雪落下,落在薛金福的头顶,身上,钻到脖颈里,凉凉的,薛金福缩了一下头。
沈怀玉忙忙地替她拂去头上的雪,掸去斗篷上的落雪,薛金福看沈怀玉发上衣服上也落了雪,帮他拂去。
说:“怀玉哥哥,我们去桥那边看看。”
沈怀玉从来对薛金福百依百顺。
两人朝桥上走。
桥上风大,沈怀玉站在迎风方向,替薛金福挡着寒风,这两年薛金福长高了,身姿窈窕,好似雪中红梅娇艳。
沈怀玉的心不由悸动,踌躇片刻,鼓起勇气,说:“五妹妹,我要娶你。”
话说出口,声音小得只有自己能听清楚。
这时,刮过一股风,风夹着雪,扑了薛金福一脸,她侧头问;“怀玉哥哥,你说什么?”
沈怀玉避开她的目光,不敢看薛金福,心底紧张,手心都攥出汗,大冷天 ,他身上都出汗了,气息微重,“我要娶你。”
薛金福看了他半晌,沈怀玉紧张地都快窒息,将要晕眩过去时,薛金福的声音自遥远的地方传来,“你去我家提亲吧。”
沈怀玉以为自己听错了,惊喜来得太突然,娶五妹妹是他从小的志向,别人醉心科考功名,钻营仕途,他平生却只有这一个心愿,娶五妹妹,然而信心不足,他觉得自己配不上薛金福。
薛金福看他人呆愣愣的,扯了下他的衣袖,“怀玉哥哥,等我及笄,你就跟家里说,去侯府提亲吧。”
这一次,沈怀玉清清楚楚地听见,她答应了。
“五妹妹,我现在就同父亲说。”
说吧,沈怀玉几步跃下台阶,下了桥,又回过头,朝桥上的薛金福挥手,“等着我!”
然后,转身雀跃地跑了。
薛金福看他着急的样子,一刻等不得,想喊住他,她明年才及笄,还有五个月。
下午薛家的几个姑娘告辞,回了侯府。
几个人先去颐安堂,在门口就听见里面的哭声。
是二姑娘薛金芳在哭,三年前,二姑娘薛金芳同落第举子邵文华偶遇,一见钟情,死活要嫁给邵文华。
薛老太太不答应,薛金芳跑去同邵文华幽会,身怀有孕,把老太太气得半死,顾忌薛家名声,同意了薛金芳嫁邵文华。
明知邵文华居心不良,迫于无奈,老太太放了狠话,当薛家没有这个女儿,日后侯府与邵文华不来往,侯府一文钱嫁妆没出。
薛金芳出嫁时嫁妆都是大夫人王氏手头的私房钱,没有侯府帮衬,邵文华在京城只谋了个太常寺典籍,成亲后,邵文华接了母亲和弟妹们进京,住的宅子还是薛金芳的陪嫁。
邵文华七品官,俸禄少,又要养活母亲和一帮弟弟妹妹,过门后薛金芳的嫁妆都填了进去,因着她生了个女儿,婆母不满,小门小户,婆母大字不识,规矩大,苛待儿媳,为了省钱,薛金芳陪嫁的丫鬟都打发了 ,身边只留下一个丫鬟,薛金芳要照料女儿 ,又要去婆母跟前侍候,叔姑年纪小,也全要他照拂,日子难过。
邵文华视而不见,对岳父家很不满,本来想攀附侯府,仕途帮扶他,侯府的人对他有成见,很是瞧不起他,他窝火,薛金芳从前花容月貌,现在整日操劳家事,同小门小户普通妇人无异。
薛金芳为了笼络夫君,把剩下唯一的一个陪嫁丫鬟给邵文华做了通房。
夫妻见面薛金芳就唠叨家中琐事,抱怨入不敷出,婆母严苛,弟妹们浪费银钱,不知节俭,邵文华越发烦了,连薛金芳的面都不愿意见,夫妻俩一个月也不到一处。
薛金福几个人进去,见薛金芳红着眼圈,不好哭了,姊妹见了礼。
四姑娘薛金凤问;“二姐怎么没带外甥女过来?”
薛金芳的女儿今年快两岁了,说到女儿,薛金芳又伤心起来,拿帕子擦着眼睛,对老太太抱怨说:“我整日自己带女儿,总闹病,没睡过一个好觉,一晚上起来几次。”
老太太说;“不是有奶娘吗?”
薛金芳委屈地说;“刚一周岁时,婆母就说不吃奶了,把奶娘辞了,一大家子人,吃穿用度,全靠你孙女婿那点俸禄,去了平常应酬,不剩什么,家里雇不起人,我整日累死累活,都看不见。”
大夫人听说,拿帕子拭泪,“芳姐命不好 。”
老太太忍不住说:“你母女非要结这门亲事,怨得了谁。”
薛金芳哭诉,“他恨咱们家不帮他,把气都撒到我身上,对我现在连句话都懒得说。”
老太太恨铁不成钢,道:“当初我怎么说的,他冲着你这个侯府小姐,你偏说什么情投意合,愿意跟他同甘共苦,他是个有志气的,图你这个人,现在怎么样,打自个的脸。”
老太太缓了一口气,又道:“嫁入勋贵世家,便是没什么情啊,爱啊,顾几分体面,夫妻相敬如宾,身份地位摆着,在外风光,一辈子锦衣玉食,养尊处优,小门小户,日子清苦,你们自小娇生惯养,那里受过这个罪,年轻不懂得,那点子情意,没几年消磨不剩什么了,最靠不住的就是男人,权势金钱抓在手里,才是最大的依仗。”
老太太的话很现实,说给几个姑娘听着,怕姑娘们年轻,头脑发热,做下像二姑娘这样的糊涂事,败坏门风,误了终身。
大夫人王氏忧愁,说:“母亲,金芳早已经后悔了,求老太太做主。”
老太太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男人是自个选的,自己受着吧。”
“母亲,金芳她是您亲孙女,别人不管,您不能不管呀。”王氏急道。
“你想让我怎么管?”
大夫人王氏犹豫一下,开口说;“金芳在婆家遭罪,住在娘家,不回去了。”
“她已经嫁人了,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怎能长久地住娘家,她婆家也不答应。”
“求老太太出面,姑爷不敢得罪侯府的。”
大夫人王氏哭着央求说。
老太太沉吟片刻,看看薛金枝姊妹几个,狠下心肠,说:“不行,出嫁女不侍翁姑,不侍夫君,传出去说侯府姑娘没家教,她妹妹们的婚事受影响。”
府里的几个姑娘的婚事本来就不顺,宁贵妃失了宠,争夺东宫太子之位晋王落了下风,侯府支持晋王,随着晋王失势,就要重新考虑三姑娘的婚事,四姑娘是退过亲的,三夫人苏氏心气高,婚事高不成低不就,现在还没着落。
三夫人冯氏是决计不能让薛金芳留在娘家,影响自己女儿,说;“大嫂,芳姐出嫁时不是说得响当当的,不靠娘家,夫君是个有本事的,芳姐跟着邵姑爷将来夫贵妻荣,这些话咱们可都记着呢,她这几个妹妹还没说婆家,为妹妹们着想,出嫁的姑娘也不能回娘家住。”
王氏刚要说话,下人进来回禀,“邵家人来接大姑奶奶回去。”
王氏和薛金芳都眼巴巴地看老太太,老太太看了孙女一眼,说:“就说大姑奶奶吃了饭就回去了。”
四姑娘薛金凤同贴身丫鬟站在西苑月洞门附近,听隔着一道花墙,花墙另一侧两个府里的妇人经过,对话传到薛金凤的耳朵里。
其中一个妇人说:“适才我看薛家的几位姑娘容貌出众,家世又好,薛家的三姑娘,四姑娘早已及笄,到了适龄婚嫁的年纪,薛家一心和皇家攀亲,太子,四皇子都娶了正妃,剩下三皇子、五皇子、六皇子尚未娶正妃。”
另一个妇人说:“听说薛家三姑娘有意与三皇子晋王正妃之位,可惜晋王被母妃和亲妹妹拖累,贵妃跟皇上提求娶薛三姑娘,皇上没答应,越发冷落晋王。”
“五皇子和六皇子也要封王,赐府邸,不知那家的姑娘能成为皇子妃。”
两个妇人说着话过去了,薛金凤听出来是国公夫人崔氏,透着花墙看见崔氏和一个陌生的贵妇。
丫鬟小声说;“咱们三姑娘一直想做晋王妃,可惜没这个造化,白白等了几年。”
丫鬟的口吻有点幸灾乐祸。
薛金凤看梅林深处的二人,心思百转,丫鬟止了话,觑着姑娘的脸,顺着姑娘视线,看见了一棵梅树下的曹国公世子沈怀玉和五姑娘薛金福。
薛金福披着大红羽缎面白狐皮里斗篷,怀里抱着几支梅,沈怀玉个子高,顺着她手指,又折了几支。随着树枝摇晃,梅树上的积雪落下,落在薛金福的头顶,身上,钻到脖颈里,凉凉的,薛金福缩了一下头。
沈怀玉忙忙地替她拂去头上的雪,掸去斗篷上的落雪,薛金福看沈怀玉发上衣服上也落了雪,帮他拂去。
说:“怀玉哥哥,我们去桥那边看看。”
沈怀玉从来对薛金福百依百顺。
两人朝桥上走。
桥上风大,沈怀玉站在迎风方向,替薛金福挡着寒风,这两年薛金福长高了,身姿窈窕,好似雪中红梅娇艳。
沈怀玉的心不由悸动,踌躇片刻,鼓起勇气,说:“五妹妹,我要娶你。”
话说出口,声音小得只有自己能听清楚。
这时,刮过一股风,风夹着雪,扑了薛金福一脸,她侧头问;“怀玉哥哥,你说什么?”
沈怀玉避开她的目光,不敢看薛金福,心底紧张,手心都攥出汗,大冷天 ,他身上都出汗了,气息微重,“我要娶你。”
薛金福看了他半晌,沈怀玉紧张地都快窒息,将要晕眩过去时,薛金福的声音自遥远的地方传来,“你去我家提亲吧。”
沈怀玉以为自己听错了,惊喜来得太突然,娶五妹妹是他从小的志向,别人醉心科考功名,钻营仕途,他平生却只有这一个心愿,娶五妹妹,然而信心不足,他觉得自己配不上薛金福。
薛金福看他人呆愣愣的,扯了下他的衣袖,“怀玉哥哥,等我及笄,你就跟家里说,去侯府提亲吧。”
这一次,沈怀玉清清楚楚地听见,她答应了。
“五妹妹,我现在就同父亲说。”
说吧,沈怀玉几步跃下台阶,下了桥,又回过头,朝桥上的薛金福挥手,“等着我!”
然后,转身雀跃地跑了。
薛金福看他着急的样子,一刻等不得,想喊住他,她明年才及笄,还有五个月。
下午薛家的几个姑娘告辞,回了侯府。
几个人先去颐安堂,在门口就听见里面的哭声。
是二姑娘薛金芳在哭,三年前,二姑娘薛金芳同落第举子邵文华偶遇,一见钟情,死活要嫁给邵文华。
薛老太太不答应,薛金芳跑去同邵文华幽会,身怀有孕,把老太太气得半死,顾忌薛家名声,同意了薛金芳嫁邵文华。
明知邵文华居心不良,迫于无奈,老太太放了狠话,当薛家没有这个女儿,日后侯府与邵文华不来往,侯府一文钱嫁妆没出。
薛金芳出嫁时嫁妆都是大夫人王氏手头的私房钱,没有侯府帮衬,邵文华在京城只谋了个太常寺典籍,成亲后,邵文华接了母亲和弟妹们进京,住的宅子还是薛金芳的陪嫁。
邵文华七品官,俸禄少,又要养活母亲和一帮弟弟妹妹,过门后薛金芳的嫁妆都填了进去,因着她生了个女儿,婆母不满,小门小户,婆母大字不识,规矩大,苛待儿媳,为了省钱,薛金芳陪嫁的丫鬟都打发了 ,身边只留下一个丫鬟,薛金芳要照料女儿 ,又要去婆母跟前侍候,叔姑年纪小,也全要他照拂,日子难过。
邵文华视而不见,对岳父家很不满,本来想攀附侯府,仕途帮扶他,侯府的人对他有成见,很是瞧不起他,他窝火,薛金芳从前花容月貌,现在整日操劳家事,同小门小户普通妇人无异。
薛金芳为了笼络夫君,把剩下唯一的一个陪嫁丫鬟给邵文华做了通房。
夫妻见面薛金芳就唠叨家中琐事,抱怨入不敷出,婆母严苛,弟妹们浪费银钱,不知节俭,邵文华越发烦了,连薛金芳的面都不愿意见,夫妻俩一个月也不到一处。
薛金福几个人进去,见薛金芳红着眼圈,不好哭了,姊妹见了礼。
四姑娘薛金凤问;“二姐怎么没带外甥女过来?”
薛金芳的女儿今年快两岁了,说到女儿,薛金芳又伤心起来,拿帕子擦着眼睛,对老太太抱怨说:“我整日自己带女儿,总闹病,没睡过一个好觉,一晚上起来几次。”
老太太说;“不是有奶娘吗?”
薛金芳委屈地说;“刚一周岁时,婆母就说不吃奶了,把奶娘辞了,一大家子人,吃穿用度,全靠你孙女婿那点俸禄,去了平常应酬,不剩什么,家里雇不起人,我整日累死累活,都看不见。”
大夫人听说,拿帕子拭泪,“芳姐命不好 。”
老太太忍不住说:“你母女非要结这门亲事,怨得了谁。”
薛金芳哭诉,“他恨咱们家不帮他,把气都撒到我身上,对我现在连句话都懒得说。”
老太太恨铁不成钢,道:“当初我怎么说的,他冲着你这个侯府小姐,你偏说什么情投意合,愿意跟他同甘共苦,他是个有志气的,图你这个人,现在怎么样,打自个的脸。”
老太太缓了一口气,又道:“嫁入勋贵世家,便是没什么情啊,爱啊,顾几分体面,夫妻相敬如宾,身份地位摆着,在外风光,一辈子锦衣玉食,养尊处优,小门小户,日子清苦,你们自小娇生惯养,那里受过这个罪,年轻不懂得,那点子情意,没几年消磨不剩什么了,最靠不住的就是男人,权势金钱抓在手里,才是最大的依仗。”
老太太的话很现实,说给几个姑娘听着,怕姑娘们年轻,头脑发热,做下像二姑娘这样的糊涂事,败坏门风,误了终身。
大夫人王氏忧愁,说:“母亲,金芳早已经后悔了,求老太太做主。”
老太太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男人是自个选的,自己受着吧。”
“母亲,金芳她是您亲孙女,别人不管,您不能不管呀。”王氏急道。
“你想让我怎么管?”
大夫人王氏犹豫一下,开口说;“金芳在婆家遭罪,住在娘家,不回去了。”
“她已经嫁人了,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怎能长久地住娘家,她婆家也不答应。”
“求老太太出面,姑爷不敢得罪侯府的。”
大夫人王氏哭着央求说。
老太太沉吟片刻,看看薛金枝姊妹几个,狠下心肠,说:“不行,出嫁女不侍翁姑,不侍夫君,传出去说侯府姑娘没家教,她妹妹们的婚事受影响。”
府里的几个姑娘的婚事本来就不顺,宁贵妃失了宠,争夺东宫太子之位晋王落了下风,侯府支持晋王,随着晋王失势,就要重新考虑三姑娘的婚事,四姑娘是退过亲的,三夫人苏氏心气高,婚事高不成低不就,现在还没着落。
三夫人冯氏是决计不能让薛金芳留在娘家,影响自己女儿,说;“大嫂,芳姐出嫁时不是说得响当当的,不靠娘家,夫君是个有本事的,芳姐跟着邵姑爷将来夫贵妻荣,这些话咱们可都记着呢,她这几个妹妹还没说婆家,为妹妹们着想,出嫁的姑娘也不能回娘家住。”
王氏刚要说话,下人进来回禀,“邵家人来接大姑奶奶回去。”
王氏和薛金芳都眼巴巴地看老太太,老太太看了孙女一眼,说:“就说大姑奶奶吃了饭就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