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最后一丝光线逝去时,天又开始下雪了。
零零星星的雪屑洋洋洒洒的从万丈高空飘落,落在李令仪身上、脸上、心里,冰凉一片。
如果她将眼前所见所闻见陈于朝堂,那些锦绣丛中的达官显贵一定觉得匪夷所思。
就像普罗大众不明白他们的一餐食何至于吃掉几百两银子一样。
即使对彼此有所耳闻,也会觉得其描述过于夸张。
她忽然懂得,原来,这世上之人皆活在偏差之中。这偏差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阶层壁垒。
这壁垒将同样的人割裂成两个群体,他们互相不理解,他们千差万别。
这人间惨象,不忍再看,亦不想再看。
李令仪低着头沉默着往回走,高翊等人跟在身后神色各异。
这时,旁边一个窝棚钻出来一个衣衫褴褛之人,手里端着一个有缺口的碗,里边盛着他今日的晚餐。一直拿眼睛打量他们。
“你们不是本地人,过路的?”
他端着碗缩在相对比较避风的墙角,喝着碗里的稀粥。
李令仪在此人的脸上看到了这一带居民脸上少有的生机。
“是过路的。”高翊向他走近两步,“小哥,问一下附近有许多荒村,你们怎么都住在这里?”
“家里的田地都被洪水冲毁了,最起码今年是没有收成了。我们回去了,如果老天爷不刮西北风,我们西北风都没得喝!这儿是很冷,但一天好歹能喝两顿稀粥!回家去,只能等死。”
说着那人捧着碗呼噜噜的喝了起来。
“你们县老爷不管吗?”
那人笑的阴阳怪气,“怎么没管?给我们搭窝棚御寒,施粥充饥,怎么能说没管?”
“方才听到有人要我们去医馆?”他撇嘴大笑,仿佛是什么可笑的事。“我们这里人是不去医馆,一是去不起,二是去了也没用。医馆医不了腹饥!你们看到了吧,这里常死人的,要么是冻死的,要么是饿死的,习惯了,也觉不出难过了!”
碗已见底,他站起来道:“你们赶紧进城吧,城门要关了。”
说完钻进窝棚里去了。
排长队领粥的难民陆陆续续归来。
窝棚于窝棚之间的逼仄狭窄的小路上,他们捧着新得来的稀粥,眼睛一直死盯着,生怕出一丝意外。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
冬月十一是康王寿辰,提前几日王妃就布置了起来。花园厅堂到处张灯结彩,王府丫鬟小厮穿着新赏的吴绫蜀锦。
王公大臣、亲朋故旧纷纷前来赴宴,康王府大门前的车马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宴会厅光席面就摆了十几桌,各种名贵菜品流水一样端上餐桌。席间用的水都是今晨命人从西直门外玉泉山上运来的。
又请了京城最有名的戏班子唱堂会,京戏评弹样样齐全。
整个康王府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席间诸人连番向寿星敬酒,待轮到靖王时康王问道:“怎么三哥没来?”
“眼瞅着就要进腊月了,又到了官员稽考评级的时候了,吏部此时差事最是繁杂之时。再加上其他一些杂七杂八的事儿,实在抽不开身赴五哥的寿宴了,他那一杯我替他敬五哥!”
靖王举杯:“祝五哥,生辰吉祥,喜乐安宁!”
说着一饮而尽。
“差事要紧差事要紧!”康王举杯笑道:“咱们兄弟相聚,机会有的是!”
一旁同席的福王斜眼看了他一眼,猛灌一杯酒。在座的康王,盯着自己面前的酒杯,皮笑肉不笑。
******
在城门关闭之前李令仪几人进了城,随后直奔县衙。
“你们是什么人?这么晚来衙门做什么?”
县衙大门外,守门衙拦路厉喝。
一行人沉默以对,脚下的步伐丝毫不减,走近时裴鸿羽举起腰牌。
衙差看到上面印着的“北镇抚司”四个字吓得心里一突,抬头仔细打量他们,见他们个个龙章凤姿,气度非凡,不敢再拦。
“你们知县老爷在哪?”
跟在身后的衙差连忙道:“估计这会儿正在后衙用饭。”
话不多说直奔后衙,等到了门口时停下了脚步,挥手示意衙差进去通报。
衙差进去时,常知县果然正在用饭。
黑漆木桌上摆着一碟凉拌牛肉,一碟黄河醋鱼,中间还有一个热气腾腾的什锦锅子。另有一壶烧酒,几样精致的炒菜。
坐席上除了常丰外,还有一个打扮的妖妖娆娆丰腴女子。衙差暗自猜测,想必这就是他们老爷上个月新娶的五姨太了。
见那盈盈目光女子看过来,衙差慌忙低下了头。
“什么事啊?”
屋里烧着地龙,素来怕冷的常知县只穿了寻常薄衫,坐在主位上呷了一口酒,舒服的拉着长音问道。
见酒杯空了,一旁侍候的妾室赶忙站起来斟酒。
站在门口处的衙差,哈着腰谄媚笑道:“老爷,外面有人求见……”
“不见!”常知县斜睨了衙差一眼,面带责怪:“没看见老爷正用饭呢吗?”
衙差一脸为难:“可是……”
“可是常大人你不见不行啊!”
裴鸿羽踹开门,李令仪与高翊一同进门。
刚一进去,一股暖意袭来。
李令仪细细打量了一圈屋子陈设,心里暗暗感慨。
城外冰天雪地饿殍遍野,他这里地龙火炕珍馐美味。
城外冷衾如铁,这里美人在怀。
对比强烈,李令仪喉头一涩。毫不客气的坐下,眼睛一一扫过一道道珍馐,由衷的感叹道:“常大人吃的不错啊!”
常知县被这一幕幕震惊到愣在了原地,许久才发应过来他家里闯来了几个不速之客。气的脸色通红,指着李令仪愠怒道:“岂有此理!来人,给我这几个狂徒打出去!”
高翊厉声道:“放肆!华章公主面前岂容你大呼小叫?”
常知县心里咯噔一下,看这几个人气势汹汹的模样倒像是真的。可心里忍不住犯嘀咕,公主殿下千金之躯,身边怎么就这么几个人?又怎么夜晚驾临?
因而质疑道:“上下嘴唇一碰,我还是内阁辅……”
话未及讲完,便看到了高翊亮出来的那块指挥使的腰牌,扑通一声跪了下来,脸色越发红了。
关于华章公主的事情,不止坊间,连官场都在传,常知县自然也是知道的。他只是不知道,这位闻名遐迩的公主殿下会出现在他的辖区内。瞧着面色,让他有一种大祸临头的感觉。
李令仪默然,捻起一片凉菜牛肉放进嘴里,品尝过评价:“不错!”
常知县不敢抬头。
李令仪忽然看到了墙上挂了一幅画,一根枯枝上站了几只形态不一的麻雀,这是崔白的《寒雀图》。
她站起身仔细观赏,看上去像是真迹。脸上还带着笑。只是眼神愈发幽深。
重新入座,细细打量下方一身薄衫的常丰。
“常大人,你这里还真暖和啊!”
常知县俯首,恭敬的笑道:“殿下不知,今年我中原大地真是流年不利!好不容易熬过了黄河水患,没消停几日便入了冬,又这样的冷!臣老寒腿多年,最是个受不了冷的,今年早早就烧起了地龙。”
李令仪唇角勾起,语气淡淡道:“是啊,真够冷的!就是不知今夜城外的窝棚又会冻死多少人了。”
常知县“嚯”一下抬起头,急忙解释道:“……殿下不知,这些刁民最会告刁状!洪水早已退了,其实他们本可以回家去,只因想贪官府的便宜……”
“闭嘴!”
听到常知县的这两句话,李令仪觉得胸口憋闷,一股怒气直冲天灵盖,忍不住一掌拍在桌面上。震得她整个手臂都是麻的。
身为一方知县,辖区内闹土匪他不管,城外饥民他不管,除了搜刮民财、贪图享乐之外肩上无半点父母官的责任!
人命在他的眼里算什么?
百姓在他眼里算什么?
蝼蚁都不如!
不禁又有些灰心,大顺吏治已经烂到此地步了吗?
常年挂在嘴边的孔孟仁政,其实只是他们借以升官发财的手段!
本欲说些什么,又想到他们这些人都是历经科举千挑万选出来的人,自幼饱读诗书什么道理他不懂?
她此刻再说什么都是浪费口舌,毕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你说他们本可以回家去,可你知道他们回去怎么生存吗?吃沙子还是喝西北风?”
李令仪努力将喷涌的情绪压下去,“四境之内有一民不安,守牧之责也!常大人听过的吧?”
常知县感觉牙齿打颤:“下官……下官知道的……”
李令仪疾言厉色,“你知道还不赶紧去安置灾民?在等赏吗?”
“是是是……臣这就去!”他慌忙站起身来往外走,忽然停住脚步,支支吾吾的道:“殿、殿下,城内狭小,臣……臣实在不知把他们安置在哪里……”
这也是当初他在城外搭窝棚的原因之一。
“不知你就去想!想不起来你就卷铺盖滚蛋!”
李令仪暴怒。
高翊偷眼瞧她,他还是第一次见她如此疾言厉色,嘴角下方那个甜甜的梨涡少有的没有出现。
“常丰,我以钦差之名正告你,现在立刻马上去给我安置好城外灾民!明早我去视察,若死一个人,我请王命旗牌杀你!”
语气带着森然的寒意,常知县慌忙退了出去。
零零星星的雪屑洋洋洒洒的从万丈高空飘落,落在李令仪身上、脸上、心里,冰凉一片。
如果她将眼前所见所闻见陈于朝堂,那些锦绣丛中的达官显贵一定觉得匪夷所思。
就像普罗大众不明白他们的一餐食何至于吃掉几百两银子一样。
即使对彼此有所耳闻,也会觉得其描述过于夸张。
她忽然懂得,原来,这世上之人皆活在偏差之中。这偏差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阶层壁垒。
这壁垒将同样的人割裂成两个群体,他们互相不理解,他们千差万别。
这人间惨象,不忍再看,亦不想再看。
李令仪低着头沉默着往回走,高翊等人跟在身后神色各异。
这时,旁边一个窝棚钻出来一个衣衫褴褛之人,手里端着一个有缺口的碗,里边盛着他今日的晚餐。一直拿眼睛打量他们。
“你们不是本地人,过路的?”
他端着碗缩在相对比较避风的墙角,喝着碗里的稀粥。
李令仪在此人的脸上看到了这一带居民脸上少有的生机。
“是过路的。”高翊向他走近两步,“小哥,问一下附近有许多荒村,你们怎么都住在这里?”
“家里的田地都被洪水冲毁了,最起码今年是没有收成了。我们回去了,如果老天爷不刮西北风,我们西北风都没得喝!这儿是很冷,但一天好歹能喝两顿稀粥!回家去,只能等死。”
说着那人捧着碗呼噜噜的喝了起来。
“你们县老爷不管吗?”
那人笑的阴阳怪气,“怎么没管?给我们搭窝棚御寒,施粥充饥,怎么能说没管?”
“方才听到有人要我们去医馆?”他撇嘴大笑,仿佛是什么可笑的事。“我们这里人是不去医馆,一是去不起,二是去了也没用。医馆医不了腹饥!你们看到了吧,这里常死人的,要么是冻死的,要么是饿死的,习惯了,也觉不出难过了!”
碗已见底,他站起来道:“你们赶紧进城吧,城门要关了。”
说完钻进窝棚里去了。
排长队领粥的难民陆陆续续归来。
窝棚于窝棚之间的逼仄狭窄的小路上,他们捧着新得来的稀粥,眼睛一直死盯着,生怕出一丝意外。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
冬月十一是康王寿辰,提前几日王妃就布置了起来。花园厅堂到处张灯结彩,王府丫鬟小厮穿着新赏的吴绫蜀锦。
王公大臣、亲朋故旧纷纷前来赴宴,康王府大门前的车马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宴会厅光席面就摆了十几桌,各种名贵菜品流水一样端上餐桌。席间用的水都是今晨命人从西直门外玉泉山上运来的。
又请了京城最有名的戏班子唱堂会,京戏评弹样样齐全。
整个康王府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席间诸人连番向寿星敬酒,待轮到靖王时康王问道:“怎么三哥没来?”
“眼瞅着就要进腊月了,又到了官员稽考评级的时候了,吏部此时差事最是繁杂之时。再加上其他一些杂七杂八的事儿,实在抽不开身赴五哥的寿宴了,他那一杯我替他敬五哥!”
靖王举杯:“祝五哥,生辰吉祥,喜乐安宁!”
说着一饮而尽。
“差事要紧差事要紧!”康王举杯笑道:“咱们兄弟相聚,机会有的是!”
一旁同席的福王斜眼看了他一眼,猛灌一杯酒。在座的康王,盯着自己面前的酒杯,皮笑肉不笑。
******
在城门关闭之前李令仪几人进了城,随后直奔县衙。
“你们是什么人?这么晚来衙门做什么?”
县衙大门外,守门衙拦路厉喝。
一行人沉默以对,脚下的步伐丝毫不减,走近时裴鸿羽举起腰牌。
衙差看到上面印着的“北镇抚司”四个字吓得心里一突,抬头仔细打量他们,见他们个个龙章凤姿,气度非凡,不敢再拦。
“你们知县老爷在哪?”
跟在身后的衙差连忙道:“估计这会儿正在后衙用饭。”
话不多说直奔后衙,等到了门口时停下了脚步,挥手示意衙差进去通报。
衙差进去时,常知县果然正在用饭。
黑漆木桌上摆着一碟凉拌牛肉,一碟黄河醋鱼,中间还有一个热气腾腾的什锦锅子。另有一壶烧酒,几样精致的炒菜。
坐席上除了常丰外,还有一个打扮的妖妖娆娆丰腴女子。衙差暗自猜测,想必这就是他们老爷上个月新娶的五姨太了。
见那盈盈目光女子看过来,衙差慌忙低下了头。
“什么事啊?”
屋里烧着地龙,素来怕冷的常知县只穿了寻常薄衫,坐在主位上呷了一口酒,舒服的拉着长音问道。
见酒杯空了,一旁侍候的妾室赶忙站起来斟酒。
站在门口处的衙差,哈着腰谄媚笑道:“老爷,外面有人求见……”
“不见!”常知县斜睨了衙差一眼,面带责怪:“没看见老爷正用饭呢吗?”
衙差一脸为难:“可是……”
“可是常大人你不见不行啊!”
裴鸿羽踹开门,李令仪与高翊一同进门。
刚一进去,一股暖意袭来。
李令仪细细打量了一圈屋子陈设,心里暗暗感慨。
城外冰天雪地饿殍遍野,他这里地龙火炕珍馐美味。
城外冷衾如铁,这里美人在怀。
对比强烈,李令仪喉头一涩。毫不客气的坐下,眼睛一一扫过一道道珍馐,由衷的感叹道:“常大人吃的不错啊!”
常知县被这一幕幕震惊到愣在了原地,许久才发应过来他家里闯来了几个不速之客。气的脸色通红,指着李令仪愠怒道:“岂有此理!来人,给我这几个狂徒打出去!”
高翊厉声道:“放肆!华章公主面前岂容你大呼小叫?”
常知县心里咯噔一下,看这几个人气势汹汹的模样倒像是真的。可心里忍不住犯嘀咕,公主殿下千金之躯,身边怎么就这么几个人?又怎么夜晚驾临?
因而质疑道:“上下嘴唇一碰,我还是内阁辅……”
话未及讲完,便看到了高翊亮出来的那块指挥使的腰牌,扑通一声跪了下来,脸色越发红了。
关于华章公主的事情,不止坊间,连官场都在传,常知县自然也是知道的。他只是不知道,这位闻名遐迩的公主殿下会出现在他的辖区内。瞧着面色,让他有一种大祸临头的感觉。
李令仪默然,捻起一片凉菜牛肉放进嘴里,品尝过评价:“不错!”
常知县不敢抬头。
李令仪忽然看到了墙上挂了一幅画,一根枯枝上站了几只形态不一的麻雀,这是崔白的《寒雀图》。
她站起身仔细观赏,看上去像是真迹。脸上还带着笑。只是眼神愈发幽深。
重新入座,细细打量下方一身薄衫的常丰。
“常大人,你这里还真暖和啊!”
常知县俯首,恭敬的笑道:“殿下不知,今年我中原大地真是流年不利!好不容易熬过了黄河水患,没消停几日便入了冬,又这样的冷!臣老寒腿多年,最是个受不了冷的,今年早早就烧起了地龙。”
李令仪唇角勾起,语气淡淡道:“是啊,真够冷的!就是不知今夜城外的窝棚又会冻死多少人了。”
常知县“嚯”一下抬起头,急忙解释道:“……殿下不知,这些刁民最会告刁状!洪水早已退了,其实他们本可以回家去,只因想贪官府的便宜……”
“闭嘴!”
听到常知县的这两句话,李令仪觉得胸口憋闷,一股怒气直冲天灵盖,忍不住一掌拍在桌面上。震得她整个手臂都是麻的。
身为一方知县,辖区内闹土匪他不管,城外饥民他不管,除了搜刮民财、贪图享乐之外肩上无半点父母官的责任!
人命在他的眼里算什么?
百姓在他眼里算什么?
蝼蚁都不如!
不禁又有些灰心,大顺吏治已经烂到此地步了吗?
常年挂在嘴边的孔孟仁政,其实只是他们借以升官发财的手段!
本欲说些什么,又想到他们这些人都是历经科举千挑万选出来的人,自幼饱读诗书什么道理他不懂?
她此刻再说什么都是浪费口舌,毕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你说他们本可以回家去,可你知道他们回去怎么生存吗?吃沙子还是喝西北风?”
李令仪努力将喷涌的情绪压下去,“四境之内有一民不安,守牧之责也!常大人听过的吧?”
常知县感觉牙齿打颤:“下官……下官知道的……”
李令仪疾言厉色,“你知道还不赶紧去安置灾民?在等赏吗?”
“是是是……臣这就去!”他慌忙站起身来往外走,忽然停住脚步,支支吾吾的道:“殿、殿下,城内狭小,臣……臣实在不知把他们安置在哪里……”
这也是当初他在城外搭窝棚的原因之一。
“不知你就去想!想不起来你就卷铺盖滚蛋!”
李令仪暴怒。
高翊偷眼瞧她,他还是第一次见她如此疾言厉色,嘴角下方那个甜甜的梨涡少有的没有出现。
“常丰,我以钦差之名正告你,现在立刻马上去给我安置好城外灾民!明早我去视察,若死一个人,我请王命旗牌杀你!”
语气带着森然的寒意,常知县慌忙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