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求证阿遥是不是黄皮子成精附体,大嫂特地指使她的男人,也就是猎人杀了一只公鸡,并且在午时三刻泼了阿遥一头一脸的热鸡血,见她并未因此现出黄皮子的原形来,方才意识到自己错怪了这位大妹子。不过她内疚得也很有限,表示为了捍卫家宅安宁这是她必须做出的行为,既然大妹子也是女人,想必是肯定能够理解和谅解的。
兔媚子,现在变成了大妹子,懵里懵懂地点了点头,理解和谅解都在里面了。
接下来,大嫂开始指鼻子瞪眼睛地责怪杨骎谎报军情,说要不是他一惊一乍、大惊小怪的,自己决不能把大妹子认成狐媚子,说着顺手抄起一根不知道哪来的棍子跟管教自家儿子似的照着杨骎的屁股抽了一下,让他赔自己一只大公鸡。
就在杨骎和大嫂讨价还价商议怎么在这冰天雪地里给她弄一只大公鸡来的时候,阿遥用热水洗干净了自己那一头一脸的鸡血,顺带把头发洗了洗,身上也擦了擦,感觉自己总算是不带鸡屎味儿了,这才把半干的头发松松地拢了个发髻,到堂屋的炕上去吃饭。
吃的是酸菜汆血肠配高粱米饭,猎人和杨骎仿佛是比赛似的,闷着头一个劲儿地只知道吃,阿遥斯文许多,筷子只在自己跟前儿夹菜,眼角余光瞄到猎人的妻子一直在拿眼神觑自己,估计对自己还是不太放心,但她面上没显,也没多言语。
杨骎以为阿遥是不好意思,小口小口的吃饭,光夹菜不吃肉,干脆一筷子伸锅里给她夹了根大骨棒子,还特别没眼力见儿地鼓励她:“吃!多吃点!使筷子不得劲儿,拿手抓着啃。”
大嫂见他这个不见外的样子突然来了气,因为这根大骨棒子是她炖给自家男人的,现在跑去了狐媚子碗里,她又不能往回要,于是用筷子敲了一下杨骎的手背。
杨骎反正脸皮厚起来是独步天下的,大嫂敢敲他就敢叫,“哎哟”一声,手一抖,筷子就掉小炕桌上了。
与杨骎不同,阿遥走到哪里,只要条件允许,她都尽量要脸,可是眼下跟她一起的杨骎这么不作脸,让她觉得很没脸。她捧着饭碗,看了看碗里那根大骨棒,又看了看大嫂,也有点咽不下去了。
猎人用高丽话跟妻子说了句什么,阿遥虽然没听懂,但他的语气很温和,大约是劝了大嫂一句,大嫂脸上的愠怒立刻烟消云散,她用筷子指了一下杨骎,而后分外宽宏地对着阿遥说:“你吃你的,我没冲你,我冲他呢!”
看着碗里那根大骨棒子,阿遥还是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她也没给人家出力干活,吃人家劳力的大骨棒子是有那么点……总而言之就是杨骎真讨厌!
大嫂看出了阿遥的不好意思,又给她夹了点菜:“吃!拿手抓着吃!你看你瘦的,不怪我拿你当黄皮子成精呢,黄皮子身上还有二两肉,你那身上两排肋骨——”她做了个嫌弃的表情,然后看向杨骎:“你搂着她睡觉你不嫌硌挺啊?”
杨骎没有料到话题突然拐到了这条道上,嗓子里呛了几粒高粱米饭,咳了个天昏地暗。
因为阿遥就坐在杨骎旁边,他这么一咳把米粒子都喷她棉裤上了,一时间她觉得既有点膈应更有点丢人,索性放下碗帮杨骎拍后背顺气,拍得时候也没含糊,使了一把子力气,将他那个后背拍得“梆梆”作响,是无声胜有声地责备。
待杨骎总算是不咳了,阿遥从大嫂手里接过了一碗热水递给了杨骎,顺便拿眼神剜了他一下,那意思就是“在外头别给我丢人!”
杨骎没有伸手去接那碗水,而是冲着她使了个眼色,分明就是要阿遥来喂的意思,阿遥也没惯着他,对那个眼神视若无睹,直接把那碗水放在了桌上。
“我说,”大嫂吃饱了,把碗筷一放,饶有兴味地盯着两个人看了一会儿,开口问道,“你俩不是两口子吧?”
这问题在早上大嫂拷问阿遥是不是狐媚子的时候就问过一遍,不过当时大家的关注点别有侧重,没有揪着这一点刨根问底,现在有闲工夫了,这个问题就绕不过去了。
杨骎发现他还是没来的及跟阿遥提前对好“口供”,只能见机行事,他把手伸到炕桌下,找到阿遥的手握在手里,然后又用大拇指在她的掌心捻了一下,他觉得以她的聪明程度应该能够明白自己的意思,这一路下来怎么都能有点默契,他负责说,阿遥跟着附和一下这一关就能过去。
于是他向着大嫂连连点头:“是,是,我俩是两口子。”
就在杨骎点头如小鸡啄米的同时,阿遥在旁边摇了摇头。
这俩人完全相反的回应颇耐人寻味。
大嫂柳眉一竖,向阿遥问道:“咋的?他把你拐出来的啊?”
杨骎连摇头带摆手地否认:“没有,没有。”
见阿遥愣头愣脑地没反应,他是真看不明白她了,有点着急地用胳膊肘轻轻撞了她一下:“说话呀,别叫人家误会咱们。”
阿遥看了看杨骎,然后又看了看大嫂,摇了摇头说:“没有,他没拐我。”
但当时当刻的情形,阿遥越是否认了这么一句,结合杨骎刚才那个反应,更像是他把阿遥给拐出来了。
于是大嫂将信将疑地追问一句:“那是私奔出来的?”
杨骎继续摇头否认,然后立刻发现自己这脑袋是摇早了,因为阿遥跟他毫无默契地点了点头。
大嫂瞪了杨骎一眼:“我瞅你小子嘴里就没实话!”
然后亲亲热热地拉了阿遥的手,突然换上了关心的语气:“我看出来了,你是有点不好意思,跟他私奔跑出来,没名没分的,所以你不敢承认跟他是两口子是不是?”
杨骎看着阿遥看了大嫂一眼,然后像是有点羞涩似的,垂下了头。
本来他还有点怨阿遥跟他毫无默契,甚至是故意作对似的老跟他答案相左,但他现在才反应过来,在对付女人这件事上,阿遥还是要比他棋高一着。
对于从冰天雪地里捡回来的一男一女,是个人都得怀有戒心,都得带着点好奇和猜测,这个时候你与其问什么答什么,倒不如欲言又止、支支吾吾的,让人家把心里的猜测说出口来,人都是相信自己的判断,阿遥这样勾着大嫂自己猜测他二人的身份关系,就是让她自己坐实猜测,省得他二人再费口舌去解释,解释来解释去搞不好还更遭怀疑和猜忌。
杨骎在心里给阿遥鼓了掌,转念一想他就不由得好奇阿遥这一套一套的都是从哪学来的、跟谁学来的,自己反正是没有教过她。虽然这些理论他也掌握,但是他一遇到阿遥就会自乱阵脚,漏洞百出恍若筛子,啥理论都不适用了。杨骎思来想去,断定阿遥确实有点天赋,她可能天生就是伪装的天才,跟她刚认识那会儿就敢骗自己说她是双胞胎,是有点艺高人胆大的功夫在身上的。想通了这一点,杨骎决定不去打乱她的节奏,她咋说自己跟着咋附和就行了,反正他俩之间有一个脑子在线就行,他是指不上了,他在她跟前总是犯迷糊,就靠她了,好在在动脑子这件事上,她永远靠得住。
大嫂一看自己还把大妹子说不好意思了,一拍大腿道:“私奔咋的了?有啥丢人的!这不就跟我和你大哥一样式儿的吗?”
于是大嫂不请自来地滔滔说了好一会儿她和猎人的情史。却原来这大嫂乃是辽东人士,在边境做点小买卖贴补家用,反正不知怎的和高丽的猎人在一来二去的买货卖货中看对眼了,冬天湖一冻上,她就跟猎人跑到高句丽来了。而这个猎人呢,虽然名为“大哥”,但看面皮,比大嫂得小个七八岁呢,算起来也就跟杨骎差不多岁数,他那个长相是典型高句丽漂亮小伙子的模样,白皮肤、高鼻梁、细眼睛,按大嫂原话“怎么瞧都瞧不够,只能撂下家里那个过不下去的老光棍,跟着他跑到这深山老林里来了”。
大嫂讲得眉飞色舞,毫无羞涩之色,反倒是把这段私奔当做是人生中挺了不得的一段英勇壮举,猎人大哥呢,就一眼不眨地盯着大嫂看,因为毕竟他是这段英勇壮举的另一位主角,应当与她平分秋色地共享听众的崇拜和赞美。
讲完了一路的风餐露宿、翻山越岭,回顾了这些年和猎人的三餐四季与平淡生活,末了大嫂又拍了一下大腿,做出了陈辞总结:“这女人呐,还是得跟自己喜欢的老爷们儿过日子!害,那喜欢不喜欢的,差距可远了去了,大妹子你说是吧?你私奔得好,嫂子支持你!”
大妹子尚未来得及做出附和,杨骎率先拍了一下大腿:“对!大嫂你说得太对了!你跟大哥就是我俩的榜样!”
大嫂似乎不是挺待见他,冲他翻了个白眼儿:“你先别说话!等会儿问你你再说。”
杨骎很识时务地闭嘴。
大嫂把阿遥的手拉过来握到自己的手心里,继续语重心长地问:“咋的,家里不同意你跟他的事儿啊?”
这回,杨骎和阿遥心照不宣、心下默契地对望了一眼,杨骎冲着她微微一扬下巴,那意思就是让阿遥发言,她说啥是啥。
阿遥开口了:“他是有钱人家的少爷,我……我是佃户家里的寡妇……”
阿遥的话让杨骎心里一耸动,心想她还真是张口就来,说编还真编上了。他在心里也不露痕迹地准备起来,随时预备着阿遥要是编不下去了或者哪里编不圆了他得赶紧顶上。
大嫂瞬间心下了然:“我说呢!怪不得!他一看就不是个踏实的主儿,原来是个少爷种子!看着是个大个子,但估计肩不能提手不能扛的,还是他把你拐出来的吧?跟着他你可得不少操心呐,他那个瘪犊子样儿不像能干活的。”
杨骎对大嫂评价自己肩不能提手不能扛心中充满不满,但眼下顾不得许多了,他胡噜了一下脑袋随口附和道:“害……差不多吧。”
与此同时,阿遥也异口异声地做出了不怎么坚定的否认:“唉、也不能这么说吧……”
这一句让大嫂和杨骎同时睁圆眼镜瞪了她。
杨骎这一眼,显然是怪罪她怎么这么没默契,既然没默契那就别抢话啊。
大嫂这一眼显然更直白,她皱了皱眉:“你俩咋鸡一句鸭一句的,到底听谁的!”
这一嗓子把二人的默契吼到了一起,杨骎伸手指了指阿遥,阿遥也伸手指了指自己,然后又仿佛心虚似的看了一眼对方。
阿遥说:“你说。”
杨骎说:“你说吧。”
阿遥又说:“你那么爱说,还是你说吧。”
杨骎听她这话就是带着情绪了,心里挺不乐意,但嘴上还是把体面周全,咬牙切齿地表示:“我都听你的,还是你说吧。”
阿遥抬眼看着大嫂说:“他说他听我的。”
兔媚子,现在变成了大妹子,懵里懵懂地点了点头,理解和谅解都在里面了。
接下来,大嫂开始指鼻子瞪眼睛地责怪杨骎谎报军情,说要不是他一惊一乍、大惊小怪的,自己决不能把大妹子认成狐媚子,说着顺手抄起一根不知道哪来的棍子跟管教自家儿子似的照着杨骎的屁股抽了一下,让他赔自己一只大公鸡。
就在杨骎和大嫂讨价还价商议怎么在这冰天雪地里给她弄一只大公鸡来的时候,阿遥用热水洗干净了自己那一头一脸的鸡血,顺带把头发洗了洗,身上也擦了擦,感觉自己总算是不带鸡屎味儿了,这才把半干的头发松松地拢了个发髻,到堂屋的炕上去吃饭。
吃的是酸菜汆血肠配高粱米饭,猎人和杨骎仿佛是比赛似的,闷着头一个劲儿地只知道吃,阿遥斯文许多,筷子只在自己跟前儿夹菜,眼角余光瞄到猎人的妻子一直在拿眼神觑自己,估计对自己还是不太放心,但她面上没显,也没多言语。
杨骎以为阿遥是不好意思,小口小口的吃饭,光夹菜不吃肉,干脆一筷子伸锅里给她夹了根大骨棒子,还特别没眼力见儿地鼓励她:“吃!多吃点!使筷子不得劲儿,拿手抓着啃。”
大嫂见他这个不见外的样子突然来了气,因为这根大骨棒子是她炖给自家男人的,现在跑去了狐媚子碗里,她又不能往回要,于是用筷子敲了一下杨骎的手背。
杨骎反正脸皮厚起来是独步天下的,大嫂敢敲他就敢叫,“哎哟”一声,手一抖,筷子就掉小炕桌上了。
与杨骎不同,阿遥走到哪里,只要条件允许,她都尽量要脸,可是眼下跟她一起的杨骎这么不作脸,让她觉得很没脸。她捧着饭碗,看了看碗里那根大骨棒,又看了看大嫂,也有点咽不下去了。
猎人用高丽话跟妻子说了句什么,阿遥虽然没听懂,但他的语气很温和,大约是劝了大嫂一句,大嫂脸上的愠怒立刻烟消云散,她用筷子指了一下杨骎,而后分外宽宏地对着阿遥说:“你吃你的,我没冲你,我冲他呢!”
看着碗里那根大骨棒子,阿遥还是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她也没给人家出力干活,吃人家劳力的大骨棒子是有那么点……总而言之就是杨骎真讨厌!
大嫂看出了阿遥的不好意思,又给她夹了点菜:“吃!拿手抓着吃!你看你瘦的,不怪我拿你当黄皮子成精呢,黄皮子身上还有二两肉,你那身上两排肋骨——”她做了个嫌弃的表情,然后看向杨骎:“你搂着她睡觉你不嫌硌挺啊?”
杨骎没有料到话题突然拐到了这条道上,嗓子里呛了几粒高粱米饭,咳了个天昏地暗。
因为阿遥就坐在杨骎旁边,他这么一咳把米粒子都喷她棉裤上了,一时间她觉得既有点膈应更有点丢人,索性放下碗帮杨骎拍后背顺气,拍得时候也没含糊,使了一把子力气,将他那个后背拍得“梆梆”作响,是无声胜有声地责备。
待杨骎总算是不咳了,阿遥从大嫂手里接过了一碗热水递给了杨骎,顺便拿眼神剜了他一下,那意思就是“在外头别给我丢人!”
杨骎没有伸手去接那碗水,而是冲着她使了个眼色,分明就是要阿遥来喂的意思,阿遥也没惯着他,对那个眼神视若无睹,直接把那碗水放在了桌上。
“我说,”大嫂吃饱了,把碗筷一放,饶有兴味地盯着两个人看了一会儿,开口问道,“你俩不是两口子吧?”
这问题在早上大嫂拷问阿遥是不是狐媚子的时候就问过一遍,不过当时大家的关注点别有侧重,没有揪着这一点刨根问底,现在有闲工夫了,这个问题就绕不过去了。
杨骎发现他还是没来的及跟阿遥提前对好“口供”,只能见机行事,他把手伸到炕桌下,找到阿遥的手握在手里,然后又用大拇指在她的掌心捻了一下,他觉得以她的聪明程度应该能够明白自己的意思,这一路下来怎么都能有点默契,他负责说,阿遥跟着附和一下这一关就能过去。
于是他向着大嫂连连点头:“是,是,我俩是两口子。”
就在杨骎点头如小鸡啄米的同时,阿遥在旁边摇了摇头。
这俩人完全相反的回应颇耐人寻味。
大嫂柳眉一竖,向阿遥问道:“咋的?他把你拐出来的啊?”
杨骎连摇头带摆手地否认:“没有,没有。”
见阿遥愣头愣脑地没反应,他是真看不明白她了,有点着急地用胳膊肘轻轻撞了她一下:“说话呀,别叫人家误会咱们。”
阿遥看了看杨骎,然后又看了看大嫂,摇了摇头说:“没有,他没拐我。”
但当时当刻的情形,阿遥越是否认了这么一句,结合杨骎刚才那个反应,更像是他把阿遥给拐出来了。
于是大嫂将信将疑地追问一句:“那是私奔出来的?”
杨骎继续摇头否认,然后立刻发现自己这脑袋是摇早了,因为阿遥跟他毫无默契地点了点头。
大嫂瞪了杨骎一眼:“我瞅你小子嘴里就没实话!”
然后亲亲热热地拉了阿遥的手,突然换上了关心的语气:“我看出来了,你是有点不好意思,跟他私奔跑出来,没名没分的,所以你不敢承认跟他是两口子是不是?”
杨骎看着阿遥看了大嫂一眼,然后像是有点羞涩似的,垂下了头。
本来他还有点怨阿遥跟他毫无默契,甚至是故意作对似的老跟他答案相左,但他现在才反应过来,在对付女人这件事上,阿遥还是要比他棋高一着。
对于从冰天雪地里捡回来的一男一女,是个人都得怀有戒心,都得带着点好奇和猜测,这个时候你与其问什么答什么,倒不如欲言又止、支支吾吾的,让人家把心里的猜测说出口来,人都是相信自己的判断,阿遥这样勾着大嫂自己猜测他二人的身份关系,就是让她自己坐实猜测,省得他二人再费口舌去解释,解释来解释去搞不好还更遭怀疑和猜忌。
杨骎在心里给阿遥鼓了掌,转念一想他就不由得好奇阿遥这一套一套的都是从哪学来的、跟谁学来的,自己反正是没有教过她。虽然这些理论他也掌握,但是他一遇到阿遥就会自乱阵脚,漏洞百出恍若筛子,啥理论都不适用了。杨骎思来想去,断定阿遥确实有点天赋,她可能天生就是伪装的天才,跟她刚认识那会儿就敢骗自己说她是双胞胎,是有点艺高人胆大的功夫在身上的。想通了这一点,杨骎决定不去打乱她的节奏,她咋说自己跟着咋附和就行了,反正他俩之间有一个脑子在线就行,他是指不上了,他在她跟前总是犯迷糊,就靠她了,好在在动脑子这件事上,她永远靠得住。
大嫂一看自己还把大妹子说不好意思了,一拍大腿道:“私奔咋的了?有啥丢人的!这不就跟我和你大哥一样式儿的吗?”
于是大嫂不请自来地滔滔说了好一会儿她和猎人的情史。却原来这大嫂乃是辽东人士,在边境做点小买卖贴补家用,反正不知怎的和高丽的猎人在一来二去的买货卖货中看对眼了,冬天湖一冻上,她就跟猎人跑到高句丽来了。而这个猎人呢,虽然名为“大哥”,但看面皮,比大嫂得小个七八岁呢,算起来也就跟杨骎差不多岁数,他那个长相是典型高句丽漂亮小伙子的模样,白皮肤、高鼻梁、细眼睛,按大嫂原话“怎么瞧都瞧不够,只能撂下家里那个过不下去的老光棍,跟着他跑到这深山老林里来了”。
大嫂讲得眉飞色舞,毫无羞涩之色,反倒是把这段私奔当做是人生中挺了不得的一段英勇壮举,猎人大哥呢,就一眼不眨地盯着大嫂看,因为毕竟他是这段英勇壮举的另一位主角,应当与她平分秋色地共享听众的崇拜和赞美。
讲完了一路的风餐露宿、翻山越岭,回顾了这些年和猎人的三餐四季与平淡生活,末了大嫂又拍了一下大腿,做出了陈辞总结:“这女人呐,还是得跟自己喜欢的老爷们儿过日子!害,那喜欢不喜欢的,差距可远了去了,大妹子你说是吧?你私奔得好,嫂子支持你!”
大妹子尚未来得及做出附和,杨骎率先拍了一下大腿:“对!大嫂你说得太对了!你跟大哥就是我俩的榜样!”
大嫂似乎不是挺待见他,冲他翻了个白眼儿:“你先别说话!等会儿问你你再说。”
杨骎很识时务地闭嘴。
大嫂把阿遥的手拉过来握到自己的手心里,继续语重心长地问:“咋的,家里不同意你跟他的事儿啊?”
这回,杨骎和阿遥心照不宣、心下默契地对望了一眼,杨骎冲着她微微一扬下巴,那意思就是让阿遥发言,她说啥是啥。
阿遥开口了:“他是有钱人家的少爷,我……我是佃户家里的寡妇……”
阿遥的话让杨骎心里一耸动,心想她还真是张口就来,说编还真编上了。他在心里也不露痕迹地准备起来,随时预备着阿遥要是编不下去了或者哪里编不圆了他得赶紧顶上。
大嫂瞬间心下了然:“我说呢!怪不得!他一看就不是个踏实的主儿,原来是个少爷种子!看着是个大个子,但估计肩不能提手不能扛的,还是他把你拐出来的吧?跟着他你可得不少操心呐,他那个瘪犊子样儿不像能干活的。”
杨骎对大嫂评价自己肩不能提手不能扛心中充满不满,但眼下顾不得许多了,他胡噜了一下脑袋随口附和道:“害……差不多吧。”
与此同时,阿遥也异口异声地做出了不怎么坚定的否认:“唉、也不能这么说吧……”
这一句让大嫂和杨骎同时睁圆眼镜瞪了她。
杨骎这一眼,显然是怪罪她怎么这么没默契,既然没默契那就别抢话啊。
大嫂这一眼显然更直白,她皱了皱眉:“你俩咋鸡一句鸭一句的,到底听谁的!”
这一嗓子把二人的默契吼到了一起,杨骎伸手指了指阿遥,阿遥也伸手指了指自己,然后又仿佛心虚似的看了一眼对方。
阿遥说:“你说。”
杨骎说:“你说吧。”
阿遥又说:“你那么爱说,还是你说吧。”
杨骎听她这话就是带着情绪了,心里挺不乐意,但嘴上还是把体面周全,咬牙切齿地表示:“我都听你的,还是你说吧。”
阿遥抬眼看着大嫂说:“他说他听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