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通了这些,林渔便让一家老小都聚集在堂屋里,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个大概。
“我答应教他们并不全是因为人情的缘故。”
见春娘欲言又止,林渔忙道,“你们先听我说完。”
林渔知道若是不说开,春娘会一直自责,总以为是一切的根源都是因为她心软引发的麻烦,久而久之会成为心病。
“马上要到年关了,我担心会有流寇来袭,教他们不仅是为了让他们能自保一二,也是想让他们记住我们的一份恩情,到时候对我们也有好处。”
一听到流寇,几人脸色都变了。
黎老根语气沉重道,“去年隔壁的盂县就遭了流寇。”
不用细说都能猜到遭遇流寇清洗的地方有多惨。
“二娘,文峰对村民的恩情虽然还在,可时间一久,这情也慢慢消磨掉了。”
黎老根看向女儿,春娘待字闺中时排行老二,老两口私下里还会喊她一声‘二娘’,至于文峰,是女婿顾大的名字,顾文峰。
黎老太听了也道,“你爹说得对。”
如若顾大还在,绝对没人会像王翠花这样来家门口闹。
孤儿寡母地想要继续在洪庙村立足,仅靠着死去女婿的那点恩情,哪成呢?
这情分是会越来越淡的。
“懂得感恩的人永远都会记得,当下恩情是小事。”林渔说着,环顾四周,“重要的是保命。”
自从她去了一趟镇上,回来后越想越不对劲。
直觉就是这样安稳的日子恐怕过不了多久了。
顾家现在是老的老,小的小,她又不可能整天都待在家里不出门,她一个人总有力所不能及的时候。
在洪庙村待了快两个月了,林渔也渐渐摸清了整个村子的生存模式,无论在哪里,想要活得好,威信这种东西都是需要的。
短时间内想要脱离开这里也不现实。
她要给顾家这一家老小再编织上一层安全网。
春娘一直在认真地听着,说到过世的丈夫时,手拽紧了衣摆,难以自抑地红了眼眶,但又生生忍住,再抬脸时神情严肃了很多。
“我以后都听阿渔的。”
她知道阿渔是在宽她的心,也承了她这份心意。
“就是,这拿给王翠花家的一两银子……”
春娘懊悔不已,顾小丫也靠过来抱住林渔的手,“嫂嫂,我以后再也不跟小秋儿好了,她,太坏了。”
林渔心道今天这事恐怕是给两小的造成心理阴影了,看顾二郎现在还闷闷不乐的,原本好不容易调养起来的好气色此时看着也没了。
林渔摸了摸顾小丫的小脑袋,又叫了声“二郎”。
顾二郎恹恹地,抬脸看过来,打起了些许精神,“嫂嫂。”
林渔,“别跟小人计长短。”
顾二郎嘴巴动了动,没发出声来,最后在林渔认真的注视下点了点头,烦闷的心情好像瞬间就消散了,“嫂嫂,我明白了。”
林渔安抚好两小只才对春娘道,“阿娘莫担忧,晚些时候我会去把钱讨回来。”
吃了都得吐出来。
接着林渔又跟春娘说了几家能深交的人,也听取了春娘的一些意见。
今天这一出,让林渔也排除掉了几家人,其余的大差不差,要说不好也不完全是,用人之际,这些人也并不是全无用处。
黎老根夫妇见状也隐隐松了口气,说实在的,今天这心情可真是大起大落,黎老太心里更是打定主意以后要盯紧女儿,别再识人不清引狼入室了。
“阿娘,烦心的人和事都别想了,我今天给你买了些针线,还有些布料,你看看能不能帮我做个荷包……”
春娘一听能用得上她,什么事情都没儿媳妇的荷包重要了。
其实她今天才发现,大儿媳妇认真说话的时候身上有股子威压,尤其是遇到麻烦时,她那眼神……让春娘心里隐隐畏惧的同时又忍不住胡乱揣测,怎样的生存环境会让阿渔变得这样遇事而不乱的啊?
还有她那一身武力,也是个迷……
转念一想,不管阿渔以前是谁,现在就是顾家的一份子。
春娘把这份疑窦压心里不再想,一心想着要怎么给阿渔做个好看的荷包。
老两口看着凑在那边翻针线的婆媳,忍不住叹息一声,这傻女儿,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有了林渔这根主心骨,全家人的心可算是安定了。
……
给全家人吃了定心丸后,林渔趁着天还没黑,去了一趟顾村长家。
村长一家人对她的态度也是更加亲和,顾村长的媳妇儿蒋氏还送了碗糖水过来。
除了大儿媳没在,一家人都对林渔笑眯眯的。
林渔知道这是因为她说过要挑人教人打猎练武,想必今天回去的人家都不会再谈论王家的破事,私下里都在想着要如何让林渔挑自家人。
林渔看破不说破,跟顾村长说了一下自己挑人的标准,个人品行也是考核一栏,把关的事情就交给了顾村长。
顾村长一听这事儿落在自己头上,精神一震,拍着胸脯打包票自己一定把这事儿办好。
旁听的村长一家也暗暗高兴,觉得顾家这小媳妇越发看得顺眼了,唯有不被允许出来待客的顾大盛媳妇儿在屋子里急得团团转。
公爹今天听到她嚼舌根了,那林丫头应该没听到的吧?
那么多人在窃窃私语的,她肯定听不清楚的。
大盛媳妇儿此时又气又懊悔,要是这好事儿落不到她家大盛头上,怎么办啊?
偏偏公爹不让她出去,她就是耳朵贴在门上也听不到隔了两间屋子的堂屋里在谈些什么啊。
转念一想,就算林渔听到了又如何,她公爹可是村长,自己又给家里生了个儿子,家里还是有自己的分量的。
想到这里,大盛媳妇儿心下稍安,又鬼鬼祟祟地趴在门口等消息了。
等堂屋那边门开的声音响起时,大盛媳妇儿紧张了起来,隐约听到公爹说话的声音远去,出了院门也不知道去了哪里,她才试探着拍门。
“大盛,开门啊!”
拍了好几下,才有人过来,开门的人却不是自家大盛,而是弟媳妇尤氏。
尤氏打开门锁,看了一眼慌里慌张的大嫂,似笑非笑,“真是委屈了大嫂,在屋里关了这么久,闷着了吧?”
大盛媳妇平时就跟这个妯娌不对付,当着家里人面的时候两人还能装模作样的好好说话,没人的时候谁也不想装了。
此时听到尤氏的冷嘲热讽,她忍不住骂道,“要你管?”
尤氏冷嗤一声,看着急匆匆迈步离开的身影,唾了一口口水。
迟早要被人撕烂了嘴巴。
……
这边林渔去了王翠花家。
得知林渔要去王翠花家讨要那一两银子,顾村长也一道同行。
沿途遇上不少村民,这些村民都有意无意地在林渔面前露了个脸,个个笑脸相迎。
林渔知道他们心中所想,也微笑着回应了,乱世求生不易,能理解。
这些人还跟着后面一起去了王翠花家,根本不用林渔开口,在顾村长的带领下,村民们就逼着王翠花交出了那一两银子。
林渔掂量了一下手里的银子,对着大家道了声谢,于是众人兴冲冲地跟来,又打了胜仗似的兴冲冲地离开。
回到家里,林渔将银子递给春娘,说了讨要银子的过程,一家老小听了唏嘘不已。
顾二郎眨巴着双眼,“兵不血刃?”
林渔解释,“这叫借力打力。”
王翠花家再胡搅蛮缠,当她影响到一个人的利益时,旁人是不会在意的,可当她影响到全村人的利益时,那就不一样了。
林渔说着又指了指顾二郎的小脑袋,道,“靠这里。”
顾二郎表情认真地点了点头,转身抱着一本书,大哥说,要多读书,充实大脑,这样脑子才会更聪明。
他想要一颗跟嫂嫂一样聪明的脑袋。
当晚,林渔借着昏黄的油灯写了几页的计划书。
翌日一大早,下雪了,但晒谷坝的铜锣声还是将人们早早敲醒了。
是村长在召集村民,昨天林渔就跟他商量了,这种事要跟全村的人说一下,以便接下来选人的事宜。
林渔没去,在家削竹箭,这种事情交给顾村长来办,她说了第一批只带五个人,先挑五人出来教会一批再来第二批。
这样教的人会不断增加,不会只累她一个。
至于要挑哪些人,村长心有成算,林渔便不掺和了。
外面下着雪,黎家二老不方便出门,二郎体弱也不去,春娘作为家里代表就带着裹得厚实的顾小丫一道去了。
回来时,春娘脸上激动的红晕还没散去,手里还拎着个篮子,里面塞满了大萝卜和一些干货。
顾小丫手里还抱着一只母鸡。
“这些都是他们硬塞给我的。”春娘哪里推脱得掉啊?他们塞完就跑了。
村里人过的是什么日子春娘心里很清楚,尤其是这只母鸡,珍贵的程度可想而知。
林渔看顾小丫抱着母鸡太费力了,走过去解救了她,又替激动地手舞足蹈的顾小丫拍拍身上的雪花,“快进屋,小心着凉。”
“嫂嫂,你好厉害啊!”昨日还哭过几场的顾小丫一扫阴霾,像只叽叽喳喳的小麻雀,围在林渔身边打转。
今天她去晒谷场可享受了,以前肯跟她玩的就小秋儿一个,现在村里的孩子俨然将她当成了孩子王,她又多了很多朋友。
这可都是嫂嫂的功劳。
林渔听着她越发流利的话语,唇角忍不住勾了起来。
“人不好挑?”
林渔将母鸡放进后院的一间杂物房,又陪着春娘找了些菜叶子喂鸡。
春娘一边忙一边回答,“嗯,村长说会尽快挑出来的。”
说着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蹙了一下眉头,林渔见状,“是不是有人有意见?”
春娘心道什么都瞒不过阿渔,便将晒谷场发生的事情都说了一遍。
原来是大家觉得第一批只选五个人有点少,但村长已经卡死了名额,就五个。
“有意见也正常。”
春娘把鸡关好,有些闷闷的道,“五个人不少了,人多了阿渔你可累了。”
林渔心里暖了暖。
“村长还说了之所以现在不定下来,是因为村里还有些人在县里干活,想等大家一起回来了再挑。”
“村长会办好的。”林渔安慰她,也不急于一时。
雪就这么接连下了两天,翌日一大早,天还灰蒙蒙的,没亮。
林渔用一天的时间坐好了五把竹弓,竹箭削了几十支,暂时够用一阵子了。
正寻思着也等不了这雪停了,她今天必须去一趟镇上,看看铁箭头打好了没有,也想再去试探一下镇上的情况。
打定主意后林渔用了朝食就要准备出门,就听屋门被砰砰砰地敲响。
声音很是急切。
门一开,是顾村长,身后还跟着两个汉子,一个稍微年长的长相粗犷些,另一个年轻的消瘦了些,有斯文气。
两人脸上都难掩疲惫倦色,风尘仆仆的。
顾村长神色焦急,开口就道,“林丫头,有急事。”
“先进来吧。”林渔让开了门。
三人进屋,春娘端来了几碗热水,几人道了谢,村长缓了口气才介绍道。
“这是我们老顾家的族亲,就住在晒谷坝那边,叫顾文鹏。”
顾家族人取名都是看辈分,上一辈是文字辈的。
春娘的丈夫就是文字辈的名字,而这一辈小的是清字辈分的。
如另一个消瘦的年轻人,叫顾清柏,小时候念了几年书如今在县里当了个账房先生。
相互见礼简单自我介绍后,年长的顾文鹏开门见山道,“清源县戒严了。”
他和清柏是昨夜连夜赶回来的,都没来得及回家一趟就敲响了村长的门,他们一路上都在讨论,总觉得这事很重要,必须要马上跟族里说一声,只是没想到村长一听立马带着他们来了这边,说要找人商量。
两人还纳闷着,这种事情不是应该召集族老一起商议吗?怎么来了顾大家?
两人在县里做活一待就是大半年的,连顾大家新多了个媳妇儿都不知道。
一看林渔就是个小丫头,顿时有点哭笑不得,村长大哥要找这个小丫头商量?
不过两人都是见过世面的人,即便心里有疑惑,此时当着林渔的面也没表现出来,一五一十地说起了他们担忧的事情。
“距离清源县不到百里的地方出现了流寇。”
流寇?
林渔闻言眸色一沉,“消息可靠?”
顾文鹏,“消息是从几个行脚商口里传出来的,这样的传言每年都会有,最开始我们都没当回事儿。”
“本是百里之外,如果流寇过来也会早有风声,但这段时间县令的做法让我们觉得不太对劲。”
“清源县从半个月前就开始戒严了,每两天才开一次城门,能出,难进。”
“若不是得到了什么风声,县令不可能这么做。”
林渔的手指在桌案上敲了敲,“我记得,去年,清源县的这位县令是杀过流寇的。”
其实林渔对清源县的感官不怎么好,连小孩子进城都要交税的地方,对下是恨不得刮了一层又一层的油水,上面坐着的父母官哪会是什么好东西?
但林渔却听说了这位父母官的一些事迹,比如去年令全县震惊的追杀流寇事件,主导这一切的县令大人因此收获了民心,对比曾经遭遇过流寇洗劫却弃城跑路的盂县父母官,清源县的这位县令也不算一无是处。
顾清柏看了她一眼,露出一丝赞许,看来她并不是什么都不懂。
“那是因为县令的一个小妾被流寇掳去杀害了。”
林渔敲动桌面的手指停顿了下来,“……原以为这县令还算是有点良心,不曾想,居然是私仇。”
听到“私仇”二字,几人都微微变了脸色。
如果是这样,那整个清源县,怕是有麻烦了。
“我答应教他们并不全是因为人情的缘故。”
见春娘欲言又止,林渔忙道,“你们先听我说完。”
林渔知道若是不说开,春娘会一直自责,总以为是一切的根源都是因为她心软引发的麻烦,久而久之会成为心病。
“马上要到年关了,我担心会有流寇来袭,教他们不仅是为了让他们能自保一二,也是想让他们记住我们的一份恩情,到时候对我们也有好处。”
一听到流寇,几人脸色都变了。
黎老根语气沉重道,“去年隔壁的盂县就遭了流寇。”
不用细说都能猜到遭遇流寇清洗的地方有多惨。
“二娘,文峰对村民的恩情虽然还在,可时间一久,这情也慢慢消磨掉了。”
黎老根看向女儿,春娘待字闺中时排行老二,老两口私下里还会喊她一声‘二娘’,至于文峰,是女婿顾大的名字,顾文峰。
黎老太听了也道,“你爹说得对。”
如若顾大还在,绝对没人会像王翠花这样来家门口闹。
孤儿寡母地想要继续在洪庙村立足,仅靠着死去女婿的那点恩情,哪成呢?
这情分是会越来越淡的。
“懂得感恩的人永远都会记得,当下恩情是小事。”林渔说着,环顾四周,“重要的是保命。”
自从她去了一趟镇上,回来后越想越不对劲。
直觉就是这样安稳的日子恐怕过不了多久了。
顾家现在是老的老,小的小,她又不可能整天都待在家里不出门,她一个人总有力所不能及的时候。
在洪庙村待了快两个月了,林渔也渐渐摸清了整个村子的生存模式,无论在哪里,想要活得好,威信这种东西都是需要的。
短时间内想要脱离开这里也不现实。
她要给顾家这一家老小再编织上一层安全网。
春娘一直在认真地听着,说到过世的丈夫时,手拽紧了衣摆,难以自抑地红了眼眶,但又生生忍住,再抬脸时神情严肃了很多。
“我以后都听阿渔的。”
她知道阿渔是在宽她的心,也承了她这份心意。
“就是,这拿给王翠花家的一两银子……”
春娘懊悔不已,顾小丫也靠过来抱住林渔的手,“嫂嫂,我以后再也不跟小秋儿好了,她,太坏了。”
林渔心道今天这事恐怕是给两小的造成心理阴影了,看顾二郎现在还闷闷不乐的,原本好不容易调养起来的好气色此时看着也没了。
林渔摸了摸顾小丫的小脑袋,又叫了声“二郎”。
顾二郎恹恹地,抬脸看过来,打起了些许精神,“嫂嫂。”
林渔,“别跟小人计长短。”
顾二郎嘴巴动了动,没发出声来,最后在林渔认真的注视下点了点头,烦闷的心情好像瞬间就消散了,“嫂嫂,我明白了。”
林渔安抚好两小只才对春娘道,“阿娘莫担忧,晚些时候我会去把钱讨回来。”
吃了都得吐出来。
接着林渔又跟春娘说了几家能深交的人,也听取了春娘的一些意见。
今天这一出,让林渔也排除掉了几家人,其余的大差不差,要说不好也不完全是,用人之际,这些人也并不是全无用处。
黎老根夫妇见状也隐隐松了口气,说实在的,今天这心情可真是大起大落,黎老太心里更是打定主意以后要盯紧女儿,别再识人不清引狼入室了。
“阿娘,烦心的人和事都别想了,我今天给你买了些针线,还有些布料,你看看能不能帮我做个荷包……”
春娘一听能用得上她,什么事情都没儿媳妇的荷包重要了。
其实她今天才发现,大儿媳妇认真说话的时候身上有股子威压,尤其是遇到麻烦时,她那眼神……让春娘心里隐隐畏惧的同时又忍不住胡乱揣测,怎样的生存环境会让阿渔变得这样遇事而不乱的啊?
还有她那一身武力,也是个迷……
转念一想,不管阿渔以前是谁,现在就是顾家的一份子。
春娘把这份疑窦压心里不再想,一心想着要怎么给阿渔做个好看的荷包。
老两口看着凑在那边翻针线的婆媳,忍不住叹息一声,这傻女儿,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有了林渔这根主心骨,全家人的心可算是安定了。
……
给全家人吃了定心丸后,林渔趁着天还没黑,去了一趟顾村长家。
村长一家人对她的态度也是更加亲和,顾村长的媳妇儿蒋氏还送了碗糖水过来。
除了大儿媳没在,一家人都对林渔笑眯眯的。
林渔知道这是因为她说过要挑人教人打猎练武,想必今天回去的人家都不会再谈论王家的破事,私下里都在想着要如何让林渔挑自家人。
林渔看破不说破,跟顾村长说了一下自己挑人的标准,个人品行也是考核一栏,把关的事情就交给了顾村长。
顾村长一听这事儿落在自己头上,精神一震,拍着胸脯打包票自己一定把这事儿办好。
旁听的村长一家也暗暗高兴,觉得顾家这小媳妇越发看得顺眼了,唯有不被允许出来待客的顾大盛媳妇儿在屋子里急得团团转。
公爹今天听到她嚼舌根了,那林丫头应该没听到的吧?
那么多人在窃窃私语的,她肯定听不清楚的。
大盛媳妇儿此时又气又懊悔,要是这好事儿落不到她家大盛头上,怎么办啊?
偏偏公爹不让她出去,她就是耳朵贴在门上也听不到隔了两间屋子的堂屋里在谈些什么啊。
转念一想,就算林渔听到了又如何,她公爹可是村长,自己又给家里生了个儿子,家里还是有自己的分量的。
想到这里,大盛媳妇儿心下稍安,又鬼鬼祟祟地趴在门口等消息了。
等堂屋那边门开的声音响起时,大盛媳妇儿紧张了起来,隐约听到公爹说话的声音远去,出了院门也不知道去了哪里,她才试探着拍门。
“大盛,开门啊!”
拍了好几下,才有人过来,开门的人却不是自家大盛,而是弟媳妇尤氏。
尤氏打开门锁,看了一眼慌里慌张的大嫂,似笑非笑,“真是委屈了大嫂,在屋里关了这么久,闷着了吧?”
大盛媳妇平时就跟这个妯娌不对付,当着家里人面的时候两人还能装模作样的好好说话,没人的时候谁也不想装了。
此时听到尤氏的冷嘲热讽,她忍不住骂道,“要你管?”
尤氏冷嗤一声,看着急匆匆迈步离开的身影,唾了一口口水。
迟早要被人撕烂了嘴巴。
……
这边林渔去了王翠花家。
得知林渔要去王翠花家讨要那一两银子,顾村长也一道同行。
沿途遇上不少村民,这些村民都有意无意地在林渔面前露了个脸,个个笑脸相迎。
林渔知道他们心中所想,也微笑着回应了,乱世求生不易,能理解。
这些人还跟着后面一起去了王翠花家,根本不用林渔开口,在顾村长的带领下,村民们就逼着王翠花交出了那一两银子。
林渔掂量了一下手里的银子,对着大家道了声谢,于是众人兴冲冲地跟来,又打了胜仗似的兴冲冲地离开。
回到家里,林渔将银子递给春娘,说了讨要银子的过程,一家老小听了唏嘘不已。
顾二郎眨巴着双眼,“兵不血刃?”
林渔解释,“这叫借力打力。”
王翠花家再胡搅蛮缠,当她影响到一个人的利益时,旁人是不会在意的,可当她影响到全村人的利益时,那就不一样了。
林渔说着又指了指顾二郎的小脑袋,道,“靠这里。”
顾二郎表情认真地点了点头,转身抱着一本书,大哥说,要多读书,充实大脑,这样脑子才会更聪明。
他想要一颗跟嫂嫂一样聪明的脑袋。
当晚,林渔借着昏黄的油灯写了几页的计划书。
翌日一大早,下雪了,但晒谷坝的铜锣声还是将人们早早敲醒了。
是村长在召集村民,昨天林渔就跟他商量了,这种事要跟全村的人说一下,以便接下来选人的事宜。
林渔没去,在家削竹箭,这种事情交给顾村长来办,她说了第一批只带五个人,先挑五人出来教会一批再来第二批。
这样教的人会不断增加,不会只累她一个。
至于要挑哪些人,村长心有成算,林渔便不掺和了。
外面下着雪,黎家二老不方便出门,二郎体弱也不去,春娘作为家里代表就带着裹得厚实的顾小丫一道去了。
回来时,春娘脸上激动的红晕还没散去,手里还拎着个篮子,里面塞满了大萝卜和一些干货。
顾小丫手里还抱着一只母鸡。
“这些都是他们硬塞给我的。”春娘哪里推脱得掉啊?他们塞完就跑了。
村里人过的是什么日子春娘心里很清楚,尤其是这只母鸡,珍贵的程度可想而知。
林渔看顾小丫抱着母鸡太费力了,走过去解救了她,又替激动地手舞足蹈的顾小丫拍拍身上的雪花,“快进屋,小心着凉。”
“嫂嫂,你好厉害啊!”昨日还哭过几场的顾小丫一扫阴霾,像只叽叽喳喳的小麻雀,围在林渔身边打转。
今天她去晒谷场可享受了,以前肯跟她玩的就小秋儿一个,现在村里的孩子俨然将她当成了孩子王,她又多了很多朋友。
这可都是嫂嫂的功劳。
林渔听着她越发流利的话语,唇角忍不住勾了起来。
“人不好挑?”
林渔将母鸡放进后院的一间杂物房,又陪着春娘找了些菜叶子喂鸡。
春娘一边忙一边回答,“嗯,村长说会尽快挑出来的。”
说着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蹙了一下眉头,林渔见状,“是不是有人有意见?”
春娘心道什么都瞒不过阿渔,便将晒谷场发生的事情都说了一遍。
原来是大家觉得第一批只选五个人有点少,但村长已经卡死了名额,就五个。
“有意见也正常。”
春娘把鸡关好,有些闷闷的道,“五个人不少了,人多了阿渔你可累了。”
林渔心里暖了暖。
“村长还说了之所以现在不定下来,是因为村里还有些人在县里干活,想等大家一起回来了再挑。”
“村长会办好的。”林渔安慰她,也不急于一时。
雪就这么接连下了两天,翌日一大早,天还灰蒙蒙的,没亮。
林渔用一天的时间坐好了五把竹弓,竹箭削了几十支,暂时够用一阵子了。
正寻思着也等不了这雪停了,她今天必须去一趟镇上,看看铁箭头打好了没有,也想再去试探一下镇上的情况。
打定主意后林渔用了朝食就要准备出门,就听屋门被砰砰砰地敲响。
声音很是急切。
门一开,是顾村长,身后还跟着两个汉子,一个稍微年长的长相粗犷些,另一个年轻的消瘦了些,有斯文气。
两人脸上都难掩疲惫倦色,风尘仆仆的。
顾村长神色焦急,开口就道,“林丫头,有急事。”
“先进来吧。”林渔让开了门。
三人进屋,春娘端来了几碗热水,几人道了谢,村长缓了口气才介绍道。
“这是我们老顾家的族亲,就住在晒谷坝那边,叫顾文鹏。”
顾家族人取名都是看辈分,上一辈是文字辈的。
春娘的丈夫就是文字辈的名字,而这一辈小的是清字辈分的。
如另一个消瘦的年轻人,叫顾清柏,小时候念了几年书如今在县里当了个账房先生。
相互见礼简单自我介绍后,年长的顾文鹏开门见山道,“清源县戒严了。”
他和清柏是昨夜连夜赶回来的,都没来得及回家一趟就敲响了村长的门,他们一路上都在讨论,总觉得这事很重要,必须要马上跟族里说一声,只是没想到村长一听立马带着他们来了这边,说要找人商量。
两人还纳闷着,这种事情不是应该召集族老一起商议吗?怎么来了顾大家?
两人在县里做活一待就是大半年的,连顾大家新多了个媳妇儿都不知道。
一看林渔就是个小丫头,顿时有点哭笑不得,村长大哥要找这个小丫头商量?
不过两人都是见过世面的人,即便心里有疑惑,此时当着林渔的面也没表现出来,一五一十地说起了他们担忧的事情。
“距离清源县不到百里的地方出现了流寇。”
流寇?
林渔闻言眸色一沉,“消息可靠?”
顾文鹏,“消息是从几个行脚商口里传出来的,这样的传言每年都会有,最开始我们都没当回事儿。”
“本是百里之外,如果流寇过来也会早有风声,但这段时间县令的做法让我们觉得不太对劲。”
“清源县从半个月前就开始戒严了,每两天才开一次城门,能出,难进。”
“若不是得到了什么风声,县令不可能这么做。”
林渔的手指在桌案上敲了敲,“我记得,去年,清源县的这位县令是杀过流寇的。”
其实林渔对清源县的感官不怎么好,连小孩子进城都要交税的地方,对下是恨不得刮了一层又一层的油水,上面坐着的父母官哪会是什么好东西?
但林渔却听说了这位父母官的一些事迹,比如去年令全县震惊的追杀流寇事件,主导这一切的县令大人因此收获了民心,对比曾经遭遇过流寇洗劫却弃城跑路的盂县父母官,清源县的这位县令也不算一无是处。
顾清柏看了她一眼,露出一丝赞许,看来她并不是什么都不懂。
“那是因为县令的一个小妾被流寇掳去杀害了。”
林渔敲动桌面的手指停顿了下来,“……原以为这县令还算是有点良心,不曾想,居然是私仇。”
听到“私仇”二字,几人都微微变了脸色。
如果是这样,那整个清源县,怕是有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