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特辑被结局拖累的电影——《深海》
《被结局拖累的电影——深海影评》
惯例开始讲一些和电影无关的话题,在今天挑选电影的时候,因为一些原因,摆在我面前的有三个选项:二刷流浪地球2,、深海、熊出没。
在看了排片和价格之后我比较推荐1,后两位的票价甚至比三个小时的流浪地球还要高,而且排片只有一场,正好我朋友没看过小破球2,但她比较想看深海和熊出没。
又因为熊出没的时间不凑巧(吃饭会有点紧张),再加上虽然我知道熊出没口碑很好,但深海两极分化的口碑让我更感兴趣,以及从去年十月的时候我就因为预告片感觉有点克系所以关注了深海,最后我们选择了这场电影。
不得不说票价真贵,直接买80一张,走了代买68一张,最后到手一看,40。
等于我花了130的钱,贡献了80的票房,真黑心。
先给出我对这部电影的结论吧,如果算上结局,我认为只有7-7.5分,不算的话我可以给到7.8分,参考分数小破球2的话8.3,普罗米亚7.3,雀斑公主6.8。
(顺便一提,在豆瓣的评分小破球是8.2,普罗米亚7.8(我当场问号),雀斑公主6.3,深海7.3,和我的期望相差不算太大)。
姜子牙是6.9,也差不多。
在现在动画电影的剧情普遍不太行的情况下,我一开始真的是抱着做慈善的心情来看的这部电影,看之前非常悲观,再加上一些“看不懂就是没有办法共情”的言论让我非常反感,戴上3d眼镜前我都觉得,我估计会看到一半心底大喊“rnm,退钱”。
结果观看体验异常让人蛮惊喜的。
先说一些不会剧透的一些观感,开局有点无厘头,一直到中期讲述的节奏都非常慢,有一点天马行空,要说描述体验的话其实更像是《孤独摇滚》之类的作品——指注重故事的表现形式,而故事本身其实并不是波澜起伏的,对看不进去的人来说会很无聊,而我自己算是相对有耐心的。
主人公有两个,一个是还是小孩子的女主,还有一个是成年男性的小丑。后者算是颓废型的大叔,前者是被故事被动地推着向前跑,后者又是那种乍一看完全不讨喜的角色。尤其是后者,他贪恋金钱,在说话的时候五官乱飞,总之,看起来很丑而且没什么魅力。
而他恰恰充当着这个故事中救赎的角色。
开头看的时候因为迟迟不出现深海的画面让我一度怀疑我被诈骗hhh,但中期随着海中饭店的出现,以及鱼头鱼身的客人,我确实一时之间想到了《千与千寻》。
我并不是在这里将两部作品相提并论,但他们同样都是天马行空的,会让人惊叹这个设定背景下的美。
虽然主要人物的设定都是不讨喜的,但对我来说他们的行为故事逻辑线是完整的,我不否认其中有一些刻意的成分(我会放在后面的剧透部分来讲解),我对故事的基本要求在于主要角色的动机可以被理解,从这一点上来说我认为这个电影完成了这部分的叙述。
后期是揭秘片,也就是所谓的最后半个小时迎来了本片的高潮,这里属于一个催泪点,我流泪了但我同伴没有,但她也承认这里处理的很有趣。
最后就是颇为败笔的结局,在画面的处理的偏单薄和过于伟光正的结局来看,怎么看都是为了过审而做出的迎合。在建立在前面讲述的故事的基础上,我对修改前的故事结局会存在一定的期望,所以我会仍然推荐这部电影。
如果看过《心灵奇旅》并觉得还不错的观众可以尝试一下《深海》,在特效和画面方面不必我多说,虽然我觉得没有看3d版的必要,恰恰相反,3d眼镜对我这个本人就带眼镜的人来说是一种拖累,影响了我的观感体验。
关于不涉及剧透(应该说是核心剧透)的内容就到这里,接下来是会涉及严重剧透的版本,请尚未观看的观众紧急逃生:
.
...
......
........
............
..............
.................
好。
这部片的主要讲述的故事非常简单,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小女孩被确诊为抑郁症,在父亲说“那是骗人的,不要乱花钱治疗”之后自生自灭,又因为长期被家人忽视而在一次游轮旅行中选择跳入了海中,被一个仅有一面之缘的卖画本、画着小丑妆的摊主救下,但不幸的是,救下他的摊主死了。
因为小女孩听过妈妈讲述的海精灵的故事、因为看过摊主卖的那个《海上大饭店》的画本,再加上他们两个漂浮在海上时,小丑男对小女孩的鼓励,所以小女孩产生了一系列他们在海底世界游玩的幻想。
在幻想中,有些处理很有意思。
小女孩每次抑郁就会招来怪物,她带来了灾难,折射了在显示世界里她认为自己害死了救她的人的心理。
小丑男成了海上大饭店的店长,而“南河”这个名字是属于画本里面的故事的主人公名字,而不是小丑男本人,但为了方便叙述,以下统称为南河。
给南河打工的几个主要角色里面,有几个是小女孩家附近卖早点的叔叔阿姨;还有一个一直拿着糖球的水獭(?),对应着小女孩的弟弟。
一开始在小女孩的梦中,她追逐的是妈妈的身影,到后来这个身影变成了南河——也就是说,在女孩的认知中,这一刻陌生人给予她的爱意超过了母亲。
在观看到海上大饭店的时候,我认为食客是由人类变成了鱼,满脑子都是《千与千寻》的剧情,而小女孩和南河是仅有的两个人类,我当时还在头脑风暴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然后南河会魔法这个看起来就非常乱来的世外高人设定结果没有钱hhh,所以当走马灯解密的时候我是非常惊喜的。
不过不得不提,在看到南河是为了不吸引来怪物所以哄骗小女孩那里的时候我还觉得这很容易滑向一个很糟糕的走向,因为欺骗的爱会起到更为可怕的反效果。
到后来南河跑过来救小女孩我其实并不意外,但确实还蛮感动的。
会魔法是奢望,赚钱也是奢望,小海豹喜欢微笑是个笑话,再也无法回去的故乡,想着有朝一日不必讨好别人也只是妄想。
我不想去讲最后的结局,这也是这个电影最为诟病的地方,抑郁症的设定在最后大团圆的结局中看起来是那么的轻飘飘,我讨厌和解,我讨厌一切恢复如常。
按照原本的故事结构,小女孩选择了深海,选择了留在梦中,她也许会是下一任深海大饭店的店长,会和船员们和会和南河待在一起,她属于那里,因为在那里她被需要。
如果要我来处理这个故事,我觉得会是真的有这样的一个深海世界,有一个人救了一个自杀的小女孩结果两个人一起死去作为故事的暗线,也许是出现在海洋中的广播,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新闻,是另一个梦。
又或者,因为小女孩的自杀,母亲选择带走了她,带她去看心理医生,小女孩一直努力成为一个正常人,直到有一天,她看到了又一个想要自杀的人。
又或者,南河并没有死去,他活了下来,小女孩天天缠着他,去给他的摊子打工,没办法的南河从自己攒下来的积蓄中偷偷带小女孩去看心理医生,告诉她说“你没有生病,你只是和别人不太一样”。
要说现在的结局唯一的可取之处,也就只有小女孩来到了南河的故乡,除此之外,它们都太过妄想,虚假得只有可能是小女孩死前做的另一个梦。
我其实在观看的时候全程非常期待,小女孩叫南河妈妈的,真的好男妈妈啊(感慨)。
南河这个角色的塑造真的非常厉害,他热爱金钱,只会给下属打鸡血(我看的时候和小伙伴直呼这不就是老板吗jpg),为了钱有一点不择手段(吃鞋子真的好恶心啊,而且欺负海精灵熬汤真的没问题吗),贪小便宜(到手的东西就是我的了.jpg),他不是主流的帅哥,却是小女孩心中的英雄和家人。
说完了优点,让我说一些缺点吧。
这个电影的开头节奏感真的不太行,虽然你能够明白小女孩的梦和追逐在后期的意义,但是为了让小女孩的行为变得有逻辑性,所以“跟着海精灵就能找到妈妈”是被强加的;为了让南河的行为变得有逻辑性,所以“海精灵熬成的疙瘩汤可以让客人们看到幻觉,广受客人的好评”。
那么问题来了,海精灵是什么?
在其他的海底生物都是长得正常的情况下,为什么海精灵又长成这样?
当然了,海精灵可以是一个意象,是一个任由观众理解的东西——但我觉得那是文艺片的做法?
所以,就目前给出的剧情来看,我认为是牵强的。包括回到整个电影的叙述节奏来看,正因为需要让小女孩和南河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让南河对小女孩的不友善有一定的理由,所以选择了这种讲述方式,从而使得电影的故事比较平。
还有就是我听到《小白船》的背景音乐真的一秒串戏,这个也不能说是电影制作方的错,但真的,张东升你害人不浅!!!
除此之外,追随海精灵来到的海洋中心又是什么?当然了,这本体上是小女孩的一个幻想,你可以说她想的非常有头没尾,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因为是幻想所以可以没有逻辑也说得通,但只能说我作为观众会比较挑剔。
然后再是大圣归来里的大圣是过气网红的这个彩蛋吧,我只能说仁者见仁,我没看过大圣归来,不予置评。
导演在场外是否有故意卖惨这个行为我觉得只会影响我对电影先入为主的期望值,不会放在我评价这个电影是否好看的里面。
我很喜欢南河是个小丑的设计,本来正统的小丑就是让人开心的角色(不考虑dc片场的疯子和猎人片场的变态),我也很喜欢南河后期逞英雄的时候,为了安慰小女孩还在玻璃上画了一个笑脸。
归根结底,这本质上是一个救赎的故事,我不认为小女孩会因为陌生人的拯救而不再抑郁,但我觉得这会给了她想要变好的勇气,就像她大喊说“我不会输”(给怪物),就像她遍体鳞伤也要挣扎着去见南河,所以在我想到的几个结局之中,我会偏爱南河也没有死去的这一个。
总的来说,还是推荐观看的片子,虽然票价很高,但我觉得还算值得。
就是结局处理的太可惜了,而且即使是现在的电影,我也有点可惜票房。
====
二次补充:
一个写到一半忘记了的点:我个人觉得南河救人其实不需要过多的动机说明,但我觉得可以适当映射一下,因为南河自己也曾希望有人成为他的英雄,所以他想来想去出现在了参宿的面前。
看鹿人的影评才发现:原来丧气鬼是红色的对应的参宿的红外套;刀子嘴豆腐心的开船的船长对应参宿的爸爸,做饭的阿花阿姨对应参宿的后妈
惯例开始讲一些和电影无关的话题,在今天挑选电影的时候,因为一些原因,摆在我面前的有三个选项:二刷流浪地球2,、深海、熊出没。
在看了排片和价格之后我比较推荐1,后两位的票价甚至比三个小时的流浪地球还要高,而且排片只有一场,正好我朋友没看过小破球2,但她比较想看深海和熊出没。
又因为熊出没的时间不凑巧(吃饭会有点紧张),再加上虽然我知道熊出没口碑很好,但深海两极分化的口碑让我更感兴趣,以及从去年十月的时候我就因为预告片感觉有点克系所以关注了深海,最后我们选择了这场电影。
不得不说票价真贵,直接买80一张,走了代买68一张,最后到手一看,40。
等于我花了130的钱,贡献了80的票房,真黑心。
先给出我对这部电影的结论吧,如果算上结局,我认为只有7-7.5分,不算的话我可以给到7.8分,参考分数小破球2的话8.3,普罗米亚7.3,雀斑公主6.8。
(顺便一提,在豆瓣的评分小破球是8.2,普罗米亚7.8(我当场问号),雀斑公主6.3,深海7.3,和我的期望相差不算太大)。
姜子牙是6.9,也差不多。
在现在动画电影的剧情普遍不太行的情况下,我一开始真的是抱着做慈善的心情来看的这部电影,看之前非常悲观,再加上一些“看不懂就是没有办法共情”的言论让我非常反感,戴上3d眼镜前我都觉得,我估计会看到一半心底大喊“rnm,退钱”。
结果观看体验异常让人蛮惊喜的。
先说一些不会剧透的一些观感,开局有点无厘头,一直到中期讲述的节奏都非常慢,有一点天马行空,要说描述体验的话其实更像是《孤独摇滚》之类的作品——指注重故事的表现形式,而故事本身其实并不是波澜起伏的,对看不进去的人来说会很无聊,而我自己算是相对有耐心的。
主人公有两个,一个是还是小孩子的女主,还有一个是成年男性的小丑。后者算是颓废型的大叔,前者是被故事被动地推着向前跑,后者又是那种乍一看完全不讨喜的角色。尤其是后者,他贪恋金钱,在说话的时候五官乱飞,总之,看起来很丑而且没什么魅力。
而他恰恰充当着这个故事中救赎的角色。
开头看的时候因为迟迟不出现深海的画面让我一度怀疑我被诈骗hhh,但中期随着海中饭店的出现,以及鱼头鱼身的客人,我确实一时之间想到了《千与千寻》。
我并不是在这里将两部作品相提并论,但他们同样都是天马行空的,会让人惊叹这个设定背景下的美。
虽然主要人物的设定都是不讨喜的,但对我来说他们的行为故事逻辑线是完整的,我不否认其中有一些刻意的成分(我会放在后面的剧透部分来讲解),我对故事的基本要求在于主要角色的动机可以被理解,从这一点上来说我认为这个电影完成了这部分的叙述。
后期是揭秘片,也就是所谓的最后半个小时迎来了本片的高潮,这里属于一个催泪点,我流泪了但我同伴没有,但她也承认这里处理的很有趣。
最后就是颇为败笔的结局,在画面的处理的偏单薄和过于伟光正的结局来看,怎么看都是为了过审而做出的迎合。在建立在前面讲述的故事的基础上,我对修改前的故事结局会存在一定的期望,所以我会仍然推荐这部电影。
如果看过《心灵奇旅》并觉得还不错的观众可以尝试一下《深海》,在特效和画面方面不必我多说,虽然我觉得没有看3d版的必要,恰恰相反,3d眼镜对我这个本人就带眼镜的人来说是一种拖累,影响了我的观感体验。
关于不涉及剧透(应该说是核心剧透)的内容就到这里,接下来是会涉及严重剧透的版本,请尚未观看的观众紧急逃生:
.
...
......
........
............
..............
.................
好。
这部片的主要讲述的故事非常简单,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小女孩被确诊为抑郁症,在父亲说“那是骗人的,不要乱花钱治疗”之后自生自灭,又因为长期被家人忽视而在一次游轮旅行中选择跳入了海中,被一个仅有一面之缘的卖画本、画着小丑妆的摊主救下,但不幸的是,救下他的摊主死了。
因为小女孩听过妈妈讲述的海精灵的故事、因为看过摊主卖的那个《海上大饭店》的画本,再加上他们两个漂浮在海上时,小丑男对小女孩的鼓励,所以小女孩产生了一系列他们在海底世界游玩的幻想。
在幻想中,有些处理很有意思。
小女孩每次抑郁就会招来怪物,她带来了灾难,折射了在显示世界里她认为自己害死了救她的人的心理。
小丑男成了海上大饭店的店长,而“南河”这个名字是属于画本里面的故事的主人公名字,而不是小丑男本人,但为了方便叙述,以下统称为南河。
给南河打工的几个主要角色里面,有几个是小女孩家附近卖早点的叔叔阿姨;还有一个一直拿着糖球的水獭(?),对应着小女孩的弟弟。
一开始在小女孩的梦中,她追逐的是妈妈的身影,到后来这个身影变成了南河——也就是说,在女孩的认知中,这一刻陌生人给予她的爱意超过了母亲。
在观看到海上大饭店的时候,我认为食客是由人类变成了鱼,满脑子都是《千与千寻》的剧情,而小女孩和南河是仅有的两个人类,我当时还在头脑风暴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然后南河会魔法这个看起来就非常乱来的世外高人设定结果没有钱hhh,所以当走马灯解密的时候我是非常惊喜的。
不过不得不提,在看到南河是为了不吸引来怪物所以哄骗小女孩那里的时候我还觉得这很容易滑向一个很糟糕的走向,因为欺骗的爱会起到更为可怕的反效果。
到后来南河跑过来救小女孩我其实并不意外,但确实还蛮感动的。
会魔法是奢望,赚钱也是奢望,小海豹喜欢微笑是个笑话,再也无法回去的故乡,想着有朝一日不必讨好别人也只是妄想。
我不想去讲最后的结局,这也是这个电影最为诟病的地方,抑郁症的设定在最后大团圆的结局中看起来是那么的轻飘飘,我讨厌和解,我讨厌一切恢复如常。
按照原本的故事结构,小女孩选择了深海,选择了留在梦中,她也许会是下一任深海大饭店的店长,会和船员们和会和南河待在一起,她属于那里,因为在那里她被需要。
如果要我来处理这个故事,我觉得会是真的有这样的一个深海世界,有一个人救了一个自杀的小女孩结果两个人一起死去作为故事的暗线,也许是出现在海洋中的广播,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新闻,是另一个梦。
又或者,因为小女孩的自杀,母亲选择带走了她,带她去看心理医生,小女孩一直努力成为一个正常人,直到有一天,她看到了又一个想要自杀的人。
又或者,南河并没有死去,他活了下来,小女孩天天缠着他,去给他的摊子打工,没办法的南河从自己攒下来的积蓄中偷偷带小女孩去看心理医生,告诉她说“你没有生病,你只是和别人不太一样”。
要说现在的结局唯一的可取之处,也就只有小女孩来到了南河的故乡,除此之外,它们都太过妄想,虚假得只有可能是小女孩死前做的另一个梦。
我其实在观看的时候全程非常期待,小女孩叫南河妈妈的,真的好男妈妈啊(感慨)。
南河这个角色的塑造真的非常厉害,他热爱金钱,只会给下属打鸡血(我看的时候和小伙伴直呼这不就是老板吗jpg),为了钱有一点不择手段(吃鞋子真的好恶心啊,而且欺负海精灵熬汤真的没问题吗),贪小便宜(到手的东西就是我的了.jpg),他不是主流的帅哥,却是小女孩心中的英雄和家人。
说完了优点,让我说一些缺点吧。
这个电影的开头节奏感真的不太行,虽然你能够明白小女孩的梦和追逐在后期的意义,但是为了让小女孩的行为变得有逻辑性,所以“跟着海精灵就能找到妈妈”是被强加的;为了让南河的行为变得有逻辑性,所以“海精灵熬成的疙瘩汤可以让客人们看到幻觉,广受客人的好评”。
那么问题来了,海精灵是什么?
在其他的海底生物都是长得正常的情况下,为什么海精灵又长成这样?
当然了,海精灵可以是一个意象,是一个任由观众理解的东西——但我觉得那是文艺片的做法?
所以,就目前给出的剧情来看,我认为是牵强的。包括回到整个电影的叙述节奏来看,正因为需要让小女孩和南河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让南河对小女孩的不友善有一定的理由,所以选择了这种讲述方式,从而使得电影的故事比较平。
还有就是我听到《小白船》的背景音乐真的一秒串戏,这个也不能说是电影制作方的错,但真的,张东升你害人不浅!!!
除此之外,追随海精灵来到的海洋中心又是什么?当然了,这本体上是小女孩的一个幻想,你可以说她想的非常有头没尾,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因为是幻想所以可以没有逻辑也说得通,但只能说我作为观众会比较挑剔。
然后再是大圣归来里的大圣是过气网红的这个彩蛋吧,我只能说仁者见仁,我没看过大圣归来,不予置评。
导演在场外是否有故意卖惨这个行为我觉得只会影响我对电影先入为主的期望值,不会放在我评价这个电影是否好看的里面。
我很喜欢南河是个小丑的设计,本来正统的小丑就是让人开心的角色(不考虑dc片场的疯子和猎人片场的变态),我也很喜欢南河后期逞英雄的时候,为了安慰小女孩还在玻璃上画了一个笑脸。
归根结底,这本质上是一个救赎的故事,我不认为小女孩会因为陌生人的拯救而不再抑郁,但我觉得这会给了她想要变好的勇气,就像她大喊说“我不会输”(给怪物),就像她遍体鳞伤也要挣扎着去见南河,所以在我想到的几个结局之中,我会偏爱南河也没有死去的这一个。
总的来说,还是推荐观看的片子,虽然票价很高,但我觉得还算值得。
就是结局处理的太可惜了,而且即使是现在的电影,我也有点可惜票房。
====
二次补充:
一个写到一半忘记了的点:我个人觉得南河救人其实不需要过多的动机说明,但我觉得可以适当映射一下,因为南河自己也曾希望有人成为他的英雄,所以他想来想去出现在了参宿的面前。
看鹿人的影评才发现:原来丧气鬼是红色的对应的参宿的红外套;刀子嘴豆腐心的开船的船长对应参宿的爸爸,做饭的阿花阿姨对应参宿的后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