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妙华见张长清久去不回,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和猫儿一样呜咽着哭起来,两个眼睛哭得红红的,她跺着脚找和尚问:“可有见到道衍大师,可有看到我的妹妹。”

    左见右瞧问不到人,哭得更厉害了,沐青听到寺庙外有动乱,让沐斌照顾好自己的新婚妻子,起身走向门外,手一直放在剑柄处,担心有异变。

    寺庙门打开,两伙人跑进来分成两批一字排开,沐青喃喃道:“锦衣卫,当真有变动,那张三姑娘……”

    他抓住一个和尚,厉声道:“可有见张三姑娘,道衍大师一般都在哪个屋子!”

    和尚颤颤巍巍回:“我看张三姑娘和道衍大师去那个地方了,顺着路走应是能到的。”

    那个地方在寺的一角,有个小门口,看着就偏僻,沐青掩住脚步声走到不远处,看到小门大敞,他心道坏了。

    他返程回去,抓住另一个和尚,说:“去找锦衣卫指挥使纪纲纪大人,他就在那边,快去。”

    和尚吓得屁滚尿流,不敢怠慢地去做。

    沐青继续压脚步走进,他远远地看到一伙人,隐隐约约可以听到,建文二字,是建文旧臣还是不满陛下的人,心中大概有了数,只是那张三姑娘要吃些苦了。

    张长清一行人躲在屋子里,也许是刚刚俩人单独行动,没有干扰到伙人,他们在喊光复建文,她爬上书架,摸了摸墙壁,表情逐渐严肃,这里没有暗道。

    失算了,她又撩起枪毙上的一幅画,用力捶了两下墙,尽量把声音压到最小,墙下不是空的,就像是自救失败一样的落寞压在心头,看着门外飘雪,她想了想如果冲到隔壁房间,也许有救?

    不,这太冒险了。

    于谦屏住呼吸,贴在窗户上紧紧盯着那伙人的行动,他看到每个人的手里都一把长刀,默默咽了咽口水,转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剩下的两人。

    宋槐荫一脸严肃,咬了咬牙。

    “小宋和大宋呢,他们人呢,刚刚干什么去了,到了关键时刻掉链子,人跑哪去了,都找找,都去找找,要是找到他们在偷懒,格杀勿论!”

    宋槐荫听了,龇牙咧嘴道:“大宋和小宋,这宋朝就不能和我没关系吗,我都快有心里阴影了!”

    听着脚步声越来越近,张长清转头吐出一口寒气,猫着腰凑近门口,等有人靠近时,她听到一阵阵吸气声,还有喃喃自语:“大宋和小宋又因为一块饼子打起来了,还打得这么严重,心窝窝上好多血嘞。”

    来的人不太聪明,但正和张长清的意,她双手握住刀柄,咳嗽两声,那人咦了一声把头伸进来看,趁机会她手起刀落,头咕噜一声掉在地上,滚到宋槐荫脚边。

    “等一下咱们突出重围,你带着于谦跑,我垫后,他们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锦衣卫应该也差不多赶到了,宋大人拿着笏板,既可以给那俩人开瓢,定然不会弱,若不冲出去,恐怕会围起来杀掉。”

    她太了解那个人了,格杀勿论,宁可错杀一百人也不放过一个人,等一下被围住,死得死伤得伤,太过惨重。

    宋槐荫突然魔怔了一般提起那人的头颅,走到屋外,大喊:“建文旧臣,我看你们是魔怔了,一个个嚷着说自己是建文旧臣,可当真是建文帝的臣子,这也不像啊,一个个和地痞流氓一样,连个衣服都穿不好,还有脸说自己是臣,文臣武将都是要注重外貌,像你们啊,殿试就是要被刷下去,为什么,因为样貌不佳,陛下看了倒胃口,文臣就是趴倒在地,一身官袍和一顶官帽都是要整整齐齐,灰尘也要扫去,你们一身泥土一身破烂,好意思说是旧臣,哪来的旧臣,自己自诩的旧臣吧!”

    一套说辞下来,张长清目瞪口呆,边摇头边说:“此子恐怖如斯。”

    于谦评价道:“三寸不烂之舌。”

    颇有诸葛亮之风,就差骂死王朗了。领头的旧臣听他的话气得牙根痒痒,怒喝一声,道:“你是何人,竟在此胡说一气,胡说八道,嗯……与这帮吃里扒外的屈膝投降,没有骨气,没有志气!”

    那伙人纷纷说,是啊是啊,老大说得好。

    宋槐荫捋捋莫须有的胡子,朗声道:“我今日就教教你何为人臣,忠于陛下忠于大明,此为人臣之道,人臣之道,主疾臣忧,人臣之道,思善则献之于上,闻善则献之于上,知善则献之于上。故官有假而德无假,位有卑而又义无卑。你没读过书吧,没做过官吧,也是看穿得破破烂烂,嘴里只有零星几个词就没读过书的样子,呵也不过如此,说又说不过,打又打不过,手下都是一帮饭桶,怎么会懂得手下得力的痛快!”(1)

    这下领头的人,气得倒在地上呕吐白沫,他手下见状不对,抽刀就要杀了宋槐荫,眼看就要杀到屋门前,一刀劈掉头颅时,宋槐荫跌在地上,张长清抽刀腰斩一人,于谦迅速抹掉一人的脖子。

    宋槐荫大口喘气,一口气上不来晕在地上,张长清喊:“宋大人,宋大人你可别有事啊,你要是气死了我怎么给太子殿下交代!”

    张长清的身体到底是十五岁的小姑娘,体能上与成年男子差了一些,但也不碍事,杀了四五人后,背靠大树喘气。

    于谦扶住她,道:“还剩下三个人。”

    偏偏是三个不好对付的人,个个凶神恶煞,眼睛瞪得滚圆,面相就不好,张长清的虎口隐隐作痛,被振开了一道裂纹,汩汩冒血,她轻声道:“你信我吗?”

    “信。”

    毫不犹豫的信,张长清挥了挥手中刀,抵住一个人的刀,于谦抹去那人的脖子,两人配合默契,做掉了一人后,剩下的两人也看出了计谋,便一人对一个。

    于谦的短刀不合适与长刀火拼,几下就落下阵,千钧一发之际,张长清一刀解决了手上的人,替他挡下一刀,刀进入□□的声音刺耳,倒在雪地上的身影成了鲜红的海棠花。

    沐青与纪纲到时,于谦抱着张长清的身体,哽咽道:“救救她,救救她,快救救她!”

    满血的血污与一头的白点,唇边被咬裂了一点,他嘴唇发着抖,说:“救她。”

    沐青入眼是一片狼藉,一堆死人里,还有一个穿着官袍的人,一个穿着道袍的年轻人,还有奄奄一息的张三姑娘。

    她的背上是一道长长的血痕,从肩胛到腰部,可怖又吓人。

    英国公府彻夜通明,赵太医哆嗦着手,两条粗眉皱成一团,他撒了些伤药涂抹在后背上,忍不住跑到一边骂了一会儿又回去涂。

    事后,赵太医对胡尚宫说:“张三小姐起热是正常的,喝几副药就好了,这两天你也见到了,她命不该绝,如此顽强老夫从未见到过,着实让人感叹又心疼。”

    胡尚宫是应太子妃的令请赵太医来的,她见了后背吓得险些晕过去。

    赵太医继续说:“也还好只是伤到了外,没伤到内,不然就不好说了,唉,我去开药。”

    这事惊动了太子,命北镇抚司严查此事,太子妃送来一些药材。

    张长清醒后见一少年郎坐在桌子边与赵太医打太极,他一句赵太医一句,他一问两问三问,赵太医一摇头两摇头三摇头,一不知二不知三不知。

    他:“长清何时会醒?”

    赵太医:“不知。”

    他:“可否会留下疤?”

    赵太医:“不知。”

    他:“可有去疤膏?”

    赵太医:“不知。”

    张长清动了动身体,发现自己是趴着的,她喊了几句,于谦一个健步走到床边凑过去问:“可有事?”

    “无事,就是背有些疼。”

    于谦的眼眶红了,没有落泪胜似落泪,他柔声道:“我学君子六艺,那一刀我可以挡下,为何要替我挡下?”

    “因为怕你伤到,一时间逞能罢了。”胡尚宫走进来,眼神中带着杀意,张长清抬头看去,第一次觉得她不是在后宫混惯了严厉,而是严厉温柔中暗藏杀意。

    “见过胡尚宫……”

    胡尚宫坐在榻边,端过女官手里药碗,一勺一勺给她喂药汤,苦涩的味道充斥整个嘴巴。

    “胡尚宫,”张长清笑了笑,忐忑不安地问,“太子妃娘娘还好吗,我睡了几天了,宋大人和姚大人怎么了?”

    胡尚宫一滴泪落在药碗里,说:“太子妃生气了,要你怎么去哄才会好,你睡了三四天,宋大人只是晕倒了,姚大人在在事发前被太子殿下喊走了,你为何逞强挡下,你让我去哪哭啊,嗯?”

    张长清斟酌道:“我没事,真的。”

    胡尚宫深吸一口气,眼见脾气发不出去,对于谦也没好脾气,满嘴戾气道:“你先出去吧,女子的闺房你待了几天,念在你们青梅竹马她又为你挡过刀的份上,是她喜你不差,但我绝不允许自己养的孩子去为了一个狗屁不是的人把命丢了去,你算什么让她为了你去挡。”

    张长清伸手揪了揪她的衣袖,在她目光下摇了摇头,连着一块被骂了,于谦走后,胡尚宫守着她,守了一夜里。

    张三姑娘怎么会想到自己当了英雄救美中的英雄呢,脚踹匪徒怀抱美人,受了一身伤,取得了美人落泪。

    她做了一夜好梦,清晨醒来神清气爽。

    胡尚宫坐在榻边喂了一碗粥,一碗药汤,两颗蜜饯,问:“你从宫中走时,不习武不会武,却在这大杀四方,到底是我小瞧了你,从哪学的?”

    “我……跟徐皇后学了一些,还有君子六艺都学了,祖母说我老是看书怕我看傻了,就让我都学,还有些枪法和刀法,箭与骑都是大哥哥教的。”

    胡尚宫凑近她的额头,紧贴在一块,泪珠划过张长清的眼角,有些滴在她的眼中,温热且悲痛。

    “我差点就失去你。”

    过了十几天,张长清背上的伤大好,就是有一道疤狰狞,李氏每每看了都要哭,哭得稀里哗啦,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凉亭里,于谦剥开一个橘子,飘香四溢的橘子味在亭子里散开,张长清喝了一口茶,又吃了一块糕点。

    姚广孝为表歉意特意亲自送来的糕点,吃着就是香甜软糯,好吃得嘞。

    张长清两只眼睛停在橘子上,于谦递过去,自己端茶喝一口,他越发沉默寡言,性子也有些闷。

    “哥哥,我们去放风筝吧。”

    三月里的天,不放风筝可惜了。

    一只风筝追逐着一只风筝,第三次线缠在一块,张长清垂下脑袋,头低下去有些懊恼,她跑着去捡风筝扯动了伤口,疼得弯下腰,于谦的神情紧张,扶起她,忘记了君子礼仪,紧紧抱住她。

    “别让哥哥担心好不好,”于谦的眼睛亮亮的,眼角有泪滴落,眼尾是桃红色。

    张长清把他拉到假山后面,用温暖的指腹给他擦泪,紧张道:“别哭,别哭呀,怎么哭了呢,为什么要哭?”

    于谦一边哭一边抱住她,更在意她背上的伤疤,轻轻抱着抽泣。

    再过几天,于谦踏上回钱塘的路,张长清也好得差不多了,李氏哭来哭去最后哭晕了过去。

    她回到宫中的那夜,太子妃眼中有很多不解,她像个孩子一样左瞧右瞧,长长叹了一口气,问:“真的无事吗,我可不信,让我看看,再让我看看……”

    太子妃恨不得把人扒光了看看,靠着背往里面一看,光是上面就够狰狞了,她忍住哭起身走向书桌,用袖子擦擦泪。

    她心里一阵闷气,让小厨房做了一些热汤和夹糖饼送过来,一道来的还有太子,他见这么多吃的就跟了过来。

    太子妃要把太子赶出去,张长清先一步跪在地上,俯首叩拜道:“太子殿下,奴婢有一事,请太子殿下一闻。”

    太子连忙走上前去,扶起她,轻声细语的说:“快起来孩子,你受了这么大的伤,动到上伤口就不好了。”

    一张桌上,坐了三个人,太子夫妇和张长清,像是害怕别人偷听一样,声音压得极低。

    “有一僧人,叫慈安,他不知是怎么到了钱塘,许是旧臣将他送进钱塘惠安寺,奴婢祖母家中有一旧仆,名唤老李,在钱塘也算有些人脉,据他所说,惠安寺是有个叫慈安的师父,但是在疫大起的时候,慈安师父去给流民超度的路上就死去了,新的慈安出现,钱塘的流民也多了起来。”

    太子妃手里的羹勺掉在碗里,惊得说不出话来,太子一脸镇定,问:“新慈安如今在何处?”

    “湄江观音崖,改名应文和尚,他曾在东明寺待过一段时日,奴婢去东明寺拜佛,曾见一些流民在寺内安安稳稳地睡觉吃饭。”(2)

    “本宫马上就派锦衣卫去。”

    张长清摇头,道:“殿下这次要快,奴婢让于谦快马加鞭赶回去,早在年前就已经看住了他,只怕收到风声乱了,他早就起了疑心。”

    太子起身,又转身问:“你四年前的信,本宫都放在心上,这些年你辛苦了,他当真是……”

    “正如殿下所想,是。”

章节目录

永乐二十二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绒毛企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绒毛企鹅并收藏永乐二十二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