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乘小轿,一个陪嫁丫鬟,梁相宜就这么抬进侯府,嫁给了陆桐生。
从侯府西侧角门进入时,门槛依然高,前面抬轿的小厮猛一使劲儿,后头坐着的相宜慌忙抓紧轿沿,才不至跌坐下去失了颜面。
冬月疾风乍起,帘幔随风无力掀起一角,瞥眼间是肃穆端方的侯府角门,光秃秃的,没有一丝披红挂绿,喜事盈门的样子。
偶尔路过的行人对悄然无息抬进侯府的小轿丝毫不感兴趣,个个加紧脚步匆匆路过,生怕和这侯府沾染上半点儿瓜葛。
不怪路人嫌弃,这忠义侯府看似权势滔天,侯爷是皇上依仗的肱骨之臣,世子陆桐生也曾在户部任侍郎,手握实权,但这世子爷前不久牵扯进一件贪腐案中,身份那般尊贵的他竟也被罢了官,投进大理寺受审,至今已有月余,还没被放出来。
此刻,侯府上下诸人皆一心盼着望京城百姓万莫再记起这曾风光无限的侯府,自然便不会因一商贾之女进门为妾而费心布置。
进府后,小轿晃晃悠悠行了盏茶时间才终于停下来。
“宜娘子,下轿吧。”
轿外响起直爽清脆的仆妇声,随后,一只厚实肥嫩的手伸了进来。
梁相宜搭上那仆妇的手缓缓下轿,入眼间,是一端方大气的内宅正厅,门前古槐青竹掩映,飞檐青瓦斜插其中,更显古朴庄重。
“宜娘子,这边请。”
不等细看,仆妇已搀上她的胳膊,边说话边将她带到了西侧最末的厢房前。
“宜娘子您先暂居于此,过几日,世子爷应会再做安排。”仆妇的声音谦逊却不卑躬。
相宜笑着轻点下头,端直身子瞥了眼身后,看到丫鬟乐棠紧紧跟着,这才抬步进了门脸不大的厢房。
等仆妇安置好一切退下,空旷的房间立时一片静悄悄。
相宜和乐棠对视一眼,谁都没有先开口,两人不约而同的开始打量起整个房间。
屋内陈设只一紫檀方桌并几把方凳,静穆简洁,沉闷的一如这座厅院。
不过,总归是侯府,一侧长案上错落有致的摆着小鼎、玉壶春瓶和一翠色盆景奇石,给这间屋子添上了一丝人气儿。
“姑娘,外间无人了,赶紧起来活络下身子。”
乐棠憋了一路,此刻听到屋外没了一丝声音,于是赶紧出声提醒。
相宜“嗯”了声,站起身来略展了展身子,一双眼睛忍不住看向了窗外景色。
乐棠看她家姑娘这般好奇,于是竹筒倒豆子把这一路来看到的侯府景致统统说了个遍,甚至做了点评。
“姑娘,这侯府够大、威严、气势足,满院奇花异草,甚是雅致有韵味,只是……”
“如何?”相宜好奇的脸上好似还带有几分紧张。
乐棠上前拉住她的手,声音低上几分,“没想象中奢靡,我以为能见识到堆金叠玉、琼宇楼阁那般的奢靡富丽呢!”
相宜“噗嗤”一下笑出声,高悬的心反倒放松了几分,“你又把人家的浑话当了真,我那父亲不过开了几间绸缎铺子,无半点权势,何曾见过勋贵人家是何模样,更别说梁家那群婆子丫鬟,亏你还信她们的胡话。”
乐棠毫不在意,扭身研究起偏案上的那只玉瓶,口中仍不忘辩解几句。
“是大小姐说的,我确实笨,她嘴里的话真真一个字都不能信。只是,这忠义侯府除了院中花花草草有些颜色,房中摆设嘛…委实沉闷简陋了些。”
相宜移步到微开的窗前看向外面,心中不以为意。
她进这侯府不过是一无名无分的侍妾,怎配得上阔气的屋子和摆设。再说,梁家不也是草草把她送来,连身上这件喜服都是梁家下人前几日临时上街买来的。
连生她养她的梁家都没把她这个梁家三姑娘当回事,人侯府自不会在意一个商贾家庶女。
相宜有自知之明,能进侯府,让她和乐棠一日三餐混口饱饭、攒几个小钱便心满意足。
至于其他,再无奢求。
想到饱饭,相宜不由摸了摸微瘪的肚子。梁家大娘子昨晚专门叮嘱喜婆不能给她饭吃,说是为了穿上喜服显身段。
哼!在梁家就没吃过几顿饱饭,连最后出嫁的日子,竟也是饿着肚皮!
当然,陪她一起长大的乐棠自然未能幸免,跟着她没少挨饿受冻。
乐棠研究完那几个品相不凡的摆件儿后,也想起了一直饿着的肚子,转头将主意打上了桌上摆的几盘干果。
“姑娘,红枣、花生、桂圆,瓜子,咱俩把这些吃完,应该管饱。”
相宜及时摁住乐棠伸向干果的手,“再等等。”
虽然填饱肚子是她和乐棠最最重要的事情,但这毕竟是头一日刚进侯府,要想以后在这宅院活的顺当些,凡事还要谨慎稳当些,给自己攒点脸面,往后才好行事。
乐棠恋恋不舍的收回双眼睛和那只手,百无聊赖的重新打量起房间中的每一个物件。
日落西沉,寒日里稀薄的光亮消弭散去,整个屋子幽暗昏黄。
相宜看着乐棠饿的跺着脚满屋子转悠,终是狠下了心,“乐棠,果子,来吃。”
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原本她同意嫁进来就是为了和乐棠能填饱肚子,如果进府第一日就要饿肚子,那她干嘛还要赔上自己进这倒霉的侯府?
乐棠犹豫着正要询问,相宜已拿起颗大枣迅速堵住了她的嘴,于是不再顾忌,两人并排坐下放开吃了起来。
等每盘干果只剩薄薄一层底时,两人犹豫数次,终不舍的收回了手。
乐棠摸摸自己半饱的肚子,出口的话都带着不甘,“侯府无人接亲就算了,怎么进府这么久也没一个人进来说句话,好歹给送口饭吃啊!”
相宜望着黑沉沉的房门外,轻悠悠的吐了句,“总该来掌盏灯的吧。”
掌灯,这是一个很好的理由!于是,无人问津数个时辰后,乐棠踌躇满志的踏出了房门。
依着来时的记忆,她摸出院子,直往正院的方向去,不信找不到一个仆妇下人。
走过穿堂,沿游廊直进府中花苑,沿曲折回转的青石小径一路绕树穿花,终于在不远的偏僻角落里看见了灯光。
上前细看,是正院的下人房,门半掩着,几个丫鬟正围坐着吃饭说话。
“听周妈妈说今日进府的梁家娘子,面善、说话带着三分笑,应该好个好相与的主儿。”
“刚进门,可不得见人三分笑?且看以后吧。”
还没走到跟前儿,乐棠已听到屋内的议论声,于是放慢了脚步,屋内几人浑然不觉,依旧说的热火朝天。
“小门小户一个商贾庶女,能翻出什么水花?再说,咱侯府这是逼急了才选她进门,不然也不会刚敲定不过几日就将人抬进来,不过想着能给侯府冲冲喜,希望上天开恩能保咱们世子爷一命。”
“确实,可惜了咱们世子爷。之前,这望京城多少高门贵女哭着求着、不计身份也想嫁进来,不想老天不开眼,让世子白白背上污名,被罢官进了大理寺,唉!如今便宜了那商贾庶女。”
乐棠直听得两眼两耳呼呼冒火,抿嘴咬牙正要上前理论,却听又一个声音说了话。
“梁家三姑娘进了门就是主子,咱莫要论人是非。再说,我听夫人房里的周嬷嬷说,这宜娘子生的好生标致,性子绵和温婉,以后咱们哪一个拨到她身边侍候,想是不会受罪难过。”
话音刚落,又一个声音附和,“我也听说,当初夫人看上这梁家三姑娘,就是念她长得清隽毓秀,身段好,性子易拿捏,适合纳进府给世子爷尽快开枝散叶。还有她身边那个陪嫁丫头,听说也是个顶耐看的小美人。”
门外的乐棠撇撇嘴,能看出我家姑娘的好,还算你们识货。
她提了衣角,正待上前敲门问好,不防身后传来一清亮干脆的男声,立时打断了屋内说话。
“妄议主子,你们几时学的这般大胆?”
乐棠回身,看到一俊秀高挺的男子大步走来,临近了才发现他脸庞仍带着几分稚嫩,应与她大不了几岁。
那年轻男子瞥了眼乐棠,绕过她进屋厉声训斥几句,又一一吩咐了事情后才转身出来,立到她面前。
“姑娘是?”
“奴婢乐棠,是今日进府的宜娘子身边的侍奉丫鬟。”
年轻男子点点头,“在下易木,分管侯府些微事宜。今日事多,还未及到宜娘子跟前儿问候,不知姑娘此刻出来是有何事?”
乐棠看刚才架势,已知眼前这人在侯府定有几分分量,于是赶紧说了掌灯之事。
易木眉头微皱着听完,随后的话不疾不徐,很是温和周到。
“还请宜娘子和姑娘见谅,这几日府中诸事繁杂,周妈妈担着前庭后院的大小差事,许是忙忘了。这样,我即可安排掌灯,再来安排宜娘子房内的一众事宜。”
说完,他转身欲走,被乐棠急急叫住。
“那个……易大人。”
易木回身低头,清亮的眸子没有丝毫不耐烦,“姑娘以后直接唤我易木即可,可还有他事?”
乐棠因他的和善而长了几分胆,“我家姑娘已一日未进餐,可否安排些饭食啊?”
易木点头给了她一个安定的眼神,“姑娘先请回,诸项吃穿用度,易木片刻送到。”
没遇一分刁难,轻松便把诸事办妥,乐棠自然开心,抬头冲他甜甜一笑,“谢谢易木大人。
不一会儿,易木兑现了他的承诺,将吃食等一应物品送了过去,相宜和乐棠两人这才在侯府彻底安顿下来。
当夜,厢房内黑沉沉的,静的可怕。
相宜和乐棠依偎着挤在床榻一角,硬是不敢合眼。屋里太静了,没有一丝人气,冷冰冰的,总觉得黢黑一片的角落里,似有一头看不见的猛兽窥探着,伺机便会将两人一口吞下。
主仆两人谁都不敢睡,就这么干瞪着眼,直到天边泛起一丝微弱的光,透过窗棂冷冷照亮床边一方黑寂。
相宜再也支撑不住,和乐棠头靠着头,昏昏沉沉睡了过去。
这之后的好几日,这方院落都静的可怕。
没有丫鬟婆子前来伺候,侯府的下人们似乎都有自己忙碌的事务,穿梭于各个院落之间,却鲜有人在她这不起眼的厢房门前驻足。偶有路过的仆妇,也只是眼神匆匆一扫,便又匆匆离去,仿佛这屋内根本无人居住。
相宜和乐棠乐得清净,自己动手,打来清水,简单梳洗。
每日里,只有易木易小管家会来上几趟,送上当日的吃食,寒暄两句,便也匆匆走了。
相宜觉得这样的日子挺好,每日吃食虽素简一些,但足以让她和乐棠吃的饱饱的,再不用饿肚子。
而当初在梁家,因阿娘在她三岁时外出,不幸意外落水离世,自此之后,梁家便对她和乐棠不管不问,将两人一直锁在梁家一个狭小偏院里,扔给一个张嬷嬷照顾。
没了父母依仗,又无人问津,那张嬷嬷自然松散懈怠。最初还一日三餐按时送来并看她们两眼,后来那嬷嬷看梁家下人连饭都不愿给这梁家三姑娘送,也就品出了味,隔几日才过去看她俩一眼,只要人还活着,她便再懒得多过问一句。
相宜和乐棠,就这么饥一顿饱一顿,无人呵护、无人教诲,野草般长到了现在。
至于嫁进侯府做侍妾这件事,相宜是用了些心思和手段,才好不容易为自己和乐棠争取的一块跳板,因此,如今的局面,她无怨无悔。
只是对于那个虽未谋面的世子爷,相宜很是矛盾。
出嫁前,她听梁家下人嘀咕,说是圣上震怒,这侯府世子爷怕是走不出大理寺了,她嫁进侯府便是守活寡。
其实,相宜倒是希望这世子爷一辈子关在大理寺,永远不要出来,这样她和乐棠便能在侯府清清静静过下去,不为其他,只求吃饱穿暖。
可良心又时时折磨着她,因为这个世子爷,她才脱离梁家,他也算自己的救命恩人,自己不为救命恩人祈福,反倒盼着人家一辈子回不了家,好像有些天理难容。
“谁让他横征暴敛,贪墨税银,鱼肉百姓的无耻贪官,就该一辈子烂在大理寺!”
这些时日,只要相宜想到这些,便只能喃喃上这两句话,才能稍稍抑制一下惶惶不安的心。
———
寒风萧瑟,大理寺的朱漆大门“轰”的一声打开,衣衫单薄的陆桐生从里缓缓而出。
大理寺官员们进进出出,却仿若都没看见他一般,径直从他身旁擦肩而过,视若无人。
倒是门内立着的一个衙役用力朝他脚边吐了口浓痰,嘴里不咸不淡的蹦出几个字,“哟,这不是陆侍郎吗?”
说完,他好像才突然意识到自己说错了,抬头拍拍自己的嘴,“瞧我这张臭嘴,哪还有什么侍郎!不过咱大理寺依旧是蓬荜生辉,竟能看到陆世子爷安然无恙从这儿走出去,看来老天今儿是没开眼。”
旁边一人赶紧拉了下衙役的袖子,悄声道,“不要命啦!忠义侯可还是圣上跟前的红人。”
衙役这才撇撇嘴,掸掸干净的衣袖,转身回了门房。
陆桐生好似没听到刚才的话,步履平稳,平常下值一般不紧不慢的出了大理寺,迎面便看到来接他的乔良。
“世子爷,咱回去吧,夫人和侯爷都在家等着了。”
“回吧。”陆桐生回的平静干脆,步履矫健的上了马车,头也不回的直奔侯府而去。
忠义侯府,侯爷陆盼山和夫人许氏没有过多询问儿子在大理寺的受审情况,而是像平常一样,三人一起吃了顿晚饭,然后便让陆桐生回房好生休息。
不是他们做父母的不担心,儿子在大理寺的情况,自有人每日呈报给侯府,如今陆桐生保住一命,能安然无虞的回到家,他们夫妇已知足。至于功名利禄,自没有阖家安康来的重要。
接下来的头等大事,便只剩下那个刚进府的梁家侍妾尽快为侯府开枝散叶,添丁进口了。
从侯府西侧角门进入时,门槛依然高,前面抬轿的小厮猛一使劲儿,后头坐着的相宜慌忙抓紧轿沿,才不至跌坐下去失了颜面。
冬月疾风乍起,帘幔随风无力掀起一角,瞥眼间是肃穆端方的侯府角门,光秃秃的,没有一丝披红挂绿,喜事盈门的样子。
偶尔路过的行人对悄然无息抬进侯府的小轿丝毫不感兴趣,个个加紧脚步匆匆路过,生怕和这侯府沾染上半点儿瓜葛。
不怪路人嫌弃,这忠义侯府看似权势滔天,侯爷是皇上依仗的肱骨之臣,世子陆桐生也曾在户部任侍郎,手握实权,但这世子爷前不久牵扯进一件贪腐案中,身份那般尊贵的他竟也被罢了官,投进大理寺受审,至今已有月余,还没被放出来。
此刻,侯府上下诸人皆一心盼着望京城百姓万莫再记起这曾风光无限的侯府,自然便不会因一商贾之女进门为妾而费心布置。
进府后,小轿晃晃悠悠行了盏茶时间才终于停下来。
“宜娘子,下轿吧。”
轿外响起直爽清脆的仆妇声,随后,一只厚实肥嫩的手伸了进来。
梁相宜搭上那仆妇的手缓缓下轿,入眼间,是一端方大气的内宅正厅,门前古槐青竹掩映,飞檐青瓦斜插其中,更显古朴庄重。
“宜娘子,这边请。”
不等细看,仆妇已搀上她的胳膊,边说话边将她带到了西侧最末的厢房前。
“宜娘子您先暂居于此,过几日,世子爷应会再做安排。”仆妇的声音谦逊却不卑躬。
相宜笑着轻点下头,端直身子瞥了眼身后,看到丫鬟乐棠紧紧跟着,这才抬步进了门脸不大的厢房。
等仆妇安置好一切退下,空旷的房间立时一片静悄悄。
相宜和乐棠对视一眼,谁都没有先开口,两人不约而同的开始打量起整个房间。
屋内陈设只一紫檀方桌并几把方凳,静穆简洁,沉闷的一如这座厅院。
不过,总归是侯府,一侧长案上错落有致的摆着小鼎、玉壶春瓶和一翠色盆景奇石,给这间屋子添上了一丝人气儿。
“姑娘,外间无人了,赶紧起来活络下身子。”
乐棠憋了一路,此刻听到屋外没了一丝声音,于是赶紧出声提醒。
相宜“嗯”了声,站起身来略展了展身子,一双眼睛忍不住看向了窗外景色。
乐棠看她家姑娘这般好奇,于是竹筒倒豆子把这一路来看到的侯府景致统统说了个遍,甚至做了点评。
“姑娘,这侯府够大、威严、气势足,满院奇花异草,甚是雅致有韵味,只是……”
“如何?”相宜好奇的脸上好似还带有几分紧张。
乐棠上前拉住她的手,声音低上几分,“没想象中奢靡,我以为能见识到堆金叠玉、琼宇楼阁那般的奢靡富丽呢!”
相宜“噗嗤”一下笑出声,高悬的心反倒放松了几分,“你又把人家的浑话当了真,我那父亲不过开了几间绸缎铺子,无半点权势,何曾见过勋贵人家是何模样,更别说梁家那群婆子丫鬟,亏你还信她们的胡话。”
乐棠毫不在意,扭身研究起偏案上的那只玉瓶,口中仍不忘辩解几句。
“是大小姐说的,我确实笨,她嘴里的话真真一个字都不能信。只是,这忠义侯府除了院中花花草草有些颜色,房中摆设嘛…委实沉闷简陋了些。”
相宜移步到微开的窗前看向外面,心中不以为意。
她进这侯府不过是一无名无分的侍妾,怎配得上阔气的屋子和摆设。再说,梁家不也是草草把她送来,连身上这件喜服都是梁家下人前几日临时上街买来的。
连生她养她的梁家都没把她这个梁家三姑娘当回事,人侯府自不会在意一个商贾家庶女。
相宜有自知之明,能进侯府,让她和乐棠一日三餐混口饱饭、攒几个小钱便心满意足。
至于其他,再无奢求。
想到饱饭,相宜不由摸了摸微瘪的肚子。梁家大娘子昨晚专门叮嘱喜婆不能给她饭吃,说是为了穿上喜服显身段。
哼!在梁家就没吃过几顿饱饭,连最后出嫁的日子,竟也是饿着肚皮!
当然,陪她一起长大的乐棠自然未能幸免,跟着她没少挨饿受冻。
乐棠研究完那几个品相不凡的摆件儿后,也想起了一直饿着的肚子,转头将主意打上了桌上摆的几盘干果。
“姑娘,红枣、花生、桂圆,瓜子,咱俩把这些吃完,应该管饱。”
相宜及时摁住乐棠伸向干果的手,“再等等。”
虽然填饱肚子是她和乐棠最最重要的事情,但这毕竟是头一日刚进侯府,要想以后在这宅院活的顺当些,凡事还要谨慎稳当些,给自己攒点脸面,往后才好行事。
乐棠恋恋不舍的收回双眼睛和那只手,百无聊赖的重新打量起房间中的每一个物件。
日落西沉,寒日里稀薄的光亮消弭散去,整个屋子幽暗昏黄。
相宜看着乐棠饿的跺着脚满屋子转悠,终是狠下了心,“乐棠,果子,来吃。”
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原本她同意嫁进来就是为了和乐棠能填饱肚子,如果进府第一日就要饿肚子,那她干嘛还要赔上自己进这倒霉的侯府?
乐棠犹豫着正要询问,相宜已拿起颗大枣迅速堵住了她的嘴,于是不再顾忌,两人并排坐下放开吃了起来。
等每盘干果只剩薄薄一层底时,两人犹豫数次,终不舍的收回了手。
乐棠摸摸自己半饱的肚子,出口的话都带着不甘,“侯府无人接亲就算了,怎么进府这么久也没一个人进来说句话,好歹给送口饭吃啊!”
相宜望着黑沉沉的房门外,轻悠悠的吐了句,“总该来掌盏灯的吧。”
掌灯,这是一个很好的理由!于是,无人问津数个时辰后,乐棠踌躇满志的踏出了房门。
依着来时的记忆,她摸出院子,直往正院的方向去,不信找不到一个仆妇下人。
走过穿堂,沿游廊直进府中花苑,沿曲折回转的青石小径一路绕树穿花,终于在不远的偏僻角落里看见了灯光。
上前细看,是正院的下人房,门半掩着,几个丫鬟正围坐着吃饭说话。
“听周妈妈说今日进府的梁家娘子,面善、说话带着三分笑,应该好个好相与的主儿。”
“刚进门,可不得见人三分笑?且看以后吧。”
还没走到跟前儿,乐棠已听到屋内的议论声,于是放慢了脚步,屋内几人浑然不觉,依旧说的热火朝天。
“小门小户一个商贾庶女,能翻出什么水花?再说,咱侯府这是逼急了才选她进门,不然也不会刚敲定不过几日就将人抬进来,不过想着能给侯府冲冲喜,希望上天开恩能保咱们世子爷一命。”
“确实,可惜了咱们世子爷。之前,这望京城多少高门贵女哭着求着、不计身份也想嫁进来,不想老天不开眼,让世子白白背上污名,被罢官进了大理寺,唉!如今便宜了那商贾庶女。”
乐棠直听得两眼两耳呼呼冒火,抿嘴咬牙正要上前理论,却听又一个声音说了话。
“梁家三姑娘进了门就是主子,咱莫要论人是非。再说,我听夫人房里的周嬷嬷说,这宜娘子生的好生标致,性子绵和温婉,以后咱们哪一个拨到她身边侍候,想是不会受罪难过。”
话音刚落,又一个声音附和,“我也听说,当初夫人看上这梁家三姑娘,就是念她长得清隽毓秀,身段好,性子易拿捏,适合纳进府给世子爷尽快开枝散叶。还有她身边那个陪嫁丫头,听说也是个顶耐看的小美人。”
门外的乐棠撇撇嘴,能看出我家姑娘的好,还算你们识货。
她提了衣角,正待上前敲门问好,不防身后传来一清亮干脆的男声,立时打断了屋内说话。
“妄议主子,你们几时学的这般大胆?”
乐棠回身,看到一俊秀高挺的男子大步走来,临近了才发现他脸庞仍带着几分稚嫩,应与她大不了几岁。
那年轻男子瞥了眼乐棠,绕过她进屋厉声训斥几句,又一一吩咐了事情后才转身出来,立到她面前。
“姑娘是?”
“奴婢乐棠,是今日进府的宜娘子身边的侍奉丫鬟。”
年轻男子点点头,“在下易木,分管侯府些微事宜。今日事多,还未及到宜娘子跟前儿问候,不知姑娘此刻出来是有何事?”
乐棠看刚才架势,已知眼前这人在侯府定有几分分量,于是赶紧说了掌灯之事。
易木眉头微皱着听完,随后的话不疾不徐,很是温和周到。
“还请宜娘子和姑娘见谅,这几日府中诸事繁杂,周妈妈担着前庭后院的大小差事,许是忙忘了。这样,我即可安排掌灯,再来安排宜娘子房内的一众事宜。”
说完,他转身欲走,被乐棠急急叫住。
“那个……易大人。”
易木回身低头,清亮的眸子没有丝毫不耐烦,“姑娘以后直接唤我易木即可,可还有他事?”
乐棠因他的和善而长了几分胆,“我家姑娘已一日未进餐,可否安排些饭食啊?”
易木点头给了她一个安定的眼神,“姑娘先请回,诸项吃穿用度,易木片刻送到。”
没遇一分刁难,轻松便把诸事办妥,乐棠自然开心,抬头冲他甜甜一笑,“谢谢易木大人。
不一会儿,易木兑现了他的承诺,将吃食等一应物品送了过去,相宜和乐棠两人这才在侯府彻底安顿下来。
当夜,厢房内黑沉沉的,静的可怕。
相宜和乐棠依偎着挤在床榻一角,硬是不敢合眼。屋里太静了,没有一丝人气,冷冰冰的,总觉得黢黑一片的角落里,似有一头看不见的猛兽窥探着,伺机便会将两人一口吞下。
主仆两人谁都不敢睡,就这么干瞪着眼,直到天边泛起一丝微弱的光,透过窗棂冷冷照亮床边一方黑寂。
相宜再也支撑不住,和乐棠头靠着头,昏昏沉沉睡了过去。
这之后的好几日,这方院落都静的可怕。
没有丫鬟婆子前来伺候,侯府的下人们似乎都有自己忙碌的事务,穿梭于各个院落之间,却鲜有人在她这不起眼的厢房门前驻足。偶有路过的仆妇,也只是眼神匆匆一扫,便又匆匆离去,仿佛这屋内根本无人居住。
相宜和乐棠乐得清净,自己动手,打来清水,简单梳洗。
每日里,只有易木易小管家会来上几趟,送上当日的吃食,寒暄两句,便也匆匆走了。
相宜觉得这样的日子挺好,每日吃食虽素简一些,但足以让她和乐棠吃的饱饱的,再不用饿肚子。
而当初在梁家,因阿娘在她三岁时外出,不幸意外落水离世,自此之后,梁家便对她和乐棠不管不问,将两人一直锁在梁家一个狭小偏院里,扔给一个张嬷嬷照顾。
没了父母依仗,又无人问津,那张嬷嬷自然松散懈怠。最初还一日三餐按时送来并看她们两眼,后来那嬷嬷看梁家下人连饭都不愿给这梁家三姑娘送,也就品出了味,隔几日才过去看她俩一眼,只要人还活着,她便再懒得多过问一句。
相宜和乐棠,就这么饥一顿饱一顿,无人呵护、无人教诲,野草般长到了现在。
至于嫁进侯府做侍妾这件事,相宜是用了些心思和手段,才好不容易为自己和乐棠争取的一块跳板,因此,如今的局面,她无怨无悔。
只是对于那个虽未谋面的世子爷,相宜很是矛盾。
出嫁前,她听梁家下人嘀咕,说是圣上震怒,这侯府世子爷怕是走不出大理寺了,她嫁进侯府便是守活寡。
其实,相宜倒是希望这世子爷一辈子关在大理寺,永远不要出来,这样她和乐棠便能在侯府清清静静过下去,不为其他,只求吃饱穿暖。
可良心又时时折磨着她,因为这个世子爷,她才脱离梁家,他也算自己的救命恩人,自己不为救命恩人祈福,反倒盼着人家一辈子回不了家,好像有些天理难容。
“谁让他横征暴敛,贪墨税银,鱼肉百姓的无耻贪官,就该一辈子烂在大理寺!”
这些时日,只要相宜想到这些,便只能喃喃上这两句话,才能稍稍抑制一下惶惶不安的心。
———
寒风萧瑟,大理寺的朱漆大门“轰”的一声打开,衣衫单薄的陆桐生从里缓缓而出。
大理寺官员们进进出出,却仿若都没看见他一般,径直从他身旁擦肩而过,视若无人。
倒是门内立着的一个衙役用力朝他脚边吐了口浓痰,嘴里不咸不淡的蹦出几个字,“哟,这不是陆侍郎吗?”
说完,他好像才突然意识到自己说错了,抬头拍拍自己的嘴,“瞧我这张臭嘴,哪还有什么侍郎!不过咱大理寺依旧是蓬荜生辉,竟能看到陆世子爷安然无恙从这儿走出去,看来老天今儿是没开眼。”
旁边一人赶紧拉了下衙役的袖子,悄声道,“不要命啦!忠义侯可还是圣上跟前的红人。”
衙役这才撇撇嘴,掸掸干净的衣袖,转身回了门房。
陆桐生好似没听到刚才的话,步履平稳,平常下值一般不紧不慢的出了大理寺,迎面便看到来接他的乔良。
“世子爷,咱回去吧,夫人和侯爷都在家等着了。”
“回吧。”陆桐生回的平静干脆,步履矫健的上了马车,头也不回的直奔侯府而去。
忠义侯府,侯爷陆盼山和夫人许氏没有过多询问儿子在大理寺的受审情况,而是像平常一样,三人一起吃了顿晚饭,然后便让陆桐生回房好生休息。
不是他们做父母的不担心,儿子在大理寺的情况,自有人每日呈报给侯府,如今陆桐生保住一命,能安然无虞的回到家,他们夫妇已知足。至于功名利禄,自没有阖家安康来的重要。
接下来的头等大事,便只剩下那个刚进府的梁家侍妾尽快为侯府开枝散叶,添丁进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