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煊的身影消失在长廊后,魏家贵女们戚戚然的互相对视几眼,失落的回了各自的院子。
顾氏面无表情,静静的站在魏煊离去的地方,雍容华贵的脸好似一尊无悲无喜的泥塑。
姜妩知道这位面相慈和的婆母绝非轻易善罢甘休之人,果不其然顾氏待众人走后,堂而皇之的率着姜妩和身边几位嬷嬷往魏煊离开的地方走去。
在身后脚步声传来的瞬间,魏煊便已有察觉,身边副将的手已经握在长刀之上。
顾氏却恍若未闻,眸色中带有一丝胁迫:“煊儿,荣儿身死平州,我与你爹白发人送黑发人,心中不胜哀痛,幸而你安然无恙,平安归来,你怎可不顾天伦之情、这般冷淡?”
“即便你我之间并非亲生,可你和魏芷二人,小时皆在我的照看下长大,你少年征战,日日冲锋陷阵,我无一夜可安眠度日,每日吃斋念佛乞求佛祖庇佑。”
魏煊止住步子,缓缓转过身,似笑非笑的看着顾氏,眉眼中难得积聚了一丝躁意。
他敛着眉,目光转而变得寒凉,玩味念道:“庇佑?”
幼时那段阴暗可怖的记忆重新浮现在脑海中,魏煊只觉身上有什么东西不受控制的冲击叫嚣着,可怖的痛感瞬间蔓延全身,他的手无声的攥紧了一瞬,手上的青筋毕露。
顾氏与将军交谈之时,姜妩一个小喽啰自然不会找存在感,可是此刻她不由自主的颤了一下。那一瞬间,她清楚吗察觉到了将军身上深沉可怖的杀意。
顾氏也察觉到了不对,猝然停住口中的话。
魏煊冷然的看着顾氏,将身上那种痛苦极力压制下去,“此次归京,除奉圣上之命,亦有休养疗愈的打算,我与夫人积怨难消,见之不喜,夫人若不安分守己,煊不介意到顾安面前讨个公道。”
顾安乃顾氏家族的家主,是顾氏的嫡亲叔父,也是顾家之中功勋最显著的老将。魏煊对女眷之流向来礼让三分,对她们身后的家族可就不那么谦让了。
魏煊十七岁大胜归朝那年,魏芷在家宴上被顾家宾客蓄意欺凌,次日顾家几个欺男霸女的纨绔子弟便打入狱中,在魏煊手下废去了半条命。
顾氏噤若寒蝉,出了一身的冷汗。
魏煊懒懒的收回视线,转身离开,只是目光在看向顾氏身边的姜妩时,略微诧异。
方才在人群中泯然众人的少女在一伙膀大腰圆的嬷嬷中显得格外清丽,由于距离的缘故,魏煊瞧见了她那双柔软小巧的手紧张不安的捏着一方帕子,低眉敛目,满面惊惶,没有半分攻击性。
魏煊难得多看了几眼,也不知顾氏从哪里寻出一个怯弱绵软的少女。
那少女垂着脑袋,瞧上去温驯柔软,倒是不令人讨厌,不过顾氏手下之人良善之心保得住多久?只是早一时晚一时罢了。
人心易变,也许要不了多久,这少女就会变得面目全非起来。
魏煊失了兴致,再度离开,这次他身后的副将没有跟着,而是留了下来。
副将抽出了雪亮的长刀,对着顾氏和姜妩等人道:“夫人,得罪了。”
顾氏不甘心的瞪了副将一眼,愤而转身,姜妩宛若一只茫然不安的雏鸟紧紧张张的跟了上去。
国公府比她预料之中的还要可怖,原以为自己顶多受些刁难折磨,可顾氏那不甘癫狂的神色,让她觉得自己正在卷入一个巨大而又可怖的灾厄之中。
国公府的东西两府以巨大的高墙相阻,素日东府的园门落了锁,极少打开,今日却园门大开,魏煊一路畅通无阻的回到了东府里的凝霜阁之中。
此处是他住了十余年的地方,回了凝霜阁后,伺候魏芷的管事为难的走了过来,说魏芷染病,此时正在养病,见不了人。
魏煊不甚在意的挥手,没有追究降罪的打算。说是养病,此刻怕是不知到哪里撒野去了。
魏煊没有令人大张旗鼓的寻魏芷回来,吩咐人熬煮祛毒的汤药后,他便沉定的坐在榻上调息休养了。
不知过了多久,有人端着药走了过来,“将军,药熬好了。”
来人是魏煊的身边的副将卢定,精通岐黄之术,是魏煊身边极受重视的亲随。
魏煊睁开眼,接过卢定手中的瓷碗,一饮而尽。
卢定有些担忧的道:“将军,此药这月您已服过一次了,若是长此以往,不加节制,日后便离不了这药了。”
卢定尚有一言,还未说出,那便是这药用的多了,有朝一日便会失了药效,此药本就伤身,可抑奇毒,无非是以毒攻毒,若在解药始终配不出,将军的身子总一日会受毒反噬。
魏煊淡然开口:“朝中局势不明,我真正的伤势不可透露出去。”
眼下盛朝看着风平浪静,不过是忌惮他的名望,忌惮盛朝边关穷凶极恶的外族。
京中的这些酒囊饭袋在锦衣玉食中早被养废了,傲慢自大,为着争权夺势打的头破血流,全然不知外族那伙茹毛饮血之辈各个贪婪弑杀,一旦攻破防线,后果不堪设想。
可悲的是盛朝之主,大盛的皇帝沉浸在花团锦簇的旷世盛景之中,看不见盛况下涌动的阴影,一心想着巩固皇权,打压所有对皇权不利的人。
卢定无奈的叹了一口气,“也不知外族从哪里弄出这等骇人的毒来,竟以心绪为毒,令人爱恨憎恶放大数倍,这是以人心为刀,令人自伤,当真阴毒,人非木石怎可做到全无波动。”
魏煊平静的看着卢定,无甚在意,他本就凉薄淡漠,除了在意的人和事,其余的事很难令他动摇。
今日心绪难平,无非是对迫不得已归京心中存了不满,再加上顾氏不知天高地厚过来胡搅蛮缠,这才招致了此事。
平静的想着方才的事,魏煊的心宛若寂静的寒潭一般,清晰而又冷漠的想着石公公那张笑里藏刀的脸,顾夫人那怨恨却又难言的目光,还有那群便宜妹妹们那露骨垂涎的姿态。
魏煊觉得无趣,正要打发走卢定处理军务。却不知怎么忽然想起了那个可怜兮兮的娇弱少女。
卢定并未错过魏煊脸上的兴趣,在这一瞬间他想起了将军在那个少女跟上投去的淡淡的眼神。
倘若这毒以人心为刀,那是否可以人心为药引,愤怒不满使人自伤,那欢愉和喜悦是否能帮将军克制毒药呢?
卢定试探道:“将军日后要在凝霜阁里休养,东府仆从丫鬟本就人手不足,往凝霜阁里调派后,芷姑娘身边定然少人,今日顾夫人身边有一少女灵秀机灵,可否将其调入东府之中?”
卢定说的含蓄,魏煊却将自己副将的打算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他意有所指的看着卢定一眼,他不否认那个少女的确引起了他几分兴趣,可人心易变,他不喜欢不受控制的变化。
卢定看出魏煊的警告,不敢僭越,乖乖退下了。
魏煊在药物带来的平静中专注的看着军报,将心底那丝小小的莫名心悸压了下去。
这一看便是两个时辰,暮色四合,一个醉醺醺的人大摇大摆的在凝霜阁外大声嚷叫起来,魏煊猜到了什么,捏了一下眉心,“卢定,将人放进来吧。”
来人很快走了进来,身着绫罗绸缎,腰间缀着名贵宝玉,即使眼角生着一些细纹,却依旧风度翩翩,朗然若日月。
这人是魏煊的生父,如今的国公爷魏玉,即使平庸无能,可他在盛朝里依旧是众人不敢轻易得罪的贵人。
原因无他,此人天生好命,风流薄情,却有一个立下汗马功劳的父亲,及冠之时凭着一张如玉的容颜迎娶了长公主风光无限,即使是长公主触怒新帝,国公府被人打压之时,魏玉依旧凭着那张极具欺骗性的脸轻而易举的靠着联姻站稳了脚。
最后更是因为魏煊,在盛朝更是煊赫尊贵,无人敢惹。
魏玉一身酒气,对着凌厉冷峻的儿子道,“你在崖州打了胜仗,歼灭外族数万人,如此不世之功,怎可不大摆筵席,昭告天下。”
魏玉醉醺醺的看着魏煊,混沌的眸子里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嫉恨。
这般不世之功,为何偏偏生在那个贱妇所生的儿子的身上,倘若是那天资生在他身上,那些无上荣光由他魏玉所创,那该是何等滋味。
可惜天意弄人,竟让魏煊这等冷心冷肺之人立下这不世之功。眼下他虽被盛朝权贵们的谄媚与讨好,可那一切都是冲着魏煊的面子,这一切的荣光与功勋在史书上终归记不到他头上。
魏煊声音平平,“崖州一战,圣上已经赐下封赏,所赏黄金我已尽数赐给伤残军士。”
魏玉一惊,旋即勃然大怒,“我魏府的赏赐,为何留给那等无用的废物小兵?魏煊,你被名望冲昏了脑袋了?那可是五万两黄金,足够荫蔽我魏家子弟好几代。”
魏煊垂眸看了一眼手中的军报,“若我没有记错,娘亲死后,被皇室除名,您为了自保,早已上书将我和魏芷一起除名,不过是看在太后的旨意下,才令我和魏芷留在了国公府。”
魏煊极为平静,仿佛在说陌生人似的,“如今我和魏芷早已不在国公府族谱之上,以大盛律法而言,我与贵府的子弟似乎没有什么牵扯。”
魏玉闻言气短,偏偏事实无可辩驳,如今魏煊与国公府之间的联系还是圣上为了牵制魏煊,才令魏煊与国公府只是分府而居,并未重新立府。
想到这一层,魏玉忽然清楚了,后怕极了,魏煊没了国公府无伤大雅,可国公府没了魏煊,那就是失了依仗,只剩一个岌岌可危的花架子。
魏玉冷静了,声音和缓道:“你我同脉相连,爹也是年轻,慌了手脚,当时你娘做下那等伤风败俗之事,我也是一时之气,毕竟我只是平庸之人,不似你这般冷静决断,无所不能。”
魏煊放下了手中的信纸,脸上似凝了寒冰,魏玉一慌,暗恨自己最笨,又提了那人,打了自己的嘴巴一下,讨好道,“冤家宜解不宜结,一家人哪来的深仇大恨,我听魏芷这几日身子不好,定是在园子里闷的久了,我让西府里的小辈们来探望她,挑个与她志趣相投的作伴也好。”
魏煊看着魏玉那一脸讨好却又别有用心的眼神,心中生厌,可那股子厌恶在药物的压制下堵在心中,只觉得闷堵的厉害。
早知道魏玉目光短浅,却不知他竟如此浅薄。盛极必衰的道理他难道一点也不懂吗?皇帝度量小,这几年在军中做了不少小动作。
此次崖州一战,为了打压他,皇帝不顾士兵折损将他召了回来,显然耐性已经不多了。这时候急不可耐的同他演一出东西两府和睦相处的戏码,岂非自寻死路?
罢了,魏玉非要和东府绑在一起,那便顺其自然好了。有了国公府这块挡箭牌,皇帝为求制衡,一时半刻也做不出激进的举动。
至于日后国公府西府那些人的死活,可就不在他考虑之列了。
见魏煊没有反对,魏玉大松了一口气,便知道此事有谱了。他国公府终于和魏煊攀上了关系,前途可期。
魏玉心中大喜,回到西府时便将此事说给一众妻妾,一时间西府众人兴奋不已,对府中的任何人而言,东府就是青云梯,就是她们日后争权夺利的筹码,谁能轻易放弃这等几乎。
与此同时,南光堂中只有顾氏脸色阴沉,她膝下只有魏荣一子,哪来的攀附的棋子,可惜这般好的机会竟要沦落到那伙人手中,真是令人不悦。
南光堂不远处的兰苑中,苏嬷嬷遥看着热闹繁盛的南光堂,回过头不满的看了一眼站规矩的姜妩一眼,嘟囔道,“这么简单的规矩学了半日都学不会,如何配的上荣小公子?”
姜妩撑着疲惫麻木的身子,温顺的受了苏嬷嬷的指责。
自从入了国公府后,她便被带到了兰苑,从午时一直被苏嬷嬷盯着学规矩。
从苏嬷嬷怨怼不满的态度中,姜妩隐约明白她这是被放逐了,顾夫人不满意她的身世,并不打算让她出现在人前,准备将她禁锢在兰苑中,老老实实的给魏荣守节。
高门大户之中所有人的前途与主子的看重密不可分,苏嬷嬷作为南光堂里的管事嬷嬷,时常在主母面前露脸,前途本来不可限量,这次突然被贬黜到兰苑中,看顾一个没起色的弃子,自然难消此恨。
而她这个一无所有,兢兢业业的小娘子面对这位颇有实权的管事嬷嬷,只有躺平任其良心发现。
也许在兰苑呆久了,苏嬷嬷的怨恨消解了,不再稀罕以欺辱她为乐,她想要的安生的日子就能来了。
以平民之身在国公府立足,怕是只有忍和熬这两个秘诀了,还好在这两件事上,她的涵养还不错。
顾氏面无表情,静静的站在魏煊离去的地方,雍容华贵的脸好似一尊无悲无喜的泥塑。
姜妩知道这位面相慈和的婆母绝非轻易善罢甘休之人,果不其然顾氏待众人走后,堂而皇之的率着姜妩和身边几位嬷嬷往魏煊离开的地方走去。
在身后脚步声传来的瞬间,魏煊便已有察觉,身边副将的手已经握在长刀之上。
顾氏却恍若未闻,眸色中带有一丝胁迫:“煊儿,荣儿身死平州,我与你爹白发人送黑发人,心中不胜哀痛,幸而你安然无恙,平安归来,你怎可不顾天伦之情、这般冷淡?”
“即便你我之间并非亲生,可你和魏芷二人,小时皆在我的照看下长大,你少年征战,日日冲锋陷阵,我无一夜可安眠度日,每日吃斋念佛乞求佛祖庇佑。”
魏煊止住步子,缓缓转过身,似笑非笑的看着顾氏,眉眼中难得积聚了一丝躁意。
他敛着眉,目光转而变得寒凉,玩味念道:“庇佑?”
幼时那段阴暗可怖的记忆重新浮现在脑海中,魏煊只觉身上有什么东西不受控制的冲击叫嚣着,可怖的痛感瞬间蔓延全身,他的手无声的攥紧了一瞬,手上的青筋毕露。
顾氏与将军交谈之时,姜妩一个小喽啰自然不会找存在感,可是此刻她不由自主的颤了一下。那一瞬间,她清楚吗察觉到了将军身上深沉可怖的杀意。
顾氏也察觉到了不对,猝然停住口中的话。
魏煊冷然的看着顾氏,将身上那种痛苦极力压制下去,“此次归京,除奉圣上之命,亦有休养疗愈的打算,我与夫人积怨难消,见之不喜,夫人若不安分守己,煊不介意到顾安面前讨个公道。”
顾安乃顾氏家族的家主,是顾氏的嫡亲叔父,也是顾家之中功勋最显著的老将。魏煊对女眷之流向来礼让三分,对她们身后的家族可就不那么谦让了。
魏煊十七岁大胜归朝那年,魏芷在家宴上被顾家宾客蓄意欺凌,次日顾家几个欺男霸女的纨绔子弟便打入狱中,在魏煊手下废去了半条命。
顾氏噤若寒蝉,出了一身的冷汗。
魏煊懒懒的收回视线,转身离开,只是目光在看向顾氏身边的姜妩时,略微诧异。
方才在人群中泯然众人的少女在一伙膀大腰圆的嬷嬷中显得格外清丽,由于距离的缘故,魏煊瞧见了她那双柔软小巧的手紧张不安的捏着一方帕子,低眉敛目,满面惊惶,没有半分攻击性。
魏煊难得多看了几眼,也不知顾氏从哪里寻出一个怯弱绵软的少女。
那少女垂着脑袋,瞧上去温驯柔软,倒是不令人讨厌,不过顾氏手下之人良善之心保得住多久?只是早一时晚一时罢了。
人心易变,也许要不了多久,这少女就会变得面目全非起来。
魏煊失了兴致,再度离开,这次他身后的副将没有跟着,而是留了下来。
副将抽出了雪亮的长刀,对着顾氏和姜妩等人道:“夫人,得罪了。”
顾氏不甘心的瞪了副将一眼,愤而转身,姜妩宛若一只茫然不安的雏鸟紧紧张张的跟了上去。
国公府比她预料之中的还要可怖,原以为自己顶多受些刁难折磨,可顾氏那不甘癫狂的神色,让她觉得自己正在卷入一个巨大而又可怖的灾厄之中。
国公府的东西两府以巨大的高墙相阻,素日东府的园门落了锁,极少打开,今日却园门大开,魏煊一路畅通无阻的回到了东府里的凝霜阁之中。
此处是他住了十余年的地方,回了凝霜阁后,伺候魏芷的管事为难的走了过来,说魏芷染病,此时正在养病,见不了人。
魏煊不甚在意的挥手,没有追究降罪的打算。说是养病,此刻怕是不知到哪里撒野去了。
魏煊没有令人大张旗鼓的寻魏芷回来,吩咐人熬煮祛毒的汤药后,他便沉定的坐在榻上调息休养了。
不知过了多久,有人端着药走了过来,“将军,药熬好了。”
来人是魏煊的身边的副将卢定,精通岐黄之术,是魏煊身边极受重视的亲随。
魏煊睁开眼,接过卢定手中的瓷碗,一饮而尽。
卢定有些担忧的道:“将军,此药这月您已服过一次了,若是长此以往,不加节制,日后便离不了这药了。”
卢定尚有一言,还未说出,那便是这药用的多了,有朝一日便会失了药效,此药本就伤身,可抑奇毒,无非是以毒攻毒,若在解药始终配不出,将军的身子总一日会受毒反噬。
魏煊淡然开口:“朝中局势不明,我真正的伤势不可透露出去。”
眼下盛朝看着风平浪静,不过是忌惮他的名望,忌惮盛朝边关穷凶极恶的外族。
京中的这些酒囊饭袋在锦衣玉食中早被养废了,傲慢自大,为着争权夺势打的头破血流,全然不知外族那伙茹毛饮血之辈各个贪婪弑杀,一旦攻破防线,后果不堪设想。
可悲的是盛朝之主,大盛的皇帝沉浸在花团锦簇的旷世盛景之中,看不见盛况下涌动的阴影,一心想着巩固皇权,打压所有对皇权不利的人。
卢定无奈的叹了一口气,“也不知外族从哪里弄出这等骇人的毒来,竟以心绪为毒,令人爱恨憎恶放大数倍,这是以人心为刀,令人自伤,当真阴毒,人非木石怎可做到全无波动。”
魏煊平静的看着卢定,无甚在意,他本就凉薄淡漠,除了在意的人和事,其余的事很难令他动摇。
今日心绪难平,无非是对迫不得已归京心中存了不满,再加上顾氏不知天高地厚过来胡搅蛮缠,这才招致了此事。
平静的想着方才的事,魏煊的心宛若寂静的寒潭一般,清晰而又冷漠的想着石公公那张笑里藏刀的脸,顾夫人那怨恨却又难言的目光,还有那群便宜妹妹们那露骨垂涎的姿态。
魏煊觉得无趣,正要打发走卢定处理军务。却不知怎么忽然想起了那个可怜兮兮的娇弱少女。
卢定并未错过魏煊脸上的兴趣,在这一瞬间他想起了将军在那个少女跟上投去的淡淡的眼神。
倘若这毒以人心为刀,那是否可以人心为药引,愤怒不满使人自伤,那欢愉和喜悦是否能帮将军克制毒药呢?
卢定试探道:“将军日后要在凝霜阁里休养,东府仆从丫鬟本就人手不足,往凝霜阁里调派后,芷姑娘身边定然少人,今日顾夫人身边有一少女灵秀机灵,可否将其调入东府之中?”
卢定说的含蓄,魏煊却将自己副将的打算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他意有所指的看着卢定一眼,他不否认那个少女的确引起了他几分兴趣,可人心易变,他不喜欢不受控制的变化。
卢定看出魏煊的警告,不敢僭越,乖乖退下了。
魏煊在药物带来的平静中专注的看着军报,将心底那丝小小的莫名心悸压了下去。
这一看便是两个时辰,暮色四合,一个醉醺醺的人大摇大摆的在凝霜阁外大声嚷叫起来,魏煊猜到了什么,捏了一下眉心,“卢定,将人放进来吧。”
来人很快走了进来,身着绫罗绸缎,腰间缀着名贵宝玉,即使眼角生着一些细纹,却依旧风度翩翩,朗然若日月。
这人是魏煊的生父,如今的国公爷魏玉,即使平庸无能,可他在盛朝里依旧是众人不敢轻易得罪的贵人。
原因无他,此人天生好命,风流薄情,却有一个立下汗马功劳的父亲,及冠之时凭着一张如玉的容颜迎娶了长公主风光无限,即使是长公主触怒新帝,国公府被人打压之时,魏玉依旧凭着那张极具欺骗性的脸轻而易举的靠着联姻站稳了脚。
最后更是因为魏煊,在盛朝更是煊赫尊贵,无人敢惹。
魏玉一身酒气,对着凌厉冷峻的儿子道,“你在崖州打了胜仗,歼灭外族数万人,如此不世之功,怎可不大摆筵席,昭告天下。”
魏玉醉醺醺的看着魏煊,混沌的眸子里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嫉恨。
这般不世之功,为何偏偏生在那个贱妇所生的儿子的身上,倘若是那天资生在他身上,那些无上荣光由他魏玉所创,那该是何等滋味。
可惜天意弄人,竟让魏煊这等冷心冷肺之人立下这不世之功。眼下他虽被盛朝权贵们的谄媚与讨好,可那一切都是冲着魏煊的面子,这一切的荣光与功勋在史书上终归记不到他头上。
魏煊声音平平,“崖州一战,圣上已经赐下封赏,所赏黄金我已尽数赐给伤残军士。”
魏玉一惊,旋即勃然大怒,“我魏府的赏赐,为何留给那等无用的废物小兵?魏煊,你被名望冲昏了脑袋了?那可是五万两黄金,足够荫蔽我魏家子弟好几代。”
魏煊垂眸看了一眼手中的军报,“若我没有记错,娘亲死后,被皇室除名,您为了自保,早已上书将我和魏芷一起除名,不过是看在太后的旨意下,才令我和魏芷留在了国公府。”
魏煊极为平静,仿佛在说陌生人似的,“如今我和魏芷早已不在国公府族谱之上,以大盛律法而言,我与贵府的子弟似乎没有什么牵扯。”
魏玉闻言气短,偏偏事实无可辩驳,如今魏煊与国公府之间的联系还是圣上为了牵制魏煊,才令魏煊与国公府只是分府而居,并未重新立府。
想到这一层,魏玉忽然清楚了,后怕极了,魏煊没了国公府无伤大雅,可国公府没了魏煊,那就是失了依仗,只剩一个岌岌可危的花架子。
魏玉冷静了,声音和缓道:“你我同脉相连,爹也是年轻,慌了手脚,当时你娘做下那等伤风败俗之事,我也是一时之气,毕竟我只是平庸之人,不似你这般冷静决断,无所不能。”
魏煊放下了手中的信纸,脸上似凝了寒冰,魏玉一慌,暗恨自己最笨,又提了那人,打了自己的嘴巴一下,讨好道,“冤家宜解不宜结,一家人哪来的深仇大恨,我听魏芷这几日身子不好,定是在园子里闷的久了,我让西府里的小辈们来探望她,挑个与她志趣相投的作伴也好。”
魏煊看着魏玉那一脸讨好却又别有用心的眼神,心中生厌,可那股子厌恶在药物的压制下堵在心中,只觉得闷堵的厉害。
早知道魏玉目光短浅,却不知他竟如此浅薄。盛极必衰的道理他难道一点也不懂吗?皇帝度量小,这几年在军中做了不少小动作。
此次崖州一战,为了打压他,皇帝不顾士兵折损将他召了回来,显然耐性已经不多了。这时候急不可耐的同他演一出东西两府和睦相处的戏码,岂非自寻死路?
罢了,魏玉非要和东府绑在一起,那便顺其自然好了。有了国公府这块挡箭牌,皇帝为求制衡,一时半刻也做不出激进的举动。
至于日后国公府西府那些人的死活,可就不在他考虑之列了。
见魏煊没有反对,魏玉大松了一口气,便知道此事有谱了。他国公府终于和魏煊攀上了关系,前途可期。
魏玉心中大喜,回到西府时便将此事说给一众妻妾,一时间西府众人兴奋不已,对府中的任何人而言,东府就是青云梯,就是她们日后争权夺利的筹码,谁能轻易放弃这等几乎。
与此同时,南光堂中只有顾氏脸色阴沉,她膝下只有魏荣一子,哪来的攀附的棋子,可惜这般好的机会竟要沦落到那伙人手中,真是令人不悦。
南光堂不远处的兰苑中,苏嬷嬷遥看着热闹繁盛的南光堂,回过头不满的看了一眼站规矩的姜妩一眼,嘟囔道,“这么简单的规矩学了半日都学不会,如何配的上荣小公子?”
姜妩撑着疲惫麻木的身子,温顺的受了苏嬷嬷的指责。
自从入了国公府后,她便被带到了兰苑,从午时一直被苏嬷嬷盯着学规矩。
从苏嬷嬷怨怼不满的态度中,姜妩隐约明白她这是被放逐了,顾夫人不满意她的身世,并不打算让她出现在人前,准备将她禁锢在兰苑中,老老实实的给魏荣守节。
高门大户之中所有人的前途与主子的看重密不可分,苏嬷嬷作为南光堂里的管事嬷嬷,时常在主母面前露脸,前途本来不可限量,这次突然被贬黜到兰苑中,看顾一个没起色的弃子,自然难消此恨。
而她这个一无所有,兢兢业业的小娘子面对这位颇有实权的管事嬷嬷,只有躺平任其良心发现。
也许在兰苑呆久了,苏嬷嬷的怨恨消解了,不再稀罕以欺辱她为乐,她想要的安生的日子就能来了。
以平民之身在国公府立足,怕是只有忍和熬这两个秘诀了,还好在这两件事上,她的涵养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