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北安的到来,无疑是解了李如卿的燃眉之急。
他带来的湘州军虽不甚多,但胜在强悍,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敢拿着头颅去战场上换命。
李如卿与岳北安短暂的相聚了一天,便立刻兵分两路。
岳北安带着湘州军一路往北,朝着悄悄集结在居庸关的匈奴人杀去。
李如卿带着亲卫,一路疾驰赶回望京。
此后半年,望京如锅中沸汤,民生煎熬至极。
先是晋王逼宫,皇城的火烧了三天三夜。
圣上在永宁侯的护卫中镇压下了这场叛变,晋王逼宫失败,被处以极刑。
传闻中病重的永宁侯身子渐渐好了起来,圣上却一病不起,整日连一句话都说不清楚。
国不可一日无主。
永宁侯接圣上旨意,作为摄政王,统管一切国事。
这圣旨下的不明不白,且不说圣上还有三子,虽年岁小,但也不至于不谙世事,何故要一个异性外人监国?
质疑的人不是没有,但都活不过第二日。
京中的世家被杀了大半,望京的护城河都变成了血色。
无人敢再言。
直到平阳郡主入京,情况才有了好转。
永宁侯接平阳郡主入宫。
不知二人谈了什么,殿外侍候的宫女们战战兢兢跪了一夜,只知道殿内争吵激烈。
三日后,圣上下旨,皇位禅让于永宁侯。
同天,永宁侯下旨,迎娶平阳君主,尊为皇后。
满朝哗然。
纵使知道永宁侯大逆不道,敢谋朝篡位,但她与平阳郡主皆为女子,如何能成婚?
有言官上奏谏言,朝堂上周禾并未呵斥。
然而那言官回家后,夜里便被灭门。
京中有妄议这门婚事的,皆被杀的一干二净。
人人自危。
被囚禁于宫中的李如卿缺并不如别人所想的那般煎熬。
负责看守她的是曾经的老熟人,韩山。
李如卿在等。
等居庸关大捷的消息。
饶是周禾能将朝堂玩弄于股掌之上,但西北五洲的战事不作假,她整日忙于西北战事,要调兵,要集粮,要征兵,无暇顾及其他,二人的婚事搁置。
单从这一点上,周禾倒是比前任皇帝好上许多。
半月后,居庸关大捷的消息传回望京。
周禾立即下旨,命岳北安前往冀州,襄助李家军击退大金。
李如卿仍旧在宫中闲散的喝茶赏花,只是偶尔会擦一擦配剑乾坤。
她知道,乾坤出鞘的日子快到了。
居庸关大捷后,周禾终于能抽出时间来筹备二人的大婚。
这桩前所未有的婚事,让整个望京蒙上了一层名叫诡异的面纱。
坊间生意依旧热闹,只是个个都不敢多说一句,但凡抱怨一句,不出三刻就有身着官服的人上门拿人。
谛听楼,直属周禾。
大婚这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周禾罕见的有些紧张,身上的喜服一层套一层,她对镜端详整理的许久,才来到了李如卿居住的寝殿。
殿内十分安静。
周禾知道李如卿不愿意,但她觉得,只要将人留在身边,慢慢相处,二人的关系总会缓和。
她已坐上至高无上的皇位,有的是时间等。
那日二人争吵激烈,周禾已自己的生命起誓,绝不会辜负李如卿。
“着人去催一催,别误了吉时。”周禾像是第一次见李如卿一般,有些迫不及待,又有一些紧张。
进去催妆的宫女迟迟没有出来,周禾满是笑意的脸上逐渐冷了下来。
她闭了闭眼,大踏步走了进去。
殿内早已不见李如卿的身影。
负责看守的韩山跪在地上,身旁是刚刚进来的宫女的尸体。
“好……很好……”周禾感觉自己喉头苦涩,咬着牙丢下一句话,转身出了寝殿。
“杀了他。”
韩山没有抵抗,侍卫轻而易举便砍下了他的头颅。
他终于笑了出来。
公子,我终于做了件好事。
宫中守卫森严,李如卿在柳山川和李冰的掩护下,辗转来到了宫城门口。
宫中侍卫都换成了周禾的人,李如卿等被拦在了宫城门口。
正在对峙之际,宫外响起了震耳欲聋的马蹄声和喊叫声。
紧接着是巨木撞门的声音。
宫城门口没有多少守卫,周禾得到消息,立刻让人调兵,但狼烟燃起,却久未有回音。
沈鹤跟随她多年,见此情景,立刻说道:“怕是城防兵皆已叛变,圣上还是尽快打算,臣愿誓死护送圣上出宫。”
周禾摇了摇头,她也不着急了,慢悠悠坐在了龙椅上,嘴角带上了一丝苦笑:“不愧是李家的女儿。”
李如卿虽被困在宫中,却有自己的人脉与暗卫,她趁乱搅浑望京的水,又暗中联络朝臣,为的便是今日之变。
岳北安带着飞虎军和李家军,以万夫莫当之势攻入皇城。
见到李如卿的那一刻,他心中的不安才缓缓放下。
未曾多言,他当着所有人的面,紧紧拥住了李如卿。
这一场宫变,最终的赢家,已经显而易见。
宫中到处都是四散逃跑的宫女太监。
李如卿和岳北安来到大殿上时,周禾终于从龙椅上起身。
她带着从容的笑,“等候你们多时了。”
李如卿望着周禾身上大红色的婚服,叹了一口气,却不知再应该说什么。
说什么呢?
说自己两世为人,从未曾怀疑过她?
说自己曾将她视为亲人?
言语苍白,她竟无法开口。
周禾心思玲珑,只指着岳北安问她道:“你认定这个人了吗?”
李如卿点了点头:“认定了,无论生死。”
“好。”
一丝鲜血从周禾的嘴角流下,她终于撑不住倒了下去。
李如卿条件反射般的扑过去接住了她:“周姐姐……”
周禾这会儿终于带上了一丝真实的笑容,她总是带着厚重的面具,直到此时,才露出一些属于女儿家的开心:“真好……你……还肯叫我……”
望京城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还活着的世家门阀们奔走谋划,要在新帝面前挣个明路。
言官们忙着秋后算账,对着曾经为虎作伥的恶官写了好几本子的弹劾。
宫城内。
岳北安正在批阅奏折。
一个小太监突然急慌慌的跑了进来,“陛下,镇国公进京了!”
“快,备马!出宫!”刚刚还十分严肃的新皇立刻扔下朱笔,直接跨过案几,三步并作两步飞奔了出去。
“哎陛下!”小太监慌忙跟上。
岳北安充耳不闻,他现在满脑子只有一个念头,怎么说服镇国公,把女儿嫁给他。
五月后,望京有一件天大的喜事。
天子娶妻,国公嫁女。
整个望京城喜气洋洋,休养生息恢复过来的百姓们举国欢庆。
这场盛典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天子亲自登门迎亲,据说迎亲的队伍足足绵延了三条街,个个披坚执锐,又带着大红花,喜气非凡。
国公府也是一等一的厉害,虽是嫁入皇家,可新娘子的亲哥哥胆敢亲自堵门,硬是拦着天子又作诗又端茶,闹了好一阵子。
围观的众人无不感概,这天子,对这新娘,委实偏爱。
待迎亲后,天子身着喜服,骑马绕城回了皇城。
有许多女子见天子英俊挺拔,又对新娘如此偏爱,少不得羡慕的直揪帕子。
这么好的郎君,她们怎么就遇不上。
为人称赞的好郎君,此刻正在亲自为新娘卸钗。
“阿卿,你真好看。”
李如卿眉眼弯弯,抿唇低笑。
红烛燃了一整夜,屋内声响断断续续彻夜未停。
宫女在殿外等候了大半个晌午,才等到新帝面色红润的从殿内出来。
他脚步轻缓,走到宫女身旁,低声道:“皇后累了,不要打扰她,中午朕来陪皇后用膳。”
宫女脸色微红,低声应是。
屋内的李如卿腰酸背疼,沉沉睡了过去。
后世史书记载。
这位于乱世之中挽大昭于将倾的昭烈帝,少年战功赫赫,平定多场战乱,与皇后一起,先后收复燕云十六州,一生明于识人用人,创下不世之功,开启了新的盛世。
昭烈帝在位三十多年,后宫仅一位“文德皇后”。
帝后一生和睦,携手走过半生。
文德皇后故去后,昭烈帝于一月后撒手人寰。
他们传奇的一生,在史书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全文完。
他带来的湘州军虽不甚多,但胜在强悍,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敢拿着头颅去战场上换命。
李如卿与岳北安短暂的相聚了一天,便立刻兵分两路。
岳北安带着湘州军一路往北,朝着悄悄集结在居庸关的匈奴人杀去。
李如卿带着亲卫,一路疾驰赶回望京。
此后半年,望京如锅中沸汤,民生煎熬至极。
先是晋王逼宫,皇城的火烧了三天三夜。
圣上在永宁侯的护卫中镇压下了这场叛变,晋王逼宫失败,被处以极刑。
传闻中病重的永宁侯身子渐渐好了起来,圣上却一病不起,整日连一句话都说不清楚。
国不可一日无主。
永宁侯接圣上旨意,作为摄政王,统管一切国事。
这圣旨下的不明不白,且不说圣上还有三子,虽年岁小,但也不至于不谙世事,何故要一个异性外人监国?
质疑的人不是没有,但都活不过第二日。
京中的世家被杀了大半,望京的护城河都变成了血色。
无人敢再言。
直到平阳郡主入京,情况才有了好转。
永宁侯接平阳郡主入宫。
不知二人谈了什么,殿外侍候的宫女们战战兢兢跪了一夜,只知道殿内争吵激烈。
三日后,圣上下旨,皇位禅让于永宁侯。
同天,永宁侯下旨,迎娶平阳君主,尊为皇后。
满朝哗然。
纵使知道永宁侯大逆不道,敢谋朝篡位,但她与平阳郡主皆为女子,如何能成婚?
有言官上奏谏言,朝堂上周禾并未呵斥。
然而那言官回家后,夜里便被灭门。
京中有妄议这门婚事的,皆被杀的一干二净。
人人自危。
被囚禁于宫中的李如卿缺并不如别人所想的那般煎熬。
负责看守她的是曾经的老熟人,韩山。
李如卿在等。
等居庸关大捷的消息。
饶是周禾能将朝堂玩弄于股掌之上,但西北五洲的战事不作假,她整日忙于西北战事,要调兵,要集粮,要征兵,无暇顾及其他,二人的婚事搁置。
单从这一点上,周禾倒是比前任皇帝好上许多。
半月后,居庸关大捷的消息传回望京。
周禾立即下旨,命岳北安前往冀州,襄助李家军击退大金。
李如卿仍旧在宫中闲散的喝茶赏花,只是偶尔会擦一擦配剑乾坤。
她知道,乾坤出鞘的日子快到了。
居庸关大捷后,周禾终于能抽出时间来筹备二人的大婚。
这桩前所未有的婚事,让整个望京蒙上了一层名叫诡异的面纱。
坊间生意依旧热闹,只是个个都不敢多说一句,但凡抱怨一句,不出三刻就有身着官服的人上门拿人。
谛听楼,直属周禾。
大婚这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周禾罕见的有些紧张,身上的喜服一层套一层,她对镜端详整理的许久,才来到了李如卿居住的寝殿。
殿内十分安静。
周禾知道李如卿不愿意,但她觉得,只要将人留在身边,慢慢相处,二人的关系总会缓和。
她已坐上至高无上的皇位,有的是时间等。
那日二人争吵激烈,周禾已自己的生命起誓,绝不会辜负李如卿。
“着人去催一催,别误了吉时。”周禾像是第一次见李如卿一般,有些迫不及待,又有一些紧张。
进去催妆的宫女迟迟没有出来,周禾满是笑意的脸上逐渐冷了下来。
她闭了闭眼,大踏步走了进去。
殿内早已不见李如卿的身影。
负责看守的韩山跪在地上,身旁是刚刚进来的宫女的尸体。
“好……很好……”周禾感觉自己喉头苦涩,咬着牙丢下一句话,转身出了寝殿。
“杀了他。”
韩山没有抵抗,侍卫轻而易举便砍下了他的头颅。
他终于笑了出来。
公子,我终于做了件好事。
宫中守卫森严,李如卿在柳山川和李冰的掩护下,辗转来到了宫城门口。
宫中侍卫都换成了周禾的人,李如卿等被拦在了宫城门口。
正在对峙之际,宫外响起了震耳欲聋的马蹄声和喊叫声。
紧接着是巨木撞门的声音。
宫城门口没有多少守卫,周禾得到消息,立刻让人调兵,但狼烟燃起,却久未有回音。
沈鹤跟随她多年,见此情景,立刻说道:“怕是城防兵皆已叛变,圣上还是尽快打算,臣愿誓死护送圣上出宫。”
周禾摇了摇头,她也不着急了,慢悠悠坐在了龙椅上,嘴角带上了一丝苦笑:“不愧是李家的女儿。”
李如卿虽被困在宫中,却有自己的人脉与暗卫,她趁乱搅浑望京的水,又暗中联络朝臣,为的便是今日之变。
岳北安带着飞虎军和李家军,以万夫莫当之势攻入皇城。
见到李如卿的那一刻,他心中的不安才缓缓放下。
未曾多言,他当着所有人的面,紧紧拥住了李如卿。
这一场宫变,最终的赢家,已经显而易见。
宫中到处都是四散逃跑的宫女太监。
李如卿和岳北安来到大殿上时,周禾终于从龙椅上起身。
她带着从容的笑,“等候你们多时了。”
李如卿望着周禾身上大红色的婚服,叹了一口气,却不知再应该说什么。
说什么呢?
说自己两世为人,从未曾怀疑过她?
说自己曾将她视为亲人?
言语苍白,她竟无法开口。
周禾心思玲珑,只指着岳北安问她道:“你认定这个人了吗?”
李如卿点了点头:“认定了,无论生死。”
“好。”
一丝鲜血从周禾的嘴角流下,她终于撑不住倒了下去。
李如卿条件反射般的扑过去接住了她:“周姐姐……”
周禾这会儿终于带上了一丝真实的笑容,她总是带着厚重的面具,直到此时,才露出一些属于女儿家的开心:“真好……你……还肯叫我……”
望京城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还活着的世家门阀们奔走谋划,要在新帝面前挣个明路。
言官们忙着秋后算账,对着曾经为虎作伥的恶官写了好几本子的弹劾。
宫城内。
岳北安正在批阅奏折。
一个小太监突然急慌慌的跑了进来,“陛下,镇国公进京了!”
“快,备马!出宫!”刚刚还十分严肃的新皇立刻扔下朱笔,直接跨过案几,三步并作两步飞奔了出去。
“哎陛下!”小太监慌忙跟上。
岳北安充耳不闻,他现在满脑子只有一个念头,怎么说服镇国公,把女儿嫁给他。
五月后,望京有一件天大的喜事。
天子娶妻,国公嫁女。
整个望京城喜气洋洋,休养生息恢复过来的百姓们举国欢庆。
这场盛典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天子亲自登门迎亲,据说迎亲的队伍足足绵延了三条街,个个披坚执锐,又带着大红花,喜气非凡。
国公府也是一等一的厉害,虽是嫁入皇家,可新娘子的亲哥哥胆敢亲自堵门,硬是拦着天子又作诗又端茶,闹了好一阵子。
围观的众人无不感概,这天子,对这新娘,委实偏爱。
待迎亲后,天子身着喜服,骑马绕城回了皇城。
有许多女子见天子英俊挺拔,又对新娘如此偏爱,少不得羡慕的直揪帕子。
这么好的郎君,她们怎么就遇不上。
为人称赞的好郎君,此刻正在亲自为新娘卸钗。
“阿卿,你真好看。”
李如卿眉眼弯弯,抿唇低笑。
红烛燃了一整夜,屋内声响断断续续彻夜未停。
宫女在殿外等候了大半个晌午,才等到新帝面色红润的从殿内出来。
他脚步轻缓,走到宫女身旁,低声道:“皇后累了,不要打扰她,中午朕来陪皇后用膳。”
宫女脸色微红,低声应是。
屋内的李如卿腰酸背疼,沉沉睡了过去。
后世史书记载。
这位于乱世之中挽大昭于将倾的昭烈帝,少年战功赫赫,平定多场战乱,与皇后一起,先后收复燕云十六州,一生明于识人用人,创下不世之功,开启了新的盛世。
昭烈帝在位三十多年,后宫仅一位“文德皇后”。
帝后一生和睦,携手走过半生。
文德皇后故去后,昭烈帝于一月后撒手人寰。
他们传奇的一生,在史书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