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来的却不是裴朝,而是一位穿着西装打着领带,鼻梁上架着金丝眼镜的男人,镜片后的那双眼中十分冷漠无情,好像在他眼前站着的不是活生生的人,而是冷冰冰的机械。
他的年龄肯定不到三十岁,却显示出一种出乎这个年龄的老成和沉静。
“哪位是蒋明朗先生?”他的声音雄厚,依不带任何感情,虽然这样问着,但是视线直直看向躺在病床上的人。
被叫到名字的蒋明朗先是看了一眼自己那“怒目而视”的父亲,然后才有些心虚地出声,“我是。”
“我叫廖青,是宋景音女士的代理律师。”
他的视线太过于骇人,饶是平常目中无人的蒋明朗也把脸往被子后面缩了缩。
廖青,这个名字,蒋总是知道的。
文塔律师事务所的创立者,也是裴氏集团法律服务外包的主要负责人。
一些大集团都会在公司内部设立法务部,并聘请专业的法律工作者,这不仅能够提高相关工作的工作效率,而且能确保公司内部工作信息的隐秘性,而那些规模较小且建立时间没几年的公司往往才会选择把公司的法务外包出去。
在青城找不出能够和裴氏相提并论的集团,所以放眼整个国内,这样地位的集团无一不是都有着完备森严的法务部门,可裴氏不同,准确来说是从裴朝成为裴氏掌权人后才开始不同。
廖青,这人搜索引擎上的履历也是从两年开始的,而且巧的是,和裴氏集团现任掌权人裴朝同一时间。
也就是说,在裴朝进入裴氏集团董事会同一时刻,廖青创立文塔律师事务所。
青城作为一一个快速发展的城市,每个月甚至每分每秒都有数不清的公司或者工作室建立,同理,每分每秒也有数不清的公司或者工作室最终走向破产的结局。
所以,文塔刚刚创立的时候,几乎没有任何人在意。
一年后,裴朝在裴氏站稳脚跟,紧接着宣布解散裴氏集团法务部,将集团内的所有法律服务外包给文塔这个只创立一年不被外人所知悉的事务所。
而作为文塔老板的廖青为裴氏打的第一场仗,就是代表集团起诉原本法务部的主要负责人岑金华利用职务之便泄露公司机密以此来谋取私利。
岑金华今年刚好五十岁,按他自己的话来说,他从刚踏入社会时就进入裴氏,几乎把整个人生都托付在裴氏,对裴氏可以说是“忠心耿耿”,而裴朝这样做,就是过河拆桥居心叵测。
这件事在当时的商界还掀起一波好大的风浪,甚至还登上了娱乐榜头条。
不知情的观众议论的是集团内部的高层斗争,而知道些情况的业内人士讨论的都是岑金华和裴朝的这场仗,谁输谁赢还未可知。
一个是业内鼎鼎大名业务能力了得的律师而另一个是名不见经传很可能是靠关系的小律师,任是谁都会更看好岑金华一些。
人们热切的讨论着,这两方都有必须要赢的理由。廖青代表的是整个裴氏集团,他能输,但裴氏不能输,他的脸面可以丢,但裴氏的脸面又或者说裴朝的脸面不能丢;而另一方的岑金华如果输给这样一个毛头小子,除了他二十多年的职业生涯很可能变成一个笑话以外,还会坐实罪名,最后在牢里过完自己本可以颐养天年的后半辈子。
最后的结果是岑金华痛哭流涕地进了监狱。
廖青的名字一夜之间凌驾于整个行业之上。
而他也没让人失望,不仅业务能力出众,他还具备一个法律工作者最重要的素养——无情。
文塔发展到现在,也从原本的“攀着裴氏生存”变为“和裴氏互相成就”,在整个业内迅速崛起。
所以廖青出现在这里,肯定不是宋景音找他来的,能让他站在这里,只有裴朝。
蒋总的面色一沉,但很快他又像想到了什么。
他昨天在知道被撞的人是宋小姐后已经让人更改了明朗的住院信息,现在明朗酒也醒了,就算是想追究,也没证据。
想到这儿,他紧皱的眉头缓缓放下,嘴角噙上一抹有些得意的笑,但他还是装作不知情地问道:“廖律师,昨天宋小姐在这里,我们已经把赔偿事宜都谈好了。”
蒋总释放出的“善意”在半空中被廖青身上散发出的源源不断的冷气所逼退。
“宋景音女士的诉求是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赔偿,坚决追究蒋明朗先生醉驾的法律责任。”
许是廖青的那张脸太过严肃,即使蒋明朗现在身处温暖舒适的病房,也有种马上就要被关入阴冷潮湿的监|狱的惊悚感。
他求助地看着他爸。
这个不学无术目中无人刚满十八岁的小伙子第一次感觉到害怕,他求助地看向他爸。
蒋总眼睛一转,还是那副假笑,“廖律师的话是什么意思?什么醉驾?这场事故我儿子是主要责任人不假,但造成车祸的原因只是因为走神而已,所以该履行的赔偿我们不会抵赖,但其他的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可别往我儿子头上安。”
廖青泛着冷光的镜片后的那双眼睛依旧冷冷地盯着他,沉默着不说话。
蒋总也沉静回望,反正他没有证据,已经过了一天一夜,就算是现在检查也检查不出什么。
两人的对视中,廖青先移开视线,他低头,不带任何感情的从包里拿出一份检查单放在墙边的桌子上。
上面赫然是蒋明朗的名字,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为147mg/100ml,在法律范围内属于醉酒驾驶。
蒋总脸上血色尽失。
不可能。
他第一时间去查看报告的真实性。
这份报告左上角印着这份报告的打印时间——正好是宋景音晕倒裴朝带着她走出这间病房的时间。
也就是说,刚离开这件病房,裴朝就让人去医生那里调出了这份报告,比他的人还快一步。
走廊尽头的一间病房内,屋子里开着暖气,再加上窗外投映进来的金色日光,这间病房格外温馨。
病床旁的柜子上放着的白瓷花瓶里插着还带着水珠的山茶花,娇艳欲滴,洁白盛大。
空气中飘着花粉的味道,不刺鼻,倒是更让人心安。
又是两人的独处,只是经过了那一晚,这样的独处对于两人来说都像是煎熬。和以往的陌生不适完全不同,现在的两个人心里各怀心事,却谁都不想将心中疑问问出口。所以他们努力的在看似冷漠的眼中表露出些端倪,希望眼中的人能够发现。
人就是这样奇怪又别扭,明明是开口就能解决的问题,却偏偏想用心。
昨晚裴朝又不知是什么时候来的,看样子又守了一夜。
他动作有些随意的靠在椅背上,原本卷翘的眼睫因为耷下的眼睛而覆在下眼睑上,是难得在他脸上看到的乖顺。
“叮~”
手机消息提示音的声音在此刻静谧的房间内无异于一声惊雷。
宋景音下意识地看向床边柜子上正在充电的手机。
未开锁的屏幕上密密麻麻的都是未读的消息。
那些排列整齐的消息不知道在锁屏界面呆了多久,在此期间,它的主人都不曾看过它一眼。
她现在极度紧张,据说人在极度紧张的时候感官非常灵敏。
走廊上护士尽量放轻的脚步声,屋外的冷风打在玻璃上的轻扇声,还有,她内心那颗躁动不安的心撞击胸膛发出的“咚咚”声。
“公司没事吗?”宋景音打破这份尴尬,看着窗边阳光照射下的浮沉,有些客套地问道。
裴朝轻微变换了一下姿势,那双深色眸中蒙着一层雾,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宋景音上一次在他脸上看见这个表情,还是搬家时见他外公的那一次。
他现在心情不好。
她没来由地也有些生气,又不是非要他陪。
“你很忙的话,就先去去忙吧,”她的语气几乎是在瞬间冷了下来,连该有的客套也没了,“不耽误你时间了。”
什么话都没说的裴朝听出她话里的不对,稍微向前倾倾身子,停顿半晌后才问道:“你为什么会去老城区?”
宋景音发现他真的很会转移话题,但她现在不想跟他说那么多,只想回答完他让他赶紧走。
这种情绪不是讨厌,她也说不上来,只觉得脑袋里一团乱麻,胸口憋着一口气。
“去吃早餐。”她并不想跟他解释她为什么要跑那么远去吃一顿早餐。
“为什么去那里吃早餐?”
“想去就去了。”
宋景音说话的时候双臂交叠放在身前,右手拇指和食指捻着病号服柔软的衣角,往常扎起来的乌发顺从地落在肩上搭在身前,几缕碎发斜着,刚好能挡住她悄悄用余光看向裴朝的视线。
她没注意到的地方,宽大的病号服衣领松散地扯到锁骨下,刚好露|出那道吻痕和锁骨下如血月般的红痣。
那道红痕像是一块宽大绷紧的幕布突然被划开一个口子,从原来的“初见端倪”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倾泻而下。
那抹血色以浸染之势漫上他的眼眶,宋景音被他的状态吓到呆愣,挺直背板不敢有一点动作。
他的年龄肯定不到三十岁,却显示出一种出乎这个年龄的老成和沉静。
“哪位是蒋明朗先生?”他的声音雄厚,依不带任何感情,虽然这样问着,但是视线直直看向躺在病床上的人。
被叫到名字的蒋明朗先是看了一眼自己那“怒目而视”的父亲,然后才有些心虚地出声,“我是。”
“我叫廖青,是宋景音女士的代理律师。”
他的视线太过于骇人,饶是平常目中无人的蒋明朗也把脸往被子后面缩了缩。
廖青,这个名字,蒋总是知道的。
文塔律师事务所的创立者,也是裴氏集团法律服务外包的主要负责人。
一些大集团都会在公司内部设立法务部,并聘请专业的法律工作者,这不仅能够提高相关工作的工作效率,而且能确保公司内部工作信息的隐秘性,而那些规模较小且建立时间没几年的公司往往才会选择把公司的法务外包出去。
在青城找不出能够和裴氏相提并论的集团,所以放眼整个国内,这样地位的集团无一不是都有着完备森严的法务部门,可裴氏不同,准确来说是从裴朝成为裴氏掌权人后才开始不同。
廖青,这人搜索引擎上的履历也是从两年开始的,而且巧的是,和裴氏集团现任掌权人裴朝同一时间。
也就是说,在裴朝进入裴氏集团董事会同一时刻,廖青创立文塔律师事务所。
青城作为一一个快速发展的城市,每个月甚至每分每秒都有数不清的公司或者工作室建立,同理,每分每秒也有数不清的公司或者工作室最终走向破产的结局。
所以,文塔刚刚创立的时候,几乎没有任何人在意。
一年后,裴朝在裴氏站稳脚跟,紧接着宣布解散裴氏集团法务部,将集团内的所有法律服务外包给文塔这个只创立一年不被外人所知悉的事务所。
而作为文塔老板的廖青为裴氏打的第一场仗,就是代表集团起诉原本法务部的主要负责人岑金华利用职务之便泄露公司机密以此来谋取私利。
岑金华今年刚好五十岁,按他自己的话来说,他从刚踏入社会时就进入裴氏,几乎把整个人生都托付在裴氏,对裴氏可以说是“忠心耿耿”,而裴朝这样做,就是过河拆桥居心叵测。
这件事在当时的商界还掀起一波好大的风浪,甚至还登上了娱乐榜头条。
不知情的观众议论的是集团内部的高层斗争,而知道些情况的业内人士讨论的都是岑金华和裴朝的这场仗,谁输谁赢还未可知。
一个是业内鼎鼎大名业务能力了得的律师而另一个是名不见经传很可能是靠关系的小律师,任是谁都会更看好岑金华一些。
人们热切的讨论着,这两方都有必须要赢的理由。廖青代表的是整个裴氏集团,他能输,但裴氏不能输,他的脸面可以丢,但裴氏的脸面又或者说裴朝的脸面不能丢;而另一方的岑金华如果输给这样一个毛头小子,除了他二十多年的职业生涯很可能变成一个笑话以外,还会坐实罪名,最后在牢里过完自己本可以颐养天年的后半辈子。
最后的结果是岑金华痛哭流涕地进了监狱。
廖青的名字一夜之间凌驾于整个行业之上。
而他也没让人失望,不仅业务能力出众,他还具备一个法律工作者最重要的素养——无情。
文塔发展到现在,也从原本的“攀着裴氏生存”变为“和裴氏互相成就”,在整个业内迅速崛起。
所以廖青出现在这里,肯定不是宋景音找他来的,能让他站在这里,只有裴朝。
蒋总的面色一沉,但很快他又像想到了什么。
他昨天在知道被撞的人是宋小姐后已经让人更改了明朗的住院信息,现在明朗酒也醒了,就算是想追究,也没证据。
想到这儿,他紧皱的眉头缓缓放下,嘴角噙上一抹有些得意的笑,但他还是装作不知情地问道:“廖律师,昨天宋小姐在这里,我们已经把赔偿事宜都谈好了。”
蒋总释放出的“善意”在半空中被廖青身上散发出的源源不断的冷气所逼退。
“宋景音女士的诉求是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赔偿,坚决追究蒋明朗先生醉驾的法律责任。”
许是廖青的那张脸太过严肃,即使蒋明朗现在身处温暖舒适的病房,也有种马上就要被关入阴冷潮湿的监|狱的惊悚感。
他求助地看着他爸。
这个不学无术目中无人刚满十八岁的小伙子第一次感觉到害怕,他求助地看向他爸。
蒋总眼睛一转,还是那副假笑,“廖律师的话是什么意思?什么醉驾?这场事故我儿子是主要责任人不假,但造成车祸的原因只是因为走神而已,所以该履行的赔偿我们不会抵赖,但其他的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可别往我儿子头上安。”
廖青泛着冷光的镜片后的那双眼睛依旧冷冷地盯着他,沉默着不说话。
蒋总也沉静回望,反正他没有证据,已经过了一天一夜,就算是现在检查也检查不出什么。
两人的对视中,廖青先移开视线,他低头,不带任何感情的从包里拿出一份检查单放在墙边的桌子上。
上面赫然是蒋明朗的名字,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为147mg/100ml,在法律范围内属于醉酒驾驶。
蒋总脸上血色尽失。
不可能。
他第一时间去查看报告的真实性。
这份报告左上角印着这份报告的打印时间——正好是宋景音晕倒裴朝带着她走出这间病房的时间。
也就是说,刚离开这件病房,裴朝就让人去医生那里调出了这份报告,比他的人还快一步。
走廊尽头的一间病房内,屋子里开着暖气,再加上窗外投映进来的金色日光,这间病房格外温馨。
病床旁的柜子上放着的白瓷花瓶里插着还带着水珠的山茶花,娇艳欲滴,洁白盛大。
空气中飘着花粉的味道,不刺鼻,倒是更让人心安。
又是两人的独处,只是经过了那一晚,这样的独处对于两人来说都像是煎熬。和以往的陌生不适完全不同,现在的两个人心里各怀心事,却谁都不想将心中疑问问出口。所以他们努力的在看似冷漠的眼中表露出些端倪,希望眼中的人能够发现。
人就是这样奇怪又别扭,明明是开口就能解决的问题,却偏偏想用心。
昨晚裴朝又不知是什么时候来的,看样子又守了一夜。
他动作有些随意的靠在椅背上,原本卷翘的眼睫因为耷下的眼睛而覆在下眼睑上,是难得在他脸上看到的乖顺。
“叮~”
手机消息提示音的声音在此刻静谧的房间内无异于一声惊雷。
宋景音下意识地看向床边柜子上正在充电的手机。
未开锁的屏幕上密密麻麻的都是未读的消息。
那些排列整齐的消息不知道在锁屏界面呆了多久,在此期间,它的主人都不曾看过它一眼。
她现在极度紧张,据说人在极度紧张的时候感官非常灵敏。
走廊上护士尽量放轻的脚步声,屋外的冷风打在玻璃上的轻扇声,还有,她内心那颗躁动不安的心撞击胸膛发出的“咚咚”声。
“公司没事吗?”宋景音打破这份尴尬,看着窗边阳光照射下的浮沉,有些客套地问道。
裴朝轻微变换了一下姿势,那双深色眸中蒙着一层雾,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宋景音上一次在他脸上看见这个表情,还是搬家时见他外公的那一次。
他现在心情不好。
她没来由地也有些生气,又不是非要他陪。
“你很忙的话,就先去去忙吧,”她的语气几乎是在瞬间冷了下来,连该有的客套也没了,“不耽误你时间了。”
什么话都没说的裴朝听出她话里的不对,稍微向前倾倾身子,停顿半晌后才问道:“你为什么会去老城区?”
宋景音发现他真的很会转移话题,但她现在不想跟他说那么多,只想回答完他让他赶紧走。
这种情绪不是讨厌,她也说不上来,只觉得脑袋里一团乱麻,胸口憋着一口气。
“去吃早餐。”她并不想跟他解释她为什么要跑那么远去吃一顿早餐。
“为什么去那里吃早餐?”
“想去就去了。”
宋景音说话的时候双臂交叠放在身前,右手拇指和食指捻着病号服柔软的衣角,往常扎起来的乌发顺从地落在肩上搭在身前,几缕碎发斜着,刚好能挡住她悄悄用余光看向裴朝的视线。
她没注意到的地方,宽大的病号服衣领松散地扯到锁骨下,刚好露|出那道吻痕和锁骨下如血月般的红痣。
那道红痕像是一块宽大绷紧的幕布突然被划开一个口子,从原来的“初见端倪”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倾泻而下。
那抹血色以浸染之势漫上他的眼眶,宋景音被他的状态吓到呆愣,挺直背板不敢有一点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