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的碎片如同潮水般起起伏伏,拍打着礁石,逐渐露出记忆原本的模样。
没想到已经过了那么多年了。
俞不晚看着眼前温润和煦的青年,与当年在九华门前,初见时分早已判若两人。
他的个头变高了,肩背挺直的像不屈的白杨;白白胖胖圆润的下巴,早已变得瘦削硬朗;从前的跳脱开朗,也变得深沉内敛。
甚至他已经不再是陆无忧了,什么无忧无虑、快快乐乐,也只不过是黄粱大梦一场罢了。
他现在是药王谷里得意门生宋言一,妙手丹青,悬壶济世,或许都再无人知晓,他曾是剑神唯一的孩子。
俞不晚摩挲着手中的飞霜剑,倒是有种近乡情怯的感觉,故人重逢,只是经久不见,却又相顾无言。
不论小时候发生的事情有多惊心动魄心惊胆战,在时光岁月的磋磨下,对于现在的俞不晚,或许只留有浅浅模糊的记忆。
当年说好一起闯荡江湖,却因为年龄过小,被俞青沐好笑的拦住了。
而后不久,陆听寒便急色匆匆,连声招呼未打便带人离开了,甚至都没有给他们留下好好道别的机会。
刚开始,陆无忧还会给自己写信,会悄悄地顺走许多陆听寒的剑谱给自己寄来,有时候还会有云姨做的桂花糕。
她以为他们很快就会再见面。
只是那时候俞不晚还不明白,别离才是人世间常态。
她每隔一段时间,都会给陆无忧寄信,告诉她自己的个子已经越长越高,已经到父亲的胸口处了;告诉他寄给自己的飞霜剑法已经越来越熟练,已经可以与俞不尘过十几个来回了;告诉他自己已经变得越来越强,可以一起去闯荡江湖了。
可是,再无故人的消息传来,甚至剑□□号,也渐渐湮灭于江湖。
俞不尘嘲笑她剃头挑子一头热,小孩的约定怎么会作数,人家摆明了没把她放在心上,她还要上赶着去热脸贴人家的冷屁股。
俞不晚不服气,可一个月接一个月,一年接一年,梨花开了又谢,还是悄无声息。
当她去问俞青沐情况时,父亲也只是叹息着摸摸头让她不要再等下去了。
或许真的就是年少的朋友总会在岁月里走散,等俞不晚真正踏上江湖的时候,擦肩而过的酒肉朋友也不下少数。
或许陆无忧也是这些人里的一员,只不过她有些失望,因为他是她第一个朋友,在她心中是不一样的。
看着一下子恍然大悟的俞不晚,宋言一的心里充满着忐忑与不安。
他一边满心欢喜的希望俞不晚想起从前的事情,至少说明在俞不晚的心里还有他的一席之地;可他又害怕又惶恐,当年自己一声不吭悄无音讯,辜负了两人彼此的约定,她会不会埋怨再也不想理自己。
宋言一紧绷着身体,如临大敌,仔细瞧着俞不晚的反应,脑子里一遍遍的想着要怎么给俞不晚解释当年自己的不告而别。
俞不晚倒是很放松,她从未怨恨过宋言一,是宋言一的出现,给困惑不解的她带来了一个新的契机,小时候那段记忆,于她而言,一直是美好而灿烂的。
俞不晚托着下巴,一双大眼睛笑的弯弯像月牙,清澈的瞳子里倒映出宋言一的模样:“好久不见啊,无忧哥哥。”
“啊,不对。”她羞恼地拍了拍额头,“是好久不见啊,宋言一。”
宋言一紧张的双手紧紧攥起,平整光滑的绸衣也被他勒出道道褶皱,但看着笑容明媚的俞不晚,一颗悬着的心也渐渐放松下来。
“嗯,好久不见,不晚。”他低低地回应道。
打完招呼之后,两人都没有言语,丝毫未有久别重逢的欣喜与热泪盈眶,室内静谧一片,空气中飘荡着无言的尴尬。
俞不晚有点想逃,她不擅长应付这种煽情的场合,何况宋言一还没有丝毫配合的意思,她咬了咬牙,绞尽脑汁是想着话题:“这么多年你过的怎么样。”
宋言一点点头,立即回答:“还好。”
此外未多说一句。
很好,这个天是聊死了。
俞不晚笑呵呵的应和道:“确实,你的医术可谓是千金不换,经湖称赞的。”
宋言一摇摇头:“都是虚名而已。”
够了,大哥,你这话让我怎么接,俞不晚内心一片哀嚎。
“当然不是!”俞不晚深吸一口,双目微闭,再睁眼时已是一派坚定,诚恳的说道:“我的右手,还得多多拜托你了。”
见俞不晚没有再问他更多的问题,转而又谈论起自己右手的伤口,宋言一心中有些淡淡的失落,但他还是打起精神,承诺道:“你放心,我必定会竭尽全力。”
宋言一瞧着她,眼神莫名。
可能于现在的俞不晚而言,再深厚的情感,现下都没有她的右手来的重要,更何况自己对她而言,可能只不过是久别重逢的儿时玩伴而已。
她有感激,她有感动,但也没有当年的亲厚与热忱。
俞不晚其实还是稍许有些不好意思。
当年一直未能收到宋言一的回信,觉得这才过了多久,他就把自己给忘了,俞不晚还是颇有些气恼的。
她曾发誓,等自己长大,不论天南海北,天涯海角,就算是掘地三尺,也一定要把宋言一打得满地找牙。
结果呢,再度见面,自己不是想象中风风光光叱咤风云的江湖女侠,一身狼狈不堪,要没有宋言一,自己可能早去黄泉报道排号去了。
你看,小丑居然是她自己,俞不晚悠悠的给自己补充道。
两人心中各有思量,相顾无言,室内的空气越来越焦灼。
俞不晚身处在静谧的空气中,感觉置身于巨大的牢笼里,浑身不自在,表情越来越不自然,眼睛频频向窗外望去。
俞不晚感觉自己的脑袋从来没有转过这么快过,如果可以,她宁愿跟俞不尘打一架,也不愿意和宋言一两个人干巴巴坐着瞪眼。
她腾一下站起来,眼神不安的扫动着,心虚地开口:“到我喝药的时间了,苏木应该在等我了,要不然他又该唠唠叨叨了。”
看着满脸不自在的俞不晚,宋言一不忍,还是点点头,好似不经意开口道:“那我带你回去。”
“不用,不用。”俞不晚的头摇的像只拨浪鼓,“我记得来时的路,你还有要事要忙,我就不打扰你先回去了。”
听到被俞不晚拒绝的那一刻,宋言一的眼神一下子变得暗淡无光,唇角微微下垂,一直挺拔的双肩微微耷拉了下去,像极了被主人抛弃的大狗狗,声音越发低沉:“那好,你路上小心。”
俞不晚狠心将头别过去,假装没有看到,落荒而逃。
一动不动地盯着像逃难一样飞奔离去的俞不晚,直到她最后一片一角消失不见,宋言一才恋恋不舍得将目光收回来。
他想象了很多他们重逢时候的场景,或许俞不晚会生气,气恼当年怎么不发一声就消失不见;或许俞不晚会疑惑,会有满腹疑惑,问云婉婷,问陆听寒,还有问他。
可是,这些在他脑海里上演千万次的情景一个都没有发生。
她对于他的近况毫不关心,甚至只字未提,只像碰到了一个生疏的朋友,彼此只剩下客套的寒暄。
宋言一僵着身站在原地,凝望着俞不晚消失的方向。
不过,好歹她还记得自己,他自嘲的笑了一下,苦涩的笑意却不达眼底。
呼,一口气窜了老远,做贼一样,看着身后没有什么人追上来,俞不晚才慢下脚步,平复自己的呼吸。
世事无常啊,没想到宋言一就是陆无忧,得知这一事实真相,她还是有些惊讶的。
毕竟,她一直觉的,有陆听寒珠玉在前,浩荡长剑。即使幼时宋言一对剑术再抗拒,他早晚会接过父亲的衣钵,成为新一代潇洒不羁的剑神。
哪能想到,不仅没有,如今的宋言一身上并未有半分武艺傍身,甚至还成为了江湖闻名医师,这不可不谓是命运的神奇。
其实,她有很多问题想问他。
想问他当年为何不肯回信,再无声息;想问他云姨和剑神近况,为何如今只有他孤身一;想问他为何会身处药王谷;想问他为何会弃剑习医;想问他为何会改名换姓,更想问问他这些年过得可好。
可是,她都忍住了。
或许于宋言一而言,自己不过是去邻家叔叔做客时,遇见的不听话不乖巧惹人头疼的小妹妹,毕竟当年与他玩闹,他也一直不情不愿的。
更何况,现在的宋言一更是她的救命恩人,因为小的时候那点微薄的情分,能让他为自己救治,已经心满意足了,又怎么能问东问西不知界限。
俞不晚又举起手中的飞霜剑,在阳光的映射下,反射出刺目的寒光,透出肃穆的杀意,不知道陆听寒曾用这把剑杀过多少人,这么多年过去了,飞霜剑仍透着淡淡的煞气。
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呢,为何现在的宋言一如此抗拒剑,各门各派至今还流传着他从不救治剑客的传闻,甚至她也有所耳闻。
但看着丝毫没有叙旧意味,也不愿提及过去的宋言一,俞不晚终究还是未能将众多迷惑问出口。
俞不晚使劲摇摇头,想把这些杂念都晃出自己的脑子外,她暗暗告诫自己:俞不晚,好奇心害死猫,不该知道的秘密绝对不要知道。
她缓缓望着自己的右手,包扎的细致妥帖,显出包扎者的小心翼翼与稳重。
当务之急,是希望自己的右手赶快好起来,俞不晚目光眺向远方,事情的始末,她一定会调查清楚,该收拾的人,早晚她一个也不会放过。
没想到已经过了那么多年了。
俞不晚看着眼前温润和煦的青年,与当年在九华门前,初见时分早已判若两人。
他的个头变高了,肩背挺直的像不屈的白杨;白白胖胖圆润的下巴,早已变得瘦削硬朗;从前的跳脱开朗,也变得深沉内敛。
甚至他已经不再是陆无忧了,什么无忧无虑、快快乐乐,也只不过是黄粱大梦一场罢了。
他现在是药王谷里得意门生宋言一,妙手丹青,悬壶济世,或许都再无人知晓,他曾是剑神唯一的孩子。
俞不晚摩挲着手中的飞霜剑,倒是有种近乡情怯的感觉,故人重逢,只是经久不见,却又相顾无言。
不论小时候发生的事情有多惊心动魄心惊胆战,在时光岁月的磋磨下,对于现在的俞不晚,或许只留有浅浅模糊的记忆。
当年说好一起闯荡江湖,却因为年龄过小,被俞青沐好笑的拦住了。
而后不久,陆听寒便急色匆匆,连声招呼未打便带人离开了,甚至都没有给他们留下好好道别的机会。
刚开始,陆无忧还会给自己写信,会悄悄地顺走许多陆听寒的剑谱给自己寄来,有时候还会有云姨做的桂花糕。
她以为他们很快就会再见面。
只是那时候俞不晚还不明白,别离才是人世间常态。
她每隔一段时间,都会给陆无忧寄信,告诉她自己的个子已经越长越高,已经到父亲的胸口处了;告诉他寄给自己的飞霜剑法已经越来越熟练,已经可以与俞不尘过十几个来回了;告诉他自己已经变得越来越强,可以一起去闯荡江湖了。
可是,再无故人的消息传来,甚至剑□□号,也渐渐湮灭于江湖。
俞不尘嘲笑她剃头挑子一头热,小孩的约定怎么会作数,人家摆明了没把她放在心上,她还要上赶着去热脸贴人家的冷屁股。
俞不晚不服气,可一个月接一个月,一年接一年,梨花开了又谢,还是悄无声息。
当她去问俞青沐情况时,父亲也只是叹息着摸摸头让她不要再等下去了。
或许真的就是年少的朋友总会在岁月里走散,等俞不晚真正踏上江湖的时候,擦肩而过的酒肉朋友也不下少数。
或许陆无忧也是这些人里的一员,只不过她有些失望,因为他是她第一个朋友,在她心中是不一样的。
看着一下子恍然大悟的俞不晚,宋言一的心里充满着忐忑与不安。
他一边满心欢喜的希望俞不晚想起从前的事情,至少说明在俞不晚的心里还有他的一席之地;可他又害怕又惶恐,当年自己一声不吭悄无音讯,辜负了两人彼此的约定,她会不会埋怨再也不想理自己。
宋言一紧绷着身体,如临大敌,仔细瞧着俞不晚的反应,脑子里一遍遍的想着要怎么给俞不晚解释当年自己的不告而别。
俞不晚倒是很放松,她从未怨恨过宋言一,是宋言一的出现,给困惑不解的她带来了一个新的契机,小时候那段记忆,于她而言,一直是美好而灿烂的。
俞不晚托着下巴,一双大眼睛笑的弯弯像月牙,清澈的瞳子里倒映出宋言一的模样:“好久不见啊,无忧哥哥。”
“啊,不对。”她羞恼地拍了拍额头,“是好久不见啊,宋言一。”
宋言一紧张的双手紧紧攥起,平整光滑的绸衣也被他勒出道道褶皱,但看着笑容明媚的俞不晚,一颗悬着的心也渐渐放松下来。
“嗯,好久不见,不晚。”他低低地回应道。
打完招呼之后,两人都没有言语,丝毫未有久别重逢的欣喜与热泪盈眶,室内静谧一片,空气中飘荡着无言的尴尬。
俞不晚有点想逃,她不擅长应付这种煽情的场合,何况宋言一还没有丝毫配合的意思,她咬了咬牙,绞尽脑汁是想着话题:“这么多年你过的怎么样。”
宋言一点点头,立即回答:“还好。”
此外未多说一句。
很好,这个天是聊死了。
俞不晚笑呵呵的应和道:“确实,你的医术可谓是千金不换,经湖称赞的。”
宋言一摇摇头:“都是虚名而已。”
够了,大哥,你这话让我怎么接,俞不晚内心一片哀嚎。
“当然不是!”俞不晚深吸一口,双目微闭,再睁眼时已是一派坚定,诚恳的说道:“我的右手,还得多多拜托你了。”
见俞不晚没有再问他更多的问题,转而又谈论起自己右手的伤口,宋言一心中有些淡淡的失落,但他还是打起精神,承诺道:“你放心,我必定会竭尽全力。”
宋言一瞧着她,眼神莫名。
可能于现在的俞不晚而言,再深厚的情感,现下都没有她的右手来的重要,更何况自己对她而言,可能只不过是久别重逢的儿时玩伴而已。
她有感激,她有感动,但也没有当年的亲厚与热忱。
俞不晚其实还是稍许有些不好意思。
当年一直未能收到宋言一的回信,觉得这才过了多久,他就把自己给忘了,俞不晚还是颇有些气恼的。
她曾发誓,等自己长大,不论天南海北,天涯海角,就算是掘地三尺,也一定要把宋言一打得满地找牙。
结果呢,再度见面,自己不是想象中风风光光叱咤风云的江湖女侠,一身狼狈不堪,要没有宋言一,自己可能早去黄泉报道排号去了。
你看,小丑居然是她自己,俞不晚悠悠的给自己补充道。
两人心中各有思量,相顾无言,室内的空气越来越焦灼。
俞不晚身处在静谧的空气中,感觉置身于巨大的牢笼里,浑身不自在,表情越来越不自然,眼睛频频向窗外望去。
俞不晚感觉自己的脑袋从来没有转过这么快过,如果可以,她宁愿跟俞不尘打一架,也不愿意和宋言一两个人干巴巴坐着瞪眼。
她腾一下站起来,眼神不安的扫动着,心虚地开口:“到我喝药的时间了,苏木应该在等我了,要不然他又该唠唠叨叨了。”
看着满脸不自在的俞不晚,宋言一不忍,还是点点头,好似不经意开口道:“那我带你回去。”
“不用,不用。”俞不晚的头摇的像只拨浪鼓,“我记得来时的路,你还有要事要忙,我就不打扰你先回去了。”
听到被俞不晚拒绝的那一刻,宋言一的眼神一下子变得暗淡无光,唇角微微下垂,一直挺拔的双肩微微耷拉了下去,像极了被主人抛弃的大狗狗,声音越发低沉:“那好,你路上小心。”
俞不晚狠心将头别过去,假装没有看到,落荒而逃。
一动不动地盯着像逃难一样飞奔离去的俞不晚,直到她最后一片一角消失不见,宋言一才恋恋不舍得将目光收回来。
他想象了很多他们重逢时候的场景,或许俞不晚会生气,气恼当年怎么不发一声就消失不见;或许俞不晚会疑惑,会有满腹疑惑,问云婉婷,问陆听寒,还有问他。
可是,这些在他脑海里上演千万次的情景一个都没有发生。
她对于他的近况毫不关心,甚至只字未提,只像碰到了一个生疏的朋友,彼此只剩下客套的寒暄。
宋言一僵着身站在原地,凝望着俞不晚消失的方向。
不过,好歹她还记得自己,他自嘲的笑了一下,苦涩的笑意却不达眼底。
呼,一口气窜了老远,做贼一样,看着身后没有什么人追上来,俞不晚才慢下脚步,平复自己的呼吸。
世事无常啊,没想到宋言一就是陆无忧,得知这一事实真相,她还是有些惊讶的。
毕竟,她一直觉的,有陆听寒珠玉在前,浩荡长剑。即使幼时宋言一对剑术再抗拒,他早晚会接过父亲的衣钵,成为新一代潇洒不羁的剑神。
哪能想到,不仅没有,如今的宋言一身上并未有半分武艺傍身,甚至还成为了江湖闻名医师,这不可不谓是命运的神奇。
其实,她有很多问题想问他。
想问他当年为何不肯回信,再无声息;想问他云姨和剑神近况,为何如今只有他孤身一;想问他为何会身处药王谷;想问他为何会弃剑习医;想问他为何会改名换姓,更想问问他这些年过得可好。
可是,她都忍住了。
或许于宋言一而言,自己不过是去邻家叔叔做客时,遇见的不听话不乖巧惹人头疼的小妹妹,毕竟当年与他玩闹,他也一直不情不愿的。
更何况,现在的宋言一更是她的救命恩人,因为小的时候那点微薄的情分,能让他为自己救治,已经心满意足了,又怎么能问东问西不知界限。
俞不晚又举起手中的飞霜剑,在阳光的映射下,反射出刺目的寒光,透出肃穆的杀意,不知道陆听寒曾用这把剑杀过多少人,这么多年过去了,飞霜剑仍透着淡淡的煞气。
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呢,为何现在的宋言一如此抗拒剑,各门各派至今还流传着他从不救治剑客的传闻,甚至她也有所耳闻。
但看着丝毫没有叙旧意味,也不愿提及过去的宋言一,俞不晚终究还是未能将众多迷惑问出口。
俞不晚使劲摇摇头,想把这些杂念都晃出自己的脑子外,她暗暗告诫自己:俞不晚,好奇心害死猫,不该知道的秘密绝对不要知道。
她缓缓望着自己的右手,包扎的细致妥帖,显出包扎者的小心翼翼与稳重。
当务之急,是希望自己的右手赶快好起来,俞不晚目光眺向远方,事情的始末,她一定会调查清楚,该收拾的人,早晚她一个也不会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