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见又川不客气地焚了剑,凤十七痛心至极,趁机向她讨要了件东西。又川也不推脱,一时应下,说到时候炼好了,她会亲自送上他燕云宫去。
如此,凤十七心满意足地和她辞别,回去了。
走了凤十七,又川心里轻快不少,而身旁的苏谙济还没有告辞的意思,让她有些压力。
在南地一番盘桓,便是几个月,现在已是深秋,风里的桂花香已经淡去,草木已经萧索,不几日便要入冬了。
也不知是不是就要换季的缘故,这些天苏谙济也一改之前平静的状态,似乎有些死气沉沉的,总之面上是见不到几分明朗的,正合了这些天的天气,也合极了他的名字,风律商。又川现在也只觉得既然如此,索性让他一人出去转悠更好。
她承认当时就是因为苏谙济的眼泪让她慌乱,才拉着苏谙济一起去了南地。虽然她的想法看起来实在是像过河拆桥,但是接下来后边的行程,不适合再叫上他了。
这时听见苏谙济问她接下来要去哪儿,又川心里有些犹豫,却还是老实回答:虚源山。
苏谙济便说路途遥远,她这一身伤病多有不便,又是要到冬日,还是先把伤养好,到时候再去也来得及。
又川却不甚在意,无真剑已焚,她的一桩心病已了,往后黎令山庄再来一把之昏剑,那和她再无任何干系,因此现在只想着赶紧弄完青莲的事。虽说在黎令山庄的时候她没有将樊笺她们放在眼里,焚剑的时候也十分痛快,但是樊笺的话还是让她有几分忌惮。如今身上的伤说重不重,说轻不轻,若是等养好了伤再上路,她怕误了时机。
苏谙济看出来她这路要非赶不可,便不再多言,任她去了,只不过是再跟着她走一程而已。
如此,又川也只想着,到时候还是和人好好作别吧,毕竟相识一场。
然而又川一心赶早,到底还是遇到了意外。
按说诛奇会活动隐蔽,且不频繁,但又川就是遭遇了。虽然目标不是她,也尽管她只远远地在边上路过,身上也还带着之前风不寐给的护符,说不清是诛奇会变换了阵法,还是她身上伤重经不得折腾,总之受了很重的影响。
又川眼前阵阵发黑,什么都来不及反应,一时昏死过去,却不在昏迷后像往常那样察觉到西桐的踪迹。
一片杂乱中,或许有苏谙济的呼唤声,又或许没有,总之一切都远去了。
120.
又川醒转的时候,心里刚升起劫后余生的欣喜,很快便被浑身的不清爽淹没。脑子似乎真的生了锈,就好像真的转不动了,似乎她才刚刚寄生于这具躯壳没多久,身体都没来得及适应大脑指令。
耳边有鸟的欢鸣,鼻间有花的馨香。脸畔拂过的是暖风,眼前映入的是春花。
一片影影绰绰的木绣球,除却风吹不散外,像极披挂在枝头的一簇簇白雪。
头顶上是花枝摇曳的声音,欢快着的,和秋天毫无干系的絮语。
于是她糊涂地看着眼前这一切,也没来得及想清楚现在是在哪个地方,倒是情绪先喷涌而出了,尽管她现在因为不甚清明而显得笨拙。她疑惑地出声:“……师父?”却先湿了眼眶。
她师父身材魁梧、外形粗砺,不过因为上了年纪,发须灰白,而磨去了几分凶悍,但是还能瞧出几分粗犷,颇有几分武夫的模样。
又川受了她师父教导几百年,到底不会认错,现在这泪倒像是为了补她那没赶上的两百年。
她师父爽快地应了一声,然后道:“好孩子!”转头便向不远处花树下的人道:“入兰,还不过来见过你师妹?如今十六知了冷暖,识了人,莫叫她寒了心。”
又川也早早地看过去——那是又川从未见过的如此健康的四师兄。他神采奕奕地、眉眼含笑地向她这边走来,又川这时因乍见她师父而噙着的泪一时更为泛滥。她明明是惊喜的,明明是想笑的,却偏偏是个哭脸,遂埋头臂间,掩去些微的呜咽。
再后来,殿里传言,风十六聚了魂,长了神智,也算不枉费五师伯百来年的苦心。她师父排行第五,便多是唤的五师伯。
又川听自家师姐说,她是在一个大雪天里被四师兄捡到的。她半截身子陷在雪坑里,傻愣愣的,也不会喊,要不是叫四师兄瞧见,恐怕早就没了。
又川还听说,她师父当初收她做了弟子,受了不小阻挠,毕竟她那时候傻不拉叽的,实在是有辱门楣,难以服众。要不是她上得去采一枝春,怕是她师父再是强势也难以成行。
十六,你要争口气,不要伤了师父的心,不要对不起四师兄。
这是风十□□停云对她说的。她的眉眼依旧锐利,但是和又川认识的风停云有着很大的不同。她性子还是有些棱角的,却绝不是那个会和风十一闹得不可开交的风十四。又川记忆里的风十四也绝不会和她说这样的话,她记忆里的风十四最后和几名魔修走了,没有什么拖泥带水。
要说最大的不同,那就是现在这个风十四没有入药道,而是入了武道,枪刀剑戟都有涉猎,最擅长的是九节鞭。现在的风十四有时会找她拿一二剂药,和以前相比,她们两个好像颠倒了过来。
除此之外,这里还有很多事和又川印象里的明显不同。
如今殿里主事的不是以前的那个师叔,镇殿副使也不是以前那个师伯。
虽然二师兄总是口出狂言,乃至于是煽风点火,但关禁闭没有她印象里那么频繁。
风廿一没有她印象里的那么唯唯诺诺,相反地,很是有见地,和风不寐很是聊得来。且风廿一是她最小的师妹,底下再没有什么师弟。
至于风不寐,他没有排在二十九,而是排在二十五,大家都唤他风廿五。
而风廿七,那是别家师弟,和她真没什么大干系。
要按以前的话,她到汲露殿四五年后,苏谙济就该上山了,但实际上现在的时间点已经是几百年后,其中有一百来年她一无所知。在别人眼里,她也不过是在一百多年前才刚齐了魂魄,回了神智。
这是一个没有苏谙济的世界。
又川觉得自己弄丢了苏谙济。
她听说过,也去翻藏书阁的记录对了时间,她师父他们确实在以前带回苏谙济的那个时间捣毁了几个魔窟,救出了许多孩子——但是她依旧少了一个师弟。显然那时是没有苏谙济的。
这是她无从把握的开头,也许苏谙济早就在那个冬季永远地长眠于雪地里了吧。如果她们的分别一如以前,她松开手只抓得虚空一把寒气,只能任自己摔落山崖,何尝不是她亲手埋葬了苏谙济?
但是这个世界是否有过苏谙济呢?她不知道。她只是想到开春雪退后,苏谙济的尸骨曝于山野,风雨淋洗,鸟兽啄食,作幼童枯骨一副,而无安栖之地,便忍不住暗自涕泣。
又川在到这里的头几年总是因此神伤。
121.
虽说又川总是固执,以至于阿雪所说的“杂质”是她所有的指望,但其实随波逐流是她更会做的事。不突出、不特别。
她在这里没有西桐,没有要去青荷川种朵青莲,整个人便怠惰许多。她这次没有什么要合剑道的念头,也不再有闲心去闯那三十三剑阵、也不再天南海北地找着灵材炼自己的剑。
她并不怎么出远门,外采时也多是趁着殿里出去的时候搭的顺风车。有时候自己跑得远了,前后加起来习得的法术够用,倒也无虞。
不过她师父会常带着她出去,走过最多的地方便是十六洲。
她师父每次都对她说,这是玄域的故地莫要忘了。
她师父也会说她身上惰性太重,虽则如今她在药石一道上长进飞快,但若能如她十四师姐一般多有涉猎,那会更好。比起多制些灵器,她师父更希望她多使些武器。
有一次去十六洲的时候,还是跟的她师父,正巧遇见歧玄宫弟子与人激战。阵仗太大,少不得他们停下观望,以免误伤。又因师出同门,见歧玄宫敌不过,少不得出手相助。却也到底只是保下性命,没能让那恶徒伏诛。
而那恶徒,便是曲十五,曲生白。
据说百来年前,他便铸下大错,为宫里所不容。而他又无心悔改,愈发肆无忌惮,放浪形骸,与一众妖魔为朋,一条道走到了黑。
歧玄宫有心拿他问罪,奈何总是铩羽而归。这一次也不过是几个年轻的徒辈气不过,想要杀他威风,反倒使自己吃尽苦头。
直到回去,又川还在震惊,久久不能平复。
这一次的她和曲生白没有任何交集,她熟识的那个热烈而纯粹的烂漫者,成了一个半疯半魔的人。她只能想到:曲十五往日对那素琴师颇为怨恨,如今他却成了与之毫无二般的人。
后来又川外采的时候与曲生白有几次偶遇。当然,那都是又川单独外出的时候。
第一次偶遇曲生白时,又川是在一个茶楼里。
又川外采时走得远了,会在一些城镇落脚,如果生了闲心,也会到茶肆里点一两盘小菜,有时会续上一两壶茶水,看着日头高过山顶,竹影伸入墙根,飞云拂过山侧。
茶楼里有时会走过卖唱的歌女,有时也会走来卖艺的弦师。
又川便在一片笑闹声中偶然瞥见了曲生白,何其不巧,他也正好在这时对上了她来不及移开的目光。
于是指下弦音声断,惹得周围众人催他继续,却见他陪着众人笑闹了一阵。再后来后来笑闹稀落,那边的人三三两两往外出走,又川料想刚才对视就是个意外,曲生白应该没记起来见过她。
然而她心下稍作宽松,却有人不请自来,坐到了她桌对面。自然,便是曲生白,叫又川心里猛地吓了一跳。
他怀里还抱着刚才的琵琶,笑着问她要不要听支小曲。又川还拿着茶杯,这时索性放下,只是摇头,说多谢他好意,不必。
于是曲生白就好像有些没趣似的,随意叫住了刚才的一个人,将琵琶半扔过去,说琵琶不要了,送他了。
便见那人满天欢喜地走了。
曲生白说他们见过。又川答是。
“如此,我当唤你师妹?”
“是,师兄。”
于是曲生白笑,带着戏谑,笑完了,才说:“这么说,你不是来杀我的?”看来上次是连同她也记住了。
又川却说:“我琵琶听得不多。”
曲生白问:“琴曲如何?”
“好。”
于是莫名其妙达成了一个听琴曲的约定。
第二次偶遇,又川是在采药归来的山路上。
空气里突然血腥,又川意外进了某法阵,里面尸横遍野,曲生白也在。只听他说,这是我同门,莫害她性命。
又川得以脱身。
第三次偶遇,是在某次宴会上。又川依旧是因为炼制东西送过去而赶上了。
而这宴会,也果然没辜负她偶尔还会犯的ptsd。
这宴会的来客有些混杂,曲生白也在其中。
又川还在这里见到了陆知奇。当然,又川也与陆知奇毫无交集,也因此,又川现在也不认识凤十七,更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给他打炼的武器。
现在的陆知奇手中也有一把利剑,却不名湛星,也非她所炼。他用得更多的是手中的一把长枪,名为挑月,以前的陆知奇如是。
到底是放浪许久,也到底是那名声实在过不得耳,前几日临出的事便被安到了曲生白头上,很快他便成了被声讨的对象。
又川在这庄院里待了两三日,模糊有些印象,稍微理一下思路便知道不对。
曲生白救过她一回,于是又川想也不想就强出了头。但是兹事重大,自然,又川也知道自个儿把人得罪狠了。
意外的是,与她素不相识的陆知奇帮了她一把。
与又川感知的周围不同,陆知奇似乎没有什么改变,尽管各种世事免不得变化,也少不得攻讦。笔直如光线穿过玻璃还会屈折,照到镜面上还会发生反射。但陆知奇就好像真的没有变过,只是依旧正直地行走着,如寒风中挺立的一棵松。
而曲生白见有人为他出头,席上似乎也不领情。
后来再次见到时,曲生白说又川那样强出头只会害了她自己。他还说:“多点白,少点白,有何不同?”
又川说:“你若有点白,便是有点白吧。”其实她也没替人在乎,不过是为那久远的触不及的哀伤罢了。
见又川不客气地焚了剑,凤十七痛心至极,趁机向她讨要了件东西。又川也不推脱,一时应下,说到时候炼好了,她会亲自送上他燕云宫去。
如此,凤十七心满意足地和她辞别,回去了。
走了凤十七,又川心里轻快不少,而身旁的苏谙济还没有告辞的意思,让她有些压力。
在南地一番盘桓,便是几个月,现在已是深秋,风里的桂花香已经淡去,草木已经萧索,不几日便要入冬了。
也不知是不是就要换季的缘故,这些天苏谙济也一改之前平静的状态,似乎有些死气沉沉的,总之面上是见不到几分明朗的,正合了这些天的天气,也合极了他的名字,风律商。又川现在也只觉得既然如此,索性让他一人出去转悠更好。
她承认当时就是因为苏谙济的眼泪让她慌乱,才拉着苏谙济一起去了南地。虽然她的想法看起来实在是像过河拆桥,但是接下来后边的行程,不适合再叫上他了。
这时听见苏谙济问她接下来要去哪儿,又川心里有些犹豫,却还是老实回答:虚源山。
苏谙济便说路途遥远,她这一身伤病多有不便,又是要到冬日,还是先把伤养好,到时候再去也来得及。
又川却不甚在意,无真剑已焚,她的一桩心病已了,往后黎令山庄再来一把之昏剑,那和她再无任何干系,因此现在只想着赶紧弄完青莲的事。虽说在黎令山庄的时候她没有将樊笺她们放在眼里,焚剑的时候也十分痛快,但是樊笺的话还是让她有几分忌惮。如今身上的伤说重不重,说轻不轻,若是等养好了伤再上路,她怕误了时机。
苏谙济看出来她这路要非赶不可,便不再多言,任她去了,只不过是再跟着她走一程而已。
如此,又川也只想着,到时候还是和人好好作别吧,毕竟相识一场。
然而又川一心赶早,到底还是遇到了意外。
按说诛奇会活动隐蔽,且不频繁,但又川就是遭遇了。虽然目标不是她,也尽管她只远远地在边上路过,身上也还带着之前风不寐给的护符,说不清是诛奇会变换了阵法,还是她身上伤重经不得折腾,总之受了很重的影响。
又川眼前阵阵发黑,什么都来不及反应,一时昏死过去,却不在昏迷后像往常那样察觉到西桐的踪迹。
一片杂乱中,或许有苏谙济的呼唤声,又或许没有,总之一切都远去了。
120.
又川醒转的时候,心里刚升起劫后余生的欣喜,很快便被浑身的不清爽淹没。脑子似乎真的生了锈,就好像真的转不动了,似乎她才刚刚寄生于这具躯壳没多久,身体都没来得及适应大脑指令。
耳边有鸟的欢鸣,鼻间有花的馨香。脸畔拂过的是暖风,眼前映入的是春花。
一片影影绰绰的木绣球,除却风吹不散外,像极披挂在枝头的一簇簇白雪。
头顶上是花枝摇曳的声音,欢快着的,和秋天毫无干系的絮语。
于是她糊涂地看着眼前这一切,也没来得及想清楚现在是在哪个地方,倒是情绪先喷涌而出了,尽管她现在因为不甚清明而显得笨拙。她疑惑地出声:“……师父?”却先湿了眼眶。
她师父身材魁梧、外形粗砺,不过因为上了年纪,发须灰白,而磨去了几分凶悍,但是还能瞧出几分粗犷,颇有几分武夫的模样。
又川受了她师父教导几百年,到底不会认错,现在这泪倒像是为了补她那没赶上的两百年。
她师父爽快地应了一声,然后道:“好孩子!”转头便向不远处花树下的人道:“入兰,还不过来见过你师妹?如今十六知了冷暖,识了人,莫叫她寒了心。”
又川也早早地看过去——那是又川从未见过的如此健康的四师兄。他神采奕奕地、眉眼含笑地向她这边走来,又川这时因乍见她师父而噙着的泪一时更为泛滥。她明明是惊喜的,明明是想笑的,却偏偏是个哭脸,遂埋头臂间,掩去些微的呜咽。
再后来,殿里传言,风十六聚了魂,长了神智,也算不枉费五师伯百来年的苦心。她师父排行第五,便多是唤的五师伯。
又川听自家师姐说,她是在一个大雪天里被四师兄捡到的。她半截身子陷在雪坑里,傻愣愣的,也不会喊,要不是叫四师兄瞧见,恐怕早就没了。
又川还听说,她师父当初收她做了弟子,受了不小阻挠,毕竟她那时候傻不拉叽的,实在是有辱门楣,难以服众。要不是她上得去采一枝春,怕是她师父再是强势也难以成行。
十六,你要争口气,不要伤了师父的心,不要对不起四师兄。
这是风十□□停云对她说的。她的眉眼依旧锐利,但是和又川认识的风停云有着很大的不同。她性子还是有些棱角的,却绝不是那个会和风十一闹得不可开交的风十四。又川记忆里的风十四也绝不会和她说这样的话,她记忆里的风十四最后和几名魔修走了,没有什么拖泥带水。
要说最大的不同,那就是现在这个风十四没有入药道,而是入了武道,枪刀剑戟都有涉猎,最擅长的是九节鞭。现在的风十四有时会找她拿一二剂药,和以前相比,她们两个好像颠倒了过来。
除此之外,这里还有很多事和又川印象里的明显不同。
如今殿里主事的不是以前的那个师叔,镇殿副使也不是以前那个师伯。
虽然二师兄总是口出狂言,乃至于是煽风点火,但关禁闭没有她印象里那么频繁。
风廿一没有她印象里的那么唯唯诺诺,相反地,很是有见地,和风不寐很是聊得来。且风廿一是她最小的师妹,底下再没有什么师弟。
至于风不寐,他没有排在二十九,而是排在二十五,大家都唤他风廿五。
而风廿七,那是别家师弟,和她真没什么大干系。
要按以前的话,她到汲露殿四五年后,苏谙济就该上山了,但实际上现在的时间点已经是几百年后,其中有一百来年她一无所知。在别人眼里,她也不过是在一百多年前才刚齐了魂魄,回了神智。
这是一个没有苏谙济的世界。
又川觉得自己弄丢了苏谙济。
她听说过,也去翻藏书阁的记录对了时间,她师父他们确实在以前带回苏谙济的那个时间捣毁了几个魔窟,救出了许多孩子——但是她依旧少了一个师弟。显然那时是没有苏谙济的。
这是她无从把握的开头,也许苏谙济早就在那个冬季永远地长眠于雪地里了吧。如果她们的分别一如以前,她松开手只抓得虚空一把寒气,只能任自己摔落山崖,何尝不是她亲手埋葬了苏谙济?
但是这个世界是否有过苏谙济呢?她不知道。她只是想到开春雪退后,苏谙济的尸骨曝于山野,风雨淋洗,鸟兽啄食,作幼童枯骨一副,而无安栖之地,便忍不住暗自涕泣。
又川在到这里的头几年总是因此神伤。
121.
虽说又川总是固执,以至于阿雪所说的“杂质”是她所有的指望,但其实随波逐流是她更会做的事。不突出、不特别。
她在这里没有西桐,没有要去青荷川种朵青莲,整个人便怠惰许多。她这次没有什么要合剑道的念头,也不再有闲心去闯那三十三剑阵、也不再天南海北地找着灵材炼自己的剑。
她并不怎么出远门,外采时也多是趁着殿里出去的时候搭的顺风车。有时候自己跑得远了,前后加起来习得的法术够用,倒也无虞。
不过她师父会常带着她出去,走过最多的地方便是十六洲。
她师父每次都对她说,这是玄域的故地莫要忘了。
她师父也会说她身上惰性太重,虽则如今她在药石一道上长进飞快,但若能如她十四师姐一般多有涉猎,那会更好。比起多制些灵器,她师父更希望她多使些武器。
有一次去十六洲的时候,还是跟的她师父,正巧遇见歧玄宫弟子与人激战。阵仗太大,少不得他们停下观望,以免误伤。又因师出同门,见歧玄宫敌不过,少不得出手相助。却也到底只是保下性命,没能让那恶徒伏诛。
而那恶徒,便是曲十五,曲生白。
据说百来年前,他便铸下大错,为宫里所不容。而他又无心悔改,愈发肆无忌惮,放浪形骸,与一众妖魔为朋,一条道走到了黑。
歧玄宫有心拿他问罪,奈何总是铩羽而归。这一次也不过是几个年轻的徒辈气不过,想要杀他威风,反倒使自己吃尽苦头。
直到回去,又川还在震惊,久久不能平复。
这一次的她和曲生白没有任何交集,她熟识的那个热烈而纯粹的烂漫者,成了一个半疯半魔的人。她只能想到:曲十五往日对那素琴师颇为怨恨,如今他却成了与之毫无二般的人。
后来又川外采的时候与曲生白有几次偶遇。当然,那都是又川单独外出的时候。
第一次偶遇曲生白时,又川是在一个茶楼里。
又川外采时走得远了,会在一些城镇落脚,如果生了闲心,也会到茶肆里点一两盘小菜,有时会续上一两壶茶水,看着日头高过山顶,竹影伸入墙根,飞云拂过山侧。
茶楼里有时会走过卖唱的歌女,有时也会走来卖艺的弦师。
又川便在一片笑闹声中偶然瞥见了曲生白,何其不巧,他也正好在这时对上了她来不及移开的目光。
于是指下弦音声断,惹得周围众人催他继续,却见他陪着众人笑闹了一阵。再后来后来笑闹稀落,那边的人三三两两往外出走,又川料想刚才对视就是个意外,曲生白应该没记起来见过她。
然而她心下稍作宽松,却有人不请自来,坐到了她桌对面。自然,便是曲生白,叫又川心里猛地吓了一跳。
他怀里还抱着刚才的琵琶,笑着问她要不要听支小曲。又川还拿着茶杯,这时索性放下,只是摇头,说多谢他好意,不必。
于是曲生白就好像有些没趣似的,随意叫住了刚才的一个人,将琵琶半扔过去,说琵琶不要了,送他了。
便见那人满天欢喜地走了。
曲生白说他们见过。又川答是。
“如此,我当唤你师妹?”
“是,师兄。”
于是曲生白笑,带着戏谑,笑完了,才说:“这么说,你不是来杀我的?”看来上次是连同她也记住了。
又川却说:“我琵琶听得不多。”
曲生白问:“琴曲如何?”
“好。”
于是莫名其妙达成了一个听琴曲的约定。
第二次偶遇,又川是在采药归来的山路上。
空气里突然血腥,又川意外进了某法阵,里面尸横遍野,曲生白也在。只听他说,这是我同门,莫害她性命。
又川得以脱身。
第三次偶遇,是在某次宴会上。又川依旧是因为炼制东西送过去而赶上了。
而这宴会,也果然没辜负她偶尔还会犯的ptsd。
这宴会的来客有些混杂,曲生白也在其中。
又川还在这里见到了陆知奇。当然,又川也与陆知奇毫无交集,也因此,又川现在也不认识凤十七,更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给他打炼的武器。
现在的陆知奇手中也有一把利剑,却不名湛星,也非她所炼。他用得更多的是手中的一把长枪,名为挑月,以前的陆知奇如是。
到底是放浪许久,也到底是那名声实在过不得耳,前几日临出的事便被安到了曲生白头上,很快他便成了被声讨的对象。
又川在这庄院里待了两三日,模糊有些印象,稍微理一下思路便知道不对。
曲生白救过她一回,于是又川想也不想就强出了头。但是兹事重大,自然,又川也知道自个儿把人得罪狠了。
意外的是,与她素不相识的陆知奇帮了她一把。
与又川感知的周围不同,陆知奇似乎没有什么改变,尽管各种世事免不得变化,也少不得攻讦。笔直如光线穿过玻璃还会屈折,照到镜面上还会发生反射。但陆知奇就好像真的没有变过,只是依旧正直地行走着,如寒风中挺立的一棵松。
而曲生白见有人为他出头,席上似乎也不领情。
后来再次见到时,曲生白说又川那样强出头只会害了她自己。他还说:“多点白,少点白,有何不同?”
又川说:“你若有点白,便是有点白吧。”其实她也没替人在乎,不过是为那久远的触不及的哀伤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