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苏谙济大概长得更像母亲。
宅子里的下人偶尔议论,就是这孩子实在瞧不出主人家的眉眼。
少爷还小。也有人这么说。
幼时,苏谙济便想,这或许便是父亲不喜欢他的缘由。
他记得母亲的怀抱,却从不记得父亲抱过他。因父亲走商,一年到头难见一面。好不容易聚上一聚,父亲每见他时总是皱着眉,却对着姨娘所出的小妹妹露出笑脸。
小孩儿敏感,在母亲怀里抱怨,爹爹不喜欢我。
母亲安慰他,微儿,有娘疼你。
小孩儿想要讨大人欢心的想法在她这里没有得到丝毫指点。
长到六岁时,母亲头一回带他出了远门,他们要去汝水边上的姨母家做客。
姨母是个顶和气的人,如果没有发生那件事的话。苏谙济更多地只记得姨母的刻薄与怨毒。
姨母的女娃娃失足落水变傻了,这便是她态度转变的缘由。
彼时姨母正有身孕,伤心过度落了胎,种种悲苦落在一处,不得开解,难免失了清明。于是她深信了是苏谙济的缘故,她的女儿才落了水。
母亲和姨母有了口角,愤而抛下他自尽了。
其实他知道,那时的母亲是得意的。
他的母亲,是顶好的母亲——只是,大概算不得好人。毕竟,他也继承了母亲的那份恶劣,他也知晓如何将这恶劣用到极致。
苏谙济每每想起,总觉着邬幸汝落水,便是他作为柳月微的起点。
旧日不过是勉强平和的水镜,到底是由邬幸汝这次意外破开了水花,淋溅得所有人一身狼狈,也叫人瞧见那水底下如何污浊肮脏。
旧日的平和也不过是缥缈的雨雾,由邬幸汝这一把火烧开了,烧得他们面目全非,烧得他们痛苦不堪,也烧得苏谙济不再是苏谙济。
母亲姑且是由苏家葬了,但他却被留在了邬家。
他没了母亲依怙,姨母又视他为眼中钉,恨不得剐了他,邬家的下人自然也不敢触主人家霉头,供得上饭食,那已是极大的恩惠。
苏谙济成了没爹没娘的野孩子,也开始做些杂事,像在伙房里烧柴,水房里打水,都做过。原先是娇贵的小少爷,更何况才六七岁的娃娃,一下子天上地下,着实叫他难过。
邬幸汝傻了,还是会走,会跑,会吃饭,但不会说话了,不会哭,也不会笑。
她也不会认人了,不认得爹,不认得娘。
姨母便总是涕泪,更恨上苏谙济一分。
然而邬幸汝喜欢往苏谙济跟前凑,被下人撞见了,苏谙济那儿总少不得几声责骂,再赶紧领着邬幸汝回去。苏谙济也恼,好几回都赶不走她。
苏谙济觉得邬幸汝唯一聪明的地方,就是能记住给他带吃的。这也是他唯一喜欢的地方。
他在邬家待了近两年,过得并不好。他有心报复苛待他的姨母,便故意趁着灯会偷偷带了邬幸汝出去。只要他姨母在找不见邬幸汝后慌乱得痛哭流涕,他便痛快了。
只是可惜他再没有机会知道那天的姨母是何模样。
那时城中大乱,他跟着邬幸汝被人潮挤着逃往城外去了。
路上积了很厚的雪。
邬幸汝到底是个傻的,在他摔下去时,只会呆愣愣地看着。
苏谙济常想,但凡那时邬幸汝会动一下,他心里都不会那么恨。
但她到底是个傻的。
他偶尔也会想,如果他能在邬幸汝落水前拉住她,她大概也能在他摔下雪坡时拉住他吧。
但她早已经是个傻子。
134.
苏谙济被人捡起,塞进娃娃堆里,送去了某魔宫在附近的一处暗穴。
他在被捡起时,只庆幸自己不会冻死在寒冷的雪夜里。后来听到身旁的几个娃娃说他们自汝城来,苏谙济还动了心思要找邬幸汝。
这里虽在玄域境下,却置了偌大一个魔窟,不过是灯下黑。
魔窟里集了大量的幼童,倒不是为了采补之事,而是为了饲豢培养。里边种种,一言难尽。
苏谙济在那里度过了四年。当然,他对这个数字没有概念,更不知道自己在里边度过了四年。自那年冬日摔下去后,他便失却了计算年龄的能力,只是在心里念着又活着度过一日。
每日都有新的娃娃进来,每日也都有人死去,大的,小的,那些残骸或许都作了花草的肥料,又或许喂了坑里的狂兽。
苏谙济早已麻木,毕竟死人堆里爬过来的,心下念着的不过是要活过今天。血淋淋的一地零碎不会再激起他的任何反应,他不会再吐得翻江倒海,也不会再彻夜难眠。
他偶尔会想起邬幸汝。
邬幸汝那么傻,大概在刚进来的时候就死了吧。
那也是好的。这里活不下来的,没有人样;活下来的,也没有什么人样。她傻了,本就够苦的了,不必再受这些磋磨。
苏谙济由衷为他这早逝的长姐感到庆幸。
这魔窟终于叫玄域的人发现了,被人尽数捣毁。死的死,逃的逃。
苏谙济也挣扎着逃了。到如今,他敢信谁?他连自己都是不大信的。所以被人截住,听说想将他纳入门下,在他看来也不过是折磨人的新手段。只要是人,便都是蝇营狗苟,哪分什么正道魔道。
他趁人不备,灵巧脱身。所幸那些人也放他去了,大概是看他成不了气候。
135.
苏谙济遇见了一个女孩儿,看上去要长他几岁。
人问他叫什么,答,柳微。
苏是他的遮掩,苏谙济是他的疮疤,是他们留给他的罪恶,是他不愿再触的苦痛。柳是母亲的姓,微是母亲常唤他的字。他没有父亲,只有母亲,他便给自己叫了柳微。
如今认识的人也这么唤他。
女孩儿明眸善睐,轻易地就叫苏谙济生了亲近。
流落到一处的人,大抵都是同病相怜。
女孩儿说他那样小,不如就跟了她姓,做她的弟弟吧。
苏谙济不肯。
女孩是打心底喜欢他,一时犯难。她折了几根树枝扔进前边的火堆,不时瞥着天上的月亮,然后说:“这样吧,我的名字里有一个月字,不如你也给自己添一个月字吧。人都说月明团圆夜,往后我能看着月亮想起你,你也能看着月亮想起我,就不枉我们姐弟一场了。”
他们都是飘零的人,毫无根据的草,能有人记挂是一件动心的事。
于是他便叫了柳月微。
至于他认的这个姐姐,便是江月心。
这个姐姐和苏谙济相互扶持过几载,然后在那些难免的动乱和波折里失散了,生死未卜。
是谁为了救谁?又有谁救下了谁呢?
月微,本就是没有月亮呀。
再后来,已经是不记年的沉夕殿左右护法的会面。
昔日枯瘦的姐姐已经长成了一个妖娆的冷艳美人。
苏谙济可以从一个男人的角度阐述她是何等的毒药。
他们在会面之前都给对方使过不少绊子、下过不少死手、设过不少迷局,只为在沉夕殿里据有一席之地,只为能得殿主青眼而不那么快成为废子。
如果,他们能提前见过,如果,他们能探听到对方的名字,也许之前他们会温和许多。
但这也仅是也许。
左右护法已是定了,他们终于可以暂时言和。
月亮终究是会变圆,终究是会挂上夜空,虽然难免阴翳,虽然难免缺刻。他们的名字里都有月亮,但他们都不是月亮,心里也早没了那片明净。
昔日的记挂早在多年的生杀里消失殆尽,可有可无。
何况,如今江月心最记挂的人也早不是他了。
或许,他还是她的弟弟,但是那又如何?他的姐姐依旧会为了自个儿的情郎对他拔刀相向。
会面后,江月心找过他,正好是一个月圆夜。
他们在庭前饮着酒,静待夜花绽放。毕竟就是借了赏花的由头而来,这时在外人看来,也不过是两人示好。
江月心眼里迷蒙,说:“阿微,你长大了。”
苏谙济也叫了她一声“心姐姐”。
平静得不像话。
苏谙济大概长得更像母亲。
宅子里的下人偶尔议论,就是这孩子实在瞧不出主人家的眉眼。
少爷还小。也有人这么说。
幼时,苏谙济便想,这或许便是父亲不喜欢他的缘由。
他记得母亲的怀抱,却从不记得父亲抱过他。因父亲走商,一年到头难见一面。好不容易聚上一聚,父亲每见他时总是皱着眉,却对着姨娘所出的小妹妹露出笑脸。
小孩儿敏感,在母亲怀里抱怨,爹爹不喜欢我。
母亲安慰他,微儿,有娘疼你。
小孩儿想要讨大人欢心的想法在她这里没有得到丝毫指点。
长到六岁时,母亲头一回带他出了远门,他们要去汝水边上的姨母家做客。
姨母是个顶和气的人,如果没有发生那件事的话。苏谙济更多地只记得姨母的刻薄与怨毒。
姨母的女娃娃失足落水变傻了,这便是她态度转变的缘由。
彼时姨母正有身孕,伤心过度落了胎,种种悲苦落在一处,不得开解,难免失了清明。于是她深信了是苏谙济的缘故,她的女儿才落了水。
母亲和姨母有了口角,愤而抛下他自尽了。
其实他知道,那时的母亲是得意的。
他的母亲,是顶好的母亲——只是,大概算不得好人。毕竟,他也继承了母亲的那份恶劣,他也知晓如何将这恶劣用到极致。
苏谙济每每想起,总觉着邬幸汝落水,便是他作为柳月微的起点。
旧日不过是勉强平和的水镜,到底是由邬幸汝这次意外破开了水花,淋溅得所有人一身狼狈,也叫人瞧见那水底下如何污浊肮脏。
旧日的平和也不过是缥缈的雨雾,由邬幸汝这一把火烧开了,烧得他们面目全非,烧得他们痛苦不堪,也烧得苏谙济不再是苏谙济。
母亲姑且是由苏家葬了,但他却被留在了邬家。
他没了母亲依怙,姨母又视他为眼中钉,恨不得剐了他,邬家的下人自然也不敢触主人家霉头,供得上饭食,那已是极大的恩惠。
苏谙济成了没爹没娘的野孩子,也开始做些杂事,像在伙房里烧柴,水房里打水,都做过。原先是娇贵的小少爷,更何况才六七岁的娃娃,一下子天上地下,着实叫他难过。
邬幸汝傻了,还是会走,会跑,会吃饭,但不会说话了,不会哭,也不会笑。
她也不会认人了,不认得爹,不认得娘。
姨母便总是涕泪,更恨上苏谙济一分。
然而邬幸汝喜欢往苏谙济跟前凑,被下人撞见了,苏谙济那儿总少不得几声责骂,再赶紧领着邬幸汝回去。苏谙济也恼,好几回都赶不走她。
苏谙济觉得邬幸汝唯一聪明的地方,就是能记住给他带吃的。这也是他唯一喜欢的地方。
他在邬家待了近两年,过得并不好。他有心报复苛待他的姨母,便故意趁着灯会偷偷带了邬幸汝出去。只要他姨母在找不见邬幸汝后慌乱得痛哭流涕,他便痛快了。
只是可惜他再没有机会知道那天的姨母是何模样。
那时城中大乱,他跟着邬幸汝被人潮挤着逃往城外去了。
路上积了很厚的雪。
邬幸汝到底是个傻的,在他摔下去时,只会呆愣愣地看着。
苏谙济常想,但凡那时邬幸汝会动一下,他心里都不会那么恨。
但她到底是个傻的。
他偶尔也会想,如果他能在邬幸汝落水前拉住她,她大概也能在他摔下雪坡时拉住他吧。
但她早已经是个傻子。
134.
苏谙济被人捡起,塞进娃娃堆里,送去了某魔宫在附近的一处暗穴。
他在被捡起时,只庆幸自己不会冻死在寒冷的雪夜里。后来听到身旁的几个娃娃说他们自汝城来,苏谙济还动了心思要找邬幸汝。
这里虽在玄域境下,却置了偌大一个魔窟,不过是灯下黑。
魔窟里集了大量的幼童,倒不是为了采补之事,而是为了饲豢培养。里边种种,一言难尽。
苏谙济在那里度过了四年。当然,他对这个数字没有概念,更不知道自己在里边度过了四年。自那年冬日摔下去后,他便失却了计算年龄的能力,只是在心里念着又活着度过一日。
每日都有新的娃娃进来,每日也都有人死去,大的,小的,那些残骸或许都作了花草的肥料,又或许喂了坑里的狂兽。
苏谙济早已麻木,毕竟死人堆里爬过来的,心下念着的不过是要活过今天。血淋淋的一地零碎不会再激起他的任何反应,他不会再吐得翻江倒海,也不会再彻夜难眠。
他偶尔会想起邬幸汝。
邬幸汝那么傻,大概在刚进来的时候就死了吧。
那也是好的。这里活不下来的,没有人样;活下来的,也没有什么人样。她傻了,本就够苦的了,不必再受这些磋磨。
苏谙济由衷为他这早逝的长姐感到庆幸。
这魔窟终于叫玄域的人发现了,被人尽数捣毁。死的死,逃的逃。
苏谙济也挣扎着逃了。到如今,他敢信谁?他连自己都是不大信的。所以被人截住,听说想将他纳入门下,在他看来也不过是折磨人的新手段。只要是人,便都是蝇营狗苟,哪分什么正道魔道。
他趁人不备,灵巧脱身。所幸那些人也放他去了,大概是看他成不了气候。
135.
苏谙济遇见了一个女孩儿,看上去要长他几岁。
人问他叫什么,答,柳微。
苏是他的遮掩,苏谙济是他的疮疤,是他们留给他的罪恶,是他不愿再触的苦痛。柳是母亲的姓,微是母亲常唤他的字。他没有父亲,只有母亲,他便给自己叫了柳微。
如今认识的人也这么唤他。
女孩儿明眸善睐,轻易地就叫苏谙济生了亲近。
流落到一处的人,大抵都是同病相怜。
女孩儿说他那样小,不如就跟了她姓,做她的弟弟吧。
苏谙济不肯。
女孩是打心底喜欢他,一时犯难。她折了几根树枝扔进前边的火堆,不时瞥着天上的月亮,然后说:“这样吧,我的名字里有一个月字,不如你也给自己添一个月字吧。人都说月明团圆夜,往后我能看着月亮想起你,你也能看着月亮想起我,就不枉我们姐弟一场了。”
他们都是飘零的人,毫无根据的草,能有人记挂是一件动心的事。
于是他便叫了柳月微。
至于他认的这个姐姐,便是江月心。
这个姐姐和苏谙济相互扶持过几载,然后在那些难免的动乱和波折里失散了,生死未卜。
是谁为了救谁?又有谁救下了谁呢?
月微,本就是没有月亮呀。
再后来,已经是不记年的沉夕殿左右护法的会面。
昔日枯瘦的姐姐已经长成了一个妖娆的冷艳美人。
苏谙济可以从一个男人的角度阐述她是何等的毒药。
他们在会面之前都给对方使过不少绊子、下过不少死手、设过不少迷局,只为在沉夕殿里据有一席之地,只为能得殿主青眼而不那么快成为废子。
如果,他们能提前见过,如果,他们能探听到对方的名字,也许之前他们会温和许多。
但这也仅是也许。
左右护法已是定了,他们终于可以暂时言和。
月亮终究是会变圆,终究是会挂上夜空,虽然难免阴翳,虽然难免缺刻。他们的名字里都有月亮,但他们都不是月亮,心里也早没了那片明净。
昔日的记挂早在多年的生杀里消失殆尽,可有可无。
何况,如今江月心最记挂的人也早不是他了。
或许,他还是她的弟弟,但是那又如何?他的姐姐依旧会为了自个儿的情郎对他拔刀相向。
会面后,江月心找过他,正好是一个月圆夜。
他们在庭前饮着酒,静待夜花绽放。毕竟就是借了赏花的由头而来,这时在外人看来,也不过是两人示好。
江月心眼里迷蒙,说:“阿微,你长大了。”
苏谙济也叫了她一声“心姐姐”。
平静得不像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