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
风十六没了沉心境的记忆,又和往常一般闭了门,抹了缝,固了城墙,他只管再去撬开便是了。苏谙济是这么想的,也多少存了些自负。他能开得了第一回,便能开得了第二回。自然,风十六为他开了第一回,便会为他开第二回。
不过自负之外,他有些愤怒:两人的感情,在她看来竟是如此忧困、如此痛苦,她竟是如此不愿承认而情愿忘却么?
食忧,解忧,食的便是最忧之事,解的便是最忧之结。
愤怒之余,苏谙济难免有几分难过。
但是在沉心境里,他见到了风十六的认真,见到了她的郑重,那些都不是假的。她也如同寻常女子般染了羞色,生了柔软,这些都是她动情的明证。她的眼眸因他而沁出了欢喜,仿佛多年无色的花终于有了颜色,也仿佛多年无味的水终于带了甘甜,叫他不禁在此沉醉。
苏谙济难过于风十六的无情抽身,难过于她转头便抛却的干净利落。他的珍视,总是她的冷落,无足轻重。
于是他不由又生了几分愤恨,亦有几分委屈。
回了汲露殿,早有三五人聚在一起商议,师父见了他,便引着他入了席,落了座。
苏谙济瞥得角落香炉升起的袅袅烟气,心知这一回是大事,不是三五日便能轻易了结的。
借着空档,苏谙济特地去翻了殿里杂使弟子的籍册,丝毫不见“又川”二字的痕迹,更觉着自己遭人愚弄了一回,又不得不叹又川此人行事无痕,想要找到此人渺茫无音。
虽然如此,他也不愿就这么算了,就算不为了他,也要为了风十六。印山紫玉难得,风十六为此遭了罪,而他丢了玉,就是对不起风十六,他不可能就这么算了。
再见风十六时,便见她远远招呼了一声,然后朝他扔过来一包东西。
苏谙济打开一看,包里一入眼便是专养紫玉的灵物,余下的三五件虽也养玉,但不能及。
显然,风十六是真的又去采了一份养玉的东西。
见他面上了然,风十六也没有多说,留了声“走了”,便果真转身离去,不知是真的手边太忙,还是又存了心思避着他。
若是玉还在,他定然要上去追问,绝不叫她闪躲。
思及此,苏谙济心里又给又川记了一笔。
风十一过来见了,笑着问他风十六又带回了什么好东西,然后笑他:“十六真是偏心,都要叫我有些吃味儿了。”
以前某次苏谙济伤重,而身边只有风十一。彼时苏谙济灵息狂乱,几欲暴走,凭着所剩无几的清明拿出了一块紫玉,叫风十一借此压住他。风十一便料想这玉该是印山而来。
得知玉是风十六采来的,风十一一时暗叹,风十六竟能为这小师弟上心至此,无怪乎小师弟也更愿同她亲近些。
不过紫玉一事,苏谙济不愿声张,风十一便也只当自己没见过。
眼下正事要紧,风十一没有太多闲心思同人打趣,只拉上苏谙济过去忙了。
等苏谙济再和风十六正经说上几句话时,风十六面上已经沉静了许多,当初的那个沈霎已然没了影子。她身上的某种苦闷似乎也一并去了,连带着她那不知道算不算得上杀心的杀心。
苏谙济觉着自个儿该是高兴的,但风十六如今不过是又回到还不那么郁结的时候罢了,往后便是没有沈霎,也要有别的什么霎,毕竟她还未曾开解。
但是她那沸腾得就要伤人的水如今是冷却下去了,那浑浊的激荡的搅得她不安宁的水已经又是静水一潭。
这便是风十六原该有的模样,澄澈,明净,仿佛没有杂质,活着的水。虽然澄澈见底,那水底的模样终究存了距离。
他本不该有太多奢念。苏谙济生出了更多的不甘。
他常想起沉心境,自然也常想起那个该死的盗玉贼。
风十六有时也要替师父跑几件差事,再加上她那四处跑的性子,总有很长一段时间不会闲在殿里,和师兄弟碰面的日子就更少了,自然也常和苏谙济错开,若非特意,两人很少碰得上。
而在这没有碰面的长久空白里,苏谙济独自反刍了许久,终于反刍出了一些哀怨。
见到了风十六一如往常的平静,又重新感受了她一如往常的疏离,这份哀怨也不自控地真的化了一些形状,叫风十六也难过起来。
但她的难过与他的自然是不同的。那只是长姐对幼弟的愧疚和气恼罢了。
他常在想,是不是沈霎是假的,那段感情便也成了假的?只因那是沈霎的感情,便与风十六全然无干?只因是他强要来的,故而去得无影无踪?
那便不逼她了,他想着,若她心甘情愿才是真的,若她先开口才是真的,那便如此。
苏谙济向来有的是耐心,但是他低估了自身的渴求,也低估了自身的那份娇气——他这娇气,大抵是叫风十六养起来了,在沉心境时更是发作得肆无忌惮。
所谓情不自禁,便是在喜欢的人面前,瞧不见自个儿的模样,也握不住那善变的情绪,只管自己发作着,变化着,也期待着对方的回应。
苏谙济还陷在和沈霎同行的沉心境里,而风十六是还没去过沉心境的风十六,自然不明白他的怨愤,还当他又是刚到殿里时的那些怄气。
后来,风十六终于问起了紫玉。她要出趟远门,想借玉一用。
她不知道自个儿有多冷清,也不知道自个儿有多傲慢,她向来如此。
于是苏谙济笑了,他把玩着手中的木绣球,笑着吐出恶言:“眼下是帮不到你了,这玉么……没有多大用处,又占地方,早时就随手丢了,兴许有谁捡了去吧。若是因此帮了人家,也是好事。”
闻言,风十六应着:“是啊,也是好事。”然后沉着脸离去。
苏谙济自知不当如此,任由言语痛快后,便知道错了话,只怕风十六要恨上他了。
过后不久,因着同一项任务,苏谙济和风九聚到了一处。
两人许久未见,风九主动提起,说风十六前些日子受伤颇重,找他疗伤,正巧还要来兼这趟差使,只来得及调了些灵力,不知道她回殿里了没有。
他问缘何受的伤,风九也不知晓,答说只听她去了北地。
苏谙济便知道了风十六来问他借玉的缘故,想来就是为此行做的准备。只是玉早已不在他手边,他还故意闹得两人不欢而散。如此,他更知道了自己的错处。
行过北地,因此受伤,风十六自然是不愿太多人知道的,显然也是请了风九同她保守。如今风九朝人提起,也不过是因为知晓苏谙济的心思,提点他回去借此多向风十六表些心意。
“细的我便不知道了,若是你去问,十六兴许还能同你透露个一二。”
苏谙济心里很不是滋味儿:看来他没能从风十六那儿得来信赖,毕竟她受伤时第一个想到的人只有风九。他竟担不得这“第一人”。不久前又用玉气了风十六,只怕她走得更远了。
他很想问风九,一直以来,是不是风十六在外受伤时都找的他?心里竟一时发怯:若真如此,风十六是从未信过他。
旁边风九已经说了好些别的话,最后暗示苏谙济早点捅破那层窗户纸,向风十六表露心意。
回去后,果然见到风十六在养伤,此前因为玉动的气也没消。几番言语来回不期然变了味儿,两人竟是都忍不住讥讽起来,又是不欢而散。
后来也有过几回碰面,言语难免都戳了两人痛处,又是不依不饶。
许是受不得两人间这般反唇相讥,此后风十六也更多地避着他。他已不必风十六当初那般细细调理,如今自然更没什么多见面的必要了。以往她就同风七风廿九走得近,如今和风廿九似乎愈发亲厚了,大有此人才是她幼弟一般。
某次苏谙济回来,迎面撞见了风十六,难得见她开口相迎,只是见他步履匆忙,身后还有一二外人,便道:“罢了,你忙去吧。”
后来苏谙济常想,这便是诀别了,只是彼时他不明所以。
没几天风十六就出了远门,后来便是凤十七将她的炼炉奉还。
他的话说得好听,又令人动容,还要叫殿里的师叔师伯劝慰几句。
苏谙济本闲在殿里,和两个师姐饮些茶水,闲说些此行见闻,揣测些别宗用意。
突然听见破空一声凤鸣,再来诸般鸟雀欢啼,几人直言定是凤十七来了。
苏谙济本来就不喜风十六和凤十七来往过密,这时只道:“十六如今可不在殿里。”
风十四笑他:“谁说来找的一定是十六?”
两人甚至开了赌局,要风十一在旁做个见证。
几人的茶水续了许久,话题也早已换过几轮。
这时风十一收了密语,一下子凝了神色,手边捏了一诀,散去了。
见状,风十四问她在忙什么。风十一答说找风廿一同去会客。
凤十七来了,要见风廿一做什么?风十四将茶水放下,问来的可是凤十七。
风十一点头称是,然后说他们也要一道去会客。
“接十六。”风十一知道身旁的苏谙济是个极不安定的家伙,斟酌着用语。
苏谙济身上的安闲果然一下子散了,多了几分凛意:“十六怎么了?”
“十六……”风十一说明了原委,小心又克制,想着一会儿要先把苏谙济稳住了。
而苏谙济已经什么都听不见了,心里只想着要杀了凤十七,不待旁边两人反应,就已经杀向了会客大堂。
堂中凤十七面上毫无血色,身形也似孱弱,显然是不待休整便来汲露殿报了信,做足了赔罪的姿态。
苏谙济可管不得这些,也不在意堂中在座的几位师叔师伯,一剑劈向了凤十七,连伤他几位随侍。
凤十七虽然元气大伤,倒不至于几招都过不了,只是本就是来赔罪的,矮了人家半截,这时动起手来,难免受了桎梏,倒是难得的忍让为先了。
大堂里几位师兄早在苏谙济动手时就加入了战局,被放倒后又和苏谙济缠斗一阵,如此反复。若叫不知情的人看了,只怕是以为汲露殿联同凤妖捉拿门内弟子。
风十一和风十四也早早赶了过来,奈何苏谙济不听劝,只能动手。
之后又来了许多弟子阻止苏谙济杀斗,最后是在风廿七伤重时,风十四趁机用药放倒了苏谙济,叫他冷静下来,可算被几个师兄一同制服。
此时大堂里一片狼藉,堪比灭门,另外还烧了几个院落。
苏谙济神色昏惨,不过几道咒印加身倒是没能彻底制住他,突然掣破几道禁制,不知道飞身去哪儿了。
殿里忧他又生事端,点了几个弟子跟上去,将他捉了回来。
之后殿里也给凤十七赔了罪,另外罚了苏谙济禁闭。
眼下苏谙济大闹一场后,弟子伤了一片,房屋也要另行修缮,还有许多大事要理,风十六的事倒给耽搁下来了,没人说她死了,也没人说她还活着。
殿里如今斗得厉害,好不容易有了一个死人,正可大做文章。如此,自然有人保了风十六死,自然也有人保了风十六活。不过现在更值得大做文章的,是才大闹了一场的苏谙济,风十六就更不值一提了——她便不死不活吧,此前不过都是凤十七的一面之词。这是大家的默契。
苏谙济在禁闭中听闻,笑了一下,可不就是这个样子?风十六却从未瞧见。
风十四过来看他,给了他一些伤药,问他知错了么?
苏谙济随意拨了琴弦,说他没错,接着说当日风十四不该给他用药。
风十四说,那是在救他,再那么打下去真收不了场了。她转而道,师父气得厉害。
“待出去了,给师父认个错。”
“我又没错。”他说,又在琴上拨了几音。
风十四看出来了:“你对师父还有些怨气呢。”
这是当然的,师父的心里从来都只有十六洲。折了风四还不够,如今也把风十六折进去了。
待身体恢复得差不多,还没到解除禁闭的时候,苏谙济偷偷破了禁制,溜去了青荷川。
159.
风十六死了,这些只是从他人口中听说而已,他还没有亲眼看见。苏谙济执拗地坚持着,就算他看见了,也要聚回她的魂魄,重塑她的肉身。如果她要往生,也要断了她往生的路,拉她重回此间。
其实在去往青荷川的路上,苏谙济的脑袋一片空白。
如果她真的死了,那他算什么?
风十六是他重活于世的明证,是柱起他此方天地的巨木。他是这棵树上的爬藤,受了她的训诫,姑且长成了树的模样,也姑且爬上树头去见了太阳。但是藤终究是藤,就算藤条深深嵌进树的躯干里,汲取了树的养分,和树不分表里,和树共荣共存,共生共息。
树死了,藤就又是藤了。
她死了,他又算什么呢?
青荷川上一片荷花摇曳,但是青和山下的那片有几道沟壑深浅交错,有如一幅画被人在上边挥了几道浓墨,自然是此前打斗留下的痕迹。
苏谙济上了青和山。
青和山上有一大片荷塘,虽然正值花期,却是生生砍得七零八落,一塘枯烂,唯余一些残荷颤颤巍巍,风中摇曳。
这边上还能瞧见一些打斗的残迹,但已无当日残杀的血腥,该是雨水洗去了。
苏谙济知道一些招魂的秘术,但是只得来一个结果:此间没有她的魂魄。
苏谙济不禁一声惨笑。
——风十六是死得真干净啊。
无声无息,不留痕迹。风十六当初是这么说的,她也果真没有食言,如此践行。
他任性太久了,于是终于失去了风十六,他的汝姐姐。
树死了,藤便没了树的模样,开始张牙舞爪。
怎能如此?苏谙济并不愿接受这个结果。
有人在边上叹息:“这么快就放弃了么?本来还指望着你再挣扎一会儿,那样的话接下来的事就顺理成章了。”
“你是谁?”突然来了这么一个人,有如侵犯了这里的安宁,苏谙济言语不善。
“自然,是该叫你知道我是谁的。”她点点头,“我是迟画,兴许你此前听过,无极峰来,在此恭候多时。”
苏谙济确信没招惹过这位无极峰的大师姐,便问她所为何事。
迟画说:“别跟我假客套了,柳月微,本该主持沉夕殿的左护法,如今成了汲露殿的风廿七,如此天差地别,可真是叫我好找。”
周遭有了变化,仿佛一草一木都开始编织。
塘里的水也漫了出来,一层浅水淹过草尖。水面的波纹似乎有了实体,一条条地自水面剥离开来,立向了空中,不断交汇,蔓延。
日光也瞧见了清晰的线条,时明时暗,又时而五颜六色,时而汇聚一处,又时而散射四周。
苏谙济这时才发现自己入局已深,几番招魂秘法后,他已不能行动自如。
迟画所言都是事实,其中有苏谙济意欲埋藏的不堪,也有他舍弃许久的名字。
他细细打量了迟画,疑心这女子也和他一般,是从那飘渺的从前过来的。
他面上浑不在意:“你我初次见面,阁下想是认错了。”
“不不,这可是第二次了,柳月微,上次没认出你错过了,这次可不会弄错了。”
“你不信么?”于是迟画故意说了一些话,也确实如她所愿刺激了苏谙济,比如他的身世,再比如他的爱恋。
“你是谁?”苏谙济的话里多了探究,但更多的是被窥探到秘密的隐忍愤怒。
“我是迟画,当然,这不重要了。只管知道我知晓你的一切,也只管知道我和你不一样就行啦。”迟画在他的打量中这么说了。
知道他的一切?说得轻巧。苏谙济在心底嗤笑着。
却听迟画道:“如今你到了这里来,也算没辜负你那一腔情意。若是她见了,想来也会感动吧。只是若叫她知晓了一切,你说,你还是风廿七么?你还是……她的弟弟么?”
风十六是苏谙济的痛点,也是能引他到这里的关键,迟画用得很是开心。
“你知道风十六会死在这里。”苏谙济沉沉说着。
“那姑且是我杀了她吧。”只要能激怒苏谙济就行了,怎么样都无所谓,“如何?向我复仇么?”
“在此之前,还是我先送你回地狱吧。”迟画说着,随手抓住了浮于空中的一道水纹,水纹却在此时化了利箭,而随手掷出后,却化了无数细密的丝线,向苏谙济笼去。
水里亦生了锁链,套住了苏谙济的四肢,也套住了苏谙济的脖颈。
苏谙济早已无力反抗,任着水链扯下他的身体,沉入水里,沉入草里,沉入泥里,沉入他想抹去的过去。
“那儿本来就是你的地方。此后,换回你的真面目,再回来向我寻仇。”
迟画的声音已然远去,苏谙济耳边一片泥泞。他也许是在一个雨夜里摔下了山崖,又也许是在一条湍急的险流里挣扎,但是他的耳边又是一些沉闷的声音:“噗——”泥潭上的几个泥泡破了,自气孔里散出令人作呕的恶臭。
这泥潭又也许是沸腾的,仿佛煮开的水面。这里又也许装填了尸泥,腐败的腥臭掠夺了呼吸。
水面已然平静,宛如一面镜子。
迟画百无聊赖,顺手截了一段光线,折成了一把折扇的模样。迟湫的那把扇子,她就很是喜欢,可惜那是迟湫的扇子,她不能夺人所爱,她还希望迟湫能用那把扇子了结苏谙济的性命。不过那该是很久的将来了。
荷塘里的一株荷花落了花瓣,点起水面一团涟漪。涟漪绊过花梗叶茎,驶向边上的水草。水草轻轻颤动,却是底下一条白丝。
苏谙济在一片黑暗里沉浮,昏沉地想着,所谓的真面目又是什么样子?戴久了的面具,和真面目又有何区别?以前的模样,又何尝不是一种面具呢?那么,哪里有什么真面目可言,他从来都是这副模样。
他抗拒的、想要抹除的又是什么呢?
缚在苏谙济身上的水链似乎作了麻绳,又似乎是一些青草编就的绳索。绳索又好像变了花蔓,蔓上开了鲜花。花又败了,枯了,作了齑粉,黑乎乎的,布在了苏谙济身上。花蔓也黑乎乎的,却又作了绳索,又作了水链。
有一白丝在水链中游弋,顺着水链爬上了苏谙济的脖子。
模糊中,有一道声音在他耳边叹息:“要是当时多照顾他一点就好了……”
于是水链洗掉了他身上的齑粉,变了方向牵引,将他拉出了过去,拉出了泥,拉出了草,拉出了水。
迟画捏着那把光束折成的扇子,见苏谙济从水中冒了出来,一时觉得有些可惜:“一往情深,思念成疾,由此入魔,不也是很好么?”
苏谙济并未多言,暗里将那道白丝揣入袖中,挥剑开始他的反击。
不过迟画到底担得传闻的那些名声,苏谙济如今不济,最后勉强和她打了平手,不过两人都身受重伤。
迟画对诱他入魔志在必得,没有过多纠缠。
苏谙济还有一些顾虑,自然也杀她不了。
迟画走后,苏谙济早有了打算:他要给那道白丝——风十六遗落的某缕执念一个安身之处。
于是他去找了几件灵材,费了好几年,用他那许久不用的傀儡术造了两具人偶,之后便带回了汲露殿。
他给了这两具人偶沈霎和沈雩的模样,携有风十六执念的人偶也叫了沈霎,不过他给另一具唤的柳月微。
柳月微身上放了他的一缕神思,大抵算得半个他,平日里能看护好沈霎,也能时常注意殿里的动向,是他多出来的一双眼睛,这便是他多造一副傀儡的用意。
至于沈霎——风十六的那丝执念,应是风十六的负面而形,集了她的一些恐惧和不安,漫着彷徨和迷惘。苏谙济真没指望这丝执念能照顾他,只是念着还有风十六的东西伴在身侧,姑且是一个她来过的凭证,也是他还活着的凭证。
他偶尔也会想着,养得久了,或许能再集来风十六的别的东西。至于助他找到风十六,这是彻底的奢望了。
回殿前遇上迟画,苏谙济又和她杀了一场,故而伤重而归。
苏谙济久未归殿,回去时又多了沈霎和柳月微,自然惹了一些非议,也生了一些流言。等那些流言传到他耳里时,沈霎已经成了他心爱的姑娘。
听说沈霎对他一见钟情,芳心暗许,在他出走时体贴呵护,一路相随,终于也叫他动了心。后来身陷险境,沈霎助他脱险,伤重痴傻,故而带回了殿里,照顾她一生一世。
那时殿里擢选完,刚换了新人上去,风十四自外边赶回来参贺,听说了,便去看了他的沈姑娘。
她道:“竟能叫十一容下他们,廿七,看不出来啊,你可真是厉害。”
苏谙济随意说:“许是师姐对这些小玩意儿的心胸更为开阔了吧,便无视了我的玩闹。”
他刚回来的时候,风十一为此大动肝火,现在更是不愿踏进他这里一步。
风十四笑他:“我回来的时候听说了,你爱上沈姑娘了,还爱得入骨哪!”
“那我便爱她吧。”他说,“师姐,为了爱她,你替她开副方子吧,也好解了我多年来的心苦。”
不过是作戏做全套,给外人看罢了。
风十四一时讶异:“来真的啊。”在她看来,就算要做全套,随便一副方子就是,哪会有那么多人细细验看。
“毕竟我爱她嘛。”苏谙济似乎很是入戏。
风十四便真的给拟了一副药方。
后来有次出于好奇,风十四给沈霎把了脉,一时怔然:“里边好似有些十六的气息。”以前风十四也常给风十六把脉,对她还算熟悉。
“是十六的一些旧物,我放到了里边。”苏谙济给风十六那道执念锁得很深,自信没有人能探查到。
“原来如此。”接着她问,“十一不知道吧?”
“只有你。”
风十四便松了口气:“那就好。”若是叫风十一知道了,这人偶更留不得了。到时苏谙济再发了疯,只怕又要一地狼藉。
160.
苏谙济在造沈霎的时候,没有给这具傀儡注入太多灵气,几乎全靠那道执念养着,因此初来的沈霎懒懒的,并不爱走动,长年卧床,就像真的病人一样。
后来,沈霎便渐渐能下地行走了。她很喜欢往边上的那几棵槐树跑,次数多了,苏谙济索性给了沈霎一把琴,叫她坐在边上练着。
他只给沈霎选了两首曲子。飞云瀑,意境深远,是风十六以前常在风四那儿听的;烟池柳,直接炽烈的情爱表达,是风十六会拒绝的。
风十一这时已经收了一个弟子,雨十七。她常到苏谙济跟前来玩儿,免不得听到沈霎错乱的琴音,然后道:“师叔,沈姑娘还是好傻呀,她什么时候能聪明回来一点呢?”
“到你像她这么大的时候吧。”
“啊?这么久!”就像是刚种下种子就期待下一刻能开花一样,对于沈霎什么时候能聪明一点,雨十七总是显得很心急。
当初听到她的名字和风十六的一样都有一个“青”字,便对她爱屋及乌,苏谙济如今对她是有些溺爱了。
雨十七在他的溺爱下,爱护着沈霎,也和他一起念着风十六。她还会在冬日落雪的时候,给他递上一枝春。
苏谙济便想,这大抵便是养娃娃的好处了。
后来沈霎真的学成了这两首曲子。她能完整地演奏飞云瀑,能对着韵,也能合上拍,但她在弹烟池柳时,却总会弹错一节,错上几个音,苏谙济纠正了,她下一回还是这样弹。
如此,苏谙济便知道了,沈霎不喜欢烟池柳,承了风十六的性子。不过沈霎没有开口说过不喜欢,她能说的话也很少,兴许是还不知道怎么说。
在教沈霎学琴的时候,苏谙济发现了槐树上的秘密:那里有风十六留给他的东西。不过他打不开,试过几次后,他便弃了,想着,若是日后风十六回来了,便叫她带自己进去吧。
平日里,沈霎除了跑到槐树下弹琴,便只会在苏谙济的院子里晃悠,此外再不会去别的地方。但是有一天,沈霎跑出了他的院子,跑到了殿里的客舍。
也是那一天,雨十七兴冲冲地跑到苏谙济面前来,说她这次出门遇见了一个极合意的弟子,想从他这儿讨几句话,行个方便,好放那弟子进剑阁去。
柳月微找沈霎去了,这时还没有回来。
苏谙济听着雨十七把那弟子从头夸到尾,一点儿也没觉着惊奇,眼皮也没怎么抬动。
雨十七犹不死心,想叫他见上一见,说只要去试她一试,就知道完全可以把她放进剑阁。
既然她这么好,何必还要从他这儿讨去一些便利?如此轻率可不是委屈了人家?苏谙济不愿再听雨十七的吹捧,索性道:“既是如此,叫她试了三十三剑阵,到时兴许还能给人家指个好师父,日后也不怕埋没了。”
“不是……师叔,她……若是人家破得了这三十三剑阵,哪轮得着我过来为她讨几句话?那不是都抢着要了么?”
雨十七将籍纸往苏谙济案上一放,推到他面前,道:“这是她的灵脉资质,您就看一眼,就一眼!不然您不愿看也成,在上边印个章子,我便不烦您了。”
苏谙济拗不过她,想着随便看看应付一下,再推说不行便是,然后他随着雨十七的指尖看过去,一时间呼吸一滞:又川。
纸上的笔画终于写成了他日思夜想的文字。
风十六没了沉心境的记忆,又和往常一般闭了门,抹了缝,固了城墙,他只管再去撬开便是了。苏谙济是这么想的,也多少存了些自负。他能开得了第一回,便能开得了第二回。自然,风十六为他开了第一回,便会为他开第二回。
不过自负之外,他有些愤怒:两人的感情,在她看来竟是如此忧困、如此痛苦,她竟是如此不愿承认而情愿忘却么?
食忧,解忧,食的便是最忧之事,解的便是最忧之结。
愤怒之余,苏谙济难免有几分难过。
但是在沉心境里,他见到了风十六的认真,见到了她的郑重,那些都不是假的。她也如同寻常女子般染了羞色,生了柔软,这些都是她动情的明证。她的眼眸因他而沁出了欢喜,仿佛多年无色的花终于有了颜色,也仿佛多年无味的水终于带了甘甜,叫他不禁在此沉醉。
苏谙济难过于风十六的无情抽身,难过于她转头便抛却的干净利落。他的珍视,总是她的冷落,无足轻重。
于是他不由又生了几分愤恨,亦有几分委屈。
回了汲露殿,早有三五人聚在一起商议,师父见了他,便引着他入了席,落了座。
苏谙济瞥得角落香炉升起的袅袅烟气,心知这一回是大事,不是三五日便能轻易了结的。
借着空档,苏谙济特地去翻了殿里杂使弟子的籍册,丝毫不见“又川”二字的痕迹,更觉着自己遭人愚弄了一回,又不得不叹又川此人行事无痕,想要找到此人渺茫无音。
虽然如此,他也不愿就这么算了,就算不为了他,也要为了风十六。印山紫玉难得,风十六为此遭了罪,而他丢了玉,就是对不起风十六,他不可能就这么算了。
再见风十六时,便见她远远招呼了一声,然后朝他扔过来一包东西。
苏谙济打开一看,包里一入眼便是专养紫玉的灵物,余下的三五件虽也养玉,但不能及。
显然,风十六是真的又去采了一份养玉的东西。
见他面上了然,风十六也没有多说,留了声“走了”,便果真转身离去,不知是真的手边太忙,还是又存了心思避着他。
若是玉还在,他定然要上去追问,绝不叫她闪躲。
思及此,苏谙济心里又给又川记了一笔。
风十一过来见了,笑着问他风十六又带回了什么好东西,然后笑他:“十六真是偏心,都要叫我有些吃味儿了。”
以前某次苏谙济伤重,而身边只有风十一。彼时苏谙济灵息狂乱,几欲暴走,凭着所剩无几的清明拿出了一块紫玉,叫风十一借此压住他。风十一便料想这玉该是印山而来。
得知玉是风十六采来的,风十一一时暗叹,风十六竟能为这小师弟上心至此,无怪乎小师弟也更愿同她亲近些。
不过紫玉一事,苏谙济不愿声张,风十一便也只当自己没见过。
眼下正事要紧,风十一没有太多闲心思同人打趣,只拉上苏谙济过去忙了。
等苏谙济再和风十六正经说上几句话时,风十六面上已经沉静了许多,当初的那个沈霎已然没了影子。她身上的某种苦闷似乎也一并去了,连带着她那不知道算不算得上杀心的杀心。
苏谙济觉着自个儿该是高兴的,但风十六如今不过是又回到还不那么郁结的时候罢了,往后便是没有沈霎,也要有别的什么霎,毕竟她还未曾开解。
但是她那沸腾得就要伤人的水如今是冷却下去了,那浑浊的激荡的搅得她不安宁的水已经又是静水一潭。
这便是风十六原该有的模样,澄澈,明净,仿佛没有杂质,活着的水。虽然澄澈见底,那水底的模样终究存了距离。
他本不该有太多奢念。苏谙济生出了更多的不甘。
他常想起沉心境,自然也常想起那个该死的盗玉贼。
风十六有时也要替师父跑几件差事,再加上她那四处跑的性子,总有很长一段时间不会闲在殿里,和师兄弟碰面的日子就更少了,自然也常和苏谙济错开,若非特意,两人很少碰得上。
而在这没有碰面的长久空白里,苏谙济独自反刍了许久,终于反刍出了一些哀怨。
见到了风十六一如往常的平静,又重新感受了她一如往常的疏离,这份哀怨也不自控地真的化了一些形状,叫风十六也难过起来。
但她的难过与他的自然是不同的。那只是长姐对幼弟的愧疚和气恼罢了。
他常在想,是不是沈霎是假的,那段感情便也成了假的?只因那是沈霎的感情,便与风十六全然无干?只因是他强要来的,故而去得无影无踪?
那便不逼她了,他想着,若她心甘情愿才是真的,若她先开口才是真的,那便如此。
苏谙济向来有的是耐心,但是他低估了自身的渴求,也低估了自身的那份娇气——他这娇气,大抵是叫风十六养起来了,在沉心境时更是发作得肆无忌惮。
所谓情不自禁,便是在喜欢的人面前,瞧不见自个儿的模样,也握不住那善变的情绪,只管自己发作着,变化着,也期待着对方的回应。
苏谙济还陷在和沈霎同行的沉心境里,而风十六是还没去过沉心境的风十六,自然不明白他的怨愤,还当他又是刚到殿里时的那些怄气。
后来,风十六终于问起了紫玉。她要出趟远门,想借玉一用。
她不知道自个儿有多冷清,也不知道自个儿有多傲慢,她向来如此。
于是苏谙济笑了,他把玩着手中的木绣球,笑着吐出恶言:“眼下是帮不到你了,这玉么……没有多大用处,又占地方,早时就随手丢了,兴许有谁捡了去吧。若是因此帮了人家,也是好事。”
闻言,风十六应着:“是啊,也是好事。”然后沉着脸离去。
苏谙济自知不当如此,任由言语痛快后,便知道错了话,只怕风十六要恨上他了。
过后不久,因着同一项任务,苏谙济和风九聚到了一处。
两人许久未见,风九主动提起,说风十六前些日子受伤颇重,找他疗伤,正巧还要来兼这趟差使,只来得及调了些灵力,不知道她回殿里了没有。
他问缘何受的伤,风九也不知晓,答说只听她去了北地。
苏谙济便知道了风十六来问他借玉的缘故,想来就是为此行做的准备。只是玉早已不在他手边,他还故意闹得两人不欢而散。如此,他更知道了自己的错处。
行过北地,因此受伤,风十六自然是不愿太多人知道的,显然也是请了风九同她保守。如今风九朝人提起,也不过是因为知晓苏谙济的心思,提点他回去借此多向风十六表些心意。
“细的我便不知道了,若是你去问,十六兴许还能同你透露个一二。”
苏谙济心里很不是滋味儿:看来他没能从风十六那儿得来信赖,毕竟她受伤时第一个想到的人只有风九。他竟担不得这“第一人”。不久前又用玉气了风十六,只怕她走得更远了。
他很想问风九,一直以来,是不是风十六在外受伤时都找的他?心里竟一时发怯:若真如此,风十六是从未信过他。
旁边风九已经说了好些别的话,最后暗示苏谙济早点捅破那层窗户纸,向风十六表露心意。
回去后,果然见到风十六在养伤,此前因为玉动的气也没消。几番言语来回不期然变了味儿,两人竟是都忍不住讥讽起来,又是不欢而散。
后来也有过几回碰面,言语难免都戳了两人痛处,又是不依不饶。
许是受不得两人间这般反唇相讥,此后风十六也更多地避着他。他已不必风十六当初那般细细调理,如今自然更没什么多见面的必要了。以往她就同风七风廿九走得近,如今和风廿九似乎愈发亲厚了,大有此人才是她幼弟一般。
某次苏谙济回来,迎面撞见了风十六,难得见她开口相迎,只是见他步履匆忙,身后还有一二外人,便道:“罢了,你忙去吧。”
后来苏谙济常想,这便是诀别了,只是彼时他不明所以。
没几天风十六就出了远门,后来便是凤十七将她的炼炉奉还。
他的话说得好听,又令人动容,还要叫殿里的师叔师伯劝慰几句。
苏谙济本闲在殿里,和两个师姐饮些茶水,闲说些此行见闻,揣测些别宗用意。
突然听见破空一声凤鸣,再来诸般鸟雀欢啼,几人直言定是凤十七来了。
苏谙济本来就不喜风十六和凤十七来往过密,这时只道:“十六如今可不在殿里。”
风十四笑他:“谁说来找的一定是十六?”
两人甚至开了赌局,要风十一在旁做个见证。
几人的茶水续了许久,话题也早已换过几轮。
这时风十一收了密语,一下子凝了神色,手边捏了一诀,散去了。
见状,风十四问她在忙什么。风十一答说找风廿一同去会客。
凤十七来了,要见风廿一做什么?风十四将茶水放下,问来的可是凤十七。
风十一点头称是,然后说他们也要一道去会客。
“接十六。”风十一知道身旁的苏谙济是个极不安定的家伙,斟酌着用语。
苏谙济身上的安闲果然一下子散了,多了几分凛意:“十六怎么了?”
“十六……”风十一说明了原委,小心又克制,想着一会儿要先把苏谙济稳住了。
而苏谙济已经什么都听不见了,心里只想着要杀了凤十七,不待旁边两人反应,就已经杀向了会客大堂。
堂中凤十七面上毫无血色,身形也似孱弱,显然是不待休整便来汲露殿报了信,做足了赔罪的姿态。
苏谙济可管不得这些,也不在意堂中在座的几位师叔师伯,一剑劈向了凤十七,连伤他几位随侍。
凤十七虽然元气大伤,倒不至于几招都过不了,只是本就是来赔罪的,矮了人家半截,这时动起手来,难免受了桎梏,倒是难得的忍让为先了。
大堂里几位师兄早在苏谙济动手时就加入了战局,被放倒后又和苏谙济缠斗一阵,如此反复。若叫不知情的人看了,只怕是以为汲露殿联同凤妖捉拿门内弟子。
风十一和风十四也早早赶了过来,奈何苏谙济不听劝,只能动手。
之后又来了许多弟子阻止苏谙济杀斗,最后是在风廿七伤重时,风十四趁机用药放倒了苏谙济,叫他冷静下来,可算被几个师兄一同制服。
此时大堂里一片狼藉,堪比灭门,另外还烧了几个院落。
苏谙济神色昏惨,不过几道咒印加身倒是没能彻底制住他,突然掣破几道禁制,不知道飞身去哪儿了。
殿里忧他又生事端,点了几个弟子跟上去,将他捉了回来。
之后殿里也给凤十七赔了罪,另外罚了苏谙济禁闭。
眼下苏谙济大闹一场后,弟子伤了一片,房屋也要另行修缮,还有许多大事要理,风十六的事倒给耽搁下来了,没人说她死了,也没人说她还活着。
殿里如今斗得厉害,好不容易有了一个死人,正可大做文章。如此,自然有人保了风十六死,自然也有人保了风十六活。不过现在更值得大做文章的,是才大闹了一场的苏谙济,风十六就更不值一提了——她便不死不活吧,此前不过都是凤十七的一面之词。这是大家的默契。
苏谙济在禁闭中听闻,笑了一下,可不就是这个样子?风十六却从未瞧见。
风十四过来看他,给了他一些伤药,问他知错了么?
苏谙济随意拨了琴弦,说他没错,接着说当日风十四不该给他用药。
风十四说,那是在救他,再那么打下去真收不了场了。她转而道,师父气得厉害。
“待出去了,给师父认个错。”
“我又没错。”他说,又在琴上拨了几音。
风十四看出来了:“你对师父还有些怨气呢。”
这是当然的,师父的心里从来都只有十六洲。折了风四还不够,如今也把风十六折进去了。
待身体恢复得差不多,还没到解除禁闭的时候,苏谙济偷偷破了禁制,溜去了青荷川。
159.
风十六死了,这些只是从他人口中听说而已,他还没有亲眼看见。苏谙济执拗地坚持着,就算他看见了,也要聚回她的魂魄,重塑她的肉身。如果她要往生,也要断了她往生的路,拉她重回此间。
其实在去往青荷川的路上,苏谙济的脑袋一片空白。
如果她真的死了,那他算什么?
风十六是他重活于世的明证,是柱起他此方天地的巨木。他是这棵树上的爬藤,受了她的训诫,姑且长成了树的模样,也姑且爬上树头去见了太阳。但是藤终究是藤,就算藤条深深嵌进树的躯干里,汲取了树的养分,和树不分表里,和树共荣共存,共生共息。
树死了,藤就又是藤了。
她死了,他又算什么呢?
青荷川上一片荷花摇曳,但是青和山下的那片有几道沟壑深浅交错,有如一幅画被人在上边挥了几道浓墨,自然是此前打斗留下的痕迹。
苏谙济上了青和山。
青和山上有一大片荷塘,虽然正值花期,却是生生砍得七零八落,一塘枯烂,唯余一些残荷颤颤巍巍,风中摇曳。
这边上还能瞧见一些打斗的残迹,但已无当日残杀的血腥,该是雨水洗去了。
苏谙济知道一些招魂的秘术,但是只得来一个结果:此间没有她的魂魄。
苏谙济不禁一声惨笑。
——风十六是死得真干净啊。
无声无息,不留痕迹。风十六当初是这么说的,她也果真没有食言,如此践行。
他任性太久了,于是终于失去了风十六,他的汝姐姐。
树死了,藤便没了树的模样,开始张牙舞爪。
怎能如此?苏谙济并不愿接受这个结果。
有人在边上叹息:“这么快就放弃了么?本来还指望着你再挣扎一会儿,那样的话接下来的事就顺理成章了。”
“你是谁?”突然来了这么一个人,有如侵犯了这里的安宁,苏谙济言语不善。
“自然,是该叫你知道我是谁的。”她点点头,“我是迟画,兴许你此前听过,无极峰来,在此恭候多时。”
苏谙济确信没招惹过这位无极峰的大师姐,便问她所为何事。
迟画说:“别跟我假客套了,柳月微,本该主持沉夕殿的左护法,如今成了汲露殿的风廿七,如此天差地别,可真是叫我好找。”
周遭有了变化,仿佛一草一木都开始编织。
塘里的水也漫了出来,一层浅水淹过草尖。水面的波纹似乎有了实体,一条条地自水面剥离开来,立向了空中,不断交汇,蔓延。
日光也瞧见了清晰的线条,时明时暗,又时而五颜六色,时而汇聚一处,又时而散射四周。
苏谙济这时才发现自己入局已深,几番招魂秘法后,他已不能行动自如。
迟画所言都是事实,其中有苏谙济意欲埋藏的不堪,也有他舍弃许久的名字。
他细细打量了迟画,疑心这女子也和他一般,是从那飘渺的从前过来的。
他面上浑不在意:“你我初次见面,阁下想是认错了。”
“不不,这可是第二次了,柳月微,上次没认出你错过了,这次可不会弄错了。”
“你不信么?”于是迟画故意说了一些话,也确实如她所愿刺激了苏谙济,比如他的身世,再比如他的爱恋。
“你是谁?”苏谙济的话里多了探究,但更多的是被窥探到秘密的隐忍愤怒。
“我是迟画,当然,这不重要了。只管知道我知晓你的一切,也只管知道我和你不一样就行啦。”迟画在他的打量中这么说了。
知道他的一切?说得轻巧。苏谙济在心底嗤笑着。
却听迟画道:“如今你到了这里来,也算没辜负你那一腔情意。若是她见了,想来也会感动吧。只是若叫她知晓了一切,你说,你还是风廿七么?你还是……她的弟弟么?”
风十六是苏谙济的痛点,也是能引他到这里的关键,迟画用得很是开心。
“你知道风十六会死在这里。”苏谙济沉沉说着。
“那姑且是我杀了她吧。”只要能激怒苏谙济就行了,怎么样都无所谓,“如何?向我复仇么?”
“在此之前,还是我先送你回地狱吧。”迟画说着,随手抓住了浮于空中的一道水纹,水纹却在此时化了利箭,而随手掷出后,却化了无数细密的丝线,向苏谙济笼去。
水里亦生了锁链,套住了苏谙济的四肢,也套住了苏谙济的脖颈。
苏谙济早已无力反抗,任着水链扯下他的身体,沉入水里,沉入草里,沉入泥里,沉入他想抹去的过去。
“那儿本来就是你的地方。此后,换回你的真面目,再回来向我寻仇。”
迟画的声音已然远去,苏谙济耳边一片泥泞。他也许是在一个雨夜里摔下了山崖,又也许是在一条湍急的险流里挣扎,但是他的耳边又是一些沉闷的声音:“噗——”泥潭上的几个泥泡破了,自气孔里散出令人作呕的恶臭。
这泥潭又也许是沸腾的,仿佛煮开的水面。这里又也许装填了尸泥,腐败的腥臭掠夺了呼吸。
水面已然平静,宛如一面镜子。
迟画百无聊赖,顺手截了一段光线,折成了一把折扇的模样。迟湫的那把扇子,她就很是喜欢,可惜那是迟湫的扇子,她不能夺人所爱,她还希望迟湫能用那把扇子了结苏谙济的性命。不过那该是很久的将来了。
荷塘里的一株荷花落了花瓣,点起水面一团涟漪。涟漪绊过花梗叶茎,驶向边上的水草。水草轻轻颤动,却是底下一条白丝。
苏谙济在一片黑暗里沉浮,昏沉地想着,所谓的真面目又是什么样子?戴久了的面具,和真面目又有何区别?以前的模样,又何尝不是一种面具呢?那么,哪里有什么真面目可言,他从来都是这副模样。
他抗拒的、想要抹除的又是什么呢?
缚在苏谙济身上的水链似乎作了麻绳,又似乎是一些青草编就的绳索。绳索又好像变了花蔓,蔓上开了鲜花。花又败了,枯了,作了齑粉,黑乎乎的,布在了苏谙济身上。花蔓也黑乎乎的,却又作了绳索,又作了水链。
有一白丝在水链中游弋,顺着水链爬上了苏谙济的脖子。
模糊中,有一道声音在他耳边叹息:“要是当时多照顾他一点就好了……”
于是水链洗掉了他身上的齑粉,变了方向牵引,将他拉出了过去,拉出了泥,拉出了草,拉出了水。
迟画捏着那把光束折成的扇子,见苏谙济从水中冒了出来,一时觉得有些可惜:“一往情深,思念成疾,由此入魔,不也是很好么?”
苏谙济并未多言,暗里将那道白丝揣入袖中,挥剑开始他的反击。
不过迟画到底担得传闻的那些名声,苏谙济如今不济,最后勉强和她打了平手,不过两人都身受重伤。
迟画对诱他入魔志在必得,没有过多纠缠。
苏谙济还有一些顾虑,自然也杀她不了。
迟画走后,苏谙济早有了打算:他要给那道白丝——风十六遗落的某缕执念一个安身之处。
于是他去找了几件灵材,费了好几年,用他那许久不用的傀儡术造了两具人偶,之后便带回了汲露殿。
他给了这两具人偶沈霎和沈雩的模样,携有风十六执念的人偶也叫了沈霎,不过他给另一具唤的柳月微。
柳月微身上放了他的一缕神思,大抵算得半个他,平日里能看护好沈霎,也能时常注意殿里的动向,是他多出来的一双眼睛,这便是他多造一副傀儡的用意。
至于沈霎——风十六的那丝执念,应是风十六的负面而形,集了她的一些恐惧和不安,漫着彷徨和迷惘。苏谙济真没指望这丝执念能照顾他,只是念着还有风十六的东西伴在身侧,姑且是一个她来过的凭证,也是他还活着的凭证。
他偶尔也会想着,养得久了,或许能再集来风十六的别的东西。至于助他找到风十六,这是彻底的奢望了。
回殿前遇上迟画,苏谙济又和她杀了一场,故而伤重而归。
苏谙济久未归殿,回去时又多了沈霎和柳月微,自然惹了一些非议,也生了一些流言。等那些流言传到他耳里时,沈霎已经成了他心爱的姑娘。
听说沈霎对他一见钟情,芳心暗许,在他出走时体贴呵护,一路相随,终于也叫他动了心。后来身陷险境,沈霎助他脱险,伤重痴傻,故而带回了殿里,照顾她一生一世。
那时殿里擢选完,刚换了新人上去,风十四自外边赶回来参贺,听说了,便去看了他的沈姑娘。
她道:“竟能叫十一容下他们,廿七,看不出来啊,你可真是厉害。”
苏谙济随意说:“许是师姐对这些小玩意儿的心胸更为开阔了吧,便无视了我的玩闹。”
他刚回来的时候,风十一为此大动肝火,现在更是不愿踏进他这里一步。
风十四笑他:“我回来的时候听说了,你爱上沈姑娘了,还爱得入骨哪!”
“那我便爱她吧。”他说,“师姐,为了爱她,你替她开副方子吧,也好解了我多年来的心苦。”
不过是作戏做全套,给外人看罢了。
风十四一时讶异:“来真的啊。”在她看来,就算要做全套,随便一副方子就是,哪会有那么多人细细验看。
“毕竟我爱她嘛。”苏谙济似乎很是入戏。
风十四便真的给拟了一副药方。
后来有次出于好奇,风十四给沈霎把了脉,一时怔然:“里边好似有些十六的气息。”以前风十四也常给风十六把脉,对她还算熟悉。
“是十六的一些旧物,我放到了里边。”苏谙济给风十六那道执念锁得很深,自信没有人能探查到。
“原来如此。”接着她问,“十一不知道吧?”
“只有你。”
风十四便松了口气:“那就好。”若是叫风十一知道了,这人偶更留不得了。到时苏谙济再发了疯,只怕又要一地狼藉。
160.
苏谙济在造沈霎的时候,没有给这具傀儡注入太多灵气,几乎全靠那道执念养着,因此初来的沈霎懒懒的,并不爱走动,长年卧床,就像真的病人一样。
后来,沈霎便渐渐能下地行走了。她很喜欢往边上的那几棵槐树跑,次数多了,苏谙济索性给了沈霎一把琴,叫她坐在边上练着。
他只给沈霎选了两首曲子。飞云瀑,意境深远,是风十六以前常在风四那儿听的;烟池柳,直接炽烈的情爱表达,是风十六会拒绝的。
风十一这时已经收了一个弟子,雨十七。她常到苏谙济跟前来玩儿,免不得听到沈霎错乱的琴音,然后道:“师叔,沈姑娘还是好傻呀,她什么时候能聪明回来一点呢?”
“到你像她这么大的时候吧。”
“啊?这么久!”就像是刚种下种子就期待下一刻能开花一样,对于沈霎什么时候能聪明一点,雨十七总是显得很心急。
当初听到她的名字和风十六的一样都有一个“青”字,便对她爱屋及乌,苏谙济如今对她是有些溺爱了。
雨十七在他的溺爱下,爱护着沈霎,也和他一起念着风十六。她还会在冬日落雪的时候,给他递上一枝春。
苏谙济便想,这大抵便是养娃娃的好处了。
后来沈霎真的学成了这两首曲子。她能完整地演奏飞云瀑,能对着韵,也能合上拍,但她在弹烟池柳时,却总会弹错一节,错上几个音,苏谙济纠正了,她下一回还是这样弹。
如此,苏谙济便知道了,沈霎不喜欢烟池柳,承了风十六的性子。不过沈霎没有开口说过不喜欢,她能说的话也很少,兴许是还不知道怎么说。
在教沈霎学琴的时候,苏谙济发现了槐树上的秘密:那里有风十六留给他的东西。不过他打不开,试过几次后,他便弃了,想着,若是日后风十六回来了,便叫她带自己进去吧。
平日里,沈霎除了跑到槐树下弹琴,便只会在苏谙济的院子里晃悠,此外再不会去别的地方。但是有一天,沈霎跑出了他的院子,跑到了殿里的客舍。
也是那一天,雨十七兴冲冲地跑到苏谙济面前来,说她这次出门遇见了一个极合意的弟子,想从他这儿讨几句话,行个方便,好放那弟子进剑阁去。
柳月微找沈霎去了,这时还没有回来。
苏谙济听着雨十七把那弟子从头夸到尾,一点儿也没觉着惊奇,眼皮也没怎么抬动。
雨十七犹不死心,想叫他见上一见,说只要去试她一试,就知道完全可以把她放进剑阁。
既然她这么好,何必还要从他这儿讨去一些便利?如此轻率可不是委屈了人家?苏谙济不愿再听雨十七的吹捧,索性道:“既是如此,叫她试了三十三剑阵,到时兴许还能给人家指个好师父,日后也不怕埋没了。”
“不是……师叔,她……若是人家破得了这三十三剑阵,哪轮得着我过来为她讨几句话?那不是都抢着要了么?”
雨十七将籍纸往苏谙济案上一放,推到他面前,道:“这是她的灵脉资质,您就看一眼,就一眼!不然您不愿看也成,在上边印个章子,我便不烦您了。”
苏谙济拗不过她,想着随便看看应付一下,再推说不行便是,然后他随着雨十七的指尖看过去,一时间呼吸一滞:又川。
纸上的笔画终于写成了他日思夜想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