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都北边的狩猎场的再北边,有一座寺庙叫灵宁寺,这是一座在百姓中非常有口碑的寺庙,近些天又听说宋国尊贵的长公主殿下也要前往灵宁寺去求姻缘,百姓们便更是将这座寺庙夸到了天上。
宋国的国君自然也是听说了这个消息,彼时,皇帝皇后正在中宫用晚膳,皇后有些不解,“我们的阿遥怎么想起来要去求姻缘了。”
皇帝也有些玩味的笑道,“是啊,阿遥长大了,该知道操心自己的姻缘了。”
皇后看着夫君脸上的神情颇有些无奈,“我可是觉得,她对那个姜介越来越上心了,你怎么也该管束一些,不能任由她胡来啊。”
皇帝却不慌不忙的夹菜,“以前,阿遥最喜欢吃御厨里做的那个菜叫什么名字来着,好似是叫锦绣汤,可惜皇家又有许多规矩,同一个菜品总是隔很久才会再做,阿遥念的紧,你还记得吗?”
皇后点头,“记得啊,只不过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又不爱吃了。”
皇帝挑眉,“你这个母亲不合格,后来阿遥不爱吃,是因为发现锦绣汤里不知为何加了一味她不喜的调料,后来即便是撤去这个调料,她也不再爱吃了。”
皇后有些纳闷,“君上说这些做什么?”
皇帝摇了摇头,“没什么,就是突然想起来的。再心心念念的美味佳肴,一旦有了一次纰漏,也不再是当初的味道了,我们的阿遥,对一切的事情都是这么挑剔的。”
一时间,两人无言,共同用膳。
第二日,宋衾遥带着三更和惊鹊一起去灵宁寺求佛。一路上见周围的百姓都在欢呼叩首,宋衾遥很是不解,“他们在干什么呢?”
三更则见怪不怪的道,“不知为何,周围的百姓似乎都知道了我们要去灵宁寺,一国公主要来这样偏僻的地方求神拜佛,怎么会不引起过分的热闹。”
惊鹊想的多了一层,“那护卫们可是带够了?”
三更没多想,“咱们君上也是知道公主要来这里的,并未有过分的斥责,想必也是派了人手的。”
宋衾遥更是不以为意,“这有什么,不过就是出来寻个热闹。”
穿过一条幽深的小路,主仆三个缓慢的登着上山的台阶,都有些疲态。宋衾遥抬头看了眼天色,周围的树木长得高大,中间只留下了一线,景色确实美得很。宋衾遥累了,便停下步子,“这灵宁寺怎么盘踞在这么弯弯绕绕的山中,我们还是休息一下。我看前面有个凉亭,去那里坐一下。”
三更和惊鹊也不好拒绝,虽然惊鹊依然保留着作为一个女护卫应有的警觉,但是三更内心深处似乎更是希望休息,于是便拉着惊鹊的衣角央求道,“走的太累了,休息一下吧。”
惊鹊虽然敏锐,但看着宋衾遥也已经微微气喘,便不阻止了,“那我们就先在这里休息一下,我给公主警备。”
三更如释重负的呼了口气,拉着宋衾遥坐下,给她拿出了自己早就准备好的糕点盒子、水果。宋衾遥惊讶的看着三更,没有想到她居然准备了这么多的东西,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三更,你可真厉害。”
三更骄傲的神色上了眉梢。
惊鹊却有些不详的预感,凭她多年习武的直觉,这里易攻难守,四面都可以掩藏敌人,她现在就觉得,周围有人。看公主正吃的高兴,又一时不忍心将她叫起来,只后悔自己当时出来的时候没有多带一些人。
三更却不慌不忙的给惊鹊投喂,“惊鹊姐姐,你也坐下来吃点。”三更的手握住惊鹊的手,似乎定心似的对她说,“惊鹊姐姐,这是皇都僧庙,出不了大事的。”
不知为何,惊鹊总觉得三更想的太简单,但想了想就觉得自己确实多虑多疑,这里毕竟是国都之下,周围都是皇城禁军,想来就算是有几个寻衅滋事的混混,也该当上不了什么台面。
宋衾遥的声音传过来,“惊鹊,过来休息一下嘛。”
惊鹊只好应是,坐在宋衾遥的身边,这不看不知道,一看惊鹊都无语了,这主仆两个真会享受,三更还拿了丝绸放在石头上,石头上放着花样颇多的糕点,还有女儿红,还有水果,惊鹊摇摇头,“公主,佛家是清净之地,上山礼佛求缘应当静心养性、恭敬有礼,您怎可将贡品吃了呢?”
宋衾遥却不以为然,“佛祖、菩萨的那一份我都给他们留着呢,他们吃,我也要吃啊。”
惊鹊一时语塞,便没有再说话。
吃了一会,宋衾遥正兴起,追问三更姜介在京城中的爱慕者,惊鹊却听到了丛林中有窸窸窣窣的声音,心下只觉得不妙,十几个黑衣人便从丛林中窜了出来。宋衾遥睁大了眼睛,忙叫,“惊鹊惊鹊。”
惊鹊剑横在身前,“诸位是何方好汉?”
那领头的黑衣人却道,“我们乃皇城之下的行要钱。此路不通,既走了,便该留下点什么。”
打家劫舍之人,所图的不过就是银钱,惊鹊不想让他们扰了公主此次出门的兴致,便道,“好汉想要多少银钱,我等悉数奉上,只请求个方便。”
“哦?”对方来了兴趣,“你们能拿出多少?”
宋衾遥稳了稳心神,便要生气,惊鹊却抢先开口,“二百两。”
黑衣人似乎不满意,“我们这一趟,不仅要钱,也要人。这三个小姑娘生的都漂亮,回去给我们做媳妇也不错。”
惊鹊何时受到这样的冒犯?即便知道自己不敌这些人,还是出手了。
三更也是会些功夫,始终在宋衾遥身边盘旋,打退了几波人。三更问,“你们到底是谁派来的?可知道我们是谁?”
黑衣人笑笑,“你们如今要么回寨子,要么见阎王。须知一条便是,即便是公主殿下,如今也派不得用场。”
黑衣人显然知道宋衾遥的身份,但她无权无钱一个小公主,又怎么吸引了这些亡命之徒?宋衾遥理智尚存,将身上所有的银钱远远的扔过去,“各位好汉,钱给你们,放我一条生路。”
这个小姑娘有意思,黑衣人们都一致的认为,公主殿下娇生惯养,却从不做高姿态,却是皇家少有之人。但即便对这个公主有些欣赏和惊讶,他们还是没有忘记今日而来的目的,笑了一声,脚踩着那遍地的银两走上前去。
“住手。”
宋衾遥已闭上眼睛,却听到了熟悉的声音。是姜介带领世子府的一队亲卫到了此处。他今日似乎穿的很是随意,显然没有外出的计划,月白的衬衣衬得整个人都神采奕奕,颇有些神兵天降的感觉。
姜介的手搭上了宋衾遥隐隐有些颤抖的肩,察觉到她的害怕,手指僵硬的顿了顿。宋衾遥抬头看他,那眉目之间可见几分担忧,但他的语气四平八稳,“阿遥莫害怕,我送你回去。”
宋衾遥抬头看了层层高阶之上的庙宇,心里隐隐有些不舒服。今日,她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前来求一份姻缘,却遭遇了这样的事情,是否也是上天有所警示呢?
三更见姜介和宋衾遥举止亲昵,生气的走过来想要提醒世子尊卑有序,惊鹊却上前一步拦住,摇了摇头。宋衾遥和姜介在前面走,两个丫鬟跟在后面,身后是几十个世子伏兵收拾贼匪的残局。
宋衾遥稳了心神,牵住了姜介的手,他的手宽大温暖,手心湿乎乎的渗出些汗水,她便认真道,“姜三哥哥,贼匪此事事关重大,不可和父皇说起。若是他起意,京都恐怕不得安稳,今日那些人不管是何目的,你皆审问了告诉我即可,不要闹上朝廷。”
姜介有些疑惑,“为什么?”
宋衾遥想起当日狩猎的场面,郁闷道,“无论何时何地,在我危险的时候你总是会出现。可是这之后便是父皇的拷打问责,这些你都忘了吗?”宋衾遥的声音有些哽咽,仿佛委屈极了似的,她牵住姜介手掌的手下滑,只攥住一只他的手指,摇了摇,“姜三哥哥,别让阿遥觉得,我似乎是你命中的劫数。”
微雨落下,姜介的心也凉了一分。
他没有想到的,在宋衾遥的心里,她才是给他添麻烦的那个。
嘴角抽动,但姜介什么也没有说。宋衾遥似乎也等着他的否定,他自己也想要去否定,但这一刻,他什么也没有说。
少女失望的眼眸里蕴藏着水汽,似乎更加沮丧的垂了头。那藕粉色的裙子已经沾了很多春雨的泥泞,带起了阵阵的水渍,她浑不在意的钻入了更大的雨慕里,像是在道别一般的快步钻进了马车。
公主遇刺,兹事体大。宋衾遥甚至以为只要自己和姜介都不说出去,这个事就能瞒得住。不知怎么,宋君晓得了此次刺杀的事情,召来姜介询问那些黑衣人的下落和供词。圣旨送到世子府的时候,宋衾遥刚去给姜介送了最爱吃的桃花酥,因而两个人便一同入宫了。
按照宋国仪制,公主和世子身份不同,自然应当乘坐不同规格的矫辇,宋衾遥却执意和姜介坐一辆马车,惹得众人侧目,也无人敢言。
朗月觉得甚好,这群宋国人也总算是有了天敌。
但坐在马车里的宋衾遥却一直都在担心,“若是进了宫,父皇会对你怎样?”
姜介闭目凝神自嘲的笑了笑,“我也不知道。”
一直以来,他都谨记着自己的身份,他是敌国的质子,即便是给了他世子的称号,他也不是这里的皇亲贵戚,不过是个外姓家奴。对奴才而言,哪有什么好的对待呢?想到这里,他皱着的眉头舒展开来,此等鸡毛蒜皮之小事,就觉得不公了吗?天底下不公之事还多得很。
宋衾遥只顾在旁边喋喋不休,“若是父皇责问你,我定护着你。”
姜介笑出来,眼神竟有几分戾气,“公主错了,你护不住我。你应当知道,你对抗不了宋国的巍巍皇权,也无法改变宋帝的坚定决心,你磨平不了姜宋两姓在未来的战争,更改变不了任何一次大事的风向。”
此言一出,宋衾遥愣了。
眼泪几乎马上就要滴落,但姜介心烦的闭上了眼,“我不知公主为何而哭,是觉得委屈了?受欺负了?我说的都是实话。公主对我好我知道,但在此时的我而言,你对我的好,是天大的麻烦。”
宋衾遥知道姜介说的话很有道理,但她还是忍不住的抽泣起来。
朗月抱着剑在门外唉了一声,“哭哭哭,就知道哭。”
宋衾遥似乎是听到了朗月的抱怨,脸红了半边,收起了抽泣声,硬憋着不出声,将双手抱在膝盖上咬住牙。
姜介却呵斥了朗月,“闭嘴。”随后用一手捂住宋衾遥的太阳穴,“莫哭,哭多了头痛。”
宋衾遥不再出声,泪如雨下,整个人扑到了姜介的怀里。
外面已经从微雨下大了,轿子顶上也开始噼里啪啦,小小的车驾里有两个不说话的人,宋衾遥默不作声哭了一会,立刻用自己的手帕将眼泪擦干净,又从怀里找到胭脂涂抹在脸上眼周,姜介知道,她不想让皇帝看出自己哭过,为他增加一项骂名。
转瞬间,他又觉得有些心酸。如今的姜介,是脚下泥,本就人人都可以踩一脚,而他却将一切的恶因都推给旁人,着实是没有什么气量和担当,看着眼前这个强装镇定的小公主,他一时间似乎也觉得五味杂陈。
哭过之后,宋衾遥也在偷偷的打量姜介,他似乎从来不穿什么华丽的衣袍,但简单朴素里总有些不一样的味道,他的倔强和坚韧,整个宋国的人都比不上。这也正是宋衾遥觉得很让她着迷的一点。
下了车,两个人一路前后进了皇宫。
议政殿上,皇帝看见宋衾遥也跟来了,虽然斥责了她两句但也没有太大的惊讶,他本就知道这个公主是为了姜介才住到公主府的。
“那些人问清楚了?是为何要刺杀公主?”
“黑衣人说只是求财。”
“但我听三更说,那些人并不要钱。”
“是在路上看见公主后,另起的歹心。”
宋衾遥见两人问的都是刺杀之事,便没有插嘴,只在一边听着。
但后来,皇帝便问,“姜介,你为何会特意出现在哪里?”
这话明显有陷阱,父皇用了特意两个字,似乎想暗示什么。
宋国的国君自然也是听说了这个消息,彼时,皇帝皇后正在中宫用晚膳,皇后有些不解,“我们的阿遥怎么想起来要去求姻缘了。”
皇帝也有些玩味的笑道,“是啊,阿遥长大了,该知道操心自己的姻缘了。”
皇后看着夫君脸上的神情颇有些无奈,“我可是觉得,她对那个姜介越来越上心了,你怎么也该管束一些,不能任由她胡来啊。”
皇帝却不慌不忙的夹菜,“以前,阿遥最喜欢吃御厨里做的那个菜叫什么名字来着,好似是叫锦绣汤,可惜皇家又有许多规矩,同一个菜品总是隔很久才会再做,阿遥念的紧,你还记得吗?”
皇后点头,“记得啊,只不过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又不爱吃了。”
皇帝挑眉,“你这个母亲不合格,后来阿遥不爱吃,是因为发现锦绣汤里不知为何加了一味她不喜的调料,后来即便是撤去这个调料,她也不再爱吃了。”
皇后有些纳闷,“君上说这些做什么?”
皇帝摇了摇头,“没什么,就是突然想起来的。再心心念念的美味佳肴,一旦有了一次纰漏,也不再是当初的味道了,我们的阿遥,对一切的事情都是这么挑剔的。”
一时间,两人无言,共同用膳。
第二日,宋衾遥带着三更和惊鹊一起去灵宁寺求佛。一路上见周围的百姓都在欢呼叩首,宋衾遥很是不解,“他们在干什么呢?”
三更则见怪不怪的道,“不知为何,周围的百姓似乎都知道了我们要去灵宁寺,一国公主要来这样偏僻的地方求神拜佛,怎么会不引起过分的热闹。”
惊鹊想的多了一层,“那护卫们可是带够了?”
三更没多想,“咱们君上也是知道公主要来这里的,并未有过分的斥责,想必也是派了人手的。”
宋衾遥更是不以为意,“这有什么,不过就是出来寻个热闹。”
穿过一条幽深的小路,主仆三个缓慢的登着上山的台阶,都有些疲态。宋衾遥抬头看了眼天色,周围的树木长得高大,中间只留下了一线,景色确实美得很。宋衾遥累了,便停下步子,“这灵宁寺怎么盘踞在这么弯弯绕绕的山中,我们还是休息一下。我看前面有个凉亭,去那里坐一下。”
三更和惊鹊也不好拒绝,虽然惊鹊依然保留着作为一个女护卫应有的警觉,但是三更内心深处似乎更是希望休息,于是便拉着惊鹊的衣角央求道,“走的太累了,休息一下吧。”
惊鹊虽然敏锐,但看着宋衾遥也已经微微气喘,便不阻止了,“那我们就先在这里休息一下,我给公主警备。”
三更如释重负的呼了口气,拉着宋衾遥坐下,给她拿出了自己早就准备好的糕点盒子、水果。宋衾遥惊讶的看着三更,没有想到她居然准备了这么多的东西,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三更,你可真厉害。”
三更骄傲的神色上了眉梢。
惊鹊却有些不详的预感,凭她多年习武的直觉,这里易攻难守,四面都可以掩藏敌人,她现在就觉得,周围有人。看公主正吃的高兴,又一时不忍心将她叫起来,只后悔自己当时出来的时候没有多带一些人。
三更却不慌不忙的给惊鹊投喂,“惊鹊姐姐,你也坐下来吃点。”三更的手握住惊鹊的手,似乎定心似的对她说,“惊鹊姐姐,这是皇都僧庙,出不了大事的。”
不知为何,惊鹊总觉得三更想的太简单,但想了想就觉得自己确实多虑多疑,这里毕竟是国都之下,周围都是皇城禁军,想来就算是有几个寻衅滋事的混混,也该当上不了什么台面。
宋衾遥的声音传过来,“惊鹊,过来休息一下嘛。”
惊鹊只好应是,坐在宋衾遥的身边,这不看不知道,一看惊鹊都无语了,这主仆两个真会享受,三更还拿了丝绸放在石头上,石头上放着花样颇多的糕点,还有女儿红,还有水果,惊鹊摇摇头,“公主,佛家是清净之地,上山礼佛求缘应当静心养性、恭敬有礼,您怎可将贡品吃了呢?”
宋衾遥却不以为然,“佛祖、菩萨的那一份我都给他们留着呢,他们吃,我也要吃啊。”
惊鹊一时语塞,便没有再说话。
吃了一会,宋衾遥正兴起,追问三更姜介在京城中的爱慕者,惊鹊却听到了丛林中有窸窸窣窣的声音,心下只觉得不妙,十几个黑衣人便从丛林中窜了出来。宋衾遥睁大了眼睛,忙叫,“惊鹊惊鹊。”
惊鹊剑横在身前,“诸位是何方好汉?”
那领头的黑衣人却道,“我们乃皇城之下的行要钱。此路不通,既走了,便该留下点什么。”
打家劫舍之人,所图的不过就是银钱,惊鹊不想让他们扰了公主此次出门的兴致,便道,“好汉想要多少银钱,我等悉数奉上,只请求个方便。”
“哦?”对方来了兴趣,“你们能拿出多少?”
宋衾遥稳了稳心神,便要生气,惊鹊却抢先开口,“二百两。”
黑衣人似乎不满意,“我们这一趟,不仅要钱,也要人。这三个小姑娘生的都漂亮,回去给我们做媳妇也不错。”
惊鹊何时受到这样的冒犯?即便知道自己不敌这些人,还是出手了。
三更也是会些功夫,始终在宋衾遥身边盘旋,打退了几波人。三更问,“你们到底是谁派来的?可知道我们是谁?”
黑衣人笑笑,“你们如今要么回寨子,要么见阎王。须知一条便是,即便是公主殿下,如今也派不得用场。”
黑衣人显然知道宋衾遥的身份,但她无权无钱一个小公主,又怎么吸引了这些亡命之徒?宋衾遥理智尚存,将身上所有的银钱远远的扔过去,“各位好汉,钱给你们,放我一条生路。”
这个小姑娘有意思,黑衣人们都一致的认为,公主殿下娇生惯养,却从不做高姿态,却是皇家少有之人。但即便对这个公主有些欣赏和惊讶,他们还是没有忘记今日而来的目的,笑了一声,脚踩着那遍地的银两走上前去。
“住手。”
宋衾遥已闭上眼睛,却听到了熟悉的声音。是姜介带领世子府的一队亲卫到了此处。他今日似乎穿的很是随意,显然没有外出的计划,月白的衬衣衬得整个人都神采奕奕,颇有些神兵天降的感觉。
姜介的手搭上了宋衾遥隐隐有些颤抖的肩,察觉到她的害怕,手指僵硬的顿了顿。宋衾遥抬头看他,那眉目之间可见几分担忧,但他的语气四平八稳,“阿遥莫害怕,我送你回去。”
宋衾遥抬头看了层层高阶之上的庙宇,心里隐隐有些不舒服。今日,她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前来求一份姻缘,却遭遇了这样的事情,是否也是上天有所警示呢?
三更见姜介和宋衾遥举止亲昵,生气的走过来想要提醒世子尊卑有序,惊鹊却上前一步拦住,摇了摇头。宋衾遥和姜介在前面走,两个丫鬟跟在后面,身后是几十个世子伏兵收拾贼匪的残局。
宋衾遥稳了心神,牵住了姜介的手,他的手宽大温暖,手心湿乎乎的渗出些汗水,她便认真道,“姜三哥哥,贼匪此事事关重大,不可和父皇说起。若是他起意,京都恐怕不得安稳,今日那些人不管是何目的,你皆审问了告诉我即可,不要闹上朝廷。”
姜介有些疑惑,“为什么?”
宋衾遥想起当日狩猎的场面,郁闷道,“无论何时何地,在我危险的时候你总是会出现。可是这之后便是父皇的拷打问责,这些你都忘了吗?”宋衾遥的声音有些哽咽,仿佛委屈极了似的,她牵住姜介手掌的手下滑,只攥住一只他的手指,摇了摇,“姜三哥哥,别让阿遥觉得,我似乎是你命中的劫数。”
微雨落下,姜介的心也凉了一分。
他没有想到的,在宋衾遥的心里,她才是给他添麻烦的那个。
嘴角抽动,但姜介什么也没有说。宋衾遥似乎也等着他的否定,他自己也想要去否定,但这一刻,他什么也没有说。
少女失望的眼眸里蕴藏着水汽,似乎更加沮丧的垂了头。那藕粉色的裙子已经沾了很多春雨的泥泞,带起了阵阵的水渍,她浑不在意的钻入了更大的雨慕里,像是在道别一般的快步钻进了马车。
公主遇刺,兹事体大。宋衾遥甚至以为只要自己和姜介都不说出去,这个事就能瞒得住。不知怎么,宋君晓得了此次刺杀的事情,召来姜介询问那些黑衣人的下落和供词。圣旨送到世子府的时候,宋衾遥刚去给姜介送了最爱吃的桃花酥,因而两个人便一同入宫了。
按照宋国仪制,公主和世子身份不同,自然应当乘坐不同规格的矫辇,宋衾遥却执意和姜介坐一辆马车,惹得众人侧目,也无人敢言。
朗月觉得甚好,这群宋国人也总算是有了天敌。
但坐在马车里的宋衾遥却一直都在担心,“若是进了宫,父皇会对你怎样?”
姜介闭目凝神自嘲的笑了笑,“我也不知道。”
一直以来,他都谨记着自己的身份,他是敌国的质子,即便是给了他世子的称号,他也不是这里的皇亲贵戚,不过是个外姓家奴。对奴才而言,哪有什么好的对待呢?想到这里,他皱着的眉头舒展开来,此等鸡毛蒜皮之小事,就觉得不公了吗?天底下不公之事还多得很。
宋衾遥只顾在旁边喋喋不休,“若是父皇责问你,我定护着你。”
姜介笑出来,眼神竟有几分戾气,“公主错了,你护不住我。你应当知道,你对抗不了宋国的巍巍皇权,也无法改变宋帝的坚定决心,你磨平不了姜宋两姓在未来的战争,更改变不了任何一次大事的风向。”
此言一出,宋衾遥愣了。
眼泪几乎马上就要滴落,但姜介心烦的闭上了眼,“我不知公主为何而哭,是觉得委屈了?受欺负了?我说的都是实话。公主对我好我知道,但在此时的我而言,你对我的好,是天大的麻烦。”
宋衾遥知道姜介说的话很有道理,但她还是忍不住的抽泣起来。
朗月抱着剑在门外唉了一声,“哭哭哭,就知道哭。”
宋衾遥似乎是听到了朗月的抱怨,脸红了半边,收起了抽泣声,硬憋着不出声,将双手抱在膝盖上咬住牙。
姜介却呵斥了朗月,“闭嘴。”随后用一手捂住宋衾遥的太阳穴,“莫哭,哭多了头痛。”
宋衾遥不再出声,泪如雨下,整个人扑到了姜介的怀里。
外面已经从微雨下大了,轿子顶上也开始噼里啪啦,小小的车驾里有两个不说话的人,宋衾遥默不作声哭了一会,立刻用自己的手帕将眼泪擦干净,又从怀里找到胭脂涂抹在脸上眼周,姜介知道,她不想让皇帝看出自己哭过,为他增加一项骂名。
转瞬间,他又觉得有些心酸。如今的姜介,是脚下泥,本就人人都可以踩一脚,而他却将一切的恶因都推给旁人,着实是没有什么气量和担当,看着眼前这个强装镇定的小公主,他一时间似乎也觉得五味杂陈。
哭过之后,宋衾遥也在偷偷的打量姜介,他似乎从来不穿什么华丽的衣袍,但简单朴素里总有些不一样的味道,他的倔强和坚韧,整个宋国的人都比不上。这也正是宋衾遥觉得很让她着迷的一点。
下了车,两个人一路前后进了皇宫。
议政殿上,皇帝看见宋衾遥也跟来了,虽然斥责了她两句但也没有太大的惊讶,他本就知道这个公主是为了姜介才住到公主府的。
“那些人问清楚了?是为何要刺杀公主?”
“黑衣人说只是求财。”
“但我听三更说,那些人并不要钱。”
“是在路上看见公主后,另起的歹心。”
宋衾遥见两人问的都是刺杀之事,便没有插嘴,只在一边听着。
但后来,皇帝便问,“姜介,你为何会特意出现在哪里?”
这话明显有陷阱,父皇用了特意两个字,似乎想暗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