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音落下,莺歌双手抚在筝上,按下丝弦的余颤。
康乐凑到她跟前,拉着她的手,笑脸道:“你好厉害,竟能将《曹夭曲》弹得这样好听。”
《曹夭曲》是一首情曲,乃元帝所作,曹夭正是元帝爱上的异世女子的名字。
昔日元帝不过东南据有一地的小小地主,是曹夭在其背后筹谋,为其广幕人才,拉拢士族拥立他,元帝才得以一统天下。
可待元帝大业得成,正欲与曹夭共享权力之际,曹夭此人却骤然消失,她的存在就像是被抹杀了一般。
后来坊间有传闻,此女是来自异世的天命之女,助天子完成帝业后,便挥袖成仙离去。
由是元帝悲痛欲绝,大兴土木修建了高耸入云的摘星楼,在玉宇之上作下《曹夭曲》,一曲相思,天下无人不叹帝王深情。
多凄美绮丽的爱情故事啊,如果不是这故事之下,还有另一个不为人知的版本的话。
传闻曹夭助元帝打下天下,却并不愿意与身为女子的曹夭共享高台,同时又想利用曹夭的能力坐稳帝位,只说中宫之位虚左以待。
曹夭感到羞辱,气急欲走,可元帝已经知晓曹夭有经世之才,哪里肯放虎归山养敌为患,故将其困锁一生。
他一面用酷刑逼迫曹夭为他所用,从她口中套取出有用的治世方法,对其极尽折磨。
一面对外散播曹夭是异世天命之女,来助他一统天下的消息,利用谶纬神学迷惑民众,以匡正他这“替天行事”的天子之名。
一面还立起深情人设,激起人们对重情重义之人的拥戴心理,减弱各方对他称帝一事的敌视和反抗,将曹夭的利用价值榨干。
至于这闻名于世的《曹夭曲》,不过是元帝假手于人的“深情”。
不过,事情是几百年的事情,真实性已不可考,深情或绝情,谁又能说得清呢?
这《曹夭曲》,原是以元帝的角度,讲述着其与曹夭相恋相知相守,最后爱人消失,他心乱如麻的思念与哀痛。
可经莺歌之手弹出的这曲《曹夭曲》,不过稍微改动几个调门,就将一首情歌弹得气势磅礴了起来。
筝音缭绕,让人仿佛置身于战场之上,正与那传说中的女子曹夭并肩,迎面是两军会师,将士们手持剑戟,朗声唱着:
“生死契阔,与子偕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乐声最是会透露一个人的心境,康乐为莺歌曲中的意象惊喜,由是好奇地问道:“你是谁啊?我可要好好地记住你。”
莺歌垂下眸子,并不拿正眼瞧人,浅浅笑道:“县主真是贵人多忘事,小女是城南教坊司的莺歌,前几日我叩响陈老爷家的门,多亏是您留下了我。”
她边说边抽回手,并没有话语中那么感激康乐的意思,甚至还有一分嫌弃。
康乐感觉到她的抗拒,却并不气馁,还往莺歌身边靠了靠,道:“这怎么也不会是你的真名吧,我想知道你的真名。”
莺歌掀了掀眼皮,又垂头,轻浅道:“蔺逢秋,这是我的名字。”像是对自己的名字多不自信一样。
康乐故意想和她套近乎,笑道:“好巧啊,我二兄小名逢春。”
说的是李封蚕李小校尉,因着是立春时节出生,故而小名逢春。
莺歌忙道:“小女身似浮萍,哪敢和贵人攀关系。何况不一样的,春取自欣欣向荣之意,而秋,不过是多事之秋,悲寂之秋。”
是一副自轻自贱的模样。
康乐道:“诗人刘禹锡还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呢,有什么不一样。”
“终究是不一样的。”莺歌挪了挪身子,离康乐远了一分,道:“就好比县主学琴,我学筝,琴以悦己,筝以悦人,这便是不同。”
这段话,让康乐不禁想到沈移官。
那日她邀沈移官一叙,无意中看见沈移官手上的各种伤痕,心中怜惜,便道:“先生在我与崔袅姑姑之间牵线搭桥,助我与她相识,我替先生赎身可好?”
闻言沈移官脸色冷了一分,本来淡薄的眼神凌厉非常,吓得康乐不敢多言语。
他说:“县主可知,哪怕像我们这样的人,也会有傲骨。
“所以一旦离了烟柳画桥,我们便不愿与那地方沾上半点关系。
“在外,我们极力装作寻常人,怕的就是被人认出是那地方的人。”
可康乐一句“赎身”,又将他拉回了那地方。
让他意识到,风尘气息一经沾染,便是一生的烙印。
就算穿的是绫罗绸缎,吃的是珍馐佳酿,端的是阆苑仙葩,他们也终究是别人的玩意儿。
可人,怎会甘心作玩意儿?
他们也会有傲骨,也会有自尊,只是身不由己,以至于维护自尊的方式,都显得那样可笑。
康乐深知自己说错了话,弱弱道:“对不起,我,我不知道是这样。”
“我自然知道县主是好心。”沈移官短暂失态过后,又恢复了神祇的模样,“只是县主能帮我一个,却帮不了所有人。”
康乐点着手指,小声提议道:“那我把整个烟柳画桥都买下来,这样你们就都可以从那地方出来了,就是,就是你们得等一会儿。”
沈移官笑着摇了摇头,道:“不够的,我们在那种地方,会的只有谄媚手段,纵使离了那里,身无长物,又能去哪里立足呢?
这就陷入了一个怪圈,那地方既困住了他们,又给了他们一个庇护所,只有极少数能逃离多舛的命途。
他继续道:“就算有一天,娼馆的法例被废除,明的没有了,还会有暗的,只要矛盾还在,我们的处境就不会改变。”
康乐问他:“什么矛盾?竟能牵带这样多人的命运。”
沈移官望着她的眼睛,道:“我和你的矛盾,我们和你们的矛盾,‘富有连畛之地’的人和‘贫无立锥之地’的人之间的矛盾。
“这些,单靠县主一个人,是改变不了的。”
只要腐朽的制度还在,便注定会有人“飞馆生风,重楼起雾,高台芳榭”;而有人床头屋漏,布衾似铁,长夜沾湿。
康乐忽然觉得,她和沈移官之间横了一道天堑,好似她对他们的怜悯,变成了高高在上的伪善和挖苦。
她道:“可我也绝不能坐以待毙,起码在看到他人遭受苦难之时,尽我所能地帮忙。”
沈移官笑而不语,问:“县主可相信有一个地方,无恃强凌弱,以智诈愚,百姓‘安土乐业,顺分田地,内足衣食之用,外无势利之争’①。”
他在说着极大逆不道的话,用世人的话来说,是“妖妄不经”之言。
可世人哪里知道,那些大谈礼教的正经之言,将人划归三六九等,无非是上位者维护自身利益的谎言。
这一刻,康乐才终于意识到,她自认为的离经叛道,是没有撼动本质的扬汤止沸。
她鬼使神差地发问:“那谁又能建起桃源?”
看着莺歌,康乐笑了笑:“你太刻意了。”毫无嘲讽的语气,却满是嘲讽的意思。
她低下头拨了拨筝弦,漫不经心道:“这弦好像松了,音都有些不准了。”
按理说,此时莺歌要么反驳康乐的话,要么就打开筝首的合板,调校筝弦了。
可她都没有,而是欲盖弥彰地移了移筝码的位置,装作在调音的样子,却不小心将弦音调得更乱了。
康乐按下她的手,道:“别乱动了,此筝乃是孤品,筝弦一弦难求,若是蹭断了,可不好找相配的。方才的音没有问题,是我乱说的。”
这下莺歌果真不动了,失神了片刻。
康乐分析起她的行为动机来:“起先,你故意接近商君表哥,装作痴恋他的模样痴缠着他,那时我曾怀疑过你,推测你可能是青鸟阁派来监视商君表哥的。”
昔日先帝垂危之时,为了让太孙能坐稳帝位,给他留了二公二阁四道保障,二公分别是荣国公宫河和太傅曾帆,二阁则是青鸟阁和百工阁。
青鸟阁是情报组织,由陆今安一手策立,内设各类暗卫,潜伏各方,探取情报。
百工阁则是各类工匠的集团,阁主聃公,内里囊括百家技艺之人才,却多不出世,出世也只听命于皇帝一人。
“但我又想到,不论你是走投无路,想要依傍于商君表哥;还是青鸟阁探子,想要监视他,在明确得知你会伤害他之前,我都没有立场限制你的行动。
“不论是以上哪个原因,照理说,你都应该想尽办法,跟着商君表哥一起走的,可你现在还留在这里,证明我从前都想错了。”
“我猜想,或许从一开始,你的目标就不是商君表哥,而是我,所以才会一直留在这里。”
康乐顿了顿,继续道:“可是我实在想不通,究竟是谁让你来接近我的,又有何目的,而你既然一开始目标就在我,又为什么疏远我,接近商君表哥。”
她把问题一股脑全抛出来,期盼着莺歌能从中择几个回答一二。
现下局势是压倒性的,基本可以说只要康乐一声令下,就可以直接把莺歌撕吧撕吧扔了。
莺歌一言不发,只将手伸向方才一直不愿意打开的筝首,好像里面有能够一转局势的东西。
显示权贵身份的令牌,亦或是能挟持康乐
就在其快要揭晓合板下的内容物之际,秦云谋蓦地起身,扼住莺歌的手腕。
莺歌下意识拔下头上的簪子反击,配合着手指上的义甲,在秦云谋的脖颈留下了一道伤痕。
两人缠斗一阵,最终的结果是,秦云谋毫无风度地扣着莺歌的肩膀抵在廊柱上,半点情面也没留地将莺歌的脸压得变了形。
“等等,别伤害她!”
康乐反应过来的瞬间,便是叫停秦云谋对莺歌几近虐待的行径。
筝首里有东西,却不是暗器之类,而是一封信。
康乐将信拿给秦云谋看,道:“秦大哥,她不是要伤害我,而是要给我这个,你快放开她。”
秦云谋松了送手上的力气,迎来莺歌一个冷眼,若非康乐眼疾手快在他身前挡着,他恐怕还要吃几颗莺歌的暗器。
一时寂然,只有骨节被捏得噼啪作响的声音。
姜意内心os:我做错了事,便是冷声以待,他做错了,却是温言哄着,以身护着(怒`Д?怒)!
康乐将信捏在手上,未曾将信展开,光是从封纸的质感,就猜出了信主人的身份。
更确切的说,在信拿出来之前,她就隐约猜出莺歌是谁,目的是什么。
这封信的出现,不过是印证了她的猜想。
她移步走向莺歌,将推断缓缓道出:“你的五指指腹和指尖都布满老茧,绝非是为悦人练筝之人,而应是一位常制机巧的工匠。
“与我有瓜葛,又会墨工之术的,只有百工阁的聃公。
“传闻聃公膝下有个孙女,不服管教,行事乖张,更是在半月前独闯摘星楼,火烧图谶。”
放在摘星楼中的图谶,乃是星占推演出的星宿变化图,图谶显示,紫薇星落,璇玑悬斡。
朝臣之中,本就有不少不满少帝,期盼立二长公主为女帝的人存在,若是图谶让这些人拿到,定然会引起轩然大波。
不仅如此,远京藩镇之地有不臣之心者,恐怕也对图谶虎视眈眈,企图借此大做文章,高举“帝星陨落,另扶正统”的大旗,掀起一场轰轰烈烈替天行道的起义。
所以这图谶,几乎是决定着古周未来的命数。
至于皇帝为何一直留着于他不利的图谶,不私下毁而灭之,还将消息大肆张扬,像是腈等着人来造反一样,缘由没人知道。
眼下图谶被人烧了,不论是在朝中,或是边镇之地,点火之人都成为了众矢之的,自然要被人以追查火烧宫楼之犯的名义追杀一路。
康乐脸上带着笑,既有对勇气之人的赞赏,又有安抚的意思,道:“久仰大名,杨素洄。”
聃公在这个时候让杨素洄给她来信,无非是请托她将杨素洄留在身边,保护杨素洄。
康乐竟是想不到,在聃公眼里,竟觉得她有这样大的本事,能从二长公主集团,边镇割据势力,还有态度并不明了的皇帝,这三个阎王手中抢人。
杨素洄正了正衣裳,先前对人自卑又讨好的模样顿时不见,取而代之是一脸薄凉的冷漠。
她朝康乐盈盈一拜,道:“百工阁杨素洄,见过县主。”
康乐原以为杨素洄疏离自己是因为不喜自己,竟不是,而是她原本就是这个淡漠的性子。
只是,这样性子的人,当真和聃公口中所说“不服管教,行事乖张”的是同一个人吗?
康乐甚至都怀疑,火烧图谶的当真是杨素洄吗?若是的话,是自愿的吗?杨素洄会不会只是一个被推出来顶罪的人呢?
说不清。
康乐摇了摇头,甩掉了脑袋里的阴谋论。
方才杨素洄听着她指名道姓地说火烧图谶一事,也没表现出任何不满或抗拒的情绪,追寻所谓真相,不过是庸人自扰。
她扶了扶杨素洄的手,和煦道:“你既来自百工阁,我自当奉为座上宾。
“若你在这里住的不习惯,或是有什么想要的,都可以同我,或是管家爷爷说。
“不过,若是晚间过了亥时,便不要找管家爷爷了,老人家睡得早。”
她尽量语气温和地说着,因为她知道,纵使杨素洄表现得再不在意,为千夫所指,内心也是害怕的。
杨素洄反问她:“你就不好奇,我为何要掩藏身份接近你吗?”
康乐想了想,道:“你那么做一定有你的道理,说不准你就是觉得好玩呢,这是你的事,我总不能逼着你一定要说出个子丑寅卯来。”
怎么不可以呢?
这里这么多人,都是站在康乐身边的,想做什么不过是一句话的事。
“那封信。”杨素洄提醒道:“爷爷将信交给了我,不准我看,也没有告诉我信的内容,只是说让我来寻你,或许里面……”
或许里面的内容,根本就不是请托康乐保护她,而是不愿意背负不爱护儿孙的罪名,曲折的借刀杀人。
康乐打断她道:“信中写着,你犯了事,聃公爱孙心切,不忍看你受牢狱之灾,让你找到我,请求我庇护你。”
说话间,随手将未开封的信丢进了火堆了。
这个动作的深层含义便是,不管信中写的是什么,康乐都只做自己认定了的事。
那就是,竭尽可能地保护杨素洄。
杨素洄眼神动了动,感谢的话到嘴边转了个弯,最后冷冷开口:
“你生得一脸蠢相,爷爷让我来找你寻求庇护,我根本就不信你。”
说话真是伤人。
这是杨素洄的自答,答的是她掩藏身份接近康乐的原因,她表面说她不相信康乐的能力,实则是试探。
试探康乐的能力,试探康乐的心性,试探康乐庇护她的决心。
这也不是不能理解,一个溺水的人,自然希望来救自己的人是会凫水的。
康乐对杨素洄的挖苦不置可否,更准确地说,是自动屏蔽,给她留了一句“自便”,就拉着秦云谋离开了。
秦云谋脖颈的伤口暴露在空中许久,再不涂药就不用涂药了(bushi)。
身后传来平幸怒骂“小鸟唱歌”的声音,说杨素洄有勇无谋,孤身烧得了摘星楼,却无法全身而退,脑袋像未开化,实在是莽人行径,用词非常彪悍。
康乐用指腹给秦云谋上着药,面色不是很好,像是在生闷气。
秦云谋轻轻扯了扯她的袖子:“康乐,你别听她说的,我们康乐长得可机灵了。”
康乐不作回应,他又问道:“康乐,你在生气吗?”
这波,尽是从平幸那里学来的糟粕。
康乐拨开他的手,一言不发。
她在生气,可是在生什么气呢?
气秦云谋受伤了,可这伤是因为担心她才有的啊,她总不能那么狠心。
秦云谋“嘶”了一声,装作是被康乐的动作弄痛了,但是又强忍着的模样。
这方法果然有效,康乐心疼地望了他一眼,只是说出来的话很伤人:
“像你这种不自尊不自爱的人,活该多疼两下,明明抬手就能挡下的攻击,怎么,还是被划一下心里舒坦?”
原来不是怪他鲁莽,差点伤了杨素洄,而是怪他没有保护好自己。
“还疼吗?”康乐轻轻吹着那伤口,丝丝凉凉的。
秦云谋忽然觉得,这个伤一辈子好不了也值得了,
“佛宁佛宁,我困了!”平幸在这个时候跑了过来,嘴上说着困了,声音却听起来很精神。
何况,困了就去睡觉,康乐又不是床,还能让她睡不成?
平幸揽上康乐的腰,十分残暴地将人拖走:“佛宁,我要像以前一样,和你一起沐浴,然后穿你的衣服,睡你的床!”
啧,还真的可以。
康乐朝他歉意笑笑,秦云谋失神片刻,不知在想些什么,一道可疑的红云出现在脸上。
康乐凑到她跟前,拉着她的手,笑脸道:“你好厉害,竟能将《曹夭曲》弹得这样好听。”
《曹夭曲》是一首情曲,乃元帝所作,曹夭正是元帝爱上的异世女子的名字。
昔日元帝不过东南据有一地的小小地主,是曹夭在其背后筹谋,为其广幕人才,拉拢士族拥立他,元帝才得以一统天下。
可待元帝大业得成,正欲与曹夭共享权力之际,曹夭此人却骤然消失,她的存在就像是被抹杀了一般。
后来坊间有传闻,此女是来自异世的天命之女,助天子完成帝业后,便挥袖成仙离去。
由是元帝悲痛欲绝,大兴土木修建了高耸入云的摘星楼,在玉宇之上作下《曹夭曲》,一曲相思,天下无人不叹帝王深情。
多凄美绮丽的爱情故事啊,如果不是这故事之下,还有另一个不为人知的版本的话。
传闻曹夭助元帝打下天下,却并不愿意与身为女子的曹夭共享高台,同时又想利用曹夭的能力坐稳帝位,只说中宫之位虚左以待。
曹夭感到羞辱,气急欲走,可元帝已经知晓曹夭有经世之才,哪里肯放虎归山养敌为患,故将其困锁一生。
他一面用酷刑逼迫曹夭为他所用,从她口中套取出有用的治世方法,对其极尽折磨。
一面对外散播曹夭是异世天命之女,来助他一统天下的消息,利用谶纬神学迷惑民众,以匡正他这“替天行事”的天子之名。
一面还立起深情人设,激起人们对重情重义之人的拥戴心理,减弱各方对他称帝一事的敌视和反抗,将曹夭的利用价值榨干。
至于这闻名于世的《曹夭曲》,不过是元帝假手于人的“深情”。
不过,事情是几百年的事情,真实性已不可考,深情或绝情,谁又能说得清呢?
这《曹夭曲》,原是以元帝的角度,讲述着其与曹夭相恋相知相守,最后爱人消失,他心乱如麻的思念与哀痛。
可经莺歌之手弹出的这曲《曹夭曲》,不过稍微改动几个调门,就将一首情歌弹得气势磅礴了起来。
筝音缭绕,让人仿佛置身于战场之上,正与那传说中的女子曹夭并肩,迎面是两军会师,将士们手持剑戟,朗声唱着:
“生死契阔,与子偕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乐声最是会透露一个人的心境,康乐为莺歌曲中的意象惊喜,由是好奇地问道:“你是谁啊?我可要好好地记住你。”
莺歌垂下眸子,并不拿正眼瞧人,浅浅笑道:“县主真是贵人多忘事,小女是城南教坊司的莺歌,前几日我叩响陈老爷家的门,多亏是您留下了我。”
她边说边抽回手,并没有话语中那么感激康乐的意思,甚至还有一分嫌弃。
康乐感觉到她的抗拒,却并不气馁,还往莺歌身边靠了靠,道:“这怎么也不会是你的真名吧,我想知道你的真名。”
莺歌掀了掀眼皮,又垂头,轻浅道:“蔺逢秋,这是我的名字。”像是对自己的名字多不自信一样。
康乐故意想和她套近乎,笑道:“好巧啊,我二兄小名逢春。”
说的是李封蚕李小校尉,因着是立春时节出生,故而小名逢春。
莺歌忙道:“小女身似浮萍,哪敢和贵人攀关系。何况不一样的,春取自欣欣向荣之意,而秋,不过是多事之秋,悲寂之秋。”
是一副自轻自贱的模样。
康乐道:“诗人刘禹锡还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呢,有什么不一样。”
“终究是不一样的。”莺歌挪了挪身子,离康乐远了一分,道:“就好比县主学琴,我学筝,琴以悦己,筝以悦人,这便是不同。”
这段话,让康乐不禁想到沈移官。
那日她邀沈移官一叙,无意中看见沈移官手上的各种伤痕,心中怜惜,便道:“先生在我与崔袅姑姑之间牵线搭桥,助我与她相识,我替先生赎身可好?”
闻言沈移官脸色冷了一分,本来淡薄的眼神凌厉非常,吓得康乐不敢多言语。
他说:“县主可知,哪怕像我们这样的人,也会有傲骨。
“所以一旦离了烟柳画桥,我们便不愿与那地方沾上半点关系。
“在外,我们极力装作寻常人,怕的就是被人认出是那地方的人。”
可康乐一句“赎身”,又将他拉回了那地方。
让他意识到,风尘气息一经沾染,便是一生的烙印。
就算穿的是绫罗绸缎,吃的是珍馐佳酿,端的是阆苑仙葩,他们也终究是别人的玩意儿。
可人,怎会甘心作玩意儿?
他们也会有傲骨,也会有自尊,只是身不由己,以至于维护自尊的方式,都显得那样可笑。
康乐深知自己说错了话,弱弱道:“对不起,我,我不知道是这样。”
“我自然知道县主是好心。”沈移官短暂失态过后,又恢复了神祇的模样,“只是县主能帮我一个,却帮不了所有人。”
康乐点着手指,小声提议道:“那我把整个烟柳画桥都买下来,这样你们就都可以从那地方出来了,就是,就是你们得等一会儿。”
沈移官笑着摇了摇头,道:“不够的,我们在那种地方,会的只有谄媚手段,纵使离了那里,身无长物,又能去哪里立足呢?
这就陷入了一个怪圈,那地方既困住了他们,又给了他们一个庇护所,只有极少数能逃离多舛的命途。
他继续道:“就算有一天,娼馆的法例被废除,明的没有了,还会有暗的,只要矛盾还在,我们的处境就不会改变。”
康乐问他:“什么矛盾?竟能牵带这样多人的命运。”
沈移官望着她的眼睛,道:“我和你的矛盾,我们和你们的矛盾,‘富有连畛之地’的人和‘贫无立锥之地’的人之间的矛盾。
“这些,单靠县主一个人,是改变不了的。”
只要腐朽的制度还在,便注定会有人“飞馆生风,重楼起雾,高台芳榭”;而有人床头屋漏,布衾似铁,长夜沾湿。
康乐忽然觉得,她和沈移官之间横了一道天堑,好似她对他们的怜悯,变成了高高在上的伪善和挖苦。
她道:“可我也绝不能坐以待毙,起码在看到他人遭受苦难之时,尽我所能地帮忙。”
沈移官笑而不语,问:“县主可相信有一个地方,无恃强凌弱,以智诈愚,百姓‘安土乐业,顺分田地,内足衣食之用,外无势利之争’①。”
他在说着极大逆不道的话,用世人的话来说,是“妖妄不经”之言。
可世人哪里知道,那些大谈礼教的正经之言,将人划归三六九等,无非是上位者维护自身利益的谎言。
这一刻,康乐才终于意识到,她自认为的离经叛道,是没有撼动本质的扬汤止沸。
她鬼使神差地发问:“那谁又能建起桃源?”
看着莺歌,康乐笑了笑:“你太刻意了。”毫无嘲讽的语气,却满是嘲讽的意思。
她低下头拨了拨筝弦,漫不经心道:“这弦好像松了,音都有些不准了。”
按理说,此时莺歌要么反驳康乐的话,要么就打开筝首的合板,调校筝弦了。
可她都没有,而是欲盖弥彰地移了移筝码的位置,装作在调音的样子,却不小心将弦音调得更乱了。
康乐按下她的手,道:“别乱动了,此筝乃是孤品,筝弦一弦难求,若是蹭断了,可不好找相配的。方才的音没有问题,是我乱说的。”
这下莺歌果真不动了,失神了片刻。
康乐分析起她的行为动机来:“起先,你故意接近商君表哥,装作痴恋他的模样痴缠着他,那时我曾怀疑过你,推测你可能是青鸟阁派来监视商君表哥的。”
昔日先帝垂危之时,为了让太孙能坐稳帝位,给他留了二公二阁四道保障,二公分别是荣国公宫河和太傅曾帆,二阁则是青鸟阁和百工阁。
青鸟阁是情报组织,由陆今安一手策立,内设各类暗卫,潜伏各方,探取情报。
百工阁则是各类工匠的集团,阁主聃公,内里囊括百家技艺之人才,却多不出世,出世也只听命于皇帝一人。
“但我又想到,不论你是走投无路,想要依傍于商君表哥;还是青鸟阁探子,想要监视他,在明确得知你会伤害他之前,我都没有立场限制你的行动。
“不论是以上哪个原因,照理说,你都应该想尽办法,跟着商君表哥一起走的,可你现在还留在这里,证明我从前都想错了。”
“我猜想,或许从一开始,你的目标就不是商君表哥,而是我,所以才会一直留在这里。”
康乐顿了顿,继续道:“可是我实在想不通,究竟是谁让你来接近我的,又有何目的,而你既然一开始目标就在我,又为什么疏远我,接近商君表哥。”
她把问题一股脑全抛出来,期盼着莺歌能从中择几个回答一二。
现下局势是压倒性的,基本可以说只要康乐一声令下,就可以直接把莺歌撕吧撕吧扔了。
莺歌一言不发,只将手伸向方才一直不愿意打开的筝首,好像里面有能够一转局势的东西。
显示权贵身份的令牌,亦或是能挟持康乐
就在其快要揭晓合板下的内容物之际,秦云谋蓦地起身,扼住莺歌的手腕。
莺歌下意识拔下头上的簪子反击,配合着手指上的义甲,在秦云谋的脖颈留下了一道伤痕。
两人缠斗一阵,最终的结果是,秦云谋毫无风度地扣着莺歌的肩膀抵在廊柱上,半点情面也没留地将莺歌的脸压得变了形。
“等等,别伤害她!”
康乐反应过来的瞬间,便是叫停秦云谋对莺歌几近虐待的行径。
筝首里有东西,却不是暗器之类,而是一封信。
康乐将信拿给秦云谋看,道:“秦大哥,她不是要伤害我,而是要给我这个,你快放开她。”
秦云谋松了送手上的力气,迎来莺歌一个冷眼,若非康乐眼疾手快在他身前挡着,他恐怕还要吃几颗莺歌的暗器。
一时寂然,只有骨节被捏得噼啪作响的声音。
姜意内心os:我做错了事,便是冷声以待,他做错了,却是温言哄着,以身护着(怒`Д?怒)!
康乐将信捏在手上,未曾将信展开,光是从封纸的质感,就猜出了信主人的身份。
更确切的说,在信拿出来之前,她就隐约猜出莺歌是谁,目的是什么。
这封信的出现,不过是印证了她的猜想。
她移步走向莺歌,将推断缓缓道出:“你的五指指腹和指尖都布满老茧,绝非是为悦人练筝之人,而应是一位常制机巧的工匠。
“与我有瓜葛,又会墨工之术的,只有百工阁的聃公。
“传闻聃公膝下有个孙女,不服管教,行事乖张,更是在半月前独闯摘星楼,火烧图谶。”
放在摘星楼中的图谶,乃是星占推演出的星宿变化图,图谶显示,紫薇星落,璇玑悬斡。
朝臣之中,本就有不少不满少帝,期盼立二长公主为女帝的人存在,若是图谶让这些人拿到,定然会引起轩然大波。
不仅如此,远京藩镇之地有不臣之心者,恐怕也对图谶虎视眈眈,企图借此大做文章,高举“帝星陨落,另扶正统”的大旗,掀起一场轰轰烈烈替天行道的起义。
所以这图谶,几乎是决定着古周未来的命数。
至于皇帝为何一直留着于他不利的图谶,不私下毁而灭之,还将消息大肆张扬,像是腈等着人来造反一样,缘由没人知道。
眼下图谶被人烧了,不论是在朝中,或是边镇之地,点火之人都成为了众矢之的,自然要被人以追查火烧宫楼之犯的名义追杀一路。
康乐脸上带着笑,既有对勇气之人的赞赏,又有安抚的意思,道:“久仰大名,杨素洄。”
聃公在这个时候让杨素洄给她来信,无非是请托她将杨素洄留在身边,保护杨素洄。
康乐竟是想不到,在聃公眼里,竟觉得她有这样大的本事,能从二长公主集团,边镇割据势力,还有态度并不明了的皇帝,这三个阎王手中抢人。
杨素洄正了正衣裳,先前对人自卑又讨好的模样顿时不见,取而代之是一脸薄凉的冷漠。
她朝康乐盈盈一拜,道:“百工阁杨素洄,见过县主。”
康乐原以为杨素洄疏离自己是因为不喜自己,竟不是,而是她原本就是这个淡漠的性子。
只是,这样性子的人,当真和聃公口中所说“不服管教,行事乖张”的是同一个人吗?
康乐甚至都怀疑,火烧图谶的当真是杨素洄吗?若是的话,是自愿的吗?杨素洄会不会只是一个被推出来顶罪的人呢?
说不清。
康乐摇了摇头,甩掉了脑袋里的阴谋论。
方才杨素洄听着她指名道姓地说火烧图谶一事,也没表现出任何不满或抗拒的情绪,追寻所谓真相,不过是庸人自扰。
她扶了扶杨素洄的手,和煦道:“你既来自百工阁,我自当奉为座上宾。
“若你在这里住的不习惯,或是有什么想要的,都可以同我,或是管家爷爷说。
“不过,若是晚间过了亥时,便不要找管家爷爷了,老人家睡得早。”
她尽量语气温和地说着,因为她知道,纵使杨素洄表现得再不在意,为千夫所指,内心也是害怕的。
杨素洄反问她:“你就不好奇,我为何要掩藏身份接近你吗?”
康乐想了想,道:“你那么做一定有你的道理,说不准你就是觉得好玩呢,这是你的事,我总不能逼着你一定要说出个子丑寅卯来。”
怎么不可以呢?
这里这么多人,都是站在康乐身边的,想做什么不过是一句话的事。
“那封信。”杨素洄提醒道:“爷爷将信交给了我,不准我看,也没有告诉我信的内容,只是说让我来寻你,或许里面……”
或许里面的内容,根本就不是请托康乐保护她,而是不愿意背负不爱护儿孙的罪名,曲折的借刀杀人。
康乐打断她道:“信中写着,你犯了事,聃公爱孙心切,不忍看你受牢狱之灾,让你找到我,请求我庇护你。”
说话间,随手将未开封的信丢进了火堆了。
这个动作的深层含义便是,不管信中写的是什么,康乐都只做自己认定了的事。
那就是,竭尽可能地保护杨素洄。
杨素洄眼神动了动,感谢的话到嘴边转了个弯,最后冷冷开口:
“你生得一脸蠢相,爷爷让我来找你寻求庇护,我根本就不信你。”
说话真是伤人。
这是杨素洄的自答,答的是她掩藏身份接近康乐的原因,她表面说她不相信康乐的能力,实则是试探。
试探康乐的能力,试探康乐的心性,试探康乐庇护她的决心。
这也不是不能理解,一个溺水的人,自然希望来救自己的人是会凫水的。
康乐对杨素洄的挖苦不置可否,更准确地说,是自动屏蔽,给她留了一句“自便”,就拉着秦云谋离开了。
秦云谋脖颈的伤口暴露在空中许久,再不涂药就不用涂药了(bushi)。
身后传来平幸怒骂“小鸟唱歌”的声音,说杨素洄有勇无谋,孤身烧得了摘星楼,却无法全身而退,脑袋像未开化,实在是莽人行径,用词非常彪悍。
康乐用指腹给秦云谋上着药,面色不是很好,像是在生闷气。
秦云谋轻轻扯了扯她的袖子:“康乐,你别听她说的,我们康乐长得可机灵了。”
康乐不作回应,他又问道:“康乐,你在生气吗?”
这波,尽是从平幸那里学来的糟粕。
康乐拨开他的手,一言不发。
她在生气,可是在生什么气呢?
气秦云谋受伤了,可这伤是因为担心她才有的啊,她总不能那么狠心。
秦云谋“嘶”了一声,装作是被康乐的动作弄痛了,但是又强忍着的模样。
这方法果然有效,康乐心疼地望了他一眼,只是说出来的话很伤人:
“像你这种不自尊不自爱的人,活该多疼两下,明明抬手就能挡下的攻击,怎么,还是被划一下心里舒坦?”
原来不是怪他鲁莽,差点伤了杨素洄,而是怪他没有保护好自己。
“还疼吗?”康乐轻轻吹着那伤口,丝丝凉凉的。
秦云谋忽然觉得,这个伤一辈子好不了也值得了,
“佛宁佛宁,我困了!”平幸在这个时候跑了过来,嘴上说着困了,声音却听起来很精神。
何况,困了就去睡觉,康乐又不是床,还能让她睡不成?
平幸揽上康乐的腰,十分残暴地将人拖走:“佛宁,我要像以前一样,和你一起沐浴,然后穿你的衣服,睡你的床!”
啧,还真的可以。
康乐朝他歉意笑笑,秦云谋失神片刻,不知在想些什么,一道可疑的红云出现在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