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梨喜欢秦云谋,喜欢了好多年。
可是这件事,她从未向秦云谋诉说过,因为她知道自己现下该做什么,能做什么。
她是个野心家,一个一心难以二用的商人,一个身世平庸,却妄图凭一己之力在大周商界立住脚跟的女子。
这条路太艰难,她势必要舍弃些什么。
就比如,立业和感情,她选择了立业,那那些儿女情长的事,就不得不被暂搁一边。
这是很明智的选择,可也并不代表,未来某一天,她会心甘情愿地把秦云谋拱手让人。
商人大多是贪心的,唐梨也不能例外,在事业蒸蒸日上的状态下,感情,她也想收入囊中。
因为某些机缘巧合,再通过一些以权谋私的手段,唐梨第一次见康乐,是以制衣坊掌柜的身份。
从她的角度看,康乐实在算不上一个强劲的对手,长相说不上出挑,身段也不够好。
最重要的是,康乐的言行举止全合乎礼数,挑不出半点错,就似动转的器械一般,循规蹈矩,又了无生气。
唐梨见过很多这样的女子,她们或出身名门,或来日嫁入高门。
没有自我,终其一生,也不过是男子后院中的一样陪衬,一抹点缀。
唐梨不动声色地打量了康乐一遍又一遍,怎么也想不通,这样的人是如何吸引住秦云谋的。
虽然她知道,秦云谋会喜欢的可能不是她这般的,但无论怎样,都不该会是康乐那样的。
在她没注意到的地方,康乐正绞着手指,百思不得其解唐掌柜为何这样打量自己。
而后还得出了一个离谱的结论:唐掌柜偷偷瞄我,她喜欢我。
别人:多人聚众蛐蛐一个人。
康乐:一个人在心里蛐蛐一群人。
唐梨见过康乐一次,心情都好多了。
从前她扩展商业版图的时候,遇到过各式各样强劲的敌手,她都能应对自如。
康乐这样的,根本不值一提。
带着这种想法,唐梨找到了秦云谋。
“秦大哥。”她从丫鬟的手里接过一叠衣物,捧到秦云谋眼前,故作熟稔:
“新年将至,我为你缝制了一件新衣。”
为使这行为显得不那么突兀,她还解释道:“我听听小六说,平日都是你在照顾他,这身衣裳,是我替他多谢你的。”
秦云谋对上唐梨热切的眼神,对她突如其来的示好表现出了迷茫。
若说是照顾唐棠,是有的,说是要感谢他,动机也没问题。
加上吃穿住,是广大平民百姓最关心最要紧的事,赠人衣物,可以说实用又体贴。
但这举动,未免有些暧昧。
秦云谋神色淡淡,先是夸赞了一番唐梨的好手艺,然后……推拒了她的好意。
唐梨面上有些挂不住,强撑着笑意问道:“秦大哥是怕我做的衣裳不合身吗?不妨事的,你试过以后有不合身的地方,拿给我改改就好了。”
她是个极聪明的人,简简单单一句话,没给秦云谋留拒绝的余地,甚至还为他们两个的下一次见面做好了铺垫。
经年的摸爬滚打,让她的话术总充满了步步紧逼的味道。
可她似乎忘了,她想和秦云谋谈的,不是生意,而是感情。
她对待商业时头脑灵光,对感情却很迟钝。
那些威逼利诱、道德绑架,是经商必要的手段,却不是经营人际关系的制胜法宝。
至少,在和秦云谋的关系里不是。
秦云谋其实并不犯愁怎么拒绝唐梨,他只愁怎么样才能不伤和气地解决问题。
或许是和康乐待得久了,他也开始变得更愿意在意别人的感受,特别还是女孩子的感受。
这是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改变,康乐的出现,让他鞭策自己成为更好的人。
不过,他的骤然转变也给他带来了困扰,比如当下这个时刻,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正在他发愁时,一道清丽的身影进入视野,让他整个人都松懈了下来。
康乐远远就朝他招手,拖着可爱的鼻音唤他的名字,虽然还伴有“唐掌柜”这样的杂音在,但那已经不是要紧的事了。
秦云谋不免联想到,总能引人忍不住亲近喜爱,康乐对于如何处理人际交往的问题,应是颇有心得,他面临的这个困局,肯定能解。
因为这种感觉,单单存在于秦云谋幻想中,所以我们一般也称之为,错觉。
最后的结果是,唐梨带给他的困局是解了,但不是依照他设想的道路。
在远一些的地方,康乐先是注意到了秦云谋,可走近了,康乐的关注则全落在唐梨身上。
她看唐梨的眼神带着没由来的崇拜,询问唐梨怎么会出现在这里的时候,表现既惊又喜。
在此之前,唐梨一度将康乐,视作不值是她挂齿的小角色。
可从她再次看到康乐的那个瞬间开始,她对康乐改观了。
更准确来说,是她第一次见康乐的时机不对,恰遇上康乐在装模作样,才根据错误的信息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和评价。
此次会面,唐梨才算是真正见识了她对手的真正面目,一个富有朝气的女孩子。。
不论她内心多么抗拒,也不得不承认,这是她此生,见过的最有生命力的女孩子。
这种生气,当然是康乐衣食无忧的生活带来的,但更是康乐自身豁达乐观的心态造就的。
这世上难有完满的事,家境富足的女子有衣有食,却多哀叹没有自由;
家境贫寒的女子自由多一些,但因物质上的缺衣少食,精神上麻木不仁;
处在中间段的女子呢,比上比下,觉得哪哪都不够,更是陷入痛苦的循环。
但康乐的存在,就像是那个完满的答案,她好比一只娇养在笼中,带着镣铐跳舞的雀鸟。
既能深陷淤泥洁白无瑕,又能面对风雨安之若素,这样的人,几乎就是屈平《离骚》中所有美好物喻的代名词。
唐梨觉得自己多少带点疯,居然仅凭一个照面,就把自己的对手想的这么高尚纯洁。
其离谱程度,不亚于看到一只茹素的兔子啃起了猪棒骨,就完全否认兔子吃草的习性。
可为什么,明知对手不是无懈可击的,明知康乐也不可能是她想象中的那般美好,她的心里还是升起一股无力感。
明明宣战的军旗才刚刚立起,她就觉得自己败了。
或许这本来也不是一场战争,从一开始,她尝试追逐秦云谋,就是她的一厢情愿。
思绪越清晰,唐梨的内心越觉羞愧、失落,与此同时,还有几分气愤。
她喜欢秦云谋,想和秦云谋有更深一步的关系,谁又能说她有什么错呢?
若是在此之前,她能早一些发动攻势,秦云谋身边站着的,应该就是她了。
由于秦云谋选择的不是她,唐梨心中始终窝着一团火,横竖发泄不了。
她看见康乐在对她笑,不自觉就带入了自己丑恶的想法,觉得康乐是在挑衅。
有那么一个瞬间,她觉得康乐对她所表露的善意,是对她不自量力的嘲讽。
这种偏见,在康乐向唐梨露出担忧表情的那一刻,到达了顶峰。
唐梨赌气似的,强将手上的衣裳塞进康乐手里后,带着丫鬟转身决绝离去,任凭身后的人怎么叫唤都不停下脚步。
东西是送出手了,但却是以一种极不体面的方式,她心里泛出说不清道不明的酸涩。
她甚至在害怕,下一刻秦云谋会不会突然出现,冷着脸将她送出的衣裳退回,说出令她难堪的话来。
唐梨逃也似的回了家,她将自己锁在屋子里,好几天都没有出门。
她感觉到前所未有的挫败,谈合作时一家谈崩了,理性会告诉她另寻高枝。
可喜欢不一样,喜欢这种事,只论心动或不动,不讲究权衡利弊。
但结果这种事,并不是你不去面对,它就不会到来的。
有的时候,你不去迎接它,它还会敲你的门。
“二姐,秦大哥托我把钱带给你。” 唐棠敲响了她的房门,如是道。
这算什么呢?唐梨想,秦云谋收下了她送的衣服,但是把钱还给她了。
钱货两讫,谁也不欠谁的。
可这真的够吗?
庸州谁人不知她唐梨一剪千金,多少人求着她,也未必能得她亲手制的一件衣。
何况,根本就不是钱的事啊!
外头的唐棠挣扎好久,说出了另外一句话:“还,还有一包杏酥糖。”
原本唐棠不抱什么希望,可没想到,正是这包不起眼的杏酥糖引出了唐梨。
唐梨从唐棠手里夺过杏酥糖,脸上浮现出笑意。
这是信号吗?她还有机会是不是?
可惜不是。
唐梨脸上的笑,在看到糖包里夹的一张画着笑脸的纸的瞬刻,消逝了。
这样能丑哭人的大作,绝不出自秦云谋的手笔。
那一刻,她的心凉了大半。
有一个声音在心底呐喊,叫嚣着她不该认命这样的结果,至少,要疯狂一把。
抱着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信念,唐梨又找到了秦云谋。
这次,她没有遮遮掩掩,没有弯弯绕绕,直言了她这些年对他的感情。
她渴求一个结果,不一定是要圆满的结果,而仅是要给数年前那个悸动的少女一个答案。
唐梨很小的时候,曾在一处染坊做过工。
很长一段时间里,她因手脚生疏,无法满足布庄主的要求,时常被责罚做活直到深夜。
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浓夜,别说是一个年仅十一二岁的孩子,就是大人,都未必敢独行。
好在,第一天做完活的深夜,唐梨就遇上能陪她一起走夜路的人。
那个时候,秦云谋也恰好在染坊做活,只不过他是专门画花样的,活计要轻松很多。
这种事对秦云谋来说不要太简单,三下两除二就能完美完成。
可他就好像是专门为等唐梨下工一样,总是在染坊拖到月亮都高高挂起,才起身要走。
每每看到秦云谋准备要走了,唐梨就会跟在他身后,和他隔着一段不远不近的距离。
望着少年的背影,唐梨有无数次想要唤住他,可心里又有一个隐秘的声音,阻止她这么做。
秦云谋在她前面,好像知道她,又好像不知道她。
两人都不曾开口与对方说过一句话,却默契地保持着结伴同行的关系。
直到后来,唐梨干活越发熟练,再也不需要熬到深夜才能把活干完。
她最后一次夜行那天,秦云谋在她前面走着,突然在一处石墩子上放了一包杏酥糖。
几乎是下意识的,唐梨觉得,那是秦云谋送给自己的。
也是从那一刻开始,她想让秦云谋认得自己。
于是她立志要变得足够强大,她要大周所有人都知道她的名字!
唐梨把这些,她的少女心事,都说给秦云谋听,不知不觉间,早已热泪盈眶。
说实话,听到这些,秦云谋是很感动的。
但再感动,他也没办法原谅唐梨偷了他那天藏在石墩子里的糖。
他那些天跟弟弟吵了架,不愿带着糖回家给秦祈看到,才想出来的妙计,没想到被唐梨全拿走了。
至于夜夜等唐梨和她结伴同行,则更是乌龙。
秦云谋总是拖到夜里回家,是因为父亲的角色缺位与忽视,弟弟的哭泣,还有街坊的指点。
他受够了那样的环境,慢慢了解了母亲的痛苦,多次想要和母亲一样逃离那个地方。
可是弟弟秦祈还在,这个他又爱又恨的爱哭鬼,就像一根扯住风筝的线,让他不得不一次次折返,把他困在那个地方。
秦云谋捡了些重点说给唐梨,想来怎么也打破自己在唐梨心中的形象。
唐梨听完他说的话,心有不甘道:“那你给我的杏酥糖,就不曾有半点……”
“等等。”秦云谋及时打断她道:“唐梨,不论你信与不信,我都不曾送过你什么糖。”
有些事继续拖下去只会徒增烦恼,所以他这把刀,斩得够快够狠。
唐梨垂下泪来,她从来不是脆弱的人,也不是非要个男人不可。
她只是觉得,那么多年支撑自己走下去的那个人源自一场误会,一时难以接受。
这种难过,未必是因为秦云谋,而是源于一种巨大的心理落差。
秦云谋看着她,道:“唐梨,你有没有想过,那个时候你看到的背影未必是我。”
唐梨微怔,秦云谋继续道:“我听说一个人在极度恐惧的时候,会幻想出另一个人陪着自己。”
也就是说,真正陪着唐梨走过那段暗淡时光的,不是秦云谋,而是唐梨幻想出来的他。
换句话说,就是唐梨自己。
她追逐的那个背影,从来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在此基础上,秦云谋还道:“你说,你是在拿到那包糖的时候有了扬名立万的想法。
“但是我想,这应该是你很早就有的想法,至少比你想象中的那个背影要早。
“我留在石墩里那包糖只是一个很小的契机,就算没有那包杏酥糖,也会有别的什么,让你下定这样的决心。”
他的这番话,可谓是一语点醒梦中人。
唐梨的心绪缓缓平静下来,她擦干了眼泪,逐渐释怀。
其实关键根本不在于秦云谋,关键从来就在于她自己想不想得通,想不想得明白。
正如她先前,总执着于与康乐较量,可那些明明是她和秦云谋之间的感情纠葛。
她若是自己不想明白,就会一直钻和康乐一较高下的牛角尖,拼命自证,自我内耗。
这个背影也是一样,需要她想清楚,自己喜欢的是真真切切背影的主人,还仅是慕强的心理暗示下衍生出的安全感。
唐梨擦干眼角最后一滴眼泪,对着一面屏风轻轻说了一声:“出来吧,我看到你了。”
一个圆滚滚的脑袋从屏风后面探出,康乐扳着屏风,眼神在唐梨和秦云谋之间打量着。
唐梨朝外走去,从康乐身边擦身而过的时候,声音极轻地道了声谢:“谢谢你的糖。”
拿到一包糖的时候,可以是她下定决心的契机,也可以是她放下过去的契机。
是契机,也仅仅是契机,并不因为它们不存在,而抹去这个必到的节点。
她从不停下自己的脚步,因为真正的慕强者,终将自己成为强者。
可是这件事,她从未向秦云谋诉说过,因为她知道自己现下该做什么,能做什么。
她是个野心家,一个一心难以二用的商人,一个身世平庸,却妄图凭一己之力在大周商界立住脚跟的女子。
这条路太艰难,她势必要舍弃些什么。
就比如,立业和感情,她选择了立业,那那些儿女情长的事,就不得不被暂搁一边。
这是很明智的选择,可也并不代表,未来某一天,她会心甘情愿地把秦云谋拱手让人。
商人大多是贪心的,唐梨也不能例外,在事业蒸蒸日上的状态下,感情,她也想收入囊中。
因为某些机缘巧合,再通过一些以权谋私的手段,唐梨第一次见康乐,是以制衣坊掌柜的身份。
从她的角度看,康乐实在算不上一个强劲的对手,长相说不上出挑,身段也不够好。
最重要的是,康乐的言行举止全合乎礼数,挑不出半点错,就似动转的器械一般,循规蹈矩,又了无生气。
唐梨见过很多这样的女子,她们或出身名门,或来日嫁入高门。
没有自我,终其一生,也不过是男子后院中的一样陪衬,一抹点缀。
唐梨不动声色地打量了康乐一遍又一遍,怎么也想不通,这样的人是如何吸引住秦云谋的。
虽然她知道,秦云谋会喜欢的可能不是她这般的,但无论怎样,都不该会是康乐那样的。
在她没注意到的地方,康乐正绞着手指,百思不得其解唐掌柜为何这样打量自己。
而后还得出了一个离谱的结论:唐掌柜偷偷瞄我,她喜欢我。
别人:多人聚众蛐蛐一个人。
康乐:一个人在心里蛐蛐一群人。
唐梨见过康乐一次,心情都好多了。
从前她扩展商业版图的时候,遇到过各式各样强劲的敌手,她都能应对自如。
康乐这样的,根本不值一提。
带着这种想法,唐梨找到了秦云谋。
“秦大哥。”她从丫鬟的手里接过一叠衣物,捧到秦云谋眼前,故作熟稔:
“新年将至,我为你缝制了一件新衣。”
为使这行为显得不那么突兀,她还解释道:“我听听小六说,平日都是你在照顾他,这身衣裳,是我替他多谢你的。”
秦云谋对上唐梨热切的眼神,对她突如其来的示好表现出了迷茫。
若说是照顾唐棠,是有的,说是要感谢他,动机也没问题。
加上吃穿住,是广大平民百姓最关心最要紧的事,赠人衣物,可以说实用又体贴。
但这举动,未免有些暧昧。
秦云谋神色淡淡,先是夸赞了一番唐梨的好手艺,然后……推拒了她的好意。
唐梨面上有些挂不住,强撑着笑意问道:“秦大哥是怕我做的衣裳不合身吗?不妨事的,你试过以后有不合身的地方,拿给我改改就好了。”
她是个极聪明的人,简简单单一句话,没给秦云谋留拒绝的余地,甚至还为他们两个的下一次见面做好了铺垫。
经年的摸爬滚打,让她的话术总充满了步步紧逼的味道。
可她似乎忘了,她想和秦云谋谈的,不是生意,而是感情。
她对待商业时头脑灵光,对感情却很迟钝。
那些威逼利诱、道德绑架,是经商必要的手段,却不是经营人际关系的制胜法宝。
至少,在和秦云谋的关系里不是。
秦云谋其实并不犯愁怎么拒绝唐梨,他只愁怎么样才能不伤和气地解决问题。
或许是和康乐待得久了,他也开始变得更愿意在意别人的感受,特别还是女孩子的感受。
这是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改变,康乐的出现,让他鞭策自己成为更好的人。
不过,他的骤然转变也给他带来了困扰,比如当下这个时刻,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正在他发愁时,一道清丽的身影进入视野,让他整个人都松懈了下来。
康乐远远就朝他招手,拖着可爱的鼻音唤他的名字,虽然还伴有“唐掌柜”这样的杂音在,但那已经不是要紧的事了。
秦云谋不免联想到,总能引人忍不住亲近喜爱,康乐对于如何处理人际交往的问题,应是颇有心得,他面临的这个困局,肯定能解。
因为这种感觉,单单存在于秦云谋幻想中,所以我们一般也称之为,错觉。
最后的结果是,唐梨带给他的困局是解了,但不是依照他设想的道路。
在远一些的地方,康乐先是注意到了秦云谋,可走近了,康乐的关注则全落在唐梨身上。
她看唐梨的眼神带着没由来的崇拜,询问唐梨怎么会出现在这里的时候,表现既惊又喜。
在此之前,唐梨一度将康乐,视作不值是她挂齿的小角色。
可从她再次看到康乐的那个瞬间开始,她对康乐改观了。
更准确来说,是她第一次见康乐的时机不对,恰遇上康乐在装模作样,才根据错误的信息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和评价。
此次会面,唐梨才算是真正见识了她对手的真正面目,一个富有朝气的女孩子。。
不论她内心多么抗拒,也不得不承认,这是她此生,见过的最有生命力的女孩子。
这种生气,当然是康乐衣食无忧的生活带来的,但更是康乐自身豁达乐观的心态造就的。
这世上难有完满的事,家境富足的女子有衣有食,却多哀叹没有自由;
家境贫寒的女子自由多一些,但因物质上的缺衣少食,精神上麻木不仁;
处在中间段的女子呢,比上比下,觉得哪哪都不够,更是陷入痛苦的循环。
但康乐的存在,就像是那个完满的答案,她好比一只娇养在笼中,带着镣铐跳舞的雀鸟。
既能深陷淤泥洁白无瑕,又能面对风雨安之若素,这样的人,几乎就是屈平《离骚》中所有美好物喻的代名词。
唐梨觉得自己多少带点疯,居然仅凭一个照面,就把自己的对手想的这么高尚纯洁。
其离谱程度,不亚于看到一只茹素的兔子啃起了猪棒骨,就完全否认兔子吃草的习性。
可为什么,明知对手不是无懈可击的,明知康乐也不可能是她想象中的那般美好,她的心里还是升起一股无力感。
明明宣战的军旗才刚刚立起,她就觉得自己败了。
或许这本来也不是一场战争,从一开始,她尝试追逐秦云谋,就是她的一厢情愿。
思绪越清晰,唐梨的内心越觉羞愧、失落,与此同时,还有几分气愤。
她喜欢秦云谋,想和秦云谋有更深一步的关系,谁又能说她有什么错呢?
若是在此之前,她能早一些发动攻势,秦云谋身边站着的,应该就是她了。
由于秦云谋选择的不是她,唐梨心中始终窝着一团火,横竖发泄不了。
她看见康乐在对她笑,不自觉就带入了自己丑恶的想法,觉得康乐是在挑衅。
有那么一个瞬间,她觉得康乐对她所表露的善意,是对她不自量力的嘲讽。
这种偏见,在康乐向唐梨露出担忧表情的那一刻,到达了顶峰。
唐梨赌气似的,强将手上的衣裳塞进康乐手里后,带着丫鬟转身决绝离去,任凭身后的人怎么叫唤都不停下脚步。
东西是送出手了,但却是以一种极不体面的方式,她心里泛出说不清道不明的酸涩。
她甚至在害怕,下一刻秦云谋会不会突然出现,冷着脸将她送出的衣裳退回,说出令她难堪的话来。
唐梨逃也似的回了家,她将自己锁在屋子里,好几天都没有出门。
她感觉到前所未有的挫败,谈合作时一家谈崩了,理性会告诉她另寻高枝。
可喜欢不一样,喜欢这种事,只论心动或不动,不讲究权衡利弊。
但结果这种事,并不是你不去面对,它就不会到来的。
有的时候,你不去迎接它,它还会敲你的门。
“二姐,秦大哥托我把钱带给你。” 唐棠敲响了她的房门,如是道。
这算什么呢?唐梨想,秦云谋收下了她送的衣服,但是把钱还给她了。
钱货两讫,谁也不欠谁的。
可这真的够吗?
庸州谁人不知她唐梨一剪千金,多少人求着她,也未必能得她亲手制的一件衣。
何况,根本就不是钱的事啊!
外头的唐棠挣扎好久,说出了另外一句话:“还,还有一包杏酥糖。”
原本唐棠不抱什么希望,可没想到,正是这包不起眼的杏酥糖引出了唐梨。
唐梨从唐棠手里夺过杏酥糖,脸上浮现出笑意。
这是信号吗?她还有机会是不是?
可惜不是。
唐梨脸上的笑,在看到糖包里夹的一张画着笑脸的纸的瞬刻,消逝了。
这样能丑哭人的大作,绝不出自秦云谋的手笔。
那一刻,她的心凉了大半。
有一个声音在心底呐喊,叫嚣着她不该认命这样的结果,至少,要疯狂一把。
抱着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信念,唐梨又找到了秦云谋。
这次,她没有遮遮掩掩,没有弯弯绕绕,直言了她这些年对他的感情。
她渴求一个结果,不一定是要圆满的结果,而仅是要给数年前那个悸动的少女一个答案。
唐梨很小的时候,曾在一处染坊做过工。
很长一段时间里,她因手脚生疏,无法满足布庄主的要求,时常被责罚做活直到深夜。
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浓夜,别说是一个年仅十一二岁的孩子,就是大人,都未必敢独行。
好在,第一天做完活的深夜,唐梨就遇上能陪她一起走夜路的人。
那个时候,秦云谋也恰好在染坊做活,只不过他是专门画花样的,活计要轻松很多。
这种事对秦云谋来说不要太简单,三下两除二就能完美完成。
可他就好像是专门为等唐梨下工一样,总是在染坊拖到月亮都高高挂起,才起身要走。
每每看到秦云谋准备要走了,唐梨就会跟在他身后,和他隔着一段不远不近的距离。
望着少年的背影,唐梨有无数次想要唤住他,可心里又有一个隐秘的声音,阻止她这么做。
秦云谋在她前面,好像知道她,又好像不知道她。
两人都不曾开口与对方说过一句话,却默契地保持着结伴同行的关系。
直到后来,唐梨干活越发熟练,再也不需要熬到深夜才能把活干完。
她最后一次夜行那天,秦云谋在她前面走着,突然在一处石墩子上放了一包杏酥糖。
几乎是下意识的,唐梨觉得,那是秦云谋送给自己的。
也是从那一刻开始,她想让秦云谋认得自己。
于是她立志要变得足够强大,她要大周所有人都知道她的名字!
唐梨把这些,她的少女心事,都说给秦云谋听,不知不觉间,早已热泪盈眶。
说实话,听到这些,秦云谋是很感动的。
但再感动,他也没办法原谅唐梨偷了他那天藏在石墩子里的糖。
他那些天跟弟弟吵了架,不愿带着糖回家给秦祈看到,才想出来的妙计,没想到被唐梨全拿走了。
至于夜夜等唐梨和她结伴同行,则更是乌龙。
秦云谋总是拖到夜里回家,是因为父亲的角色缺位与忽视,弟弟的哭泣,还有街坊的指点。
他受够了那样的环境,慢慢了解了母亲的痛苦,多次想要和母亲一样逃离那个地方。
可是弟弟秦祈还在,这个他又爱又恨的爱哭鬼,就像一根扯住风筝的线,让他不得不一次次折返,把他困在那个地方。
秦云谋捡了些重点说给唐梨,想来怎么也打破自己在唐梨心中的形象。
唐梨听完他说的话,心有不甘道:“那你给我的杏酥糖,就不曾有半点……”
“等等。”秦云谋及时打断她道:“唐梨,不论你信与不信,我都不曾送过你什么糖。”
有些事继续拖下去只会徒增烦恼,所以他这把刀,斩得够快够狠。
唐梨垂下泪来,她从来不是脆弱的人,也不是非要个男人不可。
她只是觉得,那么多年支撑自己走下去的那个人源自一场误会,一时难以接受。
这种难过,未必是因为秦云谋,而是源于一种巨大的心理落差。
秦云谋看着她,道:“唐梨,你有没有想过,那个时候你看到的背影未必是我。”
唐梨微怔,秦云谋继续道:“我听说一个人在极度恐惧的时候,会幻想出另一个人陪着自己。”
也就是说,真正陪着唐梨走过那段暗淡时光的,不是秦云谋,而是唐梨幻想出来的他。
换句话说,就是唐梨自己。
她追逐的那个背影,从来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在此基础上,秦云谋还道:“你说,你是在拿到那包糖的时候有了扬名立万的想法。
“但是我想,这应该是你很早就有的想法,至少比你想象中的那个背影要早。
“我留在石墩里那包糖只是一个很小的契机,就算没有那包杏酥糖,也会有别的什么,让你下定这样的决心。”
他的这番话,可谓是一语点醒梦中人。
唐梨的心绪缓缓平静下来,她擦干了眼泪,逐渐释怀。
其实关键根本不在于秦云谋,关键从来就在于她自己想不想得通,想不想得明白。
正如她先前,总执着于与康乐较量,可那些明明是她和秦云谋之间的感情纠葛。
她若是自己不想明白,就会一直钻和康乐一较高下的牛角尖,拼命自证,自我内耗。
这个背影也是一样,需要她想清楚,自己喜欢的是真真切切背影的主人,还仅是慕强的心理暗示下衍生出的安全感。
唐梨擦干眼角最后一滴眼泪,对着一面屏风轻轻说了一声:“出来吧,我看到你了。”
一个圆滚滚的脑袋从屏风后面探出,康乐扳着屏风,眼神在唐梨和秦云谋之间打量着。
唐梨朝外走去,从康乐身边擦身而过的时候,声音极轻地道了声谢:“谢谢你的糖。”
拿到一包糖的时候,可以是她下定决心的契机,也可以是她放下过去的契机。
是契机,也仅仅是契机,并不因为它们不存在,而抹去这个必到的节点。
她从不停下自己的脚步,因为真正的慕强者,终将自己成为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