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他想翻过的山”
印度回国以后,师傅找我谈过一次话。
“梁笙啊,我想和你商量个事儿。”
“师傅您说。”
“近几年这些个小将慢慢也起来了,队里想给他们找个年龄相仿的随队翻译。”
我大概理解了师傅的意图。
“这几次比赛任务你都完成得很出色,他们也都很喜欢你。”
“您希望我来做?”
师傅点头。
“你知道这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机会,”他微微停顿,“但我也清楚你可能会有自己的考虑。”
我沉默不语。
“其实我知道你当初更想学手语翻译。”
师傅一语道破了我的心思。
“是为了什么人吗?”
我惊讶于师傅的敏锐,但还是下意识掩饰:“只是感兴趣罢了。”
师傅无奈抿嘴一笑,没再深究。
“我还是觉得你的天赋不止于此。”
“不过做随队以后,意味着你需要时刻待命,也会更多参与到他们的生活,身上的担子也更重。”
“我……”
我还是没法立刻下定决心。
“没事,11月底你和他们去一趟意大利吧,回来再给我答案。”
*
11月底,意大利里瓦德尔加尔达。
我随陈指和闫指带着8位小将参加2017世界青少年锦标赛。
去意大利的飞机上,我和莎莎坐在一块儿。
“笙姐,其实我们这次是来雪耻的。”
莎莎咬着耳朵热乎乎地告诉我。
“怎么是雪耻?”
“去年太惨淡了,只有石洵瑶拿到一个冠军,连日本都拿了三冠。”
莎莎有些忿忿。
“石洵……?”我从中捕捉到一个新名字。
“石洵瑶,就是后面那个扎着小马尾揪揪的妹妹。”
我循着莎莎的目光望去,看到个瘦瘦高高颧骨高挺眉眼立体的姑娘。
“她01年的,比我小一岁。”莎莎向我热情介绍,“这次我俩要配女双。”
“那你们必然是强强联合。”
我转过头,余光瞥到和空乘要咖啡的大头。
“头哥又要靠咖啡续命了。”
莎莎也注意到了她头哥,无情吐槽。
“这次你们还是一起配混双?”
莎莎点点头,却隐隐叹了口气。
“怎么叹气,有啥烦心事儿?”
“其实,我还挺担心头哥的状态。”
“大头最近状态有什么问题吗?”
“也不是最近,这半年头哥的状态都不算好。”
莎莎皱巴着小脸忧心忡忡道。
“这话怎么说?”
“头哥今年左臂受了伤,目前还有很严重的后遗症。”
“当时没及时治疗吗?怎么会落下后遗症呢?”
“那时候正好全运会,头哥不想弃赛。”
莎莎说这话时眼底波光流转,很是心疼。
“所以他瞒着教练打了封闭针上场。”
“他自己偷偷打封闭?!”
莎莎点点头。
“他知道封闭针容易导致依赖而且有并发症隐患吧?”
“知道。基础的药物知识我们都会培训。”
“那他还……”我讶异地看向若无其事喝着咖啡的大头,“他这是对自己身体不负责任。”
莎莎沉默半晌,开口道:“笙姐…虽然我知道这样对他不好,但我好像能理解头哥。”
“这场比赛难道对他来说比自己的身体还重要?”
“不,”莎莎摇了摇头,“不止这一场。”
“时间对我们来说太宝贵了,每一场比赛都至关重要。”
莎莎转头看向我,眼神笃定。
因为这个眼神,我嘴边的所有话,都被咽了下去。
直到飞机快抵达的时候,我没忍住问莎莎。
“什么时候有这样的想法的呢?”
“嗯?”
“就是觉得时间很珍贵。”
“嗯…”莎莎认真思考片刻,“可能是衣服上有自己的名字和国旗的时候吧。”
“那大头呢?”
“大概是,第一次和龙哥打球的时候。”
“马龙?”
“对。”
“为什么?”
“他说,那是他想翻过的山。”
*
世青赛的任务很重,每个人都要承担单双混团四项。
不过在前期团体赛夺冠之后,大家基本都适应了场地。
因此莎莎大头的混双前期打得还算顺利。
12月2日,混双1/4决赛,莎莎和大头对战跨协会组合弗朗西斯卡和周颖诗。
第一颗球大头反手一拧,幸运擦边,赢下一分。
在被对手连追两分后,莎莎抓住机会正手猛拉一球顺利扳平局面。
4:2领先时,大头再来一个正手轻挑稳固领先优势。
二人技战术优势明显,顺利拿下第一局。
第二局第一颗球,大头正手拉住顺利拿下一分。
到第四颗球时,大头接发球试图反手拉死,但一不小心拧得用力过猛,出了界。
头哥朝着莎莎有些丧气地晃了晃手臂。
莎莎挥拍表示没事,示意要给她头哥演示一球。
下一球莎莎果然坚定反手拧拉,白球刁钻又精确地触碰桌角后,划出完美弧线落地。
莎莎带着一丝小得意瞥了她头哥一眼,似乎在说:“头哥,学会了叭?”
大头当然不甘示弱,8:3领先时,他抓住机会,试验刚和小豆包讨教的反手拧拉。
对手果然措手不及,头哥再得一分。
得分瞬间,他脸上的小表情仿佛在说:“怎么样小豆包儿,我这球漂亮不?”
莎莎倒也习惯了他的臭屁,二人11:4稳稳拿下第二局。
由于前两局的巨大优势,第三局二人更是乘胜追击,直接给对手打了个9:1。
这时候对手也开始放手一搏,弗朗西斯卡利用莎莎的挑球,狠狠向中远台猛拉。
大头反应很快,立刻回身跳冲向中远台。
莎莎也相当默契快速让开,帮助大头接下这球。
由于二人优秀的护台能力,这球质量很高,因此周颖诗回过来的球给了莎莎绝妙的变线机会。
莎莎毫不犹豫,果断向桌角变线,随着大家对这一神球的鼓掌欢呼,第三局也被二人收入囊中。
短暂休息后的第四局更是怎么打怎么有,二人4:0获得比赛胜利。
不过在这场比赛期间,头哥着实是把当哥的绅士风度发扬到底。
不仅每次都记得给莎莎顺带毛巾,捡球更是每一颗都亲力亲为。
连隔壁桌飞来的球,都勤勤恳恳捡完发了回去。
主打台上台下隔壁桌都由大头操办,绝不让小豆包儿白流一滴汗。
*
1/4决赛之后,对战韩国选手安在炫、金芝荷的混双半决赛,就显得没有那么轻松了。
从第一局开始,双方比分就咬得很紧,四人相持和走位水平都难分伯仲。
一番激战后,莎莎大头还是以微弱劣势丢掉一局。
第二局,二人发现这对韩国混双选手似乎很喜欢接发短球,于是二人开始采用拉长战术。
战术很快奏效,莎莎大头7:3领先。
为进一步拉开比分,下一个球大头拿出了自己的杀手锏。
当安在炫一个正手球回过来时,大头死死屏着一口气。
像一头伺机而动的狮子紧盯猎物。
然后在球触碰拍子的瞬间,猛抽,扫堂,侧身,倒地。
球速快到出现幻影,霸道得根本不容对手反应。
一个精彩的倒地爆冲至此完成。
大比分1:1追平。
但对手也并非吃素,很快调整战术,又领先一局。
第四局的时候,莎莎也变得更凶狠了起来,打了好几个漂亮的正手侧身。
每赢一球,大头都会大声呐喊叫好。
而每一声简单的“trolly”之后,又是有商有量讨论下一球的两小只。
尽管对面是经验丰富的老搭档,两人还是表现出了相当优秀的应战能力。
大比分一路扭抱缠斗来到了3:3。
决胜局的小比分更是穷追不舍来到9平。
最后几球两人显得尤为谨慎。
在球台下比划专属于他们的沟通手势似乎还不够,莎莎一步步贴近她头哥,直接耳语交流起了技战术。
莎莎没心没肺的靠近让头哥莫名有些害羞,他的耳朵微微泛红,尽量绅士地和妹妹保持一定距离。
我心里笑着想,头终究还是有了“男女授受不亲”的“成熟”思想。
尽管这样,他还是能在莎莎为丢球懊恼的时候,及时拍拍妹妹缓解她的负面情绪。
其实,这场比赛的观众并没有太多国人。
而作为初出茅庐的新人,认识他们的观众更是少之又少。
所以他们每一次丢球,听到的都只有观众为对手热烈庆祝的欢呼。
而每一次得分,却只能在一片沉默中,听到彼此那句简单又坚定的鼓励。
在不被看好的比赛场上,他们是搭档,也是彼此的粉丝。
以一人抵百人之力,为他们自己的好球喝彩。
然后义无反顾地相互搀扶着,走向他们认定的终点。
*
这场比赛之后,大头的臂伤复发,我带他去队医那里冰敷。
看着他忍痛又不吭一声的样子,我突然想起了莎莎在飞机上说的话。
“大头,你当初为什么选择打乒乓球啊?”
我问他。
大头不假思索又轻描淡写地给了一个回答。
“因为小时候身体不好,想锻炼锻炼身体。”
我心里却因这话狠狠刺痛了一下。
那时候的你大概也没想到,如今这条路却让你更加伤痕累累。
大头察觉到我的低落情绪,宽慰道:“没事笙姐,这都小伤,我现在有新的目标了。”
我笑着对他点点头。
我知道的,你有自己想翻过的山。
而这些伤,是为你通往山顶嵌入的层层石阶。
他们醒目又密实地告诉着我,终有一天,你将会成为自己的山。
“梁笙啊,我想和你商量个事儿。”
“师傅您说。”
“近几年这些个小将慢慢也起来了,队里想给他们找个年龄相仿的随队翻译。”
我大概理解了师傅的意图。
“这几次比赛任务你都完成得很出色,他们也都很喜欢你。”
“您希望我来做?”
师傅点头。
“你知道这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机会,”他微微停顿,“但我也清楚你可能会有自己的考虑。”
我沉默不语。
“其实我知道你当初更想学手语翻译。”
师傅一语道破了我的心思。
“是为了什么人吗?”
我惊讶于师傅的敏锐,但还是下意识掩饰:“只是感兴趣罢了。”
师傅无奈抿嘴一笑,没再深究。
“我还是觉得你的天赋不止于此。”
“不过做随队以后,意味着你需要时刻待命,也会更多参与到他们的生活,身上的担子也更重。”
“我……”
我还是没法立刻下定决心。
“没事,11月底你和他们去一趟意大利吧,回来再给我答案。”
*
11月底,意大利里瓦德尔加尔达。
我随陈指和闫指带着8位小将参加2017世界青少年锦标赛。
去意大利的飞机上,我和莎莎坐在一块儿。
“笙姐,其实我们这次是来雪耻的。”
莎莎咬着耳朵热乎乎地告诉我。
“怎么是雪耻?”
“去年太惨淡了,只有石洵瑶拿到一个冠军,连日本都拿了三冠。”
莎莎有些忿忿。
“石洵……?”我从中捕捉到一个新名字。
“石洵瑶,就是后面那个扎着小马尾揪揪的妹妹。”
我循着莎莎的目光望去,看到个瘦瘦高高颧骨高挺眉眼立体的姑娘。
“她01年的,比我小一岁。”莎莎向我热情介绍,“这次我俩要配女双。”
“那你们必然是强强联合。”
我转过头,余光瞥到和空乘要咖啡的大头。
“头哥又要靠咖啡续命了。”
莎莎也注意到了她头哥,无情吐槽。
“这次你们还是一起配混双?”
莎莎点点头,却隐隐叹了口气。
“怎么叹气,有啥烦心事儿?”
“其实,我还挺担心头哥的状态。”
“大头最近状态有什么问题吗?”
“也不是最近,这半年头哥的状态都不算好。”
莎莎皱巴着小脸忧心忡忡道。
“这话怎么说?”
“头哥今年左臂受了伤,目前还有很严重的后遗症。”
“当时没及时治疗吗?怎么会落下后遗症呢?”
“那时候正好全运会,头哥不想弃赛。”
莎莎说这话时眼底波光流转,很是心疼。
“所以他瞒着教练打了封闭针上场。”
“他自己偷偷打封闭?!”
莎莎点点头。
“他知道封闭针容易导致依赖而且有并发症隐患吧?”
“知道。基础的药物知识我们都会培训。”
“那他还……”我讶异地看向若无其事喝着咖啡的大头,“他这是对自己身体不负责任。”
莎莎沉默半晌,开口道:“笙姐…虽然我知道这样对他不好,但我好像能理解头哥。”
“这场比赛难道对他来说比自己的身体还重要?”
“不,”莎莎摇了摇头,“不止这一场。”
“时间对我们来说太宝贵了,每一场比赛都至关重要。”
莎莎转头看向我,眼神笃定。
因为这个眼神,我嘴边的所有话,都被咽了下去。
直到飞机快抵达的时候,我没忍住问莎莎。
“什么时候有这样的想法的呢?”
“嗯?”
“就是觉得时间很珍贵。”
“嗯…”莎莎认真思考片刻,“可能是衣服上有自己的名字和国旗的时候吧。”
“那大头呢?”
“大概是,第一次和龙哥打球的时候。”
“马龙?”
“对。”
“为什么?”
“他说,那是他想翻过的山。”
*
世青赛的任务很重,每个人都要承担单双混团四项。
不过在前期团体赛夺冠之后,大家基本都适应了场地。
因此莎莎大头的混双前期打得还算顺利。
12月2日,混双1/4决赛,莎莎和大头对战跨协会组合弗朗西斯卡和周颖诗。
第一颗球大头反手一拧,幸运擦边,赢下一分。
在被对手连追两分后,莎莎抓住机会正手猛拉一球顺利扳平局面。
4:2领先时,大头再来一个正手轻挑稳固领先优势。
二人技战术优势明显,顺利拿下第一局。
第二局第一颗球,大头正手拉住顺利拿下一分。
到第四颗球时,大头接发球试图反手拉死,但一不小心拧得用力过猛,出了界。
头哥朝着莎莎有些丧气地晃了晃手臂。
莎莎挥拍表示没事,示意要给她头哥演示一球。
下一球莎莎果然坚定反手拧拉,白球刁钻又精确地触碰桌角后,划出完美弧线落地。
莎莎带着一丝小得意瞥了她头哥一眼,似乎在说:“头哥,学会了叭?”
大头当然不甘示弱,8:3领先时,他抓住机会,试验刚和小豆包讨教的反手拧拉。
对手果然措手不及,头哥再得一分。
得分瞬间,他脸上的小表情仿佛在说:“怎么样小豆包儿,我这球漂亮不?”
莎莎倒也习惯了他的臭屁,二人11:4稳稳拿下第二局。
由于前两局的巨大优势,第三局二人更是乘胜追击,直接给对手打了个9:1。
这时候对手也开始放手一搏,弗朗西斯卡利用莎莎的挑球,狠狠向中远台猛拉。
大头反应很快,立刻回身跳冲向中远台。
莎莎也相当默契快速让开,帮助大头接下这球。
由于二人优秀的护台能力,这球质量很高,因此周颖诗回过来的球给了莎莎绝妙的变线机会。
莎莎毫不犹豫,果断向桌角变线,随着大家对这一神球的鼓掌欢呼,第三局也被二人收入囊中。
短暂休息后的第四局更是怎么打怎么有,二人4:0获得比赛胜利。
不过在这场比赛期间,头哥着实是把当哥的绅士风度发扬到底。
不仅每次都记得给莎莎顺带毛巾,捡球更是每一颗都亲力亲为。
连隔壁桌飞来的球,都勤勤恳恳捡完发了回去。
主打台上台下隔壁桌都由大头操办,绝不让小豆包儿白流一滴汗。
*
1/4决赛之后,对战韩国选手安在炫、金芝荷的混双半决赛,就显得没有那么轻松了。
从第一局开始,双方比分就咬得很紧,四人相持和走位水平都难分伯仲。
一番激战后,莎莎大头还是以微弱劣势丢掉一局。
第二局,二人发现这对韩国混双选手似乎很喜欢接发短球,于是二人开始采用拉长战术。
战术很快奏效,莎莎大头7:3领先。
为进一步拉开比分,下一个球大头拿出了自己的杀手锏。
当安在炫一个正手球回过来时,大头死死屏着一口气。
像一头伺机而动的狮子紧盯猎物。
然后在球触碰拍子的瞬间,猛抽,扫堂,侧身,倒地。
球速快到出现幻影,霸道得根本不容对手反应。
一个精彩的倒地爆冲至此完成。
大比分1:1追平。
但对手也并非吃素,很快调整战术,又领先一局。
第四局的时候,莎莎也变得更凶狠了起来,打了好几个漂亮的正手侧身。
每赢一球,大头都会大声呐喊叫好。
而每一声简单的“trolly”之后,又是有商有量讨论下一球的两小只。
尽管对面是经验丰富的老搭档,两人还是表现出了相当优秀的应战能力。
大比分一路扭抱缠斗来到了3:3。
决胜局的小比分更是穷追不舍来到9平。
最后几球两人显得尤为谨慎。
在球台下比划专属于他们的沟通手势似乎还不够,莎莎一步步贴近她头哥,直接耳语交流起了技战术。
莎莎没心没肺的靠近让头哥莫名有些害羞,他的耳朵微微泛红,尽量绅士地和妹妹保持一定距离。
我心里笑着想,头终究还是有了“男女授受不亲”的“成熟”思想。
尽管这样,他还是能在莎莎为丢球懊恼的时候,及时拍拍妹妹缓解她的负面情绪。
其实,这场比赛的观众并没有太多国人。
而作为初出茅庐的新人,认识他们的观众更是少之又少。
所以他们每一次丢球,听到的都只有观众为对手热烈庆祝的欢呼。
而每一次得分,却只能在一片沉默中,听到彼此那句简单又坚定的鼓励。
在不被看好的比赛场上,他们是搭档,也是彼此的粉丝。
以一人抵百人之力,为他们自己的好球喝彩。
然后义无反顾地相互搀扶着,走向他们认定的终点。
*
这场比赛之后,大头的臂伤复发,我带他去队医那里冰敷。
看着他忍痛又不吭一声的样子,我突然想起了莎莎在飞机上说的话。
“大头,你当初为什么选择打乒乓球啊?”
我问他。
大头不假思索又轻描淡写地给了一个回答。
“因为小时候身体不好,想锻炼锻炼身体。”
我心里却因这话狠狠刺痛了一下。
那时候的你大概也没想到,如今这条路却让你更加伤痕累累。
大头察觉到我的低落情绪,宽慰道:“没事笙姐,这都小伤,我现在有新的目标了。”
我笑着对他点点头。
我知道的,你有自己想翻过的山。
而这些伤,是为你通往山顶嵌入的层层石阶。
他们醒目又密实地告诉着我,终有一天,你将会成为自己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