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最强12人混双比赛的间隙,大头和我聊了很多。

    也是那天我才明白,禁赛以后他和莎莎刻意保持的距离,不是因为懦弱,而是另外一种触碰她的方式。

    “笙姐,之前的我像一只矛,似乎一直在猛烈地进攻,但却忘了它其实很尖锐。”

    “所以现在我想做一面盾,哪怕不用靠近莎莎,也依然能够保护好她。”

    这是被叫回解说席解说最后一场混双比赛前,王头留下的话。

    我注视着他靠在椅背上的背影,突然意识到,眼前这个看似一碰就碎的王楚钦,其实并不像看起来那么脆弱。

    相反,他开始变得更为柔软,也更加强大。

    最后一场混双决赛,在昕哥莎莎和龙队宁姐之间展开。

    比赛开始前,主持人照例请枣姐和大头点评一下各自老搭档刚刚的表现。

    而咱们老实巴交的王头头同学愣是一句也没提到昕哥。

    贡献了一段“含莎量”百分百的“无昕之谈”。

    给身边的枣姐急得立刻找补:“我觉得应该说两个人发挥得都不错……”

    可大头专注地沉浸在对莎莎一个人的解说里,甚至在第三颗球,就看出来她对龙队和宁姐球路的不适应。

    直到比分拉开到2:5,主持人才不得不承认这小子的确有两把刷子。

    “要多注意龙队和宁姐的旋转。”大头还贴心地送上了战术分析。

    枣姐发现他根本救不回来,便没再吭声。

    毕竟,在场各位都心知肚明,他满脑子里都是和谁在对话。

    不过,昕哥和莎莎很快找回了状态,在3:8落后的情况下逆风翻盘,拿下了第一局比赛。

    第二局比赛,昕哥发挥得尤为出色,主持人请枣姐谈谈许昕进步这么大的原因。

    枣姐在分析昕哥技战术进步的同时,还专门提到,大概是因为当爸爸了,昕哥的责任心和严谨度都有了很大提升。

    说完忍不住瞥了眼身边坐立难安的大头。

    叔侄组合顺利拿下第二局后,主持人聊到莎莎和许昕配混双心理压力会更大。

    大头立刻护短道:“我觉得这很正常,毕竟年轻队员和这种…叔叔辈的…比自己年龄大很多的主力配的话,肯定会很紧张。”

    枣姐用力抿着嘴,闭上眼深吸一口气,才好不容易把嘴角的笑憋了回去。

    比赛进入第三局,昕哥和莎莎越战越勇,在比分来到7:5的时候,大头似乎是回味过来什么。

    也许是想到许昕英年早婚还快速为父,又或许是被昕哥活灵活现的“蛇球”折服,他冷不丁冒出一句:“许昕还是太全面了。”

    忍了一晚上的枣姐终于破功,露出了主持人口中“神秘的微笑。”

    由于这晚的解说被大头赋予了浓重的个人情感色彩,再有枣姐这著名微笑的加持,大头回去又免不了被队友们一顿蛐蛐。

    甚至连东哥都专门去回看了他的解说。

    “就这他还说我凶呢,碰上孙颖莎那板板高质量,不凶能行嘛?”赛程结束后,第二天回体总吃早饭,东哥和我边吐槽边委屈得要命。

    “不是你说希望有板板发力的女孩吗?”我乐呵着打趣。

    “笙姐,请严谨用词,我说的是板板发力的队友,不是招招致命的对手。”东哥无语苦笑。

    “再说了,大头这醋坛子还在解说席上,这次我不凶点儿,下次就轮到他逮着我凶了。”

    得,谁听了不说一句东哥机智。

    看似赢球心切,实则保命为先。

    “咋滴,你再冤还能比我冤呐?”

    一回头,映入眼帘的是昨晚最大受害者,双手叉腰的昕哥。

    东哥一口酸奶差点没能咽下去,还抽空腾出一只手安抚咱昕哥:“那能咋办,还不是因为你许昕还是太全面了!”

    “你小子也开始贫了!”昕哥佯装严肃,“我是来找梁笙聊正事的。”

    “找我?”我讶异。

    “刚我碰到刘主席,他说军训前有个老带新进校园的活动,安排马龙带着莎莎大头去。”

    “大头也去?”因为大头还在禁赛期,按说不会安排活动,我难免感到意外。

    “嗯,他去。你也去。”

    “我?”没有外国选手,又是在国内,我很少会跟着运动员参加这些活动。

    “嗯。”

    昕哥惜字如金,我便没再多问。

    只是在我转身准备离开的时候,昕哥突然开了口。

    “梁笙啊,你们多劝劝大头。”

    我定住脚步,回头看到他那双满是感慨的眼睛。

    “左手将的路,注定要比别人更难走。”

    *

    参加活动那天的日子,我记得很清楚。

    2020年1月9日。

    这场活动很特别,我们一起去的校园,是一个听障学校。

    刚一进门,就有三个手捧鲜花的小朋友朝他们走来。

    小朋友们献上花后,朝着三位运动员打起了手语。

    龙队和莎莎大头三人面面相觑。

    “他们说:欢迎你们来这里。”我替他们传达道。

    直到此刻,我才终于明白为什么我会被安排参加这个活动。

    “笙姐,你居然会手语?”莎莎惊讶道。

    “嗯。”我迟疑片刻,点头回答道:“以前认识的一个...朋友。小时候他发高烧,烧坏了声带,听力也受了损。”

    “他是男生?”莎莎敏锐捕捉到了我一瞬间的局促。

    我没敢直视莎莎热切的双眼,只是紧盯着地面,故作不在意地回了句“是”。

    莎莎是个比谁都细腻的人,看出我的勉强,她也没再多问。

    多亏了和这位“朋友”朝夕相处的那段日子,他曾不厌其烦地教过我手语,整场活动沟通下来都很顺利。

    我看着那些活泼开朗的孩子,想起自己遇见他的时候,也不过是这样的年纪。

    只不过,大抵是因为还不够幸运,那时候的那个男孩子,似乎从来不曾有过这样纯粹的开心。

    “其实我知道你当初更想学手语翻译。”

    2017年师傅劝我留下来的时候说的这句话,还一直横亘在我心里。

    是真的更想学手语翻译吗?

    还是说,想用这个借口再和谁重逢呢?

    我曾无数次问过自己这样的问题。

    可是被迫走散的人,那些陈年的伤疤真的能够了然无痕吗?

    这样的质疑总在一次又一次阻碍我迈出那一步。

    “笙姐,活动结束后咱就回体总吗?”大头见我心事重重,朝我挥了挥手。

    “先不回。”接他话的是龙队,“时间也不早了,我订了家馆子,请你们吃晚饭。”

    “不愧是我龙哥啊,出手就是阔绰!”偶像请客,大头自然恭敬不如从命。

    只不过这顿饭,可一点儿也不像大头想的那么简单。

    “说说吧,你俩这小半年来,闹得鸡飞狗跳,到底在别扭些什么?”众人刚坐稳,龙队抿了口鸡汁三丝汤,便开门见山道。

    “咳咳咳...”这话问得过于直白,大头差点被汤呛着。

    莎头二人都没着急接话,只是带着半分尴尬半分心虚面面相觑。

    随后莎莎给王头使了个眼色,示意他来解释。

    “就...因为拆队吧...”莎局执头成功,头支支吾吾道:“我俩闹了点误会。”

    “误会啥?”龙队明知故问。

    “怨我自己。是我觉得自己配不上她了。”小王放下汤勺,正襟危坐,一边真诚反思一边回答。

    “配不上她你就闹?”龙队的表情微妙起来:“你是找搭档呢,还是找女朋友呢?”

    大头的脸“刷”得红到耳根,小声反抗道:“不是龙队,这时候你咋还搁这开玩笑呢!”

    “不怨他,是我的原因。”莎莎见她头哥左右为难,便开口解释道,“是我告诉他,我是因为昕哥更优秀,才答应教练组换搭档。”

    “教练组提出换搭档,征求你意见的时候,你有权利说不吗?”龙队一针见血。

    莎莎愣了愣神,垂下双眼,“我不能。”

    “所以,我俩拆队是个必然吗?”大头鼓起勇气问:“是因为我不够好,还是因为我说了些...不该说的话?”

    我心中一惊,他终究还是把这个问题问了出来。

    8月夏夜那场冲动之下的告白,小半年来秘而不宣的少年心事,终究还是那个未解的绳结,随着他俩忽远忽近的关系,情不自禁的拉扯,变得更加纠缠不清。

    而长久的逃避不过是给这根绳子覆上了一层光滑的外皮,看似平整如初,但却只有他俩才知道,这根绳结牵扯着多少酸涩痛苦的情愫。

    “都是原因。”见大头如此坦白,龙队的神情也转为平和的欣慰,“但也都不是主要原因。”

    “那到底什么才是主要原因?”大头不解。

    龙队没有着急回答,只是转头看着窗外的夜景,反问了大头一个问题:“楚钦啊,你觉得对运动员来说,什么才是成功呢?”

    “拿冠军吧?”大头疑惑地说出这个似乎不用思索就能得出的答案。

    龙队摇了摇头,再抬眼时,那深邃的眸子里似乎有着隐隐的泪花。

    “是自由。是得到所有人的尊重后,能够选择所有事情的自由。”

    “自...由?”

    莎莎和大头同时琢磨着发问。

    “如果是和你们一般大的时候,我碰到这个问题,可能也会说拿冠军。”龙队若有所思,“毕竟,那个时候我也觉得,赢得冠军我就能获得一切。”

    “可现在我发现,冠军固然重要,但它终究只是个人为赋予的头衔。”

    “而涉及到人的地方,就有利益,就有竞争,就会让它变得不够纯粹。”

    “所以我才发现,原来我真正想要的,并不是那个头衔,而是它代表的能力,代表的尊重,代表的自由。”

    “这些,越来越多的人粗浅地认为只要赢下冠军就能拥有。”龙队鄙夷一笑,“可他们忽略了支撑起这个头衔最原始的支柱。”

    看着莎莎和大头略显迷惘的神色,龙队给他俩分别夹了些菜,“得,我一说就停不下来。这些话啊,对你们说还为时尚早,但你们的路走得越远,就越能明白我今天说的这些胡话。”

    而龙队口中的这些“胡话”,他俩并没有忘记。

    一直到2024年奥运前的采访,小王依然铭记着这些话。

    只不过在那一年,无论是莎莎还是他,也许对这段话,都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笙姐,我现在终于知道,那时候龙队说的最原始的支柱,究竟是什么了。”

    2024年末,小王获得福冈年终总决赛男单冠军之后,莎莎在日本给我打来了电话。

    “是什么呢?”电话里莎莎的声音,有了这一年来我很少感受到的轻松和快乐。

    “也许是坚持竞技体育的初心。”

    “笙姐你知道吗,我们过去为了那些金属牌子和玻璃奖杯,给自己背负了太多重量。”

    “可是现在我终于意识到,其实我不是因为那些牌子和奖杯才喜欢乒乓球的。”

    “我喜欢打乒乓球,就是因为我喜欢打乒乓球啊!”

    少女昂扬又兴奋的语气,竟让我止不住地流泪。

    “莎莎,谢谢你。”

    电话里的女孩听出了我的哽咽,“为什么要说谢呢,笙姐?”

    “谢谢你们和龙队一样,在经历这一切后,依然纯粹地爱着乒乓球本身。”

    *

    那晚,龙队和他们聊了许多,从入队的欣喜,到伤病的疼痛,还有未完成的期许。

    “所以,回到你刚刚问的那个问题——到底什么才是主要原因。”

    “从我的角度来看,大抵是因为还没找到给自己自由的底气。”

    “那要怎么才能真正找到呢?”大头迫切想知道答案。

    “很难找。它不是任何冠军能赋予的,也不是教练组的任何人能赏赐给你的。”

    “得靠自己对吗?”莎莎的提问让龙哥眼前一亮。

    他欣慰地点了点头,“对,是对这条路足够坚定的自己给予自己的。”

    “这份底气,足够让人面对体育竞技里的阵痛、绝望,当然也包括...不被支持的感情。”

    话说到这份上,也足够这俩聪明人听明白了。

    “大头,知道为什么你在禁赛期,教练组还安排你参加这个活动吗?”龙队问出了这个我一直好奇的问题。

    王楚钦摇了摇头。

    “是因为许昕。”

    “昕哥?”我们异口同声地惊讶道。

    “其实,这个活动原本安排莎莎、许昕和我参加,但许昕向教练组推荐了你,王楚钦。”

    “他想让我和你俩聊聊,也想让你俩单独聊聊。”

    “所以,”龙队站起身,示意我和他一起走,“今天我该说的,已经说完了。”

    “现在时间还早,回去的这段路,把你俩这段时间没解开的东西,都解一解吧。”

    那一刻,我也终于明白了两位老大哥的良苦用心,起身随龙队离开。

    而龙队没走出几步,又折了回来。

    “对了王楚钦,许昕也有句话,让我一并带给你。”

    “他说,左手是老天给的礼物。”

    “这条路很难走,但它是走一步,就有一步价值的好路。”

章节目录

我在人声鼎沸里拥抱你(莎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某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某楼并收藏我在人声鼎沸里拥抱你(莎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