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位老先生性情潇洒不拘,多年前皇上有意让这位老先生入职为官,为朝效力,许诺他金银美宅无数。他却只道自己不喜拘束,要云游四方。
自从当年伏先生拒绝入朝后,多年来一直没有他的消息,除了上一次神机阁给的消息,说那段时间伏先生有可能会出现在那个渡口附近。
他们上次就算得知了这样一条大概的消息,也没能遇到伏先生,想必是伏先生有所发觉了,故意躲开了他们不现身。
他又想到在山洞里遇到俞茗衣的时候,她手里那条珠链,他猜得没错的话,俞茗衣在渡口边遇到的那位雕刻技艺精湛的老人正是伏先生。
储云宴的面容被笼罩在了暮色中,看不清什么神情,说道:“此事暂时放下,俞行江那里的暗探怎样了?”
聘林恭敬道:“俞主簿每天只早上应卯,傍晚才下值,偶尔会去马场办一些公事,并没有什么异常。”
储云宴步履缓缓,若有所思,难道是自己多虑了,还是对聘林说道:“还是让赵泽那边多注意点。”
这时前方散发出一股酒味,迎面走来一个面色微红的男子。
二皇子储次贤见前面是太子,酒醒了不少,等储云宴路过的时候行礼道:“太子殿下。”
储云宴对这种整天沉迷于美色的酒囊饭袋最是厌恶,微微点了头没有多看一眼就走开了。
等储云宴走远,二皇子那狭长的眼神散发出阴狠道:“仗着父皇的宠爱和自己母后的家族势力目中无人,一点都没有把我这个皇兄看在眼里,总有一天看我怎么收拾你。”
身后的侍卫冷汗直冒,唯恐这番话被别人听见,到时候最遭殃的可不是皇子,而是自己。
二皇子一转身看到侍卫那窝囊的样子,气不打一处来,一脚踹上侍卫的屁股。
侍卫被一脚踹趴在地,惊恐求饶道:“二皇子饶命啊!”
二皇子看见侍卫这个样子哈哈大笑,“去,把芳儿和珠儿给我叫过来。”
侍卫听后连连应是,如遇大赦跑了出去。
端午节这天很快便到来了,俞金氏早早就把俞茗衣叫起来梳洗,丫鬟平娟给俞茗衣戴上那只珍珠簪子,俞茗衣把它拔下来重新换了一只普通的银簪。
她想着今日进宫难免会遇到那位难惹的女菩萨,若是让她看见这支簪子想起那日的事,还不知道这么找茬自己。
她今日只简单的穿了一身素净的天青色裙子,身上也没有带什么多余的首饰,她把舅舅告诫自己要时刻谨慎低调牢记在心。
可这素色的衣衫更衬的她蛾眉皓齿,如出水芙蓉。
因为舅舅会专门乘坐男眷的那列车,与其他官员同行。俞茗衣很快便把自己收拾齐整后,直接去了正中房子找舅母。
俞金氏道:“我们等会去了宫宴,你一定要好好跟在我身边,不管什么人说了什么都当做没听见。”
俞茗衣点头搀住舅母的胳膊一起走到了太仆寺门口。此时门口还站了两三个陌生年轻女子和妇人。
只见那位年轻女子十六七岁的样子,容貌姣好,她见有人出来,看到茗衣先是一愣,随后又不屑的对她旁边的妇人哼了一声,问道:“母亲,她是谁?”
这位女子不认得俞茗衣,俞茗衣却猜到了这是寺丞的女儿,本想和她问好,看见她这副样子便不理睬,直接拉着舅母上马车去。
又听那女子道:“原来是她呀,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身份,也敢跟当今太子的亲妹妹抢东西,昭和公主可不是那么好惹的。”
俞茗衣再看她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也不想和她计较。虽说舅舅是在赵少卿手下做事,她相信赵泽的为人。
可就算舅舅什么都不跟她说,每天晚上看见舅舅下值回来后的疲惫不悦,便知道肯定是有人在官场上为难他,毕竟寺丞比舅舅的官阶要高两级。
俞茗衣和舅母上了马车,舅母才说:“她是张寺丞的女儿,名唤张莺,是赵泽的表妹,自小便于公主交好,以后见到她离她远点就是了。”
俞茗衣郑重的点了点头。她突然想月丫了,自从来到定城,别说交到朋友,就连门都很少出去,也不知道她最近怎样了。
很快轿子便停在了宫门,俞茗衣下了轿子,入眼便是鲜红的紫檀木雕刻着一龙一凤蜿蜒在大门两旁,一道道白墙,约两米高。
上覆黑瓦,墙头砌成高低起伏的波浪状,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她心中感叹不愧是皇宫,可仔细瞧去,却又觉得有点压抑。
她想起那天见过的那个面容尽毁的妇人,看上去富丽堂皇的地方,连宫人都可以为了心中的一点爱慕做出杀人放火的事。
她们的马车较其它马车要走的慢一些,因此她们到宫门的时候已经是最末了,并没有引起别人的注意,随着前面的众位女眷走了进去。
今日设宴的地方在是一处临水的轩榭建筑,面向皇宫的正殿东向,十分的开阔,假山周边池塘里的荷叶下有几簇鲤鱼在活泼的游动着。
等会先吃完宴席,便能看到从水榭前经过的舟船,舟船上会有各种杂耍、曲艺的表演。
俞茗衣和俞金氏在女眷那一块,最上首是皇上,皇上神光炯炯,似是颇为满意今天的布置。
周皇后的座位在皇上的右下侧一点,公主则坐在周皇后的身旁。其次是其它皇子侯爵。各位官员和女眷在下面男女分席而坐。
太子端坐在皇上左侧首,头发被一根发簪高高束起,身着黑色镶金边袍子,眉目如画,仅是坐在那里,也给人一种高贵清华的感觉。哪怕在这一众潇洒英俊的男子中也很是出色。
果然,俞茗衣便看到周围有些脸色微红的女子以极小的声音道:“听说太子至今都没有立太子妃,连侧妃都没有呢。”
另一个女子说:“可是我听说,皇后早就给太子赐了好几个貌美的女子,我听母亲说,太子把她们安置在褚芳阁里面的。”
那第一个女子似是有点惊讶,却也没再说话,大着胆子悄悄看了太子一眼便低下了头,面色绯红一片。
俞茗衣离她们很近,那几个女子声音虽然极小,言语神情却还是一字不落的落入了她耳朵里,想不听见都不行。
她没有去看太子,心中想道,她们定是被那皮囊迷惑了吧,但凡见过太子咄咄逼人的样子,也不会像现在这样一副神魂颠倒的样子。
储云宴看似只静静的端坐在那里品茶,偶尔回答几句父皇母后的话,实则观察着宴席上的一举一动。
他一开始便注意到了俞茗衣,她今日穿了一件十分朴素的衣服,看上去很是谨慎的坐在在俞金氏身边。
只见她一直微头低着小口嚼着桌前的精细糕点,不怎么言语,因为她们的位置在女眷最靠后的地方,不用心看很难注意到她。
昭和公主坐在周皇后的身边,先是看见下面的赵泽,内心涌起了一阵甜蜜的欢喜,嘴角不自觉的上扬了起来。
她往女眷那边看去,果然见到了那个令人讨厌的身影,还好她今天很识相的没有带上那支簪子,但还是难解她心头之气。今天在皇宫怎么都要给她一点颜色瞧瞧,于是心生一计。
俞茗衣的左边是她舅母,右边坐着一个十分清秀的女子。
那女子看旁边坐了个陌生美人,只独自低垂着头吃东西,偶尔会小声跟她身旁的妇人说着什么。
如果不是离她这么近,她还真发现不了这位看上去比她要小一点的美人呢。
她看她也喜欢吃梨饼,把别的糕点放在一旁,这点倒是和她一样,便对她生了一点亲近感。
再看那少女并没有什么傲居的神态,想必是哪位新上任官员的家眷,初来乍到定城,也没交什么朋友吧。
因为那点好感和好奇,她不动声色的斜了斜身子,靠近旁边那少女。
俞茗衣正端茶水小口的抿着,忽然听见身边有个女子的声音:“我叫林翩栩,你叫什么名字,我之前怎么没见过你。”
俞茗衣抬头,看见一个对她眨着眼睛微笑的女子,她来到定城一个多月了,很少出西居院,更少见到外人。见到同龄女子对自己微笑,便回笑着说:“我叫俞茗衣,随我舅舅刚来定城没多久。”
果然不出她所料,她继续问道:“那你平时都喜欢做什么呢,我喜欢音律和踢马球。”
俞茗衣闻言忍不住笑了,实在不怪她,她怎么也不能把音律和踢马球这一静一动的爱好联想到一起。
她想了想,她好像没有什么特别喜欢做的事,她平时没事就养养花草,晒太阳,给舅父舅母帮忙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或者是……去山上玩耍。
自己虽喜诗词歌赋,可让自己当场作诗的话,心中也无墨水。喜欢看兵书,可也仅限上面的故事,对兵法这些不知甚解。至于琴棋画,自己从小便没怎么接触过。她觉得把这些说出来会被笑话的吧,又想给眼前这位女子留个不错的印象,便一时想不到说什么。
自从当年伏先生拒绝入朝后,多年来一直没有他的消息,除了上一次神机阁给的消息,说那段时间伏先生有可能会出现在那个渡口附近。
他们上次就算得知了这样一条大概的消息,也没能遇到伏先生,想必是伏先生有所发觉了,故意躲开了他们不现身。
他又想到在山洞里遇到俞茗衣的时候,她手里那条珠链,他猜得没错的话,俞茗衣在渡口边遇到的那位雕刻技艺精湛的老人正是伏先生。
储云宴的面容被笼罩在了暮色中,看不清什么神情,说道:“此事暂时放下,俞行江那里的暗探怎样了?”
聘林恭敬道:“俞主簿每天只早上应卯,傍晚才下值,偶尔会去马场办一些公事,并没有什么异常。”
储云宴步履缓缓,若有所思,难道是自己多虑了,还是对聘林说道:“还是让赵泽那边多注意点。”
这时前方散发出一股酒味,迎面走来一个面色微红的男子。
二皇子储次贤见前面是太子,酒醒了不少,等储云宴路过的时候行礼道:“太子殿下。”
储云宴对这种整天沉迷于美色的酒囊饭袋最是厌恶,微微点了头没有多看一眼就走开了。
等储云宴走远,二皇子那狭长的眼神散发出阴狠道:“仗着父皇的宠爱和自己母后的家族势力目中无人,一点都没有把我这个皇兄看在眼里,总有一天看我怎么收拾你。”
身后的侍卫冷汗直冒,唯恐这番话被别人听见,到时候最遭殃的可不是皇子,而是自己。
二皇子一转身看到侍卫那窝囊的样子,气不打一处来,一脚踹上侍卫的屁股。
侍卫被一脚踹趴在地,惊恐求饶道:“二皇子饶命啊!”
二皇子看见侍卫这个样子哈哈大笑,“去,把芳儿和珠儿给我叫过来。”
侍卫听后连连应是,如遇大赦跑了出去。
端午节这天很快便到来了,俞金氏早早就把俞茗衣叫起来梳洗,丫鬟平娟给俞茗衣戴上那只珍珠簪子,俞茗衣把它拔下来重新换了一只普通的银簪。
她想着今日进宫难免会遇到那位难惹的女菩萨,若是让她看见这支簪子想起那日的事,还不知道这么找茬自己。
她今日只简单的穿了一身素净的天青色裙子,身上也没有带什么多余的首饰,她把舅舅告诫自己要时刻谨慎低调牢记在心。
可这素色的衣衫更衬的她蛾眉皓齿,如出水芙蓉。
因为舅舅会专门乘坐男眷的那列车,与其他官员同行。俞茗衣很快便把自己收拾齐整后,直接去了正中房子找舅母。
俞金氏道:“我们等会去了宫宴,你一定要好好跟在我身边,不管什么人说了什么都当做没听见。”
俞茗衣点头搀住舅母的胳膊一起走到了太仆寺门口。此时门口还站了两三个陌生年轻女子和妇人。
只见那位年轻女子十六七岁的样子,容貌姣好,她见有人出来,看到茗衣先是一愣,随后又不屑的对她旁边的妇人哼了一声,问道:“母亲,她是谁?”
这位女子不认得俞茗衣,俞茗衣却猜到了这是寺丞的女儿,本想和她问好,看见她这副样子便不理睬,直接拉着舅母上马车去。
又听那女子道:“原来是她呀,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身份,也敢跟当今太子的亲妹妹抢东西,昭和公主可不是那么好惹的。”
俞茗衣再看她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也不想和她计较。虽说舅舅是在赵少卿手下做事,她相信赵泽的为人。
可就算舅舅什么都不跟她说,每天晚上看见舅舅下值回来后的疲惫不悦,便知道肯定是有人在官场上为难他,毕竟寺丞比舅舅的官阶要高两级。
俞茗衣和舅母上了马车,舅母才说:“她是张寺丞的女儿,名唤张莺,是赵泽的表妹,自小便于公主交好,以后见到她离她远点就是了。”
俞茗衣郑重的点了点头。她突然想月丫了,自从来到定城,别说交到朋友,就连门都很少出去,也不知道她最近怎样了。
很快轿子便停在了宫门,俞茗衣下了轿子,入眼便是鲜红的紫檀木雕刻着一龙一凤蜿蜒在大门两旁,一道道白墙,约两米高。
上覆黑瓦,墙头砌成高低起伏的波浪状,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她心中感叹不愧是皇宫,可仔细瞧去,却又觉得有点压抑。
她想起那天见过的那个面容尽毁的妇人,看上去富丽堂皇的地方,连宫人都可以为了心中的一点爱慕做出杀人放火的事。
她们的马车较其它马车要走的慢一些,因此她们到宫门的时候已经是最末了,并没有引起别人的注意,随着前面的众位女眷走了进去。
今日设宴的地方在是一处临水的轩榭建筑,面向皇宫的正殿东向,十分的开阔,假山周边池塘里的荷叶下有几簇鲤鱼在活泼的游动着。
等会先吃完宴席,便能看到从水榭前经过的舟船,舟船上会有各种杂耍、曲艺的表演。
俞茗衣和俞金氏在女眷那一块,最上首是皇上,皇上神光炯炯,似是颇为满意今天的布置。
周皇后的座位在皇上的右下侧一点,公主则坐在周皇后的身旁。其次是其它皇子侯爵。各位官员和女眷在下面男女分席而坐。
太子端坐在皇上左侧首,头发被一根发簪高高束起,身着黑色镶金边袍子,眉目如画,仅是坐在那里,也给人一种高贵清华的感觉。哪怕在这一众潇洒英俊的男子中也很是出色。
果然,俞茗衣便看到周围有些脸色微红的女子以极小的声音道:“听说太子至今都没有立太子妃,连侧妃都没有呢。”
另一个女子说:“可是我听说,皇后早就给太子赐了好几个貌美的女子,我听母亲说,太子把她们安置在褚芳阁里面的。”
那第一个女子似是有点惊讶,却也没再说话,大着胆子悄悄看了太子一眼便低下了头,面色绯红一片。
俞茗衣离她们很近,那几个女子声音虽然极小,言语神情却还是一字不落的落入了她耳朵里,想不听见都不行。
她没有去看太子,心中想道,她们定是被那皮囊迷惑了吧,但凡见过太子咄咄逼人的样子,也不会像现在这样一副神魂颠倒的样子。
储云宴看似只静静的端坐在那里品茶,偶尔回答几句父皇母后的话,实则观察着宴席上的一举一动。
他一开始便注意到了俞茗衣,她今日穿了一件十分朴素的衣服,看上去很是谨慎的坐在在俞金氏身边。
只见她一直微头低着小口嚼着桌前的精细糕点,不怎么言语,因为她们的位置在女眷最靠后的地方,不用心看很难注意到她。
昭和公主坐在周皇后的身边,先是看见下面的赵泽,内心涌起了一阵甜蜜的欢喜,嘴角不自觉的上扬了起来。
她往女眷那边看去,果然见到了那个令人讨厌的身影,还好她今天很识相的没有带上那支簪子,但还是难解她心头之气。今天在皇宫怎么都要给她一点颜色瞧瞧,于是心生一计。
俞茗衣的左边是她舅母,右边坐着一个十分清秀的女子。
那女子看旁边坐了个陌生美人,只独自低垂着头吃东西,偶尔会小声跟她身旁的妇人说着什么。
如果不是离她这么近,她还真发现不了这位看上去比她要小一点的美人呢。
她看她也喜欢吃梨饼,把别的糕点放在一旁,这点倒是和她一样,便对她生了一点亲近感。
再看那少女并没有什么傲居的神态,想必是哪位新上任官员的家眷,初来乍到定城,也没交什么朋友吧。
因为那点好感和好奇,她不动声色的斜了斜身子,靠近旁边那少女。
俞茗衣正端茶水小口的抿着,忽然听见身边有个女子的声音:“我叫林翩栩,你叫什么名字,我之前怎么没见过你。”
俞茗衣抬头,看见一个对她眨着眼睛微笑的女子,她来到定城一个多月了,很少出西居院,更少见到外人。见到同龄女子对自己微笑,便回笑着说:“我叫俞茗衣,随我舅舅刚来定城没多久。”
果然不出她所料,她继续问道:“那你平时都喜欢做什么呢,我喜欢音律和踢马球。”
俞茗衣闻言忍不住笑了,实在不怪她,她怎么也不能把音律和踢马球这一静一动的爱好联想到一起。
她想了想,她好像没有什么特别喜欢做的事,她平时没事就养养花草,晒太阳,给舅父舅母帮忙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或者是……去山上玩耍。
自己虽喜诗词歌赋,可让自己当场作诗的话,心中也无墨水。喜欢看兵书,可也仅限上面的故事,对兵法这些不知甚解。至于琴棋画,自己从小便没怎么接触过。她觉得把这些说出来会被笑话的吧,又想给眼前这位女子留个不错的印象,便一时想不到说什么。